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erovulation of the Cloned Cattle Derived from Somatic Cells and the Transfer of the Vitrified-Thawed Embryos of the Cloning Cattle
1
作者 DONGYa-juan BAIXue-jin LIJian-dong CHENGM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37-942,共6页
In this experiment, it was designed to carry out superovulation on the two cloned cattles, vitrification and transfer of the embryos recovered from them. First of all, it was carried out vitrification on embryos obt... In this experiment, it was designed to carry out superovulation on the two cloned cattles, vitrification and transfer of the embryos recovered from them. First of all, it was carried out vitrification on embryos obtained by IVF.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lastocysts (obtained by IVF) vitrified in EPS10 and these in EPS20 on the resuscitative rate and the developmental rate. The hatched rate of the blastocysts vitrified in EPS10 (31.3%, 35/11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EPS20 (12.2%, 13/107)(P<0.01), so EPS20 was selected as the vitrification solution to freeze the embryos recovered from the cloned cattle. After superovulation, six (four usable embryos) and ten (nine usable embryos) embryos were respectively recovered from Kangkang and Shuanghuang. Two embryo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recovered embryos of each cloned cattle to freeze in EPS20, subsequently thawed and transferred into luteal ipsilateral uterine horns of 4 Holstein recipient cows after synchronization of estrus, respectively. At last, one recipient cow (No. 9908) became pregnant and delivered one healthy calf (descendant of the cloned cattle-Shuangshuang). The results of this experi- ment show that the cloned cattle as well as common cattle had better response to the exotic FSH and better ability to multiovulation, the embryos recovered from the cloned cattle can be vitrific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ned cattle SUPEROVULATION EMBRYO VITRIFICATION
下载PDF
牛FMR1基因5'UTR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
作者 王选艺 孙亚伟 +7 位作者 王俪颖 龙雨薇 叶彤 周瑜新 马雪连 李娜 赵红琼 姚刚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2190-2197,共8页
为了探讨西门塔尔牛脆性X智力低下基因1(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FMR1)的生物学功能,并为研究FMR1在西门塔尔牛屡配不孕中发挥的作用提供数据支持。实验以西门塔尔牛血液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克隆FMR1基因完整的5′UTR序列;与N... 为了探讨西门塔尔牛脆性X智力低下基因1(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FMR1)的生物学功能,并为研究FMR1在西门塔尔牛屡配不孕中发挥的作用提供数据支持。实验以西门塔尔牛血液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克隆FMR1基因完整的5′UTR序列;与NCBI提供的牛FMR1基因mRNA全序列进行比对;利用在线软件进行遗传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FMR1基因5′UTR端脆性;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磷酸化位点、跨膜结构、信号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互作蛋白。结果表明:西门塔尔牛FMR1基因5′UTR序列与NCBI提供的牛FMR1基因序列基本一致,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牛FMR1基因最长开放阅读框1 710 bp,基因共编码569个氨基酸,分子量64 221.90 u,其编码蛋白是不稳定的亲水蛋白,没有明显的信号肽切割位点,并且不包括跨膜螺旋,二级结构预测表示其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形式为主。说明西门塔尔牛FMR1基因编码序列长度为40 254 bp,编码569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为亲水不稳定蛋白,与绵羊遗传距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 FMR1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系统进化树
下载PDF
贵州杂交黄牛MSTN基因cDNA克隆、生物信息学及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可人 游绍航 +1 位作者 主性 田兴贵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1,共9页
为比较贵州杂交黄牛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性质、结构和多态性与本地黄牛的差别,该研究先通过RT-PCR克隆MSTN基因cDNA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再通过PCR-SSCP结合直接测序法筛查贵州本地黄牛和杂交黄牛MSTN基因外显子多态性。结... 为比较贵州杂交黄牛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性质、结构和多态性与本地黄牛的差别,该研究先通过RT-PCR克隆MSTN基因cDNA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再通过PCR-SSCP结合直接测序法筛查贵州本地黄牛和杂交黄牛MSTN基因外显子多态性。结果在贵州杂交黄牛MSTN基因CDS区序列发现4个突变位点,其中3个为错义突变:76 bp处G/A替换,引起天冬酰胺变为天冬氨酸;79 bp处G/A替换,引起丝氨酸变为甘氨酸;1066 bp处G/A替换,引起谷氨酸变为赖氨酸。267 bp处G/A替换与525 bp处A/G替换,为同义突变。MSTN蛋白基本理化性质和结构与普通牛基本一致,但有细微的差别;通过基因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树,结合motif、蛋白保守域和结构域分析,可知MSTN基因在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但也存在遗传多样性。贵州本地黄牛外显子发现3个SNP位点,分别为g.6279107 G>C、g.6281238 T>C和g.6283933 A>C,贵州杂交黄牛中未发现多态位点。单倍型分析共发现6种单倍型和14种双倍型,双倍型H3H5频率最高,且杂交牛的双倍型均为H3H5,之后可一步将此与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杂交黄牛 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多态位点
下载PDF
夏南牛SOX6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4
作者 邢珊珊 李鑫 +3 位作者 余磊 许会芬 蔡含芳 李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51-2660,共10页
【目的】克隆夏南牛SRY-box转录因子6(SRY-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6,SOX6)基因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SOX 6基因在不同月龄夏南牛不同组织及牛原代骨骼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以夏南牛腿肌组织cDNA为模板,... 【目的】克隆夏南牛SRY-box转录因子6(SRY-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6,SOX6)基因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SOX 6基因在不同月龄夏南牛不同组织及牛原代骨骼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以夏南牛腿肌组织cDNA为模板,PCR扩增SOX 6基因CDS区序列,与其他物种进行相似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构建,运用在线软件对SOX6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SOX 6基因在夏南牛犊牛(0月龄)、青年牛(12月龄)和成年牛(24月龄)不同组织以及牛原代骨骼肌细胞不同分化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夏南牛SOX 6基因CDS区序列全长2526 bp,编码841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夏南牛与牦牛亲缘关系最近,与鸡亲缘关系最远。SOX6蛋白为弱碱性、亲水性蛋白,分子质量为93.35 ku,定位于细胞核中,不含跨膜结构与信号肽。SOX6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和β-转角组成,占比分别为41.26%、45.54%、8.09%和5.11%。蛋白互作分析表明,SOX6蛋白与Ⅱ型胶原α1(COL2A1)、软骨蛋白聚糖(ACAN)、羧基端结合蛋白2(CTBP2)和叉头框J3(FOXJ3)等蛋白间存在相互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夏南牛SOX 6基因在不同月龄夏南牛腿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均最高,在脾脏中表达量最低;在12月龄腿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0、24月龄(P<0.05)。随牛原代骨骼肌细胞分化,SOX 6基因表达量逐渐升高,第6天时SOX 6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0、2、4和8 d(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了夏南牛SOX 6基因CDS序列,其编码蛋白为不稳定、弱碱性、亲水性蛋白,在不同月龄腿肌组织中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分化6 d牛原代骨骼肌细胞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SOX 6基因在夏南牛肌肉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南牛 SOX 6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组织表达
下载PDF
秦川牛CDS1基因克隆、分子特征及组织表达分析
5
作者 周小南 师丹丹 +3 位作者 丁燕玲 张岩峰 赵志艳 康晓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8-225,共8页
为明确秦川牛CDS1基因的编码序列、分子特征及其在不同组织的表达特点,以秦川牛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扩增技术克隆CDS1基因的全编码区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全编码区的序列特征,以GAPDH为内参基因,采用qRT-PCR技术检测CDS1基因在... 为明确秦川牛CDS1基因的编码序列、分子特征及其在不同组织的表达特点,以秦川牛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扩增技术克隆CDS1基因的全编码区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全编码区的序列特征,以GAPDH为内参基因,采用qRT-PCR技术检测CDS1基因在脑、睾丸、胰、肺、脾、肾、瘤胃、背最长肌、肝、肌内脂肪和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秦川牛CDS1基因编码区为1392 bp,编码464个氨基酸,CDS1基因在不同物种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且与瘤牛的同源性最高;CDS1基因编码蛋白为疏水性不稳定跨膜蛋白,主要由α-螺旋及不规则卷曲构成;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CDS1蛋白主要分布于内质网和线粒体;蛋白互作分析表明,其与PGS1、PPAPDC1系列、CDIPT、PLD系列、CRLS1等与磷脂合成相关的核糖蛋白存在相互作用,提示CDS1基因参与调节磷脂的合成代谢过程;组织表达分析表明,CDS1基因在各个组织均有广泛表达,且在睾丸中表达量最高,在脑的表达水平也较高,二者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的表达水平,在心的表达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牛 CDS1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
下载PDF
转基因克隆牛胎盘中印迹基因PEG10的DNA甲基化水平 被引量:8
6
作者 苏建民 许文兵 +3 位作者 李艳艳 王丽君 王勇胜 张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3-538,共6页
低效率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显著制约着该技术在转基因动物生产上的广泛应用。目前认为供体细胞核不能被受体卵母细胞胞质完全的表观重编程是其效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而DNA甲基化是基因表观修饰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探求转基因克隆牛的死... 低效率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显著制约着该技术在转基因动物生产上的广泛应用。目前认为供体细胞核不能被受体卵母细胞胞质完全的表观重编程是其效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而DNA甲基化是基因表观修饰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探求转基因克隆牛的死亡是否与其胎盘中印迹基因的甲基化的重编程程度相关,文章通过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和亚硫酸氢盐联合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Combined bisulfite restriction analysis,COBRA),对印迹基因PEG10在围产期死亡且存在发育缺陷的转基因克隆牛的胎盘(死亡组)和存活的转基因克隆牛的胎盘(存活组)与正常对照牛胎盘(对照组)的DNA甲基化水平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PEG10基因在死亡组上表现出异常的超甲基化水平,而存活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胎盘中印迹基因的DNA甲基化表观重编程不彻底可能是导致转基因克隆牛发育异常进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PEG10 体细胞核移植 转基因克隆牛
下载PDF
牦牛和犏牛Dmrt7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17
7
作者 金帅 郭宪 +4 位作者 包鹏甲 梁春年 吴晓云 刘建 阎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36-1043,共8页
【目的】研究牦牛和犏牛Dmrt7基因编码区序列和编码蛋白的结构,以及在睾丸组织中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探讨Dmrt7与犏牛雄性不育的关系,为揭示犏牛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牦牛和犏牛Dmrt7基因编码区... 【目的】研究牦牛和犏牛Dmrt7基因编码区序列和编码蛋白的结构,以及在睾丸组织中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探讨Dmrt7与犏牛雄性不育的关系,为揭示犏牛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牦牛和犏牛Dmrt7基因编码区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位点和二级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通过半定量PCR技术检测Dmrt7基因mRNA在牦牛各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Dmrt7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Dmrt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牦牛和犏牛Dmrt7基因cDNA序列一致,包含一个长度为1 11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70个氨基酸,具有完整的DM功能域,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α螺旋和延伸链为主。在牦牛各组织器官中,Dmrt7基因mRNA仅在睾丸组织中特异性表达。牦牛睾丸组织中Dmrt7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犏牛(P<0.01)。【结论】牦牛睾丸组织中Dmrt7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犏牛,且Dmrt7蛋白表达水平与其mRNA表达水平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犏牛 睾丸组织 Dmrt7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水平
下载PDF
牦牛和犏牛Dmc1基因序列分析及睾丸组织转录水平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贤 李齐发 +5 位作者 赵兴波 徐洪涛 顾垚 朱翔 谢庄 刘红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3221-3229,共9页
【目的】研究牦牛和犏牛Dmc1基因编码区序列、结构和睾丸组织mRNA表达水平,探讨Dmc1基因与犏牛雄性不育的关系,为揭示犏牛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牦牛和犏牛Dmc1基因部分c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 【目的】研究牦牛和犏牛Dmc1基因编码区序列、结构和睾丸组织mRNA表达水平,探讨Dmc1基因与犏牛雄性不育的关系,为揭示犏牛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牦牛和犏牛Dmc1基因部分c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牦牛和犏牛Dmc1基因编码区序列、蛋白结构和进化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Dmc1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牦牛和犏牛Dmc1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均为1023bp,编码340个氨基酸,与黄牛Dmc1基因的同源性为100%,与哺乳纲其它物种的同源性在90%以上。牦牛和犏牛Dmc1蛋白含有RecA蛋白家族典型的第二结构域,且与人、鼠Dmc1蛋白结构域一致。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牦牛、犏牛和黄牛首先聚为一类,后与家犬相聚;人、黑猩猩和猕猴聚为另一类,而与鸟纲动物相聚较远,与经典分类基本一致。定量结果显示犏牛睾丸组织Dmc1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低,与牦牛差异极显著(P<0.01),且犏牛表现出来的减数分裂障碍表型与小鼠Dmc1基因突变或敲除的表型一致。【结论】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推测牛Dmc1蛋白与人、鼠一样,在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同源重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Dmc1基因在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结合犏牛雄性减数分裂障碍表型,表明睾丸组织Dmc1基因可能与犏牛的雄性不育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犏牛 Dmc1 雄性不育 克隆 序列分析 mRNA表达
下载PDF
晋南牛瘤胃中古菌分子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裴彩霞 毛胜勇 朱伟云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4,共7页
采用3对古菌特异性引物扩增瘤胃古菌16SrRNA基因分别建立克隆库来研究晋南牛瘤胃古菌的多样性。每个克隆库随机挑选100个克隆。引物Archf364/1386建立的克隆库中,克隆分为四类,分别与四种甲烷短杆菌1Y(61%)、SM9(23%)、NT7(14%)和AK-87(... 采用3对古菌特异性引物扩增瘤胃古菌16SrRNA基因分别建立克隆库来研究晋南牛瘤胃古菌的多样性。每个克隆库随机挑选100个克隆。引物Archf364/1386建立的克隆库中,克隆分为四类,分别与四种甲烷短杆菌1Y(61%)、SM9(23%)、NT7(14%)和AK-87(2%)相似。引物1Af/1100Ar建立的克隆库中,克隆分为两类,分别与Methanobacterium aarhusense(72%)和Methanosphaera stadtmanae DSM3091(28%)相似。引物Met86F/Met1340R建立的克隆库反映的古菌种类较为全面,除以上4种甲烷短杆菌(所占比例分别为47%、26%、11%和3%)外,还有Methanomicrobium mobile(2%)、以及类似Methanobacterium aarhusense(1%)和Methanosphaera stadtmanae(3%)的序列,还有7%的未匹配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些克隆属于Methanobrevibacter、Methanobacterium、Methanosphaera、Methanomicrobium,和未知广域古菌等5个分支。有25类属于广域古菌的未知序列,提示瘤胃中存在大量的未知产甲烷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南牛 产甲烷菌 16S rRNA基因克隆库 分子多样性
下载PDF
利用改进的手工克隆技术生产转GFP基因猪克隆胚胎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鹏 杨珍珍 +6 位作者 窦红伟 李伟杭 律波 Bolund Lars 杜玉涛 谭萍萍 马润林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7-532,共6页
通过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培育转基因动物新个体是当前被广泛使用的技术之一,但其生产成本高和转基因囊胚形成率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技术的应用。文章报告对该技术的一些改进以提高其成功率并降低成本... 通过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培育转基因动物新个体是当前被广泛使用的技术之一,但其生产成本高和转基因囊胚形成率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技术的应用。文章报告对该技术的一些改进以提高其成功率并降低成本。首先将增强型绿色荧光基因(EGFP)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中,通过荧光观察EGFP的表达来筛选适合做细胞核移植的体细胞。这样避免了外源EGFP基因虽已整合至猪基因组但不表达的情况,保证供体细胞100%是表达目标蛋白(绿色荧光蛋白)的细胞;然后利用新一代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手工克隆技术(Handmade cloning,HMC)将供体细胞与卵母细胞融合生产胚胎。共收集了4个批次378个肉用家猪的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成熟后手工去核得到266个去核卵母细胞,与EGFP细胞融合后获得127个重构胚胎,将重构胚胎体外培养到144 h,得到转基因囊胚65个,平均囊胚率为52.1±8.3%。与传统SCNT相比,HMC不仅操作简便,而且能大幅提高核移植细胞的囊胚率。更为重要的是,改进的手工克隆技术摆脱了昂贵的显微操作仪,为产业化生产转基因动物提供了新的实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克隆 体细胞核移植 绿色荧光蛋白 克隆胚胎
下载PDF
牛GDF5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永峰 昝林森 +7 位作者 赵栓平 亐开兴 李林强 张莺莺 唐中林 杨述林 牟玉莲 崔文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2-397,共6页
旨在了解生长分化因子5(GDF5)可能的调控序列。本研究通过基因组比对,扩增了牛GDF5基因5′侧翼区,并通过产物纯化、连接、转化及测序比对,确定了2043bp的启动子序列。同时综合考虑已经证实的人GDF5基因启动子结构及应用启动子在线分析软... 旨在了解生长分化因子5(GDF5)可能的调控序列。本研究通过基因组比对,扩增了牛GDF5基因5′侧翼区,并通过产物纯化、连接、转化及测序比对,确定了2043bp的启动子序列。同时综合考虑已经证实的人GDF5基因启动子结构及应用启动子在线分析软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牛GDF5基因5′侧翼区没有CpG岛,序列比对发现,牛和人GDF5基因启动子区域同源性为78%;牛GDF5基因启动子没有TATAbox或CAATbox结构,其转录起始位点位于翻译起始密码子ATG上游-359bp位置,其潜在的转录因子有AML-la,Ap-1,AmL-la,CdxA,SRY,CdxA,TATA,AmL-la,GTATA-1,MZF1,CdxA,Nkx-2,CdxA,S8和SRY,其中Ap-1,AmL-la,SRY,Nkx-2,S8和SRY高度保守,与人的序列完全一致;推测发现牛GDF5基因启动子-457至-423bp序列中的GT重复序列可以增强启动子的活性,且最小增强子处于-458和-377bp之间。研究结果推测判定了牛GDF5基因启动子的转录起始位置、转录结合位点、活性序列及最小增强子序列,为以后深入研究GDF5基因在牛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5基因 启动子 克隆 转录因子
下载PDF
黄牛、牦牛和犏牛b-Sycp2基因的克隆与睾丸组织mRNA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5
12
作者 骆骅 贾超 +4 位作者 屈旭光 赵兴波 钟金城 谢庄 李齐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7-375,共9页
【目的】克隆黄牛、牦牛和犏牛Sycp2基因序列,了解牛Sycp2基因序列特征和组织表达特征,分析睾丸组织中Sycp2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电子克隆和克隆测序技术获得黄牛、牦牛和犏牛Sycp2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 【目的】克隆黄牛、牦牛和犏牛Sycp2基因序列,了解牛Sycp2基因序列特征和组织表达特征,分析睾丸组织中Sycp2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电子克隆和克隆测序技术获得黄牛、牦牛和犏牛Sycp2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采用RT-PCR分析牛Sycp2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黄牛、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Sycp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①黄牛、牦牛和犏牛Sycp2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均为4 365 bp,命名为b-Sycp2,编码蛋白含有1 454个氨基酸残基,并包含卷曲螺旋结构域等典型结构域;②b-Sycp2基因在睾丸组织中特异表达,黄牛和牦牛睾丸组织中b-Sycp2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犏牛(P<0.05)。【结论】成功克隆了b-Sycp2基因,b-Sycp2基因为睾丸组织的特异表达基因,且黄牛和牦牛睾丸组织b-Sycp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犏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牦牛 犏牛 b-Sycp2基因 克隆 表达水平
下载PDF
牛环形泰勒虫病二温式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振宝 刘启生 +5 位作者 哈森 何晓杰 刘绪斌 孟茹 叶尔保勒 巴音查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63,共5页
为建立特异、敏感、快速的二温式PCR诊断方法,根据牛环形泰勒虫裂殖子表面抗原(tams1)基因,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大小为154bp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分析,与已知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为96%。用建立的牛环形泰勒虫病二温式PCR诊断方法... 为建立特异、敏感、快速的二温式PCR诊断方法,根据牛环形泰勒虫裂殖子表面抗原(tams1)基因,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大小为154bp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分析,与已知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为96%。用建立的牛环形泰勒虫病二温式PCR诊断方法,对从新疆牛环形泰勒虫病流行地区采集的50份全血样品进行诊断,阳性率为88%,而血涂片检出的阳性率只有58%。经试验验证,该方法具有特异性高、敏感性强、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二温式PCR诊断方法可用于牛环形泰勒虫病的临床诊断、隐性感染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泰勒虫 二温式PCR 克隆 诊断 应用
下载PDF
新疆牛环形泰勒虫Tams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家雨 马素贞 +6 位作者 苗中秋 袁江玲 苏贵成 沈炯玉 张兰江 李晓军 简子健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69-73,共5页
采用PCR技术,从新疆焦虫病疫区感染牛的全血中扩增到Tamsl基因,该基因长度为846bp,编码281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其他9个国际流行虫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3.6%~99.8%,氨基酸同源性为88.6%~99.6%。系统发育进... 采用PCR技术,从新疆焦虫病疫区感染牛的全血中扩增到Tamsl基因,该基因长度为846bp,编码281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其他9个国际流行虫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3.6%~99.8%,氨基酸同源性为88.6%~99.6%。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表明,新疆分离株同印度株、毛利塔尼亚株、土耳其株、北非共和国株进化途径一致,与苏丹株和巴林株进化途径相差较远。氨基酸抗原决定簇分析发现新疆分离株编码的氨基酸有13个抗原决定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牛环形泰勒虫 裂殖子表面抗原 克隆与序列分析
下载PDF
鲁西黄牛α干扰素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永红 王长法 +5 位作者 杨少华 高运东 李爱芹 王洪梅 李景鹏 仲跻峰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提取黄牛血液基因组DNA,PCR扩增α干扰素基因,重组到pET32a+表达载体中。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含有498bp的ORF,可编码166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与已报道的牛α干扰素C亚型氨基酸组成同源性为97.6%。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BoIFN-α,SDS... 提取黄牛血液基因组DNA,PCR扩增α干扰素基因,重组到pET32a+表达载体中。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含有498bp的ORF,可编码166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与已报道的牛α干扰素C亚型氨基酸组成同源性为97.6%。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BoIFN-α,SDS-PAGE分析蛋白质表达水平,IPTG诱导后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为40ku,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6.7%。结果从鲁西黄牛中克隆了IFN-α基因的一种新亚型,即BoIFN-αC2,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并实现了高效表达,为重组牛干扰素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α干扰素基因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体细胞克隆牛和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的遗传学分析(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银花 徐公瑾 +5 位作者 杜志强 胡晓湘 张磊 涂剑锋 程雪波 李宁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99-704,共6页
分析了来自同一细胞系的体细胞克隆牛甜甜、庆庆、浒娃及来源同一培养转基因体细胞系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九妹、乐娃和 1个妊娠 8个月转基因流产胎牛 8C2以及随机抽取的 1头鲁西黄牛 (LX)、 1头褐斯坦牛 (HS)在 2 4个微卫星位点标记牛的... 分析了来自同一细胞系的体细胞克隆牛甜甜、庆庆、浒娃及来源同一培养转基因体细胞系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九妹、乐娃和 1个妊娠 8个月转基因流产胎牛 8C2以及随机抽取的 1头鲁西黄牛 (LX)、 1头褐斯坦牛 (HS)在 2 4个微卫星位点标记牛的基因型 .结果表明 2 4个多态位点均表现出多态 ,等位基因数为 1~ 5个 ,平均为 3 17个 .根据网上公布的数据 ,按其最高频率计算 ,甜甜、庆庆、浒娃、九妹、乐娃、 8C2与培养细胞系、转基因细胞系间匹配概率为 1 17× 10 -3 6,根据本研究观察到的数据计算 ,匹配概率为 1 90× 10 -2 3 ;而与随机抽取的 1头鲁西黄牛及褐斯坦牛的基因型分别在 2 3和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克隆 转基因 遗传学 等位基因
下载PDF
牛朊蛋白(bPrP^C)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润 谢庆阁 +1 位作者 刘湘涛 陈豪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8-323,共6页
分别从9头牛(3头牦牛、3头荷斯坦牛和3头秦川黄牛)全血中提取基因组总DNA,用所设计引物以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细胞型朊蛋白(PrPC)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牛PrPC的片段大小为795bp,包含了牛朊蛋白基因的完整编... 分别从9头牛(3头牦牛、3头荷斯坦牛和3头秦川黄牛)全血中提取基因组总DNA,用所设计引物以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细胞型朊蛋白(PrPC)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牛PrPC的片段大小为795bp,包含了牛朊蛋白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序列,为含单一外显子的完整开放阅读框,与国内外报道的已知序列基本相同。本次所报道的牛PrP(bPrPC)基因含6个短而富含G-C的元件,可编码八肽Pro-His-Gly-Gly-Gly-Trp-Gly-Gln/Arg或九肽Pro-Gln/His-Gly-Gly-Gly-Gly-Trp/Arg-Gly-Gln。这些bPrPC基因序列相比较,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99.0%~100.0%和99.2%~100.0%之间。在整个18个碱基替换中,多数替换是保守的,为同义突变,仅有5个替换引起氨基酸突变,分别为HN200302的W60R、HN200303的S154N、MN200301的A129V、NN200302的Q234R和NN200303的Q94R突变。发现牦牛朊粒基因在126(A→G)、234(G→A)和678(T→C)位的特征性核苷酸替换,但均为同义码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朊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神经变性疾病 疯牛病 朊病毒
下载PDF
牛FoxO1基因的cDNA克隆及在新生犊牛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玲 李健 +4 位作者 傅冲云 张文秀 吴军 黄媚 赖松家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5,共5页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人、小鼠、猪FoxO1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牛FoxO1基因的cDNA序列,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FoxO1在新生犊牛16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牛FoxO1基因与人、黑猩猩、小鼠、大鼠、猪的同源性分别为...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人、小鼠、猪FoxO1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牛FoxO1基因的cDNA序列,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FoxO1在新生犊牛16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牛FoxO1基因与人、黑猩猩、小鼠、大鼠、猪的同源性分别为88%、88%、86%、85%和89%,FoxO1基因在新生犊牛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有差异,在腹内脂肪、小肠淋巴结、肺、脾、胸腺中表达量较高,其次在胃、肾、肝、心、小肠、半腱肌、背最长肌,在脑、胰腺、比目鱼肌、腓肠肌等组织中表达量较低,这可能与FoxO1基因在有机体各组织器官中的生物学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O1 CDNA克隆 RT-PCR 组织表达
下载PDF
牛α-actinin 1基因的克隆及其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淮亚红 许尚忠 +3 位作者 王淑辉 高雪 陈金宝 任红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0-546,共7页
本研究以牛睾丸组织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的方法合成了α-actinin1的eDNA,并进行了组织表达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牛α-actinin1基因在肝脏、睾丸、肺、瘤胃、子宫、小肠、脾脏、心脏、脂肪和肾脏组织中表达,eDNA为2911b... 本研究以牛睾丸组织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的方法合成了α-actinin1的eDNA,并进行了组织表达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牛α-actinin1基因在肝脏、睾丸、肺、瘤胃、子宫、小肠、脾脏、心脏、脂肪和肾脏组织中表达,eDNA为2911bp,包含2679个碱基组成的开放读码框(53-2731bp),编码892个氨基酸,主要包含CH、SPEC和EFh3个结构域。此外,本研究以双胎和单胎鲁西牛、尼里一拉菲水牛、摩拉水牛、晋南牛、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牛和南阳牛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序和PCR—RFLP相结合的方法进行SNP检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基因多态性与产犊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α-actinin1基因第13内含子的669bp处存在1个A/G的突变,使得产生HaeⅢ多态,产生AA和AG2种基因型;其基因多态性与产犊数之间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A—G的突变对产犊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ctinin1 多态性 克隆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标记对4个肉牛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董懿为 董雅娟 +3 位作者 柏学进 李兴芳 封纪武 肖超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1-129,共9页
本研究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鲁西黄牛、布莱凯特肉牛、渤海黑牛和日本和牛4个品种185个个体的品种内遗传变异情况及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共检测到58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为5.8个,从4(BM1818)到8个(ETH225和TGLA53)... 本研究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鲁西黄牛、布莱凯特肉牛、渤海黑牛和日本和牛4个品种185个个体的品种内遗传变异情况及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共检测到58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为5.8个,从4(BM1818)到8个(ETH225和TGLA53)不等;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5417~3.5849个;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变异范围分别为0.2270~0.5459、0.6082~0.7230和0.5482~0.6791,均属高度多态性位点。群体间遗传分化明显,有34.49%的遗传分化来自群体间的变异。以Nei氏遗传距离(DA)构建UPGMA系统进化树,聚类结果表明,渤海黑牛与鲁西黄牛首先聚为一类,布莱凯特肉牛和日本和牛聚为一类。布莱凯特肉牛的3个微卫星座位10个克隆的PCR扩增片段测序获得的序列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GQ368896、GQ368897、GQ368898、GQ368899、GQ368900、GQ368901、GQ368902、GQ368903、GQ368904、GQ368905。10对微卫星座位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4个肉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凯特肉牛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标记 克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