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境因子对L型、S型褶皱臂尾轮虫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翔鹄
李长玲
+2 位作者
刘楚吾
郑凤锦
徐志雄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46-50,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种群累积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和小球藻(Chorella vulgari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微绿球藻(Nannochloris oculata)、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等不同饵料微藻对L型褶皱臂尾轮虫(Brachi...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种群累积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和小球藻(Chorella vulgari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微绿球藻(Nannochloris oculata)、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等不同饵料微藻对L型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tipicus)和S型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rotundiformis)生长的影响,探讨这两种轮虫在生态条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L型和S型褶皱臂尾轮虫对盐度的适应有显著的差异,生长的最适盐度分别为15和20,大水体培养时,其适宜生长的盐度范围分别是15~20和10~30.饵料微藻对L型和S型褶皱臂尾轮虫生长的影响一致.小球藻培养效果在4种饵料微藻中最好,其生长率明显高于微绿球藻和亚心形扁藻,波吉卵囊藻培养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
型
褶皱
臂
尾
轮虫
s
型
褶皱
臂
尾
轮虫
生长
影响因子
盐度
饵料微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种饵料及其混合物对L-型褶皱臂尾轮虫生长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周立斌
周桂英
《惠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12,共5页
采用海水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海水小球藻与面包酵母混合3种饵料对海水养殖鱼类育苗的常用饵料L-型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typycus)进行7天的培养,观察3种饵料对L-型褶皱臂...
采用海水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海水小球藻与面包酵母混合3种饵料对海水养殖鱼类育苗的常用饵料L-型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typycus)进行7天的培养,观察3种饵料对L-型褶皱臂尾轮虫的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研究表明:L-型褶皱臂尾轮虫的体宽在7天之内变动不大,各种饵料对L-型褶皱臂尾轮虫的体宽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L-型褶皱臂尾轮虫密度的影响较大,一般于第4天开始显著增加。其中以混合组饵料培养的L-型褶皱臂尾轮虫密度最大,第7天可达到155个/ml;面包酵母组次之,小球藻组最少。此外,各种饵料对L-型褶皱臂尾轮虫的怀卵率有一定影响,其中以混合组的怀卵率最高,第3天达到70%,其次是面包酵母组,海水小球藻组最低。因此可采用海水小球藻与面包酵母混合培养L-型褶皱臂尾轮虫;在海水养殖鱼类育苗中,需提前3-4天培养轮虫,以提供充足的饵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
型
褶皱
臂
尾
轮虫
海水小球藻
面包酵母
饵料
密度
怀卵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养鳗池褶皱臂尾轮虫两品系的季节隔离
3
作者
福所邦彦
冈内正典
+1 位作者
钟贻光
陈世杰
《福建水产》
1986年第4期97-97,共1页
日本广泛培育的褶皱臀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两个最普通的品系是S型品系和L型品系。由于在一个野生种群中发现了这两个品系,因而在驯化期间其分化的可能性是可以排除的。在自然分布下其分布区重叠也进一步得到证实。但这两个...
日本广泛培育的褶皱臀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两个最普通的品系是S型品系和L型品系。由于在一个野生种群中发现了这两个品系,因而在驯化期间其分化的可能性是可以排除的。在自然分布下其分布区重叠也进一步得到证实。但这两个品系的轮虫在野生条件下的生态差异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对这两个品系轮虫种群的季节性变动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系
褶皱
臂
尾
轮虫
鳗池
季节
自然分布
驯化
培育
L
型
隔离
虫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酵母的不同处理方法对其分散度和轮虫培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蔺丽丽
陈玉珂
宋丹
《河北渔业》
2009年第12期15-18,共4页
试验采用多种方式处理酵母,检测处理后的酵母的分散度。处理方式包括搅拌、活化、搅拌+活化。本试验选取30 min和120 min两种活化时间及20℃、30℃、40℃和50℃四个不同的温度梯度对酵母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酵母细胞的分散度为活化后搅...
试验采用多种方式处理酵母,检测处理后的酵母的分散度。处理方式包括搅拌、活化、搅拌+活化。本试验选取30 min和120 min两种活化时间及20℃、30℃、40℃和50℃四个不同的温度梯度对酵母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酵母细胞的分散度为活化后搅拌(直接加水搅拌(直接活化(搅拌后活化。选取酵母细胞密度为2.3×106个/mL,3.3×106个/mL,4.2×106个/mL,5.5×106个/mL,6.4×106个/mL的酵母溶液分别对轮虫进行投喂。结果表明:扩大酵母的分散度,可显著地增加轮虫的增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型
褶皱
臂
尾
轮虫
(
s-type
)
酵母
处理方法
生长繁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因子对L型、S型褶皱臂尾轮虫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翔鹄
李长玲
刘楚吾
郑凤锦
徐志雄
机构
湛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出处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46-50,共5页
文摘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种群累积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和小球藻(Chorella vulgari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微绿球藻(Nannochloris oculata)、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等不同饵料微藻对L型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tipicus)和S型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rotundiformis)生长的影响,探讨这两种轮虫在生态条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L型和S型褶皱臂尾轮虫对盐度的适应有显著的差异,生长的最适盐度分别为15和20,大水体培养时,其适宜生长的盐度范围分别是15~20和10~30.饵料微藻对L型和S型褶皱臂尾轮虫生长的影响一致.小球藻培养效果在4种饵料微藻中最好,其生长率明显高于微绿球藻和亚心形扁藻,波吉卵囊藻培养效果较差.
关键词
L
型
褶皱
臂
尾
轮虫
s
型
褶皱
臂
尾
轮虫
生长
影响因子
盐度
饵料微藻
Keywords
Brachionu
s
plicatili
s
tipicu
s
Brachionu
s
plicatili
s
rotundiformi
s
growth
effect factor
s
s
alinity
feed micro-algae
分类号
Q959.181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种饵料及其混合物对L-型褶皱臂尾轮虫生长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周立斌
周桂英
机构
惠州学院生命科学系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处
《惠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12,共5页
基金
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粤财字[2013]246)
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B040010003)
文摘
采用海水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海水小球藻与面包酵母混合3种饵料对海水养殖鱼类育苗的常用饵料L-型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typycus)进行7天的培养,观察3种饵料对L-型褶皱臂尾轮虫的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研究表明:L-型褶皱臂尾轮虫的体宽在7天之内变动不大,各种饵料对L-型褶皱臂尾轮虫的体宽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L-型褶皱臂尾轮虫密度的影响较大,一般于第4天开始显著增加。其中以混合组饵料培养的L-型褶皱臂尾轮虫密度最大,第7天可达到155个/ml;面包酵母组次之,小球藻组最少。此外,各种饵料对L-型褶皱臂尾轮虫的怀卵率有一定影响,其中以混合组的怀卵率最高,第3天达到70%,其次是面包酵母组,海水小球藻组最低。因此可采用海水小球藻与面包酵母混合培养L-型褶皱臂尾轮虫;在海水养殖鱼类育苗中,需提前3-4天培养轮虫,以提供充足的饵料。
关键词
L-
型
褶皱
臂
尾
轮虫
海水小球藻
面包酵母
饵料
密度
怀卵率
Keywords
Brachionu
s
plieatili
s
typycu
s
s
ea water chlorella
s
p (Chlorella vulgari
s
)
baker'
s
yea
s
t (
s
aeeharomyee
s
cerevi
s
iae )
diet
den
s
ity
fecundity ratio
分类号
S96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养鳗池褶皱臂尾轮虫两品系的季节隔离
3
作者
福所邦彦
冈内正典
钟贻光
陈世杰
机构
不详
日本
出处
《福建水产》
1986年第4期97-97,共1页
文摘
日本广泛培育的褶皱臀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两个最普通的品系是S型品系和L型品系。由于在一个野生种群中发现了这两个品系,因而在驯化期间其分化的可能性是可以排除的。在自然分布下其分布区重叠也进一步得到证实。但这两个品系的轮虫在野生条件下的生态差异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对这两个品系轮虫种群的季节性变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品系
褶皱
臂
尾
轮虫
鳗池
季节
自然分布
驯化
培育
L
型
隔离
虫种
分类号
S96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96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酵母的不同处理方法对其分散度和轮虫培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蔺丽丽
陈玉珂
宋丹
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河北渔业》
2009年第12期15-18,共4页
文摘
试验采用多种方式处理酵母,检测处理后的酵母的分散度。处理方式包括搅拌、活化、搅拌+活化。本试验选取30 min和120 min两种活化时间及20℃、30℃、40℃和50℃四个不同的温度梯度对酵母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酵母细胞的分散度为活化后搅拌(直接加水搅拌(直接活化(搅拌后活化。选取酵母细胞密度为2.3×106个/mL,3.3×106个/mL,4.2×106个/mL,5.5×106个/mL,6.4×106个/mL的酵母溶液分别对轮虫进行投喂。结果表明:扩大酵母的分散度,可显著地增加轮虫的增殖率。
关键词
s
型
褶皱
臂
尾
轮虫
(
s-type
)
酵母
处理方法
生长繁殖
Keywords
Brachionu
s
rotundiformi
s
yea
s
t treatment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分类号
S963.2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TQ464.7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境因子对L型、S型褶皱臂尾轮虫生长的影响
黄翔鹄
李长玲
刘楚吾
郑凤锦
徐志雄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种饵料及其混合物对L-型褶皱臂尾轮虫生长繁殖的影响
周立斌
周桂英
《惠州学院学报》
201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养鳗池褶皱臂尾轮虫两品系的季节隔离
福所邦彦
冈内正典
钟贻光
陈世杰
《福建水产》
198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酵母的不同处理方法对其分散度和轮虫培养效果的影响
蔺丽丽
陈玉珂
宋丹
《河北渔业》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