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东部山区主要树种树干液流研究 被引量:57
1
作者 孙慧珍 孙龙 +1 位作者 王传宽 周晓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42,共7页
选择相同年龄(1 2年生)、起源(实生)和立地条件下的东北东部山区主要树种水曲柳、紫椴、蒙古栎、核桃楸、黄菠萝和红松幼树,采用ICT - 2 0 0 0TE自动监测系统同步测定其树干液流密度、耗水量及其主要环境因子。在生长季晴天,各树种的树... 选择相同年龄(1 2年生)、起源(实生)和立地条件下的东北东部山区主要树种水曲柳、紫椴、蒙古栎、核桃楸、黄菠萝和红松幼树,采用ICT - 2 0 0 0TE自动监测系统同步测定其树干液流密度、耗水量及其主要环境因子。在生长季晴天,各树种的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基本呈单峰曲线(但黄菠萝有3次为双峰曲线) ,日峰值主要出现在1 0 :0 0—1 4 :0 0。黄菠萝、红松、紫椴、水曲柳、蒙古栎和核桃楸最大树干液流密度分别为2 34 0 0、2 86 2 1、5 0 7 93、5 1 6 36、6 2 5 93、94 5 83cm3·cm- 2 h- 1 。除黄菠萝之外,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PAR)和蒸汽压亏缺(VPD)的影响,它们对树干液流变异的贡献率波动在6 0 %~74 %。整个生长季中核桃楸、紫椴、水曲柳、红松、黄菠萝和蒙古栎的耗水量分别为384 0、2 82 0、2 71 0、2 1 2 0、1 4 70和1 390kg·株-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主要树种 树干液流 耗水量 时间动态
下载PDF
应用热扩散技术对红松人工林树干液流通量的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孙龙 王传宽 +2 位作者 杨国亭 张全智 周晓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14,共7页
以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42年生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各3株,2004年5月29日—10月30日应用热扩散技术对不同径级红松树干液流进行测定,并同步测定相关的主要环境因子。通过生长锥获得不... 以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42年生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各3株,2004年5月29日—10月30日应用热扩散技术对不同径级红松树干液流进行测定,并同步测定相关的主要环境因子。通过生长锥获得不同径级红松边材宽度,建立边材面积与胸径的关系方程A=8.032DBH-46.95(R2=0.82,P<0.001)。结果表明:晴天红松树干液流呈明显的单峰曲线,最大值一般出现在12:00—14:00,且优势木>中等木>被压木;而在阴雨天呈不规则曲线,最大值的出现没有规律,夜间也不同程度地出现液流,且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之间液流密度的差异缩小。日液流通量随着生长季节的进程基本呈现减小的趋势,且优势木>中等木>被压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表明,影响生长季红松树干液流的主要环境因子为蒸汽压亏缺和光合有效辐射。由液流通量和边材面积的推算获得,被测红松人工林边材面积为89436.94cm2·hm-2,生长季蒸腾耗水量为678.95t·hm-2;其中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分别占整个林分耗水量的54.83%、35.68%和9.48%。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在生长季的日总蒸腾量分别为0.06~1.42、0.014~0.83和0.017~0.25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树干液流通量 热扩散技术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树干液流对环境变化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3
作者 张雷 孙鹏森 刘世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600-5610,共11页
随着大气中CO2浓度和其它温室气体的上升,预计全球和区域尺度的温度会增加,由于增温导致地球上一些地区降水增加,一些地区可能面临干旱的加剧。要分析气候、环境变化对植被的影响,需要深入了解植被和大气之间能量、水汽和CO2交换,蒸腾... 随着大气中CO2浓度和其它温室气体的上升,预计全球和区域尺度的温度会增加,由于增温导致地球上一些地区降水增加,一些地区可能面临干旱的加剧。要分析气候、环境变化对植被的影响,需要深入了解植被和大气之间能量、水汽和CO2交换,蒸腾是这个交换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分和能量离开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目前,树干液流测定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能比较可靠的估计整树蒸腾,逐步被应用于研究树木水分利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介绍比较成熟的树木(林分)蒸腾估算方法,就树木(林分)水分利用对环境变化响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总结:(1)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对树木水分利用、气孔导度和冠层结构的影响,环境条件决定树木水分利用对CO2的响应幅度。(2)树木蒸腾对降雨的响应类型,降雨格局改变导致的土壤干旱对林分蒸腾的影响。(3)树体储存水的生理意义。随着液流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其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技术与手段将会受到更多学者的重视,也必将推进树木水分利用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 水分利用 蒸腾 环境变化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树干液流动态 被引量:28
4
作者 于占辉 陈云明 杜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970-3976,共7页
应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于2008年4~10月对黄土高原安塞县侧柏人工林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连续测定,并对周围气象、土壤水分等多个环境因子进行了同步测定。结果表明:侧柏在不同月份晴天树干液流速率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呈单... 应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于2008年4~10月对黄土高原安塞县侧柏人工林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连续测定,并对周围气象、土壤水分等多个环境因子进行了同步测定。结果表明:侧柏在不同月份晴天树干液流速率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呈单峰曲线;且各月液流速率日均值受土壤供水水平限制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即4月份最大,为0.00135cm.s-1;10月份最小为0.00011cm.s-1;树干液流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水汽压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其相关程度:光合有效辐射>水汽压差>大气温度>相对湿度,并可用线性表达式来估算;侧柏边材面积和地径呈幂指数关系,并以此结合密度估算出样地侧柏人工林的边材面积为4.65m2,最终估算出侧柏人工林生长季总耗水量为1159.6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侧柏 树干液流 热扩散式探针 气象因子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旱柳树干液流差异 被引量:12
5
作者 彭小平 樊军 +1 位作者 米美霞 薛智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8-45,共8页
应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六道沟小流域内分布在坡地与坝地的旱柳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探讨2种立地条件下旱柳树干液流量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差异。结果表明:2种条件下的旱柳树干液流速率变化趋势基本相... 应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六道沟小流域内分布在坡地与坝地的旱柳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探讨2种立地条件下旱柳树干液流量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差异。结果表明:2种条件下的旱柳树干液流速率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坝地旱柳的液流速率和树干液流量均显著高于坡地旱柳,坝地旱柳平均液流速率和树干液流量分别是坡地的1.4和3倍。2样地旱柳树干液流量的变化规律与气象因子基本一致,气象因子对旱柳树干液流量影响显著,旱柳树干液流量由气象因子与0~50cm土壤含水量综合作用决定,并且在气象因子增加到某一程度时早柳树干液流量主要受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2样地土壤质地不同,土壤蒸发和渗漏强度存在较大差异,坡地沙土持水能力差,降雨后水分易发生渗漏,根区土壤有效含水量低,旱柳经常受到干旱胁迫,以致生长不良形成“小老树”;而坝地无渗漏现象发生,供植物吸收的有效水分多,早柳生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柳 树干液流 热扩散式探针 气象因子 土壤水分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山西太岳山油松林木边材心材导水功能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钦彦 马剑芳 +4 位作者 康峰峰 冯仲科 盖强 王治中 郭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156-159,共4页
实测太岳山36株油松边材和心材面积,建立计算林木边材和心材直径回归方程,使用TDP80探针采用热平衡技术测定山西太岳山地区油松林木夏季边材和心材中液流速度,对比分析夏季不同天气条件下树干边材和心材的导水效率.结果显示油松林木树... 实测太岳山36株油松边材和心材面积,建立计算林木边材和心材直径回归方程,使用TDP80探针采用热平衡技术测定山西太岳山地区油松林木夏季边材和心材中液流速度,对比分析夏季不同天气条件下树干边材和心材的导水效率.结果显示油松林木树干液流夜间流速约为白天流速的5%(60年生林木)~15%(30年生林木);30年生林木白天平均流量(11.7 dm3/d)占全天平均流量(13.9 dm3/d)的84.33%,60年生林木白天平均流量(67.5 dm3/d)占全天流量(69.9 dm3/d)的96.56%.油松林木日间蒸腾耗水占全天耗水量的85%~95%.研究表明30~60年生油松林木液流日总量中边材液流量只占61%~72%,心材液流量可占到28%~39%.油松林木心材的导水功能不宜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边材和心材导水效率 树干液流通量 蒸腾速率
下载PDF
应用热脉冲技术对棘皮桦和五角枫树干液流的研究 被引量:139
7
作者 李海涛 陈灵芝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共6页
应用热脉冲方法,对暖温带落叶阔叶森林主要树种棘皮桦Betuladahurica和五角枫Acermono树干的流液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正常生长状态下,棘皮桦树干单位面积液流通量为0.158... 应用热脉冲方法,对暖温带落叶阔叶森林主要树种棘皮桦Betuladahurica和五角枫Acermono树干的流液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正常生长状态下,棘皮桦树干单位面积液流通量为0.158L·cm-2·d-1,五角枫为0.213L·cm-2·d-1.如果忽略树冠部位的水分贮存,可认为五角枫的蒸腾耗水强度较大.②两树种形成层以下不同深度的树液流速具有相同的日变化趋势.在正午前后各深度流速值均达到最大,各深度流速差值亦达到最大.最大液流速度相对位点棘皮桦在位于距形成层相对距离0.3处,五角枫在位于距形成层相对距离0.5处,表明在上述边材区域具有最高的水分传导率.③棘皮桦、五角枫均存在夜间明显的树干液流上升现象,以补充树冠部的水分贮存.作者认为阔叶树种夜间树液上升的动力是根压.④棘皮桦、五角枫的白昼树液流量变化呈现多峰状曲线.树干液流量变化与环境中气象因子变化密切相关.逐步回归的结果表明,在不同树种中,影响树干液流量的主要因子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脉冲技术 棘皮桦 五角枫 树干液流
下载PDF
山西太岳山油松林木夏季树干液流速率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马剑芳 马钦彦 +6 位作者 康峰峰 冯仲科 王治中 盖强 郭伟 尚红喜 刘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160-164,共5页
2005年6—8月在山西太岳山32年生油松林内,用TDP探针,采用热平衡技术,测定油松林木树干液流速度.研究结果表明:晴天液流速度曲线略呈现双峰形状,为11:00和13:00时(0.002 97,0.002 94 cm/s),12:00流速略有下降(0.002 73 cm/s),反映出林... 2005年6—8月在山西太岳山32年生油松林内,用TDP探针,采用热平衡技术,测定油松林木树干液流速度.研究结果表明:晴天液流速度曲线略呈现双峰形状,为11:00和13:00时(0.002 97,0.002 94 cm/s),12:00流速略有下降(0.002 73 cm/s),反映出林木蒸腾轻度午休现象.树干液流速度晴天大于阴天,雨天液流速度很低.相同天气条件下树干液流速度存在随林木胸径增大而上升的趋势,树干液流速度主要受太阳辐射强度、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影响.夏季林木日平均液流量与树干胸高横断面积呈正比.试验林夏季日平均单株液流量为白天8.666 3 dm3/d,日总量10.373 3 dm3/d,30年生油松林分夏季日平均蒸腾速率为12 843 dm3/(hm2.d),其中白天蒸腾10 730 dm3/(hm2.d),占日蒸腾总量的8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树干液流速度 林分蒸腾速率
下载PDF
黑河流域树木液流秋末冬初的峰值现象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仁升 康尔泗 +3 位作者 张智慧 赵文智 金博文 宋克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21-1228,共8页
应用3套综合环境观测系统,分别布设在黑河上游祁连山区、中游绿洲边缘和下游荒漠河岸林系统,对青海云杉、樟子松、二白杨、白榆、沙枣和胡杨液流量进行了长期观测,最长观测时间为2 0 0 2年夏季到2 0 0 5年初。观测结果表明,不管是常绿... 应用3套综合环境观测系统,分别布设在黑河上游祁连山区、中游绿洲边缘和下游荒漠河岸林系统,对青海云杉、樟子松、二白杨、白榆、沙枣和胡杨液流量进行了长期观测,最长观测时间为2 0 0 2年夏季到2 0 0 5年初。观测结果表明,不管是常绿树种还是落叶树种,树木液流量均会在秋末冬初出现一个峰值,而此时中下游地区的峰值大于夏季。出现这个峰值的时间,正是当地落叶树种的落叶期,也是生长季节向非生长季节过渡的特殊时期,在这个特殊的生长阶段,北半球中高纬度四季分明地区现有的不同树种的观测结果均表明,有这样一个峰值的存在,但在峰值相对大小上有差异。不同地区的观测结果表明,同一地点不同树种液流量大的周期波动具有一致性,而不同地点同一树种大的周期波动互异,这种大的周期波动与当地气候环境条件有关,我国西北干旱区出现秋末冬初液流量大于生长季节的现象,正是由于当地恶劣的气候环境条件所造成的。秋末冬初出现的液流量峰值现象,类似动物冬眠前的准备,是树木为应对严寒的冬季和漫长的早春而采取的生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 液流量 峰值 气候条件
下载PDF
应用热扩散法测定香蕉树蒸腾速率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海军 SHABTAI Cohen +1 位作者 JOSEF Tanny 黄冠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40,共6页
香蕉树植株高大,一般采用间接方法确定耗水量,但所得结果受土壤、大气和农艺措施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本文于2005年11月15日—12月5日在温室内采用热扩散法(即Granier法)测定香蕉树的茎液流,并与用数字天平(称重法)测定的香蕉树蒸腾速率进... 香蕉树植株高大,一般采用间接方法确定耗水量,但所得结果受土壤、大气和农艺措施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本文于2005年11月15日—12月5日在温室内采用热扩散法(即Granier法)测定香蕉树的茎液流,并与用数字天平(称重法)测定的香蕉树蒸腾速率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Granier法测定的日茎液流量与称重法测定的日蒸腾量相差4%.Granier法测定的茎液流速率一般滞后于称重法确定的蒸腾速率1h左右.当日蒸腾量小于0.05L.m-2(活性叶面积)时,Granier方法不能测定茎液流量.Granier传感器一般在安装2~3d后即可正常工作,同时在多株植株上安装Granier传感器取其平均流速值计算蒸腾量可以明显减小测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ier方法 称重法 香蕉树 蒸腾 茎液流
下载PDF
对紫藤和凌霄花的输水结构与水流速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秀军 孟利军 +1 位作者 罗立新 吴树明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5-98,共4页
用热脉冲技术 ,测定了南开大学校园内 2种藤本植物紫藤 (WistariasinensisSweet)和凌霄花 (Campsisgrandiflo raLoise)茎干的液流速度 ,并对两种植物的输水结构进行了解剖学研究 .结果表明 ,两种植物一天中的液流速度均较高 ,且最大值... 用热脉冲技术 ,测定了南开大学校园内 2种藤本植物紫藤 (WistariasinensisSweet)和凌霄花 (Campsisgrandiflo raLoise)茎干的液流速度 ,并对两种植物的输水结构进行了解剖学研究 .结果表明 ,两种植物一天中的液流速度均较高 ,且最大值位于靠近形成层的区域 .两种植物输水结构也表现出了相似的特征 ,液流速度与其解剖结构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脉冲技术 紫藤 凌霄花 输水结构 液流速度 导管 藤本植物 解剖学结构
下载PDF
雪花梨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军 刘春鹏 +2 位作者 张利民 郭延朋 王玉峰 《河北林果研究》 2011年第3期293-297,303,共6页
采用热扩散茎流计法对雪花梨的树干液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雪花梨树干边材液流曲线呈宽峰状,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其变化规律和气象因子关系密切,特别是大气温度、空气湿度和辐射强度,土壤水分则主要从耗水总量角度... 采用热扩散茎流计法对雪花梨的树干液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雪花梨树干边材液流曲线呈宽峰状,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其变化规律和气象因子关系密切,特别是大气温度、空气湿度和辐射强度,土壤水分则主要从耗水总量角度去影响树干液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 雪花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transpi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ged black locust(Robinia pseudoacacia)trees o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China 被引量:2
13
作者 JIAOLei LU Nan +6 位作者 FU Bojie GAO Guangyao WANG Shuai JIN Tiantian ZHANG Liwei LIU Jianbo ZHANG Di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6年第4期604-617,共14页
Black locust (Robinia pseudoacacia) is widely planted throughout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of China.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is species at different ages is highly heterogeneous due to restoration and manage... Black locust (Robinia pseudoacacia) is widely planted throughout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of China.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is species at different ages is highly heterogeneous due to restoration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this study, we aimed to compare the transpiration levels between different aged black locusts at the tree and stand scales, clarifying the physiological status of this species with different ages. Black locust trees with two representative age classes (12 and 28 years) were selected in the Yangjuangou catchment o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Sap flux density (Fd)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solar radiation, air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soil water content) were simultaneously monitored throughout the growing season of 2014. Tree transpiration (Et) was the product of Fd and sapwood area (As), and stand transpiration (Ec) was calculated basing on the stand sap flux density (Js) and stand total sapwood area (AsT). Stomatal conductance (gs) was measured in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and hydraulic conductance was estimated u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piration rate and vapor pressure deficit (VPD).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Et and Ec were higher in the 28-year-old stand than in the 12-year-old stand. The gs and hydraulic conductance of 28-year-old trees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ose of 12-year-old trees, and the two parameters were thus the causes of variations in transpi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ge classes. After rainfall, mean Fd increased by 9% in 28-year-old trees and by 5% in 12-year-old trees. This study thus suggests that stand age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estimating transpiration at the catchment and region scales in this area. These results provide ecophysiological evidences that the older black locust trees had more active physiological status than the younger ones in this area. These findings also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forests o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flow TRANSPIRATION stand age AFFORESTATION RESTORATION Loess Plateau
下载PDF
不同时间尺度北京蟒山油松树干液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孙旭 杨文慧 +5 位作者 焦磊 李宗善 周伟奇 王效科 张咏 王傲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113-4123,共11页
探究不同时间尺度蒸腾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明确其主控因子,对于理解蒸腾对环境响应规律和驱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北京蟒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油松为例,开展树干液流及气象指标、土壤温湿度等环境因子的长期定位观测,并分析不同时间... 探究不同时间尺度蒸腾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明确其主控因子,对于理解蒸腾对环境响应规律和驱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北京蟒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油松为例,开展树干液流及气象指标、土壤温湿度等环境因子的长期定位观测,并分析不同时间尺度油松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土壤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土壤湿度与液流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这3个因子对液流速率变化的贡献量分别占28.3%、11.7%和10.1%;在月尺度上,土壤温度对液流速率的影响最大,贡献量占比49.7%,土壤湿度和相对湿度的贡献量分别为7.3%和6.4%;在年尺度上,相对湿度对液流速率的年际变化的贡献量高达93.3%,是关键控制因子。随着时间尺度的扩展,环境因子对油松液流速率的控制作用逐渐增强。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植物蒸腾的时间尺度转换、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物蒸腾耗水特征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 气象因子 土壤温度 时间尺度 油松
下载PDF
洋槐和垂柳树干液流速度与解剖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长虹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应用热脉冲技术(Heat-pulse technique)和木材解剖学方法,研究了洋槐(RobiniaPseudocacia L)和垂柳(Salix babylonica L)两树种树干液流速度变化和其与木材解剖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环孔材洋槐的最大液流速度出现在靠... 应用热脉冲技术(Heat-pulse technique)和木材解剖学方法,研究了洋槐(RobiniaPseudocacia L)和垂柳(Salix babylonica L)两树种树干液流速度变化和其与木材解剖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环孔材洋槐的最大液流速度出现在靠近形成层的最外层生长轮中;而散孔材垂柳在靠近形成层的几个生长轮中都有较高的液流速度。两树种的液流速度与其解剖结构有密切关系。另外,两树种的最大液流速度具有相同的日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槐 垂柳 树干液流速度 解剖结构 导管 热脉冲 散孔材 环孔材
下载PDF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乔木状沙拐枣耗水特性 被引量:35
16
作者 许浩 张希明 +2 位作者 王永东 魏疆 梁少民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6-222,共7页
利用植物茎流计,测定了塔里木沙漠公路塔中段乔木状沙拐枣茎干液流变化及耗水特性.结果表明3株乔木状沙拐枣在一个生长季内的日平均耗水量为4 183.4 g;在现行的灌溉管理条件下,4~10月3株基径为3.6,3.1,1.9 cm的乔木状沙拐枣日平均耗水... 利用植物茎流计,测定了塔里木沙漠公路塔中段乔木状沙拐枣茎干液流变化及耗水特性.结果表明3株乔木状沙拐枣在一个生长季内的日平均耗水量为4 183.4 g;在现行的灌溉管理条件下,4~10月3株基径为3.6,3.1,1.9 cm的乔木状沙拐枣日平均耗水量分别为6 203.5,4 829.1,1 517.5 g;7月份是耗水量最大的季节.乔木状沙拐枣液流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型,并随环境因子的变化有所波动;液流高峰值出现在12:00~15:00,最小值出现在0:00~3:00,夜间仍保持较高的液流速率.乔木状沙拐枣液流速率与基径呈正相关关系,在6月底,3株基径为3.6,3.1,2.1 cm的乔木状沙拐枣日耗水量分别为9 521.2,5 803.1 g/d和1 818.8 g/d.不同天气条件下沙拐枣日平均率日耗水量的排列顺序为:小雨<阴天<浮尘<沙尘暴<多云<晴天.干旱的环境条件和较为充足的水分供应是耗水量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木状沙拐枣 蒸腾 耗水 茎干液流 热平衡法状 塔里木盆地
原文传递
科尔沁沙丘-草甸过渡带人工杨树林蒸腾耗水特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闫雪 刘廷玺 +2 位作者 吕扬 段利民 韩春雪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71-1579,共9页
采用热扩散茎流计和自动气象站对科尔沁沙丘-草甸过渡带人工杨树林的树干液流和环境因子进行长期连续监测。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茎流速率差异明显,晴天各因子昼夜波动特征明显,雨天波动幅度小,阴天介于二者之间;不同天气类型影响茎... 采用热扩散茎流计和自动气象站对科尔沁沙丘-草甸过渡带人工杨树林的树干液流和环境因子进行长期连续监测。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茎流速率差异明显,晴天各因子昼夜波动特征明显,雨天波动幅度小,阴天介于二者之间;不同天气类型影响茎流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不同,晴天茎流速率与净辐射相关性最高(偏相关系数为0.72),阴天与气温相关性最高(偏相关系数为0.69);整个生长季典型晴天日平均茎流速率近似服从二次曲线,夏季大于春季和秋季,不同月份茎流速率日内变化差异显著,表现在峰值大小、液流启动时间和峰值出现时间不同;林地供水充足,持续干旱和雨后茎流速率没有显著差异,杨树蒸腾所需水分主要来自地下水,地下水位在09:00—17:00下降明显,且茎流速率越大下降幅度越大;不同胸径杨树茎流速率对各气象因子的时滞时间相同,而不同月份茎流速率对各气象因子的时滞时间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热扩散法 树干液流 环境因子 季节变化
原文传递
三种温带树种树干储存水对蒸腾的贡献 被引量:12
18
作者 金鹰 王传宽 桑英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10-1317,共8页
树干储存水在协调叶片水分和碳平衡、维持树木水分收支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无孔材红松(Pinus koraiensis)、散孔材山杨(Populus davidiana)和环孔材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为对象,于2010年8月中旬至9月末(生长季后期)测定其冠基... 树干储存水在协调叶片水分和碳平衡、维持树木水分收支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无孔材红松(Pinus koraiensis)、散孔材山杨(Populus davidiana)和环孔材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为对象,于2010年8月中旬至9月末(生长季后期)测定其冠基和干基树干液流通量以及树干储存水的日变化过程,量化分析树干储存水对日蒸腾量的贡献及其生物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冠基的液流比干基启动得早,而且两者在一天中存在显著的时滞。树干储存水的日进程总体上可分为:完全释放、以释放为主补充为辅、以补充为主释放为辅、饱和稳定等4个阶段,但每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和变化格局随树种而变。红松的树干储存水在一天内表现出两个释放-补充周期,而两种阔叶树种均只经历了一次释放-补充过程。在测定时段内红松、山杨、蒙古栎标准化到平均木(边材体积为0.29 m3)的树干储存水释放量分别为:(3.4±1.5)、(2.4±0.6)和(1.5±0.4)kg.d–1,分别占日蒸腾量的18.9%、17.1%和8.8%。树干储存水释放量与日蒸腾量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而与干基的边材面积和树高呈正相关关系。该研究突显了树木大小(树高和边材面积)和材性特征对树干储存水释放量及其对蒸腾量贡献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动态 树干液流 蒸腾 水分储存 水分利用
原文传递
Estimation of tree transpiration and response of tree conductance to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in desert-oasis system of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5
19
作者 CHEN Rensheng KANG Ersi ZHANG Zhihui ZHAO Wenzhi SONG Kechao ZHANG Jishi LAN Yongcha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4年第z1期9-20,共12页
Transpirations of three dominated tree species, namely Mongol Scotch Pine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in), White elm (Ulmus pumila) and Gansu Poplar (Populus gansuensis Wang et Yang) in oasis shelter forest (... Transpirations of three dominated tree species, namely Mongol Scotch Pine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in), White elm (Ulmus pumila) and Gansu Poplar (Populus gansuensis Wang et Yang) in oasis shelter forest (Linze site) and of two dominated tree species,namely Euphrates Poplar (Populus euphratica Oliv.) and Russia olive (Elaeagnus angustifolia Linn.) in lowland desert (Erjinaqi site) have been estimated using measured sapflow in summer,autumn and winter, 2002 and in spring, 2003. An ENVIS System was used for each site to measure microclimate variables, soil moisture and sapflow every half an hour, and the study time scale is one day. In the 104 days of observation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at the Linze site, the average daily sapflow of Gansu Poplar is 9.93L·d-1,and the average transpiration per unit leaf area is 1.99mm·d-1.For White elm tree,the daily average sapflow is 4.08L·d-1,while the daily average transpiration per unit leaf area is 0.49mm·d-1.The values for Mongol Scotch Pine are 3.91L·d-1 and 0.25mm·d-1,respectively.In the total 73 days of observation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at the Erjinaqi site, the daily average sapflows of Russia olive and Euphrates Poplar are 12.1 and 20.97L·d-1,respectively,and the average transpirations per unit leaf area are 0.22 amd 0.31mm·d-1,respectively.In the observation period of the growing season,tree conductances of Mongol Scotch Pine, White elm, Gansu Poplar or Russia olive show an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daily average air temperature or vapour pressure deficit, but the relationship is not so obvious between tree conductance and global radiation. The transpiration process of each tree species is affected by all the observed four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The response of tree conductance to different climatic factors changes with tree species. The effect of the same factor to the same tree species is also variable in different growing stages. The sapflow of every tree species is relatively large in later spring to early summer, and low in summer, and then reaches its largest value in later September. In the mid-November, the sapflow is relatively large, especially the deciduous tree species. This may b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ree species in Arid Regions of Northwes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flow TREE conductance leaf area transpiration soil water content climatic variabl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