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马春玲 季晓辉 房德兴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2年第3期92-94,共3页
目前 ,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S基因变异的研究 ,仍然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S基因变异是导致HBV基因序列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它与乙型肝炎的各种临床表现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HBV 表面抗原 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 s基因变异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与乙肝疫苗免疫后HBV感染的关系
2
作者 刘拉羊 孙晓娟 吴修斌 《宁夏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6期335-336,共2页
应用ELISA和PCR方法检测15例乙型肝炎疫苗有效免疫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中HBV标志物和HBV-DNA。结果15例被检者血HBsAb均为阳性(100%),而且均发现血中有HBsAb以外的HBV标志物阳... 应用ELISA和PCR方法检测15例乙型肝炎疫苗有效免疫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中HBV标志物和HBV-DNA。结果15例被检者血HBsAb均为阳性(100%),而且均发现血中有HBsAb以外的HBV标志物阳性,所以被定为HBV感染,HBV-DNA阳性9例(60%),提示存在着HBsAb阳性的HBV感染,其原因为这些病毒可能是一种变异的病毒,其核苷酸序列不同于一般的HBV。HBVS基因变异第587nt由G→A导致HBsAg中具有高度抗原性的a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由甘氨酸变为精氨酸,与疫苗诱导免疫有关的抗原决定簇a部分缺失,抗体与变异株HBV的HBsAg结合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疫苗 s基因变异
下载PDF
乙型肝炎疫苗突破性感染患者病毒S基因变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覃英 黄婉芸 +1 位作者 廖璞 陶华林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4期559-562,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全球分布,与肝硬化、肝癌关系密切,是世界性公共卫生疾病之一。我国在2006年开展的大型全国HBV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乙型肝炎携带者约有9 300万例,占总人数的7.18%,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入了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全球分布,与肝硬化、肝癌关系密切,是世界性公共卫生疾病之一。我国在2006年开展的大型全国HBV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乙型肝炎携带者约有9 300万例,占总人数的7.18%,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入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流行区。自实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计划,急慢性肝炎、肝炎性肝硬化、肝癌发病率明显下降。然而,乙型肝炎疫苗突破性感染却持续被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突破性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 s基因变异 变异基因监测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与表面抗原变异株
4
作者 马春玲 房德兴 《世界感染杂志》 2003年第2期156-159,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以具有3.2kb的部分单连的双链DNA基因组为特征。在感染的肝细胞中HBV主要以RNA为中间体逆转录复制,由于其逆转录酶缺乏校正活性,所以其基因的突变率较一般DNA病毒为高。据估计,嗜肝DNA病毒的突变率近于2×10^-... 乙型肝炎病毒(HBV)以具有3.2kb的部分单连的双链DNA基因组为特征。在感染的肝细胞中HBV主要以RNA为中间体逆转录复制,由于其逆转录酶缺乏校正活性,所以其基因的突变率较一般DNA病毒为高。据估计,嗜肝DNA病毒的突变率近于2×10^-4/位/年^[1],这比RNA病毒低1~2个数量级,但却比一般的DNA病毒高出4个数量级^[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s基因变异 表面抗原变异 HBsAG
下载PDF
乙型肝炎疫苗突破性感染与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甜 覃英 胡渝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4期2169-2172,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途径包括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血液制品输注传播等。我国约有携带者约有HBV携带者9 30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18%,是HBV感染高流行区[1-2]。接种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是阻断HBV传播的常用方法。然而,疫苗接... 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途径包括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血液制品输注传播等。我国约有携带者约有HBV携带者9 30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18%,是HBV感染高流行区[1-2]。接种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是阻断HBV传播的常用方法。然而,疫苗接种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可诱发病毒变异。因此,监测乙肝疫苗突破性感染患者病毒变异株,对制定免疫预防、治疗策略和研发新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疫苗突破性感染 s基因变异 综述
下载PDF
自然发生和拉米夫定诱导的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的特征
6
《世界感染杂志》 2006年第3期289-289,共1页
除疫苗或免疫逃避变异株外,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的自然发生和拉米夫定诱导的变异株也有报道。57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被列入研究,所有病人均经肝脏组织学检查证实并接受拉米夫定(100mg/d)治疗超过24mo。在治疗前和治疗中,采集血标本... 除疫苗或免疫逃避变异株外,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的自然发生和拉米夫定诱导的变异株也有报道。57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被列入研究,所有病人均经肝脏组织学检查证实并接受拉米夫定(100mg/d)治疗超过24mo。在治疗前和治疗中,采集血标本,提取血清HBVDNA。用PCR扩增并测序主要S基因的完整的主要亲水区(major hydrophilic region)和侧翼区(flanking regions)(第425-840位核苷),该区域同时与HBVDNA聚合酶基因重叠。评估拉米夫定治疗终点的应答率。结果提示,病毒S基因发生自然变异的病人有2例(3.5%,2/57),变异类型为sP127S和sS143L,变异部位位于S基因a决定簇。拉米夫丁治疗期间,病毒S基因发生变异的病人有14例(24.5%,14/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 拉米夫定治疗 s基因变异 血清HBVDNA 肝脏组织学检查 肝炎病人 DNA聚合酶 采集血标本 PCR扩增 治疗前
下载PDF
乙型肝炎疫苗母婴阻断失败与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 被引量:26
7
作者 徐陈槐 黄晓燕 +4 位作者 刘克洲 陈智 李筠 王培鑫 章明太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 探讨母亲感染HBV基因变异在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母婴阻断失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PCR直接测定母婴HBVS基因序列 ,对婴儿存在HBVS基因变异而母亲未发现者 ,进一步通过克隆筛选法对母亲所感染的HBV进行S基因亚群分析。结果 ... 目的 探讨母亲感染HBV基因变异在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母婴阻断失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PCR直接测定母婴HBVS基因序列 ,对婴儿存在HBVS基因变异而母亲未发现者 ,进一步通过克隆筛选法对母亲所感染的HBV进行S基因亚群分析。结果  11例乙肝疫苗母婴阻断失败者中有 3例幼儿存在S基因“a”决定簇的氨基酸变异 ,其中 1例幼儿母亲也存在相同的变异。对另 2例母亲所感染的HBV进行S基因亚群分析发现 ,1例母亲 9个克隆所测序列与其原序列完全一致 ;另 1例母亲 8个克隆中 ,有 6个克隆与其原序列一致 ,另 2个克隆与其幼儿所感染的HBV序列一致。结论 乙肝疫苗母婴阻断失败者感染的HBVS基因变异株可能早已存在于母亲体内 ,通过免疫选择传染给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s基因变异 乙型肝炎疫苗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株感染临床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吕晴 朱启镕 +2 位作者 俞蕙 熊思东 段恕诚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s基因变异 临床特征 HVB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小儿S基因变异及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吕晴 朱启镕 +2 位作者 段恕诚 何建文 闻玉梅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与方法为了解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小儿中乙型肝炎病毒(HBV)S 区基因变异及致病特点,应用核苷酸序列分析检测27例免疫失败小儿血清 HBVS 区基因序列.结果27例中14例有核苷酸改变,13例有氨基酸改变,其中12例氨基酸改变位于"a&qu... 目的与方法为了解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小儿中乙型肝炎病毒(HBV)S 区基因变异及致病特点,应用核苷酸序列分析检测27例免疫失败小儿血清 HBVS 区基因序列.结果27例中14例有核苷酸改变,13例有氨基酸改变,其中12例氨基酸改变位于"a"决定簇.这12例中11例出现反复肝细胞损害,而另13例无核苷酸变异者仅6例存在肝细胞损害,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乙肝病毒变异株感染更易导致肝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 s基因变异 小儿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儿童S基因变异株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启镕 吕晴 +2 位作者 俞蕙 段恕诚 熊思东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6-18,102,共4页
目的 对 10 6例免疫失败儿童研究分析HBVS变异株的感染和意义。方法 生于携带HBV母亲的 132 4名新生儿按 0、1、6程序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联合应用HBIG ,定期临床随访和检测HBV血清学标志。其中 10 6例免疫失败者为研究对象 ,从血清中... 目的 对 10 6例免疫失败儿童研究分析HBVS变异株的感染和意义。方法 生于携带HBV母亲的 132 4名新生儿按 0、1、6程序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联合应用HBIG ,定期临床随访和检测HBV血清学标志。其中 10 6例免疫失败者为研究对象 ,从血清中提取DNA ,经PCR扩增HBVS区基因片段 ,Southernblot转移至尼龙膜 ,与S区标准序列探针杂交 ,选择PCR阳性、与寡核苷酸探针不杂交的样本作序列分析。结果 免疫失败儿童中HBVDNA阳性 99例 (93.4 % ) ,99例阳性样本有 30份 (30 .3% )与探针不杂交。选择 11份作序列分析 ,10份存在核苷酸变异伴氨基酸改变 ,分别位于氨基酸残基 113(ST、TP)、12 6 (IT)、12 7(PT)、131(NT)、143(ST)、16 1(YF)和 175(LF)。同时对一对母婴测序结果显示其序列完全一致 ,均存在 131和 16 1位氨基酸被取代。结论 乙型肝炎主被动联合免疫失败儿童中 30 %存在S区基因变异。HBV变异株可经母婴传播。由于基因序列分析受试剂和仪器限制 ,难以常规在大样本中开展 ,应用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s基因变异 乙型肝炎疫苗
原文传递
经母婴传播获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儿童及其母亲体内HBV前S/S基因变异特点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红梅 任红 +2 位作者 彭明利 凌宁 卿玉玲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88-391,共4页
目的 通过对经母婴传播获得HBV感染的子女及其母亲慢性携带者体内HBV前S/S序列研究 ,了解不同程度病毒血症下 ,来源相同HBV变异特点。方法 根据HBV病毒血症高低分为3组 ,每组 5对母子。应用T A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GEM 前S/S、双酶... 目的 通过对经母婴传播获得HBV感染的子女及其母亲慢性携带者体内HBV前S/S序列研究 ,了解不同程度病毒血症下 ,来源相同HBV变异特点。方法 根据HBV病毒血症高低分为3组 ,每组 5对母子。应用T A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GEM 前S/S、双酶切鉴定并分析。结果 每对母子HBV亚型相同 ,各组 5对母子中 4对为B/adw2、1对为C/adrq +亚型。每组中B/adw2亚型HBV分析显示 :高病毒血症组间或低病毒血症组间HBV前S/S基因变异数目及位点差异均无显著性 ,低病毒血症病人变异数目及位点明显高于高病毒血症病人。两低病毒血症组的 13/ 16个克隆存在较多位点变异 ,每个克隆 86~ 94个 ;11/ 13克隆的 86个、2 / 13克隆的 90个核苷酸变异相同 ,分别引起 37、38个氨基酸改变、大多位于免疫表位内或附近 ;这两个变异序列有 6 2个核苷酸变异位点相同、可致2 8个氨基酸变异。变异与年龄无关。结论 HBV变异可能与感染的时间长短无关 ;抗 HBe阳性的低病毒血症病人体内HBV前S/S出现较多的变异 ,其变异是有规律的 ,可能与病毒逃避免疫攻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 HBV 儿童 s/s基因变异 遗传学 疾病传播
原文传递
母婴传播后母子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前S/S基因变异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红梅 彭明利 +2 位作者 凌宁 卿玉玲 任红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398-401,共4页
目的 通过经母婴传播获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ASC)母子体内HBV PreS/S基因序列研究,了解来源相同的HBV在不同程度病毒血症情况下PreS/S基因变异的特点。方法 选择15对母孕前为HBV感染、未接种过... 目的 通过经母婴传播获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ASC)母子体内HBV PreS/S基因序列研究,了解来源相同的HBV在不同程度病毒血症情况下PreS/S基因变异的特点。方法 选择15对母孕前为HBV感染、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均未使用过抗HBV药物的ASC母子。应用T-A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GEM-PreS/S、双酶切进行鉴定,每个患者选2个酶切鉴定正确的克隆测序并进行分析。结果 选择15对ASC母子,根据HBV病毒血症高低分为3组,每组5对,A组母子均为高病毒血症,B组子女为高病毒血症、母亲为低病毒血症,C组子女为低病毒血症、母亲为高病毒血症。高病毒血症患者均为乙型肝炎e抗原(+),低病毒血症均为抗-HBe(+)。母子HBV亚型相同,各组中有4/5对母子为B/adw2、1/5对母子为C/adrq+亚型。对每组中B/adw2亚型HBV患者的PreS/S基因进行分析显示:高病毒血症组间或低病毒血症组间HBV PreS/S基因变异数目及位点差异均无显著性,变异与年龄无关,低病毒血症患者变异数目及位点明显高于高病毒血症患者。两个低病毒血症组PreS/S基因绝大多数变异位点相同(113个),其中变异热点85个、可引起37个氨基酸变异,这些变异的氨基酸大多位于免疫表位内或(和)其附近。结论 HBV变异可能与感染的时间长短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传播 母子体 乙型肝炎病毒 s/s基因变异 HBV 疫苗
原文传递
NBAS基因变异导致SOPH综合征和肝功能损伤一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谷加丽 王文建 +2 位作者 李莉 郑跃杰 毛晓宁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7-489,共3页
1例主诉为"发热伴口腔疱疹5 d"的患儿发现肝功能损害和Pelger-Huёt细胞,进一步完善基因检测发现NBAS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变异位点为c.(7041_7043delTCT)和c.(3759delC),分别来自于父亲和母亲杂合变异,此变异位点为新发现位点... 1例主诉为"发热伴口腔疱疹5 d"的患儿发现肝功能损害和Pelger-Huёt细胞,进一步完善基因检测发现NBAS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变异位点为c.(7041_7043delTCT)和c.(3759delC),分别来自于父亲和母亲杂合变异,此变异位点为新发现位点。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NBAS变异以c.(5741G>A)纯合变异为常见变异位点。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结果,诊断为NBAS基因缺陷性疾病(SOPH综合征和肝功能损伤)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基因变异 肝功能损伤 综合征 NBA 肝功能损害 口腔疱疹 基因检测 检测结果
原文传递
HBsAg、抗HBs共存与HBV基因型及基因变异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利华 童福易 蒋跃明 《传染病信息》 2004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无锡地区 HBV 感染者 HBsAg 与抗 HBs 共存模式与基因型、S 基因变异、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微粒子捕获酶联放射免疫法及 ELISA 测定 HBV M;套式 PCR 扩增 HBV DNA,并作序列分析;荧光定量法检测 HBV DNA 含量。结果抗 HBs 阳... 目的探讨无锡地区 HBV 感染者 HBsAg 与抗 HBs 共存模式与基因型、S 基因变异、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微粒子捕获酶联放射免疫法及 ELISA 测定 HBV M;套式 PCR 扩增 HBV DNA,并作序列分析;荧光定量法检测 HBV DNA 含量。结果抗 HBs 阳性血清加入多价 HBsAg 后,抗 HBs 可阴转;21份血清出现 S 区多位点变异,造成 HBsAg 肽36、47、63、77、89、90、115、126、129、139、154位氨基酸替换,该变异不影响病毒复制;本模式中 B 基因型1例(3.2%),C 基因型30例(96.8%),没有发现 A、D、E、F、G 基因型;基因变异与否和基因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 基因变异可改变 HBsAg 抗原性,导致 HBsAg 与抗 HBs 结合力降低,以及检测灵敏度的提高,这些是造成 HB-sAg 与抗 HBs 共存的原因;本模式以 C 基因型占绝对优势,且基因型与基因变异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基因 s基因变异 HBVDNA C基因 病毒复制 HBVM 放射免疫法 改变 荧光定量 HBV感染
下载PDF
拉米夫定耐药与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蓉 周镇先 +2 位作者 焦永军 王建芳 钟华平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7-309,共3页
拉米夫定已广泛运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治疗,其疗效得到国际公认,但长期使用后出现的病毒耐药问题同时也引起广泛注意。拉米夫定耐药主要是指HBVP基因区出现YMDD变异,临床表现为病情反复,甚至出现肝功能衰竭而死亡,但... 拉米夫定已广泛运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治疗,其疗效得到国际公认,但长期使用后出现的病毒耐药问题同时也引起广泛注意。拉米夫定耐药主要是指HBVP基因区出现YMDD变异,临床表现为病情反复,甚至出现肝功能衰竭而死亡,但相关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有HBV多重变异参与。我们检测分析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的HBVS基因,旨在了解S基因变异与拉米夫定耐药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耐药 乙型肝炎病毒 s基因变异 HBVP基因 慢性乙型肝炎 YMDD变异 HBVs基因 抗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S区基因变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荣义辉 辛绍杰 《肝脏》 2013年第11期779-781,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一嗜肝细胞DNA病毒,不仅可以引起隐匿性、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还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虽然通过对HBV和宿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已经发展了有效的预防疫苗和多种抗病毒药物,但HBV感染仍是世界... 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一嗜肝细胞DNA病毒,不仅可以引起隐匿性、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还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虽然通过对HBV和宿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已经发展了有效的预防疫苗和多种抗病毒药物,但HBV感染仍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1-2]。本文针对HBV S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上,以及目前关注较多的免疫逃逸、隐匿性肝炎和耐药突变引起方面S基因变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s基因变异 HBV感染 慢性病毒性肝炎 s基因变异 肝细胞癌 DNA病毒 抗病毒药物
下载PDF
HBsAg、HBsAb共存乙型肝炎患者S基因“a”决定簇变异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月平 凌勇武 +4 位作者 黄松平 王世蓬 陈育凤 毛丽萍 陆建荣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13-516,共4页
目的:研究HBsAg、HBsAb共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S基因“a”决定簇变异情况及对HBsAg抗原性的影响。方法:对7例HBsAg、HBsAb同时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8份血清,采用竞争PCR微流芯片法定量检测HBV DNA;用套式PCR法扩增HBV S基因,对PCR... 目的:研究HBsAg、HBsAb共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S基因“a”决定簇变异情况及对HBsAg抗原性的影响。方法:对7例HBsAg、HBsAb同时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8份血清,采用竞争PCR微流芯片法定量检测HBV DNA;用套式PCR法扩增HBV S基因,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比较S基因的核苷酸和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的差异,采用ELISA/MEIA法检测HBVM;以15例HBsAg、HBeAg/HBeAb、HBcAb阳性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儿童、9例终末期乙肝患者肝移植术后接受HBIG、拉米夫定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结果:7例患者HBsAb含量均低于80mIU/ml,其中2例HBVDNA定量阳性者未出现“a”决定簇变异,4例HBVDNA定量阴性者中2例氨基酸发生变异(126,131),1例HBV DNA定量由阳性转为阴性者由无变异转为氨基酸126位点变异;9例肝移植术后痊愈患者HBsAb含量均高于150mIU/ml,HBV DNA定量均为阴性,未发现“a”决定簇变异;15例免疫失败儿童14例HBV DNA定性阳性,2例出现“a”决定簇145位点、1例126位点、1例134位点氨基酸变异。结论:部分HBsAg、HBsAb共存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儿童体内存在S基因“a”决定簇变异;“a”决定簇变异可改变HBsAg抗原性、逃避低含量抗HBs的中和作用;“a”决定簇变异对HBV的复制可能有一定影响;肝移值治愈乙肝患者未发现“a”决定簇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s基因变异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S2基因变异与肝病进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姚佩君 张志波 高建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191-2192,共2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前 S2区全长165 bp,编码前S2蛋白的55个氨基酸。前S2和S基因共同编码中蛋白,前S1、前S2和S基因共同编码大蛋白。有前S/S基因变异的HBV感染者,HBV DNA复制与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前 S2区全长165 bp,编码前S2蛋白的55个氨基酸。前S2和S基因共同编码中蛋白,前S1、前S2和S基因共同编码大蛋白。有前S/S基因变异的HBV感染者,HBV DNA复制与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分泌似乎是分离的[1],临床上检测前S2抗原可弥补因病毒变异和其他原因造成的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阴性的“误寻”,尤其在隐匿性HBV感染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E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 s2基因变异 s s基因变异 HBV感染者 s2蛋白 乙肝表面抗原 DNA复制
下载PDF
免疫接种后HBV感染者PreS2基因变异的情况 被引量:3
19
作者 龙云 杨莉 +1 位作者 曹向红 李晓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547-555,共9页
目的:本课题应用PCR和基因测序等技术,观察免疫接种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 B V)感染者的PreS2基因变异情况,进而初步探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与P r e S2基因变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探索新的HBV抗病毒基因治疗靶... 目的:本课题应用PCR和基因测序等技术,观察免疫接种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 B V)感染者的PreS2基因变异情况,进而初步探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与P r e S2基因变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探索新的HBV抗病毒基因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昆明市延安医院和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免疫接种后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液标本共47例,从血清标本中提取HBV DNA;用PCR法扩增Pre S2基因片段;扩增后的基因片段进行DNA序列分析.扩增出PCR产物的有35例,上海生工测序最终完成测序的有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32.75岁±10.22岁.32份样本的HBV Pre S2基因片段测序后,以Gen Bank数据库中登录号为NC_003977.1的HBV DNA全基因序列为参照,用Chromas软件分析测序图及BLASTN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后,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例标本中Pre S2基因全部出现点突变(100%),其中2例出现缺失突变(6.3%),提示可能存在Ile、Tyr、Phe、Gly、Arg等氨基酸的缺失,32例标本均未发现Pre S2起始密码子ATG的变异,点突变共发生517次,Pre S2基因碱基突变有11种类型:G-A、A-G、T-C、A-T、G-T、C-T、G-C、A-C、C-G、C-A、T-A.11种不同类型的点突变在突变例数率及突变次数率方面均不全相同,其中A-T的突变例数较多,G-A的突变次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e S2基因不同部位点突变比较结果显示Pre S2基因前端、中段、末端点突变率不全相同,其中中段(nt45-99),即Pre S2基因的56-110位点突变率较高,前端突变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e S2基因变异与免疫失败可能存在相关关系,这将为今后深入研究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的发生机制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进一步确定Pre S2基因变异位点,并针对这些靶点设计相应的基因治疗方法,也可能成为今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免疫接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Pre s2基因变异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长海 《世界感染杂志》 2001年第4期295-297,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变异 s基因变异 P基因变异 C基因变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