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ngle-Reheating or Double-Reheating, Which is Better for S-CO_2 Coal Fir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被引量:2
1
作者 SUN Enhui XU Jinliang +2 位作者 HU Han YAN Chenshuai LIU Chao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431-441,共11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the optimal choice of single-reheating or double-reheating when considering residual flue gas heat in S-CO_2 coal fired power system. The cascade utilization of flue gas energ...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the optimal choice of single-reheating or double-reheating when considering residual flue gas heat in S-CO_2 coal fired power system. The cascade utilization of flue gas energy includes three temperature levels, with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ranges of flue gas heat extracted by S-CO_2 cycle and air preheater, respectively. Two methods are proposed to absorb residual flue gas heat Qre in middle temperature range. Both methods shall decrease CO_2 temperature entering the boiler T4 and increase secondary air temperature Tsec air, whose maximum value is deduced based on energy conservation in air preheater. The system is analyzed incorporating thermodynamics, boiler pressure drop and energy distribution. It is shown that at a given main vapor temperature T5, the main vapor pressure P5 can be adjusted to a value so that Qre is completely eliminated, which is called the main vapor pressure adjustment method. For this method, single-reheating is only available for higher main vapor temperatures. The power generation efficiency for single-reheating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double-reheating. If residual flue gas heat does exist, a flue gas heater FGC is integrated with S-CO_2 cycle, which is called the FGC method. Both single-reheating and double-reheating share similar power generation efficiency, but single-reheating creates less residual flue gas heat. We conclude that single-reheating is preferable, and the pressure adjustment method achieves obviously higher power generation efficiency than the FGC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2 coal fired power system THERMODYNAMICS HEAT transfer REHEATING residual FLUE gas HEAT
原文传递
燃煤电厂CO_(2)捕集的减排效率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全斌 周琼芳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1,共7页
为了客观评价不同CO_(2)捕集技术的能耗水平,判别CO_(2)捕集技术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提出减排效率概念和计算模型。CO_(2)减排效率表示某种CO_(2)捕集技术的有效减排能力,即捕集单位CO_(2)所发生的CO_(2)有效减排量,减排效率模型对CO_(2)... 为了客观评价不同CO_(2)捕集技术的能耗水平,判别CO_(2)捕集技术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提出减排效率概念和计算模型。CO_(2)减排效率表示某种CO_(2)捕集技术的有效减排能力,即捕集单位CO_(2)所发生的CO_(2)有效减排量,减排效率模型对CO_(2)捕集技术的能耗进行归集和平准化计算,其值越大表明减排效果越佳。利用减排效率模型测算,目前我国燃煤电厂CO_(2)捕集技术的减排效率理论极值为98%,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捕集技术的减排效率分别达到80%、70%和58%~68%。经工程应用实践验证,减排效率模型能满足评价要求。最后对CO_(2)捕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随着捕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CO_(2)减排效率将超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双碳”目标 减排效率 CO_(2)捕集 能耗
下载PDF
小容量燃煤S-CO_(2)发电系统热力学构建路径分析
3
作者 王兆福 徐进良 +1 位作者 孙恩慧 郭源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092-4103,共12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循环具有灵活、紧凑的特点,小容量燃煤S-CO_(2)电厂可作为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调节电源。该文以小容量燃煤S-CO_(2)发电系统热力学构建为目标,从循环结构和主汽温压参数的选择出发,...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循环具有灵活、紧凑的特点,小容量燃煤S-CO_(2)电厂可作为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调节电源。该文以小容量燃煤S-CO_(2)发电系统热力学构建为目标,从循环结构和主汽温压参数的选择出发,提出以下系统构建路径:1)结合燃煤热源特点,从系统高效和技术经济性出发选取循环结构;2)通过主汽压力对循环热效率的敏感性分析,选取最优压力;3)从材料高温强度的角度出发,避免S-CO_(2)锅炉受热面超温过热,进而在材料边界条件下,选取主汽温度。基于此路径,提出更适合于燃煤热源的三压缩末级部分压缩循环(tri-compressions with last-stage partial compression,PTC),并且增加一次再热(reheating,RH)措施,推荐PTC+RH为小容量机组基本循环,选取25MPa/605℃为小容量机组主汽温压参数,最终完成了50MW耦合锅炉模型的燃煤S-CO_(2)系统设计,系统发电效率达到41.15%。该研究结果对小容量S-CO_(2)系统构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燃煤发电 小容量机组 末级部分压缩 高温强度
下载PDF
物理溶剂型相变吸收剂捕集CO_(2)研究进展
4
作者 金宋 尹少武 +2 位作者 童莉葛 刘传平 王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25-1636,共12页
近年来,为进一步降低燃煤电厂产生CO_(2)造成的碳捕集能耗,基于传统有机胺化学吸收剂研发的相变吸收剂成为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研究热点,相较于传统有机胺相变吸收剂,物理溶剂型相变吸收剂具有更优异的性能。首先,从传... 近年来,为进一步降低燃煤电厂产生CO_(2)造成的碳捕集能耗,基于传统有机胺化学吸收剂研发的相变吸收剂成为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研究热点,相较于传统有机胺相变吸收剂,物理溶剂型相变吸收剂具有更优异的性能。首先,从传统相变吸收剂研究现状出发,阐述了传统相变吸收剂存在的不足;然后,以此为切入点,结合溶剂组成和相变机理,重点综述了物理溶剂型相变吸收剂,主要包括醇胺混合类、砜胺混合类和醚胺混合类溶剂的研究进展,从分相情况和性能提升等方面对其进行介绍和分析,比较其优缺点;最后,结合研究现状和工业应用需求,指出物理溶剂型相变吸收剂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CO_(2)捕集 化学吸收法 相变吸收 物理溶剂型吸收剂
下载PDF
基于OCO-2/3卫星的中国超大型燃煤电厂CO_(2)排放量的遥感反演
5
作者 郭文月 石玉胜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0-502,共13页
基于轨道碳观测者2/3(OCO-2/3)卫星数据和高斯羽流模型对发电厂CO_(2)排放量进行遥感反演。首先基于OCO-2(2014-09-06—2021-10-01)和OCO-3(2019-08-06—2021-10-01)数据检索中国超大型燃煤电厂(≥5000 MW)附近图像,共在托克托、嘉兴、... 基于轨道碳观测者2/3(OCO-2/3)卫星数据和高斯羽流模型对发电厂CO_(2)排放量进行遥感反演。首先基于OCO-2(2014-09-06—2021-10-01)和OCO-3(2019-08-06—2021-10-01)数据检索中国超大型燃煤电厂(≥5000 MW)附近图像,共在托克托、嘉兴、外高桥电厂附近识别到7个CO_(2)羽流。综合利用3种大气背景值确定方法,经过高斯羽流模型估算的CO_(2)排放量范围为43~77 kt/d,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0.50~0.87。单个羽流的不确定性变化为8%~32%(1σ),风速是最大的不确定性(6%~31%),其次是背景值(5%~18%)、增强值(1%~21%)和羽流上升(1%~8%)。经验证,估算结果与碳监测行动、碳简报、全球电厂排放数据库等排放清单一致性较高(托克托:(76.48±15.75)kt/d、外高桥:(55.98±6.90)kt/d、嘉兴:(64.55±15.89)kt/d)。这项研究有助于监测点源碳排放,这不仅是电力行业开展碳减排的前提,也有助于针对性制定区域碳减排政策,从而减少人为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高斯羽流模型 轨道碳观测者2 轨道碳观测者3号 超大型燃煤电厂
下载PDF
2×300MW燃煤式火力发电厂的继电保护设计
6
作者 田殿鹏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8期71-74,77,共5页
分析了2×300 MW燃煤式火力发电厂发电机、变压器的继电保护。对发电机进行了整定,并选择了发电机的定子绕组匝间保护。同时,对变压器进行了简单整定,通过对变电所变压器的瓦斯保护、差动保护、过电流保护,完成了本次继电保护的设... 分析了2×300 MW燃煤式火力发电厂发电机、变压器的继电保护。对发电机进行了整定,并选择了发电机的定子绕组匝间保护。同时,对变压器进行了简单整定,通过对变电所变压器的瓦斯保护、差动保护、过电流保护,完成了本次继电保护的设计。通过此次设计,熟悉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法,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00 MW燃煤式火力发电厂 继电保护 差动保护 瓦斯保护
下载PDF
微藻光合减排燃煤电厂烟气CO_(2) 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黄云 彭虹艳 +4 位作者 富经纬 朱贤青 夏奡 朱恂 廖强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5-68,共14页
微藻光合作用固定燃煤发电厂烟气CO_(2)及其生物质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低碳循环的核心技术,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烟气中CO_(2)浓度高(相对自然界藻类生长的空气氛围),且存在易溶酸性气体,如SO_(2)等,对微藻光合... 微藻光合作用固定燃煤发电厂烟气CO_(2)及其生物质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低碳循环的核心技术,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烟气中CO_(2)浓度高(相对自然界藻类生长的空气氛围),且存在易溶酸性气体,如SO_(2)等,对微藻光合生长及碳转化过程是极大挑战,造成我国微藻捕集烟气CO_(2)的工程应用非常有限。为促进微藻固定烟气CO_(2)发展,针对烟气高浓度CO_(2)和含SO_(2)等酸性气体的特点,从耐受烟气氛围的高效藻种构建、微藻对高浓度碳的代谢及转化过程调控再到烟气中高浓度CO_(2)在光生物反应器中的传输及转化过程进行全面综述。小球藻是最有望实现微藻生物固定烟气CO_(2)的藻种。通过筛选和驯化等方式,小球藻可适应烟气的高碳浓度和一定浓度下酸性气体的胁迫,并保持较高固碳速率。烟气在光生物反应器内溶解传输及引起多相流动是影响微藻固碳性能的关键,强化反应器内的CO_(2)传输并抑制SO_(2)酸性气体溶解是有效提高微藻光合固碳的有效手段,同时优化反应器结构,改善光照、混合和曝气条件等可有效提高微藻生物量的积累与烟气CO_(2)的固定速率。微藻生物质的利用能有效增加微藻减排烟气CO_(2)的经济性,总结了微藻生物质能源化、资源化、高值化可利用途径和研究进展,包含微藻酯交换合成生物柴油、微藻热解合成生物油和生物气以及微藻发酵合成生物合成气的工艺流程和相关研究进展。为提高微藻生物质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指出微藻作为高值产品合成原料的利用方向,以及藻渣作为碳基材料的资源化利用方式。提出以发展高价值利用为前提,协同微藻基生物燃料和生物炭等产品的高值化、能源化、资源化梯级利用方向,以此提高微藻生物固定烟气CO_(2)系统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同时推动微藻生物质新能源的研究,为我国烟气CO_(2)的生物减排及资源化利用提供指导,促进绿碳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CO_(2)减排 光生物反应器 多相流动与传输 CO_(2)资源化利用 燃煤电厂
下载PDF
某200MW燃煤发电机组颗粒物生成与排放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夏永俊 桂良明 +3 位作者 吴英 王潜 刘发圣 李海山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7-31,共5页
利用低压撞击器系统对某200 MW燃煤发电机组布袋除尘器入口和出口及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WFGD)塔出口的颗粒物进行现场采样,分析了机组的颗粒物粒径分布情况、布袋除尘器的除尘特性,以及WFGD系统对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 利用低压撞击器系统对某200 MW燃煤发电机组布袋除尘器入口和出口及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WFGD)塔出口的颗粒物进行现场采样,分析了机组的颗粒物粒径分布情况、布袋除尘器的除尘特性,以及WFGD系统对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燃烧生成的颗粒物呈明显的双模态粒径分布,超细颗粒物PM0.2在PM10中占比重较小,仅为0.64%;布袋除尘器对PM10颗粒物的脱除效率为99.98%,但对超细颗粒物PM0.2的脱除效率偏低,约为99.88%,这是由于布袋除尘器工作过程中小粒径颗粒更易穿透布袋及其表面的灰层;WFGD系统对粒径超过2.5μm的颗粒物具有脱除作用,但在WFGD系统运行中由于石膏浆液携带以及超细颗粒物的团聚长大,会使粒径在0.5μm左右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大幅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机组 颗粒物 PM2.5 PM10 PM0.2 布袋除尘器 WFGD
下载PDF
燃煤火力发电机组与钙基CO_(2)捕集系统的一体化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学镭 王高锋 张卓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173-7183,共11页
燃煤机组捕集CO_(2)对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将燃煤发电机组和钙基碳捕集系统进行一体化集成,改造锅炉受热面布置与热力系统的配置,可提升系统能量集成度;分别构建基于蒸汽朗肯循环(steam rankine cycle,SRC)和SCO_(2)-蒸... 燃煤机组捕集CO_(2)对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将燃煤发电机组和钙基碳捕集系统进行一体化集成,改造锅炉受热面布置与热力系统的配置,可提升系统能量集成度;分别构建基于蒸汽朗肯循环(steam rankine cycle,SRC)和SCO_(2)-蒸汽联合循环(SCO_(2)-steamcombinedcycle,CSCC)的发电、碳捕集一体化系统,利用?方法和热效率法计算其热力性能,基于平准化发电成本和碳捕集成本评价其经济性。结果表明,CSCC一体化系统?效率为39.05%,捕集CO_(2)造成的?效率损失为3.91%;利用SCO_(2)替代水蒸汽回收碳捕集系统余热能够减少?损失,使得CSCC一体化系统性能优于SRC一体化系统;CSCC一体化系统的平准化发电成本为654.9元/(MW·h),碳捕集成本为135.1元/t CO_(2)。一体化系统可实现燃料化学能和碳捕集余热的一体化协同转化和高效利用,并能降低碳捕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燃煤电厂 SCO_(2)循环 能量集成 ?分析
下载PDF
火电厂CO_2的排放控制和分离回收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毛玉如 张永刚 +1 位作者 张国胜 纪秀平 《锅炉制造》 2003年第1期20-22,共3页
温室气体CO2 主要产生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火电厂是CO2 的一个集中排放源 ,控制火电厂CO2的排放对于应对全球变暖、温室效应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世界CO2 排放状况和适应我国火电厂CO2排放控制的措施 ,比较了几种CO2 分离回收... 温室气体CO2 主要产生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火电厂是CO2 的一个集中排放源 ,控制火电厂CO2的排放对于应对全球变暖、温室效应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世界CO2 排放状况和适应我国火电厂CO2排放控制的措施 ,比较了几种CO2 分离回收技术在火电厂应用的可行性 ,对于我国火电厂的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CO2 排放控制 分离回收技术 二氧化碳 膜分离 吸附分离
下载PDF
建筑群布局对燃煤电厂周边CO_(2)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浈斐 陈金玺 +1 位作者 范晨阳 晏璐 《中国煤炭》 2022年第12期85-93,共9页
针对燃煤电厂碳排放量增加和城市低碳环保需求日益提高的矛盾,采用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技术对燃煤电厂及周边建筑群进行有限元建模,研究不同风速和烟囱高度影响下燃煤电厂周边CO_(2)含量的分布情况;并通过改变燃煤电厂周边建筑群的布局... 针对燃煤电厂碳排放量增加和城市低碳环保需求日益提高的矛盾,采用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技术对燃煤电厂及周边建筑群进行有限元建模,研究不同风速和烟囱高度影响下燃煤电厂周边CO_(2)含量的分布情况;并通过改变燃煤电厂周边建筑群的布局结构,研究建筑群布局对CO_(2)含量及速度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风速变大时,与碳排放源相距较近处的CO_(2)含量就会降低,而与碳排放源相距较远处的CO_(2)含量会增加;当燃煤电厂烟囱高度增加时,下风向地表相同高度的CO_(2)含量会呈现指数级下降;不同类型建筑群周边的CO_(2)含量不同,下降型和凸字型建筑群附近的CO_(2)含量较低,适合作为燃煤电厂下风向建筑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碳排放 建筑群 CFD模拟 CO_(2)含量
下载PDF
燃煤电站烟气中 SO_2 的含量及限制标准
12
作者 吴江全 《电站系统工程》 1998年第1期46-48,共3页
介绍国内外限制SO2排放的几种方法和国内SO2排放标准的发展过程,并给出主要燃煤电站SO2的排放浓度计算值,指出脱硫的重要性。
关键词 燃煤电站 SO2 标准 燃煤锅炉 烟气 二氧化硫含量
下载PDF
WO_(3)/TiO_(2)催化剂活性组分W对SO_(2)的氧化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毓秀 尹子骏 +8 位作者 苏胜 卿梦霞 谢玉仙 刘涛 宋亚伟 许凯 汪一 胡松 向军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6-144,共9页
采用超声浸渍法制备了不同W负载量的WO_(3)/TiO_(2)催化剂,研究了W负载量、温度及SO_(2)浓度对催化剂表面SO_(2)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SO_(2)氧化率随W负载量及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W负载量由1%增至7%时,SO_(2)氧化率由0.0... 采用超声浸渍法制备了不同W负载量的WO_(3)/TiO_(2)催化剂,研究了W负载量、温度及SO_(2)浓度对催化剂表面SO_(2)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SO_(2)氧化率随W负载量及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W负载量由1%增至7%时,SO_(2)氧化率由0.034%升高至0.210%;而当温度由280℃升高至400℃时,SO_(2)氧化率由0.043%升高至0.240%。通过N_(2)吸附、XRD、Raman、NH_(3)-TPD、H_(2)-TPR及XPS等方法对催化剂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组分W的增加会导致WO_(x)增加,该结构能够减弱催化剂表面Brønsted酸性位点强度,增强SO_(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同时导致催化剂表面吸附氧(O_(α))增多,促进SO_(2)氧化;针对W负载量5%的催化剂原位红外试验结果表明,通入SO_(2)后会与催化剂表面W—O—W结构反应形成HSO_(4)^(-),同时将W^(6+)还原为W^(5+)。反应过程中,O_(2)并不直接氧化SO_(2),而是与中间产物反应重新生成W—O—W,使得W^(5+)再次氧化为W^(6+);另外,O_(2)会促进HSO_(4)^(-)向吸附态的SO_(3)转化,促进SO_(3)在催化剂表面的脱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_(2)氧化 SO_(3)生成 SCR脱硝 燃煤电厂 WO_(3)/TiO_(2)催化剂
下载PDF
NO_(2)-NO转换炉垢物形成分析及预防措施
14
作者 周志兴 荣利萍 《电力系统装备》 2021年第20期122-123,共2页
随着燃煤机组超低改造的推进,以及各发电集团污染物排放政策的收紧,大部分电厂环保设施长期处于满负荷状态下运行,过量的NH_(3)逃逸与氯化物随着采样烟气进入到NO_(2)-NO转换炉内,在350℃高温下,经过复杂的热分解、化合反应生成氯化铵,... 随着燃煤机组超低改造的推进,以及各发电集团污染物排放政策的收紧,大部分电厂环保设施长期处于满负荷状态下运行,过量的NH_(3)逃逸与氯化物随着采样烟气进入到NO_(2)-NO转换炉内,在350℃高温下,经过复杂的热分解、化合反应生成氯化铵,当烟气流出转换炉,温度骤降,氯化铵遇冷结晶,附着在气管壁上,逐渐累积,最终影响整套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的稳定运行。针对环保工艺、污染物监测装置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改进措施,避免了氯化铵在分析系统内发生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NO_(2)-NO转换器 氯化铵晶体 氨逃逸
下载PDF
苛性碱吸收模拟燃煤电厂烟气CO_(2)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亮 刘飞 +5 位作者 厉宸希 祁志福 翁建明 杨睿 刘羽 申震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77-783,共7页
以散堆填料吸收塔作为反应器,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了吸收液进口温度、吸收当量比、停留时间和吸收液浓度等因素对CO_(2)捕集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各因素对CO_(2)捕集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 以散堆填料吸收塔作为反应器,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了吸收液进口温度、吸收当量比、停留时间和吸收液浓度等因素对CO_(2)捕集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各因素对CO_(2)捕集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吸收液进口温度、停留时间、吸收当量比和吸收液浓度;吸收液进口温度与停留时间对CO_(2)捕集有显著影响,吸收当量比和吸收液浓度对CO_(2)捕集影响较小;最佳工况组合为吸收液进口温度为40℃,停留时间为5 s,吸收当量比为100%,吸收液浓度为2.0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CO_(2)捕集 苛性碱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燃煤发电厂SO_2和粉尘超净排放改造工程技术方案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郎鑫焱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3-88,共6页
为实现燃煤发电厂SO_2和粉尘超净排放目标,某燃煤发电厂立足于原有设备,在充分考虑设备运行可靠性及检修经济性、SO_2和粉尘排放浓度、系统阻力、场地占用等条件下,主要采用湍流器、管束除尘除雾器、蒙特斯除雾器对两台300MW机组湿法脱... 为实现燃煤发电厂SO_2和粉尘超净排放目标,某燃煤发电厂立足于原有设备,在充分考虑设备运行可靠性及检修经济性、SO_2和粉尘排放浓度、系统阻力、场地占用等条件下,主要采用湍流器、管束除尘除雾器、蒙特斯除雾器对两台300MW机组湿法脱硫系统进行SO_2和粉尘超净排放改造,并采取不同改造方案以验证不同技术路线对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效果,以确定超净排放的最优改造技术方案。结果表明:所优选的改造技术方案实现了SO_2和粉尘的超净排放,并大大降低了烟气中HF、HCl、SO_3、雾滴、汞、PM2.5的排放量,其中粉尘(含石膏)排放浓度由17mg/Nm^3降至2~5mg/Nm^3以下,SO_2排放浓度由75mg/Nm^3降至20mg/Nm^3以下(入口烟气中SO_2浓度为7 700mg/Nm^3),HF排放浓度由22.7mg/Nm^3降至6.4mg/Nm^3,HCl排放浓度由3.07mg/Nm^3降至0.989mg/Nm^3,SO_3排放浓度由68mg/Nm^3降至16mg/Nm^3,雾滴排放含量由75mg/Nm^3降至13mg/Nm^3,汞排放浓度由0.029μg/Nm^3降至0.004 5μg/Nm^3,PM2.5排放浓度控制在0.954mg/Nm^3,可为燃煤发电厂SO_2和粉尘超净排放控制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厂 SO2 粉尘 超净排放 改造工程 技术方案优化
下载PDF
低温场景超临界CO_(2)循环燃煤发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开云 《发电技术》 2022年第1期126-130,共5页
超临界CO_(2)循环在低温场景下,循环终端温度降低,循环压比增大,可以与燃煤锅炉很好地匹配,组成高效的燃煤发电机组。根据气候和煤炭分布,我国北方煤炭基地(如蒙东、北疆)在冬、春季有长达4个月以上的低温条件,有利于构建高效的超临界CO... 超临界CO_(2)循环在低温场景下,循环终端温度降低,循环压比增大,可以与燃煤锅炉很好地匹配,组成高效的燃煤发电机组。根据气候和煤炭分布,我国北方煤炭基地(如蒙东、北疆)在冬、春季有长达4个月以上的低温条件,有利于构建高效的超临界CO_(2)燃煤发电机组。对于3~15℃的终温工况,对超临界CO_(2)循环发电机组进行热力计算,并对机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参数620℃/30 MPa的超临界CO_(2)循环发电机组在9℃以下低温场景下,可获得48%以上的全厂净发电效率,高于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超临界CO_(2)循环燃煤发电可补充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冬、春季的发电量缺口,并可通过“北电南送”实现北方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循环 燃煤发电 低温环境
下载PDF
化学吸收法在燃后区CO2捕集分离中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周旭健 李清毅 +2 位作者 陈瑶姬 徐灏 胡达清 《能源工程》 2019年第3期58-66,共9页
介绍和总结了目前研究和应用中备受关注的应用于燃煤电厂的三种CO 2化学吸收工艺——醇胺法脱碳、氨法脱碳和CaO碳酸化/CaCO 3煅烧循环脱碳。详细阐述了这三种工艺各具特色的反应原理、优缺点及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重点介绍了三种工艺... 介绍和总结了目前研究和应用中备受关注的应用于燃煤电厂的三种CO 2化学吸收工艺——醇胺法脱碳、氨法脱碳和CaO碳酸化/CaCO 3煅烧循环脱碳。详细阐述了这三种工艺各具特色的反应原理、优缺点及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重点介绍了三种工艺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现状,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探讨了三种脱碳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吸收性能好、再生能耗低、副产物可资源化利用的新型吸收剂的配置和研发是化学吸收法脱碳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将CO 2的捕集和资源化利用紧密结合,间接降低捕集成本,也是脱碳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CO2减排 化学吸收法 醇胺 氨法
下载PDF
燃煤电厂碳-氢-风-光-电耦合模型初探——基于“富氧燃烧”CO_(2)捕集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全斌 周琼芳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3年第12期10-17,共8页
燃煤发电是我国火力发电行业最主要的CO_(2)排放来源。CO_(2)捕集是最直接的控制CO_(2)排放措施,其中富氧燃烧技术具有燃烧效率高、CO_(2)纯度高、排烟损失小、设备占地小等优点,但是较高的制氧成本制约了富氧燃烧技术的应用推广。文章... 燃煤发电是我国火力发电行业最主要的CO_(2)排放来源。CO_(2)捕集是最直接的控制CO_(2)排放措施,其中富氧燃烧技术具有燃烧效率高、CO_(2)纯度高、排烟损失小、设备占地小等优点,但是较高的制氧成本制约了富氧燃烧技术的应用推广。文章提出了基于“富氧燃烧”的碳-氢-风-光-电耦合模型,以富氧燃烧的CO_(2)捕集技术为基础,以氧气的制取、供应和利用为媒介,以水电解制氢行业为依托,构织新能源-传统能源深度融合的CO_(2)减排体系。基于“富氧燃烧”模式的碳-氢-风-光-电耦合模型应用场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1)耦合模型应用场景可以有效降低CO_(2)排放量,提升新能源的消纳能力。(2)宏观层面可有效避免搁浅成本,降低实现“双碳”目标的经济成本;微观层面可以提高锅炉燃烧效率,降低“绿氢”成本。(3)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能够有效降低锅炉污染物排放。建议通过项目示范和工程实践进一步验证耦合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从科技创新和成本平价入手,促进技术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富氧燃烧 耦合 氢能 风电 光电 燃煤电厂
下载PDF
大型燃煤发电机组低碳技术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谭厚章 王学斌 +2 位作者 杨富鑫 邓双辉 阮仁晖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2-1066,共15页
当前我国碳排放总量约110亿t,其中约40%的CO_(2)由燃煤机组产生,如何降低燃煤发电机组的碳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针对燃煤发电机组大规模减碳技术,重点介绍低碳/零碳燃料替代技术(生物质、污泥、氢/氨等)和CCUS技术的研究进展:燃... 当前我国碳排放总量约110亿t,其中约40%的CO_(2)由燃煤机组产生,如何降低燃煤发电机组的碳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针对燃煤发电机组大规模减碳技术,重点介绍低碳/零碳燃料替代技术(生物质、污泥、氢/氨等)和CCUS技术的研究进展:燃煤电厂耦合生物质包括直接耦合和间接耦合,但均受制于生物质原料供应和价格,生物质“种植—收割—转运—储存—预处理—燃烧”全链条控制掺烧模式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660 MW机组掺烧试验表明,CO_(2)排放可减少77.25万t/a;市政污泥含水率高达80%,进入锅炉前需干化处理,目前蒸汽或烟气干化均存在投资运行成本高、干化后的污泥水分较大且有臭气等问题,导致掺烧比例一般低于8%。基于生物质热源的污泥炭化技术可直接在污水厂生产无臭污泥炭,热值达10.26 MJ/kg左右,电厂掺烧比例可提高至20%~30%;掺烧氢/氨燃料需解决大比例掺烧下氨逃逸和NOx排放问题,国内已开展皖能集团300 MW和国家能源集团600 MW氨煤掺烧实验,通过燃烧调控可在NOx排放略微增加的情况下实现较高的NH3燃烬率,但商业化推广还受制于氢/氨成本;燃烧前脱碳技术(IGCC电站)的商业化运行案例极为有限,由于高居不下的成本,国外多个示范项目均已停运,推动该技术商业化需解决建设成本、发电成本和设备可靠性等问题。燃烧中碳捕集包括富氧燃烧和化学链燃烧,由于空分、再循环等过程能耗,常压富氧发电效率比空气燃烧低8%~12%,从常压富氧到加压富氧可进一步提高净发电效率;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4 MW化学链燃烧示范装置,该技术也有望应用于气化领域;燃烧后碳捕集目前以溶液吸收技术为主,固体吸附技术的再生能耗更低,但大规模商业化需要继续降低能耗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CO_(2) 低碳/零碳燃料 CCU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