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ulated-ISRJ rejection using online dictionary learning f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ery
1
作者 WEI Shaopeng ZHANG Lei +1 位作者 LU Jingyue LIU Hongw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316-329,共14页
In electromagnetic countermeasures circumstances,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imagery usually suffers from severe quality degradation from modulated interrupt sampling repeater jamming(MISRJ),which usually owes consid... In electromagnetic countermeasures circumstances,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imagery usually suffers from severe quality degradation from modulated interrupt sampling repeater jamming(MISRJ),which usually owes considerable coherence with the SAR transmission waveform together with periodical modulation patterns.This paper develops an MISRJ suppression algorithm for SAR imagery with online dictionary learning.In the algorithm,the jamming modulation temporal properties are exploited with extracting and sorting MISRJ slices using fast-time autocorrelation.Online dictionary learning is followed to separate real signals from jamming slices.Under the learned representation,time-varying MISRJs are suppressed effectively.Both simulated and real-measured SAR data are also used to confirm advantages in suppressing time-varying MISRJs over traditional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modulated interrupt sampling jamming(MISRJ) online dictionary learning
下载PDF
A COMPARISON OF SOME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S ON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被引量:9
2
作者 Fan Luhong Pi Yiming Huang Shunji Hou Yinming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2006年第1期132-135,共4页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i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target classification, recognition, identification and many othe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 simulation model of ISAR system is established after analyzi...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i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target classification, recognition, identification and many othe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 simulation model of ISAR system is established after analyzing the principle of ISAR imaging, and then several ECM (Electronic Counter Measurement) techniques are studied.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re done on the basis of such researc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of the research can be used for ECM equi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合成孔径雷达 Isar 干扰 电子计数器 ECM装置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Raw Signal for Space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3
作者 曹鹏志 许荣庆 刘永坦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1998年第2期40-47,共8页
The study on simulation of raw signal for spaceborne SAR aims at producing raw signal to test and evaluate the system and imaging algorithm. The model used for simulation includes a distributed target model, a platfor... The study on simulation of raw signal for spaceborne SAR aims at producing raw signal to test and evaluate the system and imaging algorithm. The model used for simulation includes a distributed target model, a platform and target geometry model, and a mathematical architecture used for generation of raw echo. Two aspects are stressed, one is the effects of earth ellip soid and attitude errors on radar impulse respense, the other is quick generation of range migration in azimuth frequency domain. Prescribed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 account for a realistic speckle of actual image. Finally, examples are given to validate the simulation of raw signal for spaceborne S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SIMULATION RAW signal
下载PDF
An Information Theory Approach to the Data Compression and Imaging System f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4
作者 Xiao Yongxin Peng Hailiang and Chen Zongzhi(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5年第1期1-15,共15页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s portrayed as a multiple access channel. An information theory approach is applied to the SAR imaging system, and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about a target that can be extracted from its ...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s portrayed as a multiple access channel. An information theory approach is applied to the SAR imaging system, and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about a target that can be extracted from its radar image is evaluated by the average mutual information measure. A conditional (transition)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 of the SAR imaging system is derived by analyzing the system and a closed form of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is found. It is shown that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btained by the SAR imaging system from an independent sample of echoes will decrease and the total information content obtained by the SAR imaging system will increase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looks. Because the total average mutual information is also used to define a measure of radiometric resolution for radar images, it is shown that the radiometric resolution of a radar image of terrain will be improved by spatial averaging. In addition, the imaging process and the data compression process for SAR are each treated as an independent generalized communication channel. The effects of data compression upon radiometric resolution for SAR are studied and some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nformation theory data compression radiometric resolution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 multiple access channel average mutual information
下载PDF
Carbon stock estimation by dual-polariz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and forest inventory data in a Mediterranean forest landscape
5
作者 Can Vatandaşlar Saygin Abdika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3期827-838,共12页
Forest ecosystem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mitiga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by forming massive carbon sinks. Their carbon stocks and stock changes need to be quantified for carbon budget balancing and international repo... Forest ecosystem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mitiga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by forming massive carbon sinks. Their carbon stocks and stock changes need to be quantified for carbon budget balancing and international reporting schemes. However, direct sampling and biomass weighing may not always be possible for quantification studies conducted in large forests. In these cases, indirect methods that use forest inventory information combined with remote sensing data can be beneficia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mages offer numerous opportunities to researchers as freely distributed remote sensing data. This study aims to estimate the amount of total carbon stock (TCS) in forested lands of the Kizildag Forest Enterprise. To this end, the actual storage capacities of five carbon pools, i.e. above- and below-ground, deadwood, litter, and soil,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indirect method based on ground measurements of 264 forest inventory plots. They were then associated with the backscattered values from Sentinel-1 and ALOS-2 PALSAR-2 data in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Finally, TCS was separately modelled and mapped. The best regression model was developed using the HH polarization of ALOS-2 PALSAR-2 with an adjusted R^(2) of 0.78 (p < 0.05). According to the model, the estimated TCS was about 2 Mt for the entire forest, with an average carbon storage of 133 t ha^(−1). The map show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CS was heterogenic across the study area. Carbon hotspots were mostly composed of pure stands of Anatolian black pine and mixed, over-mature stands of Lebanese cedar and Taurus fir.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total carbon stocks of forest ecosystems could be estimated using appropriate SAR images at acceptable accuracy levels for forestry purposes. The use of additional ancillary data may provide more delicate and reliable estimations in the future. Given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carbon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forest management when coupled with easily accessible space-borne radar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storage Aboveground carbon Soil-bound carbon Forest biomas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下载PDF
利用InSAR形变反演滑坡滑面运动特征——以汶川县布瓦村滑坡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林 杨莹辉 +3 位作者 许强 黎浩良 陈强 胡植庆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8,共13页
当前滑坡滑面运动特征获取多采用接触式手段,费时费力、成本高昂,且仅能获取稀疏点位滑面运动状态。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非接触式滑坡滑面运动特征获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基于位错理论建立滑坡表面形变与滑面运动间的关系模型,同时引入滑... 当前滑坡滑面运动特征获取多采用接触式手段,费时费力、成本高昂,且仅能获取稀疏点位滑面运动状态。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非接触式滑坡滑面运动特征获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基于位错理论建立滑坡表面形变与滑面运动间的关系模型,同时引入滑面运动平滑约束条件,最终以InSAR等技术获取的地表形变为约束,反演获得滑面运动特征。本文选择四川省汶川县布瓦村滑坡作为研究对象,以时序InSAR技术获取的滑坡坡面升降轨形变数据为约束,基于发展的理论方法反演获得布瓦村滑坡滑面几何与运动学参数,并结合野外勘查、Lidar观测以及模型残差较好地验证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其中反演升降轨模型残差仅3.1 mm·a^(-1)和3.4 mm·a^(-1)。反演结果显示,布瓦村滑坡滑面位于坡表以下平均~15.0 m深度处,滑面整体以沿坡向运动为主,最大运动量级达~80 mm·a^(-1),同时在坡体西侧中下部发现微量的垂直坡向运动。本文提出方法可方便、快速的获取空间连续的滑坡滑面运动特征,为滑坡灾害预警和失稳风险评估提供更为直接可靠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滑面运动探测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位错理论 滑面运动参数反演
下载PDF
微波视觉与SAR图像智能解译 被引量:1
7
作者 徐丰 金亚秋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5-306,共22页
高分辨率雷达成像技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雷达图像智能解译技术的进步。由于雷达传感器本身的特殊性和电磁散射成像物理的复杂性,雷达图像的解译缺乏光学图像的直观性,准确迅速识别分类的需求对雷达图像解译... 高分辨率雷达成像技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雷达图像智能解译技术的进步。由于雷达传感器本身的特殊性和电磁散射成像物理的复杂性,雷达图像的解译缺乏光学图像的直观性,准确迅速识别分类的需求对雷达图像解译提出了迫切的挑战。在借鉴人脑光视觉感知机理和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相关技术基础上,进一步融合电磁散射物理规律及其雷达成像机理,我们提出发展微波域雷达图像解译的“微波视觉”的新交叉领域研究。该文介绍微波视觉的概念与内涵,提出微波视觉认知模型,阐述其基础理论问题与技术路线,最后介绍了作者团队在相关问题上的初步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雷达成像 电磁散射 目标识别 微波视觉 语义电磁散射建模 物理智能 逆问题 视觉感知
下载PDF
一种天基双基地InSAR系统的相位同步方法及验证情况
8
作者 来驰攀 刘爱芳 +1 位作者 江涛 林幼权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共7页
以德国的TanDEM-X双星编队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卫星系统为背景,提出了基于点频连续波同步信号双向对传,实现编队卫星InSAR系统相位同步的方法。文中给出了该同步方法实现的框架,对该相位同步方法的原理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出了补偿相... 以德国的TanDEM-X双星编队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卫星系统为背景,提出了基于点频连续波同步信号双向对传,实现编队卫星InSAR系统相位同步的方法。文中给出了该同步方法实现的框架,对该相位同步方法的原理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出了补偿相位差的表达式,并对影响同步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该方法可用于天基双/多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相位同步链路的设计,仿真分析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理论可行性。此外,通过搭建实物系统对系统的工程可实现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获取的载波频率相位同步精度与倍频器件的频率精度和一致性密切相关。该相位同步方法为与TanDEM-X相近InSAR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卫星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相位同步 双基地雷达
下载PDF
方位向调制干扰对高分宽幅多通道SAR的影响
9
作者 邢世其 纪朋徽 +1 位作者 代大海 冯德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46-1956,共11页
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能够利用方位向多通道重构处理去除多普勒模糊,获得高分宽幅SAR图像。针对此特殊的多通道重构处理方式,研究了传统SAR方位向调制干扰对高分宽幅多通道SAR的影响,包括多普勒调制干扰和... 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能够利用方位向多通道重构处理去除多普勒模糊,获得高分宽幅SAR图像。针对此特殊的多通道重构处理方式,研究了传统SAR方位向调制干扰对高分宽幅多通道SAR的影响,包括多普勒调制干扰和脉冲延迟转发干扰两种类型的方位向调制干扰方式,为高分宽幅多通道SAR干扰决策提供理论基础。理论分析指出,多普勒调制干扰信号经成像处理后将在方位向生成等间隔分布的虚假目标,并且幅度受与多普勒调制频率相关的正弦函数和匹配滤波损失联合调制;而脉冲延迟转发干扰信号在成像后将只有单个干扰目标出现,且目标的方位位置仅与延迟的脉冲数有关。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高分宽幅 多普勒调制干扰 脉冲延迟调制干扰
下载PDF
MCJ-UNet:一种双/多通道联合InSAR相位解缠网络
10
作者 丁泽刚 孙涛 +6 位作者 王震 赵健 史一鹏 陈浩龙 陈之洲 王岩 曾涛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15,共19页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可实现地表高程的高效获取,在地形测绘中应用广泛。双/多通道InSAR技术可借助不同通道(基线、频点)的高程模糊度差异,解决相位欠采样问题,完成高程陡变区域的干涉相位解缠,实现InSAR技术在测绘困难区域的有效应...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可实现地表高程的高效获取,在地形测绘中应用广泛。双/多通道InSAR技术可借助不同通道(基线、频点)的高程模糊度差异,解决相位欠采样问题,完成高程陡变区域的干涉相位解缠,实现InSAR技术在测绘困难区域的有效应用。该文即面向高效高精度相位解缠需求,利用深度学习这一有力工具,结合不同通道的相位特征及相互约束关系,提出了一种双/多通道联合干涉相位解缠网络:Multi-Channel-Joint-UNet(MCJ-UNet)。该网络的构建以双通道(双频、双基线)InSAR为基本观测构型,并可实现向多通道构型的扩展,其构建的核心思路主要包括3点:首先,将干涉相位解缠中的模糊数估计问题转化为语义分割问题,并采用UNet网络完成分割处理;其次,引入挤压激励模块(SE)动态调整信息权重,以增强网络不同通道对其所需信息的感知能力;最后,利用多通道联合约束下的相位残差优化损失函数,实现网络调谐。此外,为避免语义分割结果的边缘细节误差对解缠效果的影响,该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联合约束的解缠误差自修正方法,以保证解缠质量。模拟地形仿真数据、真实地形仿真数据以及TerraSAR-X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 多通道 相位解缠 深度学习 UNet网络
下载PDF
基于局部显著特征聚焦学习的SAR舰船智能检测
11
作者 金术玲 李秀琴 +2 位作者 柳霜 束宇翔 李东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5-877,共13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的船舶目标检测,因其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SAR图像船舶目标检测在多种场景中表现出较好性能。然而,由于SAR独特的成像机制,舰船目标通常与背景环境具有相似...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的船舶目标检测,因其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SAR图像船舶目标检测在多种场景中表现出较好性能。然而,由于SAR独特的成像机制,舰船目标通常与背景环境具有相似的散射特性使得实际的船舶目标难以辨识,且船舶目标尺度较小,导致准确检测船舶目标具有挑战性。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显著特征聚焦学习的SAR舰船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双重注意力模块,通过对通道级和空间级的特征进行双重注意力加权,以充分地探索船舰目标的关键语义特征,从而提升模型的深度提取能力。随后,为了进一步提升模型对船舶目标特征的表征能力,设计了平衡特征金字塔网络模块,通过对舰船目标的多尺度特征进行缩放、增强和聚合处理,以实现多尺度特征间的语义和空间信息均衡分布。最后,在SAR舰船检测数据集(SAR Ship Detection Dataset,SSDD)上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一致性地证明了所提方法在提升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准确性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舰船目标检测 注意力机制 多特征均衡
下载PDF
星载SAR在轨成像高效处理系统硬件实现设计
12
作者 陈亮 李涌睿 +4 位作者 丁杰 徐明 张至涵 张傲 谢宜壮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51,共14页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在轨成像技术是灾害检测、军事侦察等高时效遥感应用场景的关键手段,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Processor,D...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在轨成像技术是灾害检测、军事侦察等高时效遥感应用场景的关键手段,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Processor,DSP)为处理核心是一种搭建星载SAR在轨成像系统的典型方案,在异构算力、能效比、灵活度等方面综合评价良好。但现有的FPGA+DSP系统在算法支持、大粒度处理、片上并行加速、复杂矩阵转置方面仍研究不足,成像性能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本文对支持大斜视、高分辨成像的非线性调频变标算法(Nonlinear Chirp Scaling Algorithm,NCS)算法进行分析,根据运算复杂度和类型将算法划分为主流程和辅助路程,以此为依据提出NCS算法在FPGA+DSP系统中的异构映射方案;针对多通道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处理后数据存储形式发生变换、难以流水处理的问题,提出基于时频抽取切换的多通道FFT协同处理方法,保证多通道FFT处理高效进行;针对不同粒度、不同并行度场景下转置需求复杂多变的问题,提出基于X-直接存储器访问(X-Direct Memory Access,XDMA)+片上分割转置的通用交叉转置方案。本文采用2片VX690T FPGA和2片FT6678 DSP为核心处理器研制了星载SAR成像板卡,实现了提出的系统设计方案。同时,本文搭建了基于模拟源+地检的验证环境,对条带/扫描/聚束/滑聚/TOPS模式的仿真点阵数据和条带/滑聚模式的实测数据进行处理。点阵数据的二维峰值旁瓣比约为-13.2 dB,二维积分旁瓣比约为-10.1 dB,成像质量良好;以条带模式为例,图像尺寸为32K×16K,基于NCS算法的平均成像时间为7.81 s,成像速度较现有方案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在轨成像 快速傅里叶变换 转置
下载PDF
基于长短路融合及数据平衡的SAR船舶检测算法
13
作者 张宇 于蕾 +2 位作者 单明广 郑丽颖 梁旭辉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针对SAR图像检测船舶任务中的目标小、近岸样本目标检测困难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名为长短路特征融合网络(Long and Short path Feature Fusion Network,LSFF-Net)的船舶检测网络。该网络通过长短路特征融合模块有效协调了大目标与小目... 针对SAR图像检测船舶任务中的目标小、近岸样本目标检测困难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名为长短路特征融合网络(Long and Short path Feature Fusion Network,LSFF-Net)的船舶检测网络。该网络通过长短路特征融合模块有效协调了大目标与小目标检测,避免小目标特征信息的丢失。网络中应用结构重参数化结构提高了模块学习能力。为了满足多尺度目标检测,加入特征金字塔网络,融合多尺度特征。为了应对近岸样本目标检测,设计数据重分配算法,提高了对近岸样本目标的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公开数据集检测时,算法的平均精度(Average Precision,AP)达到97.50%,优于主流目标检测算法。该方法为提高SAR图像中小目标和近岸样本目标检测精度提供了新的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船舶检测 长短路特征融合 数据重分配
下载PDF
多域特征引导的无监督SAR图像舰船检测方法
14
作者 陈亮 李健昊 +1 位作者 何成 师皓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3期121-129,共9页
如何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标注样本有限的条件下,提升舰船检测性能一直是SAR图像处理中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域特征引导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将知识从有标注的源域(光学图像)转移到未标注的目标域(SAR图像),降低对标记SAR图像... 如何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标注样本有限的条件下,提升舰船检测性能一直是SAR图像处理中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域特征引导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将知识从有标注的源域(光学图像)转移到未标注的目标域(SAR图像),降低对标记SAR图像数据依赖。同时,设计了频域转换模块、注意力区域增强模块和自适应权重模块来缩小光学、SAR图像域之间的域差距,提高源域与目标域特征对齐效率,增强网络在挑战性样本下的特征迁移能力。在公开发布的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模块较基础模型AP50提升10%,总体性能优于其他先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适应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 光学图像 舰船检测 频域转换
下载PDF
基于机载多角度InSAR技术的复杂地形高精度DEM重建方法
15
作者 李爽 王栋 +1 位作者 王立程 林赟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0-470,共11页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是全天时、全天候获取三维地表信息重要的技术手段。机载InSAR系统具有机动灵活、多角度获取数据的优势,可以高效率、高精度获取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是全天时、全天候获取三维地表信息重要的技术手段。机载InSAR系统具有机动灵活、多角度获取数据的优势,可以高效率、高精度获取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但是,在地形复杂区域,InSAR侧视成像易在地形陡峭区域形成较大范围的阴影和严重的叠掩现象,阴影和叠掩区域在SAR图像上体现为信息的丢失,从而导致DEM数据大面积无效数据的存在,严重影响DEM数据的质量及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机载多角度InSAR技术的复杂地形高精度DEM重建方法,基于考虑地形起伏的机载多角度InSAR数据获取任务规划设计,最大程度的避免阴影和叠掩导致的无效数据;基于高精度InSAR数据处理,保证每个角度DEM数据精度的高度一致性;基于快速多角度DSM数据融合与滤波处理,实现多角度InSAR体制复杂地形DEM高精度重建。本文以四川省西部山区大坡度、非连续等复杂地形为例,基于本文提出的方法,利用3个角度InSAR数据融合处理,生成了高精度DEM数据,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获取复杂地形DEM数据高程均方根误差为0.6 m,同时,数据有效率大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度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复杂地形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基于掩模提取的SAR图像对抗样本生成方法
16
作者 章坚武 能豪 +2 位作者 李杰 钱建华 方银锋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4,共11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的对抗样本生成在当前已经有很多方法,但仍存在对抗样本扰动量较大、训练不稳定以及对抗样本的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SAR图像对抗样本生成模型,该模型基于AdvGAN...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的对抗样本生成在当前已经有很多方法,但仍存在对抗样本扰动量较大、训练不稳定以及对抗样本的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SAR图像对抗样本生成模型,该模型基于AdvGAN模型架构,首先根据SAR图像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由增强Lee滤波器和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自适应阈值分割等模块组成的掩模提取模块,这种方法产生的扰动量更小,与原始样本的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值达到0.997以上。其次将改进的相对均值生成对抗网络(relativistic average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RaGAN)损失引入AdvGAN中,使用相对均值判别器,让判别器在训练中同时依赖于真实数据和生成的数据,提高了训练的稳定性与攻击效果。在MSTAR数据集上与相关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实验表明,此方法生成的SAR图像对抗样本在攻击防御模型时的攻击成功率较传统方法提高了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样本 生成对抗网络 合成孔径雷达 半白盒攻击 掩模提取
下载PDF
基于极化SAR梯度和复Wishart分类器的舰船检测
17
作者 殷君君 罗嘉豪 +2 位作者 李响 代晓康 杨健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6-410,共15页
舰船检测是极化SAR系统的重要应用之一。现有的舰船检测方法容易受到旁瓣泄露的干扰,使得舰船目标的形态难以提取,导致检测结果不符合真实情况。此外,在舰船过于密集、尺度不一致的情况下,相邻舰船由于旁瓣的影响有时会被认为是单个目标... 舰船检测是极化SAR系统的重要应用之一。现有的舰船检测方法容易受到旁瓣泄露的干扰,使得舰船目标的形态难以提取,导致检测结果不符合真实情况。此外,在舰船过于密集、尺度不一致的情况下,相邻舰船由于旁瓣的影响有时会被认为是单个目标,从而造成漏检。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极化SAR梯度和复Wishart分类器的舰船检测方法。首先,将似然比检验(LRT)梯度引入对数比值梯度框架,使其适用于极化SAR数据;基于LRT梯度图进行恒虚警(CFAR)检测,提取舰船的边缘信息,消除伪影的同时抑制强旁瓣对舰船精细轮廓提取的影响。其次,利用复Wishart迭代分类器对舰船强散射部分进行检测,可排除大部分的杂波干扰且保持舰船形态细节。最后,将二者信息融合,从而可以保持舰船形态细节的同时克服旁瓣和伪信号的虚警。该文在3幅来自ALOS-2卫星的极化SAR图像上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文所提算法具有更少的虚警和漏检,且能够有效克服旁瓣泄露,保持舰船形态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检测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比值梯度 似然比检验 复Wishart分类器
下载PDF
基于相位补偿核的GNSS-SAR改进后向投影成像算法
18
作者 周鹏 马明玉 +2 位作者 张晰 张振华 张杰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6-333,340,共9页
在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的无源合成孔径雷达体制中,目前常采用后向投影算法进行成像处理,但该算法逐点精确聚焦的处理过程使得算法的运算量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数据分块和构造相位补偿核的改进后向投影算法。... 在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的无源合成孔径雷达体制中,目前常采用后向投影算法进行成像处理,但该算法逐点精确聚焦的处理过程使得算法的运算量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数据分块和构造相位补偿核的改进后向投影算法。改进算法对回波矩阵进行分块,将目标区域成像网格点的最长延迟距离与最短延迟距离等间隔划分,建立相位补偿核,通过距离向搜索操作得到各网格点的相位补偿结果,在方位向相干叠加形成子图,递归合并得到最终图像。定量分析得出,改进算法可有效降低运算量,同时节省内存。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 合成孔径雷达 后向投影算法 相位补偿核
下载PDF
基于InSAR技术的大跨桥梁温度变形监测研究
19
作者 周云 危俊杰 +3 位作者 李剑 郝官旺 郑佳缘 朱正荣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0,共12页
以国内某高速铁路钢拱桥为研究对象,选取2017—2018年期间59幅C波段Senti⁃nel-1号雷达卫星影像,利用PS-InSAR技术处理影像获得桥梁的视线向(Line of Sight,LOS)位移,根据SAR成像空间几何关系解算出支座的纵向位移.研究结果表明:支座纵... 以国内某高速铁路钢拱桥为研究对象,选取2017—2018年期间59幅C波段Senti⁃nel-1号雷达卫星影像,利用PS-InSAR技术处理影像获得桥梁的视线向(Line of Sight,LOS)位移,根据SAR成像空间几何关系解算出支座的纵向位移.研究结果表明:支座纵向位移的时空特性与实际桥梁结构相符合,验证了PS-InSAR技术观测桥梁结构位移的可行性.建立支座纵向位移与温度的线性相关模型,并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实测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良好,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验证了PS-InSAR测量桥梁结构位移的可靠性.利用有限元模拟温度作用下桥梁支座的位移变化,并与PS-InSAR位移时间序列进行对比.两者趋势基本一致,LOS向位移误差在[-10,10]mm,验证了PS-InSAR测量桥梁结构位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PS-INsar 大跨桥梁结构 有限元方法 温度变形监测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无人机载穿墙三维SAR航迹规划方法
20
作者 杨小鹏 马忠杰 +2 位作者 钟世超 渠晓东 曾小路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1-746,共16页
传统手持或车载穿墙雷达由于架设高度受限,无法对城市高层建筑内部目标进行透视成像,无人机载穿墙雷达具有灵活机动、高效便捷、无高度限制等优势,可对城市高层楼宇进行大范围三维穿透探测。三维层析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广泛采用多基... 传统手持或车载穿墙雷达由于架设高度受限,无法对城市高层建筑内部目标进行透视成像,无人机载穿墙雷达具有灵活机动、高效便捷、无高度限制等优势,可对城市高层楼宇进行大范围三维穿透探测。三维层析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广泛采用多基线扫描模式,以获得高度向高分辨能力,但存在高度向空域欠采样导致的栅瓣问题。对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无人机载穿墙三维SAR航迹规划方法,通过非均匀化飞行航迹,削弱周期性的雷达回波能量叠加,从而抑制栅瓣、实现更优的成像质量。该算法结合飞行距离与无人机载穿墙雷达成像质量的内在关系,建立了无人机航迹规划代价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对3种典型的无人机飞行轨迹关键控制点进行基因编码,并进行基因杂交、变异等以优化种群与个体;最终通过最小化代价函数,分别筛选出3种典型飞行模式下的最优飞行航迹。仿真和实测数据的三维成像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等间距多基线飞行模式,所提方法显著抑制了成像目标的栅瓣效应;此外,无人机斜线飞行的航迹长度明显缩短,提高了无人机载穿墙SAR成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穿墙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 航迹规划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