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of the whole hydrocarbon-generating process of sapropelic source rock
1
作者 LI Jian MA Wei +4 位作者 WANG Yifeng WANG Dongliang XIE Zengye LI Zhisheng MA Chenghua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3期461-471,共11页
Based on experimental data from hydrocarbon generation with a semi-open system, hydrocarbon generation kinetics modeling in gold tube of closed system, high temperature pyrolysi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exper... Based on experimental data from hydrocarbon generation with a semi-open system, hydrocarbon generation kinetics modeling in gold tube of closed system, high temperature pyrolysi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experiment with open system and geological dat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hole hydrocarbon-generating process, hydrocarbon expulsion efficiency and retained hydrocarbon quantity, origins of natural gas generated in high-over mature stage and cracking temperature of methane homolog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 sapropelic source rock has a hydrocarbon expulsion efficiency of 30%-60% and 60%-80% in the major oil generation window(with Ro of 0.8%-1.3%) and high maturity stage(with Ro of 1.3%-2.0%) respectively;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io of kerogen degradation gas to oil cracking gas in total generated gas in high maturity stage is about 1:4. The degradation gas of kerogen accounts for 20%, the retained liquid hydrocarbon cracking gas accounts for 13.5%, and the amount of out-reservoir oil cracking gas(including aggregation type and dispersed oil cracking gas) accounts for 66.5%. The lower limit of gas cracking is determined preliminarily. Based on the new understandings, a model of the whole hydrocarbon-generating process of source rock is bui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ropelic source rock hydrocarbon-generating model HYDROCARBON EXPULSION efficiency experiment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KEROGEN degradation GAS cracking GAS
下载PDF
A simple method to model the reduced environment of lake bottom sapropel formation
2
作者 Olga L.GASKOVA Vera D.STRAKHOVENKO +2 位作者 Nadezhda I.ERMOLAEVA Eugene Yu.ZARUBINA Ekaterina A.OVDINA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956-966,共11页
The Kambala and Barchin brackish lakes(Baraba steppe,southern West Siberia) contain an organic-rich sapropel layer that was formed in oxygen-depleted waters.We measured the bulk sediment elemental composition,the wate... The Kambala and Barchin brackish lakes(Baraba steppe,southern West Siberia) contain an organic-rich sapropel layer that was formed in oxygen-depleted waters.We measured the bulk sediment elemental composition,the water chemistry and determined the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and predominant biota species(Diatoms and Cyanobacteria in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respectively) in the lakes.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first lake has a siliceous type of sapropel and the second a carbonaceous one.A computer thermodynamic model was developed for chemical interaction in water-bottom sediment systems of the Kambala and Barchin Lakes.The surface sodium bicarbonate waters are supersaturated with respect to calcite,magnesite(or low Mg-calcite),quartz and chlorite with minor strontianite,apatite and goethite(pH8.9-9.3,Eh 0.3 V).Nevertheless,it is shown that during sapropel deposition,deep silt waters should be anoxic(Eh<0 V).The virtual component CH_2O has been used to create an anoxic environment suitable for pyrite formation due to the biotic community impact and abiotic reduction.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has shown that silt water is not necessarily euxinic(anoxic and sulfidic).Depending on Eh,sulfate sulfur can dominate in solution,causing the formation of gypsum together with pyrite.An attempt was made to find a reason for solution supersaturation with respect to Ca and Mg ions due to their complexation with humic ac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开发 还原环境 腐泥 单方 湖底 缺氧环境 碳酸氢钠 生物群落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文昌组有机质碳同位素异常成因
3
作者 何智同 尹相东 +5 位作者 陈世加 雷明珠 朱必清 刘杨 赵荣茜 刘宇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6-279,共14页
部分中国近海湖盆和大西洋裂谷盆地发现了腐泥型有机质碳同位素偏重的现象,并伴随异常高总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力。本文依据泥岩有机碳测试、孢粉分析、主微量元素、泥岩和原油碳同位素及饱和烃色质色谱资料,并结合现代湖泊盘星藻发育特... 部分中国近海湖盆和大西洋裂谷盆地发现了腐泥型有机质碳同位素偏重的现象,并伴随异常高总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力。本文依据泥岩有机碳测试、孢粉分析、主微量元素、泥岩和原油碳同位素及饱和烃色质色谱资料,并结合现代湖泊盘星藻发育特征,从有机质来源、古环境条件和有机质保存改造三个方面探讨了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古近系文昌组碳同位素正偏移的成因机制。珠三坳陷文昌组碳同位素异常与气候、古生产力、古水深和藻类勃发等古环境因素有关。然而,从三级层序尺度看,古水深可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指示水深的Rb/K比值随深度加深而增加,与碳同位素和TOC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同时现代湖泊研究也证实了盘星藻分布于不同水深范围,因此“深水型盘星藻”的繁盛很可能是珠三坳陷文昌组二段烃源岩碳同位素偏重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泥型有机质 碳同位素 古环境 盘星藻 珠三坳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抚顺煤精的物质组成及密度与品质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张超 宋晓光 +6 位作者 范勇 齐丽曼 王楠 王蕊 盛金 王环宇 李文麾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期64-70,共7页
煤精是一种天然有机宝石,由有机物和少量的矿物质组成。目前学术界缺乏对煤精物质组成的系统性研究。本文采用红外光谱、密度和灰分测定,对抚顺煤精和煤样品的物质组成进行了分析,为其鉴定和质量分级奠定了一定基础。通过红外光谱表征发... 煤精是一种天然有机宝石,由有机物和少量的矿物质组成。目前学术界缺乏对煤精物质组成的系统性研究。本文采用红外光谱、密度和灰分测定,对抚顺煤精和煤样品的物质组成进行了分析,为其鉴定和质量分级奠定了一定基础。通过红外光谱表征发现,煤精样品的物质组成包含一定数量的酯类化合物,而煤样品中几乎没有发现,这类化合物主要来自于煤精形成过程中的腐泥煤。煤精和煤都含有脂肪烃,但煤精中脂肪烃的含量比煤中的高。煤精是在煤化过程中腐泥煤(主要成分是链状脂肪族)填充了腐殖煤(主要成分是芳香族)的孔隙形成的腐殖腐泥煤。煤精、煤和煤矸石的密度和灰分与其含有矿物质量有密切关系,含矿物质多,灰分多,密度也高。煤精的物质组成决定了煤精的外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精 腐殖腐泥煤 红外吸收峰 密度 灰分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中泥盆统腐泥型烃源岩晚期生气特征实验研究
5
作者 田辉 吴子瑾 +1 位作者 盖海峰 王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4,共9页
中国南方古生界烃源岩的原始干酪根类型以腐泥型-偏腐泥型(Ⅰ-Ⅱ型)为主,目前主体处于过成熟阶段(镜质体反射率R_(o)>2.0%),准确评价Ⅰ-Ⅱ型干酪根在生-排油之后的生气潜力(或晚期生气)及生气特征对中国南方古生界深层-超深层天然气... 中国南方古生界烃源岩的原始干酪根类型以腐泥型-偏腐泥型(Ⅰ-Ⅱ型)为主,目前主体处于过成熟阶段(镜质体反射率R_(o)>2.0%),准确评价Ⅰ-Ⅱ型干酪根在生-排油之后的生气潜力(或晚期生气)及生气特征对中国南方古生界深层-超深层天然气勘探至关重要。鉴于此,以川西北地区中泥盆统观雾山组样品(R_(o)≈1.1%)为例,通过黄金管生烃模拟实验,结合已有文献资料,探讨了Ⅰ-Ⅱ型干酪根在高-过成熟阶段的生气潜力及气体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样品残留油含量(按单位有机碳质量计算,以下同)为140 mg/g,现今生气潜力为220 mL/g,显示仍具有较好的生气潜力。其中,干酪根裂解气的贡献至少为140 mL/g,残留油裂解气最多为80 mL/g,表明腐泥型烃源岩在排油效率较高时,其晚期生气以干酪根裂解气为主。同时,排油之后的腐泥型烃源岩晚期生成的天然气干燥系数较高,随着甲烷产率的增加甲烷碳同位素快速变重,在成熟度达到R_(o)≈3.5%时,其甲烷碳同位素值与母质干酪根碳同位素值接近(碳同位素分馏程度约为0.5‰)。上述结果可为中国南方古生界深层-超深层天然气的资源潜力评价和天然气来源识别等研究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根裂解气 甲烷碳同位素 腐泥型烃源岩 晚期生气 深层天然气 中泥盆统 川西北地区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成因类型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全有 金之钧 +3 位作者 王毅 李剑 刘文汇 刘志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0,共5页
塔里木盆地发育寒武—奥陶系腐泥型和三叠—侏罗系腐殖型两套烃源岩,由此决定了塔里木盆地存在来自腐殖型母质的煤型气和来自腐泥型母质的油型气。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发现塔里木盆地不同类型的天然气分布受... 塔里木盆地发育寒武—奥陶系腐泥型和三叠—侏罗系腐殖型两套烃源岩,由此决定了塔里木盆地存在来自腐殖型母质的煤型气和来自腐泥型母质的油型气。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发现塔里木盆地不同类型的天然气分布受寒武系—奥陶系的腐泥型和三叠系—侏罗系腐殖型烃源岩分布范围和热演化程度的影响。煤型气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四周,主要包括库车坳陷、塔西南坳陷和塔东南坳陷,而油型气主要分布在塔北隆起、北部坳陷、中央隆起和塔西南坳陷的北部。塔里木盆地油型气又可分为干酪根裂解气和原油裂解气两种。在满东地区、和田河地区和塔中地区,原油可以达到二次油气裂解程度,向塔北隆起的轮南方向原油裂解程度呈减弱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煤型气 油型气 腐泥型烃源岩 腐殖型烃源岩 热演化程度
下载PDF
腐泥型烃源岩生排烃模拟实验与全过程生烃演化模式 被引量:37
7
作者 李剑 马卫 +4 位作者 王义凤 王东良 谢增业 李志生 马成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5-454,共10页
利用半开放体系生排烃模拟实验、封闭体系的黄金管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与开放体系的高温热解色谱质谱实验数据与实测数据,在经典生烃模式基础上,对烃源岩全过程生烃演化特征、排烃效率与滞留烃量、高过成熟阶段天然气来源及甲烷同系物裂... 利用半开放体系生排烃模拟实验、封闭体系的黄金管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与开放体系的高温热解色谱质谱实验数据与实测数据,在经典生烃模式基础上,对烃源岩全过程生烃演化特征、排烃效率与滞留烃量、高过成熟阶段天然气来源及甲烷同系物裂解温度等问题开展了深入探讨。研究认为,腐泥型烃源岩在主生油阶段(R_o值为0.8%~1.3%)的排烃效率为30%~60%,高成熟阶段(R_o值为1.3%~2.0%)的排烃效率在60%~80%;高成熟阶段干酪根降解气与原油裂解气对总生气量的贡献比大致为1∶4,干酪根降解气量占20%,滞留液态烃裂解气量占13.5%,源外原油裂解气(包含聚集型与分散性原油裂解气)量占66.5%。初步确定了天然气的裂解下限,建立了烃源岩全过程生烃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泥型烃源岩 生烃演化模式 排烃效率 生排烃模拟实验 干酪根 降解气 裂解气
下载PDF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各种成因气贡献 被引量:27
8
作者 张居和 方伟 +1 位作者 李景坤 霍秋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9-589,共11页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首次发现以腐泥型气为主的有机成因天然气,不同地区深层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各种成因气的贡献成为研究重点。采集徐家围子断陷29口井35件深层天然气和26口井33件深层烃源岩样品,采用组分碳同位素和轻烃指纹色谱方法分析天...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首次发现以腐泥型气为主的有机成因天然气,不同地区深层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各种成因气的贡献成为研究重点。采集徐家围子断陷29口井35件深层天然气和26口井33件深层烃源岩样品,采用组分碳同位素和轻烃指纹色谱方法分析天然气和烃源岩样品,实验研究认为深层天然气主要为腐殖型气、腐泥型气、有机深源气3种成因组成的混合气,无机成因烷烃气的贡献较小。首次提出了多种有机成因类型天然气贡献定量测试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采用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乙烷碳同位素和甲基环己烷指数、环己烷指数、脂烃族参数5个成因类型指标,确定了腐殖型气、腐泥型气、有机深源气的5个成因类型指标端元值,利用天然气的混合配比性建立成因类型指标地球化学模型,采用非线性数学模拟方法建立计算模板,首次定量测试了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样品中3种有机成因气的定量贡献。实验结果表明,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除昌德气藏芳深1井、芳深2井有机深源气贡献为81%外,其他井的腐殖型气、腐泥型气和有机深源气平均贡献分别为62.45%、25.51%、12.02%;不同地区及井段的腐殖型气、腐泥型气和有机深源气贡献有差别,升平—汪家屯地区平均贡献分别为61.63%、20.94%、17.29%,昌德地区平均贡献分别为73.74%、14.48%、11.77%,兴城—徐东地区及断陷中东部平均贡献分别为51.98%、40.99%、7.01%。从断陷北部到中部即从升平—汪家屯、昌德到兴城—徐东地区有机深源气贡献减少、腐泥型气贡献增大,部分井段腐泥型气贡献超过43%且为主要贡献,个别井段腐泥型气贡献最大达74%,与断陷中东部烃源岩Ⅱ型有机质相对发育及断陷地层地质特征相吻合,呈现主要来源于下伏气源岩和天然气藏以垂向运移为主、侧向运移为辅的源岩控型成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型气 腐泥型气 有机深源气 无机成因烷烃气 数学模拟计算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低熟油的发现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志勇 卫延召 赵长毅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98-604,共7页
三塘湖盆地目前所发现的原油的C2 9甾烷 2 0S/ (2 0S +2 0R)值大部分小于 0 .42 ,属于低 (未 )熟油的范畴。与国内外报道的低熟油相比 ,三塘湖盆地物性特征也具有高密度、高粘度及高含蜡量等特征 ,但其物性偏好。经油源分析 ,这些低熟... 三塘湖盆地目前所发现的原油的C2 9甾烷 2 0S/ (2 0S +2 0R)值大部分小于 0 .42 ,属于低 (未 )熟油的范畴。与国内外报道的低熟油相比 ,三塘湖盆地物性特征也具有高密度、高粘度及高含蜡量等特征 ,但其物性偏好。经油源分析 ,这些低熟油主要来源于上二叠统芦草沟组。该组烃源岩演化程度较低 ,有机质丰度较高 ,属较好生油岩。通过有机显微组分分析 ,发现芦草沟组烃源岩以富含腐泥无定形富氢显微组分而有别于三塘湖盆地其它低熟源岩。经热解分析 ,腐泥无定形是芦草沟组烃源岩主要生烃贡献者 ,并且其主生烃期Ro 在 0 .35 %~ 0 .6 %之间。因此 ,腐泥无定形低熟生烃是三塘湖盆地低熟油的主要生烃机制。另外 ,在三塘湖盆地原油以及芦草沟组源岩中都检测到 17α(H) 2 5 降霍烷系列化合物 ,说明三塘湖盆地的低熟油可能与陆源有机质细菌降解改造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芦草沟组 低熟油 显微组分 腐泥无定形 地球化学特征 生成机理 原油 烃源岩
下载PDF
泥炭和腐泥对风沙土理化性质和白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马云艳 赵红艳 +3 位作者 谢绿武 王开莉 严啸 李鸿凯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2-176,共5页
选用泥炭、腐泥及其混合物3种天然有机物料作为风沙土改良剂,进行盆栽试验,评价不同处理对白菜生长状况和风沙土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泥炭和腐泥后的风沙土利于白菜生长,单施泥炭8%-12%、或单施腐泥28%-32%效果明显,混合施入12%泥... 选用泥炭、腐泥及其混合物3种天然有机物料作为风沙土改良剂,进行盆栽试验,评价不同处理对白菜生长状况和风沙土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泥炭和腐泥后的风沙土利于白菜生长,单施泥炭8%-12%、或单施腐泥28%-32%效果明显,混合施入12%泥炭+28%腐泥的效果也较好,表现为风沙土的物理结构、pH有所改善,土壤中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和腐植酸含量都有所增加;白菜的高度、根长、鲜质量和干质量明显优于对照。因此,认为泥炭和腐泥是风沙土的优良改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腐泥 风沙土 理化性质 土壤改良
下载PDF
泥炭和腐泥改良风沙土前后土壤理化性质比较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云艳 赵红艳 +3 位作者 严啸 谢绿武 王开莉 李鸿凯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6期40-44,共5页
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在风沙土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泥炭、腐泥及其混合物,对比试验前后各个处理的风沙土理化性质变化。结果表明,在风沙土中施入8%~12%的泥炭或者32%的腐泥或者二者混合添加,都可明显改善土壤容重和pH值,增加土壤养分含... 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在风沙土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泥炭、腐泥及其混合物,对比试验前后各个处理的风沙土理化性质变化。结果表明,在风沙土中施入8%~12%的泥炭或者32%的腐泥或者二者混合添加,都可明显改善土壤容重和pH值,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物理性粘粒含量。这一点,无论是在盆栽白菜前或者试验后的土壤中,都可以得到证明。但是在盆栽结束后,再次种植作物时,应根据作物的需要,补充氮肥,而磷肥和钾肥可以少加或者不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腐泥 风沙土 改良 理化性质
下载PDF
淄博煤田共生腐泥煤与腐植煤化学组成对比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桂建 杨萍玥 +1 位作者 彭子成 王桂梁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2003年第1期23-27,共5页
为正确区分腐泥煤与腐植煤的地球化学特征 ,对山东淄博煤田 1 0个地质勘探钻孔中共生的腐泥煤与腐植煤样品的水分、硫含量、发热量、灰产率及灰成分、微量元素等进行了分析测试和对比研究 ,研究表明与共生的腐植煤相比 ,大部分腐泥煤具... 为正确区分腐泥煤与腐植煤的地球化学特征 ,对山东淄博煤田 1 0个地质勘探钻孔中共生的腐泥煤与腐植煤样品的水分、硫含量、发热量、灰产率及灰成分、微量元素等进行了分析测试和对比研究 ,研究表明与共生的腐植煤相比 ,大部分腐泥煤具有低硫、高灰、高密度、富含微量元素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泥煤 腐植煤 地球化学 水分 发热量 微量元素 煤田
下载PDF
腐泥煤的煤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肖贤明 程顶胜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1-29,共9页
腐泥煤的煤化作用特征目前了解甚少.对我国产出的不同时代、不同煤化程度腐泥煤,结合热模拟试验,并通过与腐殖煤的对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在煤化作用过程中,腐泥煤的宏观和微观岩石学特征、元素组成和化学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 腐泥煤的煤化作用特征目前了解甚少.对我国产出的不同时代、不同煤化程度腐泥煤,结合热模拟试验,并通过与腐殖煤的对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在煤化作用过程中,腐泥煤的宏观和微观岩石学特征、元素组成和化学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腐泥煤的煤化作用机理,研究了其煤化程度指标,提出了其煤级划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泥煤 煤化作用 矿化
下载PDF
四川盆地陆相油型气分布、成因及来源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童 王鹏 +3 位作者 沈忠民 周瑶 李延飞 张文凯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7-144,共8页
四川盆地陆相天然气类型主要为煤型气,而油型气的含量、分布较少,因此在研究四川盆地有利于油型气生成的陆相烃源岩特征及分布的基础上,从全盆的角度通过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构造条件分析了陆相油型气的分布、成因与来源情况。研究表... 四川盆地陆相天然气类型主要为煤型气,而油型气的含量、分布较少,因此在研究四川盆地有利于油型气生成的陆相烃源岩特征及分布的基础上,从全盆的角度通过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构造条件分析了陆相油型气的分布、成因与来源情况。研究表明:1川西地区须一段、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发育腐泥型烃源岩,川中地区须一段发育薄层的腐殖腐泥型烃源岩;2油型气在川西地区须二段少量分布,在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大量分布,须二、须六段少量分布,在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各段有一定量分布;3川西地区须二段油型气为二次裂解成因,来自川西地区须一段腐泥型烃源岩,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和须二、须六段油型气为干酪根裂解成因,中下侏罗统和须六段油型气来自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腐泥型烃源岩,须二段油型气来自川中地区须一段薄层的腐殖腐泥型烃源岩,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各段油型气为二次裂解成因,来自下伏海相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型气 干酪根裂解 二次裂解 腐泥型烃源岩
下载PDF
复合型土壤营养调理剂改良吉林省西部风砂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红艳 谢绿武 +3 位作者 马云艳 李鸿凯 严啸 安玉龙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2-136,共5页
通过两年的盆栽试验,考察了8种风砂土营养调理剂对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无机化肥相比,同时施用无机化肥与泥炭或腐泥或其混合物或腐植酸液体肥,白菜的生长高度、最大叶宽、鲜重和干重都得到了提高;单施无机化肥或共同施用无... 通过两年的盆栽试验,考察了8种风砂土营养调理剂对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无机化肥相比,同时施用无机化肥与泥炭或腐泥或其混合物或腐植酸液体肥,白菜的生长高度、最大叶宽、鲜重和干重都得到了提高;单施无机化肥或共同施用无机化肥和腐植酸液体肥对当年白菜生长效果显著,第二年白菜生长明显下降;用泥炭、腐泥或其混合物改良风砂土后,再施用无机化肥,不仅当年作物生长好于单施无机化肥的,而且具有后效性.由此可见,有机物料泥炭、腐泥与无机化肥等制成的有机无机复合型土壤营养调理剂,具有改良土壤结构、提供营养,兼有长效与短效双重功能,是风砂土改良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砂土 泥炭 腐植酸 腐泥
下载PDF
泥炭和腐泥在医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则有 李宜垠 +1 位作者 E.Φ.多里多维奇 王树生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09-114,共6页
通过对泥炭与腐泥在医学方面的应用研究,阐述了泥炭与腐泥的碱-乙醇提取物的医疗实践结果,提出泥炭生物活性物质,即腐殖酸、各种萜素、维生素、激素、生物胺和酚酸等,具有增强有机体的机能抗性,提高再生机能,及滋养作用等.同时... 通过对泥炭与腐泥在医学方面的应用研究,阐述了泥炭与腐泥的碱-乙醇提取物的医疗实践结果,提出泥炭生物活性物质,即腐殖酸、各种萜素、维生素、激素、生物胺和酚酸等,具有增强有机体的机能抗性,提高再生机能,及滋养作用等.同时,指出这种天然有机物资源作为制药原料,在医疗疑难疾病和净化放射性污染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腐泥 天然药物 医学 应用
下载PDF
腐泥型煤二次生烃热解模拟的荧光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田忠 张有生 秦勇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34,共4页
通过对 4块腐泥型煤原样及热解模拟残渣样的荧光特征的研究 ,对腐泥煤二次生烃特征加以探讨 ,得出主要结论为 :(1)当开始二次生烃时 ,将出现蓝移现象 ,蓝移现象标志着二次生烃的开始 ;(2 )蓝移现象发生的起始位置 (镜质组反射率为标志 ... 通过对 4块腐泥型煤原样及热解模拟残渣样的荧光特征的研究 ,对腐泥煤二次生烃特征加以探讨 ,得出主要结论为 :(1)当开始二次生烃时 ,将出现蓝移现象 ,蓝移现象标志着二次生烃的开始 ;(2 )蓝移现象发生的起始位置 (镜质组反射率为标志 )及蓝移现象的强度与样品的原始成熟度有密切关系 ,伴随着原始成熟度的提高 ,蓝移现象发生的成熟度位置将逐渐后移 ,其与初始成熟度的差值将先增大后减小 ,增大与减小的转折点推测位于 1.4 6%~ 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泥煤 二次生烃 荧光特征 蓝移 热解模拟 成熟度
下载PDF
泥炭沼泽起源及其发育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则有 曹雨 +1 位作者 王铁林 H.H.班巴洛夫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3期88-96,共9页
通过对白俄罗斯别列金自然保护区与中国东北长白山地区典型泥炭沼泽的考察研究,从泥炭沼泽形成环境和泥炭层特征方面,详细地分析了道莫日里契科、萨弗斯克-莫赫和金川、哈尼四处泥炭沼泽的地表形态、植被类型以及泥炭剖面结构,泥炭... 通过对白俄罗斯别列金自然保护区与中国东北长白山地区典型泥炭沼泽的考察研究,从泥炭沼泽形成环境和泥炭层特征方面,详细地分析了道莫日里契科、萨弗斯克-莫赫和金川、哈尼四处泥炭沼泽的地表形态、植被类型以及泥炭剖面结构,泥炭类型等的异同性,提出泥炭沼泽形成实质是自然界中物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生物循环与地质循环过程中生物化学作用的结果.同时,泥炭沼泽的形成还与两地区特有的冰川和火山作用影响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沼泽 起源 发育 沼泽 环境特征
下载PDF
四川省德阳地区泥炭资源的表征及质量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敬畅 曹维良 +1 位作者 刘静 罗卫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2年第4期95-100,共6页
本文报导了对四川省德阳地区八种不同来源的泥炭进行全面分析的结果,并与黑龙江省腐值土及山西褐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四川省德阳地区泥炭的腐植酸含量大都在20—30%之间,属于中腐酸泥炭,有机质含量在40—50%之间,属于中有机质炭。对... 本文报导了对四川省德阳地区八种不同来源的泥炭进行全面分析的结果,并与黑龙江省腐值土及山西褐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四川省德阳地区泥炭的腐植酸含量大都在20—30%之间,属于中腐酸泥炭,有机质含量在40—50%之间,属于中有机质炭。对从上述八种泥炭中提取的腐植酸进行表征,平均分子量为327.78,其结构是由C、N、H、O、S等元素组成,含有-COOH、-NH、-OH基的结构比较复杂的芳香有机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腐植酸 测试 表征
下载PDF
硝化处理腐殖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丽华 唐志华 +2 位作者 葛红光 何云华 李玮 《河南化工》 CAS 2005年第11期22-23,共2页
通过实验测定了泥炭中腐殖酸的含量,研究了硝化处理腐殖酸的工艺.实验表明从泥炭中提取的腐殖酸的含量会随硫酸的浓度(2~4 mol/L)增大而增大,而把泥炭硝化再经碱溶解酸沉淀,与使用相同浓度的酸相比,腐殖酸的含量增加近5%.此实验为分离... 通过实验测定了泥炭中腐殖酸的含量,研究了硝化处理腐殖酸的工艺.实验表明从泥炭中提取的腐殖酸的含量会随硫酸的浓度(2~4 mol/L)增大而增大,而把泥炭硝化再经碱溶解酸沉淀,与使用相同浓度的酸相比,腐殖酸的含量增加近5%.此实验为分离提取腐殖酸肥料提供了一些必备的基本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腐殖酸 硝化 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