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2B1基因多态性与妊娠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孙桂霞 王宁 +1 位作者 张红霞 杨少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SH2B1基因多态性与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164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和130例糖耐量正常孕妇。采用限制性片段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H2B1基因型,并且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GDM组SH2B1(rs4788102)基因GA... 目的探讨SH2B1基因多态性与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164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和130例糖耐量正常孕妇。采用限制性片段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H2B1基因型,并且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GDM组SH2B1(rs4788102)基因GA型与GG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531,(95%CI:1.093,2.374)P=0.04],A等位基因频率与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436,(95%CI:1.091,1.972)P=0.01]。GDM组GA+AA基因型与GG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699,(95%CI:1.185,2.479)P=0.02]。GDM组中GA+AA基因型体重指数、三酰甘油、瘦素及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与GG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A+AA基因型为稳态模型法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 SH2B1(rs4788102)基因多态性可能是GDM的一个易感位点,监测孕妇该基因位点,可以用于GDM发生风险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sh2B1基因多态性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SH2B1基因及miR-276-3p对猪背部脂肪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欣 巩建飞 +7 位作者 李寒妹 颜华 张龙超 王立刚 赵福平 高红梅 侯欣华 王立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38-2044,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SH2B衔接因子蛋白1(SH2B adaptor protein 1,SH2B1)基因在猪不同组织和生长发育各阶段背部脂肪中的表达情况,预测调控该基因的miR-276-3p对猪背部脂肪表达的影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H2B1基因在猪脂肪、下丘脑... 本试验旨在研究SH2B衔接因子蛋白1(SH2B adaptor protein 1,SH2B1)基因在猪不同组织和生长发育各阶段背部脂肪中的表达情况,预测调控该基因的miR-276-3p对猪背部脂肪表达的影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H2B1基因在猪脂肪、下丘脑等6种组织,以及在30、60、90、120和180 d猪背部脂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靶标预测SH2B1基因的调控miRNA,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76-3p对该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SH2B1基因在猪的6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低。在猪生长发育各阶段背部脂肪中SH2B1基因均有表达,在前期(30和60 d)表达量较低,在中、后期(90、120和180 d)持续高表达,且显著高于前期表达量(P<0.05)。高、低背膘厚组背部脂肪中miR-276-3p与SH2B1基因均呈差异表达,且两者表达呈相反趋势,miR-276-3p在高背膘厚组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低背膘厚组(P<0.05),而SH2B1基因在高背膘厚组中的表达量却显著高于低背膘厚组(P<0.05)。miR-276-3p可通过靶向负调控SH2B1基因,影响猪背部脂肪的沉积。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猪背部脂肪沉积和背膘厚差异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2B1基因 miR-276-3p 背膘厚
下载PDF
儿童EB病毒感染SH2D1A基因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慧 袁远宏 +2 位作者 袁鹤立 欧阳文献 李双杰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EB病毒(EBV)感染患儿SH2D1A mRNA表达情况,探讨SH2D1A mRNA表达改变与疾病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中心收治的初诊为EB病毒感染的患儿,选取同期年龄、性别与EB病毒感染组匹配的健康... 目的:研究EB病毒(EBV)感染患儿SH2D1A mRNA表达情况,探讨SH2D1A mRNA表达改变与疾病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中心收治的初诊为EB病毒感染的患儿,选取同期年龄、性别与EB病毒感染组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检测EB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的SH2D1A mRNA表达水平,计算基因相对表达量,检测血生化指标。结果:EB病毒感染组共32例,其中普通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普通组)20例,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重症组)9例,慢性活动性EBV感染(慢性组)1例,EBV相关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噬血组)2例;对照组10例。各组与对照组SH2D1A mRNA的相对中位表达量分别为25.78、40.14、38.72、18.27、4.65(H=10.68,P<0.05),EB病毒感染组患儿的SH2D1A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重症组、慢性组SH2D1A mRNA表达水平较普通组、噬血组升高(P<0.05),但重症组与慢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2D1A mRNA表达水平与初诊时最低的纤维蛋白原、CD4+、CD4/+CD8+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与血清铁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甘油三酯、EBV-DNA水平无相关性。结论:EBV感染患儿外周血细胞SH2D1A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造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sh2D1A基因 细胞免疫 儿童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疾病候选基因SH3GL1外显子序列比对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贾全章 许建中 +8 位作者 孙景海 侯明晓 周强 徐爽 何清义 代飞 罗飞 杨滔 殷翔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48-850,共3页
目的通过对候选基因SH3GL1的核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确定其是否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致病基因。方法采取以家系为基础的"病例同胞对"研究方案,提取基因组DNA,根据候选基因SH3GL1核酸序列,以10个外显子为重点设计引物... 目的通过对候选基因SH3GL1的核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确定其是否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致病基因。方法采取以家系为基础的"病例同胞对"研究方案,提取基因组DNA,根据候选基因SH3GL1核酸序列,以10个外显子为重点设计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用GeneTool软件对外显子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碱基变异,并进行蛋白质结构预测分析。结果候选基因SH3GL1中的10个外显子成功地在AIS"同胞对"基因组DNA中得到扩增和克隆,且序列测定均取得阳性结果。通过比对分析,在SH3GL1的10个外显子中共发现12处碱基变异,分别位于第2(3处)、4、5(4处)、6、8和10(2处,非编码区)六个外显子上。其中先证者mRNA第515位碱基如果为T,则形成终止密码子,导致蛋白阅读框发生改变,蛋白质序列预测分析显示编码截短蛋白,从而影响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结论SH3GL1是AIS的致病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基因 sh3GL1 基因扩增 序列比对
下载PDF
玉米蔗糖合成酶基因Sh1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来艳华 赵亚中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4-10,共7页
蔗糖合成酶是玉米生物合成及代谢途径实现蔗糖合成和分解的关键酶,蔗糖合成酶基因Sh1位于玉米第9号染色体的短臂,基因全长5 816 bp。Sh1编码蛋白SH1含802个氨基酸,由1个蔗糖合成酶亚基(PF00862)和1个糖基转移酶亚基(PF00534)组成,是一... 蔗糖合成酶是玉米生物合成及代谢途径实现蔗糖合成和分解的关键酶,蔗糖合成酶基因Sh1位于玉米第9号染色体的短臂,基因全长5 816 bp。Sh1编码蛋白SH1含802个氨基酸,由1个蔗糖合成酶亚基(PF00862)和1个糖基转移酶亚基(PF00534)组成,是一种具有催化合成和分解双重作用的可逆酶,不存在跨膜结构,属于稳定型膜外蛋白,3种可能的结构模型显示其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玉米籽粒蔗糖生物合成的关键时期是授粉后12~27 d。生物进化结果显示,玉米和高粱、甘蔗的蔗糖合成酶基因Sh1在物种进化演变中序列高度保守。为揭示玉米蔗糖代谢途径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Sh1基因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对Sh1编码蛋白结构进行了基本理化性质和物种进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蔗糖合成酶 sh1基因
下载PDF
SH3BGRL1基因过表达在宫颈癌中对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树言 王慧娟 +4 位作者 郭柄轩 者湘漪 李洪涛 李冬妹 潘泽民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7-632,共6页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细胞及组织中的SH3BGRL1基因表达水平和其与HPV感染的关系,探讨SH3BGRL1基因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制作芯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IHC)分析...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细胞及组织中的SH3BGRL1基因表达水平和其与HPV感染的关系,探讨SH3BGRL1基因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制作芯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IHC)分析SH3BGRL1蛋白质的表达情况。转染SH3BGRL1过表达质粒的细胞为实验组,转染空载体质粒为对照组(NC组)。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H3BGRL1基因在HeLa、SiHa两种癌细胞中蛋白质表达水平,qRT-PCR方法检测SH3BGRL1基因在HeLa、SiHa两种癌细胞中的mRNA的表达水平,使用第二代杂交俘获技术(hybrid capture system-2,HC-2)检测组织中HPV感染情况;MTT实验方法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测定,划痕实验方法检测宫颈癌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SH3BGRL1在宫颈癌组织中低表达,差异明显(P<0.05);但该基因的表达与HPV感染未发现明显关联(P>0.05);在基因SH3BGRL1过表达之后,SiHa、HeLa细胞增殖水平受到抑制,且迁移水平也受到抑制(P<0.05)。结论SH3BGRL1基因在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水平降低,促进了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且与HPV感染无关联。提示该基因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sh3BGRL1基因 宫颈癌 基因表达 增殖和迁移
下载PDF
黄牛SH2B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体尺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毅威 桂林生 +5 位作者 郭文莉 胡言 余横伟 杨武才 昝林森 赵春平 《中国牛业科学》 2019年第4期1-6,共6页
为探讨SH2B1基因在黄牛中的组织表达规律和遗传多态性,采集3头2周岁秦川母牛的6种组织,构建SH2B1基因的组织表达谱;此外,以4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为研究对象,包括秦川牛、郏县红牛、巴山牛和南阳牛,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SH2B1基因的多态位... 为探讨SH2B1基因在黄牛中的组织表达规律和遗传多态性,采集3头2周岁秦川母牛的6种组织,构建SH2B1基因的组织表达谱;此外,以4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为研究对象,包括秦川牛、郏县红牛、巴山牛和南阳牛,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SH2B1基因的多态位点,并将其与秦川牛生长发育的指标进行了关联分析。qPCR结果表明,SH2B1基因在秦川牛组织中呈泛表达状态,并在背最长肌组织中表达最高。DNA测序分析在SH2B1基因的第4内含子和3′UTR共发现了2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分别命名为C6073T和T8067C。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C6073T能够显著影响体长、坐骨端宽和胸围,而T8067C能能够显著影响体长和体高。综上所述,笔者推测SH2B1基因可以作为影响秦川牛生产性能的遗传标记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2B1基因 表达模式 SNP 体尺性状
下载PDF
SH2D1A基因突变的淋巴瘤患儿6例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党宛玉 段彦龙 +5 位作者 周春菊 金玲 杨菁 黄爽 张梦 李楠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4-388,共5页
背景SH2D1A基因突变的儿童淋巴瘤临床罕见且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及疾病预后。目的总结伴SH2D1A基因突变的儿童淋巴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案和预后。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 背景SH2D1A基因突变的儿童淋巴瘤临床罕见且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及疾病预后。目的总结伴SH2D1A基因突变的儿童淋巴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案和预后。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初诊为淋巴瘤且年龄<18岁,经高通量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提示SH2D1A基因突变的连续住院病例。根据病理诊断确定治疗方案: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基于改良的LMB89方案治疗;成熟T细胞淋巴瘤合并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儿先以HLH方案控制病情,确诊后予SMILE方案化疗。化疗2~3个月行中期疗效评估。化疗结束后3个月评估超声和PET/CT,化疗结束第1、2年内每3个月评估瘤灶超声、肝功能、LDH和免疫功能。主要结局指标SH2D1A基因突变淋巴瘤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6例伴SH2D1A基因突变淋巴瘤患儿,均为男性;中位发病年龄5(4~12)岁。瘤灶累及胃肠道3例,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和多脏器浸润各1例;临床分期:Ⅱ期1例,Ⅲ期3例,Ⅳ期2例;病理类型:3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高级别成熟B细胞淋巴瘤,1例伴11q异常的伯基特样淋巴瘤,1例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瘤。5例患儿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指标下降。5例病初全血和血浆EBV-DNA均阴性,其中2例病程中复测全血EBV-DNA上升至≥10^(5)拷贝数/mL;1例病初合并HLH,多次全血EBV-DNA为106拷贝数/mL。6例均提示SH2D1A基因突变,2例完善SAP蛋白检测未见异常;1例染色体异常。3例完成化疗,2例因HLH死亡,1例予利妥昔单抗免疫治疗。结论SH2D1A基因突变的淋巴瘤患儿临床少见,病理形态多表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成熟B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差,在合适时机考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2D1A基因突变 儿童淋巴瘤 X连锁淋巴增殖综合征1
下载PDF
水稻落粒性基因qSH1调控区关键SNP的HRM检测体系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盛夏冰 谭炎宁 +4 位作者 孙志忠 余东 刘瑞芬 袁定阳 段美娟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83-2090,共8页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分析是一种新发展起的DNA多态性快速筛查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准确和高效等突出优势。q SH1是控制水稻落粒性的主效基因,在该基因的上游12 kb的调节区存在一个SNP位点(命名为q SH1(G/T))...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分析是一种新发展起的DNA多态性快速筛查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准确和高效等突出优势。q SH1是控制水稻落粒性的主效基因,在该基因的上游12 kb的调节区存在一个SNP位点(命名为q SH1(G/T))调控其表达,从而引起不同品种间落粒性差异。为针对q SH1(G/T)位点建立一种HRM快速分型检测体系,本研究以难落粒的粳稻品种"日本晴"和易落粒的"R112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PCR产物长度、DNA浓度、Mg2+浓度、退火温度及扩增模式对HRM分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q SH1-1引物(产物长度68 bp)能获得平稳的熔解曲线和单一熔解峰;当DNA浓度在5 ng/μL以上、退火温度为60℃、Mg2+浓度为1.5 mmol/L时,HRM分型效果最佳;此外,选择降落PCR模式能取得较好的分型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该位点的基因分型及水稻落粒性分子遗传改良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q sh1基因 SNP HRM 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SH2D1A基因p.Pro101Leu突变的XLP-1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伴中枢神经系统受累1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王缦 黄宗宣 陶艳玲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61-365,共5页
为提高对X-连锁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1型(X-linked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 1,XLP-1)的认识,扩充我国XLP-1的病例数据,现回顾诊治的1例XLP-1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从而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等。本例患者有阳性家... 为提高对X-连锁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1型(X-linked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 1,XLP-1)的认识,扩充我国XLP-1的病例数据,现回顾诊治的1例XLP-1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从而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等。本例患者有阳性家族史,故在首次感染即完善基因筛查,发现SH2D1A c.302C>T(p.P101 L)半合子突变,来自母亲。该患者早期仅表现为抗生素可控制的感染,直到确诊后10个月出现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按HLH-1994方案化疗,病情缓解,但因持续EB病毒血症,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予挽救化疗后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现患儿健康存活。故对于有阳性家族史者,以及诊断为HLH或淋巴瘤、低丙种球蛋白的男性患儿应行SH2D1A基因突变的筛查,一旦确诊为XLP-1,应尽早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P sh2D1A基因突变 噬血细胞综合征 EB病毒 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误诊1例
11
作者 李美玉 王婷婷 +3 位作者 习梦柔 齐佳瑞 陈财良 张国徽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30-32,共3页
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综合征(X-1inked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XLP)是一种罕见的致命性染色体连锁的遗传免疫缺陷病,发病率为1/100万人,可于任何年龄发病,但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1岁以内幼儿最为常见,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75%[1... 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综合征(X-1inked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XLP)是一种罕见的致命性染色体连锁的遗传免疫缺陷病,发病率为1/100万人,可于任何年龄发病,但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1岁以内幼儿最为常见,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75%[1]。由于XLP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指标,病程进展迅速而极易漏诊误诊。现报道XLP误诊1例,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诊断 sh2D1A基因 误诊
下载PDF
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1例
12
作者 林丽曼 柯创宏 +2 位作者 黄宇戈 胡海玲 王倩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775-777,785,共4页
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是一种罕见X连锁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该文报道了1例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以及家系基因。
关键词 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 X连锁隐性遗传疾病 sh2D1A基因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单个核细胞关键RNA结合蛋白基因的筛选及验证
13
作者 多力昆·木台力甫 阿布都乃比·麦麦提艾力 伊加提·司马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34-38,共5页
目的筛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关键RNA结合蛋白基因,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单个核细胞关键RNA结合蛋白基因筛选选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例(观察组)、健康志愿者5例(对照组),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 目的筛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关键RNA结合蛋白基因,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单个核细胞关键RNA结合蛋白基因筛选选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例(观察组)、健康志愿者5例(对照组),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NA转录组,运用R软件“edgeR”包筛选P<0.05、|logFC|>1、错误发现率<0.05的单个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从RNA结合蛋白数据库中下载人单个核细胞的RNA结合蛋白相关基因资料,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后获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单个核细胞RNA结合蛋白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运用TopHat2、ABLas软件筛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单个核细胞差异表达RNA结合蛋白相关基因的可变剪接事件。筛选相对表达量最高的单个核细胞RNA结合蛋白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为关键RNA结合蛋白基因。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单个核细胞关键RNA结合蛋白基因验证另选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例(一组)、健康志愿者10例(二组),抽取外周静脉血后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qRT-PCR法检测2组RNA结合蛋白关键基因。从GEO数据库(GSE40231、GSE43292、GSE100927、GSE27034)数据集中,检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NA结合蛋白关键基因表达资料。结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单个核细胞的差异RNA结合蛋白相关基因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锌指RNA结合蛋白2、SAM域、SH3域和核定位信号1(SAMSN1)、肝配蛋白A型受体2、RNA结合基序蛋白24、多种剪接形式的RNA结合蛋白2、SH3和多个锚蛋白重复结构域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单个核细胞RNA结合蛋白相关基因的可变剪接事件多(P<0.05)。关键RNA结合蛋白基因为SAMSN1。与二组相比,一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AMSN1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GEO数据库数据结果显示,相比于健康志愿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单个核细胞单个核细胞SAMSN1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单个核细胞关键RNA结合蛋白基因为SAMSN1基因。相比于健康志愿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单个核细胞SAMSN1基因表达升高,可变剪接事件增多。SAMSN1基因可能通过调控RNA结合蛋白相关基因的可变剪接事件,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结合蛋白 RNA结合蛋白基因 sh3域和核定位信号1基因 sh3域和核定位信号1 可变剪接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一个中国人家系的临床和基因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德新 杜江 +2 位作者 兰和魁 余力 封志纯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4-248,共5页
目的证实中国人 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XLP)发病及其遗传规律。方法临床研究对象为先证者双亲家族三代成员共14人;回顾分析其中发病者的住院病史;现场询问无病者的生长发育史、既往史,进行体格检查,并建卡追踪。基因研究对象为先证... 目的证实中国人 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XLP)发病及其遗传规律。方法临床研究对象为先证者双亲家族三代成员共14人;回顾分析其中发病者的住院病史;现场询问无病者的生长发育史、既往史,进行体格检查,并建卡追踪。基因研究对象为先证者同胞姐姐、弟弟和双亲共4人,提取单个核淋巴细胞基因组 DNA,PCR 扩增获得 SH2D1A 基因片段,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检测获得发生突变的外显子片段,纯化后测序,检测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先证者及其胞兄发生伴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VAHS)的致死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均于病程40 d 左右死亡。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先证者之胞弟 SH2D1A 基因 cDNA 第462位核苷酸 C 碱基突变为 T 碱基,形成终止密码 TGA,随后临床确诊为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CH)。先证者之母亲在SH2D1A 基因同样部位为 C 碱基和 T 碱基的杂合子。先证者之父和胞姐未发现 SH2D1A 基因突变,他们及其家族其他成员无类似病史。结论 (1)先证者及其胞兄弟可临床诊断为 XLP 患者。(2)先证者之胞弟可明确诊断为 XLP 患者,LCH 可能也是 XLP 的一种新的临床表型。(3)先证者之母亲为突变基因的携带者。此家族 XLP 发病符合 X 性连锁隐性遗传规律。(4)本研究建立的 SH2D1A 基因检测分析方法可适用于我国 XLP 的诊治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sh2D1A基因
原文传递
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4例临床特点与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惠丽 陈荷英 +1 位作者 胡冰 刘钢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629-1632,共4页
目的总结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XLP)病例的临床特点、基因突变及其家系特点等。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4例XLP患儿的临床资料,检测6类免疫缺陷基因突变位点,并回顾文献。结果4例患儿均为〈5岁... 目的总结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XLP)病例的临床特点、基因突变及其家系特点等。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4例XLP患儿的临床资料,检测6类免疫缺陷基因突变位点,并回顾文献。结果4例患儿均为〈5岁男童,以发热起病。入院后予更营洛韦抗病毒、血浆、丙种球蛋白营养支持、激素抑制炎性反应等治疗,其中3例患儿呈暴发性或致死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FIM)表现,终死于EB病毒(EBV)相关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发病后的生存时间为20d左右;1例合并EBV相关HLH、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经治疗好转出院。2例有兄弟、表兄弟夭折家族史。4例患儿EBV-CAIgM、EBVDNA均呈阳性,且DNA拷贝数均〉108拷贝/L。经6类免疫缺陷基因DNA序列测定分析均明确有SH2D1A基因突变,但位点不同。其中3例患儿的母亲均为与患儿相同的SH2D1A基因突变携带者。结论XLP男童在婴幼儿发病,多有家族史,临床上常表现为FIM,易并发HLH,表现为SH2D1A基因突变,预后差。临床上怀疑者应尽早行免疫缺陷基因突变分析检查,早诊早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 sh2D1A基因突变 暴发性或致死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原文传递
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汤永民 陈园园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137-1140,共4页
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多数为EB病毒感染(简称EBV-HLH),病情凶险、病死率很高。EBV-HLH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EBV潜在膜蛋白1(LMP1)和SH2D1A基因突变有关。EBV-HLH通过SH2D1A基因突变或LMP1介导的SH2D1A基因下调,通过LM... 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多数为EB病毒感染(简称EBV-HLH),病情凶险、病死率很高。EBV-HLH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EBV潜在膜蛋白1(LMP1)和SH2D1A基因突变有关。EBV-HLH通过SH2D1A基因突变或LMP1介导的SH2D1A基因下调,通过LMP1-核因子(NF)-κB单活性通路及其他通路导致过度的T淋巴细胞活化,并提高了EBV感染时Th1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过量分泌的γ-干扰素等细胞因子随之引发细胞因子风暴和噬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噬血细胞综合征 sh2D1A基因 SAP蛋白 LMP1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