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on monitoring the growth and rupture assessment of saccular aneurysms 被引量:2
1
作者 Yangkun Du Chaofeng Lu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The unpredictable rupture of saccular aneurysms especially of the intracerebral aneurysm is a knotty problem that always results in high mortality. Traditional diagnosis of medical images, which gives the aneurysm siz... The unpredictable rupture of saccular aneurysms especially of the intracerebral aneurysm is a knotty problem that always results in high mortality. Traditional diagnosis of medical images, which gives the aneurysm size and compares with a speculated critical size from clinical statistics, was demonstrated inadequate to forecasting rupture. Here, we propose a new detecting strategy that uses a dielectric elastomer (DE) capacitance sensor to monitor the growth of saccular aneurysms and deliver both the wall stress and geometric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elastic growth theory together with the finite deformation analys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al-time output capacitance of the DE sensor and the wall stress and/or geometry of an aneurysm is derived. Compared to clinic statistics and biomechanics simulations, the wall stress and geometric size may be used as combined indicators to assess the rupture risk of a saccular aneurysm,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an output relative capacitance of 30 indicates a high risk of rupture, Finally, the sensitivity and resolution of the DE sensor are proved adequately high for monitoring the growth state and evaluating the rupture risk of a saccular aneury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cular aneurysms Rupture risk Dielectric elastomer capacitance sensor Elastic growth theory Finite deformation
下载PDF
New Benthic Fossils from the Late Ediacaran Strata of Southwestern China
2
作者 LIU Junping LI Ming +5 位作者 TANG Feng ZHAO Jiangtai SONG Sicun ZHOU Ying SONG Xiaohan REN Liud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11-323,共13页
The Jiangchuan Biota from the Jiucheng Member(Mb.)of the Dengying Formation(Fm.),discovered in Jiangchuan,eastern Yunnan,China,is marked by copious macrofossils at the apex of the Ediacaran strata.This fauna features ... The Jiangchuan Biota from the Jiucheng Member(Mb.)of the Dengying Formation(Fm.),discovered in Jiangchuan,eastern Yunnan,China,is marked by copious macrofossils at the apex of the Ediacaran strata.This fauna features benthic algae with varied holdfasts and other fossils of indeterminate taxonomic affinity and is compositionally unique compared to the Shibantan and Gaojiashan biotas of the Dengying Fm.and the Miaohe and Wenghui biotas of the Doushantuo Fm.,elsewhere in China.One novel benthic saccular macroalgal fossil,named here Houjiashania yuxiensis gen.and sp.nov.,from the Jiangchuan Biota is based on fossils that are sausage-shaped,elongate,tubular,ranging from 0.3 to 4 cm in length,and up to 0.8 cm in diameter.One terminus is blunt and rounded to an obtuse angle,the other is bent with a spread-out surface resembling a holdfast,suggesting a three-dimensional thallus.Thin,stipe-shaped outgrowths,likely vestiges of sessile saccular life forms,are prevalent in macroalgal fossils of analogous size and shape,as well as present brown algae Scytosiphonaceae,such as Colpomenia and Dactylosiphon.The new findings augment the diversity of benthic algae,such as those known from the Early Neoproterozoic Longfengshan Biota in North China.The benthic algal macrofossils in the Jiucheng Mb.add to knowledge of Late Ediacaran metaphyte diversification and offer more clues about the evolutionary positioning of primitive macroalgae.The co-occurrence of numerous planktonic and benthic multicellular algae and planktonic microbes might have facilitated ecologically the more extensive later Cambrian explosion evidenced by the Chengjiang Biota in Yunn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eophytology benthic saccular algae algal evolution NEOPROTEROZOIC Jiucheng Member Jiangchuan Biota Yunnan Province
下载PDF
Coronary Artery Fistula with a Giant Saccular Aneurysm Misdiagnosed as a Mediastinal Mass
3
作者 Kyoung-Woo See Jin-Sun Park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4期3015-3016,共2页
To the Editor:An 85-year-old female with a history of chest blunt trauma three years ago was referred for the left mediastinal mass detected incidentally by chest radiography.The patient did not have any symptoms.
关键词 GIANT saccular ANEURYSM Misdiagnosed MEDIASTINAL MASS
原文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脑囊性动脉瘤破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齐巍 赵继宗 +1 位作者 王硕 王嵘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与脑囊性动脉瘤基质重塑及动脉瘤破裂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对动脉瘤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比较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中MMPs与抑制因子 (TIMPs)的表达与分布特点。结果 MMPs和TIMPs在正常脑动脉壁表...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与脑囊性动脉瘤基质重塑及动脉瘤破裂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对动脉瘤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比较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中MMPs与抑制因子 (TIMPs)的表达与分布特点。结果 MMPs和TIMPs在正常脑动脉壁表达阴性 ,而在动脉瘤壁中表达异常增高 ;阳性表达细胞主要为单核 /巨噬细胞 ,破裂动脉瘤壁中这种异常有“灶性”表达的趋势。结论 MMPs造成的胶原过度降解是脑囊性动脉瘤壁中基质重塑的主要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脑囊性动脉瘤 瘤体破裂 相关性 免疫组织化学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颅内囊性动脉瘤壁Ⅰ、Ⅲ型胶原分布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嵘 齐巍 +1 位作者 赵继宗 王硕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1-293,共3页
目的 通过对颅内囊性动脉瘤壁Ⅰ、Ⅲ型胶原形态学的定性研究 ,总结其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在动脉瘤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2 3例单发颅内囊性动脉瘤患者为实验组 ,7例无心血管疾病的脑内血肿合并脑挫裂伤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常规H... 目的 通过对颅内囊性动脉瘤壁Ⅰ、Ⅲ型胶原形态学的定性研究 ,总结其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在动脉瘤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2 3例单发颅内囊性动脉瘤患者为实验组 ,7例无心血管疾病的脑内血肿合并脑挫裂伤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常规HE染色、现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合天狼星红染色 偏振光法 ,对两组样本进行实验处理及观察。结果 实验组样本中Ⅰ型胶原在动脉瘤壁分布广泛 ,在中膜中外层及外膜区域更为明显 ;对照组样本Ⅰ型胶原位于中膜中外层及外膜区域。实验组Ⅲ型胶原分布少于I型胶原 ,主要分布在动脉瘤壁中膜中层 ;对照组Ⅲ型胶原主要位于动脉壁中膜中外层。结论 在动脉瘤壁中Ⅰ、Ⅲ型胶原分布与正常颅内动脉壁存在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囊性动脉瘤壁 Ⅲ型胶原 分布 病理组织学 研究 Ⅰ型胶原
下载PDF
免疫炎性反应与颅内囊性动脉瘤基质重塑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齐巍 赵继宗 +1 位作者 王硕 王嵘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461-463,共3页
通过动脉瘤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比较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中免疫炎性反应的表达与分布特点 ,以研究免疫炎性细胞在颅内囊性动脉瘤中的表达 ,及其与动脉瘤基质重塑的相关性。结果发现 :动脉瘤壁中普遍存在以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 通过动脉瘤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比较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中免疫炎性反应的表达与分布特点 ,以研究免疫炎性细胞在颅内囊性动脉瘤中的表达 ,及其与动脉瘤基质重塑的相关性。结果发现 :动脉瘤壁中普遍存在以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为主的免疫炎性反应 ;破裂动脉瘤瘤壁中这种免疫炎性反应有“灶性”表达的趋势。提示 :颅内囊性动脉瘤瘤壁中基质重塑的实质是一种免疫炎性反应 ,免疫炎性细胞可通过释放蛋白酶造成胶原等基质蛋白的过度降解 ,削弱动脉瘤瘤壁并可能最终导致动脉瘤的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炎性反应 囊性动脉瘤 内囊 颅内 表达 炎性细胞 组织病理学 存在 普遍 重塑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与3D-DSA对囊状未破裂脑动脉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宁显宾 罗祺 +6 位作者 许侃 王育波 陈浩 李炳伟 逄锦峰 丁照义 赵长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90-793,共4页
目的评估静脉注入造影剂的CTA与3D-DSA对于诊断颅内动脉瘤准确性的对比评价。方法 13例通过血管造影偶然发现的15个颅内囊性动脉瘤。对于每个患者,我们均进行静脉注射造影剂的CT血管造影和传统的血管造影包括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评估静脉注入造影剂的CTA与3D-DSA对于诊断颅内动脉瘤准确性的对比评价。方法 13例通过血管造影偶然发现的15个颅内囊性动脉瘤。对于每个患者,我们均进行静脉注射造影剂的CT血管造影和传统的血管造影包括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后处理过程中,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对于每个动脉瘤的最大直径、瘤颈直径、动脉瘤高度、最大宽度、凸起高度、载瘤动脉直径和载瘤动脉与动脉瘤顶端之间的夹角进行仔细测量。结果 3D-DSA和静脉注射造影剂的CT血管造影都能提供高质量的图像而没有运动伪像。所有参数的测量表明二者对颅内动脉瘤形态的诊断具有极高的相似性(P≤0.001)。结论 CTA是一种可行的、可视的、无创性的诊断囊状脑动脉瘤的手段并且通过评估动脉瘤的大小和几何形态可以提供与传统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相媲美的可靠的诊断信息。此初步结果提示CTA可能成为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前取代DSA的一个有前途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脑囊状动脉瘤 无创性
下载PDF
血压在囊性动脉瘤增大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孙正辉 许百男 +2 位作者 周定标 余新光 殷尚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 研究血压在囊性动脉瘤增大中的作用及其病理机制。方法 将 4 8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 ,每组 16只。以弹性蛋白酶处理右颈外动脉起始部 ,在距起始部 1mm处结扎并剪断 ,建立囊性动脉瘤模型。A组结扎双侧肾动脉后支、B组结扎... 目的 研究血压在囊性动脉瘤增大中的作用及其病理机制。方法 将 4 8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 ,每组 16只。以弹性蛋白酶处理右颈外动脉起始部 ,在距起始部 1mm处结扎并剪断 ,建立囊性动脉瘤模型。A组结扎双侧肾动脉后支、B组结扎单侧肾动脉后支以升高血压 ,C组不结扎肾动脉 ,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在喂养 2周、8周时灌注固定取动脉瘤标本。测量 3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及动脉瘤大小 ,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评价各组动脉瘤壁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动脉瘤的大小在 2周时无明显差异 ,8周时A组明显大于B组和C组 (P <0 0 1) ,B组和C组差异不显著。 2周时 ,各组bFGF均呈轻度表达 ,8周时A组bFGF表达强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结论 血压是影响动脉瘤增大的重要因素 ,动脉瘤壁在高血压及血流剪切力的作用下 ,bFGF表达上升 ,动脉瘤重新塑形 ,这可能是动脉瘤瘤体不断扩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囊性动脉瘤增大 作用机制 实验研究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单纯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程吉勇 洪波 +4 位作者 许奕 黄清海 杨鹏飞 赵文元 刘建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9-434,共6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单纯支架植入治疗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1年2月到2009年11月,采用单纯支架植入法治疗36例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按临床Hunt&Hess分级,0级22例,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1例。动脉瘤直径... 目的探讨和总结单纯支架植入治疗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1年2月到2009年11月,采用单纯支架植入法治疗36例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按临床Hunt&Hess分级,0级22例,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1例。动脉瘤直径为1.8~5.0mm,平均3.6mm。分别位于基底动脉(1例)、前交通动脉(1例)、后交通动脉(11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18例)、脉络膜前动脉(4例)和大脑中动脉(1例)。采用DSA或MRA及改良MRS(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进行影像和临床随访。结果 36例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患者共成功植入37枚支架。术后即刻造影显示1例动脉瘤完全不显影,2例血管迂曲度明显改变,3例明显对比剂滞留。对22例患者进行了影像学随访,其中20例采用DSA造影,2例采用增强MRA,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3~59个月)。动脉瘤完全愈合11例(50%),动脉瘤颈变窄伴动脉瘤体缩小9例(40%),单纯动脉瘤颈变窄1例(5%),单纯动脉瘤体缩小1例(5%)。临床随访除1例失访外,其余35例均无病情恶化或遗留永久神经功能缺失。术中、术后并发症有短暂脑缺血发作1例,血管痉挛3例,股动脉穿刺点血肿1例,颅内感染1例。结论对于传统血管内介入和开颅夹闭存在一定困难的颅内宽颈囊性小动脉瘤,单纯支架植入术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安全性和疗效仍需大宗病例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颈 囊性 小颅内动脉瘤 单纯支架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估颅内单发囊状动脉瘤破裂风险 被引量:5
10
作者 石士奎 朱广辉 +5 位作者 张少军 谢宗玉 余晾 张阳 沈俊杰 訾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评估颅内单发囊状动脉瘤破裂风险。方法收集100例颅内单发囊状动脉瘤患者的MSCTA及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破裂组与未破裂组动脉瘤患者发病年龄、性别、动脉瘤位置及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空间构象的差异、...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评估颅内单发囊状动脉瘤破裂风险。方法收集100例颅内单发囊状动脉瘤患者的MSCTA及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破裂组与未破裂组动脉瘤患者发病年龄、性别、动脉瘤位置及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空间构象的差异、并进行破裂风险评估。结果男、女性动脉瘤破裂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896);破裂组中,女性发病年龄大于男性(F=15.829,P<0.001);后交通动脉起始处动脉瘤与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7,P=0.197),破裂率均高于颈内动脉虹吸段(χ2=9.982,P=0.002;χ2=16.226,P<0.001);Ⅱ类与Ⅲ类单发囊状动脉瘤破裂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0,P=0.0841),均高于Ⅰ类(χ2=7.592,P=0.006;χ2=17.477,P<0.001)。结论颅内单发囊状动脉瘤破裂与发病年龄、性别、动脉瘤位置及空间构象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状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弹性蛋白酶制作囊性动脉瘤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正辉 许百男 +2 位作者 周定标 余新光 殷尚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71-972,共2页
目的 建立病理形态与自然动脉瘤更接近、更适于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 以弹性蛋白酶破坏SD大鼠 (n =10 )右颈外动脉起始部 ,在距其 1mm处结扎并剪断 ,建立直径为 1mm的囊性动脉瘤模型 ,测量不同时间动脉瘤的大小。喂养 4周后灌注... 目的 建立病理形态与自然动脉瘤更接近、更适于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 以弹性蛋白酶破坏SD大鼠 (n =10 )右颈外动脉起始部 ,在距其 1mm处结扎并剪断 ,建立直径为 1mm的囊性动脉瘤模型 ,测量不同时间动脉瘤的大小。喂养 4周后灌注固定取动脉瘤标本 ,通过HE和VanGieson染色方法对瘤壁进行病理评价。结果 动脉瘤模型的病理形态与颅内自然动脉瘤极为相似 ,内膜不完整 ,弹力层及肌层断裂或消失 ,代之以增生的胶原纤维组织。4周时动脉瘤大小较制作时稍有增大 (P <0 0 1)。结论 本实验动脉瘤模型的病理形态及发展特性与颅内自然动脉瘤相似 ,为动脉瘤的实验研究提供了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动脉瘤 疾病模型 动物 弹性蛋白酶
下载PDF
兔囊性动脉瘤模型静脉造影的应用经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祝胜 刘建民 +2 位作者 王奎重 黄清海 陆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18-520,共3页
目的评估经静脉DSA(IV-DSA)方法显示兔右侧颈动脉根部囊性动脉瘤模型形态的可行性,总结动脉瘤模型静脉造影法的经验。方法胰弹性蛋白诱导法建立10只兔右侧颈动脉根部动脉瘤模型,在同一体位和造影角度下对模型动物分别进行股动脉插管动... 目的评估经静脉DSA(IV-DSA)方法显示兔右侧颈动脉根部囊性动脉瘤模型形态的可行性,总结动脉瘤模型静脉造影法的经验。方法胰弹性蛋白诱导法建立10只兔右侧颈动脉根部动脉瘤模型,在同一体位和造影角度下对模型动物分别进行股动脉插管动脉造影和IV-DSA检查,测量动脉瘤各个径长,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对比两种造影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种造影方法均能清晰显示动脉瘤模型的形态,测得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各径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IV-DSA造影方法可较好的显示兔右侧颈动脉根部动脉瘤模型的形态,可作为动脉超选造影的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动脉瘤 经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经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影像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三圈模式”对瘤颈闭合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林 梁朝辉 +3 位作者 杨明 董鹏飞 李林芳 王立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应用"三圈模式"技术对动脉瘤颈闭合的价值。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经介入栓塞治疗的116例患者共计135个囊性动脉瘤,将入组动脉瘤按收治顺序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应用"三圈模式"技术对动脉瘤颈闭合的价值。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经介入栓塞治疗的116例患者共计135个囊性动脉瘤,将入组动脉瘤按收治顺序随机分为"三圈模式"组(66个动脉瘤)和传统栓塞组(69个动脉瘤),动脉瘤大小平均为4.67+1.85mm;其中包括单纯栓塞46个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89个;应用VFC圈91枚,纤毛圈93枚,水凝胶涂层圈73枚,填塞圈324枚;选用支架均为Microvention公司生产的LVIS支架。依据Raymond分级评价即刻栓塞效果,比较两组病例6个月随访时瘤颈闭合率。结果 135例动脉瘤均实现成功栓塞,其中66例动脉瘤采用三圈模式治疗,即刻栓塞效果:Raymond分级Ⅰ级47个,Ⅱ级7个,Ⅲ级12个,其中45例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经6个月共随访55例患者,没有瘤颈、瘤体残留及复发病例,瘤颈闭合率100%;传统栓塞治疗组的69例动脉瘤应用支架辅助栓塞44例,栓塞后即可造影均获得Raymond分级Ⅰ级疗效,经随访6个月共56例患者,6例动脉瘤颈残留并给予再次栓塞治疗,瘤颈闭合率89.3%。两组病例瘤颈闭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例在使用支架类型、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瘤颈闭合是动脉瘤栓塞的核心理念,三圈模式对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瘤颈闭合较传统栓塞模式具有更高瘤颈闭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三圈模式 传统栓塞治疗模式 瘤颈闭合
下载PDF
囊状上腔静脉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4
作者 熊磊 易俊 +1 位作者 景华 申翼 《东南国防医药》 2014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提高对囊状上腔静脉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囊状上腔静脉瘤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2例为体检发现纵隔增宽,但可能存在严重并发症,确诊后需及时手术治疗,但手术方式不同,定期随访效果存在差异。结论囊状上腔静脉... 目的提高对囊状上腔静脉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囊状上腔静脉瘤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2例为体检发现纵隔增宽,但可能存在严重并发症,确诊后需及时手术治疗,但手术方式不同,定期随访效果存在差异。结论囊状上腔静脉瘤采取不同手术方法,远期效果可能存在差异。为保证矫治效果,不建议仅行病变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状 上腔静脉 静脉瘤
下载PDF
高龄二尖瓣狭窄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管丽华 周达新 葛均波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5期464-466,共3页
目的:分析60岁以上二尖瓣狭窄的患者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9例60岁以上二尖瓣狭窄的患者,食道超声示未见左房血栓后,采用Ross法穿刺房间隔,用Inoue球... 目的:分析60岁以上二尖瓣狭窄的患者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9例60岁以上二尖瓣狭窄的患者,食道超声示未见左房血栓后,采用Ross法穿刺房间隔,用Inoue球囊进行扩张,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应用体表超声心动图监测其二尖瓣瓣口面积、跨瓣压差、左心房直径、左心房平均压。肺动脉压力以及二尖瓣反流与否。手术后24 h、1个月、6个月应用体表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29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球囊扩张术,术后及随访6个月时左心房平均压、左心房直径、肺动脉压力较术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术前二尖瓣轻微反流,术后为轻度到中度反流。29例患者术后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舒张期杂音完全消失或减弱。结论:对于瓣膜无明显钙化、瓣下结构超声心动评分≤6分、心功能Ⅲ级以上、合并其他瓣膜病变较轻的老年患者,PBMV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二尖瓣狭窄 球囊扩张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等圈技术栓塞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林 杨明 +2 位作者 董鹏飞 李林芳 王立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4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等圈技术栓塞颅内动脉瘤(IA)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等圈技术治疗的36例患者共计42枚囊性动脉瘤,依据Raymond分级评价即刻栓塞效果,并于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 36例42枚动... 目的探讨等圈技术栓塞颅内动脉瘤(IA)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等圈技术治疗的36例患者共计42枚囊性动脉瘤,依据Raymond分级评价即刻栓塞效果,并于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 36例42枚动脉瘤均实现成功栓塞,即刻栓塞效果Raymond分级I级27个,III级15个,动脉瘤直径约1mm^15mm。其中15例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共使用弹簧圈105枚。成功随访21例患者,没有瘤颈、瘤体残留及复发病例,瘤颈闭合率100%。结论等圈技术适合较规则动脉瘤的栓塞,易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等圈技术 传统栓塞治疗模式 瘤颈闭合
下载PDF
颅内囊性动脉瘤瘤壁的组织结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廖旭兴 苏东东 +5 位作者 马廉亭 李俊 秦尚振 徐国政 龚杰 杨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11期669-672,共4页
目的观察颅内囊性动脉瘤瘤壁超微病理性结构,预测颅内囊性动脉瘤进展。方法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12例颅内多发动脉瘤(19个标本)、15例单发动脉瘤及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照组)脑血管标本的血管壁组织结构。同时采用免疫组化... 目的观察颅内囊性动脉瘤瘤壁超微病理性结构,预测颅内囊性动脉瘤进展。方法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12例颅内多发动脉瘤(19个标本)、15例单发动脉瘤及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照组)脑血管标本的血管壁组织结构。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血管壁标本中的Ⅳ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在动脉瘤标本中可见动脉瘤壁的内皮细胞损伤、弹力板不完整或缺失及平滑肌细胞坏死,与正常大脑中动脉动脉壁有明显的差异;动脉瘤壁Ⅳ型胶原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结论颅内囊性动脉瘤壁中各层结构的形态及分布特点与正常大脑中动脉动脉壁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是颅内囊性动脉瘤容易破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囊性动脉瘤 正常动脉 组织结构 Ⅳ型胶原 表达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囊性动脉瘤临床特征及显微手术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翼 游潮 +3 位作者 贺民 孙鸿 陈海峰 李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8年第2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囊性动脉瘤(MCAA)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2月手术治疗37例MCAA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37例患者共发现MCAA38个,位于大脑中动脉近端(M1As)11个、大脑中动脉分叉部(MbifAs)25个、大脑中...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囊性动脉瘤(MCAA)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2月手术治疗37例MCAA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37例患者共发现MCAA38个,位于大脑中动脉近端(M1As)11个、大脑中动脉分叉部(MbifAs)25个、大脑中动脉远端(MdistAs)2个;MCAA发生破裂者32例,脑内血肿发生率37·5%;入院时Hunt-Hess0级3例、Ⅰ级3例、Ⅱ级9例、Ⅲ级15例、Ⅳ级5例、Ⅴ级2例;所有患者均在电生理检测下,经翼点或改良翼点入路,显微镜下顺行或逆性循大脑中动脉打开侧裂,分离并夹闭动脉瘤颈;术中微血管多普勒检测夹闭前后MCAA及其重要分支的血流状况,确保瘤夹放置满意;38个动脉瘤均以一枚或多枚动脉瘤夹夹闭;术后恢复良好25例;22例获随访6月,GOS4~5分16例、GOS2~3分5例、GOS1分1例、死亡1例。结论联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术前充分做好手术计划,并在电生理检测和微血管多普勒的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囊性动脉瘤 显微手术治疗 电生理检测 微血管多普勒
下载PDF
利用力学方法建立囊状动脉瘤动物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小燕 张昆亚 +3 位作者 朱立鸣 王晖 刘爱民 刘志成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8年第6期632-636,共5页
目的提出一种力学方法,并设计一套实验装置建立囊状动脉瘤动物模型。方法将自行设计的动脉瘤模具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固定于兔腹主动脉上,通过负压吸引增大跨壁压差使动脉局部发生形变,从而形成囊状动脉瘤。结果建立了形态学、组织学和病... 目的提出一种力学方法,并设计一套实验装置建立囊状动脉瘤动物模型。方法将自行设计的动脉瘤模具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固定于兔腹主动脉上,通过负压吸引增大跨壁压差使动脉局部发生形变,从而形成囊状动脉瘤。结果建立了形态学、组织学和病理学仿真的囊状动脉瘤动物模型,并且获得3枚囊状动脉瘤。结论建立囊状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力学方法是可行的,而且这套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 腹主动脉 囊状动脉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囊状动脉瘤生长塑形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兵 高永中 浦佩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444-446,共3页
目的建立大鼠实验性囊状动脉瘤生长塑形模型。方法通过显微手术方法,破坏大鼠颈动脉分叉部位的内膜和内弹力层诱导囊性动脉瘤,在结扎及未结扎对侧颈总动脉的情况下,观察4-5个月,在长、宽、高三个径线上测量动脉瘤的大小,并行正常动脉和... 目的建立大鼠实验性囊状动脉瘤生长塑形模型。方法通过显微手术方法,破坏大鼠颈动脉分叉部位的内膜和内弹力层诱导囊性动脉瘤,在结扎及未结扎对侧颈总动脉的情况下,观察4-5个月,在长、宽、高三个径线上测量动脉瘤的大小,并行正常动脉和动脉瘤壁的组织学观察。结果通过显微手术方法直接破坏大鼠颈动脉分叉部位的内膜和内弹力层,成功诱导出囊状动脉瘤。经过4-5个月的血流冲击,动脉瘤的长、宽、高均明显增大(P<0.01),并且结扎对侧颈总动脉增加同侧血流冲击,可使动脉瘤在高度上继续增大(P<0.01)。正常动脉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构成,各层结构保持完整。动脉瘤壁上没有内膜,结构排列紊乱,瘤壁变薄,有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囊状动脉瘤在长期血流应力的作用下,逐渐增大生长塑形,提供了一个目前所知的较好的研究囊状动脉瘤生长塑形过程中血管生物学机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囊状动脉瘤 血管塑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