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与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家庆 单新建 +2 位作者 张国宏 吕健 申星 《华北地震科学》 2018年第2期1-7,共7页
联合升、降轨Sentinel-1A卫星的差分干涉数据反演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M_S7.0地震的断层滑动分布。首先对SAR复数干涉像对进行"二通"差分干涉处理,获取了覆盖震区的多视向InSAR同震形变场;然后利用四叉树和均匀采样法分别... 联合升、降轨Sentinel-1A卫星的差分干涉数据反演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M_S7.0地震的断层滑动分布。首先对SAR复数干涉像对进行"二通"差分干涉处理,获取了覆盖震区的多视向InSAR同震形变场;然后利用四叉树和均匀采样法分别进行近、远场数据降采样,在此基础上,利用弹性半空间矩形位错模型,反演发震断层的几何参数和最优滑动分布。结果显示:(1)InSAR干涉条纹呈蝶状分布,最大LOS向沉降和抬升形变量分别为-20.3cm、11.3cm;(2)发震断层以左旋走滑为主兼有少量正断运动,断层走向为154°,倾角为82°;(3)断层滑动分布集中在2~15km深度,平均滑动角为-22°,最大滑移量约为0.68m,位于沿断层面深约9km处,地震释放的能量约为9.6×10^(18) N·m(M_W6.6),与测震学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年九寨沟M s7.0地震 INsAR 多视向 滑动分布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三维S波速度和径向各向异性及泸定M_(S)6.8和芦山M_(S)7.0地震孕震环境探讨
2
作者 孙回归 王兴臣 常利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27,共20页
利用青藏高原东南缘布设的684个流动地震台和150个固定地震台的连续背景噪声波形数据,提取了周期5~50 s的Rayleigh波和Love波相速度频散,并反演获得了该区域下方0~70 km三维S波速度和径向各向异性结构.结果表明:(1)受川滇地块南部高速... 利用青藏高原东南缘布设的684个流动地震台和150个固定地震台的连续背景噪声波形数据,提取了周期5~50 s的Rayleigh波和Love波相速度频散,并反演获得了该区域下方0~70 km三维S波速度和径向各向异性结构.结果表明:(1)受川滇地块南部高速体的阻挡,东南缘中下地壳内存在两条空间分布独立的低速带.西侧(L1)从川滇地块北部向南延伸至滇西南地块,其中下地壳平均V_(S)小于3.4 km·s^(-1)并表现为正径向各向异性结构,反映了高原中下地壳可能存在部分熔融和韧性变形;东侧低速带(L2)沿着小江断层南北分布,受到红河断层的阻挡,弱物质不太可能进入滇西南地块,该区域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均显示较强的正各向异性,推测其更可能是沿小江断层相互驱动的块体在横向挤压过程中引起的地壳部分熔融而导致.(2)芦山M_(S)7.0地震位于龙门山逆冲断层南段,泸定M_(S)6.8地震位于鲜水河走滑断层东南段,两者都发生在地壳浅层高低速异常过渡带上,但其深部孕震环境有所不同.芦山震区西北部中下地壳低速体为负各向异性,推测韧性物质沿着龙门山下方陡倾断层向上运移,上地壳积累应力并通过薄弱区域释放导致了芦山地震的发生;泸定震区为正各向异性的中下地壳韧性变形促进了川滇地块SE向的水平运动,受刚性的四川盆地阻挡,加剧了上地壳发震断层的滑动变形和应力积累,脆性上地壳突然破裂导致了泸定地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背景噪声成像 s波速度 径向各向异性 泸定M_(s)6.8地震 芦山M_(s)7.0地震
下载PDF
丽江与芦山两次M_(S)7.0地震震例回溯研究及亚失稳特征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腊月 尹海权 +2 位作者 马伶俐 李智蓉 张超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1-472,共12页
基于川滇地区的跨断层观测资料,采用多种形变分析方法,针对川滇地区监测状况较好的1996年丽江、2013年芦山两次M_(S)7.0地震开展震例回溯研究,并以亚失稳理论及实验室结果为指导,归纳总结跨断层观测获得的断层运动在亚失稳阶段的时空变... 基于川滇地区的跨断层观测资料,采用多种形变分析方法,针对川滇地区监测状况较好的1996年丽江、2013年芦山两次M_(S)7.0地震开展震例回溯研究,并以亚失稳理论及实验室结果为指导,归纳总结跨断层观测获得的断层运动在亚失稳阶段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可能的表现形式,寻找区域范围内断层运动协同化现象,探索地震进入亚失稳状态的跨断层识别标志。结果表明:两次地震前,震源区在震前数年主要表现为弱变形的状态,可能是孕震晚期发震断层闭锁、断层近场应力应变积累趋于极限的表现。震源区边缘附近300 km范围内在震前数月至3年出现显著的断层形变异常,断层活动具有协同化现象,但仅个别跨断层场地观测到了与实验室岩石破裂失稳过程类似的图像,大多数场地仅仅观测到了稳态(线性阶段)、亚稳态(偏离线性阶段)特征,亚失稳态特征并不清晰,分析可能与跨断层场地所处的构造位置及观测周期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M_(s)7.0地震 芦山M_(s)7.0地震 跨断层观测 震例回溯 亚失稳特征 川滇地区
下载PDF
九寨沟7.0级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地震学特征
4
作者 许康生 李英 +2 位作者 李晓雪 万文琦 鞠慧超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7-502,共6页
以2017-08-08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为研究对象,使用地震前震中附近10个台站宽频带地震仪数据计算地面运动速度的排列熵,讨论地面运动排列熵的时空变化与大地震孕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17-07下旬,震中附近排列熵出现两次异常变化,幅... 以2017-08-08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为研究对象,使用地震前震中附近10个台站宽频带地震仪数据计算地面运动速度的排列熵,讨论地面运动排列熵的时空变化与大地震孕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17-07下旬,震中附近排列熵出现两次异常变化,幅度最大的一次出现在2017-07末。10个台站均存在熵减过程,其中马尔康台(MEK)、舟曲台(ZHQ)和迭部台(DBT)的排列熵下降幅度较大,熵值分别为0.75、0.76和0.79,与均值相比分别下降12%、12%和10%。多个台站熵值的降低表明,地壳运动中有序振动信号的占比增大。震中东北部和西南部低值区的空间演变图像也表明,熵值异常变化与此次大地震的形成有关。结合以往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地块的东移与华北地块和华南地块的阻挡导致此次地震的能量积累,受阻后的中下地壳物质上涌和侧挤引发九寨沟7.0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列熵 九寨沟M s7.0地震 孕震过程 地震异常
下载PDF
基于Welch谱分析的全球M_(S)≥7.0地震活动应变能周期特征
5
作者 王利兵 郭骄 +1 位作者 郭建芳 于春颂 《华北地震科学》 2023年第1期59-65,共7页
利用Welch平均法周期图谱对1700—2019年全球M_(S)≥7.0地震的活动周期进行提取,结果显示:M_(S)7.0~7.9地震的周期约为8 a、10 a、51 a、11 a、17 a、12 a、19 a、39 a;M_(S)≥8.0地震的周期约为10 a、46 a、22 a、8 a、20 a。为了与太... 利用Welch平均法周期图谱对1700—2019年全球M_(S)≥7.0地震的活动周期进行提取,结果显示:M_(S)7.0~7.9地震的周期约为8 a、10 a、51 a、11 a、17 a、12 a、19 a、39 a;M_(S)≥8.0地震的周期约为10 a、46 a、22 a、8 a、20 a。为了与太阳活动周期对比,利用傅里叶去多周期方法提取1749—2019年太阳黑子周期,显著性最高的周期约为10~11 a(平均10.9 a),其次约为90 a、67 a、8~9 a、54 a。对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M_(S)7.0~7.9、M_(S)≥8.0地震周期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2种情况:其一为10个显著周期相关计算,其二为8~22 a 7个显著周期相关计算,均显示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但在7级水平地震中,前者相关系数高于后者约0.03,8级水平地震相关性基本一致。将本文提取的活动周期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不同计算方法、研究对象(强震周期、太阳黑子周期、地磁主磁场周期)得到的约8 a、11 a、50 a周期是一致的,更长的周期(约80~100 a)在强震活动方面显著性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lch谱分析 全球M_(s)≥7.0地震 应变能周期
下载PDF
2013年四川芦山M_(S)7.0地震仪器烈度与调查烈度对比分析
6
作者 杜方 李俊 +5 位作者 江鹏 朱永莉 李萍萍 苏金蓉 梁明剑 吴江 《四川地震》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基于2013年四川芦山M_(S)7.0地震宏观调查点、调查烈度和强震仪记录数据,采用四川省地震局强震动监测技术组计算得到的各台仪器烈度值,绘制了芦山M_(S)7.0地震宏观调查点与调查烈度等震线和仪器烈度等值线分布图,分析了芦山M_(S)7.0地... 基于2013年四川芦山M_(S)7.0地震宏观调查点、调查烈度和强震仪记录数据,采用四川省地震局强震动监测技术组计算得到的各台仪器烈度值,绘制了芦山M_(S)7.0地震宏观调查点与调查烈度等震线和仪器烈度等值线分布图,分析了芦山M_(S)7.0地震的仪器烈度与调查烈度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仪器烈度与调查烈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仪器烈度Ⅵ度点在调查烈度Ⅵ度以上区域总体占比为88.24%,仪器烈度Ⅶ度点在调查烈度Ⅶ度以上区域内总体占比为81.82%;仪器烈度的等值线高值范围可较好展示出地震灾害的程度;仪器烈度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可表征芦山M_(S)7.0的发震断裂的控制作用,仪器烈度的等值线区总体呈现沿龙门山断裂带方向相对于垂直方向衰减慢;仪器烈度的等值线区发震断裂上盘影响范围相对发震断裂下盘影响范围大;仪器烈度分布与调查烈度分布既有对应关系又存在差异,这在震后短时间内灾区的震灾信息尚不清楚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对可能的震害涉及范围、人员伤亡分布、经济损失和生命线工程等损失作出预估,仪器烈度分布可以为应急救援决策、救灾方案制定和救灾力量部署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M_(s)7.0地震 调查烈度 仪器烈度 强震动 地震灾害
下载PDF
九寨沟M_(S)7.0地震前地磁异常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成科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37-1044,共8页
分析距离九寨沟M_(S)7.0地震震中分别为65 km、254 km和238 km的松潘地磁台、成都地磁台和天水地磁台2017年连续观测结果,发现九寨沟地震前,松潘地磁台出现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2017年5月开始,松潘地磁台长时间垂直分量累积变化量达40 n... 分析距离九寨沟M_(S)7.0地震震中分别为65 km、254 km和238 km的松潘地磁台、成都地磁台和天水地磁台2017年连续观测结果,发现九寨沟地震前,松潘地磁台出现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2017年5月开始,松潘地磁台长时间垂直分量累积变化量达40 nT。短时间内也存在地磁场突变,最高可达10 nT,而成都地磁台和天水地磁台地磁场无明显异常。通过对观测数据的详细检查发现松潘地磁台很多观测日的最后一个观测值与后一观测日的第一个观测值相差超过1 nT,因此认为九寨沟地震前观测数据的异常是由观测系统异常导致。对三个台站地磁场垂直分量日变化的统计分析发现垂直分量在不同时段相关性保持一致,说明地震前短时间内不存在地磁垂直分量的明显异常变化,三个台站地磁场日变化的差异是由地下介质性质不同导致。岩石圈磁场在震中西侧区域出现正负异常交替现象,这可能与九寨沟地震的孕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观测 流动地磁观测 地磁异常 九寨沟M_(s)7.0地震
下载PDF
芦山M_(s)7.0、玛多M_(s)7.4地震前大地电场异常变化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玉红 李霞 +3 位作者 冯丽丽 刘磊 苏维刚 孙玺皓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S01期86-89,共4页
1研究背景岩石破裂实验结果表明,地震是应力持续加载并最终导致岩体突然张裂、断裂和错动的结果,伴随着应力应变的持续积累,岩土介质的物性参数会发生变化,在孕震晚期会产生电磁辐射,而且,地电场在多次中强地震前具有中短期异常。因此,... 1研究背景岩石破裂实验结果表明,地震是应力持续加载并最终导致岩体突然张裂、断裂和错动的结果,伴随着应力应变的持续积累,岩土介质的物性参数会发生变化,在孕震晚期会产生电磁辐射,而且,地电场在多次中强地震前具有中短期异常。因此,开展大地电场观测与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地壳构造运动规律,同时对地震灾害短临预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 芦山M_(s)7.0地震 玛多M_(s)7.4地震 大地电场岩体裂隙模型 特征
下载PDF
1996年丽江M_(s)7.0地震的断层活动位移协调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立成 薄万举 +1 位作者 陈长云 余敏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S01期49-51,共3页
丽江流动跨断层形变观测场地(下文简称丽江场地)位于丽江市古城北象山脚下,跨洱源—鹤庆断裂(中生代形成的逆走滑活动断层),观测点位均为基岩点,观测环境良好,周围无明显干扰。该场地于1982年2月开始观测,观测周期1-2个月,资料较连续、... 丽江流动跨断层形变观测场地(下文简称丽江场地)位于丽江市古城北象山脚下,跨洱源—鹤庆断裂(中生代形成的逆走滑活动断层),观测点位均为基岩点,观测环境良好,周围无明显干扰。该场地于1982年2月开始观测,观测周期1-2个月,资料较连续、稳定。依据断层活动位移协调比概念,对丽江场地观测资料进行精细化处理,计算该场地协调比序列,分析判断1996年2月3日丽江M_(s)7.0地震及7月2日丽江M_(s)5.2较强余震发生前的异常现象是否为短临形变前兆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位移协调比 短临形变前兆 丽江M_(s)7.0地震 断层活动参数
下载PDF
中国大陆M_(S)≥7.0地震与太阳黑子活动之间关系的统计检验
10
作者 陈学忠 李艳娥 《地震科学进展》 2021年第3期106-111,共6页
利用1900—2017年间中国大陆地区64次MS≥7.0地震资料,根据太阳黑子11年周期变化计算了它们的相位角,分析了它们的相位角分布,利用统计检验方法对它们与太阳黑子11年周期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是:中国大陆地区MS≥7.0地震中约... 利用1900—2017年间中国大陆地区64次MS≥7.0地震资料,根据太阳黑子11年周期变化计算了它们的相位角,分析了它们的相位角分布,利用统计检验方法对它们与太阳黑子11年周期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是:中国大陆地区MS≥7.0地震中约66%发生在太阳黑子11年周期变化的谷值点前2年—后3年的时段内,在α=0.00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2019年底太阳黑子11年周期变化将达谷值点,因此,2018—2022年为中国大陆地区MS7.0地震易发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M_(s)≥7.0地震 太阳黑子 11年周期变化 统计检验
下载PDF
汶川M_(S) 8.0、芦山M_(S) 7.0地震晚期显著余震的“窗口”效应
11
作者 张致伟 路茜 +1 位作者 杨鹏 王迪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年第S01期341-344,共4页
1研究背景地震窗是一些频度较高、地震丛集的小区域,如一些大震的余震区、经常发生小震群的区域等。这些区域对构造应力场的变化比较敏感,其地震频度或应变能等的异常变化有可能反映周边区域的应力场变化,从而可用以提取周围区域发生中... 1研究背景地震窗是一些频度较高、地震丛集的小区域,如一些大震的余震区、经常发生小震群的区域等。这些区域对构造应力场的变化比较敏感,其地震频度或应变能等的异常变化有可能反映周边区域的应力场变化,从而可用以提取周围区域发生中强地震的前兆信息(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20)。早期研究发现华北邢台、海城、唐山3次强震的余震序列可作为监视华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孕育的“窗口”(王泽皋,1979;姜秀娥等,1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_(s)8.0、芦山M_(s)7.0地震显著余震 中等地震 “窗口”效应
下载PDF
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同震地表三维形变场解算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祝杰 韩宇飞 +6 位作者 王坦 李瑜 王阅兵 师宏波 刘洋洋 樊俊屹 邵银星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8-359,共12页
利用覆盖九寨沟M_(S)7.0地震的Sentinel-1升、降轨和Radarsat-2升轨数据,分别提取了3个轨道沿雷达视线向形变,运用多平台联合观测方法解算了九寨沟地震沿地表真实的垂直向、SN向和EW向形变信息。结果表明,3个轨道InSAR数据均监测到了LO... 利用覆盖九寨沟M_(S)7.0地震的Sentinel-1升、降轨和Radarsat-2升轨数据,分别提取了3个轨道沿雷达视线向形变,运用多平台联合观测方法解算了九寨沟地震沿地表真实的垂直向、SN向和EW向形变信息。结果表明,3个轨道InSAR数据均监测到了LOS向同震形变,范围约55km×45km,呈“果仁状”,靠近卫星飞行方向最大形变量为12.9cm(降轨),远离卫星飞行方向最大形变量为19.5cm(升轨)。三维形变结果显示,垂直向上位移达23.4cm,垂直向下位移达17.6cm;北向位移达141.8cm,南向位移达100.2cm;东向位移达22.0cm,西向位移达10.7cm。树正断裂两端地块呈非对称水平相对运动,上盘单侧向东形变较剧烈,符合左旋走滑型地震事件的运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九寨沟M_(s)7.0地震 视线向模糊 三维形变
下载PDF
利用球谐分析方法研究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前重力场变化
13
作者 李忠亚 胡敏章 +1 位作者 郝洪涛 李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49-953,共5页
推导地表重力变化数据球谐展开计算公式,并根据该方法分析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前震源周边区域重力场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2015-04~2017-04九寨沟地震震源周边区域重力场动态变化明显。2015-10~2016-04、2016-04~10和2016-10~2... 推导地表重力变化数据球谐展开计算公式,并根据该方法分析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前震源周边区域重力场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2015-04~2017-04九寨沟地震震源周边区域重力场动态变化明显。2015-10~2016-04、2016-04~10和2016-10~2017-04这3个时段内,研究区内出现重力正负变化过渡带,九寨沟地震震源位于这3个时段过渡带的交会区域内部。震源附近2016-10~2017-04正负重力变化过渡带的空间走向与2015-10~2016-04和2016-04~10时段结果相比发生了约90°旋转,九寨沟地震发生时间在过渡带空间走向旋转之后。流动重力观测数据较好地反映了九寨沟地震的前兆现象。2)采用球谐方法分析重力变化数据可以有效突出研究范围内大尺度重力场动态演化规律,抑制局部细节特征,有利于识别主要重力场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重力场 球谐分析 九寨沟M_(s)7.0地震
下载PDF
区域一维速度模型对地震定位的定量影响——以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序列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倩 于湘伟 邓山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9-526,I0001,共19页
利用2017年8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四川地震台网和甘肃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731个地震事件的9 284条Pg震相到时数据,首先反演了该地区的"最小一维速度模型",并将该模型和选取的速度模型建立对比模型,以九寨... 利用2017年8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四川地震台网和甘肃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731个地震事件的9 284条Pg震相到时数据,首先反演了该地区的"最小一维速度模型",并将该模型和选取的速度模型建立对比模型,以九寨沟地震序列为研究目标,定量讨论了两种速度模型分别在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方法中对定位结果的影响。所得定位结果表明:反演获得的"最小一维速度模型"在重定位中可以有效地减小地震走时均方根残差;绝对定位比相对定位更加依赖于一维速度模型,一维速度模型会直接影响绝对定位结果中的震源分布形态,但在相对定位结果中仅起到调整地震事件相对位置的作用;在地震绝对定位中,震级越大的地震对于速度模型越敏感,而这一特点在相对定位中表现得并不明显。通过本项研究可知,在地震定位研究中,联合采用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方法是最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 “最小一维速度模型” 绝对地震定位 相对地震定位
下载PDF
基于泰勒多项式拟合模型研究芦山M_(S) 7.0地震地磁场异常演化特征
15
作者 张建国 张双凤 +1 位作者 晁福林 张明东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年第S01期126-128,共3页
1引言电磁学方法是国内外公认的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地震监测预测方法之一。震前电磁信号异常已被越来越多震例记录到(范莹莹等,2010;刘奕君等,2014;Zhang et al,2017),这为地震预测提供了一种可能。地震电磁异常是指伴随地震孕育过程而产... 1引言电磁学方法是国内外公认的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地震监测预测方法之一。震前电磁信号异常已被越来越多震例记录到(范莹莹等,2010;刘奕君等,2014;Zhang et al,2017),这为地震预测提供了一种可能。地震电磁异常是指伴随地震孕育过程而产生的电磁辐射源释放的某种电磁信号,由于电磁辐射是直接来自震源的信息,电磁波的趋肤深度大于震源深度,且趋肤深度取决于频率和介质电性结构,因此震前观测到的地下电磁异常源于孕震区的概率较大,且一般该异常又在地震孕育后期出现(李琪等,2008;张建国等,2013)。因此,电磁信号异常具有临震预测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M_(s)7.0地震 泰勒多项式 地磁日变模型 异常演化 地震预测
下载PDF
2013年芦山M_(S)7.0地震震源区背景噪声源特征分析
16
作者 刘艺璇 周元泽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1-736,共16页
应用背景噪声互相关信息研究强震前后地下介质波速变化时,噪声源的方位性特征会影响互相关函数形态,从而对波速变化有效估计造成影响。本文使用2013年芦山M_(S)7.0地震震源区附近的天全台(TQU) 2013年全年的连续波形记录,计算其垂直分... 应用背景噪声互相关信息研究强震前后地下介质波速变化时,噪声源的方位性特征会影响互相关函数形态,从而对波速变化有效估计造成影响。本文使用2013年芦山M_(S)7.0地震震源区附近的天全台(TQU) 2013年全年的连续波形记录,计算其垂直分量的噪声功率谱概率密度函数,分析背景噪声源能量强度特征;并通过频域极化法计算噪声源极化率以及极化方位角的概率密度函数,研究噪声源的极性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小于0.05Hz的长周期噪声源种类较多,且具有噪声能量强度和极化程度较高、极化方位性明显的特点;第一类地脉动(0.05~0.1Hz)极化方位角为30°和210°,噪声能量较低;第二类地脉动(0.1~0.5Hz)极化方位角分布在150°~210°,噪声能量较高,且其能量强度具有季节性变化特征;大于1Hz的高频噪声主要来自人类活动,噪声能量水平受人类活动强弱影响明显。因此,即使在远离海洋的大陆地区,在利用背景噪声监测局部波速变化时,应注意噪声强度以及噪声源方向性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背景噪声 芦山M_(s)7.0地震 功率谱密度 极化性 概率密度函数
下载PDF
姑咱地震台张应变异常信号与修路施工间关系探讨
17
作者 张凌空 牛安福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1期98-104,共7页
与2008年5月12日汶川M_(S)8.0地震时记录到的大量压应变异常信号不同,2013年4月芦山M_(S)7.0地震前后姑咱地震台钻孔应变仪记录到的却是显著张应变异常,特别是临震前几日信号大幅度突升,而该时段恰巧台站大门前进行修路施工,这究竟是地... 与2008年5月12日汶川M_(S)8.0地震时记录到的大量压应变异常信号不同,2013年4月芦山M_(S)7.0地震前后姑咱地震台钻孔应变仪记录到的却是显著张应变异常,特别是临震前几日信号大幅度突升,而该时段恰巧台站大门前进行修路施工,这究竟是地球物理异常还是干扰,一直有很大争议。研究发现,这些异常信号在时间上具有高度的准同步性,即都发生在白天8:00—10:00或7:30—17:00之间,这正是工人的上班时间,而自然力产生的异常应具有随机性特征,不应有较强规律性;其次,临震前的异常振幅比芦山地震本身产生的振幅还大2倍,将其视为地球物理异常也有违常理。又结合腾冲地震台钻孔应变观测干扰实例进行分析,认为尚不能排除该张应变异常为施工干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分量钻孔应变仪 张应变异常信号 时间的准同步性 施工影响 芦山M_(s)7.0地震
下载PDF
九寨沟M_(S)7.0地震前的地磁高频增强现象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康生 李英 +1 位作者 陈晓龙 王树旺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5-530,共6页
2017年8月8日,中国四川省九寨沟发生M_(S) 7.0地震.关于这次地震,在发震构造、动力背景等方面已有一些研究报告,基于地壳形变、重力场变化的震前异常也有研究结果发表.四川省松潘台和道孚台是震中附近、数据质量较好的两个地磁观测台,... 2017年8月8日,中国四川省九寨沟发生M_(S) 7.0地震.关于这次地震,在发震构造、动力背景等方面已有一些研究报告,基于地壳形变、重力场变化的震前异常也有研究结果发表.四川省松潘台和道孚台是震中附近、数据质量较好的两个地磁观测台,本项研究利用2017年这两个台垂直向观测的连续记录,使用多尺度小波分解方法,抽取了细节d03频段的信号,然后采用过阈值率方法,重点探讨了地磁Z分量高频成分时变特征.结果表明,在2017年4~8月间,这两个台地磁Z分量过阈值率均出现急剧变化现象,其中,两个台各有3次峰值超过5倍的标准差的升高过程.作为对照,我们还研究了汉王地电场两个分向的地电场数据,在相同时段内,也显示出幅度超过2倍标准差的急剧变化.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这些地震前出现的剧烈变化过程,与其后发生的地震有关联,应该是地震孕育过程中地磁高频部分幅度增强、急剧变化的表现,结合其他学者对该地区电性结构的研究结果,我们初步推测这与中下地壳低阻层物质运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 高频成分 过阈值率 地磁台 九寨沟地震M_(s)7.0
原文传递
改进的地磁低点位移法与原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9-94,共6页
采用数学语言及MATLAB语言,对地磁低点位移法与其搭载软件进行改进:1)利用地磁突变界线自动成图技术代替人工画线以消除随机误差,思路为通过建立突变界线与台网地磁低点时间之间的几何解析关系来实现自动成图。首先对地磁台网进行Vorono... 采用数学语言及MATLAB语言,对地磁低点位移法与其搭载软件进行改进:1)利用地磁突变界线自动成图技术代替人工画线以消除随机误差,思路为通过建立突变界线与台网地磁低点时间之间的几何解析关系来实现自动成图。首先对地磁台网进行Voronoi剖分,将突变界线的走向限定在地磁台网的Dirichlet镶嵌线上;然后通过最近邻插值法来计算低点时间等值线;最后将低点时间等值线图转化为二阶等值线图,从而提取出突变界线。2)利用地磁台站当地时间代替原有的格林威治时间(Greenwich time,GMT),以消除由经度效应引起的低点时间偏差,思路为建立台站的格林威治时间、台站经度与台站当地时间的函数关系,输入台站格林威治时间、台站经度,输出台站当地时间。并以2017年九寨沟M S7.0地震前07-20地磁低点位移现象为例,对改进后的新方法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度效应 Dirichlet镶嵌 DELAUNAY三角网 岛状突变界线 九寨沟M s7.0地震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的贝尼奥夫应变分析
20
作者 李英 高永国 +1 位作者 王维欢 许康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96-900,912,共6页
基于2011—2020年在龙门山地区发生的地震,分3个区段估算累积贝尼奥夫应变。结果表明,龙门山北段对九寨沟M_(S)7.0地震存在阶跃,震后一年内累积贝尼奥夫应变抬升量约为2000×10^(8);龙门山中段对芦山M_(S)7.0地震存在明显阶跃,震后... 基于2011—2020年在龙门山地区发生的地震,分3个区段估算累积贝尼奥夫应变。结果表明,龙门山北段对九寨沟M_(S)7.0地震存在阶跃,震后一年内累积贝尼奥夫应变抬升量约为2000×10^(8);龙门山中段对芦山M_(S)7.0地震存在明显阶跃,震后一年内累积贝尼奥夫应变抬升量约为5300×10^(8)。由此可以认为,龙门山中段与芦山地震有较高关联度,而其北段与九寨沟地震的关联度次之。这个抬升量是该区域构造运动与对应地震关联度的一个描述,这对于研究地震的动力源、孕震构造及发震机理有参考意义。另外,对累积贝尼奥夫应变时变斜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累积贝尼奥夫应变的时变斜率在邻近地震前均存在降低的现象,这可能是震前应力松弛过程的表现,但这仅是一个初步研究,对其机理以及可否成为大地震孕育指标等问题还需要对更多震例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目录 龙门山断裂带 贝尼奥夫应变 九寨沟M_(s)7.0地震 芦山M_(s)7.0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