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纺织品吸湿发热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单学蕾 柳楠 《针织工业》 2015年第3期67-69,共3页
针对目前纺织品吸湿发热测试标准FZ/T 73036—2010《吸湿发热针织内衣》和GB/T 29866—2013《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试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两个标准适用范围不同,计算方法不同,导致测试结果略有差异。并采用SCAN吸湿发热测试系统对... 针对目前纺织品吸湿发热测试标准FZ/T 73036—2010《吸湿发热针织内衣》和GB/T 29866—2013《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试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两个标准适用范围不同,计算方法不同,导致测试结果略有差异。并采用SCAN吸湿发热测试系统对影响纺织品吸湿发热测试结果的因素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测试环境的风速以及样品放置方向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湿发热 FZ/T 73036-2010 GB/T 29866-2013 scan吸湿发热测试系统
下载PDF
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测试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袁志磊 李方雪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5-106,共2页
传统的保暖服装蓬松、臃肿,既不便于活动又缺乏美感,满足不了现代人们对服装的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料与服装实用功能的要求趋向多元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新型功能性纺织品逐渐走进人们的日... 传统的保暖服装蓬松、臃肿,既不便于活动又缺乏美感,满足不了现代人们对服装的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料与服装实用功能的要求趋向多元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新型功能性纺织品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内衣产品方面,主要倾向于“轻、薄”、“吸湿排汗”、“透气”、“保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纺织品 湿排汗 性能测试方法 发热 保暖服装 科学技术 实用功能 生活水
下载PDF
分析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测试方法
3
作者 王宝根 《包装世界》 2019年第1期158-159,共2页
现代民众对于纺织品舒适度要求极高,为满足民众要求、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各企业开始推出吸湿发热产品.为对产品质量进行规范,国家相继出台各种标准,为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测试提供了有利支持.而本文将以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测试原理介绍为... 现代民众对于纺织品舒适度要求极高,为满足民众要求、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各企业开始推出吸湿发热产品.为对产品质量进行规范,国家相继出台各种标准,为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测试提供了有利支持.而本文将以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测试原理介绍为切入点,对该性能测试方式展开全面论述,希望可以对防织品性能检测发展以及市场产品规范提供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测试 湿发热 纺织品 测试原理
下载PDF
吸湿发热针织内衣测试方法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曾双穗 厉潮锋 《纺织标准与质量》 2021年第4期49-52,共4页
为了减少针织内衣吸湿发热性能测试结果的误差,对组合试样测试前的放置位置、温度传感器探头的插入深度、试样放置方向、试样缝制面差异和.风速等5个参数对针织内衣吸湿发热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作了试验。该试验.结果表明,组合试样测试... 为了减少针织内衣吸湿发热性能测试结果的误差,对组合试样测试前的放置位置、温度传感器探头的插入深度、试样放置方向、试样缝制面差异和.风速等5个参数对针织内衣吸湿发热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作了试验。该试验.结果表明,组合试样测试前的放置位置、温度传感器探头的插入深度、试样放置方向、试样缝制面差异和风速对试样吸湿发热性能测试结果有影响,其中组.合试样测试前的放置位置对吸湿发热测试结果的影响最大,最高温度升温值偏差达0.8℃,30 min内的平均温度升温值达1.2℃;试样缝制面差异对吸湿发热结果的影响最小。该试验表明,垂直放置试样、温度传感器探头完全插入、风速为0.2-0.3 mm/s比水平放置试样、温度传感器探头插入一半、风速.为0.3-0.5 mm/s时的吸湿发热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内衣 湿发热 测试 FZ/T 73036
下载PDF
吸湿发热纤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杜凯 刘正芹 《上海毛麻科技》 2014年第2期41-43,共3页
介绍了吸湿发热纤维的种类,阐述了其发热原理和发热性能的测试标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吸湿发热纤维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吸湿发热纤维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湿发热 机理 测试方法 不足
下载PDF
储能、麻赛尔混纺吸湿发热针织面料技术突破 被引量:2
6
作者 方国平 张佩华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共4页
介绍新型吸湿发热再生纤维素储能纤维及麻赛尔纤维的功能和特性,并将其与抱合力较好的棉纤维混纺,采用赛络紧密纺工艺制备18.0 dtex储能、麻赛尔、棉(30∶30∶40)混纺纱。重点分析纤维配比、混纺纱设计,以及针织技术和后整理技术的突破... 介绍新型吸湿发热再生纤维素储能纤维及麻赛尔纤维的功能和特性,并将其与抱合力较好的棉纤维混纺,采用赛络紧密纺工艺制备18.0 dtex储能、麻赛尔、棉(30∶30∶40)混纺纱。重点分析纤维配比、混纺纱设计,以及针织技术和后整理技术的突破过程,并对采用不同配比、不同原料设计的4种储能纤维织物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储能、麻赛尔、棉混纺纱与氨纶交织的单面衬垫织物,具有优良的透气性、抗起毛起球性、尺寸稳定性等,而且其吸湿发热性能和保暖性能具有显著优势,是一种新型吸湿发热针织内衣面料。经批量生产和产业化推广应用,受到市场和消费者普遍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储能纤维 麻赛尔纤维 混纺纱 针织面料 湿发热 性能测试
下载PDF
吸湿发热经编面料的开发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宝坤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3,共2页
介绍了黏胶纤维与特殊涤纶纤维复合而成的吸湿发热经编面料的设计原理,以及织造、染整工艺上的难点,面料经测试后能够达到优异的保暖和调湿效果,可广泛适用于内衣、运动服等。对开发新型经编产品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湿发热 经编面料 工艺流程 性能测试
下载PDF
吸湿类纺织品功能性测试方法及评价探讨
8
作者 任志萍 陈明 《江苏纺织》 2012年第12期45-47,共3页
本文分析了吸湿类功能性纺织品的常见评价测试方法:吸湿速干性、吸湿发热性、防水透湿气性,就不同测试方法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对改善现有的评价方法及建立完善的吸湿类功能性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纺织品功能性测试 湿速干 湿发热 防水透湿
下载PDF
依翡丝纤维及其织物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隆隆 谢冰冰 +3 位作者 张瑞云 陆建 俞灏 王云海 《山东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60-68,共9页
依翡丝纤维是通过在纺丝原液中加入抗菌剂共混制得的具有细旦、抗菌特性的新型改性腈纶纤维。对比依翡丝纤维和普通腈纶纤维的表面形态、力学性能、吸湿性能、比电阻、摩擦性能以及卷曲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两种纤维的组成... 依翡丝纤维是通过在纺丝原液中加入抗菌剂共混制得的具有细旦、抗菌特性的新型改性腈纶纤维。对比依翡丝纤维和普通腈纶纤维的表面形态、力学性能、吸湿性能、比电阻、摩擦性能以及卷曲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两种纤维的组成和化学键进行分析,并对依翡丝混纺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和吸湿发热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依翡丝纤维横截面为圆形,纵向表面粗糙,有较密的沟槽,具有线密度小、力学性能优异、可纺性高等优点;相比普通腈纶,依翡丝比电阻小,摩擦系数大,不易产生静电。通过XPS分析,得出依翡丝添加的抗菌剂为季铵盐类抗菌剂。依翡丝混纺织物的水分蒸发速率大于0.18 g/h,吸湿发热的最高温升值大于4℃,在吸湿快干和吸湿发热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可用于开发多功能面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翡丝纤维 性能测试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湿快干 湿发热 抗菌
下载PDF
EKS纤维与腈纶纤维的结构及性能对比研究
10
作者 谢冰冰 冯隆隆 +2 位作者 张瑞云 方斌 伍枝平 《山东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69-77,共9页
EKS纤维是一种具有显著吸湿发热性能的亚丙烯酸盐系纤维。对比了EKS纤维和腈纶纤维的表面形态,测试与分析了两种纤维的力学性能、摩擦性能、比电阻、卷曲性能、吸放湿性能及吸湿发热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腈纶纤维,EKS纤维横截面为圆形... EKS纤维是一种具有显著吸湿发热性能的亚丙烯酸盐系纤维。对比了EKS纤维和腈纶纤维的表面形态,测试与分析了两种纤维的力学性能、摩擦性能、比电阻、卷曲性能、吸放湿性能及吸湿发热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腈纶纤维,EKS纤维横截面为圆形,纵向结构粗糙,具有断裂强度、摩擦系数、比电阻和卷曲率小,线密度、断裂伸长率和回潮率大等特点。EKS纤维的吸、放湿速率随时间呈指数形式衰减,纤维的初始吸、放湿速率分别为0.39%min-1、8.94%min-1,达到吸、放湿平衡所用时间比腈纶纤维长。EKS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发热性,吸湿发热最高升温值为8.2℃,比腈纶纤维高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KS纤维 腈纶纤维 形态结构 性能测试 湿发热 湿性能
下载PDF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热膨胀系数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钱晓倩 郑立 《建筑节能》 CAS 1990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介绍了加气混凝土热膨胀系数的测试方法和装置。系统测定了加气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并测得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的a_K=1.0×10^(-5)m/m·℃。
关键词 加气混凝土 热膨胀系数 系统测定 电阻片 测试过程 热电偶测量 湿膨胀 测试方法 线性相关系数 系统测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