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坳陷SDG地区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成因模式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佩佩 胡望水 +1 位作者 黄鑫 邓美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8,共9页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SDG地区沉积特征复杂,对其沉积相的解释尚存许多争议。根据SDG地区313口井的测井和录井资料、25口取心井的岩心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在构造和沉积背景控制下通过稳定重矿物以及岩屑组合确定沉积物来源,对岩相类型及其成因...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SDG地区沉积特征复杂,对其沉积相的解释尚存许多争议。根据SDG地区313口井的测井和录井资料、25口取心井的岩心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在构造和沉积背景控制下通过稳定重矿物以及岩屑组合确定沉积物来源,对岩相类型及其成因进行解释,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典型浅水三角洲的沉积识别标志和特征进行剖析,采用"点—线—面—体"的研究思路对沉积演化规律进行总结,进而建立研究区浅水三角洲的沉积成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SDG地区具有形成浅水三角洲的有利地质条件。其砂岩粒度细、分布广泛,单层砂体薄且规模小,粒度概率累积曲线表现为较强的牵引流作用特点,发育特征性的岩相组合,沉积砂体在(水下)分流河道两侧及前方整体具有明显的河控性特征,且具有典型的河道改造特征。针对研究区浅水三角洲提出5种沉积成因模式,即三角洲平原"河控带状体"模式、三角洲前缘"河控带状体"模式、三角洲前缘"河控河口坝"模式、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过渡带"浪控席状砂"模式以及三角洲前缘"浪控远砂坝"模式,其中三角洲前缘"浪控远砂坝"模式是针对SDG地区首次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沉积特征 沉积成因模式 蓬莱镇组 sdg地区 川西坳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