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日咳毒素S1亚基蛋白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的建立及应用
1
作者 马强 林冠峰 +2 位作者 邹丽萍 李明 吴英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09-1512,共4页
目的建立铕(Eu3+)标记检测百日咳毒素S1亚基蛋白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方法利用原核重组表达系统表达百日咳毒素S1亚基蛋白,并鉴定,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建立检测S1 TRFIA分析方法。结果自制S1试剂盒检测灵敏度2.5 ng/ml,与其他抗原无交... 目的建立铕(Eu3+)标记检测百日咳毒素S1亚基蛋白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方法利用原核重组表达系统表达百日咳毒素S1亚基蛋白,并鉴定,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建立检测S1 TRFIA分析方法。结果自制S1试剂盒检测灵敏度2.5 ng/ml,与其他抗原无交叉反应,并初步可应用于百日咳疫苗中免疫原的监测。结论自制百日咳毒素S1亚基蛋白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能够较为可靠的监控百日咳疫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s1亚基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特征肽段定量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1亚基的方法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马玉清 夏文强 +4 位作者 张雅芬 崔海峰 汤近天 俞晓平 叶子弘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439-445,459,共8页
目的:建立基于特征肽段的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1亚基定量方法。方法:根据蛋白序列、糖基化修饰位点等筛选特征肽段;利用胰蛋白酶水解蛋白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肽段,并优化反应参数;最后结合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建立刺突蛋白S1亚基定量检测方法... 目的:建立基于特征肽段的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1亚基定量方法。方法:根据蛋白序列、糖基化修饰位点等筛选特征肽段;利用胰蛋白酶水解蛋白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肽段,并优化反应参数;最后结合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建立刺突蛋白S1亚基定量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基于特征肽段的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检测样品中S1亚基质量分数为1.007×10^(-3),扩展不确定度为0.070×10^(-3),结果准确,与基于氨基酸分析的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检测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特征肽段质量分数在0.47×10^(-9)~1×10^(-3)范围内,回归相关系数R^(2)>0.9999,线性良好。该方法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均小于5%,检测准确度均在95%~105%之间,重复性良好。该方法不受基质中其他蛋白的干扰,可溯源至国际单位制,有助于该蛋白绝对定量、标准物质研制等。结论:该方法可行性良好,后期可供参考用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1亚基的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刺突蛋白s1亚基 特征肽段 定量方法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下载PDF
LSG1基因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表达水平
3
作者 姚廷敬 姜芳倩 +5 位作者 孙思雨 李煊赫 汤杰 薛纯 岳喜成 钱立宇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60S大亚基出核转运GTP酶1(LSG1)基因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1月某院术前未接受任何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术中采集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 目的:探讨60S大亚基出核转运GTP酶1(LSG1)基因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1月某院术前未接受任何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术中采集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qRT-PCR)检测LSG1 mRNA水平,比较不同组织和不同特征乳腺癌患者LSG1 mRNA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LSG1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患者癌组织LSG1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Ⅲ级、肿瘤直径≥2 cm及TNM分期Ⅲ期的乳腺癌患者癌组织LSG1 mRNA水平分别高于组织学分级为I~II级、肿瘤直径<2cm及TNM分期I~II期的乳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癌组织LSG1蛋白、β-actin(3.04)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β-actin为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LSG1 mRNA和蛋白水平呈高表达,且不同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及TNM分期的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LSG1 mRNA表达水平不同,可为临床新的诊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60s亚基出核转运GTP酶1基因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印迹法 蛋白质
下载PDF
百日咳毒素S1亚基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4
作者 时成波 曹玉锋 +4 位作者 张秀霞 吴晓娟 李雨桐 徐光磊 尹晓东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20-322,共3页
目的构建百日咳毒素(PT)S1亚基片段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蛋白。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百日咳毒素S1亚基基因序列,人工合成密码子优化的S1基因,利用重叠PCR技术将S1基因上的两段DNA序列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基因序... 目的构建百日咳毒素(PT)S1亚基片段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蛋白。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百日咳毒素S1亚基基因序列,人工合成密码子优化的S1基因,利用重叠PCR技术将S1基因上的两段DNA序列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基因序列S1′。将该序列与7ZTS表达载体连接,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7ZTS-S1′,转化大肠杆菌JM109(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结果S1′基因经PCR鉴定及测序证明与预期相符;重组表达质粒经双酶切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17400,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8%,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结论已成功构建百日咳毒素S1亚基片段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重组蛋白,为PT单抗及其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毒素 s1亚基 原核表达 重叠PCR
原文传递
Cloning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NS1 Genes from Different Isolates of H9N2 Subtype Duck Influenza Virus
5
作者 谢青梅 张祥斌 +3 位作者 吴志强 冀君 周科 毕英佐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1期64-67,126,共5页
[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studies on function mechanism of NS1 protein in the interspecies transmission of waterfowl influenza virus. [Method] Using the serologic assay and the s... [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studies on function mechanism of NS1 protein in the interspecies transmission of waterfowl influenza virus. [Method] Using the serologic assay and the specific RT-PCR method, some strains of H9 subtype waterfowl influenza viru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12 to 20 day-old muscovy duck flocks without any clinical symptoms in different areas of Guangdong Province. Four of these strains, including A/duck/ZQ/303/2007(H9N2) (A3 for short), A/Duck/FJ/301/2007 (H9N2) (C1 for short), A/Duck/NH/306/2007(H9N2) ( D6 for short), A/duck/SS/402/2007(H9N2) ( E2 for short), and a strain named A/duck/ZC/2007(H9N2) (L1 for short) from a muscovy duck died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 were used for NSl gene cloning and sequencing. Subsequently, the obtained NSl gene sequences were compared with other NS1 sequences registered in GenBank, and 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was also conducted. [Result] When compared with the H9N2 AIV NS1 sequences in GenBank, the NSl genes of the four AIV strains A3, C1, 136 and E2 displayed homologies ranging from 99% to 100% at nucleotide level, and 95% to 100% at amino acid level; while the NSl gene of L1 strain displayed homology ranging from 94% to 97% at nucleotide level, and 93% to 98% at amino acid level. The phylogenetic tree demonstrated that A3, C1, D6 and E2 were highly resemblant, and L1 was closest to AY66473 (chicken, 2003). By comparison with the NS1 gene sequences of L1, AF523514 (duck), AY664743 (chicken) and EF155262.1 (quail) using DNAstar, A3, C1, D6 and E.2 presented nucleotide variations at site 21 ( R→Q), 70, 71 ( KE→EG), 86 ( A→S), 124 (V→M) and 225 ( S→N), and amino acid variations at site 21,70, 71 and 86 in dsRNA-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PKR) binding domain of NSl gene, which induced the evident variations of antigenic determinant and surface proba- bility plot of NS1 protein. [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variation in PKR binding domain of NS1 protein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virus pathogen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 subtype Duck influenza virus Ns1 gene PKR Phylogenetic analysis
下载PDF
微小RNA⁃630对U251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6
作者 钟曌 孙世辉 +1 位作者 祝刚 郭昊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26-331,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630(miR-630)对U251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人脑胶质瘤组织和细胞的miR-630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向U251细胞转染miR-630模拟物mimics(miR-630 mimics组)及阴性... 目的探讨微小RNA-630(miR-630)对U251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人脑胶质瘤组织和细胞的miR-630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向U251细胞转染miR-630模拟物mimics(miR-630 mimics组)及阴性对照序列(miR-NC mimics组),另选取未转染细胞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经qPCR验证miR-630 mimics显著增强miR-630基因表达后进一步进行功能研究:CCK-8和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和凋亡基因表达,qPCR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分别检测20S蛋白酶体α1亚基(PSMA1)的表达及其与miR-630靶向关系验证。结果miR-630在胶质瘤组织和细胞表达下调。与Control组和miR-NC mimics组相比,miR-630 mimics组U251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凋亡增加,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加。过表达miR-630显著降低PSMA1表达和荧光素酶活性,而对突变后PSMA1荧光素酶活性无影响。PSMA1在胶质瘤组织表达上调,且其表达与miR-630呈负相关。结论过表达miR-630可能通过降低PSMA1表达来抑制U251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微小RNA-630 增殖 凋亡 20s蛋白酶体α1亚基
下载PDF
BLOC1S1促进山羊精原干细胞增殖 被引量:1
7
作者 万仕成 张梦菲 +9 位作者 陈文博 韩苗 杨栋慧 王聪亮 吴文萍 王瑜琪 李娜 朱海鲸 Ahmed Hamed Arisha 华进联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01-4914,共14页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迅速发展,研究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对精子发生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转基因动物研发、基因治疗和不孕不育症的治疗以及珍稀物种的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溶酶体相关细胞器生物合成复合体1亚基1(bioge...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迅速发展,研究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对精子发生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转基因动物研发、基因治疗和不孕不育症的治疗以及珍稀物种的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溶酶体相关细胞器生物合成复合体1亚基1(biogenesis of lysosome-related organelles complex 1subunit 1,BLOC1S1)具有抗布鲁氏菌的潜能,研究BLOC1S1对山羊SSCs的影响不仅能探究BLOC1S1促进SSCs增殖的能力,还能为其抗病育种研究提供细胞学基础。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构建BLOC1S1过表达载体,通过慢病毒包装、转染与嘌呤霉素筛选成功构建了山羊精原干细胞BLOC1S1过表达细胞株。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BLOC1S1的过表达效率为18倍,同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染色等实验结果表明,BLOC1S1能显著增加山羊SSCs的增殖活性。RT-qPCR、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增殖相关的基因(PCNA、CDK2、CCND1)上调,同时调控精原干细胞增殖的关键基因EIF2S3Y的表达量也上调。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山羊精原干细胞BLOC1S1过表达细胞株,提高其增殖能力,并且这种促增殖能力可能是通过EIF2S3Y/ERK通路实现的。本研究为探究BLOC1S1对山羊精原干细胞的调控作用奠定了细胞学基础,并为进一步研究BLOC1S1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细胞平台,为繁育BLOC1S1修饰抗病山羊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溶酶体相关细胞器生物合成复合体1亚基1(BLOC1s1) 精原干细胞 增殖
原文传递
一起冠状病毒引起的牦牛犊牛腹泻的分子诊断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琳 汤承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9年第6期6-10,共5页
2018年7月,青海省玉树地区一牦牛养殖户2~3月龄的犊牦牛爆发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本实验的目的是调查腹泻的病因并了解病原的分子特征。无菌采集9份犊牦牛腹泻粪便样本,采用PCR检测方法对牛冠状病毒、牛轮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2018年7月,青海省玉树地区一牦牛养殖户2~3月龄的犊牦牛爆发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本实验的目的是调查腹泻的病因并了解病原的分子特征。无菌采集9份犊牦牛腹泻粪便样本,采用PCR检测方法对牛冠状病毒、牛轮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沙门氏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安氏隐孢子虫等6种常见致腹泻病原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9份样本中有6份为牛冠状病毒阳性,其它5种病原均未检出。对6份阳性样品进行冠状病毒S1亚基基因扩增,序列分析显示,6份样品中冠状病毒S1亚基有7个共同的氨基酸变异,区别于GenBank登录的冠状病毒该段氨基酸序列。系统发育显示6株冠状病毒的S1亚基基因有独特的遗传进化趋势。本实验结果为当地牦牛腹泻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牦牛 腹泻 PCR检测 牛冠状病毒 s1亚基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组织和细胞嗜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淑芸 李通 +6 位作者 方和俊 叶彩燕 黄毅 尹皑 崔敏 夏静 黄勇 《动物医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88-93,共6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IB)可导致鸡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的组织病变,不同IBV毒株的组织嗜性及相应细胞嗜性存在差异。病毒基因组上关键基因或位点通过影响病毒复制周期完整性决定组织嗜...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IB)可导致鸡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的组织病变,不同IBV毒株的组织嗜性及相应细胞嗜性存在差异。病毒基因组上关键基因或位点通过影响病毒复制周期完整性决定组织嗜性或宿主嗜性,位于IBV S1和S2亚基上的单个或多个位点均能决定其组织嗜性和细胞嗜性,但需要进一步探究这些关键位点改变病毒与宿主互作过程的机制;其他基因对IBV组织和细胞嗜性的影响亟待研究。论文就近年来影响IBV组织和细胞嗜性差异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IBV致病机制、重组疫苗、抗病毒药物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亚基 s2亚基 组织嗜性 细胞嗜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