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虹鳟Scarb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1
作者 张东强 黄进强 +3 位作者 李永娟 吴深基 赵璐 宋玉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8-1018,共11页
清道夫受体B类成员1(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member 1,Scarb1)作为细胞表面的膜受体蛋白,在动物体色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Scarb1基因在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体色形成中的作用,通过RACE技术克隆虹鳟Scarb1基因的cDN... 清道夫受体B类成员1(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member 1,Scarb1)作为细胞表面的膜受体蛋白,在动物体色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Scarb1基因在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体色形成中的作用,通过RACE技术克隆虹鳟Scarb1基因的cDNA全长,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基因及其序列结构特征,同时使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Scarb1基因在虹鳟、金鳟及其杂交F_(1)代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carb1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2032 bp,开放阅读框1479 bp,编码492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为55.59 ku,且存在保守的CD36结构域和2个跨膜区。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虹鳟与其他硬骨鱼类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71.69%~98.58%;进化分析发现虹鳟与大马哈鱼亲缘关系最近,与哺乳动物和两栖动物亲缘关系最远。qRT-PCR检测结果表明,在虹鳟与金鳟胚胎期及出膜后各发育阶段中Scarb1基因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且表现为受精期至桑葚期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对虹鳟与金鳟同一时期的差异分析发现该基因在胚胎期及7 dph(days post hatch)、1 M(month post hatch)、2 M和3 M时期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1)。Scarb1基因在虹鳟与金鳟背部皮肤和背部肌肉等色素沉着性组织中表达量较高,其中在金鳟背部皮肤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虹鳟(P<0.01)。此外,Scarb1基因在杂交F_(1)代不同发育时期中的表达规律与双亲一致;在不同组织中,该基因在杂交F_(1)代背部皮肤中的表达量介于双亲之间。研究结果表明,Scarb1基因与虹鳟体色形成有着密切关系,且可能在金鳟黄色体色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体色 清道夫受体B类成员1(scarb1)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Scarb1基因功能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姜鹏飞 侯鑫 +2 位作者 王军 陈晓雯 王成辉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3-182,共10页
为研究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CARB1/SR-BI)在中华绒螯蟹代谢、生长以及免疫等生物学过程中的分子功能,实验对中华绒螯蟹Scarb1的克隆及时空表达进行了分析,观察了RNA干扰该基因后的相关组织结构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筛选了该基因的SNP标... 为研究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CARB1/SR-BI)在中华绒螯蟹代谢、生长以及免疫等生物学过程中的分子功能,实验对中华绒螯蟹Scarb1的克隆及时空表达进行了分析,观察了RNA干扰该基因后的相关组织结构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筛选了该基因的SNP标记并与生长相关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的Scarb1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组成,开放阅读框为2415 bp,编码805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中华绒螯蟹与三疣梭子蟹的氨基酸同源性高达80.51%,具有较高的物种间保守性。该基因在不同蜕壳时期的肝胰腺、肠道、血淋巴细胞、心脏、鳃和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肝胰腺、肠道和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RNA干扰Scarb1后,组织切片观察发现肝胰腺的肝小管管腔模糊并产生了部分空泡化结构,肠道内膜的肌肉层和黏膜下层处出现显著空洞现象;肝胰腺的颜色由黄色变成灰白色,其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在该基因的第一外显子筛选到1个SNP位点(C432T)与蜕壳后体重和壳长增长率存在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为Scarb1在中华绒螯蟹的遗传研究和育种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scarb1 基因表达 基因敲降 SNP位点 生长性状
下载PDF
中国山西汉族人群rs5888及rs120756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易感性的关系
3
作者 赵辰生 西颖 +7 位作者 潘阿晓 刘玉婷 程娜 王智云 柴秀琴 杨阳 安丽荣 胡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226-1236,共11页
目的研究中国山西汉族人群SCARB1基因rs5888位点及Klotho基因rs120756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易感性的关系,为脑梗死发病分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手段分析SCARB1和Klotho基因及蛋白... 目的研究中国山西汉族人群SCARB1基因rs5888位点及Klotho基因rs120756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易感性的关系,为脑梗死发病分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手段分析SCARB1和Klotho基因及蛋白质组学信息。选择49例被确诊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52例被确诊为患有脑梗死的患者及39例被确诊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33例无脑梗死和糖尿病的受试者为对照组。经测序分析确定各组受试者的SCARB1基因rs5888位点及Klotho基因rs1207568位点的基因型,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CARB1及Klotho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和文献报道的蛋白性质一致。测序结果表明SCARB1基因及Klotho基因分别存在rs5888及rs1207568位点上的基因多态性。Klotho rs1207568不同基因型间临床参数比较,除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尿酸(UA)和单纯性糖尿病组甘油三酯(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临床参数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SCARB1 rs5888 CC和CT/TT基因型病例的临床参数间比较,只有单纯性糖尿病组两种基因型的病例之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参数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组SCARB1 rs5888的CT/TT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CC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在Klotho rs1207568中的CT/TT和CC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ARB1基因rs5888及Klotho基因rs1207568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是评估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易感性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scarb1基因 KLOTHO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miR-125a-5p靶向Scarb1基因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荫涛 孙静静 +3 位作者 刘源 郑璐 张相钦 杨海波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9期980-986,共7页
目的探讨miR-125a-5p靶向调控清道夫受体B1(Scarb1)基因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缺氧/复氧组、转染对照组和miR-125a-5p转染组。检测各组miR-125a-5p的表... 目的探讨miR-125a-5p靶向调控清道夫受体B1(Scarb1)基因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缺氧/复氧组、转染对照组和miR-125a-5p转染组。检测各组miR-125a-5p的表达量、心肌细胞的活力、凋亡率、ATP含量以及Scarb1、Cyt C、Bax、Bcl-2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125a-5p的靶基因,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5a-5p和Scarb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缺氧/复氧组心肌细胞miR-125a-5p、Bax、Cyt C的表达和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活力、Scarb1、Bcl-2的表达及ATP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转染对照组相比,miR-125a-5p转染组的情况与上述变化相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Scarb1为miR-125a-5p的靶基因。缺氧/复氧能够促进心肌细胞中NF-κB p65、c-Myc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而下调miR-125a-5p的表达则能够抑制上述蛋白的表达。结论缺氧/复氧能够诱导心肌细胞中miR-125a-5p的表达,抑制miR-125a-5p则能够通过上调Scarb1的表达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5a-5p scarb1基因 缺氧/复氧 心肌细胞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