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离子与SALI3-2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唐玉林 高占 +3 位作者 徐宏 贺建芝 董一含 郑易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8-134,共7页
用1/2 MS固体培养基培养拟南芥幼苗,研究了CuCl2对转Sali3-2基因植株生长的影响,发现转基因植株Sali3-2的表达可提高其耐受Cu2+胁迫的能力.进一步克隆Sali3-2基因,表达并纯化了缺失信号肽的SALI3-2蛋白.利用固定金属离子亲和色谱(IMAC)... 用1/2 MS固体培养基培养拟南芥幼苗,研究了CuCl2对转Sali3-2基因植株生长的影响,发现转基因植株Sali3-2的表达可提高其耐受Cu2+胁迫的能力.进一步克隆Sali3-2基因,表达并纯化了缺失信号肽的SALI3-2蛋白.利用固定金属离子亲和色谱(IMAC)分析发现,Cu2+能够与SALI3-2蛋白结合.通过荧光光谱及圆二色光谱(CD)进一步研究了Cu2+与SALI3-2蛋白间的键合机理.结果表明,Cu2+可引起SALI3-2蛋白内源性荧光猝灭,其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Cu2+与SALI3-2蛋白的结合常数为8.89×106,结合位点数为1.6.CD分析显示,Cu2+与SALI3-2蛋白的结合未使SALI3-2蛋白二级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由此推测,在高浓度铜离子胁迫下,SALI3-2蛋白通过结合一定数量的Cu2+使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这可能是SALI3-2蛋白的表达使植物耐受Cu2+胁迫能力提高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sali3-2蛋白 金属离子亲和层析 荧光光谱 圆二色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