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免疫组化染色中显色时间控制的几点体会
1
作者 谢成耀 孙爱静 李建华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7年第4期365-365,共1页
S—P免疫组化染色中显色时间控制的几点体会谢成耀孙爱静李建华(中国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沈阳110001)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操作中,显色时间的控制是关系染色成败的关键环节,机械性、固定的操作往往使得工作功亏一篑。本文应用... S—P免疫组化染色中显色时间控制的几点体会谢成耀孙爱静李建华(中国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沈阳110001)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操作中,显色时间的控制是关系染色成败的关键环节,机械性、固定的操作往往使得工作功亏一篑。本文应用S—P免疫组化法及其配套的即用型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免疫组化染色 显色时间 抗体 HE染色
全文增补中
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孙晋民 郑华川 +2 位作者 杨雪飞 辛彦 张荫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在胃癌发生和演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利用抗MMP-7、抗CD34抗体研究 113例胃癌原发灶中 MMP-7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比较 MMP-7 表达和 MVD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胃癌组织...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在胃癌发生和演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利用抗MMP-7、抗CD34抗体研究 113例胃癌原发灶中 MMP-7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比较 MMP-7 表达和 MVD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胃癌组织中MMP—7表达与MVD的关系。结果:MMP-7在胃癌旁黏膜中阳性表达率为29.2%(33/113),低于胃癌组织的阳性率 69.0%(78/113);MMP-7表达与胃癌肿块大小、浸润深度、转移和TNM 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胃癌的生长方式和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MVD与肿块大小、浸润深度、转移和TNM分期关系密切(P<0.05),但与胃癌的组织分化和生长方式无显著相关性(P>0.05);特别是MVD的大小依赖于胃癌组织中 MMP—7表达(P<0.05)。结论:MMP-7在胃癌中表达上调,可作为揭示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其可能通过参与胃癌的生长、浸润、转移和血管形成而在胃癌的发生和演进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7 胃癌 临床病理 肿瘤生物学 血管形成 肿瘤转移 s-p免疫组化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P53和c-erbB-2在颌面部鳞癌中的表达及在癌变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彩云 李晓 +2 位作者 侯周文 瞿小维 李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探讨P53、c-erb B-2在颌面部鳞癌中的表达及在癌变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来就诊并确诊为口腔面部鳞癌患者56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均采取S-P免疫组化法测定患者抑癌基因P53表达情况,同时测定患者癌基因c-erb B-... 目的探讨P53、c-erb B-2在颌面部鳞癌中的表达及在癌变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来就诊并确诊为口腔面部鳞癌患者56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均采取S-P免疫组化法测定患者抑癌基因P53表达情况,同时测定患者癌基因c-erb B-2表达情况,分析P53、c-erb B-2与颌面部鳞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术后5年生存的关系,并分析吸烟对颌面部鳞癌患者P53、c-erb B-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56例颌面部鳞癌患者中,P53阳性表达32例,占57.14%,c-erb B-2阳性表达43例,占76.79%;组织分化程度越高,P53阳性表达越低,c-erb B-2阳性表达越高(P<0.05);临床分期越高,P53、c-erb B-2阳性表达率越高(P<0.05);且术后5年生存者、不吸烟者P53阳性表达率均较低(P<0.05)。结论 P53、c-erb B-2基因表达在颌面部鳞癌发生、发展中均有一定作用,其中P53抑癌基因可作为颌面部鳞癌治疗预后的评价指标,而吸烟可能会诱导P53抑癌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鳞癌 P53 C-ERBB-2 s-p免疫组化
下载PDF
肺癌组织ICAM-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联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兰英 闫文生 +1 位作者 邓敏 赵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56-857,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细胞粘附分子 肿瘤转移 s-p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β-catenin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静 霍满鹏 慕明涛 《西部医学》 2012年第11期2136-2137,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三步法检测70例宫颈癌组织及4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73%)明显高于对照组,β-ca...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三步法检测70例宫颈癌组织及4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73%)明显高于对照组,β-catenin与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P<0.01))。β-catenin异常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β-catenin在宫颈癌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其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组织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β-catenin有可能在宫颈癌组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组织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并可能成为判断宫颈癌组织转移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组织 β—catenin s-p免疫组化3步法 异常表达
下载PDF
P53、PCNA及P-gp在食管癌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孙海涛 高宏 +1 位作者 张艺 于汀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P53(P53蛋白)、PCNA(增殖细胞核杭原)和P-gp(P-糖蛋白)在人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浏57例食管癌组织标本及12例正常食管组织标本中P53、PCNA和P-gp的表达。采用χ2检验... 目的:观察P53(P53蛋白)、PCNA(增殖细胞核杭原)和P-gp(P-糖蛋白)在人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浏57例食管癌组织标本及12例正常食管组织标本中P53、PCNA和P-gp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P53和PCNA在正常食管组织与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2.P53和PCNA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3.P53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PCNA的表达存在不显著差异(P>0.05)。4.P53和PCNA在不同PTNM分期的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不显著差异(P>0.05)。5.P-gp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无关(P>0.05)。结论:P53、PCNA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关,可作为一个新的评价食管癌的指标;而P-gp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PCNA P-GP 食管癌 s-p免疫组化
下载PDF
抑癌基因P5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芦淑娟 吕振涛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讨P5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66例子宫内膜癌、29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病变、31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在三种组织中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8%(54/66)、51.7%(15/29)和1... 目的:探讨P5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66例子宫内膜癌、29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病变、31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在三种组织中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8%(54/66)、51.7%(15/29)和12.9%(4/31),表明P5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呈高表达,其阳性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病变和正常子宫内膜,比较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1)。结论:临床应用P53蛋白检测对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蛋白 子宫内膜癌 s-p免疫组化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中抑癌基因P27蛋白与癌基因P185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钱沁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32-1133,共2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27蛋白与癌基因P185蛋白联合标记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间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6例(癌症组),子宫非典型增生病变患者29例(增生组),并设立子宫内膜正常组...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27蛋白与癌基因P185蛋白联合标记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间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6例(癌症组),子宫非典型增生病变患者29例(增生组),并设立子宫内膜正常组织31例为对照组织进行检测。结果癌症组P27表达阳性率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增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症组P185的表达与增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癌症组及增生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癌中P185蛋白与P27蛋白表达表达呈负相关,P27蛋白与P185蛋白对肿瘤的发生和调控有重要作用,临床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P27 P185 早期诊断 s-p免疫组化
下载PDF
胃腺癌局部淋巴结树突状细胞对转移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姜汉国 唐慰萍 +1 位作者 曹军 吴冬梅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7期390-391,共2页
目的 研究胃腺癌局部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 (DC)对转移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S - 1 0 0蛋白作为DC特异性标记物 ,应用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腺癌局部淋巴结中DC的数量和分布。结果 转移组淋巴结中DC较非转移组明显增多。在 57例转移组... 目的 研究胃腺癌局部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 (DC)对转移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S - 1 0 0蛋白作为DC特异性标记物 ,应用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腺癌局部淋巴结中DC的数量和分布。结果 转移组淋巴结中DC较非转移组明显增多。在 57例转移组中 ,DC显著者 1 8例 ,5例生存率 55 .56 % ;DC不明显者 39例 ,5年生存率 2 3 .0 8%。 30例非转移组中 ,DC显著者 1 9例 ,5年生存率 73 .68% ;DC不明显者 1 1例 ,5年生存率 36 .36 %。经 χ2 检验 ,在上述两组中 ,DC显著者的转移和 5年生存率较DC不明显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淋巴结 树突状细胞 预后 肿瘤转移 s-p免疫组化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在乳腺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健 曹宁川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3期88-88,共1页
目的:对同一组乳腺肿瘤组织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检测,观察其分布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200例乳腺癌、100例乳腺增生、100例乳腺纤维腺瘤进行检测。结果:在200例乳腺癌中,VEGF... 目的:对同一组乳腺肿瘤组织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检测,观察其分布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200例乳腺癌、100例乳腺增生、100例乳腺纤维腺瘤进行检测。结果:在200例乳腺癌中,VEGF表达68例呈阳性反应(34%),ER表达122例呈阳性反应(61%),PR表达116例呈阳性反应(58%);而200例良性病变中:ER阳性者78例(39%),PR阳性者54例(27%),VEGF阳性者4例(2%)。经X2检验:乳腺癌ER、PR阳性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P<0.05),而VEGF则更显著(P<0.01)。在68例VEGF阳性者中,ER、PR阳性者各16例,其中三者均阳性者10例。经检验,乳腺癌中VEGF与ER和PR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上述结果说明在乳腺疾病中VEGF、ER、PR联合检测,将起到互补作用,会进一步提高乳腺疾病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ER PR 乳腺癌 s-p免疫组化
下载PDF
大鼠心肌细胞粘着斑蛋白α-catenin表达的增龄变化
11
作者 张光谋 郭志坤 徐振平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3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细胞发育过程中粘着斑蛋白α -catenin的表达分布方式以及增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对大鼠的胎儿、新生儿、幼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大鼠的心肌细胞粘着斑蛋白α-cateni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细胞发育过程中粘着斑蛋白α -catenin的表达分布方式以及增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对大鼠的胎儿、新生儿、幼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大鼠的心肌细胞粘着斑蛋白α-cateni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细胞粘着斑蛋白α -catenin在大鼠的心房、心室、乳头肌、室间隔等处均有表达。胎鼠心肌细胞中粘着斑蛋白α -catenin分散分布于细胞膜和胞浆中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连接处见有α-catenin的免疫标记颗粒 ;幼年时期α -catenin的免疫标记颗粒大部分集中在心肌细胞末端的闰盘处 ;青年、中年和老年大鼠α -catenin的免疫标记典型的分布在心肌细胞末端的闰盘处。结论 在大鼠心肌发育过程中 ,α -catenin的表达分布存在增龄变化 ;粘着斑蛋白α -catenin的分布方式与闰盘的发育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细胞 粘着斑蛋白 Α-CATENIN 年龄 s-p免疫组化 心肌电机械功能
下载PDF
肾细胞癌中p53基因表达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12
作者 熊晓平 陈修己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39-340,共2页
目的 研究肾细胞癌中p53基因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76例肾细胞癌根治术蜡块标本进行标记,观察p5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p53基因阳性表达者28例,阳性率为36.8%(28/76)。其中透明细胞癌p53基因阳性表达率为38%(19/5... 目的 研究肾细胞癌中p53基因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76例肾细胞癌根治术蜡块标本进行标记,观察p5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p53基因阳性表达者28例,阳性率为36.8%(28/76)。其中透明细胞癌p53基因阳性表达率为38%(19/50):颗粒细胞癌p53基因阳性表达率为35.7%(5/14);混合细胞癌p53基因阳性表达率为33.3%(4/12)(P>0.05)。临床分期Ⅰ期p53基因阳性表达率为30.8%(8/2);Ⅱ期p53基因阳性表达率42.8%(12/28);Ⅲ期p53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1%(5,12);Ⅳ期p63基因阳性表达率为30%(3/10)(P>0.05)。p53基因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31.8%(7/22);p53基因阴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75%(21/28)(P<0.05)。结论 p53基因表达变化对临床判断肾细胞癌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表达 阳性表达率 肾细胞癌 预后 生存率 混合细胞 临床判断 s-p免疫组化 颗粒细胞 标本
下载PDF
层粘连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
13
作者 李萍 宋琦 《贵州医药》 CAS 2002年第10期878-879,共2页
目的研究层粘连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腺样囊性癌的某些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用超敏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2 1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层粘连蛋白的表达。结果腺样囊性癌组织分型与层粘连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 (P <0 0 5... 目的研究层粘连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腺样囊性癌的某些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用超敏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2 1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层粘连蛋白的表达。结果腺样囊性癌组织分型与层粘连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 (P <0 0 5) ,而与临床分期无关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s-p免疫组化 临床分期 层粘连蛋白 涎腺腺样囊性癌
下载PDF
抑癌基因p27^(kipl)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肖健 吕振涛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探讨p2 7kipl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方法对 66例子宫内膜癌、2 9例子宫非典型增生病变、31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 :在 66例子宫内膜癌中 ,p2 7kipl表达 35例呈阳性反应 (53 % ... 目的 :探讨p2 7kipl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方法对 66例子宫内膜癌、2 9例子宫非典型增生病变、31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 :在 66例子宫内膜癌中 ,p2 7kipl表达 35例呈阳性反应 (53 % ) ,其中强阳性 9例 (1 3 .6 % )。 2 9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病变中 ,p2 7kipl表达 2 2例呈阳性 (75 .8% ) ,其中 8例呈强阳性 (2 7.6 % )。 31例子宫内膜对照组中 ,p2 7kipl表达 2 7例呈阳性 (87.1 % ) ,其中 1 6例强阳性 (51 .6 % )。p2 7kipl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比较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在子宫内膜癌组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病变组比较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正常子宫内膜组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病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 (P >0 .0 5)。结论 :临床应用p2 7kipl蛋白的检测 ,对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7kipl 子宫内膜癌 s-p免疫组化 诊断 抑癌基因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在转移中的关系
15
作者 赵冬梅 《黑龙江医学》 2009年第10期747-748,共2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胰腺癌及胰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胰腺癌及其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MMP-9的表达。结果MMP-9在胰腺癌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且胰腺癌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胰腺癌及胰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胰腺癌及其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MMP-9的表达。结果MMP-9在胰腺癌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且胰腺癌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组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MMP-9在胰腺癌组织中有高表达,在胰腺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外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 s-p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两种方法检测肺癌患者CAP43蛋白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萍 张志强 +4 位作者 戴晓淳 傅立业 隋承光 孟凡东 姜又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477-2480,2484,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Cap4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肺癌不同组织学分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初步定性和定量检测91肺癌患者与正常人群血清中Cap43蛋白含量,并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83例肺癌术后病例的肿瘤...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Cap4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肺癌不同组织学分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初步定性和定量检测91肺癌患者与正常人群血清中Cap43蛋白含量,并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83例肺癌术后病例的肿瘤组织切片中Cap43蛋白表达程度。结果初步建立的双抗ELISA血清学检测方法中确定的包被羊抗人NDRG1多克隆抗体,Ⅰ抗兔抗人Cap43多克隆抗体,辣根酶(HRP)标记的羊抗兔Ⅱ抗的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1∶750,1∶1200,1∶350,标准蛋白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53566+0.00046x,R2=0.9939,P<0.0001。应用该方法初步检测结果提示肺癌患者血清腺癌组Cap43含量明显高于鳞癌组(P<0.05),同时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也提示肺腺癌组的Cap43表达程度比鳞癌组高(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以及肿瘤组织Cap43的表达程度与其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AP43 双抗体夹心ELISA 免疫组化s-p 定量 图像分析
下载PDF
乳腺癌中间隙连接蛋白Cx43和Cx26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光谋 徐振平 +1 位作者 张志谦 胡颖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 研究间隙连接蛋白 Cx43和 Cx2 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 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Cx43和 Cx2 6在 5 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间隙连接蛋白 Cx43和 Cx2 6蛋白阳性染色位于乳腺癌细胞的胞膜... 目的 研究间隙连接蛋白 Cx43和 Cx2 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 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Cx43和 Cx2 6在 5 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间隙连接蛋白 Cx43和 Cx2 6蛋白阳性染色位于乳腺癌细胞的胞膜上和胞浆中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4 .0 %和 32 .0 % ,Cx43和 Cx2 6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恶性程度及转移呈密切相关 (P<0 .0 5 )。结论 间隙连接蛋白表达和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异常 ,可能是乳腺肿瘤发生、发展和恶性进程的一个重要事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s-p 肿瘤生物学 临床意义 乳腺癌 间隙连接蛋白 Cx43 CX26
下载PDF
P27kipl、CyclinE和Cycli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金顺花 朴熙绪 +2 位作者 金海峰 朴凤顺 许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1804-1806,共3页
目的:研究 P27kipl、CyclinE 和 CyclinA 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在62例胃癌中应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 P27kipl、 CyclinE 和 CyclinA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27kipl、CyclinE 和 CyclinA 蛋白... 目的:研究 P27kipl、CyclinE 和 CyclinA 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在62例胃癌中应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 P27kipl、 CyclinE 和 CyclinA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27kipl、CyclinE 和 CyclinA 蛋白在62例胃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7.4%、45.2%和41.9%;58例癌前病变中分别为44.8%、25.9%和22.4%;25例正常对照组中P27Kipl 蛋白衣达阳性率为84.0%,CyclinE 和 CyclinA 蛋白未见表达,胃癌与癌前病变、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胃癌中 P27kipl 蛋白与 CyclinE、CyclinA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CyclinE 蛋白与 CyclinA 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P27kip、CyclinE 和 CyclinA 均与胃癌发生有关,三者相互制约或协调,参与胃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7KIPL CYCLINE CYCLINA 胃癌 临床意义 免疫组化s-p 肿瘤形成
下载PDF
大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朱有法 许敬尧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与间质微血管密度 (MVD)及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 ,检测 87例大肠癌中 VEGF的表达 ,同时选用 CD34进行微血管标记并计数。结果 大肠癌中 VEGF的表达与间质 MVD...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与间质微血管密度 (MVD)及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 ,检测 87例大肠癌中 VEGF的表达 ,同时选用 CD34进行微血管标记并计数。结果 大肠癌中 VEGF的表达与间质 MVD呈正相关 (r=0 .70 2 )。转移组 VEGF的表达与 MVD均高于未转移组 (P<0 .0 5 )。结论  VEGF的表达及 MVD增高与大肠癌转移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转移 间质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化s-p
下载PDF
PS2表达在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内分泌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君 傅西林 +2 位作者 于泳 吕阿娟 方志沂 《实用癌症杂志》 2002年第5期499-501,共3页
目的 检测PS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对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内分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89例乳腺癌组织中PS2、ER、PR蛋白的表达。结果 PS2阳性表达率为 3 8.2 % (3 4 89) ;PS2基因的表达与肿瘤... 目的 检测PS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对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内分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89例乳腺癌组织中PS2、ER、PR蛋白的表达。结果 PS2阳性表达率为 3 8.2 % (3 4 89) ;PS2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状况和月经状况相关 (P <0 .0 5 ) ;单因素分析PS2、ER表达均与 5年无瘤生存率和 5年总生存率相关(P <0 .0 5 ) ;PS2与ER、PR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1) ;PS2、ER表达与内分泌治疗疗效相关 (P <0 .0 1)。结论 在指导内分泌治疗时 ,PS2可以作为 1个重要的指标补充ER、PR的不足 ,三者结合可进一步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针对性和疗效 ;PS2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2基因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预后 免疫组化s-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