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之神,己之神?——论尚长荣表演特征及其他 被引量:1
1
作者 贾志刚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8-121,共4页
"戏曲表演文学"是阿甲在20年前提出的命题,表演艺术不仅应该涵盖情节、环境、事件、人物情感和思想等要素,而且还必须将文学、绘画中深刻的"论点"引入其中,从而把戏曲表演理论推向深入,因为塑造人物性格不是表演艺... "戏曲表演文学"是阿甲在20年前提出的命题,表演艺术不仅应该涵盖情节、环境、事件、人物情感和思想等要素,而且还必须将文学、绘画中深刻的"论点"引入其中,从而把戏曲表演理论推向深入,因为塑造人物性格不是表演艺术的全部内涵和最高境界,艺术家尚长荣的表演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表演理论 形神兼备 尚长荣
下载PDF
国粹长荣
2
作者 仲呈祥 张金尧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6,共4页
从中国民族艺术的传承来说,尚长荣的表演艺术已具有了一种国粹意义。"尚长荣三部曲"在中国当下的剧坛上留下了绚烂的华章。
关键词 尚长荣 戏曲艺术 戏剧 国粹 舞台艺术
下载PDF
商周时期的“戎”及其流变
3
作者 张曙晖 王文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49,共7页
商周时期的"戎"是一个指向明确的民族,但是作为民族名称的"戎"却经历了一个民族名称由具体到泛化的历史过程,渐渐被华夏族和后来汉族的历史学家当作区域性的民族名称,称为"西戎",泛指中国西部的各民族;... 商周时期的"戎"是一个指向明确的民族,但是作为民族名称的"戎"却经历了一个民族名称由具体到泛化的历史过程,渐渐被华夏族和后来汉族的历史学家当作区域性的民族名称,称为"西戎",泛指中国西部的各民族;而商周时期作为一个民族的"戎",因为他们的分布区也是华夏族的核心分布区,所以在历史的发展中最后融入华夏族,但"戎"非"西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时期 分化与融合 华夏族
下载PDF
三代宗法文化向西北少数民族传播论
4
作者 廖杨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69-74,共6页
夏商周时期,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羌族和戎族,他们的社会分化与中原王朝通过征伐战争等措施推进其强势宗法文化的传播和影响有关。在中原王朝强势文化的作用下,包括羌族和戎族在内的周边地区少数民族接受华化(或汉化)已成为其社会... 夏商周时期,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羌族和戎族,他们的社会分化与中原王朝通过征伐战争等措施推进其强势宗法文化的传播和影响有关。在中原王朝强势文化的作用下,包括羌族和戎族在内的周边地区少数民族接受华化(或汉化)已成为其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时期 西北少数民族 羌族 戎族 宗法文化
下载PDF
《文心雕龙》之《镕裁》《章句》等篇中“本”“体”“要”之内涵新探
5
作者 白建忠 《语文学刊》 2020年第4期1-5,共5页
"辞尚体要"一语最早出自《尚书·毕命》篇,是指文辞表达的旨趣切实完备且抓住要领。"辞尚体要"被真正运用到文章理论之中,当首推刘勰的《文心雕龙》,刘勰从文体的角度赋予了"辞尚体要"新的内涵。《... "辞尚体要"一语最早出自《尚书·毕命》篇,是指文辞表达的旨趣切实完备且抓住要领。"辞尚体要"被真正运用到文章理论之中,当首推刘勰的《文心雕龙》,刘勰从文体的角度赋予了"辞尚体要"新的内涵。《镕裁》与《章句》篇中"体""要"的含义与"辞尚体要"的内涵较为接近。"立本有体"是指一篇文章中情理的设置与表达要有条不紊、切实完备。"撮辞以举要"是指选择运用文辞要抓住要领,且遵循每种文体根本的写作规范。"意穷而成体"是指一篇文章表达的情理要像身体一样,有序完整。此外,在《章句》篇中,"振本而末从"中的"本"是情理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辞尚体要 立本有体 撮辞以举要 意穷而成体
下载PDF
《中庸》“壹戎衣”释疑
6
作者 卢晓霞 《长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80-82,共3页
《中庸》"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句中之"壹戎衣"当作何解,目前尚未有定论。前人普遍按字解,谓"一穿军装";或按"壹戎殷"解,谓"一用兵灭商"。通过对字音、文义... 《中庸》"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句中之"壹戎衣"当作何解,目前尚未有定论。前人普遍按字解,谓"一穿军装";或按"壹戎殷"解,谓"一用兵灭商"。通过对字音、文义及相关材料的系统考辩,此处之"壹戎衣"当写作"殪戎殷",取"灭大商"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壹戎衣 殪戎殷 灭商
下载PDF
论商周时期晋陕地区的金耳饰
7
作者 王少迟 《草原文物》 2019年第2期52-62,共11页
青铜时代,在中国北方分布着不同类型的金属耳饰,主要有单环状、弹簧状、珥状和喇叭状等(图一)。关于它们的研究,林沄先生认为喇叭口形耳环也是从哈萨克斯坦经新疆传人北方长城地带的,在北方长城地带的东部一直延续到西周早期,多有金质的... 青铜时代,在中国北方分布着不同类型的金属耳饰,主要有单环状、弹簧状、珥状和喇叭状等(图一)。关于它们的研究,林沄先生认为喇叭口形耳环也是从哈萨克斯坦经新疆传人北方长城地带的,在北方长城地带的东部一直延续到西周早期,多有金质的,成为一种有代表性的传统装饰品。并且指明,珥状金耳饰可以作为山西境内的“绥德—石楼类型青铜文化”也属于李家崖文化的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陕地区 商周金耳饰 李家崖文化 戎狄东迁
下载PDF
基于植物隐喻重构仲景“荣卫”学说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庆华 贾春华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829-1834,共6页
营卫理论是秦汉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深远。而在秦汉医籍中对其表达形式有两种,分别为“营卫”和“荣卫”。运用隐喻认知的研究方法考证《伤寒论》《金匮要略》可知,“营卫”在张仲景著作中多作“荣卫”。“荣为根,卫为叶,... 营卫理论是秦汉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深远。而在秦汉医籍中对其表达形式有两种,分别为“营卫”和“荣卫”。运用隐喻认知的研究方法考证《伤寒论》《金匮要略》可知,“营卫”在张仲景著作中多作“荣卫”。“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是荣卫理论植物隐喻的起点。荣卫之气来自脾胃,其正常运行符合“通和”理论。荣卫之气的虚实可以通过脉象的浮沉表征,出汗过多会加重卫气的耗散。荣为血,卫为气,荣卫之间可互相影响。“风伤卫,寒伤荣”“风伤卫,热伤荣”等病机描述,及桂枝汤等相关方剂的应用,是荣卫理论得以繁衍的重要原因。隋唐时期医家对荣卫理论的拓展与实践,将荣卫理论推向了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隐喻 “荣卫” “营卫” 桂枝汤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张仲景
下载PDF
坂方鼎、荣仲方鼎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8
9
作者 冯时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7-73,共7页
保利艺术博物馆新藏殷末坂方鼎及西周荣仲方鼎资料近已刊布,二器铭文对研究商代周祭制度、商周历法和相关礼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者于铭文内容已有详考,今不揣谫陋,就鼎铭及相关问题略陈賸义。
关键词 商周 坂方鼎 荣仲方鼎 周祭 宾礼 月相语词
原文传递
《春秋·庄公三十二年》伐邢之“狄”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怀通 《中原文物》 2001年第3期23-27,共5页
《春秋》所载伐邢之“狄”应为商人。在邢国墓葬考古中,发现有“毁墓”现象,由年代和情势判断,只能是对邢有“亡国”之恨的商人所为。狄也叫戎。戎在金文中写作“■”,最初是商王小乙之子“子■’的氏族徽志。这个氏族一部分居于王... 《春秋》所载伐邢之“狄”应为商人。在邢国墓葬考古中,发现有“毁墓”现象,由年代和情势判断,只能是对邢有“亡国”之恨的商人所为。狄也叫戎。戎在金文中写作“■”,最初是商王小乙之子“子■’的氏族徽志。这个氏族一部分居于王畿北境,今河北新乐一带,负守土之责。周公东征后逃匿太行山中。狄也作翟。翟,《说文》云“山雉尾长者”,《赵世家》云“子姓”。图腾和族姓皆与商人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氏族 东征 墓葬考古 商王 邢国 《春秋》 年代 王畿 现象 周公
原文传递
容庚先生商周青铜器藏品的流传及学术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存洁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8年第1期87-99,共13页
容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收藏家。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于1956年先后两次向广州博物馆捐献自己珍藏的古铜器共计95件。对这批古铜器捐赠品,无论是捐献时间,还是捐献数量,长期以来,学界存在不同的说法。本文依据捐献... 容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收藏家。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于1956年先后两次向广州博物馆捐献自己珍藏的古铜器共计95件。对这批古铜器捐赠品,无论是捐献时间,还是捐献数量,长期以来,学界存在不同的说法。本文依据捐献清册原始档案,不仅理清了上述问题,而且就这批捐献品的流传情况作了追本溯源的考察,由此也更加坚信:这批古铜器是我国文博界为数不多的比较完整的旧藏铜器,在广东乃至全国的商周青铜器藏品中尚不多见,具有极高的学术意义,特别是该批铜器上的金文,学术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庚 商周 青铜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