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R1-SCR15-18蛋白减轻补体介导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4
1
作者 何莉 杨永涛 +2 位作者 郭光金 刘高科 汪正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36-2440,共5页
目的:探讨补体在大鼠大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及重组人可溶性补体受体Ⅰ型SCR15-18蛋白(sCR1-SCR15-18)的保护作用。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sCR1-SCR15-18保护组。采用线栓法建... 目的:探讨补体在大鼠大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及重组人可溶性补体受体Ⅰ型SCR15-18蛋白(sCR1-SCR15-18)的保护作用。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sCR1-SCR15-18保护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缺血2h,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测定脑梗死体积、大脑皮质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观察大脑皮质区补体C3b沉积和病理改变。结果:缺血/再灌注24h后,sCR1-SCR15-18保护组神经功能学评分,脑梗死体积及脑皮质MPO活性明显低于I/R组(P<0.05);sCR1-SCR15-18保护组缺血脑组织补体C3b沉积明显减少,病理损伤减轻。结论:补体在脑I/R损伤中起一定作用,sCR1-SCR15-18蛋白对大鼠I/R损伤脑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 可溶性补体受体1型scr15-18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炎症
下载PDF
重组工程菌pET32a-CR1-SCR15-18/BL21(DE3)高密度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何莉 鲜尽红 +2 位作者 刘高科 杨永涛 汪正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96-899,共4页
目的建立重组工程菌pET32a-CR1-SCR15-18/BL21(DE3)的高密度发酵工艺。方法以摇瓶发酵结果为基础,扩大至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及目的蛋白表达的因素如发酵培养基、培养温度、pH值、活化时间、诱导时间及分批补加营养物质等条件... 目的建立重组工程菌pET32a-CR1-SCR15-18/BL21(DE3)的高密度发酵工艺。方法以摇瓶发酵结果为基础,扩大至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及目的蛋白表达的因素如发酵培养基、培养温度、pH值、活化时间、诱导时间及分批补加营养物质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采用改良M9-CA培养基、37℃活化4 h后以0.2 mmol/L IPTG诱导表达4 h,以甘油为碳源,在生长期和诱导期分别以40 ml/h和70 ml/h的速率连续流加补料,全程滴加氨水保持培养基pH值保持在7.5,调节转速控制溶解氧在40%左右。最终菌体产量提高至40 g/L以上,CR1-SCR15-18蛋白表达率达28%以上。结论高密度发酵工艺显著提高了工程菌的产量和CR1-SCR15-18蛋白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1型受体scr15-18 高密度发酵 大肠杆菌
下载PDF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CR1与肝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继万 王海滨 +6 位作者 周建丽 刘同发 何鹏飞 王业东 张海陵 隆莉 王滨容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4-175,共2页
研究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CR1浓度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对 3 0例重型肝炎、4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及 3 0例正常人群红细胞研究表明 ,重型肝炎及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CR1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人群 (P <0 0 1) ,... 研究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CR1浓度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对 3 0例重型肝炎、4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及 3 0例正常人群红细胞研究表明 ,重型肝炎及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CR1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人群 (P <0 0 1) ,但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CR1浓度升高的幅度明显大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 (P <0 0 1) ,并与CHE、PT及PTA的变化明显相关。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CR1浓度的变化与肝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该指标可作为分析重型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血清scr1 肝功能 损伤程度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与血清sCR1变化的相关性
4
作者 罗丽莎 张继万 +6 位作者 周建丽 何鹏飞 隆莉 张晓芳 赵志勇 刘娴 王海滨 《肝脏》 2012年第1期28-30,共3页
进入血液中的病原体或机体产生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将直接或间接激活补体C3,产生C3b、C4b等补体片段,这些片段将病原颗粒或循环免疫复合物与红细胞表达的补体受体1型分子(CR1)连接成免疫复合体,然后通过FC段或补体C端与吞噬细胞的FCR... 进入血液中的病原体或机体产生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将直接或间接激活补体C3,产生C3b、C4b等补体片段,这些片段将病原颗粒或循环免疫复合物与红细胞表达的补体受体1型分子(CR1)连接成免疫复合体,然后通过FC段或补体C端与吞噬细胞的FCR或CR结合,从而活化吞噬细胞[1],释放蛋白水解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 血清scr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EAG阳性 相关性 抗原-抗体复合物 循环免疫复合物 补体C3
下载PDF
慢性丙肝患者不同时期sCR1的检测在临床上的意义
5
作者 马元涛 刘爱香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21期92-93,共2页
目的: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同时期血清sCR1浓度进行检测研究,探讨慢性丙型肝炎sCR1浓度变化与该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探索慢性丙型肝炎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检测指标。结果:①慢性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硬化病人血清sCR1浓度均... 目的: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同时期血清sCR1浓度进行检测研究,探讨慢性丙型肝炎sCR1浓度变化与该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探索慢性丙型肝炎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检测指标。结果:①慢性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硬化病人血清sCR1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慢性丙型肝炎随着病情的发展程度而逐渐升高,重度大于中度,中度大于轻度。②慢性丙型肝炎三组的测定值明显差异性。③肝硬化组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升高,其sCR1浓度也随着升高。结论: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sCR1浓度的变化与肝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其浓度也相应的升高,该指标可作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1 慢性丙肝 不同时期
下载PDF
慢性重型肝炎血清sCR1与肝脏损伤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刘爱香 孟凡科 +2 位作者 张玉莉 徐士慧 王斌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7年第2期13-14,5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sCR1浓度变化与该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测定血清sCR1,研究慢性重型肝炎血清sCR1动态变化与肝脏功能损伤的程度的关系。结果(1)慢性重型肝炎死亡组,存活组的早期、中期及肝硬化病人血清...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sCR1浓度变化与该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测定血清sCR1,研究慢性重型肝炎血清sCR1动态变化与肝脏功能损伤的程度的关系。结果(1)慢性重型肝炎死亡组,存活组的早期、中期及肝硬化病人血清sCR1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人,且慢性重型肝炎死亡组、存活组的早期、中期病人血清sCR1浓度升高的幅度明显大于肝硬化患者,并随CHE的降低,PT的延长及PTA的降低而逐渐升高;(2)慢性重型肝炎死亡组和存活组的早期中期无明显差异性,但两组的晚期和恢复期有明显差异性。结论慢性重型肝炎病人血清sCR1浓度的变化与肝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该指标可作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scr1 肝脏损伤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sCR1和MMP-2、MMP-9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张婷兰 陈维霞 +1 位作者 李守勇 孙阳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6期100-101,共2页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sCRl和MMP-2、MMP-一9的水平,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研究其水平变化在疾病发病、病情进展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53例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43...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sCRl和MMP-2、MMP-一9的水平,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研究其水平变化在疾病发病、病情进展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53例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43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样本血清中sCRl、MMP-2和MMP.9的含量水平。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血清中sCRl、MMP-2和MMP-9水平和疾病的相关性。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sCRl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MP-2和MMP-9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中sCR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显著降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情进展有重要相关性。MMP-2、MMP-9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可作为检测病情活动的辅助监测指标,sCRI、MMP-2和MMP-9可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scr1 MMP-2 MMP-9
原文传递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CR1动态变化与肝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研究
8
作者 刘爱香 徐淑秋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6期4-5,共2页
目的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CR1浓度变化进行动态研究,探讨慢性重型肝炎sCR1浓度变化与该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探索预警慢性重型肝炎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检测指标。方法选择枣庄市立医院78例慢性重型肝炎、76例慢性肝炎、61例肝硬... 目的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CR1浓度变化进行动态研究,探讨慢性重型肝炎sCR1浓度变化与该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探索预警慢性重型肝炎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检测指标。方法选择枣庄市立医院78例慢性重型肝炎、76例慢性肝炎、61例肝硬化患者分别为研究组及28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测定血清sCR1,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结果测定血清sCR1平均值,正常对照组(34.3±9.1)ng/ml慢性肝炎组(72.5±15.3)ng/ml,肝硬化组(91.8±28.1)ng/ml,慢性重型肝炎组(163.2±56.5)ng/ml。慢性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sCR1浓度≥100ng/ml90例,〈100ng/ml59例。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CR1浓度的变化与肝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该指标可作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有效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scr1 动态变化
原文传递
废烟气脱硝催化剂中TiO_(2)资源化回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卫红 宋浩 +4 位作者 孙红娟 王立 宋思慧 柳江涛 高翔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2-849,共8页
采用高温碱浸和酸洗的方法对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进行处理,研究碱浸和酸洗对催化剂各组分的浸出效果,考察温度对催化剂浸出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碱浸温度的提高促进V和W的浸出,210℃时V和W的浸出率分别为82.38%和74.92... 采用高温碱浸和酸洗的方法对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进行处理,研究碱浸和酸洗对催化剂各组分的浸出效果,考察温度对催化剂浸出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碱浸温度的提高促进V和W的浸出,210℃时V和W的浸出率分别为82.38%和74.92%。经高温碱浸和酸洗处理后,Al、Ca、Na等杂质的最高浸出率均可达98%以上,回收TiO_(2)的纯度较高,可用于生产新催化剂。高温碱浸会破坏催化剂的结构,有利于后续HCl处理对杂质的去除,除杂效果优于直接酸洗处理。高温碱浸过程中会生成Na_(2)TiO_(3),经HCl反应并水解后会形成新的TiO_(2)颗粒,形成更多的小孔,比表面积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 TiO_(2) 高温碱浸 酸洗 资源化回收
下载PDF
NH_(3)SO_(3)改性稀土尾矿催化剂NH_(3)-SCR脱硝活性及SO_(2)/H_(2)O耐受性能研究
10
作者 焦坤灵 焦晓云 +3 位作者 刘佳杰 汪思瀛 李娜 武文斐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7,75,共7页
采用球磨、微波焙烧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NH_(3)SO_(3)改性稀土尾矿NH_(3)-SCR脱硝催化剂。通过BET、SEM-EDS、XRD、NH_(3)-TPD、H_(2)-TPR分析了催化剂脱硝活性及SO_(2)/H_(2)O耐受性能。结果表明:NH_(3)SO_(3)改性使催化剂脱硝活性... 采用球磨、微波焙烧方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NH_(3)SO_(3)改性稀土尾矿NH_(3)-SCR脱硝催化剂。通过BET、SEM-EDS、XRD、NH_(3)-TPD、H_(2)-TPR分析了催化剂脱硝活性及SO_(2)/H_(2)O耐受性能。结果表明:NH_(3)SO_(3)改性使催化剂脱硝活性得到了显著提高,10%NH_(3)SO_(3)改性催化剂在300~350℃脱硝活性可达90%左右。SO_(2)/H_(2)O共同作用可将10%NH_(3)SO_(3)改性催化剂脱硝活性提高至97%,其促进作用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且具有可逆性。NH_(3)SO_(3)改性稀土尾矿后,催化剂比表面积、酸性位点及强度增加,表面活性物质分散度更高,弱化了尾矿矿物晶型,提高了催化剂吸附能力和氧化还原能力,从而提高催化脱硝活性,同时具备优良的SO_(2)/H_(2)O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3)SO_(3)改性 稀土尾矿 催化剂 NH_(3)-SCR脱硝 SO_(2)/H_(2)O耐受性能 脱硝活性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铈锆锰基脱硝催化剂制备及性能
11
作者 李渊 王旭超 谭小耀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1,共9页
为了提高铈锆基脱硝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溶胶凝胶法+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铈锆锰基脱硝催化剂,通过XRD、XPS、N_(2)-吸附脱附、NH_(3)-TPD、H_(2)-TPR、SEM/ED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催化剂的脱硝性能进行了评价... 为了提高铈锆基脱硝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溶胶凝胶法+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铈锆锰基脱硝催化剂,通过XRD、XPS、N_(2)-吸附脱附、NH_(3)-TPD、H_(2)-TPR、SEM/ED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催化剂的脱硝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100~350℃温度范围内,空速为220000 h^(-1)的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ZM-0.2催化剂展现出最好的低温脱硝性能;CZM-0.2催化剂优异的低温脱硝性能主要与其较好的Mn分散度、较高的Mn^(4+)含量、较强的低温还原性能(MnO_(x)的逐步还原)和较多的弱酸位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SCR 铈锆锰基脱硝催化剂 溶胶凝胶 掺杂改性
下载PDF
MoO_(x)状态调控及其对VO_(x)/MoO_(x)-TiO_(2)催化剂脱硝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12
作者 方萍 陈康欣 +3 位作者 林雨婷 范楷浩 单承宇 刘雪松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0-48,共9页
将七钼酸铵分别用水和草酸溶液溶解后与TiO_(2)复合制备MoO_(x)-TiO_(2)载体,通过浸渍法负载钒获得VO_(x)/MoO_(x)-TiO_(2)催化剂;采用XRD、SEM、BET、XPS、H_(2)-TPR和NH_(3)-TPD表征手段研究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并考察了其脱硝活性和... 将七钼酸铵分别用水和草酸溶液溶解后与TiO_(2)复合制备MoO_(x)-TiO_(2)载体,通过浸渍法负载钒获得VO_(x)/MoO_(x)-TiO_(2)催化剂;采用XRD、SEM、BET、XPS、H_(2)-TPR和NH_(3)-TPD表征手段研究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并考察了其脱硝活性和高温老化性能。结果表明,草酸助溶七钼酸铵制得的VMoTiO-F在210~510℃的脱硝效率大于80.0%,优于用水溶解制备的VMoTiH-F;VMoTiO-F表面存在较多的MoO_(x),可增强与VO_(x)的相互作用,促进催化剂表面产生更多的低价态VO_(x)和表面化学吸附氧(Oα)活性物种;VMoTiO-F中的VO_(x)和MoO_(x)相互作用还能提高低温氧化还原性能,有利于催化过程中的电子传递;VMoTiH-F相比VMoTiO-F有更多的MoO_(x)进入TiO_(2)晶格,提高TiO_(2)的热稳定性,而VMoTiO-A中的锐钛矿TiO_(2)在高温老化中被严重烧结甚至部分转变为惰性金红石晶型,导致表面酸性位损失和氧化还原性能降低,因此VMoTiH-A催化剂的脱硝性能明显优于VMoTiO-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_(x)/MoO_(x)-TiO_(2)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 MoO_(x)-TiO_(2)复合载体 活性VO_(x) 热稳定性
下载PDF
Mn/TiO_(2)低温SCR催化剂钾中毒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鼎立 张成 +4 位作者 李君臣 谭鹏 马仑 方庆艳 陈刚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5,共11页
Mn/TiO_(2)具有良好的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SCR)的活性。烟气中存在的碱金属会从物理和化学上毒害催化剂导致Mn/TiO_(2)催化剂中毒失活。论文以暴露{101}面TiO_(2)为载体制备Mn/TiO_(2)催化剂,采用浸渍法制备K中毒催化剂,研究了Mn/... Mn/TiO_(2)具有良好的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SCR)的活性。烟气中存在的碱金属会从物理和化学上毒害催化剂导致Mn/TiO_(2)催化剂中毒失活。论文以暴露{101}面TiO_(2)为载体制备Mn/TiO_(2)催化剂,采用浸渍法制备K中毒催化剂,研究了Mn/TiO_(2)低温SCR催化剂钾中毒机理。实验发现,Mn/TiO_(2)催化剂脱硝效率随K中毒浓度增加而减少;新鲜Mn/TiO_(2)催化剂表面NH3-SCR反应由E-R和L-H机理共同控制;K吸附会导致催化剂比表面积降低,催化剂表面Mn4+、化学吸附氧比例降低,表面酸性位点数量减少,导致脱硝活性降低;同时K更易吸附在Mn顶位以及桥接O位附近,导致NO的吸附活化受到严重遏制,同时削弱NH3的吸附,使得L-H机理受到阻断,只能以E-R机理控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SCR Mn/TiO_(2) 钾中毒 催化剂
下载PDF
过渡金属掺杂对MnO_(x)-CeO_(2)低温SCR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孙雨霖 王智化 +4 位作者 唐海荣 班云飞 刘佩希 何勇 朱燕群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通过水解驱动氧化还原法合成了掺杂过渡金属的2Mn-Ce-M(M为Fe,Cu,Ni,Cr)催化剂,考察了过渡金属掺杂对低温SCR脱硝性能的影响.其中2Mn-Ce-0.2Cr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氧化还原能力适中,具有丰富的酸性位点和氧空位、最高的化学吸附氧含量... 通过水解驱动氧化还原法合成了掺杂过渡金属的2Mn-Ce-M(M为Fe,Cu,Ni,Cr)催化剂,考察了过渡金属掺杂对低温SCR脱硝性能的影响.其中2Mn-Ce-0.2Cr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氧化还原能力适中,具有丰富的酸性位点和氧空位、最高的化学吸附氧含量及酸位强度,有利于低温下NH_(3)-SCR反应的顺利进行.2Mn-Ce-0.2Cr催化剂的低温NH_(3)-SCR活性最好,能在100~225℃的宽温度区间内保持80%以上的NO_(x)转化率,在125℃时NO_(x)转化率更是达到99.1%,为中低温催化还原烟气中的NO_(x)提供了新思路.此外,2Mn-Ce-0.2Cr还具有良好的抗硫抗水能力,在150℃下,加入40×10^(-6)的SO_(2)反应5 h,其催化活性稳定在98%;在3%的水蒸气下,其效率保持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掺杂 MnO_(x)-CeO_(2) 低温SCR 水解驱动氧化还原法
下载PDF
低钒高活性低温脱硝SCR催化剂:钒前驱体种类与表面钒浓度的影响
15
作者 田茜 叶鹏 +3 位作者 吴启龙 熊尚超 甘丽娜 陈建军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96-1705,共10页
本研究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钒前驱体和不同钒负载量的V_(2)O_(5)/TiO_(2)粉体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等表征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 本研究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钒前驱体和不同钒负载量的V_(2)O_(5)/TiO_(2)粉体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等表征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催化剂的脱硝活性进行了评价。以草酸氧钒(VOC_(2)O_(4)·xH_(2)O)和乙酰丙酮氧钒(VO(acac)_(2))为钒前驱体,钒负载量为5%时,制备的粉体催化剂在200-350℃条件下NO_(x)转化率稳定在100%,表现出最高的脱硝活性,相比于以偏钒酸铵(NH_(4)VO_(3))和硫酸氧钒(VOSO_(4)·H_(2)O)为钒前驱体制备的催化剂,其最高活性温度往低温区迁移了约150℃。而且以VO(acac)_(2)作为钒前驱体制备的低钒含量(1%)催化剂的脱硝活性甚至高于以NH_(4)VO_(3)为钒前驱体制备的高钒含量(6%)催化剂。结果表明,以VOC_(2)O_(4)和VO(acac)_(2)为钒前驱体能有效调控催化剂上的活性位点和聚合状态,促进不同价态的V原子相互作用,形成更多的还原性V物种(V^(4+)),从而表现出优异的SCR反应活性,同时也为制备低钒高活性的低温脱硝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NO_(x) 钒基催化剂 前驱体 V_(2)O_(5)/TiO_(2)
下载PDF
Cu改性MIL-100(Fe)催化剂的SCR-C_(3)H_(6)脱硝特性
16
作者 付维 宁淑英 +3 位作者 蔡晨 陈佳音 周皞 苏亚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51-4960,共10页
烃类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HC)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脱硝技术。催化剂有效的氧化-还原能力是影响其活性的关键因素。利用水热法制备了新型有机金属骨架MIL-100(Fe),通过超声浸渍法合成不同Cu含量的m Cu-MIL-100(Fe)催化剂,... 烃类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HC)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脱硝技术。催化剂有效的氧化-还原能力是影响其活性的关键因素。利用水热法制备了新型有机金属骨架MIL-100(Fe),通过超声浸渍法合成不同Cu含量的m Cu-MIL-100(Fe)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中对其催化C_(3)H_(6)选择性还原NO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u的引入使MIL-100(Fe)催化活性得到改善。2.3Cu-MIL-100(Fe)的NO转化率在275℃下可达到100%,275~400℃范围内可维持85%以上NO转化率及90%以上N_(2)选择性,且具有较好抗SO_(2)的能力。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及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反应机理作了进一步讨论。N_(2)吸附-脱附结果表明,加入适量Cu可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并增强催化剂表面对反应气体的吸附能力;XPS研究结果表明,Cu可以提高催化剂表面的氧空位数目。Cu与Fe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电子转移现象。H_(2)-TPR曲线表明Cu使催化剂的还原特征峰向低温方向移动,增强了其还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选择催化还原 碳氢化合物 催化剂 Cu改性 抗SO_(2)性能
下载PDF
载体酸洗对SCR脱硝催化剂性能影响研究
17
作者 梅博伦 于毅 +4 位作者 徐丽 李涛 程文婷 贺宇飞 李扬 《河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为实现废SCR催化剂中高含量TiO_(2)载体的绿色再利用,对碱浸渣体进行酸洗脱钠回收TiO_(2),后采用等体积共浸渍法制备V_(2)O_(5)-WO_(3)/TiO_(2)催化剂。考察了H_(2)SO_(4)洗涤浓度、焙烧温度对再合成SCR催化剂脱硝活性和物化性质的影响... 为实现废SCR催化剂中高含量TiO_(2)载体的绿色再利用,对碱浸渣体进行酸洗脱钠回收TiO_(2),后采用等体积共浸渍法制备V_(2)O_(5)-WO_(3)/TiO_(2)催化剂。考察了H_(2)SO_(4)洗涤浓度、焙烧温度对再合成SCR催化剂脱硝活性和物化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H_(2)SO_(4)能够有效脱除浸出渣中残留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同时含有的SO_(4)^(2-)离子可发挥改性作用,增加催化剂的Bronsted酸性位点量,提高氧化还原性。与废催化剂相比,优化工艺下制备的SCR催化剂比表面积、氧化还原性及表面酸性位点量得到提升,脱硝活性明显恢复且低温脱硝段接近于商业催化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 废SCR催化剂 酸洗 TiO2回收
下载PDF
煅烧气氛对高V_(2)O_(5)含量V_(2)O_(5)-MoO_(3)/TiO_(2)脱硝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岳彦伟 黄力 +3 位作者 王素芹 徐顺 李金珂 王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4,共8页
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了高V_(2)O_(5)含量的V_(2)O_(5)-MoO_(3)/TiO_(2)脱硝催化剂,考察了煅烧气氛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气氛对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影响不大;向煅烧气氛中引入O_(2)和H_(2)O可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N_... 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了高V_(2)O_(5)含量的V_(2)O_(5)-MoO_(3)/TiO_(2)脱硝催化剂,考察了煅烧气氛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气氛对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影响不大;向煅烧气氛中引入O_(2)和H_(2)O可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N_(2)气氛下煅烧制备的催化剂,活性组分易团聚,导致还原性差,同时酸性和化学吸附氧含量最低,故其脱硝性能最差;催化剂的还原性、酸性、化学吸附氧含量随煅烧气氛中O_(2)含量增加而提高,脱硝性能也随之提高;于5%(φ)H_(2)O-空气气氛下煅烧制得的催化剂,在还原性、酸性和化学吸附氧含量的综合作用下,200~400℃的脱硝效率最高,N_(2)O生成量最少,同时SO_(2)转化为SO_(3)的转化率也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 V_(2)O_(5)-MoO_(3)/TiO_(2) 煅烧气氛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下载PDF
核壳型Ce-OMS-2@CeO_(2)催化剂的构建及其低温抗硫抗水SCR脱硝研究
19
作者 戴歌彧 彭月旺 +3 位作者 宇超 吕碧洪 吴孝敏 荆国华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6-1695,共10页
本研究制备了核壳型和负载型的Ce-OMS-2复合物(Ce-OMS-2@CeO_(2)和CeO_(2)/Ce-OMS-2),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核壳型Ce-OMS-2@CeO_(2)材料由于其介孔结构的保持能够明显提升反应气体NO的传质和吸附,提升脱硝效率... 本研究制备了核壳型和负载型的Ce-OMS-2复合物(Ce-OMS-2@CeO_(2)和CeO_(2)/Ce-OMS-2),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核壳型Ce-OMS-2@CeO_(2)材料由于其介孔结构的保持能够明显提升反应气体NO的传质和吸附,提升脱硝效率。同时,核壳型Ce-OMS-2@CeO_(2)催化剂显著降低了硫酸氢铵(ABS)的分解温度,使得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不易被ABS沉积覆盖,从而维持Ce-OMS-2@CeO_(2)高效的抗硫抗水脱硝性能。因此,核壳型Ce-OMS-2@CeO_(2)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SCR脱硝性能和抗硫抗水性能(在无SO_(2)下,100-200℃NO转化率为~100%;在有SO_(2)下,NO转化率≥~80%可维持在4 h以上)。本工作为开发高效稳定的Mn基低温SCR脱硝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脱硝 核壳型Ce-OMS-2@CeO_(2) 抗硫抗水 硫酸氢铵
下载PDF
Fe改性分子筛催化剂CH_(4)选择性催化还原N_(2)O
20
作者 温鹏 刘宁 +1 位作者 陈标华 代成娜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8-404,共7页
针对N_(2)O的CH_(4)选择性催化还原(CH_(4)-SCR),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Fe改性分子筛(BEA、ZSM-5、SSZ-13)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2%Fe-BEA(负载量2%(w))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进气(N_(2)O 40%(φ,下同),CH_(4)10%,N250%)总流量为50 mL/mi... 针对N_(2)O的CH_(4)选择性催化还原(CH_(4)-SCR),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Fe改性分子筛(BEA、ZSM-5、SSZ-13)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2%Fe-BEA(负载量2%(w))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进气(N_(2)O 40%(φ,下同),CH_(4)10%,N250%)总流量为50 mL/min、反应器气时空速为12000 h^(–1)的条件下,250℃时的N_(2)O转化率达99.5%,CH_(4)转化率达94.6%;反应器连续运行20 h,N_(2)O转化率基本保持不变,CH_(4)转化率仅略有下降。表征结果显示,2%Fe-BEA较高的催化活性与其易形成大量离子态Fe^(3+)活性物种密切相关,而2%Fe-SSZ-13更易形成大量FeOx物种,故在3种分子筛催化剂中催化活性最低。2%Fe-BEA上N_(2)O的CH_(4)-SCR遵循自由基反应机理,形成羟基自由基和甲氧基自由基,并可经进一步氧化,通过甲酸盐路径生成CO_(2)和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_(2)O CH_(4)选择性催化还原(CH_(4)-SCR) Fe-BEA分子筛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