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免疫组化染色中显色时间控制的几点体会
1
作者 谢成耀 孙爱静 李建华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7年第4期365-365,共1页
S—P免疫组化染色中显色时间控制的几点体会谢成耀孙爱静李建华(中国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沈阳110001)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操作中,显色时间的控制是关系染色成败的关键环节,机械性、固定的操作往往使得工作功亏一篑。本文应用... S—P免疫组化染色中显色时间控制的几点体会谢成耀孙爱静李建华(中国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沈阳110001)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操作中,显色时间的控制是关系染色成败的关键环节,机械性、固定的操作往往使得工作功亏一篑。本文应用S—P免疫组化法及其配套的即用型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免疫组化染色 显色时间 抗体 HE染色
全文增补中
肺癌组织ICAM-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联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兰英 闫文生 +1 位作者 邓敏 赵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56-857,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细胞粘附分子 肿瘤转移 s-p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PCNA、VEGF、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瓮生彬 郑超 +4 位作者 张淑艳 张建波 杨永丰 赵军峰 白杰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0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PCNA、VEGF、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3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CNA、VEGF、ER表达。结果PCNA、VEGF、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 目的探讨PCNA、VEGF、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3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CNA、VEGF、ER表达。结果PCNA、VEGF、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三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率具有相关性。结论PCNA、VEGF、ER表达可作为甲状腺癌的协助诊断指标,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增殖性细胞核抗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雌激素受体 免疫组化s-p染色
下载PDF
PCNA、VEG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瓮生彬 张建波 +3 位作者 郑超 杨永丰 张淑艳 徐德龙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PCNA、VEG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和3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PCNA、VEGF表达。结果PCNA、VEG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甲... 目的探讨PCNA、VEG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和3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PCNA、VEGF表达。结果PCNA、VEG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且两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率呈正相关。结论PCNA、VEGF表达可作为甲状腺癌的协助诊断指标,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肿瘤 增殖性细胞核抗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化s-p染色 甲状腺滤泡状腺瘤
下载PDF
多种因子在门脉高压大鼠空肠黏膜中的表达
5
作者 黄穰浪 尹朝晖 +2 位作者 刘浔阳 黄飞舟 任树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2034-2035,共2页
目的:探讨多种因子在门脉高压大鼠空肠黏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实验组大鼠行门静脉搏两步结扎加左肾上腺静脉结扎;应用免疫组化 S-P 染色法检测 iNOS、ecNOS、ET-1、VEGF 及 TNF-α在大鼠空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 iNOS、ec... 目的:探讨多种因子在门脉高压大鼠空肠黏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实验组大鼠行门静脉搏两步结扎加左肾上腺静脉结扎;应用免疫组化 S-P 染色法检测 iNOS、ecNOS、ET-1、VEGF 及 TNF-α在大鼠空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 iNOS、ecNOS、ET-1、VEGF 及 TNF-α表达较对照组增强,VEGF 无明显变化.结论:iNOS、ecNOS、ET-1、VEGF 及 TNF-α参与门脉高压大鼠空肠黏膜局部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 大鼠 空肠黏膜 细胞因子 免疫组化s-p染色 动物模型
下载PDF
Syk和Ki-67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和意义
6
作者 李欣 韩建文 +3 位作者 武勇 萨仁高娃 任俊 于希军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讨脾酪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和细胞增殖核相关抗原(Ki-67)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kin Squamous Ceu Carcinorna,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Syk和Ki-67在30例SCC组织及其对应的癌... 目的:探讨脾酪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和细胞增殖核相关抗原(Ki-67)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kin Squamous Ceu Carcinorna,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Syk和Ki-67在30例SCC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18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SCC组织中Syk得分为0.50±0.86,较癌旁组织、对照组低(P<0.05)。(2)Syk得分在高、中、低分化程度SCC组织中表达无明显差异。(3)SCC组织中Ki-67得分为7.57±3.16,较癌旁组织、对照组高(P<0.05)。(4)在低分化SCC组织中Ki-67得分高于高分化组(P<0.05)。结论:(1)Syk表达减少或缺失与SCC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但与其分化程度的关系尚不明确。(2)Ki-67在SCC组织中阳性表达上调,尤其在低分化组中,说明它与增殖活性平行相关。(3)在免疫组化S-P法研究SCC组织时,癌旁组织可以替代正常皮肤作为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SYK KI-67 免疫组化s-p染色
下载PDF
EGFR及其配体EGF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转移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陶英杰 黄宗堂 刘经组 《陕西肿瘤医学》 2001年第1期14-16,63,共4页
目的 研究EGFR及其配体EGF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了 2 5 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分析了受体表达情况与淋巴转移间的关系。并检测了 5 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 目的 研究EGFR及其配体EGF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了 2 5 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分析了受体表达情况与淋巴转移间的关系。并检测了 5 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及尿液中表皮生长因子 (EGF)的水平。结果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 ,EGFR出现高水平表达 ,阳性率为 6 6 9% ,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病理分型间 ,阳性率有所不同。包膜内型、腺内型和腺外型阳性率分别为 2 9 4%、73 9%和 71 3% ,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当出现淋巴结转移时 ,EGFR阳性率升高。N0 转移组及N1组EGFR阳性率为 88 7% ,91 0 %明显高于N0 无转移组 (19 5 % ) ,有显著性差异。经相对危险度计算和线性趋势分析表明 ,随EGFR染色强度升高 ,转移风险升高 ,二者间呈线性关系。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及尿液中存在着高水平的EGF。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EGF水平为 1 6 8± 5 6 μg/L ,尿液中为 37 2± 10 8μg/L ,均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和正常对照组。提示EGF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结论 在N0 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中 ,EGFR阳性应高度考虑颈淋巴结转移 ,从而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淋巴结转移 表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化染色s-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