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SSR分子标记初步分析广西莪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妮 王建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2408-2411,2415,共5页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4对引物在50份广西莪术种质资源中共扩增出78个条带,其中60条呈现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76.92%,...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4对引物在50份广西莪术种质资源中共扩增出78个条带,其中60条呈现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76.92%,反映出广西莪术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广西莪术不同种质资源间的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但也与环境因素有关。聚类结果将50份广西莪术种质资源分成2大类,揭示了它们之间的遗传差异,这为今后广西莪术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重复序列分子标记 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广西莪术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和引物筛选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妮 苏伟敏 +1 位作者 靳雅慧 王建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3期6271-6275,共5页
以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嫩叶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建立和优化SSR-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对最适宜退火温度(Tm)进行筛选优化,对17对已公布的姜黄属通用性引物进行扩增试验,筛选出多态性好、... 以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嫩叶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建立和优化SSR-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对最适宜退火温度(Tm)进行筛选优化,对17对已公布的姜黄属通用性引物进行扩增试验,筛选出多态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结果表明,建立了适合广西莪术SSR分析的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即在15μL体系中,DNA模板为30 ng/μL,3μL,Mix(包含DNTP、Mg2+、1×buffer、Taq酶)为5μL,dd H2O为6μL,引物为各0.5μL时,分析效果较好,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 s,根据不同引物的退火温度复性30 s,72℃延伸1.5 min,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5 min;反应结束后,4℃保存。同时筛选出在试验材料中能产生较清晰主带的引物共12对,初步验证了应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在广西莪术遗传多样性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 SSR PCR反应体系优化 引物筛选
下载PDF
广西莪术不同炮制品姜黄素含量比较及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覃葆 谢金鲜 +1 位作者 杨海玲 熊萍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79-138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广西莪术姜黄素含量及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用HPLC法测定广西莪术生品、醋煮品、醋炙品姜黄素的含量;比较炮制品对S180肉瘤小鼠抑瘤作用的影响。结果:广西莪术各炮制品姜黄素的含量为:生品>醋炙品>...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广西莪术姜黄素含量及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用HPLC法测定广西莪术生品、醋煮品、醋炙品姜黄素的含量;比较炮制品对S180肉瘤小鼠抑瘤作用的影响。结果:广西莪术各炮制品姜黄素的含量为:生品>醋炙品>醋煮品;各炮制品对体内移植性肿瘤小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醋煮品、醋炙品抗肿瘤作用稍强。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广西莪术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莪术 炮制 姜黄素 抗肿瘤
下载PDF
广西莪术优良种质挥发油成分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建 杨妮 朱锦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89-93,共5页
利用聚类分析软件对150份不同种质桂莪术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需要及选育优良桂莪术种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GC-MS联用仪测定初步筛选出来的优良种质桂莪术挥发油成分,通过聚类分析软件筛选其特征挥发性组分并进行比较,得出不... 利用聚类分析软件对150份不同种质桂莪术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需要及选育优良桂莪术种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GC-MS联用仪测定初步筛选出来的优良种质桂莪术挥发油成分,通过聚类分析软件筛选其特征挥发性组分并进行比较,得出不同种质桂莪术挥发油成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以不同变量为标准进行聚类分析,各不同种质桂莪术均能聚集成类。以莪术烯和β-榄香烯为变量均聚为3类,以莪术二酮为变量聚为2类,以莪术烯、β-榄香烯为变量聚为4类,以莪术烯、莪术二酮、β-榄香烯三者为变量聚类分为3类,以所有成分为变量聚为4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莪术 GC-MS 挥发油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莪术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树英 王洪存 王磊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莪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应用等离子体发谢光谱法测定了莪术中Mo、Zn、Mn、Mg、Fe、Co、Cr、Cu、V、P、Ca、Ge、Ni13种微量元素。结果莪术中Zn、Mn、Mg、Fe、P、Ca含量较高;Cr... 目的探讨中药莪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应用等离子体发谢光谱法测定了莪术中Mo、Zn、Mn、Mg、Fe、Co、Cr、Cu、V、P、Ca、Ge、Ni13种微量元素。结果莪术中Zn、Mn、Mg、Fe、P、Ca含量较高;Cr、Ni、Cu、Ge次之;Mo、Co、V含量为最低。结论上述微量元素的存在是莪术的特性,也与莪术临床治疗作用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等离子体 光谱法 微量元素 含量
下载PDF
广西莪术全长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6
作者 胡营 彭玉德 +4 位作者 雷明 唐美琼 梁莹 韦筱媚 缪剑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7期1417-1427,共11页
目的:获取广西莪术的全长转录组信息,了解其转录组的整体水平,挖掘姜黄素类生物合成通路基因。方法:利用Pacbio Sequel测序平台对广西莪术根、茎、叶、花4个部位的混合样品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等方法进行功能注释、代谢... 目的:获取广西莪术的全长转录组信息,了解其转录组的整体水平,挖掘姜黄素类生物合成通路基因。方法:利用Pacbio Sequel测序平台对广西莪术根、茎、叶、花4个部位的混合样品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等方法进行功能注释、代谢通路分析、简单序列重复(SSR)分析。结果:共获得原始数据14.47 Gb,经纠错、过滤、去冗余得到高质量一致性序列151218条。对所有转录本在非冗余蛋白(NR)、核苷酸序列(NT)、基因本体(GO)、真核生物相邻类的聚簇(KOG)、蛋白家族(Pfam)、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SwissProt七大功能数据库进行注释及分类,结果有128414个基因被注释,占比84.92%。共有325个基因参与姜黄素的生物合成,编码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姜黄素合成酶、二酮-辅酶A合成酶、肉桂酸-4-羟化酶和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6个关键酶。MISA分析共发现32459个SSR位点,以单核苷酸重复数量最多,占全部重复类型的38.63%;1~3个核苷酸重复序列占主导位置,占总SSR位点的93.58%。结论:在高通量全长转录组水平对广西莪术进行研究,对姜黄素合成相关基因进行了挖掘,为后续阐明广西莪术姜黄素生物合成分子机制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广西莪术的分子标记和优良基因挖掘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莪术 全长转录组 功能注释 简单序列重复
下载PDF
广西莪术药材商品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绿虹 杨小露 +4 位作者 孟江 季德 陆兔林 张英 曹晖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26-1932,共7页
目的:确定广西莪术药材商品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对广西莪术长度、直径、个重、色度值L^(*)、a^(*)、b^(*)等外观性状指标及浸出物、挥发油、吸光度等内在指标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对莪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等成分含量进行测... 目的:确定广西莪术药材商品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对广西莪术长度、直径、个重、色度值L^(*)、a^(*)、b^(*)等外观性状指标及浸出物、挥发油、吸光度等内在指标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对莪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等成分含量进行测定;采用SPSS 24.0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IMCA-P 14.1软件对实验所建立的分级标准进行验证。结果:以直径、个重、色度值a^(*)及浸出物、莪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含量作为主要指标所建立的质量分级标准可将广西莪术药材分为3个等级。结论:该质量分级标准科学合理可行,可为广西莪术质量评价与实现其优质优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莪术 分级标准 外观特征 内在成分
下载PDF
广西莪术水提物对卵形鲳鲹细胞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明珠 肖贺贺 +8 位作者 余庆 吴思婷 覃仙玲 陈宪云 黎思巧 王一兵 Dedi Fazriansyah Putra 王太霞 李鹏飞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13-118,共6页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经济价值极高,但近年来各种鱼病频繁爆发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探究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et C.F.Liang)水提物对卵形鲳鲹免疫力的影响,本文在细胞水平上,利用卵形...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经济价值极高,但近年来各种鱼病频繁爆发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探究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et C.F.Liang)水提物对卵形鲳鲹免疫力的影响,本文在细胞水平上,利用卵形鲳鲹肾脏组织细胞系研究广西莪术水提物的细胞毒性,以确定其细胞安全浓度。然后利用卵形鲳鲹细胞系研究广西莪术水提物对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等卵形鲳鲹细胞免疫相关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广西莪术水提物的细胞安全浓度为≤5mg/mL,广西莪术水提物对卵形鲳鲹细胞的免疫相关酶活力(总一氧化氮合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有明显促进作用。广西莪术有潜力发展成为一种高效的水产免疫增强剂,并且基于传统壮药积极开展绿色无药物残留的新型抗水产病害中药制剂的研究,对于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广西莪术 细胞毒性 免疫酶活力
下载PDF
桂郁金醇提物含药血清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唐丽清 覃琴 +3 位作者 冯柏林 白鹭 李鸿 杨秀芬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51-2657,共7页
目的:探究桂郁金醇提物含药血清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及桂郁金醇提物高(10 g/kg)、中(5 g/kg)、低(1 g/kg)剂量组,灌胃给药2次/d,连续3 d,最后一次给药1 h后,用10%... 目的:探究桂郁金醇提物含药血清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及桂郁金醇提物高(10 g/kg)、中(5 g/kg)、低(1 g/kg)剂量组,灌胃给药2次/d,连续3 d,最后一次给药1 h后,用10%水合氯醛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制备含药血清。使用不同浓度的H2O2诱导HUVEC细胞3 h,建立细胞氧化应激模型,采用CCK-8试剂检测细胞存活率,明确H2O2的最适造模浓度为800μmol/L;利用CCK-8试剂进行含药血清对HUVEC细胞及H2O2损伤的HUVEC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利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OD、GSH-Px、MDA、LDH、NO、t-PA、PAI-1、IL-6、TNF-α水平;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利用RT-PCR技术检测细胞Bcl-2、Bax、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含药血清均能升高细胞存活率,高剂量能升高SOD、GSH-Px、NO、PAI-1水平,降低LDH、MDA、t-PA、IL-6、TNF-α水平及Caspase-3、Bax mRNA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中剂量能升高SOD、GSH-Px、NO、PAI-1水平及Bcl-2 mRNA表达及Bcl-2/Bax比值,降低LDH、t-PA水平及Caspase-3 mRNA表达;低剂量能升高NO水平,降低t-RA水平及Caspase-3 mRNA表达。结论:桂郁金醇提物含药血清对H2O2诱导的HUVEC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SOD、GSH-Px活性,降低LDH、MDA含量,升高扩血管因子NO,调节纤溶系统,减少炎症因子含量,减少细胞凋亡,调控Caspase-3、Bax、Bcl-2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郁金醇提物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过氧化氢 含药血清 保护作用
下载PDF
莪术和山芝麻水煎液中Cd、Zn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浚凤 谭琳山 +2 位作者 翁瑕 杨昕萌 王维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95-2100,共6页
目的分析莪术和山芝麻水煎液中Cd、Zn的形态。方法采用离心、过滤、树脂分离和溶剂萃取等方法获得含不同形态Cd和Zn的级份,ICP-MS法测定Cd和Zn的含有量。结果水煎之后,莪术Cd存在于水煎渣、可溶态、悬浮态中的比例分别为65.71%、24.00%... 目的分析莪术和山芝麻水煎液中Cd、Zn的形态。方法采用离心、过滤、树脂分离和溶剂萃取等方法获得含不同形态Cd和Zn的级份,ICP-MS法测定Cd和Zn的含有量。结果水煎之后,莪术Cd存在于水煎渣、可溶态、悬浮态中的比例分别为65.71%、24.00%、20.57%,Zn的比例分别为28.31%、64.96%、4.42%;山芝麻中Cd存在于水煎渣、可溶态、悬浮态中的比例分别为80.93%、4.99%、9.98%,Zn的比例分别为45.44%、13.57%、32.73%。结论莪术中Cd及山芝麻中Cd和Zn较少存在于水煎液可溶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山芝麻 CD ZN 水煎液 形态分析
下载PDF
广西莪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被引量:32
11
作者 李泽宇 曹瑞 +6 位作者 郝二伟 杜正彩 李瑞林 沈玉彬 邹灵辉 侯小涛 邓家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4687-4699,共13页
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为广西道地药材,资源丰富,应用广泛。广西莪术的传统功效为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具有抗血栓、抗肿瘤、抗炎、抗病毒、保肝、抑菌等药理作用,现代研究认为与其传统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心血管系统和... 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为广西道地药材,资源丰富,应用广泛。广西莪术的传统功效为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具有抗血栓、抗肿瘤、抗炎、抗病毒、保肝、抑菌等药理作用,现代研究认为与其传统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心血管系统和胃肠道系统方面;主要活性成分为倍萜类化合物和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基于广西莪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从药效、药性、化学成分可测性等方面对广西莪术的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初步确定莪术醇、莪术二醇、莪术烯醇、莪术酮、莪术二酮、β-榄香烯、吉马酮、姜黄素、莪术多糖等为其可能的Q-Marker,为广西莪术的质量评价和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莪术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准 莪术醇 莪术二醇 莪术烯醇 莪术酮 莪术二酮 β-榄香烯 吉马酮 姜黄素 莪术多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