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D处理血浆过程中的脂包膜病毒灭活试验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常娅莉 刘燕 +3 位作者 赵宜为 袁发文 梁艳 丁宜清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0-32,共3页
通过有机溶剂/去污剂对血浆中指示病毒VSV灭活的观察评估有机溶剂/去污剂对脂包膜病毒死活的效果。血浆样品与VSV病毒按9:1混合,然后用1%TNBP/1% Triton X-100在30℃处理4h,测定开始样品中的病毒总量和S/D处理后不同时间取样内的病毒... 通过有机溶剂/去污剂对血浆中指示病毒VSV灭活的观察评估有机溶剂/去污剂对脂包膜病毒死活的效果。血浆样品与VSV病毒按9:1混合,然后用1%TNBP/1% Triton X-100在30℃处理4h,测定开始样品中的病毒总量和S/D处理后不同时间取样内的病毒总量。实验中样品内加入1%TNBP/1% Triton X-10015min后VSV病毒已全部灭活,灭活效果≥6.0log。按所述S/D处理方法可以完全灭活血浆内所有的脂包膜病毒而没有主要血浆蛋白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灭活 血浆 脂包膜病毒 s/d处理
下载PDF
S/D灭活血浆内脂包膜病毒及病毒灭活血浆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宜为 常娅莉 +4 位作者 王巍 刘燕 尚立群 梁艳 丁宜清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
研究磷酸三丁酯 (TNBP) /TritonX 10 0对血浆内脂包膜病毒的灭活效果。用VSV病毒和Sindbis病毒作指示病毒 ,加入血浆后再加磷酸三丁酯 /TritonX 10 0 ,观察病毒的滴度变化及对血浆蛋白的影响。结果发现终浓度各为1%的磷酸三丁酯 /Triton... 研究磷酸三丁酯 (TNBP) /TritonX 10 0对血浆内脂包膜病毒的灭活效果。用VSV病毒和Sindbis病毒作指示病毒 ,加入血浆后再加磷酸三丁酯 /TritonX 10 0 ,观察病毒的滴度变化及对血浆蛋白的影响。结果发现终浓度各为1%的磷酸三丁酯 /TritonX 10 0在 60min内可以灭活血浆内的两种指示病毒 ,而血浆蛋白的组成和功能变化很小。经层折、超滤后血浆内磷酸三丁酯和TritonX 10 0的残余量分别低于 5μg/ml,表明S/D处理血浆的安全性和治疗作用都很好 ,其制剂冰冻血浆或冻干血浆可用于临床治疗凝血因子缺乏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三丁酯/Triton X-100(s/d) 血浆 病毒灭活
下载PDF
PAPP-A、脐动脉S/D比值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颖 展新风 +2 位作者 甄军晖 马道新 罗霞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8-81,共4页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脐血和胎盘组织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及脐动脉S/D,探讨PAPP-A、脐动脉S/D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 52例子痫前期孕妇,按发病孕周不同分为早发型组(≤32周)30例和晚发型组(>32周)22例,相匹配孕...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脐血和胎盘组织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及脐动脉S/D,探讨PAPP-A、脐动脉S/D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 52例子痫前期孕妇,按发病孕周不同分为早发型组(≤32周)30例和晚发型组(>32周)22例,相匹配孕周正常孕妇各14例为对照组1、2;彩超测胎儿脐动脉S/D;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测血清及胎盘PAPP-A水平。结果①早发型组及晚发型组外周血PAPP-A均高于对照组1、2(P<0.05),且早发型组高于晚发型组(P<0.05);早发型组及晚发型组脐血PAPP-A均高于对照组2(P<0.05);②早发型组胎盘PAPP-A高于对照组2和晚发型组(P<0.05);③早发型组及晚发型组胎儿脐动脉S/D均高于对照组1、2(P<0.05),且早发型组高于晚发型组(P<0.05);④早发型组外周血PAPP-A水平与脐动脉S/D呈正相关(P<0.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PAPP-A和脐动脉S/D均升高,提示PAPP-A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胎盘功能紊乱及子痫前期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早发型子痫前期 脐动脉s d 脐血
原文传递
Determination of 13 Trace Elements in Anshun Thorn Pear (Rosa roxburghii) and Golden Thorn Pear (Rosa sterilis S.D.Shi) by ICP-MS 被引量:2
4
作者 Wei CHEN Kaibin LI +2 位作者 Qiuyue KONG Sibu MA Wen YA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2期157-159,231,共4页
[Objectiv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stablish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13 trace elements in Anshun thorn pear(Rosa roxburghii) and golden thorn pear(Rosa sterilis S. D. Shi). [Methods] Nitric... [Objectiv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stablish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13 trace elements in Anshun thorn pear(Rosa roxburghii) and golden thorn pear(Rosa sterilis S. D. Shi). [Methods] Nitric acid was used as the digestion system for microwave diges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race elements in thorn pear and golden thorn pear. [Results] Be, Ti, V, Cr, Mn, Co, Ni, As, Sr, Mo, Cd, Sb and Hg were determined by ICP-MS method in thorn pear and golden thorn pear.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regression equations of the elements were higher than 0.996; the precision RSD was lower than 2.87%; and the recovery ranged from 94.3% to 109.8%. [Conclusions] The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ensitivity, good accuracy and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multiple elements,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method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termining trace elements in thorn pear and golden thorn pear and other fru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Microwave dIGEsTION method ROsA roxburghii ROsA sterilis s. d. sHI Element analysis
下载PDF
血浆白蛋白、游离蛋白S及D-二聚体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秦霜阳 邹玉 钱朝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8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白蛋白(PA)、游离蛋白S(fPS)及D-二聚体(D-D)与子痫前期(PE)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规律产检的PE患者112例记为PE组,并选择同期我院进行产检的健康妊娠孕妇120... 目的探讨血浆白蛋白(PA)、游离蛋白S(fPS)及D-二聚体(D-D)与子痫前期(PE)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规律产检的PE患者112例记为PE组,并选择同期我院进行产检的健康妊娠孕妇120名记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血浆PA、fPS及D-D水平;PE发病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PA、fPS及D-D对PE发病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PE组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血尿酸、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D-D水平高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浆PA、fPS低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OR=2.855)、PA(OR=0.314)、fPS(OR=0.297)、D-D(OR=3.053)为PE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血浆PA、fPS、D-D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血浆PA、fPS及D-D与PE发病有关,且血浆PA、fPS及D-D联合检测对PE发病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白蛋白 游离蛋白s d-二聚体 子痫前期 发病 相关性
下载PDF
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活性变化及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庞苗苗 谭雯 +2 位作者 韩华 李娜 惠建荣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08-91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活性变化情况。方法选择稽留流产且既往无流产史的患者70例为稽留流产组;稽留流产且既往有2次以上稽留流产史的患者50例为复发性流产组;选择同期行人流术且既往无流... 目的探讨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活性变化情况。方法选择稽留流产且既往无流产史的患者70例为稽留流产组;稽留流产且既往有2次以上稽留流产史的患者50例为复发性流产组;选择同期行人流术且既往无流产史的患者60例为正常早孕组。对3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活性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稽留流产组与正常早孕组比较,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活性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性流产组与稽留流产组及正常早孕组比较,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抗凝血酶Ⅲ活性、蛋白S、蛋白C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存在血栓形成倾向,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蛋白C和蛋白S检测可预测其血栓形成事件的可能性,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抗凝血酶Ⅲ 蛋白C 蛋白s 妊娠期血栓性疾病
下载PDF
妊娠早期血清学指标联合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预测子痫前期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芬兰 晋雅凌 +2 位作者 李娜 田雪叶 黄谱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3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早孕期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APP-A),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及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联合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产科门诊... 目的探讨早孕期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APP-A),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及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联合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产科门诊进行正规产前检查的孕9周至孕12周的单胎孕妇960例。分别检测PAPP-A、Freeβ-hCG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PI、RI、S/D)。结果①PAPP-A预测子痫前期的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96.79%;Free-β-hCG灵敏度78.57%,特异度为96.22%;②子宫动脉PI、RI及S/D的灵敏度分别为74.65%、70.27%、77.27%,特异度为别为95.97%、95.83%、97.04%;③PAPP-A、Free-β-hCG及子宫动脉血流联合预测子痫前期灵敏度86.21%,特异度95.67%,约登指数为0.82。结论早孕期血清PAPP-A、Free-β-hCG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联合应用对孕期发生子痫前期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 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博动指数 阻力指数 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
下载PDF
Wistar大鼠急性小肠缺血时血浆谷胱甘肽S转移酶、D-乳酸盐及肌酸激酶水平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志伟 王小艳 +2 位作者 厉建田 袁琛 李伟华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8期755-75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D-乳酸盐(D-lactate,DLA)、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在急性小肠缺血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以及肠系膜缺血15 min,30 min,1 h,1.... 目的:探讨血浆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D-乳酸盐(D-lactate,DLA)、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在急性小肠缺血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以及肠系膜缺血15 min,30 min,1 h,1.5 h,2 h和3 h组,每组10只。分别于游离肠系膜上动脉后即刻以及阻断血流15 min,30 min,1 h,1.5 h,2 h和3 h检测血浆中GST,DLA及CK水平,并与小肠壁损伤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小肠损伤评分随缺血时间延长而增加(P<0.01)。缺血15 min组GST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缺血1.5 h达高峰;血浆DLA在小肠缺血1 h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血浆CK在缺血1.5 h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缺血2 h时CK呈骤然上升,且一直保持快速上升趋势。血浆GST,DLA及CK水平与小肠壁损伤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GST及DLA对急性小肠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血浆CK水平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缺血性损伤 谷胱甘肽s转移酶 d-乳酸盐 肌酸激酶
原文传递
易栓症标志物对妊娠晚期血栓性疾病诊断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鑫 李小兰 +1 位作者 李文娟 安冬梅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18期3136-3139,3145,共5页
目的探讨易栓症标志物(蛋白C、蛋白S活性、血浆抗凝血酶Ⅲ及D-二聚体)在妊娠期血栓性疾病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7月该院73例妊娠晚期血栓性疾病孕妇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73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蛋白C、血浆... 目的探讨易栓症标志物(蛋白C、蛋白S活性、血浆抗凝血酶Ⅲ及D-二聚体)在妊娠期血栓性疾病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7月该院73例妊娠晚期血栓性疾病孕妇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73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蛋白C、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等实验室指标,以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各因素对妊娠晚期血栓性疾病的综合作用,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各指标对妊娠晚期血栓性疾病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结果显示蛋白C活性升高(OR=0.723,95%CI=0.536~0.973)、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升高(OR=0.748,95%CI=0.564~0.991)及蛋白S活性升高(OR=0.701,95%CI=0.507~0.969)为妊娠晚期血栓性疾病的保护性因素,D-二聚体水平升高(OR=1.435,95%CI=1.022~2.014)为妊娠晚期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蛋白C活性、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蛋白S活性及D-二聚体对妊娠晚期血栓性疾病预测的截断值分别为85.78%、99.29%、86.72%、595.86μg/L,四者联合诊断诊断效能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易栓症标志物有助于妊娠晚期血栓性疾病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C 蛋白s 血浆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妊娠晚期血栓性疾病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