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BAR标准化交接班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游巧妹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15期111-112,共2页
目的:观察SBAR标准化交接班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20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人员是否采取SBAR标准化交接班模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床边交接... 目的:观察SBAR标准化交接班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20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人员是否采取SBAR标准化交接班模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床边交接班模式,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SBAR标准化交接班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知识达标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知识达标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标准化交接班模式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知识达标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床边交接班模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标准化交接班模式 消化内科 知识达标率 满意度 不良事件
下载PDF
SBAR标准沟通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
2
作者 林雅玲 苏鹏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6期175-179,共5页
目的观察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ituation background assessment recommendation,SBAR)标准沟通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于2023年1月起开始实施SBAR标准沟通模式床头... 目的观察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ituation background assessment recommendation,SBAR)标准沟通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于2023年1月起开始实施SBAR标准沟通模式床头交接班,将2022年7—12月实施传统床头交接班模式的48例患儿及同期20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将2023年2—7月实施SBAR标准沟通模式床头交接班的48例患儿及同期20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平均交接班时间、交接缺陷率,分析2组护理人员交接班质量[使用交接班评估量表(nursing assessment of shift report,NASR)评估],统计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2组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情况[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和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TDI-CV)评估]。结果观察组平均交接班时间为(7.02±1.69)min,短于对照组的(12.35±1.74)min,观察组交接缺陷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6.25%(P<0.05);观察组NASR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SES、CTDI-CV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BAR标准沟通模式可以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床头交接班效率及质量,增强护理人员交接班水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培养护理人员自我效能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标准沟通模式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床头交接班 交接缺陷 NASR
下载PDF
ICU标准化交接班质控表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运用
3
作者 罗银花 郑玲 +1 位作者 张霓 王丽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20期111-113,120,共4页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ICU)标准化交接班质控表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新入职护士8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名。对照组跟带教老师进行传统交接班,实验组按照ICU标...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ICU)标准化交接班质控表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新入职护士8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名。对照组跟带教老师进行传统交接班,实验组按照ICU标准化交接班质控表进行交接班。比较两组交接班时间与质量、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医生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交接班时间短于对照组,交接班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医生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运用ICU标准化交接班质控表,可使护士思路清晰,明确轻重缓急,快速准确地把握ICU患者护理的重点和细节,明确职责,提高交接班质量,降低护理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接班质控表 标准化 ICU 新护士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标准流程化SBAR交接班护理管理对ICU护理人员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玲 程苗 王威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5期165-166,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SBAR交接班护理管理对ICU护理人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职的21名ICU护理人员,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分为管理前(2019年12月1日~2020年11月31日)和管理后(2020年12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管理前... 目的:探讨标准化SBAR交接班护理管理对ICU护理人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职的21名ICU护理人员,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分为管理前(2019年12月1日~2020年11月31日)和管理后(2020年12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管理前后各收治45例患者,管理前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管理后实施标准流程化SBAR交接班护理管理模式;比较管理前后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交接班质量[采用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NASR)]、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在护理重点、异常化验结果、存在风险、病情与诊断、治疗方面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在交班的效力与效率、保证合作安全、促进患者参与、护理问题归属清晰方面的交班效果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在护理安全、药品及物资管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方面的护理服务质量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患者在解决问题能力、服务态度及意识、护理专业度、护患沟通、责任心、操作技术水平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对ICU护理人员实施标准流程化SBAR交接班护理管理模式,在强化护理人员对患者疾病掌握程度、提高交接班质量的同时,还利于加强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能力水平,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标准流程化 sbar交接班护理管理 疾病知识掌握程度 交接班质量 护理服务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思维导图构建的人体模型结合SBAR沟通模式在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
5
作者 郑丽娇 徐吉涛 +3 位作者 林玲 谢颖彬 林超龙 庄耀宁 《天津护理》 2024年第4期435-439,共5页
目的:设计基于思维导图构建的人体模型结合SBAR沟通模式,探讨其在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应用思维导图整理交接班信息、构建人体模型,并结合SBAR沟通模式进行临床实践。比较实施前后护士交接班的时长、交接班效果以及对... 目的:设计基于思维导图构建的人体模型结合SBAR沟通模式,探讨其在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应用思维导图整理交接班信息、构建人体模型,并结合SBAR沟通模式进行临床实践。比较实施前后护士交接班的时长、交接班效果以及对病情的掌握情况。结果:实施后,护士交接班总时间由(37.82±7.05)min降至(34.28±6.79)min,交接信息质量从(23.97±1.35)分提高到(24.68±1.24)分,护士的互动与技持从(16.05±1.21)分提高到(16.89±1.06)分,交接班效率从(12.48±1.75)分提高到(13.04±1.48)分,病情掌握评分由(77.32±5.92)分提高到(82.46±6.24)分,实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构建的人体模型结合SBAR沟通模式能够缩短交接班时间,提高交班效率,改善交接班效果,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接班 思维导图 人体模型 sbar沟通模式
下载PDF
改进多段式SBAR护理交接单对妇科术后病人床边交接班质量及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莫小慧 肖莹 +4 位作者 陈洁 刘莉莉 黄玉平 何巧静 李惠军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7期3227-3230,共4页
目的:探究改进多段式SBAR护理交接单对妇科术后病人床边交接班质量及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医医院妇科1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10月收治的60例妇科手术病人... 目的:探究改进多段式SBAR护理交接单对妇科术后病人床边交接班质量及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医医院妇科1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10月收治的60例妇科手术病人设为对照组,2022年3月—10月收治的60例妇科手术病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交接班模式进行护理交接,观察组病人采用改进多段式SBAR护理交接单开展标准化护理交接,采用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NASR)、护士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中文版病人床边交接班感知量表(PVNC-BR)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NASR、护士自主学习能力量表、PVNC-BR各维度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改进多段式SBAR护理交接单在妇科术后病人交接班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交接班质量,提升护士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病人对交接班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护理交接 妇科手术 交接班质量 自主学习能力 满意度
下载PDF
SBAR交班模式设计思维导图在神经外科护士交接班过程中的应用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张静 危秋平 +2 位作者 陈涵霏 谢雅琳 谢晓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6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医护沟通模式(SBAR)交班模式设计思维导图在神经外科护士交接班过程中的应用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的62名护理人员以及10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护理人员分组... 目的探讨标准化医护沟通模式(SBAR)交班模式设计思维导图在神经外科护士交接班过程中的应用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的62名护理人员以及10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护理人员分组进行分组,实施常规交接班的31名护理人员、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SBAR交班模式设计思维导图实施交接班的31名护理人员、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交接班质量、交接班缺陷事件、护士综合素质及患者对交接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表(NAS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交接班缺陷事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交接班项目的落实、专科常见操作技能、医护配合、基础护理、主动巡视、突发事件处理反应、沟通能力、健康宣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文版患者床边交班感知量表(PVNC-B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BAR交班模式设计思维导图应用于神经外科护士交接班过程中可有效提升交接班质量,减少交接班缺陷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及患者对交接班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医护沟通模式 思维导图 神经外科 交接班 护理质量
下载PDF
SBAR标准化床边交接班在老年卧床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8
作者 徐永能 卢少萍 +4 位作者 黄巧 罗春艳 赵雪琴 肖艳 柳晓君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6年第6期2225-2228,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方式(SBAR)标准化床边交接班在老年卧床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SBAR沟通方式建立老年卧床病人标准化床边交班表,规范护理交接班的顺序和内容,在实施SBAR标准化床边交接班前1周及实施半年的最后1周评价交接班...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方式(SBAR)标准化床边交接班在老年卧床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SBAR沟通方式建立老年卧床病人标准化床边交班表,规范护理交接班的顺序和内容,在实施SBAR标准化床边交接班前1周及实施半年的最后1周评价交接班质量和科室医护人员对交接班工作的满意度,并统计实施前后的床边交接班时间。[结果]实施半年后,护士交接班质量、科室医护人员对交接班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交接班时间短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老年卧床病人SBAR标准化床边交接班有助于提升交接班质量和医护人员对交接班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交接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沟通方式 sbar标准化床边交接班 老年卧床病人 交接班质量 满意度 时间
下载PDF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护理交接班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51
9
作者 郭娟 马玉霞 +4 位作者 李琳杰 李苗苗 廖婷 马琳 韩琳 《护理管理杂志》 2018年第12期865-869,共5页
目的评价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CNKI、VIP、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和CINAHL数据库,两位研究者独立检索文献、筛选并提取资料,评价纳入文献的质... 目的评价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CNKI、VIP、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和CINAHL数据库,两位研究者独立检索文献、筛选并提取资料,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双方核对讨论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结果证实: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可以缩短交接班平均耗时[MD=-5.95,95%CI(-7.64,-4.26),P<0.01];增加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度:诊断及病情[MD=1.74,95%CI(1.41,2.08),P<0.01]、辅助检查[MD=2.37,95%CI(1.96,2.79),P<0.01]、治疗护理措施[MD=1.14,95%CI (0.75,1.53),P<0.01]、护理重点[MD=1.78,95%CI (1.46,2.10),P<0.01];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OR=0.24,95%CI(0.18,0.32),P<0.01];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MD=0.50,95%CI(0.39,0.61),P<0.01]。结论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临床护理交接班中缩短交接班平均耗时、增加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方面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模式 标准化沟通 交接班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标准化床边交接班满意度评价 被引量:79
10
作者 邱金花 林燕平 +2 位作者 林宁 姚立群 林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期58-61,共4页
目的评价患者及护士对标准化床边交接班的满意度。方法选取5个外科护理单元,依据SBAR标准沟通模式实施标准化床边交接班。分别在实施前和实施6个月后调查患者、护士对床边交接班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及护士对交班满意度部分条目显... 目的评价患者及护士对标准化床边交接班的满意度。方法选取5个外科护理单元,依据SBAR标准沟通模式实施标准化床边交接班。分别在实施前和实施6个月后调查患者、护士对床边交接班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及护士对交班满意度部分条目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标准化床边交接班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患者安全。在床边交接班取得积极效果的基础上,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患者及交接班护士的主观感知,从根本上提高床边交接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边交接 标准化床边交接班 患者满意度 护士满意度
下载PDF
SBAR标准化交班表的设计及其在心肌梗死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白阳娟 马芳 +2 位作者 张静华 谢玥 丁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SBAR标准化交班表的设计及其在心肌梗死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文献法及专家咨询法制定出《SBAR标准化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交班表》,应用于心内科心肌梗死患者的交接班中。结果应用《SBAR标准化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交班表... 目的探讨SBAR标准化交班表的设计及其在心肌梗死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文献法及专家咨询法制定出《SBAR标准化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交班表》,应用于心内科心肌梗死患者的交接班中。结果应用《SBAR标准化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交班表》进行交接班后,护士交班问题发生率由33.93%下降到12.50%,护士交班满意度从80.36%提高到94.64%,护士患者病情"十知道"分数从(82.41±8.08)分提高到(92.50±6.53)分。结论 SBAR标准化交班表的设计及应用能有效减少护士较班问题发生,提高交班满意度和护士对患者病情的了解程度,大大促进了护士针对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交接沟通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 标准化沟通 交接班 心肌梗死
下载PDF
改良MEWS评分联合SBAR标准沟通模式在急诊留观室交接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正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4期109-113,共5页
目的分析改良MEWS评分联合SBAR标准沟通模式在急诊留观室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宣城市某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留观室护理交接班过程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7月至2020年8月留观室12名护士交接的42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7月至2021年... 目的分析改良MEWS评分联合SBAR标准沟通模式在急诊留观室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宣城市某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留观室护理交接班过程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7月至2020年8月留观室12名护士交接的42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7月至2021年8月留观室12名护士交接的431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照组按照SBAR标准沟通模式进行交接班,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改良MEWS评分进行交接班;评价两组交接班的交接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交接质量评分及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和护士对研究组交接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诊留观室改良MEWS评分联合SBAR标准沟通模式的交接班护理,能够提高交接班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生和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MEWS评分 sbar标准沟通模式 急诊留观室 交接班
下载PDF
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内科晨交接班中的运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焦迪 李永宁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18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究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内科晨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展开此次研究,选取此期间在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内科治疗的患者122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1)及观察组(n=61),对照组进行常规交接班... 目的:探究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内科晨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展开此次研究,选取此期间在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内科治疗的患者122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1)及观察组(n=61),对照组进行常规交接班模式,观察组进行标准化沟通模式,对比两组交接质量、交接班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交接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交接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在进行晨交接班中采用标准化沟通模式,可提高交接质量,提升交接效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沟通模式 内科 交接班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标准化SBAR交接班模式在PICU交接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红玲 周霞 杨红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9期186-188,共3页
目的 探讨标准化SBAR交接班模式在PICU交接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月交班情况作为对照组,护士采取常规的交接班模式;选取2017年2~8月交班情况作为实验组,护士采取标准化SBAR交接班模式。分析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满意度... 目的 探讨标准化SBAR交接班模式在PICU交接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月交班情况作为对照组,护士采取常规的交接班模式;选取2017年2~8月交班情况作为实验组,护士采取标准化SBAR交接班模式。分析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满意度、护士病情掌握情况以及与交接班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 实施标准化SBAR交接模式后,护士满意度明显增高(P<0.05)。交接班引起的非计划性拔管、压力性损伤、输液外渗、给药错误的发生率等方面实施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病情掌握程度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重症监护室运用标准化交接班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护士满意度,大大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更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沟通模式 标准化交接班 护士满意度
下载PDF
标准化SBAR沟通模式在ICU护士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邱琳 邱美芳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年第9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SBAR沟通模式在ICU护士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6月本院ICU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交接班方式;将2018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标准化SBAR沟通模式;比... 目的探讨标准化SBAR沟通模式在ICU护士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6月本院ICU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交接班方式;将2018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标准化SBAR沟通模式;比较两组的交接班缺陷率、交接班时间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交接班缺陷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交接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SBAR沟通模式在ICU护士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护士交接班缺陷率,缩短交接班时间,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ICU临床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sbar沟通模式 ICU护士 床旁 交接班 应用
下载PDF
SBAR标准化交接表在PCI术后患者交接班中的运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柳素玲 湛江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8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SBAR标准化交接表的设计及其在PCI术后患者交接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观察分析本院2015年5-7月(使用前)与2016年8-10月(使用后)各60例PCI术后患者的床旁交接班记录,设计SBAR标准的病情交接表,确立标准的病情交接流程、评定标准... 目的探讨SBAR标准化交接表的设计及其在PCI术后患者交接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观察分析本院2015年5-7月(使用前)与2016年8-10月(使用后)各60例PCI术后患者的床旁交接班记录,设计SBAR标准的病情交接表,确立标准的病情交接流程、评定标准及制度,开展SBAR相关内容的学习培训。比较SBAR标准化交接表使用前后护士交接班问题的发生率、交接班时间以及交接班满意度。结果应用SBAR交接表对PCI术后患者进行交接班后,护士交班问题发生率明显下降,由实施前的36.7%下降到实施后的15.0%;护士交接班满意度明显提高,由实施前的83.3%提高到实施后的96.7%;护士交班时间由实施前的平均(14.57±1.30)min缩短至实施后的(9.43±1.56)min,交接班耗时缩短将近6 min。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交接表的设计及应用能有效减少护士交接班问题发生率,提高护士交接班满意度,缩短交接班时间,提高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和病情掌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 PCI术后 交接班
下载PDF
基于SBAR模式构建多媒体可视标准化交接管理系统及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交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丽 蔡云霞 谢美英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9-43,共5页
目的基于SBAR模式构建多媒体可视标准化交接管理系统并应用,分析其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交接的效果。方法结合SBAR模式,构建多媒体可视标准化交接管理系统并应用于实践,比较管理系统使用前后的术前交接患者时间、术后交接患者时间、护士... 目的基于SBAR模式构建多媒体可视标准化交接管理系统并应用,分析其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交接的效果。方法结合SBAR模式,构建多媒体可视标准化交接管理系统并应用于实践,比较管理系统使用前后的术前交接患者时间、术后交接患者时间、护士交接时间、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交接班效果及护士满意度。结果应用管理系统前后术前交接患者时间、术后交接患者时间、护士交接时间、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交接班效果及护士满意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SBAR模式的多媒体可视标准化交接管理系统通过整合数据库,使交接系统信息化、综合化,便于临床信息的高效传递。实际应用中可提升手术室护理交接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 标准化交接管理系统 手术室护理 工作交接 护理管理
下载PDF
ICU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实施及效果分析
18
作者 闫海丽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10期247-250,共4页
目的:分析ICU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实际实施效果。方法:在我院ICU病房内手术的患者中选定70例,选取时间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于2022年6月正式实施对应的护理模式,随机划分为甲乙组,甲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交接方法... 目的:分析ICU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实际实施效果。方法:在我院ICU病房内手术的患者中选定70例,选取时间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于2022年6月正式实施对应的护理模式,随机划分为甲乙组,甲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交接方法,乙组(35例)应用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模式,比较护理缺陷事件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施护理后乙组护理缺陷发生率小于甲组(P=0.006);护理质量评分乙组>甲组(P=0.000),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在ICU病房有显著效果,既能改善护理质量,又能规避护理缺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病房 标准化护理 床旁交接班 常规护理
下载PDF
妇科手术患者交接班引入改良四段式标准化医护护理模式的实施效率研究
19
作者 舒祥云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32期133-135,144,共4页
目的 研究妇科手术患者交接班引入改良四段式标准化医护护理模式(situation background assessment recommendation,SBAR)的实施效率及成果。方法 本研究遴选的22名护士均为靖安县人民医院妇科在岗的护理人员,遴选的病例均系靖安县人民... 目的 研究妇科手术患者交接班引入改良四段式标准化医护护理模式(situation background assessment recommendation,SBAR)的实施效率及成果。方法 本研究遴选的22名护士均为靖安县人民医院妇科在岗的护理人员,遴选的病例均系靖安县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26例择期手术患者。将2019年5月—2021年3月收治的63例行择期手术但未实施SBAR护理模式的患者编入对照组,将2021年5月—2022年1月收治的63例行择期手术且实施了SBAR护理模式的患者编入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交接班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四段式SBAR护理模式交接班。对比2组SBAR实施前后交接班质控检查合格率、护士学习效果评分及床旁交接班满意度评分。结果 SBAR实施后,观察组质控检查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任务分析、自律调节及自我评价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2组“不粗暴打断患者”“尊重患者”“清楚该患责任医师、护士”3个条目满意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余条目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手术患者交接班引入改良四段式SBAR护理模式可显著提升交接班质量,改善护士的学习效果,提高床旁交接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交接班 sbar护理模式 护理服务
下载PDF
SBAR标准化沟通在手术室巡回护士术中交接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易念巡 谭玉兰 《饮食科学》 2019年第8期292-293,共2页
目的:探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手术巡回护士术中交接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3月按照传统模式术中交接班的1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4月~6月按照SBAR沟通模式术中交接班的142例患者作为SBAR组,比较两组不同交接班模式下巡... 目的:探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手术巡回护士术中交接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3月按照传统模式术中交接班的1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4月~6月按照SBAR沟通模式术中交接班的142例患者作为SBAR组,比较两组不同交接班模式下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交接班问题发生情况,交接班时间以及护士对交接班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BAR沟通组护士在患者一般资料,病情及诊断,手术麻醉以及护理相关情况掌握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命体征掌握情况上两组护士无差异(P=0.157),与对照组比较,SBAR组护士交接班问题发生比例减少,交接班时间缩短,术中交接班质量满意度明显提升(P <0.05)。结论:应用SBAR沟通模式能够快速有效的完成巡回护士术中交接班,减少交接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交接班 手术室 sbar沟通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