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量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何伟 蒋文贤 +2 位作者 王琳 邓伟林 齐立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9期2455-2458,共4页
目的比较S 2TOP-BLEED、REACH及颅内-B 2LEED 3S量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48例TIA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溶栓治疗及抗血小板治疗。根据抗血小板治疗12个... 目的比较S 2TOP-BLEED、REACH及颅内-B 2LEED 3S量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48例TIA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溶栓治疗及抗血小板治疗。根据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后是否发生大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19例和非出血组29例。比较出院时两组间S 2TOP-BLEED、REACH及颅内-B 2LEED 3S量表的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出院时3种量表对TIA/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出血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出血组S 2TOP-BLEED和REACH评分均高于非出血组(均P<0.05),但两组颅内-B 2LEED 3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 2TOP-BLEED、REACH、颅内-B 2LEED 3S量表预测TIA/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出血风险的最佳截点分别为14分、11分、7分,其中S 2TOP-BLEED量表的曲线下面积达0.906,均大于REACH和颅内-B 2LEED 3S量表(均P<0.05),且准确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最高。结论与REACH和颅内-B 2LEED 3S量表相比,S 2TOP-BLEED量表评分在预测TIA/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出血风险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脑卒中 抗血小板治疗 出血风险 s2top-bleed量表 REACH intracranial-B2LEED3s 预测效能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对改善2型糖尿病脑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赵玲玲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8期1232-1234,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2型糖尿病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入组对象,经评估后选出2型糖尿病脑病患者3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试验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同时...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2型糖尿病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入组对象,经评估后选出2型糖尿病脑病患者3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试验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同时进行护理和随访;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和随访。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检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MSE评分、血清NSE和S-100B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血清NSE和S-100B水平优于治疗前,认知功能好转,且试验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对脑病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保护和改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脑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类 糖尿病 2 脑疾病 认知 精神状态检查 s100B蛋白质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通信枢纽楼能耗运行分析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樊春锋 伍建萍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6年第5期89-92,共4页
如何在业务量不断增加,电源容量无法扩容的情况下,更好地解决供电能力紧张、机房装机位不足、机房散热等问题,是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所在。本文通过对S省通信枢纽楼能耗运行分析,给出以上难点的合理化建议和建设指导原则。
关键词 枢纽楼 变压器 能耗 红色预警 搬迁
下载PDF
三味檀香胶囊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钟幸 包明威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三味檀香胶囊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4例心绞痛患者,根据用药差异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替洛尔片,起始12.5 mg/次,2次/d,根据需... 目的探讨三味檀香胶囊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4例心绞痛患者,根据用药差异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替洛尔片,起始12.5 mg/次,2次/d,根据需要及耐受量可增至50 m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三味檀香胶囊,0.6 g/次,3次/d。两组均经4周治疗后进行效果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相关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85%和95.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降低,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36量表积分、SAQ积分均显著增高,而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SF-36量表积分、SAQ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黏附率(PAR)水平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重组人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髓过氧化物酶(MPO)、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味檀香胶囊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学指标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味檀香胶囊 阿替洛尔片 心绞痛 sF-36积分 sAQ积分 心绞痛发作次数 脂蛋白磷脂酶A2 重组人可溶性CD40配体 s100钙结合蛋白A1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