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AR-derived surfac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ining subsidence parameters in mountain coal mines
1
作者 JIANG Xiaowei SHI Wenbing +2 位作者 LIANG Feng GUI Jingjing LI Jiawe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9期3139-3156,共18页
Mining-induced surface deformation disrupts ecological balance and impedes economic progress.This study employs SBAS-InSAR with 107-view of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SAR data from Sentinel-1,spanning February 2017 to S... Mining-induced surface deformation disrupts ecological balance and impedes economic progress.This study employs SBAS-InSAR with 107-view of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SAR data from Sentinel-1,spanning February 2017 to September 2020,to monitor surface deformation in the Fa’er Coal Mine,Guizhou Province.Analysis on the surface deformation time series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derground mining and surface shifts.Consid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mining activities,duration,and ranges,the study determines surface movement parameters for the coal mine.It asserts that mining depth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surface movement parameters in mountainous mining areas.Increasing mining depth elevates the strike movement angle on the deeper side of the burial depth by 22.84°,while decreasing by 7.74°on the shallower side.Uphill movement angles decrease by 4.06°,while downhill movement angles increase by 15.71°.This emphasizes the technology's suitability for local mining design,which lays the groundwork for resource development,disaster prevention,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analogous contex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series insar surface deformation Subsurface mining Mining subsidence
下载PDF
SBAS InSAR与GM(1,1)模型在青岛地铁13号线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郭在洁 陶秋香 +1 位作者 王凤云 韩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3-78,共6页
基于37景Sentinel⁃1A SAR影像,利用SBAS InSAR技术获取了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青岛地铁13号线积米崖站—世纪大道站沿线的地表形变信息;基于地铁中心线的地表形变梯度对地铁沿线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利用GM(1,1)模型对地表特征点SBAS In... 基于37景Sentinel⁃1A SAR影像,利用SBAS InSAR技术获取了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青岛地铁13号线积米崖站—世纪大道站沿线的地表形变信息;基于地铁中心线的地表形变梯度对地铁沿线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利用GM(1,1)模型对地表特征点SBAS InSAR监测结果进行了模拟和预测。研究表明:SBAS InSAR能够准确监测地铁沿线及其周边区域大范围、长时间序列的地表形变;部分路段的地表形变梯度大于地铁设计规范的要求,在日常地铁运营和维护中须要重点监控;GM(1,1)模型更适合对地表持续沉降或持续抬升且形变过程波动较小的特征点进行模拟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地表形变 数据分析 地表形变梯度 sbas insar GM(1 1)模型
下载PDF
基于SBAS InSAR的新疆哈密砂墩子煤田开采沉陷监测与反演 被引量:12
3
作者 沙永莲 王晓文 +2 位作者 刘国祥 张瑞 张波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4-201,共8页
矿区地表沉陷监测能够为当地安全生产防护、开采规划和管理提供关键支撑信息。以新疆哈密砂墩子煤田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SBAS InSAR方法调查了其于2018年9月-2019年10月期间的地表沉陷特征。InSAR形变监测结果显示砂墩子矿主井西北侧存... 矿区地表沉陷监测能够为当地安全生产防护、开采规划和管理提供关键支撑信息。以新疆哈密砂墩子煤田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SBAS InSAR方法调查了其于2018年9月-2019年10月期间的地表沉陷特征。InSAR形变监测结果显示砂墩子矿主井西北侧存在一个沉陷漏斗,最大年均沉陷速率约为150 mm/a。时序形变结果显示沉陷漏斗在2018年9月-2019年6月间发生明显线性下沉,而之后逐渐趋于稳定。基于InSAR观测形变,采用Okada矩形位错模型反演得到砂墩子矿综采面采深约349.89 m,走向长约1001.27 m,倾向宽约211.80 m;结合煤层视密度估算得到该矿在2018-2019年间开采量约3.18 Mt,与已有资料报道的该矿年产能基本一致。本研究为利用InSAR形变约束反演煤矿综采面参数,并结合煤层视密度构建综采面参数与开采量之间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砂墩子矿 sbas insar 参数反演
下载PDF
Reconstruction of surfac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alpine canyons under shadow conditions
4
作者 GU Zhen-kui YAO Xi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11期3105-3117,共13页
Monitoring deformation in high undulating mountainous environments is critical for surface process research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studies. Although observations based on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 Monitoring deformation in high undulating mountainous environments is critical for surface process research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studies. Although observations based on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 are an excellent tool for monitoring deformation, the shadow phenomena can limit its application. Based on a series of geomorphic parameters and limited InSAR observation data, surface deformations were reconstructed in areas with missing observations by constructing a random forest model to compensate for the shadow phenomenon at the grid-scale.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rebuild landscap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places where observation data is lacking. The dominant slope dir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area corresponded to a mo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constructed topography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bservation. In addition, when building this model, consideration was given to the geomorphic parameter selection, elevation variation, hypsometric integral value, slope form, lithology, slope variation,and aspect variation;these parameters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urface deformation,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These findings are significant for eliminating the shadow phenomenon, which often occurs in In SAR observations taken over alpine canyon regions. The terrain and lithology of the underlying surface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reconstructing the surfac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adow region by using satellite observation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ine canyon region surface deformation SHADOW insar Geomorphic parameter
下载PDF
一种顾及永久散射体的SBAS InSAR时序地表沉降提取方法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舜瑶 卢小平 +1 位作者 刘晓帮 付睢宁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8-62,70,共6页
提出了一种顾及永久散射体的SBAS InSAR时序地表形变提取方法。通过设置相干性、振幅离差指数、形变速率3阈值提取稳定的永久散射体,将其作为地面控制点引入SBAS InSAR处理流程,完成对地表形变的提取,并以郑州地区为例进行试验。获取了... 提出了一种顾及永久散射体的SBAS InSAR时序地表形变提取方法。通过设置相干性、振幅离差指数、形变速率3阈值提取稳定的永久散射体,将其作为地面控制点引入SBAS InSAR处理流程,完成对地表形变的提取,并以郑州地区为例进行试验。获取了郑州市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的地表沉降速率和时序地表沉降量,通过与PS InSAR、SBAS InSAR处理结果及水准测量进行对比,说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散射体 sbas insar 时序地表沉降 郑州
下载PDF
天津LNG码头SBAS-InSAR时序形变及地面监测数据响应
6
作者 孙晁 陈娅男 +2 位作者 冯文兴 燕冰川 阎福礼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502-6509,共8页
为了查明油气重大基础设施中,由星载雷达干涉测量、地面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形变监测、地下位移传感器监测和管道应力应变监测网络构成的星地一体化监测技术的有效性,采用SBAS-InSAR技术提取了天... 为了查明油气重大基础设施中,由星载雷达干涉测量、地面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形变监测、地下位移传感器监测和管道应力应变监测网络构成的星地一体化监测技术的有效性,采用SBAS-InSAR技术提取了天津LNG(liquefied natural gas)码头区域油气管线区域的长时间序列的地表形变数据,进一步分析了地面GNSS地表位移、多层深度位移计、管道应变传感器数据与同步的SBAS-InSAR地表形变量的数据响应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雨-旱循环的时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19-05—2022-04月的3年间天津LNG码头区域非均匀沉降最为显著,最高达到-394 mm;SBAS-InSAR的时序形变数据15~53 mm的沉降形变,在GNSS中有9~57 mm的地表位移响应,两者相关显著,具有良好的一致性;SBAS-InSAR地表形变变化特征与多层位移计在1、2、3 m深的位移数据响应特征都与降水量关系密切,呈现显著的雨季-旱季波动特征,二者具有良好的同步性,说明SBAS-InSAR地表形变变化特征能够揭示地下土层的位移变化特征;SBAS-InSAR地表沉降量与地下管道应变呈正相关,SBAS-InSAR获取的地表形变是反映地下管线应变的良好指标。由星载雷达干涉测量、地面GNSS形变监测、地下位移传感器监测和管道应力应变监测网络构成的星地一体化监测数据的集成应用,能够为未来星地一体化的管道安全监测技术体系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 insar 地表形变 油气管道 传感器 响应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港口地表二维形变监测与分析
7
作者 许承权 梁德豪 +1 位作者 周隽 田玉刚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6-83,共8页
为了大范围监测果园港港口地表形变情况,预防地面沉降和塌陷所带来的危害,采集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果园港升轨和降轨的Sentinel-1A号数据,应用SBAS-InSAR技术进行地表形变数据提取与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垂直方向地表形变变化趋势... 为了大范围监测果园港港口地表形变情况,预防地面沉降和塌陷所带来的危害,采集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果园港升轨和降轨的Sentinel-1A号数据,应用SBAS-InSAR技术进行地表形变数据提取与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垂直方向地表形变变化趋势与水准测量结果相一致;果园港地表垂直方向形变速率为-33.49~13.49 mm·a^(-1),东西方向形变速率为-16.16~29.44 mm·a^(-1);大幅度沉降主要发生在港口的堆场区和交通枢纽处,且沉降速率与距交通线路的距离呈现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港 sbas-insar技术 insar技术 二维形变
下载PDF
联合时序SBAS-InSAR与GACOS的青岛胶州湾大桥形变监测与分析
8
作者 张世昊 陶秋香 +3 位作者 刘国林 高腾飞 牛冲 郑泽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74-2082,共9页
为解决SBAS-InSAR技术在获取水汽饱和度较高的海滨城市地表形变信息受大气影响严重的问题,选用23景Sentinel-1A SAR影像数据,联合时序SBAS-InSAR技术与GACOS大气校正模型,监测得到2021年1月—2022年6月青岛胶州湾大桥的地表形变信息;利... 为解决SBAS-InSAR技术在获取水汽饱和度较高的海滨城市地表形变信息受大气影响严重的问题,选用23景Sentinel-1A SAR影像数据,联合时序SBAS-InSAR技术与GACOS大气校正模型,监测得到2021年1月—2022年6月青岛胶州湾大桥的地表形变信息;利用线性模型和线性-温度模型分析了其形变特征及其温度影响。结果表明,桥梁整体的形变速率在可控范围之内,其地表形变过程是非线性的,与平均温度变化有较高的相关关系,线性-温度模型拟合的地表形变过程与联合时序SBAS-InSAR技术与GACOS大气校正模型监测的地表形变过程具有较高一致性,表现出了季节性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形变 sbas-insar GACOS大气校正 数据分析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的成都平原地面形变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刘灏 刘洋 +3 位作者 曾帅 房浩 刘艳明 王德都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77-383,共7页
为研究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利用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集时序分析技术(SBAS-InSAR)监测成都平原地面形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量较小,多为点状形变,个别地区存在块状形变或线状分布;形变速率较快的... 为研究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利用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集时序分析技术(SBAS-InSAR)监测成都平原地面形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量较小,多为点状形变,个别地区存在块状形变或线状分布;形变速率较快的地块多为建设工程扰动引起的,德阳市相对比成都市更易受到工程建设的影响;大部分人工建筑区域累计形变小于14 mm,地表形变速率大于10 mm/a图斑面积为115.83 km2,主要分布在成都市邛崃市、崇州市以及德阳市旌阳区、广汉市等地.从地下水开采和土地利用方面分析成都平原地面形变影响因素得出成都平原地下水开采与地面形变现状存在一定关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与地表形变的契合度最高,而形变面积较大的地块主要位于建筑区域.根据现场核查,SBAS-InSAR结果与现场情况较为一致,证明了SBAS-InSAR技术在地面形变监测中具有较好适用性.本研究成果可为成都平原城市建设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地面形变 地面沉降 地质灾害 sbas-insar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樱岛火山形变监测
10
作者 王琳炜 张旭晴 +2 位作者 王凤艳 陈峰 都兵 《世界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火山喷发往往是由地壳内部岩浆活动引起的,通过监测火山区地表形变可以有效反演出地下岩浆的状态。为监测火山区地表形变,笔者选取日本樱岛火山为研究区域,采用SBAS-InSAR技术对2019—2021年间共计75景Sentinel-1A影像进行处理。结果表... 火山喷发往往是由地壳内部岩浆活动引起的,通过监测火山区地表形变可以有效反演出地下岩浆的状态。为监测火山区地表形变,笔者选取日本樱岛火山为研究区域,采用SBAS-InSAR技术对2019—2021年间共计75景Sentinel-1A影像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樱岛火山处于比较活跃的阶段,监测期间樱岛火山总体处于沉降状态,平均形变速率为-10.05 mm/a。最大沉降区域为火山中心地带,累积形变量为-62.72 mm,并且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抬升主要发生在火山外围区域,其中最大抬升发生于樱岛东南侧,监测期间累积抬升108.7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 樱岛火山 形变监测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和PSO-BP模型的鲁南高铁沿线地表沉降监测与预测
11
作者 何虎振 刘国林 +1 位作者 王凤云 陶秋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0-826,共7页
选取38景Sentinel-1A SAR影像,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2019-02~2022-11鲁南高铁曲阜-菏泽段沿线5 km区域的地表沉降结果,分析其分布特征和规律,并利用PSO-BP模型对若干特征点进行沉降预测。结果表明,高铁沿线0.1 km范围内地表年均形变... 选取38景Sentinel-1A SAR影像,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2019-02~2022-11鲁南高铁曲阜-菏泽段沿线5 km区域的地表沉降结果,分析其分布特征和规律,并利用PSO-BP模型对若干特征点进行沉降预测。结果表明,高铁沿线0.1 km范围内地表年均形变速率为-20~15 mm/a,最大沉降速率为25.46 mm/a,最大抬升速率为17.43 mm/a;PSO-BP模型得到的沉降预测值的RMSE为5.8~12.4 mm,可对地表沉降进行较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南高铁 sbas-insar PSO-BP模型 地表沉降 沉降预测
下载PDF
基于改进SBAS-InSAR技术的西南山区铁路沿线地表形变监测方法研究
12
作者 高永琪 胡亚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64,85,共8页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是一种新兴的对地观测手段,因其不受昼夜、云雨限制,被广泛应用于地表形变监测等领域。然而,受大气误差与失相干影响,InSAR技术仍然存在一些局限,尤其在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是一种新兴的对地观测手段,因其不受昼夜、云雨限制,被广泛应用于地表形变监测等领域。然而,受大气误差与失相干影响,InSAR技术仍然存在一些局限,尤其在植被茂密的西南山区,以SBAS-InSAR为代表的时间序列InSAR方法存在观测点不足的问题,难以开展山区变形监测。针对以上问题,考虑西南山区气候特征,设计改进的SBAS-InSAR时间序列处理方法,对干涉相位进行优化。丽香铁路是我国云南省境内一条连接丽江市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的电气化铁路,是西部铁路网中滇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丽香铁路安全稳定,同时验证上述方法的可用性,以丽香铁路段沿线的某段为研究区,利用星载SAR卫星存档影像数据对其周边地表开展历史形变探测,计算研究区近6.5年(2015年05月16日至2021年12月10日)的历史形变时间序列,并分析其影响范围、形变因素、变化规律等信息。最后将提出的改进后的SBAS-InSAR方法与常规InSAR方法比较,充分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铁路 地表形变监测 sbas-insar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相位估计优化 变形分析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杨伙盘矿区地表形变监测
13
作者 张帆 常乐 荀张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9,共8页
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采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地面塌陷及其引起的链式灾害尤为严重。地表形变监测是修复生态环境问题的首要工作。InSAR技术作为一种面监测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已成功应用于煤矿地面塌陷监测。本文收集2020年... 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采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地面塌陷及其引起的链式灾害尤为严重。地表形变监测是修复生态环境问题的首要工作。InSAR技术作为一种面监测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已成功应用于煤矿地面塌陷监测。本文收集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时间段内共58景Sentinel-1A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对杨伙盘矿区地表进行形变监测,同时利用无人机正射光学影像进行形变特征解译。相关资料和监测结果显示:在监测期内,煤矿开采3−1煤层,共监测到3个形变中心,分别位于301盘区和303盘区的工作面,可探测的最大形变值达−130 mm,最大年平均形变速率约为−52 mm/a。对每个形变中心进行时间序列形变规律分析,地表在工作面开采后进入加速变形期,随后减速逐渐趋于稳定状态。研究结果表明,InSAR监测形变区位置与煤矿开采工作面位置及地表裂缝等形变特征基本保持一致。时间序列InSAR技术可以有效应用于大范围矿区开采沉陷的识别与监测,为采空区灾害的预防及治理提供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伙盘矿区 sbas-insar Sentinel-1A 地表形变监测 时间序列分析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与Offset-Tracking的色东普流域灾前形变探究
14
作者 张龙宇 李素敏 +3 位作者 禹孙菊 毕自航 梁志强 卞魁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0-635,共6页
利用SAR偏移量追踪(offset-tracking)技术获取冰川形变作为SBAS-InSAR的补充,采用2种技术计算2018-01~10色东普流域灾前形变,联合分析灾前形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色东普流域冰川与沟道在2018-10-17冰崩灾害发生前已出现形变;冰... 利用SAR偏移量追踪(offset-tracking)技术获取冰川形变作为SBAS-InSAR的补充,采用2种技术计算2018-01~10色东普流域灾前形变,联合分析灾前形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色东普流域冰川与沟道在2018-10-17冰崩灾害发生前已出现形变;冰川主要形变区形变趋势表现为加速-平缓-加速,7~9月形变量达到-7.69 m;沟道内堆积物长期呈下滑趋势,7月后与冰川均加速形变;气温升高是冰崩碎屑流灾害发生的主导因素。联合SBAS-InSAR与offset-tracking技术能够满足不同形变量级的监测需求,可用于冰崩灾害的早期识别与形变反演,为青藏高原地区冰崩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东普流域 sbas-insar offset-tracking 冰崩灾害 形变监测
下载PDF
融合SBAS-InSAR与CS-SVM的矿区地表残余沉降预测模型
15
作者 刘增波 徐良骥 +3 位作者 张坤 刘潇鹏 曹宗友 徐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139,共7页
煤矿开采地表残余形变可能对地表建(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造成潜在威胁,有必要对其进行准确预测。融合SBAS-InSAR监测方法,提出了一种布谷鸟搜索算法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CS-SVM)的预测模型,利用2017年11月—2020年6月的60... 煤矿开采地表残余形变可能对地表建(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造成潜在威胁,有必要对其进行准确预测。融合SBAS-InSAR监测方法,提出了一种布谷鸟搜索算法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CS-SVM)的预测模型,利用2017年11月—2020年6月的60景Sentinel-1A SAR影像对安徽省某矿7221工作面进行开采沉陷长时序监测,获取了该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与停采后2 a内地表年均形变速率与累计形变。结果表明:该工作面最大年均形变速率为-56 mm/a,最大累计沉降为151 mm。利用水准测量数据对InSAR结果进行验证,两者残差均小于5 mm,证明了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为比较优化前后SVM预测模型的精度,引入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进行精度评价。结果显示:优化模型的2种误差均在4 mm以内,相比传统模型,误差分别降低了59%和60%,预测精度明显提高。研究反映出,所提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为废弃煤矿区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sbas-insar 沉陷监测 地表残余沉降 最优参数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的鄂尔多斯地台管道沿线地质灾害识别与监测
16
作者 黄曦涛 胡智峰 +2 位作者 乔培 张瑜 王馨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64,共5页
鄂尔多斯地台地质环境脆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建设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基于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鄂尔多斯地台局部区域76景Sentinel-1影像,利用SBAS-InSAR和CR-InSAR技术,通过形变时序信息分析研... 鄂尔多斯地台地质环境脆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建设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基于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鄂尔多斯地台局部区域76景Sentinel-1影像,利用SBAS-InSAR和CR-InSAR技术,通过形变时序信息分析研究区地表异常形变趋势并验证其精度,并结合高分二号遥感影像解译识别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野外验证,对两处确定的典型灾害隐患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获取毫米级精度的地表形变结果,根据《地质灾害InSAR监测技术指南》(T/CAGHP 013—2018),精度从Ⅱ级提升至Ⅰ级;研究区83%的区域在监测期间形变速率为-20~20 mm/a,处于稳定状态,剩余17%的区域则存在灾害隐患;共解译4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经野外查证,准确率为73.2%;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30处,其中滑坡灾害21处、崩塌灾害4处、不稳定斜坡5处;典型滑坡灾害隐患点位存在明显异常形变信息,形变速率为-21~21 mm/a,单点最大累计形变量为-25~25 mm;形变受气候、地形、人为活动影响大,有较高风险隐患,加强人工巡视、加大监测力度与频率,对早期地质灾害识别保证工程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地质灾害识别 地表形变监测 鄂尔多斯地台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的滇池周边地面形变监测
17
作者 宋雨乔 李益敏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2期39-42,共4页
研究基于SBAS-InSAR技术,选取时间跨度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共46景Sentinel-1A的降轨SLC数据,采用VV+VH的极化方式对昆明市滇池周边进行地面形变监测。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地表形变速率较大。2)滇池东南部村落群、黄栗山两侧沉... 研究基于SBAS-InSAR技术,选取时间跨度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共46景Sentinel-1A的降轨SLC数据,采用VV+VH的极化方式对昆明市滇池周边进行地面形变监测。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地表形变速率较大。2)滇池东南部村落群、黄栗山两侧沉降程度远大于其他地区,这主要与工业园区建设和地表径流现象有关。3)整体抬升形变多集中于西北角及北部道路通达性较高的地区。4)公路的修建与地面重力的增加,导致地表抬升现象严重。本研究对昆明市滇池周边形变进行了有效的监测,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 滇池周边 地面形变监测
下载PDF
联合PS-InSAR和SBAS-InSAR的鄂西山区滑坡隐患识别——以长阳县清江流域为例
18
作者 曾斌 刘诗雅 +2 位作者 董琦 袁晶晶 艾东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12,共11页
针对鄂西山区滑坡等灾害频发,而部分地区因为地形陡峭调查困难以及潜在滑坡隐患区的空间分布与未来发展趋势不明的难题,如何利用InSAR技术获取的地表形变数据实现滑坡隐患区早期识别成为滑坡研究的热门方向。利用Sentinel-1A升轨数据,... 针对鄂西山区滑坡等灾害频发,而部分地区因为地形陡峭调查困难以及潜在滑坡隐患区的空间分布与未来发展趋势不明的难题,如何利用InSAR技术获取的地表形变数据实现滑坡隐患区早期识别成为滑坡研究的热门方向。利用Sentinel-1A升轨数据,分别基于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获取长阳县清江流域北岸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的地表形变信息,再将两种方法得到的地表形变信息进行叠加融合,综合考虑研究区的地质背景条件、历史滑坡点以及第四系覆盖层厚度等因素,识别出研究区可能发生滑坡的隐患区,并结合GNSS监测数据对识别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PS-InSAR、SBAS-InSAR技术得到的研究区地表形变速率范围分别为-32.03~16.74 mm/a、-53.33~26.94 mm/a,根据自然断点法联合分析两种方法得到的监测结果,最终将研究区地表形变速率划分为5个等级,并识别出研究区有18处滑坡隐患区,总面积为27.58 k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招徕河至资丘镇沿清江段;将PS与SBAS两种InSAR技术的解译结果进行融合判译,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滑坡隐患区识别的精度,为区域地质灾害防控提供更加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基于InSAR技术的滑坡隐患区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隐患 早期识别 地表形变监测 PS-insar sbas-insar 长阳县清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与MA-PSO-BP的南京河西地区地表沉降监测及预测分析
19
作者 毕凌宇 孙承志 乔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3,82,共7页
针对南京河西地区城市化进展的不断加快及对该地区的沉降预测研究较少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与滑动平均-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MA-PSO-BP)的城市地表形变监测及预测模型。利用202... 针对南京河西地区城市化进展的不断加快及对该地区的沉降预测研究较少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与滑动平均-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MA-PSO-BP)的城市地表形变监测及预测模型。利用2020年3月—2022年3月的22景Sentinel-1A升降轨数据对南京河西地区进行沉降监测,获取研究区升降轨形变量,分析河西地区的沉降趋势与成因,并对监测得到的沉降值进行滑动平均插值,将其作为PSO-BP网络模型的样本输入,构建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表明,SBAS-InSAR技术能够有效监测城市长时间的沉降,南京河西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沉降,沉降速率为-25.3~20.5 mm/a。对比历史沉降研究,沉降趋势由北部向南部扩张,结合SBAS-InSAR沉降监测数据,分别与BP神经网络和PSO-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对比,样本数据经过插值后沉降预测模型的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形变监测 预测模型 滑动平均插值 sbas-insar PSO-BP
下载PDF
阿尔金地区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及形变特征分析——SBAS-InSAR结合光学遥感的综合遥感技术研究
20
作者 陈君 马立龙 谢万兵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07-313,共7页
以阿尔金地区为研究区,应用SBAS-InSAR结合高精度光学遥感的综合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及形变分析。在Sentinel-1A InSAR数据、“AW3D30”DEM辅助数据基础上,通过SBAS-InSAR方法获取区内隐患点地表形变,辅以GF-1、GF-2高分辨率... 以阿尔金地区为研究区,应用SBAS-InSAR结合高精度光学遥感的综合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及形变分析。在Sentinel-1A InSAR数据、“AW3D30”DEM辅助数据基础上,通过SBAS-InSAR方法获取区内隐患点地表形变,辅以GF-1、GF-2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对研究区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及形变分析。取得认识如下:(1)采用Sentinel-1A数据进行InSAR形变反演,结合综合遥感识别及野外核查验证,确认地质灾害隐患146处,识别准确率75%。InSAR结合光学遥感的综合遥感方法为该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等方面的新技术手段;(2)识别出地质灾害隐患中80%以上存在切坡修路情况,人类工程活动易引发斜坡失稳或诱发泥石流灾害,需加强对此类地质灾害隐患的持续监测;(3)一般滑坡在影像上具有明显形变和形态特征,与实地验证有较好对应关系。部分InSAR形变点在实地形变特征不明显,隐患点位于人员难以到达的斜坡高位隐蔽区,可利用无人机、LiDAR及地面设备等综合监测调查手段开展精细调查验证;(4)InSAR技术主要用于监测缓慢微小形变,对地面塌陷、滑坡等灾害效果较好,对监测突发性灾害有一定局限性。收集利用高分辨率的SAR数据,对小中型灾害监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sbas-insar 遥感 隐患识别 形变特征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