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氏中医骨伤康复外治法治疗腰痛病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李扬 吴军豪 +6 位作者 桂璟 闻国伟 陈巍 吴海洋 沈祉培 吴天琪 陈俊秋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5期856-859,共4页
目的观察石氏中医骨伤康复外治法治疗腰痛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腰痛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法组、功法组和联合组。手法组给予红外线基础治疗+石氏伤科手法治疗;功法组给予红外线基础治疗+石氏伤科功法治疗;联合组给予红外... 目的观察石氏中医骨伤康复外治法治疗腰痛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腰痛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法组、功法组和联合组。手法组给予红外线基础治疗+石氏伤科手法治疗;功法组给予红外线基础治疗+石氏伤科功法治疗;联合组给予红外线基础治疗+石氏伤科手法+石氏伤科功法治疗。对3组患者的VAS、JOA、ODI及SF-36评分、腰椎活动度、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4周后和随访8周,联合组患者VAS和ODI评分明显低于手法组和功法组(P<0.05),JOA评分明显高于手法组和功法组(P<0.05);生理职能、生理机能、情感职能和社会功能得分明显高于手法组和功法组(P<0.05);治疗4周后,联合组患者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和右旋转活动度明显优于手法组和功法组(P<0.05),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及总分明显优于手法组和功法组(P<0.05);治疗4周后和随访8周,联合组患者基于JOA评分的总有效率和愈显略高于手法组和功法组(P<0.05)。结论石氏伤科手法和功法联合治疗腰痛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提高腰部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病 临床疗效 VAs评分 JOA评分 石氏伤科手法 石氏伤科功法
下载PDF
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改善腰椎曲度的影像学评价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开勇 刘鹏 +3 位作者 徐斯伟 张必萌 庄园 詹红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96-99,共4页
目的观察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对腰突症患者腰椎曲度的影像学变化。方法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治疗,应用多层螺旋CT观察治疗前后腰椎曲度的变化。结果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 目的观察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对腰突症患者腰椎曲度的影像学变化。方法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治疗,应用多层螺旋CT观察治疗前后腰椎曲度的变化。结果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83.3%(25/30);治疗前后患者的腰椎生理曲度分别为(2.94±0.53)mm和(3.98±0.68)mm,经统计学观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患者的腰椎总前凸角为(55.85±7.88)°和(65.49±7.31)°,经统计学观察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患者骶骨倾斜角为(40.12±5.94)°和(40.17±5.89)°,经统计学观察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患者的各节段椎间孔前后径为(18.62±1.06)mm,治疗后为(18.66±1.26)mm,经统计学观察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患者的各节段椎间孔上下径为(12.19±0.95)mm和(12.54±0.76)mm,经统计学观察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手法结合石氏伤科功法可以改善腰椎曲度、腰椎总前凸角、椎间孔前后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多层螺旋CT腰椎扫描重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法 石氏伤科 功法 腰椎曲度 影像学观察
下载PDF
石氏伤科手法联合石氏运肩护颈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赵珈琛 舒锦 +5 位作者 吴纯 顾怡雯 石珏 沈琪乐 邵译锋 詹红生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观察石氏伤科手法联合石氏运肩护颈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4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功法组、手法组、试验组,每组48例;3组均予红外线基础治疗,手法组在红外线治疗... 目的观察石氏伤科手法联合石氏运肩护颈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4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功法组、手法组、试验组,每组48例;3组均予红外线基础治疗,手法组在红外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石氏伤科手法进行治疗,功法组在红外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石氏运肩护颈功进行治疗,试验组在红外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石氏伤科手法和石氏运肩护颈功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均为4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随访第6周、随访第12周、随访第26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lity index,NDI)量表评分及疗效。结果在治疗4周后、随访第6周、随访第12周、随访第26周,试验组患者VAS评分、NDI量表评分逐渐减少,且后一时点VAS评分、NDI评分较前一时点均显著减少(P<0.05);同时点试验组患者VAS评分、NDI评分均显著低于手法组和功法组(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基于VAS评分、NDI评分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略高于功法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第26周,试验组患者基于VAS评分、NDI评分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均显著高于功法组(P<0.05)。结论石氏伤科手法联合石氏运肩护颈功可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椎功能障碍及颈痛,且可以维持较长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氏伤科手法 石氏运肩护颈功 神经根型颈椎病 视觉模拟量表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
下载PDF
海派中医流派石氏伤科辨证论治颅脑损伤120例临床研究
4
作者 张国梁 刘宇翔 +9 位作者 顾航睿 李辉 徐丹丘 张晓艳 王中华 孙罗 林小莉 周承扬 石瑛 石印玉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海派中医流派石氏伤科中药、针刺与手法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进而优化本流派颅脑损伤特色病种诊疗体系。方法:收集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原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2012年8月—2015年7月的颅脑损伤病例共120例,... 目的:探讨海派中医流派石氏伤科中药、针刺与手法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进而优化本流派颅脑损伤特色病种诊疗体系。方法:收集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原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2012年8月—2015年7月的颅脑损伤病例共120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与综合治疗组,每组60例。中药治疗组予以中药辨证论治,1帖/d,4周为1个疗程;综合治疗组在中药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石氏伤科针刺、手法治疗,均隔日1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眩晕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与功能独立性评测,分别检测其眩晕、认知功能与日常功能独立性;并检测血清脂蛋白(a)。结果:与中药治疗组相比,综合治疗组眩晕量表评分明显改善(P<0.01),认知功能量表评分明显提高(P<0.01),功能独立性评分的子项目中运动评分明显升高(P<0.01),而功能独立性评分总分并未明显提高(P>0.05)。同时,综合治疗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石氏伤科中药辨证论治结合石氏针刺、手法,能够更好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眩晕状况、认知与运动功能。石氏针刺、手法优势在于疏通经络、畅达气血进而整体协同调治。从改善患者眩晕、认知功能尤其是运动功能方面评估,石氏针刺、手法作用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头部内伤 石氏伤科 辨证论治 针刺 手法
下载PDF
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林勋 王建平 +5 位作者 陈博 庞坚 张旻 王辉昊 张明才 詹红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组(简称"手法+红桂酊组")、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治疗组(简称... 目的:观察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组(简称"手法+红桂酊组")、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治疗组(简称"手法组")和红桂酊涂擦组(简称"红桂酊组"),每组各30例。红桂酊组采用红桂酊涂擦治疗,手法组采用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治疗,手法+红桂酊组采用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各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每周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对3组患者的西安大略和麦克玛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WOMAC)从疼痛、僵硬、关节活动和总分4个维度进行评价,并于末次治疗后对患者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3个月,3组患者的WOAMC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3周后,手法+红桂酊组的疼痛评分优于手法组(P〈0.05),僵硬评分优于红桂酊组(P〈0.05),WOMAC总分优于手法组(P〈0.05)和红桂酊组(P〈0.05)。治疗4周后,手法+红桂酊组的WOMAC疼痛评分优于红桂酊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红桂酊组的疼痛评分优于手法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的僵硬评分优于手法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手法组的僵硬评分优于红桂酊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的关节功能评分优于手法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手法组的关节功能评分优于红桂酊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的WOMAC总分优于手法组(P〈0.05)和红桂酊组(P〈0.05)。随访1个月和3个月表现出与治疗4周后较为一致的治疗效果。治疗全程3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结论:红桂酊涂擦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镇痛效果,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则对僵硬和关节活动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二者合用,不但可以增强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提高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 红桂酊 WOMAC 治疗
下载PDF
耕耘杏林 济世春秋——施杞教授与石筱山伤科学术经验继承创新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晓锋 王拥军 +3 位作者 莫文 胡志俊 邱德华 施杞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石筱山先生是石氏伤科第三代传人,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伤科临床家、中医教育家。先生中医学造诣精深,理伤续断尤著专长,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建立了完整的石筱山伤科学术思想理论体系。施杞教授系石筱山先生嫡传弟子,秉承先生学术思... 石筱山先生是石氏伤科第三代传人,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伤科临床家、中医教育家。先生中医学造诣精深,理伤续断尤著专长,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建立了完整的石筱山伤科学术思想理论体系。施杞教授系石筱山先生嫡传弟子,秉承先生学术思想与经验,认真整理开拓,坚持继承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石氏伤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氏伤科 石筱山 施杞 学术思想 继承创新
下载PDF
石仰山治疗颈肩腰腿痛手法特色 被引量:7
7
作者 邱德华 张建伟 +3 位作者 江建春 蔡奇文 屠安琪 石仰山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8期21-22,共2页
介绍石氏手法临证中的具体应用。石氏手法以十二字诀为特色,即"拔、伸、捺、正、拽、搦、端、提、按、揉、摇、抖",石仰山先生运用"拔、伸、按、揉、摇、抖"6法治疗颈、肩、腰、膝等骨关节病,疗效颇佳。
关键词 石氏手法 伤科 名医经验 石仰山
下载PDF
石氏伤科辨治膝骨关节炎临证经验撷菁 被引量:19
8
作者 殷磊 褚立希 +2 位作者 朱鸿飞 张小晋 莫文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5期1-3,共3页
介绍石氏伤科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具有"本痿标痹、痹痿并存、先痹后痿、痹痿互转"的病机特点;在临床方面坚持"内外同治,标本兼顾,筋骨并重,以筋为主"的指导思想,主张"气血兼顾,内合肝肾;逐瘀为... 介绍石氏伤科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具有"本痿标痹、痹痿并存、先痹后痿、痹痿互转"的病机特点;在临床方面坚持"内外同治,标本兼顾,筋骨并重,以筋为主"的指导思想,主张"气血兼顾,内合肝肾;逐瘀为要,调治兼邪,独重祛痰"的论治特色。并举效验方药及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筋骨痹 筋骨痿 临床经验 石氏伤科
下载PDF
石印“玉以气为主,以血为先”辨治思想浅识 被引量:15
9
作者 黄仕荣 詹红生 石瑛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共3页
对石印玉教授“以气为主,以血为先”,即“气血兼顾”内治理伤思想的历史渊源、临床运用、学术价值等进行总结与理论阐述。
关键词 石氏伤科 石印玉 气血辨证 学术思想
下载PDF
詹红生诊治颈椎病经验 被引量:17
10
作者 胡零三 詹红生 +3 位作者 熊轶喆 陈博 赵伽琛 廉由之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7期26-28,共3页
探讨詹红生教授论治颈椎病的临床经验。认为其主要病机为筋出槽骨错缝,并构建临床诊疗评估指标体系,治疗以中药针刺内调气血不通、手法导引外治筋骨失和,以恢复颈椎"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生理状态。
关键词 颈椎病 筋出槽骨错缝 医家经验 詹红生
下载PDF
石氏痰瘀通络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江建春 吴军豪 +6 位作者 石琤 王敖明 闻国伟 卢彬 张建伟 屠安琪 陈巍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4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石氏痰瘀通络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组予石氏痰瘀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颈椎病症状体征评分... 目的观察石氏痰瘀通络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组予石氏痰瘀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颈椎病症状体征评分及疼痛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114例,治疗组59例,对照组55例。(2)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53%和72.7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各周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颈椎病症状、体征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各周比较,颈椎病症状、体征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后各周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1周后比较,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4周组间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石氏痰瘀通络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根型 祛痰化瘀 根性疼痛 石氏伤科 牛蒡子汤
下载PDF
石氏消散痰核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魏红沁 魏宏园 张贇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石氏 消散痰核膏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石氏颈椎旋扳法操作者上肢发力肌肉表面肌电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真 王乐军 +4 位作者 王辉昊 廉由之 商海滨 李国中 詹红生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4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石氏颈椎旋扳法两种术式(颈椎旋转扳法、颈椎旋提扳法)操作者上肢发力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方法选取1名熟练掌握石氏颈椎旋扳法的手法操作者,对20名施术对象分别完成2次同一体位下的颈椎旋扳法的操作,采集操作者右侧肱桡肌、... 目的研究石氏颈椎旋扳法两种术式(颈椎旋转扳法、颈椎旋提扳法)操作者上肢发力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方法选取1名熟练掌握石氏颈椎旋扳法的手法操作者,对20名施术对象分别完成2次同一体位下的颈椎旋扳法的操作,采集操作者右侧肱桡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冈上肌、胸大肌表面肌电信号数据,分析总结颈椎旋转扳法、颈椎旋提扳法操作者上肢发力肌肉表面肌电特征。结果(1)颈椎旋转扳法操作过程中,肌肉激活顺序依次为肱二头肌、三角肌、冈上肌、肱三头肌、肱桡肌、胸大肌,肌肉放电持续时间长短与激活顺序一致;贡献率最大的肌肉是肱二头肌,最小的肌肉是胸大肌。(2)颈椎旋提扳法操作过程中,肌肉激活顺序依次为肱桡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冈上肌、胸大肌;肌肉放电持续时间顺序依次为肱桡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冈上肌、胸大肌,其中肱桡肌放电持续时间最长,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放电持续时间接近,胸大肌放电持续时间最短;贡献率最大的肌肉是肱桡肌,最小的肌肉是胸大肌。(3)与颈椎旋提扳法比较,颈椎旋转扳法操作时肱桡肌积分肌电值、均方根值偏小(P<0.01),肱二头肌、三角肌、冈上肌、胸大肌、肱三头肌积分肌电值偏大(P<0.05,P<0.01),肱二头肌、三角肌、胸大肌、肱三头肌均方根值偏大(P<0.05,P<0.01)。结论实施颈椎旋转扳法的主力肌肉为肱二头肌,实施颈椎旋提扳法的主力肌肉为肱桡肌;针对肱桡肌和肱二头肌的肌肉训练可以为手法操作提供一定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旋扳法 颈椎病 石氏伤科 表面肌电信号 骨错缝 筋出槽 手法医学
下载PDF
石氏伤科参蝎虫粉方治疗颈腰腿痛经验探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安军伟 唐银娟 +4 位作者 吴海波 张云飞 刘明献 詹红生 陈东煜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4期653-655,共3页
石氏伤科是我国重要的骨伤流派之一,经过长期的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探索,在治疗骨伤科疾病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并提出"气血兼顾、以气为主"等学术思想,而参蝎虫粉方是其治疗颈腰腿痛的特色治疗方法之一,经过大量... 石氏伤科是我国重要的骨伤流派之一,经过长期的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探索,在治疗骨伤科疾病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并提出"气血兼顾、以气为主"等学术思想,而参蝎虫粉方是其治疗颈腰腿痛的特色治疗方法之一,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氏伤科 颈腰腿痛 参蝎虫粉方 虫类药
下载PDF
施氏伤科整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立东 丁凯华 +7 位作者 陆斌 龚飞 吴云定 孙波 陈建华 刘光明 詹炜祎 车涛 《河南中医》 2020年第10期1594-1597,共4页
目的:观察施氏伤科整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骨伤科、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骨伤科、上海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观察施氏伤科整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骨伤科、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骨伤科、上海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未发生脱落病例。研究组给予施氏伤科整骨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熏蒸、牵引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腰部活动度、直腿抬高角度、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有效率99.1%,对照组有效率93.6%,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氏伤科整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及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施氏伤科 整骨手法 随机对照研究 腰部活动度 直腿抬高角度
下载PDF
施氏伤科整骨手法辨证施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光明 杨佳裕 +4 位作者 季伟 李辰 孙波 邵铮 陈建华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评价施氏伤科整骨手法辨证施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成2组。研究组为施氏伤科整骨手法辨证施治,对照组常规手法,运用VAS、M-JOA评分及M-JOA改善率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 目的评价施氏伤科整骨手法辨证施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成2组。研究组为施氏伤科整骨手法辨证施治,对照组常规手法,运用VAS、M-JOA评分及M-JOA改善率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收集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脱落8例,实际92例纳入研究。研究组47例,对照组45例。治疗4周后两组间比较,研究组VAS、M-JOA评分及疗效评价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施氏伤科脊柱整骨手法辨证施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确,可以作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规范化方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施氏伤科 整骨手法 辨证施治
下载PDF
手法结合牵引、药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规范化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志泉 刘光明 +7 位作者 陈建华 孙波 彭宗泽 李麟平 罗文忠 朱石门 杨佳裕 季伟 《颈腰痛杂志》 2009年第5期401-404,共4页
目的评价施氏伤科脊柱整骨手法结合电动牵引床牵引和舒筋活血散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进行分组,治疗组为施氏伤科脊柱整骨手法结合电动牵引床牵引和舒筋活血散熏蒸治疗... 目的评价施氏伤科脊柱整骨手法结合电动牵引床牵引和舒筋活血散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进行分组,治疗组为施氏伤科脊柱整骨手法结合电动牵引床牵引和舒筋活血散熏蒸治疗;对照组为舒腰灵冲剂结合牵引和舒筋活血散熏蒸治疗,应用VAS、M-JOA、LMA、SLR及分级疗效评定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在VAS、M-JOA、LMA分级疗效评定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施氏伤科脊柱整骨手法结合电动牵引床牵引和舒筋活血散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突出、确实有效、可以做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规范化方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伤科 整骨手法 舒筋活血散 椎间盘移位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三色膏、三黄膏联合电子灸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雅敏 李江涛 +3 位作者 马晓萍 邵春敏 唐瑛 樊佳桦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12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三色膏、三黄膏联合电子灸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予微波治疗,治疗组予三色膏、三黄膏联合电子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 目的观察三色膏、三黄膏联合电子灸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予微波治疗,治疗组予三色膏、三黄膏联合电子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处积液或毛糙面积、肩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处积液或毛糙面积均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处积液或毛糙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个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肩关节后伸、上举角度增大(P<0.05),但肩关节前屈、外展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上举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后伸、上举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3)治疗1个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减少(P<0.05)。治疗1个疗程后组间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色膏、三黄膏联合电子灸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疗效满意,能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 石氏伤科 三色膏 三黄膏 电子灸
下载PDF
石氏伤科手法联合中药1号方治疗颈性疼痛近期及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珈琛 高一明 +2 位作者 舒锦 顾怡雯 詹红生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目的:观察石氏伤科手法联合中药1号方治疗颈性疼痛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选择64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运用石氏伤科手法配合中药1号方治疗,对照组运用石氏伤科手法治疗,手法每2周治疗1次,共2次,中药... 目的:观察石氏伤科手法联合中药1号方治疗颈性疼痛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选择64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运用石氏伤科手法配合中药1号方治疗,对照组运用石氏伤科手法治疗,手法每2周治疗1次,共2次,中药1号方服用4周。分别在治疗前,第4、8、12、26周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第4周为37.5%,第8周为62.50%,第12周为71.88%,第26周为69.75%;对照组总有效率第4周为40.63%,第8周为56.25%,第12周53.13%,第26周为59.38%。两组第4、8、12、26周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第8、12周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氏伤科手法联合中药1号方可减轻近期及远期颈性疼痛,远期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石氏伤科手法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疼痛 石氏伤科手法 中药1号方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石氏伤科颅脑损伤恢复期辨证分型规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国梁 韩扬 +7 位作者 石瑛 顾航睿 熊轶喆 王永谦 周承扬 刘宇翔 徐丹丘 李辉 《河南中医》 2021年第3期401-405,共5页
目的:总结石氏伤科对颅脑损伤的辨证分型规律,优化石氏伤科流派颅脑损伤特色病种的诊疗体系。方法:选择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2009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7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中医四诊信息表,对所选病例中符合纳入标准... 目的:总结石氏伤科对颅脑损伤的辨证分型规律,优化石氏伤科流派颅脑损伤特色病种的诊疗体系。方法:选择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2009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7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中医四诊信息表,对所选病例中符合纳入标准的症状体征运用Excel表进行收录,然后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70例病例全部纳入研究,以初诊辨证信息为主,对四诊信息进行频数分析,将其中出现频率小于5%的去除,初步得到主要症状及病史特点作为中医四诊的观察指标,主要有:外伤(或手术)史,偏斜舌、舌下脉络瘀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口唇紫暗或暗红,伤后有短暂意识障碍等。再将调查结果中出现频率>14%的中医四诊病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共得到4类结果。结论:石氏伤科将颅脑损伤初步辨证分四型:瘀浊证、瘀痰证、肝肾不足夹痰瘀证、脾肾不足夹痰瘀证。早期属"瘀",后期属"虚",且"痰瘀"兼邪可交阻于颅脑损伤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石氏伤科 数据挖掘 聚类分析 瘀浊证 瘀痰证 肝肾不足夹痰瘀证 脾肾不足夹痰瘀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