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tochondrial DNA Markers for PCR-Base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Ark Shells 被引量:1
1
作者 Tomomi Tanaka Futoshi Aranishi 《Ope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2013年第4期182-189,共8页
Arcidae species are commercially important bivalves in Japan and are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bloody ark due to their red blood. They have thick shells with distinct radiating ribs, and the numbers of these ribs are im... Arcidae species are commercially important bivalves in Japan and are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bloody ark due to their red blood. They have thick shells with distinct radiating ribs, and the numbers of these ribs are important morphological features for species discrimination. However, some Arcidae species are morphologically indistinguishable, with a similar number of the ribs in adults and deficient rib formation, particularly among juveniles. Thus, we developed a reliable molecular marker to genetically discriminate between 7 Arcidae species belonging to Scapharca, Anadara, and Tegillarca based on species-specific polymorphic segments of mitochondrial DNA. PCR amplification of partial COI, 16S rRNA, 12S rRNA, and Cyt b genes was performed on 7 species using 8 primer sets. Only the set of Scapharca-specific forward primer and universal reverse primer for the partial COI gene successfully yielded single PCR products from all 7 species examined. Thus,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481 bp portion of these PCR products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degrees of nucleotide substitutions ranged from 0.4% between S. broughtonii and T. granosa to 20.2% between S. satowi and A. antiquata. In addition, a phylogenetic tree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7 species, with higher bootstrap support than 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k shell Arcidae MITOCHONDRIAL DNA COI gene PHYLOgeneTIC Analysis
下载PDF
Genetic Variabil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Ark Shell in Japan 被引量:2
2
作者 Tomomi Tanaka Futoshi Aranishi 《Ope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2014年第1期8-17,共10页
Ark shell Scapharca kagoshimensis is one of the commercially important bivalve resources in East Asia. In Japan, the mass production method for its natural seedlings was developed in the 1880s, and they had been trans... Ark shell Scapharca kagoshimensis is one of the commercially important bivalve resources in East Asia. In Japan, the mass production method for its natural seedlings was developed in the 1880s, and they had been transplanted to an array of the major fishing areas. It has been therefore concerned with its genetic disturbance among not only current but also former fishing areas in Japan.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ascertain its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East Asia by means of nucleotide sequence analysis of a 555-bp portion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COI gene. Of 225 individuals collected from 8 populations and 1 population in Japan and Korea, respectively, a total of 59 haplotypes, including 14 common haplotypes, were found, and Japan and Korea shared 3 common haplotypes. In Japan, the haplotype diversity and nucleotide diversity ranged from 0.65 to 0.93 and from 0.22% to 0.59%, respectively, reflecting relatively high levels of genetic diversity. The values in Korea were determined to be 0.45% and 0.19%,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significantly lower genetic diversity compared with that in Japan. Mismatch distribution analysis and neutrality tests showed a recent history of multiple types of reproduction and signals of demographic change in each popula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 kagoshimensis has experienced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or reduction in population size such as a bottleneck in a short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k shell geneTIC Structure geneTIC DIVERSITY MITOCHONDRIAL DNA COI gene Scapharca kagoshimensis
下载PDF
花生RIL群体出仁率的遗传特性分析
3
作者 薛云云 张蕙琪 +7 位作者 张鑫 田跃霞 李娜 梁煜莹 张加羽 张晓吉 王露欢 白冬梅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3,共5页
出仁率是花生的产量性状之一,是籽仁产量的重要影响因子。本研究以花育44×DF12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试验材料,出仁率作为表型数据,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3个环境下的出仁率进行遗传特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环境下... 出仁率是花生的产量性状之一,是籽仁产量的重要影响因子。本研究以花育44×DF12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试验材料,出仁率作为表型数据,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3个环境下的出仁率进行遗传特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环境下的出仁率的最适遗传模型均为4MG-AI,即4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调控,3个环境下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1.93%,90.60%,96.85%。本研究结果为出仁率遗传机制挖掘奠定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RIL群体 出仁率 主基因+多基因模型
下载PDF
SLCO1C1和SLCO4C1基因与绿壳蛋鸡不同产蛋期壳色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魏莹晖 王欢欢 +5 位作者 葛莹 刘航 张雷 李庆海 张伟武 范京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为探究SLCO家族基因与绿壳蛋壳色的关系,试验以产绿壳蛋母鸡为试验样本,分别收集产蛋前期(150日龄)和产蛋后期(500日龄)的鸡蛋、心脏、肝脏、脾脏、肌肉、卵巢、壳腺组织和血样样品,采用色差仪测定壳色数值;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血红素... 为探究SLCO家族基因与绿壳蛋壳色的关系,试验以产绿壳蛋母鸡为试验样本,分别收集产蛋前期(150日龄)和产蛋后期(500日龄)的鸡蛋、心脏、肝脏、脾脏、肌肉、卵巢、壳腺组织和血样样品,采用色差仪测定壳色数值;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含量;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HO-1和SLCO家族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产蛋前期蛋壳L*值极显著低于产蛋后期(P<0.01),而b*值极显著高于产蛋后期(P<0.01);产蛋前期血清中HO-1含量和壳腺中HO-1表达量极显著高于产蛋后期(P<0.01);SLCO1C1和SLCO4C1在壳腺中特异性表达,SLCO1A2在肝脏中特异性表达;产蛋前期SLCO1C1和SLCO4C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产蛋后期(P<0.05)。结果表明HO-1基因表达与酶活性下降造成绿壳蛋鸡壳色变浅,SLCO1C1和SLCO4C1可能是胆绿素合成和转运的重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壳蛋 蛋壳颜色 SLCO家族基因 产蛋期
下载PDF
油棕种壳厚度控制基因SHELL的SNP分子标记开发 被引量:2
5
作者 石鹏 夏薇 +4 位作者 肖勇 王永 曹红星 李东霞 雷新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201,共7页
油棕属棕榈科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果实含油量高达50%,且单位面积产油量高,享有"世界油王"美誉。油棕果实由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种壳)、种子四个部分组成,产油部分主要是中果皮和种子,其中种壳厚度是影响果实含油量的重要... 油棕属棕榈科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果实含油量高达50%,且单位面积产油量高,享有"世界油王"美誉。油棕果实由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种壳)、种子四个部分组成,产油部分主要是中果皮和种子,其中种壳厚度是影响果实含油量的重要因素。SHELL基因控制种壳厚度,是一类MADS-box同源基因,SHELL基因在厚壳种和无壳种中的变异主要是第一个外显子上的两个SNP位点。该研究根据两个SNP位点进行特异标记开发,根据已知的油棕SHELL基因的序列,设计了4对SNP引物。4对SNP引物以2个SNP位点设计,每个SNP位点设计2对SNP标记,并均在引物3'端第二位引入强错配碱基。以2份薄壳种油棕材料和2份厚壳种油棕材料DNA为模板,扩增筛选油棕SHELL基因SNP引物。通过PCR扩增发现,设计的SHELL基因特异SNP标记EgSh(N)-f/EgSh(SNP)-2r能够鉴别油棕厚壳种和薄壳种。再用24株油棕树进行特异性验证,发现该标记能较准确地判断油棕的厚薄壳。该研究结果表明SNP标记EgSh(N)-f/EgSh(SNP)-2r可用来进行油棕种质资源早期分子鉴定,为高产油棕品种选育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棕 种壳厚度 shell基因 错配碱基 SNP标记
下载PDF
长顺绿壳蛋鸡GRIN1基因3′非翻译区的多态性及其与蛋壳品质的关联性
6
作者 罗华伦 王春源 +2 位作者 吴燕 向进 张依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3,共8页
【目的】探索长顺绿壳蛋鸡GRIN1基因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多态性对蛋壳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185只健康蛋鸡,测定其第45周龄产蛋的蛋质量、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壳质量5个指标;使用NCBI和PrimerPremier ... 【目的】探索长顺绿壳蛋鸡GRIN1基因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多态性对蛋壳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185只健康蛋鸡,测定其第45周龄产蛋的蛋质量、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壳质量5个指标;使用NCBI和PrimerPremier 3.0设计引物,采用正向测序法筛选GRIN1基因在3′UTR区域的SNP位点。【结果】GRIN1基因的3′UTR检测到4个SNP位点:g.30871C>T、g.31017A>G、g.31158A>C和g.31166G>C,其中仅g.31158A>C和g.31166G>C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且g.30871C>T和g.31017A>G都极显著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P<0.01)。g.31017A>G与蛋壳品质的关联分析中,GG基因型的蛋质量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4个SNP位点共产生5个单倍型(H1、H2、H3、H4、H5)和8个双倍型(H1H1、H1H2、H1H3、H2H2、H2H3、H2H4、H3H5、H4H4),双倍型H3H5的蛋质量显著高于双倍型H2H2和H2H3(P<0.05),双倍型H3H5的蛋壳质量显著高于双倍型H2H2(P<0.05),其他双倍型指标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长顺绿壳蛋鸡GRIN1基因与蛋壳品质存在显著关联;g.31017A>G对蛋壳品质有显著影响,能够作为改善蛋壳品质的分子标记位点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顺绿壳蛋鸡 GRIN1基因 3′非翻译区 SNP位点 蛋壳品质
下载PDF
虾夷扇贝UROS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序列特征及表达分析
7
作者 杭雲娜 王怡颖 +6 位作者 孙红妍 范志越 王许波 田莹 郝振林 毛俊霞 常亚青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80,共8页
为探明尿卟啉原Ⅲ合酶(UROS)基因在贝类壳色形成中的分子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进行虾夷扇贝UROS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壳色个体中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虾夷扇贝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获得1个... 为探明尿卟啉原Ⅲ合酶(UROS)基因在贝类壳色形成中的分子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进行虾夷扇贝UROS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壳色个体中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虾夷扇贝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获得1个单拷贝的UROS基因,将其命名为PyUROS基因。PyUROS基因的序列全长为68808 bp,包括9个外显子、8个内含子,共编码298个氨基酸。在PyUROS蛋白质序列中预测到1个HemD保守功能域,表明本试验中所鉴定的PyUROS基因为UROS基因。PyUROS基因在虾夷扇贝成体各组织中广泛表达,表明其在虾夷扇贝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PyUROS基因在虾夷扇贝不同外套膜区域及不同壳色个体间显著差异表达,推测其在虾夷扇贝壳色形成中发挥重要功能。本试验结果为贝类壳色形成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为贝类壳色遗传育种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壳色 血红素合成通路 尿卟啉原Ⅲ合酶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的龟鳖目Hox基因序列特征及进化分析
8
作者 黄保友 楼灵媛 +4 位作者 樊嘉伟 孙伟 钱国英 葛楚天 王宗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17-1627,共11页
为对Hox基因在龟鳖目物种中进行系统地序列比较分析和进化研究,文章对目前具有染色体水平的龟鳖目基因组进行了Hox基因的鉴定,序列特征、进化和转录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龟鳖物种的Hox基因簇是高度保守的。非重复序列的缺失导致鳖科HoxB... 为对Hox基因在龟鳖目物种中进行系统地序列比较分析和进化研究,文章对目前具有染色体水平的龟鳖目基因组进行了Hox基因的鉴定,序列特征、进化和转录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龟鳖物种的Hox基因簇是高度保守的。非重复序列的缺失导致鳖科HoxB9—HoxB13基因间区相对龟科短了10 kb。大量Hox基因编码区发生了鳖科或龟科特异的序列替换、插入和缺失。胸部骨骼发育相关的Hox基因在鳖科祖先发生了快速进化和受到正选择。Hox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时期特异性,主要在胚胎时期的顶端外胚层嵴、背甲嵴和性腺表达。研究为龟鳖目Hox基因不同胚胎时期的多组学及表达调控分析提供了靶标,也为进一步厘清龟鳖物种演化创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X基因 龟鳖目 演化
下载PDF
厚壳贻贝几丁质提取及几丁质相关基因筛查
9
作者 袁俊杰 李迈 +6 位作者 唐菊艳 袁孟强 李千千 王晓娜 张美溦 陈伟 王晓通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6-694,共9页
几丁质是贝类贝壳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贝壳形成和生物矿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厚壳贻贝的贝壳和外套膜边缘三层褶皱进行形态和组织学观察,发现贻贝角质层壳膜是从外褶皱和中褶皱之间的壳膜沟中分泌,而外套膜三层褶皱间组织形态... 几丁质是贝类贝壳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贝壳形成和生物矿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厚壳贻贝的贝壳和外套膜边缘三层褶皱进行形态和组织学观察,发现贻贝角质层壳膜是从外褶皱和中褶皱之间的壳膜沟中分泌,而外套膜三层褶皱间组织形态、细胞类型都存在较大差异。此外,本研究还从厚壳贻贝的角质层和贝壳层中提取并鉴定到β-几丁质成分,并构建了外套膜内褶皱(IF)、中褶皱(MF)、外褶皱(OF)的转录组文库,筛查出几丁质合成、降解、结合相关功能的三类几丁质相关基因,对其结构域和表达模式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几丁质合成酶基因以及β氨基己糖苷酶、二-N-乙酰壳二糖酶等几丁质酶基因主要在内、中褶皱表达,而壳三糖苷酶类的几丁质酶基因和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则主要在外褶皱表达。在三褶皱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中,进一步发现内、中褶皱主要参与几丁质的生物合成,而外褶皱则主要参与调控几丁质结合、代谢、角质层色素沉着等过程。本研究揭示了外套膜三褶皱在几丁质合成、代谢、结合等功能方面的差异,其中外褶皱可能在厚壳贻贝的贝壳角质层的形成和色素沉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有助于了解贻贝贝壳中的几丁质成分以及几丁质相关基因,为软体动物贝壳形成与生物矿化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壳贻贝 几丁质 几丁质相关基因 贝壳 外套膜
下载PDF
江汉鸡A系选育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潘爱銮 吴艳 +10 位作者 申杰 杜金平 蔡传鹏 皮劲松 张昊 黄涛 蒲跃进 段俊 黄竹林 孙静 梁振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3期126-129,共4页
以江汉鸡为基本育种素材,导入高产基因,采用全同胞家系选育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MAS)技术,开展江汉鸡A系选育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江汉鸡A系外貌特征基本一致,遗传性能稳定,全群麻羽。四世... 以江汉鸡为基本育种素材,导入高产基因,采用全同胞家系选育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MAS)技术,开展江汉鸡A系选育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江汉鸡A系外貌特征基本一致,遗传性能稳定,全群麻羽。四世代核心群50%开产日龄由零世代的156.35 d提前到149.40 d,约提前7 d;公鸡300日龄体重由零世代的1726.49 g增长到四世代的1865.59 g,母鸡由1487.83 g增长到1578.64 g;平均蛋重由零世代的51.26 g下降至四世代的50.28 g;四世代40周龄平均产蛋104.35个,较零世代提高了9个。利用绿壳蛋分子标记开展蛋壳颜色的选择,三世代、四世代观测群绿壳蛋比例均达到99%以上,各世代核心群绿壳蛋比例为100%,借助MAS技术可以实现精准控制商品代绿壳蛋比例,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鸡 品系选育 产蛋性能 MAS 绿壳基因
下载PDF
三角帆蚌hcSRCR1基因的克隆及在不同壳色选育系中的表达模式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西雷 李卿青 +2 位作者 任名栋 白志毅 李家乐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19-1728,共10页
清道夫受体(SR)是一类对化学修饰的脂蛋白具有很强结合活性的糖蛋白家族。本研究通过RACE方法克隆得到三角帆蚌hcSRCR1基因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1 000 bp,其中开放阅读框819 bp,编码272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28.16 ku,理论等电点为5.55;... 清道夫受体(SR)是一类对化学修饰的脂蛋白具有很强结合活性的糖蛋白家族。本研究通过RACE方法克隆得到三角帆蚌hcSRCR1基因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1 000 bp,其中开放阅读框819 bp,编码272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28.16 ku,理论等电点为5.55;预测含有2个SRCR结构域和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cSRCR1 mRNA和蛋白表达模式基本相同,均在三角帆蚌外套膜中表达量最高,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普遍较低,且在紫色选育系外套膜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选育系。外套膜原位杂交结果显示,hcSRCR1基因主要在外套膜外褶的内、外上皮细胞层以及腹膜处的上皮细胞层中表达。研究表明,三角帆蚌hcSRCR1基因与贝壳珍珠质颜色形成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珍珠颜色形成过程中的调控机理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清道夫受体 壳色 基因克隆 表达模式
下载PDF
甘兰型油菜双低品种抗病毒遗传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万萌 寸守铣 +3 位作者 邱仕芳 李根泽 曾黎琼 和江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27-31,共5页
用携带植物抗病毒基因表达载体pBTU的农杆菌转化油菜花培双低品种H090.H166,获得了大量转基因植株。载体质粒pBTU上有卡那霉素抗性标记基因(NPTⅡ)和CaM35S启动子控制的芜菁花叶病毒TuMV-cp外壳蛋... 用携带植物抗病毒基因表达载体pBTU的农杆菌转化油菜花培双低品种H090.H166,获得了大量转基因植株。载体质粒pBTU上有卡那霉素抗性标记基因(NPTⅡ)和CaM35S启动子控制的芜菁花叶病毒TuMV-cp外壳蛋白基因,用品种H090和H166的带柄子叶与携带载体质粒的农杆菌共培养后,将其转移到含有6-BA1-10mg/l的MS培养基中,7~15天后又将其转移到含有6-BA1-10mg/l的MS加卡那霉素10mg的培养基上培养筛选2~3周后,在子叶柄基部出现小丛芽,将其切下转入B5加卡那霉素10mg的培养基中进一步筛选并使转化体生根,将生根的正常绿色植株移栽于花盆中,接种TuMV进行攻毒试验,这些植株未出现发病现象,将未发病的自交种子,播种于含有卡那霉素的B5培养基上再一次进行抗性鉴定,均未出现白化苗。结果表明:卡那霉素抗性标记基因(NPTⅡ)已转入油菜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叶病毒 抗病性 遗传转化 甘蓝型油菜 双低品种
下载PDF
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解析陆地棉铃重与铃壳率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被引量:13
13
作者 狄佳春 陈旭升 +1 位作者 赵亮 章元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5-121,共7页
为明确棉花杂种F1铃重超亲优势的遗传基础,利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P1、P2、F1和F2群体联合分析方法,分析了铃重有超亲优势的3个组合L178×L029(Ⅰ)、L178×L057(Ⅱ)与L029×GP72(Ⅲ)的铃重与铃壳率。结果表明:3... 为明确棉花杂种F1铃重超亲优势的遗传基础,利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P1、P2、F1和F2群体联合分析方法,分析了铃重有超亲优势的3个组合L178×L029(Ⅰ)、L178×L057(Ⅱ)与L029×GP72(Ⅲ)的铃重与铃壳率。结果表明:3个组合F1铃重的超亲优势和铃壳率的负向中亲优势表现稳定。组合Ⅰ和ⅡF2群体的铃重与铃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铃重和铃壳率均呈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但主基因作用方式在组合间有所不同。铃重超亲优势主要来自多基因显性效应,而组合Ⅲ的主基因显性×显性互作对铃重的超亲优势也有很大作用。组合Ⅰ和Ⅲ铃壳率的负向中亲优势主要来自于主基因显性效应,组合Ⅱ铃壳率的负向优势主要来自于多基因显性效应。因此,改良铃重和铃壳率时可通过轮回选择或修饰回交聚集增效基因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铃重 铃壳率 主基因+多基因 杂种优势 基因互作
下载PDF
青壳蛋遗传规律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汤青萍 张俊丽 +2 位作者 王克华 丁余荣 卜柱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44-45,共2页
为了研究青壳蛋遗传规律,我们对青壳蛋鸡进行了四个世代的选育。二、三、四世代产青壳蛋及非青壳蛋母鸡个数分别为205,22;258,17;635,15;与计算出的理论数据206.21;260,15;636,14经卡方检验差异不显著。对一世代、三世代进行测交,其后... 为了研究青壳蛋遗传规律,我们对青壳蛋鸡进行了四个世代的选育。二、三、四世代产青壳蛋及非青壳蛋母鸡个数分别为205,22;258,17;635,15;与计算出的理论数据206.21;260,15;636,14经卡方检验差异不显著。对一世代、三世代进行测交,其后代产青壳蛋与非青壳蛋母鸡个数分剐为613,463;706,236;与通过一世代、三世代的显性基因频率与隐性基因频率计算出的理论数据600,467;707,235经卡方检验差异不显著。选择加快了群体基因频率的改变,青壳蛋性状确为由一对主效基因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壳蛋 遗传 基因频率
下载PDF
三角帆蚌HcTyr基因内壳色性状相关SNP筛选及图谱定位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学凯 陈夏君 +2 位作者 白志毅 刘晓军 李家乐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44-1053,共10页
为研究三角帆蚌HcTyr基因与内壳色性状的相关性,本实验根据已分离的三角帆蚌HcTyr基因进行引物设计和片段扩增,并用144只三角帆蚌对其多态性进行筛选和验证,卡方检验分析了SNP位点和三角帆蚌内壳色相关性,并对HcTyr基因进行了图谱定位... 为研究三角帆蚌HcTyr基因与内壳色性状的相关性,本实验根据已分离的三角帆蚌HcTyr基因进行引物设计和片段扩增,并用144只三角帆蚌对其多态性进行筛选和验证,卡方检验分析了SNP位点和三角帆蚌内壳色相关性,并对HcTyr基因进行了图谱定位。结果显示,在HcTyr基因上筛选出8个SNP位点,其中有7个SNP位点与三角帆蚌内壳色L、a及d E呈显著相关性,用这7个SNP位点做单倍型构建和分析,发现Ⅱ、Ⅲ及Ⅳ这3种单倍型在白色群体中出现的频率极显著高于在紫色群体中出现的频率,而Ⅴ和Ⅶ这2两种单倍型在紫色群体中出现的频率极显著高于白色群体。进一步在商业养殖群体中验证发现,Ⅳ和Ⅶ这2种单倍型可分别作为白色和紫色群体的优势单倍型。研究表明,三角帆蚌HcTyr基因可作为内壳色相关的候选基因,其部分SNP位点可用于三角帆蚌分子辅助育种。另外本实验还将HcTyr基因定位在三角帆蚌LG16连锁群上,这为进一步解析该基因调控珍珠颜色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HcTyr 内壳色 相关性 基因定位
下载PDF
绿壳蛋鸡FMO3基因多态性PCR-RFLP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强 杨帆 +4 位作者 白春艳 张向喆 王起山 潘玉春 杨长锁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9-13,共5页
FMO3基因是影响鸡蛋品质的主要基因之一,T329S位点突变是引起该基因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鱼腥味基因全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RFLP技术对绿壳蛋鸡T329S位点突变体进行检测。结果获得了特异性良好的引物,建立了... FMO3基因是影响鸡蛋品质的主要基因之一,T329S位点突变是引起该基因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鱼腥味基因全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RFLP技术对绿壳蛋鸡T329S位点突变体进行检测。结果获得了特异性良好的引物,建立了稳定的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所建方法判型准确、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壳蛋鸡 FMO3基因 PCR—RFLP BSR Ⅰ内切酶 检测方法
下载PDF
5个山东地方鸡种及培育品系(种)中绿壳蛋基因型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艳 雷秋霞 +5 位作者 韩海霞 李福伟 高金波 刘玮 刘杰 曹顶国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115-117,123,共4页
为了检测山东省地方鸡种及其培育品系(种)中绿壳蛋基因的分布情况,本研究设计了多重PCR引物对部分山东地方鸡种及绿壳蛋鸡专门化品系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汶上芦花鸡绿壳系公鸡、母鸡中的绿壳基因型频率(LS/LS)分别为0.9667和1.00... 为了检测山东省地方鸡种及其培育品系(种)中绿壳蛋基因的分布情况,本研究设计了多重PCR引物对部分山东地方鸡种及绿壳蛋鸡专门化品系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汶上芦花鸡绿壳系公鸡、母鸡中的绿壳基因型频率(LS/LS)分别为0.9667和1.0000;某绿壳蛋鸡专门化品系中绿壳基因纯合型(LS/LS)个体比例只有7.69%,杂合型(LS/NN)比例高达92.31%;在琅琊鸡、汶上芦花鸡和鲁禽鸡中均未检测到绿壳基因型。本检测结果与各供试群体的遗传背景相符,说明本检测方法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壳蛋基因 分子检测 山东地方鸡种 绿壳系
下载PDF
黄沙鳖红底板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基因检测 被引量:23
18
作者 黄艳华 黄钧 +3 位作者 胡大胜 施金谷 彭民毅 彭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16-2121,F0003,共7页
以常规方法从患典型红底板病黄沙鳖的心脏、肝脏和腹水等处分离到5株病原菌,API 20NE、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鉴定和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PCR检测病原菌的6种毒力基因。结果表明,5株病原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 以常规方法从患典型红底板病黄沙鳖的心脏、肝脏和腹水等处分离到5株病原菌,API 20NE、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鉴定和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PCR检测病原菌的6种毒力基因。结果表明,5株病原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与Aeromonas hydrophila QDC01菌株的亲源关系最近。6种毒力基因的阳性率,hly、Aer和Act为100%,ahal、Alt和ahp为80%;毒力基因型共3种,在5株菌株中的分布情况为hly+Aer+Alt+Act+ahal+ahp+3株,hly+Aer+Alt-Act+ahal+ahp-1株,hly+Aer+Alt+Act+ahal-ahp+1株。试验所检测的5株嗜水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型主要为hly+Aer+Alt+Act+ahal+ahp+,Alt、ahp和ahal基因的缺失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力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沙鳖 红底板病 嗜水气单胞菌 毒力基因
下载PDF
核-壳型脂质体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传敏 张树彪 +2 位作者 崔韶晖 赵轶男 关迪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05-508,共4页
脂质体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病毒基因载体,在核酸和药物转运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潜力。近年来脂质体基因载体的研究基础上,主要介绍了脂质体-聚阳离子-DNA复合载体(LPD)和脂质体-磷酸钙纳米粒子复合载体(LCP)两种核-壳型脂质体基因载体,展... 脂质体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病毒基因载体,在核酸和药物转运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潜力。近年来脂质体基因载体的研究基础上,主要介绍了脂质体-聚阳离子-DNA复合载体(LPD)和脂质体-磷酸钙纳米粒子复合载体(LCP)两种核-壳型脂质体基因载体,展望了核-壳型脂质体基因载体的发展方向及其在基因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载体 核-壳型脂质体 聚阳离子 磷酸钙纳米粒子 基因转运
下载PDF
节织纹螺(Nassarius hepaticus)贝壳差异的COⅠ基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蔡立哲 王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3,共7页
选择在厦门港市场购买的节织纹螺(Nassarius hepaticus),挑选五种典型贝壳形态,每种形态各5个个体,研究其COⅠ基因序列及其分子系统发育。结果表明,节织纹螺五种贝壳类型的齿舌形态基本一致,但个体间齿列数和中央齿上缘小齿数有差异;CO... 选择在厦门港市场购买的节织纹螺(Nassarius hepaticus),挑选五种典型贝壳形态,每种形态各5个个体,研究其COⅠ基因序列及其分子系统发育。结果表明,节织纹螺五种贝壳类型的齿舌形态基本一致,但个体间齿列数和中央齿上缘小齿数有差异;COⅠ基因序列存在较大的变异,678—679bp的片段上有31个变异位点,其中20个为密码子第三位碱基,6个为密码子第二位碱基,5个为密码子第一位碱基;贝壳、齿舌变异与DNA变异不存在关系,同类型和不同类型的个体在DNA序列上差异较小,根据Kimura 2-parameter法计算25个个体的遗传距离在0.001—0.010之间,平均值为0.007。以COⅠ基因序列计算的遗传距离和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证实五种贝壳形态的25个个体同属于节织纹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织纹螺 贝壳形态 CO I基因 分子系统发育 遗传距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