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T悬吊技术结合盆底肌治疗对产后腰痛的疗效
1
作者 谭进兴 《大医生》 2020年第4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悬吊康复诊疗系统(SET)悬吊技术结合盆底肌治疗对产后腰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东莞市虎门医院收治的产后腰痛患者35例,采用奇偶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8例)采用盆底肌治疗,研究组(17例)采用SET... 目的观察悬吊康复诊疗系统(SET)悬吊技术结合盆底肌治疗对产后腰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东莞市虎门医院收治的产后腰痛患者35例,采用奇偶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8例)采用盆底肌治疗,研究组(17例)采用SET悬吊技术结合盆底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腹横肌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联合SET悬吊技术康复治疗产后腰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腰部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t悬吊技术 盆底肌治疗 产后腰痛
下载PDF
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SET悬吊技术对肩周炎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陈佩顺 李陶韬 +1 位作者 黄臻 张婉容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12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SET悬吊技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63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试验组采用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SET悬吊技术,对照组用传统关节牵伸方法,治疗前后分别用ConstantM urley肩关节功能评价... 目的:观察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SET悬吊技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63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试验组采用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SET悬吊技术,对照组用传统关节牵伸方法,治疗前后分别用ConstantM urley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中的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和局部形态等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有效率。结果:经过10天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和局部形态等评分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改善更显著,总有效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SET悬吊技术能够高效缓解肩周炎所致的疼痛,提高肩关节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动态关节松动术 set悬吊技术 康复
原文传递
藤灸液外擦联合SET悬吊训练技术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及机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牛坤 牛乾 +3 位作者 符致坚 陈颖 张国辉 杨帆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40-2443,共4页
目的探讨海南黎族医药藤灸液外擦联合SET悬吊训练技术和腰腹肌训练方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和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NLBP患... 目的探讨海南黎族医药藤灸液外擦联合SET悬吊训练技术和腰腹肌训练方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和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NLBP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实验组21例。两组在传统推拿手法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腰腹肌训练,实验组采用藤灸液外擦联合SET悬吊训练,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每次20分钟,共治疗8周。观察患者腰痛的ODI指数、VAS量表,并检测血清5-HT和β-EP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腰痛指数VAS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血清5-HT和β-EP水平相比对照组改善显著(P<0.01)。结论藤灸液外擦联合SET悬吊训练技术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显著,作用持久,在预防腰痛方面作用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血清5-HT和β-EP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t训练技术 藤灸 神经肌肉重建技术 非特异性下腰痛 疗效机制
下载PDF
腰痹通胶囊联合SET悬吊运动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申美平 王和强 王欲扬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腰痹通胶囊联合SET悬吊运动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2例,给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组8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腰痹痛胶囊联合SET悬吊运动技术等方法治疗。观察2... 目的:观察腰痹通胶囊联合SET悬吊运动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2例,给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组8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腰痹痛胶囊联合SET悬吊运动技术等方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目测类比疼痛(VAS)评分、改良Stauffer-Coventry评定系统治疗后日常活动及满意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VAS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第2、3次VAS评分及第2、3次改良Stauffer-Coventry评定系统中的优及满意度率分别较第1次VAS评分和第1次改良Stauffer-Coventry相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3次随访的VAS评分及改良Stauffer-Coventry评定系统中的优及满意度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腰痹通胶囊联合SET悬吊运动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腰痹通胶囊 set运动技术 VAS评分 Stauffer-Coventry评定
下载PDF
悬吊技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吉增良 邓增稳 +1 位作者 王晓东 付丽红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495-1497,共3页
目的研究悬吊治疗技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将符合条件的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悬吊运动(SET)治疗,... 目的研究悬吊治疗技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将符合条件的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悬吊运动(SET)治疗,治疗均为1次/d,30 min/次。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儿GMFM-88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治疗技术对痉挛型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较常规的康复训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治疗技术(set) 弱链测试 开链运动 闭链运动 粗大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下肢机器人结合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6
作者 吴亮 王涛涛 +4 位作者 刘黎明 秦菊芳 罗亮 许秀 赵娜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6期723-725,共3页
目的研究下肢机器人结合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条件的5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下肢机器人... 目的研究下肢机器人结合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条件的5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下肢机器人及悬吊训练,治疗均为1次/日,每周训练5天,共治疗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表(GMFM88项)及Berg平衡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儿3个月后GMFM88项测评分别为7.18±2.76、12.15±3.70,Berg平衡量表测评分别为6.52±3.18、9.75±3.06,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测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59和2.89,均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运用下肢机器人及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粗大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下肢机器人 治疗技术(set) 粗大运动功能 BERG平衡量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