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4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建立首个SARS感染动物模型
1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3年第9期1-1,共1页
关键词 sars感染动物模型 中国 恒河猴 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SARS病原体的检测及其在动物模型鉴定及疫苗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扬清 鲍琳琳 +7 位作者 孔琪 邓巍 涂新明 朱华 高虹 张兵林 佟巍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65-70,共6页
目的 通过RT PCR及病毒分离等方法 ,鉴定SARS感染性动物模型是否成立 ,并对疫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选用 3周岁的健康SPF级恒河猴 8只 ,分为SARS实验感染动物模型组及疫苗组 (Sino 3SARS灭活疫苗2 0 0 30 90 4批肌内注射 ,免疫 2次 )... 目的 通过RT PCR及病毒分离等方法 ,鉴定SARS感染性动物模型是否成立 ,并对疫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选用 3周岁的健康SPF级恒河猴 8只 ,分为SARS实验感染动物模型组及疫苗组 (Sino 3SARS灭活疫苗2 0 0 30 90 4批肌内注射 ,免疫 2次 )。经鼻吸入Sino 1SARS毒株 ,病毒攻击后 7d动物进行安乐死。自病毒攻击后的第一天起每日连续采集动物咽拭子标本 ,病毒攻击后的第二天、第五天、第七天采集血浆标本[1 ] 。将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及RT PCR检测 .结果 模型组动物病毒攻击后第一天至第七天咽拭子RT PCR检测均为阳性。注射疫苗组动物仅在病毒攻击后第一天咽拭子RT PCR检测呈阳性。模型组动物血浆RT PCR检测呈现阳性 ,疫苗组动物血浆RT PCR检测均为阴性。病毒分离结果显示仅在模型动物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病毒 ,未在疫苗组动物的咽拭子标本分离到病毒 .血浆标本中均未分离到病毒 .结论 RT PCR及病毒分离可以及时有效地检测出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 ,可作为模型鉴定、疫苗评估及药物筛选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病原体 疫苗 动物模型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病毒培养
下载PDF
SARS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伯华 吴东来 +15 位作者 战大伟 秦鄂德 祝庆余 王翠娥 孟庆文 杨银辉 尹训南 韩伟国 关云涛 彭文明 李昌文 刘永刚 王牟平 刘全贵 施慧颖 丁志芬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1-716,i012,共7页
利用分离的SARS CoV毒株BJ 0 1,经滴鼻等途径感染大鼠、豚鼠、黑线仓鼠、白化仓鼠和雏鸡等 5个种属的动物 ,筛选对SARS易感的小动物。在此基础上 ,选择食蟹猴和恒河猴进行SARS的人工感染实验 ,评价其作为SARS动物模型的可能性。结果表... 利用分离的SARS CoV毒株BJ 0 1,经滴鼻等途径感染大鼠、豚鼠、黑线仓鼠、白化仓鼠和雏鸡等 5个种属的动物 ,筛选对SARS易感的小动物。在此基础上 ,选择食蟹猴和恒河猴进行SARS的人工感染实验 ,评价其作为SARS动物模型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大鼠、豚鼠、黑线仓鼠、白化仓鼠和雏鸡等动物对SARS均不易感 ,感染后未观察到任何的临床及病理学改变 ,不过从感染 2周后的大鼠和豚鼠的肺和咽等组织样本中检测到了的特异的核酸 ,提示SARS CoV能够在这两种动物的体内复制。从感染猴子的分泌物和脏器中分离出了病毒 ,证明SARS CoV也能够在猴子体内复制。临床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 ,SARS病毒接种食蟹猴和恒河猴后 ,可以引起所有实验猴发生间质性肺炎 ,其病理学改变与人类感染SARS病毒后肺部病变近似 ,但病变的严重程度比较人类的轻得多 ,除此之外无任何其它的明显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改变 ,按照动物模型的指标判断食蟹猴和恒河猴并不是SARS的理想动物模型 ,不过在目前尚没有更理想的动物模型情况下 ,以间质性肺炎为病理学检查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 动物模型 恒河猴 豚鼠 感染 大鼠 病理学改变 雏鸡 食蟹猴 断食
下载PDF
构建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细菌生物膜形成灌注冲洗的动物模型
4
作者 黄家成 邵欣欣 +2 位作者 李浩淼 杜少华 戴双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704-3708,共5页
背景: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细菌生物膜形成的治疗是临床非常棘手的问题,建立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细菌生物膜形成的灌注冲洗动物模型对探索该病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建立可用不同药物灌注冲洗治疗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细菌膜形成的... 背景: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细菌生物膜形成的治疗是临床非常棘手的问题,建立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细菌生物膜形成的灌注冲洗动物模型对探索该病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建立可用不同药物灌注冲洗治疗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细菌膜形成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6只新西兰大白兔,暴露双侧股骨表面并钻孔,将定植铜绿假单胞菌的接骨板(实验组)和空白接骨板(空白对照组)各植入一侧钻孔周围,留置2条引流管并固定分别作为“入口”和“出口”,模拟灌注后保留浸泡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冲洗。术后5 d,观察兔体温、伤口情况、引流液细菌培养及接骨板结晶紫染色、扫描电镜检查结果。结果与结论:①6只兔术后患肢活动不便,术后第2-4天出现体温升高,实验组部分伤口处可触及局部肿胀,空白对照组伤口愈合良好;②引流液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实验组铜绿假单胞菌向周边扩散或蔓延;术后5 d,实验组接骨板结晶紫染色后呈紫色,酶标仪检测570 nm处吸光度值为2.621±0.088,提示存在细菌;③术后5 d的扫描电镜显示,实验组接骨板表面可见大量细菌微菌落,形成类似“磨菇样”“塔状”的高度组织不均匀性三维立体结构,高倍镜下可见“磨菇样”结构之间有丝状连接的水通道,是典型的生物膜结构且致密度极高,空白对照组未见明显菌落形成;④结果显示该动物模型模拟了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生物膜形成后的状态,提供了一种可用不同药物进行灌注冲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膜 内固定术 接骨板 动物模型 感染 灌注冲洗
下载PDF
基于中西医临床特点的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分析
5
作者 谢璐安 张扬雨 +3 位作者 陈小霞 潘震东 杨贻铃 黄适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2,共11页
目的 基于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及症状特点,对现有的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进行总结归纳及模型评价,以期寻找中西医临床吻合度高的动物模型,为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防治提供精准动物模型。方法 通过查阅... 目的 基于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及症状特点,对现有的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进行总结归纳及模型评价,以期寻找中西医临床吻合度高的动物模型,为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防治提供精准动物模型。方法 通过查阅整理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动物实验及其动物模型制备相关文献,基于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诊断特点及症状特征,将现有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动物品系、造模方法及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吻合度评价、分析模型制备的优缺点。结果 综合评价后发现,中西医临床吻合度相对较高的是空肠弯曲杆菌感染模型、旋毛虫感染模型以及病症结合模型中的肝郁脾虚证模型。结论 现有的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模型普遍西医吻合度高于中医吻合度,造模过程中普遍对中医四诊及证候的体现及信息收集较少,中医诊断中的主症主要依靠观察动物表观行为,而对次症表现的观察则相对较少,导致中医证型的判断欠准确。因此,仍需进一步规范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症状评价标准和辨证方法。具备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在未来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及应用前景,采用西医病理损伤+中医病因刺激的多因素复合方法造模可建立吻合度更高的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可为研究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证候差异、中西医结合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对指导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中西医临床特点
下载PDF
SARS恒河猴动物模型比较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巍 孔琪 +9 位作者 张兵林 朱华 高虹 魏强 涂新明 黄澜 刘亚莉 张扬清 鲍琳琳 秦川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综合对比 SARS 患者和恒河猴动物模型的病理学改变,为恒河猴动物模型应用于阐明 SARS 病变机制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SARS 病毒感染8只恒河猴,在感染后不同时间安乐死动物,应用光镜、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法对动物的各脏器进行观... 目的综合对比 SARS 患者和恒河猴动物模型的病理学改变,为恒河猴动物模型应用于阐明 SARS 病变机制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SARS 病毒感染8只恒河猴,在感染后不同时间安乐死动物,应用光镜、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法对动物的各脏器进行观察研究,并与人类 SRAS 患者的病理改变进行比较。结果人类 SARS 患者的主要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肺部病变,免疫器官损伤及全身中毒性脏器损伤三方面,恒河猴动物模型出现的病理改变基本符合人类 SARS 病变特点。结论SARS 病毒感染的恒河猴具有类似人类 SARS 的病理改变,可以作为 SARS 发病机制等研究的模型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恒河猴 病理学研究 sars病毒感染 sars患者 病理改变 免疫器官损伤 病理学改变 免疫组化法 病变机制 不同时间 组织化学 观察研究 SRAS 肺部病变 病理变化 脏器损伤 病变特点 模型动物 发病机制 人类 安乐死 感染
下载PDF
我国SARS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建立
7
作者 王春晖 《生物制品快讯》 2003年第10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sars病毒感染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冠状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组学数据集成分析
8
作者 吴玥 李璐 +5 位作者 张阳 王珏 冯婷婷 李依桐 王凯 孔琪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57-373,共17页
目的分析各个公共数据库中可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组学数据资源情况,包括数据分布、数据集数量、数据类型、物种、品系、研究内容等,从而深入理解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和致病机制,为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奠定基础。... 目的分析各个公共数据库中可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组学数据资源情况,包括数据分布、数据集数量、数据类型、物种、品系、研究内容等,从而深入理解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和致病机制,为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奠定基础。方法定义特定病毒名称、时间范围和物种等检索策略与纳入排除标准,检索GEO、ArrayExpress等大型公共组学数据库。根据不同字段类型进行二次过滤,获取更精确的数据列表。建立组学数据文本库,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构建共现网络图,分析不同研究主题、技术方法和涉及物种之间的关联强度。同时,分析研究涉及的细胞类型、器官和参与的生物途径,以进一步阐明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的致病相互作用。结果含有冠状病毒组学数据的公共数据库有20余个,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组学数据为主。常用物种为人、小鼠、仓鼠和猴,常用病毒株为Wuhan-Hu-1和USA-WA1/2020。此外,人类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气道上皮细胞和Calu-3细胞,动物模型(如小鼠、猕猴与雪貂)则多采用肺组织。表达谱数据显示感染后参与炎症、细胞因子反应、补体途径、细胞损伤、增殖和分化等通路基因显著上调。蛋白组学研究揭示,在不同感染阶段的患者样本中磷酸化蛋白质组、泛素组和全蛋白质组具有显著变化。特定蛋白质类别,包括病毒受体和蛋白酶、转录因子、细胞因子、凝血系统相关蛋白、血管生成相关蛋白及纤维化标志物等六类蛋白均在冠状病毒感染后发生改变。此外,代谢组数据提示磷酸胆碱、磷酸乙醇胺、花生四烯酸和油酸可作为潜在的代谢标志物。表观组学研究结果显示,m6A甲基化在新冠病毒复制、感染和传播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且对宿主细胞-病毒互作产生影响。N、S、非结构蛋白2和3泛素化最为显著。微生物组学研究趋势表明,肠道和废水中的微生物群落正在成为新的研究重点。结论冠状病毒组学数据类型丰富,模型与细胞类型多样。根据不同病毒的特征,造模物种和技术方法的选择具有差异性。研究冠状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多组学数据可以揭示宿主-病原体之间的关键相互作用,发现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为深入理解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感染机制提供丰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动物模型 组学数据 sars-CoV-2 sars-COV MERS-CoV 集成分析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动物模型
9
作者 詹华婵 支芸琪 龙运鸿 《生物医学》 2024年第2期145-156,共12页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具有很强抗生素耐药性的条件致病菌,能够引起广泛的危及生命的急性和慢性感染。它是细菌性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建立有效、合适的动物模型能够极大地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具有很强抗生素耐药性的条件致病菌,能够引起广泛的危及生命的急性和慢性感染。它是细菌性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建立有效、合适的动物模型能够极大地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测试和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本文旨在通过对以铜绿假单胞菌为病原菌建立的动物肺炎模型方法的概述及评价,为基础与临床研究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急性感染 慢性感染 动物模型
下载PDF
SARS灵长类动物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孔琪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31-131,共1页
关键词 sars 灵长类动物 动物模型 非典型性肺炎 病毒复制 巨噬细胞
下载PDF
SARS啮齿类动物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孔琪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43-143,共1页
关键词 sars 非典型性肺炎 啮齿类动物 动物模型 单克隆抗体 病毒复制
下载PDF
溶脲脲原体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对睾丸的形态学影响 被引量:35
12
作者 徐晨 孙广芳 +1 位作者 徐胜 王一飞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5-209,共5页
本文观察了溶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对SD雄性大鼠睾丸的形态学影响。结果表明,在40例膀胱内接种U.U.(105CCU/ml)的大鼠中,有25例睾丸中分离出U.U,动物睾丸重量... 本文观察了溶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对SD雄性大鼠睾丸的形态学影响。结果表明,在40例膀胱内接种U.U.(105CCU/ml)的大鼠中,有25例睾丸中分离出U.U,动物睾丸重量减轻。光镜下可见11例动物呈广泛的曲精小管萎缩,生精细胞严重脱落。部分曲精小管仅见支持细胞和少量精原细胞,有的仅剩下界膜。在曲精小管中发现许多多核巨细胞,有多核巨细胞处,生精上皮破坏更为明显,间质渗出、水肿。电镜观察发现,U.U.可吸附或侵入生精细胞内,造成生精细胞胞浆空泡化乃至崩解,部分线粒体基质空泡化或嵴消失。其余14只大鼠睾丸组织有局灶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脲脲原体 感染 精子发生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宫内感染致早产鼠脑瘫动物模型制备及其鉴定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5
13
作者 李晓捷 高晶 孙忠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885-889,共5页
目的:探索宫内感染致早产鼠脑性瘫痪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并对脑瘫动物模型进行鉴定。方法:脑瘫动物模型的制备:给予16只孕16、17天的实验组大鼠脂多糖每次350μg/kg,连续2天腹腔注射,8只对照组孕鼠腹腔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 目的:探索宫内感染致早产鼠脑性瘫痪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并对脑瘫动物模型进行鉴定。方法:脑瘫动物模型的制备:给予16只孕16、17天的实验组大鼠脂多糖每次350μg/kg,连续2天腹腔注射,8只对照组孕鼠腹腔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孕鼠的分娩时间及新生仔鼠出生体重。孕22天前分娩的仔鼠为早产鼠。将实验组中提前分娩的母鼠和对照组母鼠处死后,取子宫和胎盘HE染色观察。模型鉴定:①神经行为学检测:30日龄早产鼠16只,足月产鼠30只,分别进行随意运动障碍、姿势异常、肌张力异常、不自主动作、情感行为能力及倾斜板试验,记录各项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②病理学检测:30日龄早产鼠16只,足月产鼠16只,断头取脑,光镜与电镜下观察脑组织变化。结果:①实验组有6只大鼠提前分娩,共获活早产仔鼠26只;对照组均为足月分娩,产仔鼠74只。早产仔鼠出生后颜色青紫、活动少、体重低;②子宫及胎盘病理检测可见提前分娩母鼠子宫壁及胎盘内血管充血、水肿,并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③16只30日龄早产鼠中,10只经鉴定为脑瘫鼠。④脑瘫大鼠随意运动障碍,姿势、肌张力异常,病理结果显示脑损伤部位在白质,系胶质细胞、髓鞘的损伤。结论:①孕鼠腹腔注射LPS可诱发早产;②LPS致宫内感染可成功制备早产鼠脑瘫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脑瘫 动物模型 仔鼠 宫内感染 对照组 孕鼠 自主 结论 实验
下载PDF
大鼠急性肠道感染后肠功能紊乱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郭敏 李延青 +4 位作者 于秀娟 孔庆莲 郭玉婷 左秀丽 曾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6-589,共4页
目的:模仿人类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自然发病过程,建立急性细菌感染后肠功能紊乱的大鼠模型。方法:将60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应用浓度为9×10^8CFU/ml的福氏志贺氏痢疾杆菌1ml灌胃造成急性肠道感染... 目的:模仿人类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自然发病过程,建立急性细菌感染后肠功能紊乱的大鼠模型。方法:将60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应用浓度为9×10^8CFU/ml的福氏志贺氏痢疾杆菌1ml灌胃造成急性肠道感染,正常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于感染后观察大便性状,于1,4,7,10,13d行大便培养,远端结肠病理学检查,并于16,19,22,25d行直肠气囊扩张,测定肠道感觉阈值。结果:实验组大鼠于感染后第16~22天出现大便性状改变,肠道感觉阈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大便福氏志贺氏痢疾杆菌培养(-),组织学恢复正常。结论:大鼠在急性肠道细菌感染后第16~22天,组织学炎症消失后,还存在着内脏高敏感,标志着大鼠急性肠道感染后肠功能紊乱模型建立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肠功能紊乱 动物模型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琼 宋祥福 王桂云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6-89,共4页
 为了建立稳定的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C57BL/6小鼠模型,选用国际标准型白色念珠菌10231(Candidaalbicans),经小鼠尾静脉直接注射白色念珠菌酵母细胞;接种后从感染小鼠的脾中能够分离出白色念珠菌,病理学检查肾组织可见肾盂内有大量...  为了建立稳定的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C57BL/6小鼠模型,选用国际标准型白色念珠菌10231(Candidaalbicans),经小鼠尾静脉直接注射白色念珠菌酵母细胞;接种后从感染小鼠的脾中能够分离出白色念珠菌,病理学检查肾组织可见肾盂内有大量白色念珠菌的孢子、菌丝体和炎性细胞浸润.噬菌体展示的白色念珠菌HSP90多肽和热灭活的白色念珠菌菌苗能明显减少感染小鼠肾脏负荷的真菌量.结果说明经尾静脉注射合适剂量的白色念珠菌可建立稳定的小鼠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该模型可用于研究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致病机理、免疫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感染 动物模型
下载PDF
HBV感染的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16
作者 蒋黎 毛青 +2 位作者 王宇明 李俊刚 刘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HBV感染 动物模型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微囊法棘球蚴继发感染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慧 李军 +2 位作者 郭宝平 温浩 张文宝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84-788,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原头蚴发育成微囊,经腹腔注射建立稳定的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继发感染小鼠动物模型。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羊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和鼠源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经胃蛋白酶消化后检测虫体活力并计数,于37℃、5%CO2条件下...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原头蚴发育成微囊,经腹腔注射建立稳定的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继发感染小鼠动物模型。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羊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和鼠源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经胃蛋白酶消化后检测虫体活力并计数,于37℃、5%CO2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至发育成微囊,以每鼠50个微囊的剂量经腹腔注射的途径分别接种BALB/c小鼠。接种6个月后,通过腹部解剖大体观察和病理检测分析各组小鼠的感染情况及包虫囊的生长情况。结果原头蚴在体外培养60d时发育成微囊,显微镜下观察Eg具有明显的透明角质层结构,而Em微囊角质层较薄。小鼠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的感染率均为100%,Eg包虫囊为游离单囊,成囊率达70%,囊内无原头蚴;Em包虫囊为类似肿瘤的团块状组织,病灶内有生发囊及原头蚴。结论采用微囊法可建立稳定的棘球蚴继发感染小鼠动物模型,为疫苗研制、药物筛选和疗效判定提供研究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多房棘球蚴 原头蚴 微囊 小鼠 感染动物模型
下载PDF
内毒素诱导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血清TNF-α测定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雪莲 赵悦 +1 位作者 马力 刘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0-391,394,共3页
目的 :建立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 ,观察病理改变。方法 :大鼠经股静脉注射内毒素 (LPS) ,观察动物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变化及存活率。同时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评定模型。结果 :大鼠MAP于注射LPS后迅速下降 ,升至正常... 目的 :建立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 ,观察病理改变。方法 :大鼠经股静脉注射内毒素 (LPS) ,观察动物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变化及存活率。同时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评定模型。结果 :大鼠MAP于注射LPS后迅速下降 ,升至正常后逐渐缓慢下降直至死亡 ;心率短暂上升后逐渐下降 ;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 ;血TNF α在LPS注射 90min升至最高 ,以后逐渐下降。结论 :应用LPS建立的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MAP、心率变化与临床感染性休克相似 ,是一个理想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动物模型 内毒素 平均动脉压 心率
下载PDF
耐药菌腹腔感染兔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钧 张淑文 +1 位作者 阴赪宏 王宝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19-1222,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稳定、可以满足很多实验设计需要的耐药菌感染动物模型。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造模动物腹腔注射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A1组(感染菌剂量8×10。CFU/kg)、A2组(感染菌剂量16...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稳定、可以满足很多实验设计需要的耐药菌感染动物模型。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造模动物腹腔注射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A1组(感染菌剂量8×10。CFU/kg)、A2组(感染菌剂量16×10^9CFU/kg)、A3组(感染菌剂量24×10。CFU/kg),设立正常对照组B;观察感染后12、24、48、72、96h生命体征、白细胞计数、腹腔灌洗液及血培养、菌种鉴定、累计死亡率和腹腔器官组织病理检查。结果A3组动物在感染12~24h后体温、白细胞计数、心率、呼吸频率较A1、B组显著升高,并持续9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灌洗液及血培养各时相均100.0%阳性,菌种鉴定为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96h累计死亡率40.0%,病理学检查显示,大网膜、肠、肝、胰腺等腹腔脏器均有明显的充血、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表现。结论选择24×10^9CFU/kg剂量腹腔注射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可以导致兔严重的急性腹腔感染,并在96h内处于稳定的感染状态,可以满足很多实验设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菌感染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不同毒力菌株与感染途径在树造结核动物模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漆浩珊 卢润生 +6 位作者 杨奇 刘杨椅 蒋绍双 杨筠 雷伦君 邓大志 陈秋 《四川医学》 CAS 1997年第3期150-152,共3页
采用标准毒力的H37RV菌株和经L-J培基传代减毒的菌株,对C57BL/6N小鼠进行尾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感染,就树造动物各器官的结核菌实验模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树造胸腔器官(肺和心脏)的动物模型以尾静脉感染为好,... 采用标准毒力的H37RV菌株和经L-J培基传代减毒的菌株,对C57BL/6N小鼠进行尾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感染,就树造动物各器官的结核菌实验模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树造胸腔器官(肺和心脏)的动物模型以尾静脉感染为好,树造肝、脾和腹股沟淋巴结结核的动物模型以腹腔注射感染为宜。如要成功地树造结核感染的动物模型,最好将所购回的标准菌株在实验动物体内恢复毒力后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毒力 动物模型 菌株 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