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文化传承视域下汉字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以《说文解字》为例
1
作者 李晓静 范晓迪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黄河文化因其古老性、延续性、典型性、内涵丰富性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国家和国际形象的重要名片。汉字根植于黄河流域,汉字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元素和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将汉字文化的国际传播纳入黄河文化“走出... 黄河文化因其古老性、延续性、典型性、内涵丰富性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国家和国际形象的重要名片。汉字根植于黄河流域,汉字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元素和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将汉字文化的国际传播纳入黄河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布局,有助于通过讲好中华汉字故事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传承黄河精神。以《说文解字》为例,探索黄河文化传承视域下汉字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策略,包括“我”为主体、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动态结合及受众本位、效果导向的翻译策略;树立科学的对外传播理念、线上线下融合创新拓展传播方式、加强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等,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汉字文化 说文解字 翻译 对外传播
下载PDF
与狼共舞:《说文解字》狼文化意识精义锥指 被引量:2
2
作者 黄交军 李国英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7,共17页
20世纪以来,狼文化崛起于中国文坛,尤以《狼图腾》影响最大。《说文解字》作为忠实记录中华文明的字书元典,折射了先民对狼之认知历程,以《说文解字》与狼有关的字词训诂为考察目标,从汉字文化学之理论视阈,在万物有灵、铁血精神、生态... 20世纪以来,狼文化崛起于中国文坛,尤以《狼图腾》影响最大。《说文解字》作为忠实记录中华文明的字书元典,折射了先民对狼之认知历程,以《说文解字》与狼有关的字词训诂为考察目标,从汉字文化学之理论视阈,在万物有灵、铁血精神、生态文明三大维度系统剖古代中国狼文化意识。狼因其勇猛、执着、群居习性与人类的坚忍不拔、团结奋进和集体主义精神相似而被剔选为灵瑞动物、血缘始祖和氏族图腾,进而升华成敢于亮剑、自强不息的战斗意志、铁血精神。“虎狼之仁”“狼不残亲”等动物理念演绎为“万物同齐”的古典哲学论断,对当今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普世价值及经典案例。《说文解字》狼文化嬗变历程就是一部炎黄子孙赓续祖志、发愤图强、永不言弃的民族秘史、励志传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万物有灵 铁血精神 生态文明
下载PDF
“参”及其同源词考——基于《说文解字》的同源词系联
3
作者 孙迪 武建宇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7-21,共5页
《说文解字》作为一部训诂工具书,对于同源词系联有重大意义。基于《说文解字》系联,从“参”的本义“商星”出发,梳理其引申脉络,发现“参”有四个引申义:第一,数量多、程度深、地位高、高长之义,同源词有[女參]、黪、惨、渗、瘮、縿... 《说文解字》作为一部训诂工具书,对于同源词系联有重大意义。基于《说文解字》系联,从“参”的本义“商星”出发,梳理其引申脉络,发现“参”有四个引申义:第一,数量多、程度深、地位高、高长之义,同源词有[女參]、黪、惨、渗、瘮、縿、毵、穇、槮;第二,参差不齐之义,同源词有篸、[犭參]、鬖;第三,交互、参与、掺杂之义,同源词有謲、糁、掺、碜、墋;第四,多方区分、验证、弹劾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参”本义 引申脉络 同源词
下载PDF
《说文解字》中古文的音化考释
4
作者 王译婕 刘鸿雁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说文解字》以六书理论分析字的形体、说解字义、辨明读音,保留了诸多珍贵的文字形体,其中古文数量相对较多,据商承祚的《说文中之古文考》统计,共得521个古文形体,对应《说文解字》中的小篆共462个。选取古文中本来并非形声字但在文... 《说文解字》以六书理论分析字的形体、说解字义、辨明读音,保留了诸多珍贵的文字形体,其中古文数量相对较多,据商承祚的《说文中之古文考》统计,共得521个古文形体,对应《说文解字》中的小篆共462个。选取古文中本来并非形声字但在文字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形声字的例字,考证其音化过程,这些例字或添加某些声符,或本有声符发生音转,或声符发生变化等,文字形声化过程与文字形体和意义的关联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古文 音化
下载PDF
《说文解字》中的“二字相合”对称字
5
作者 叶明珠 柳玉宏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对称是汉字构形的一个基本特征,《说文解字》中有一类特殊的对称字,即“二字相合”对称字,这类对称字是由两个汉字一上一下或者一左一右相互组合而成的对称符号。以《说文解字》为底本,分析“二字相合”对称字的分类、形义关系以及成因... 对称是汉字构形的一个基本特征,《说文解字》中有一类特殊的对称字,即“二字相合”对称字,这类对称字是由两个汉字一上一下或者一左一右相互组合而成的对称符号。以《说文解字》为底本,分析“二字相合”对称字的分类、形义关系以及成因,进而反映汉字发展的部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小篆 二字相合对称字
下载PDF
龙于经传皆有云:《说文解字》龙部字文化特质孔见
6
作者 黄交军 李国英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16,共16页
龙乃远古传说中的动物,历经上万年的推阐演绎,最终成为独具民族特色的重要文化现象。《说文解字》保存史前以来中华先民仰观俯察、穷究天人的珍贵历史信息,故以龙部字为考察目标剖析其文化特质,研究结果证实:蛮荒时代受中原农耕文化影响... 龙乃远古传说中的动物,历经上万年的推阐演绎,最终成为独具民族特色的重要文化现象。《说文解字》保存史前以来中华先民仰观俯察、穷究天人的珍贵历史信息,故以龙部字为考察目标剖析其文化特质,研究结果证实:蛮荒时代受中原农耕文化影响,龙作为鳄类动物首先以祈雨解厄之巫术面目出现;随着民族融合,在封建“大一统”的历史驱动下,龙因身份尊贵、兼容并包诸多优势成为帝王贵胄之标志性符号;封建帝制退出中国历史舞台后,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砥淬重铸下跃升为国民的身份象征。《说文解字》龙部字忠实见证龙在兽性、神性、人性之间的语码转换,龙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海纳百川、乘风破浪、龙马精神的辉煌史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文化特质 祈雨灵兽 皇权标志 国族象征
下载PDF
从形义角度管窥《说文解字》的刑罚文化
7
作者 吴妮 安丽荣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9,共5页
采用观察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对《说文解字》中的竹部、辛部、刀部、耳部、金部和木部等部首的刑罚字进行重文字形和意义分析,了解先秦两汉时期刑罚手段的多样化和残酷性,以及当代刑罚体系与上古时期刑罚的继承关系,为新时代法治社会建... 采用观察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对《说文解字》中的竹部、辛部、刀部、耳部、金部和木部等部首的刑罚字进行重文字形和意义分析,了解先秦两汉时期刑罚手段的多样化和残酷性,以及当代刑罚体系与上古时期刑罚的继承关系,为新时代法治社会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刑罚 汉字 文化
下载PDF
“因声求义”与《说文解字注》
8
作者 樊莹莹 乔立智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萌芽于先秦时期的声训,在两汉、魏晋时期得到了极大发展,以刘熙《释名》为代表的声训专著,虽解决了很多词语训释的难题,但存在分散、孤立的弊端;宋朝王圣美把声旁兼表意的理论进一步深化,提出了“右文说”,继承了声训合理的内核,注重考... 萌芽于先秦时期的声训,在两汉、魏晋时期得到了极大发展,以刘熙《释名》为代表的声训专著,虽解决了很多词语训释的难题,但存在分散、孤立的弊端;宋朝王圣美把声旁兼表意的理论进一步深化,提出了“右文说”,继承了声训合理的内核,注重考察一组词之间的音义联系,但把问题过于绝对化,举例不够精细;清代学者在声训与“右文说”的基础上,逐渐建立了系统的“因声求义”理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进行了全面的实践,体现在探究语源、说明通假、解释联绵词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训 右文说 因声求义 说文解字注
下载PDF
《说文解字》“仓”及相关问题研究
9
作者 翟筱雪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11,共6页
在《说文解字》“仓”字基础上,通过分析传统文字学家、古文字学家对“仓”字的解释,探讨“仓”与“苍”的字际关系,发现“仓”是本字,“苍”是在“仓”的基础上分化而来的。“仓黄”有表示“颜色”和“急遽”两个义项,表“颜色”义先... 在《说文解字》“仓”字基础上,通过分析传统文字学家、古文字学家对“仓”字的解释,探讨“仓”与“苍”的字际关系,发现“仓”是本字,“苍”是在“仓”的基础上分化而来的。“仓黄”有表示“颜色”和“急遽”两个义项,表“颜色”义先于“急遽”义产生,且唐代之后,多用于表“急遽”义,表“颜色”义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字际关系
下载PDF
“说文解字进课堂”实施模式及策略研究——以漯河市“说文解字进课堂”项目为例
10
作者 潘玲珂 李华强 +2 位作者 翟翠敏 金曼 李佳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说文解字进课堂”项目立足中小学课堂,着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经过十年的研究实践,总结提炼出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活化了《说文解字》、优化了识字教学、深化了汉字教育,让《说文解字》焕发新的... “说文解字进课堂”项目立足中小学课堂,着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经过十年的研究实践,总结提炼出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活化了《说文解字》、优化了识字教学、深化了汉字教育,让《说文解字》焕发新的时代光芒,丰富了识字教学乃至语文教育教学的理论,增进了中小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使汉字文化血脉在新一代得以更好延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承探索了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中小学课堂 教学模式 应用策略
下载PDF
《说文解字》虫部字的宗教文化意蕴
11
作者 易志文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1-283,共3页
Some characters in Shuowenjiezi? Chongbu have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chinese ancient time’s primitive religion culture,it conveys the Chinese ancient’s worship of the deity and the ghost,it shows us the primitive r... Some characters in Shuowenjiezi? Chongbu have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chinese ancient time’s primitive religion culture,it conveys the Chinese ancient’s worship of the deity and the ghost,it shows us the primitive religion ideology in Chinese ancien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uowenjiezi CHONG BU PRIMITIVE RELIGION Culture
下载PDF
《说文解字》音义关系的产生式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继华 李国玉 王宁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3-59,共7页
汉语语义关系的探求离不开汉字音义关系的探求,汉字的音义关系分为同音、同义和同源三种。探求汉字之间的音义关系、利用汉字的字音来推求字义之间的关系,是《说文解字》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便于基于计算机技术更全面地探求音义关... 汉语语义关系的探求离不开汉字音义关系的探求,汉字的音义关系分为同音、同义和同源三种。探求汉字之间的音义关系、利用汉字的字音来推求字义之间的关系,是《说文解字》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便于基于计算机技术更全面地探求音义关系尤其是同源关系中的“音近”、“义通”关系,本文对音韵通转规则进行了形式化表述。在《说文》知识库中,建立了《说文》双声规则库和叠韵规则库(含8个规则表),它们通过“规则槽”与传统框架表示法中的“属性槽”和“属性库”共同构成产生式框架,有效地表达了《说文》中的各项描述性知识和规则性知识,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 说文解字 音义关系 同源 产生式规则 产生式框架
下载PDF
《说文解字》舟部字偏旁“舟”的形体演变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再新 周鹏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04-109,共6页
《说文解字》舟部字舟、船、服、朕、俞以及舟部外的部分汉字前、受、朝、恒偏旁"舟"的形体从甲骨文到隶书发生了演变。利用出土文献研究舟的形体演变,可以得出结论:舟部字后世用法的核心义项仍与舟(船)有关的字在形体演变中... 《说文解字》舟部字舟、船、服、朕、俞以及舟部外的部分汉字前、受、朝、恒偏旁"舟"的形体从甲骨文到隶书发生了演变。利用出土文献研究舟的形体演变,可以得出结论:舟部字后世用法的核心义项仍与舟(船)有关的字在形体演变中大体没有变化,这部分字在现在依然从舟,作舟(般字除外),共13个;其他字讹变成从月,有服、朕、俞。讹变原因主要是隶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偏旁 形体 演变
下载PDF
《说文解字》中描述性知识的知识表示建模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继华 李国玉 +1 位作者 王宁 郑振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3-88,共6页
基于对《说文》描述性知识的结构分析,总结该书中字头排列及其说解的结构特征,对《说文》中描述性知识的知识体系采用以面向对象表示方法为基础、以框架表示方法为主体的知识表示技术进行建模,设计、开发出《说文》知识库系统,进而可为... 基于对《说文》描述性知识的结构分析,总结该书中字头排列及其说解的结构特征,对《说文》中描述性知识的知识体系采用以面向对象表示方法为基础、以框架表示方法为主体的知识表示技术进行建模,设计、开发出《说文》知识库系统,进而可为《说文》知识库研究的开放性和统一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知识库 描述性知识 知识表示 建模
下载PDF
部首“女”的文化义蕴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枫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5-99,共5页
在汉字构形系统中 ,部首“女”与部首“人”相对 ,它是一个性别标志。这个部首的设立和运用 ,都昭示着这样一个意义 :它是用来标识社会生活中非主流的、特殊的。
关键词 《说文解字》 《汉语大字典》 部首 汉字构形 汉字文化 文化内涵 "女"部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中上古医家与巫术考证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传浩 韦大文 王勇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的巫术背景。方法:采用文献搜集与整理方法,搜集整理《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上古医家,对其巫术背景、巫医治疗进行考证。结果与结论:《黄帝内经》所载上古医家大多具有巫术的背景,其治疗手段往往巫医杂糅,《黄帝...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的巫术背景。方法:采用文献搜集与整理方法,搜集整理《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上古医家,对其巫术背景、巫医治疗进行考证。结果与结论:《黄帝内经》所载上古医家大多具有巫术的背景,其治疗手段往往巫医杂糅,《黄帝内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巫医的思想进行了扬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学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上古医家 巫术 说文解字 史记
下载PDF
《说文·示部》说解与同源词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茂康 颜嘉慧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年第3期26-28,共3页
《说文解字》对字义说解中,有时直接或间接揭示了词与词之间的音义关系。本文具体分析该书《示部》说解所涉及的同源词,并略评其得失。
关键词 《说文解字》 《示部》 同源词
下载PDF
《说文解字》“禾、黍、来、麦”部的农业剖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游修龄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63,共7页
禾、黍、来、麦等是《说文解字》的部首,由此而滋生大量与谷物生产有关的字使用至今,积累起宝贵的农 业文化遗产。但因历史发展,事过境迁,《说文解字》及其有关注释中有不少欠妥或失误之处。原因是《说文解字》著书 时,未曾看到过... 禾、黍、来、麦等是《说文解字》的部首,由此而滋生大量与谷物生产有关的字使用至今,积累起宝贵的农 业文化遗产。但因历史发展,事过境迁,《说文解字》及其有关注释中有不少欠妥或失误之处。原因是《说文解字》著书 时,未曾看到过这些字的甲骨文原字;又限于当时的植物学和农学知识,易产生一些曲解及误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下载PDF
《说文解字》重文声符替换类型及其对应规律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5期62-64,共3页
The situation of the ShuowenJiezi chongwen xingshengzi voicesymbols replace show: there is no meaning relationship amang replace voicesymbols. The replacetion indicates only voicesymbols replacetion.
关键词 《说文解字》 重文 声符 替换
下载PDF
《说文解字注》中的词义引申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亚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2-46,共5页
段玉裁对词义引申的研究 ,开创了系统研究汉字本义及其引申义的新方法 :以汉字的形体为依据 ,探求字的本义 ;以字的本义为核心 ,推求词义的引申线索 ,重建每一个词语的词义系统。而且 ,段氏已经发现了词义引申规律与人类的思维发展规律... 段玉裁对词义引申的研究 ,开创了系统研究汉字本义及其引申义的新方法 :以汉字的形体为依据 ,探求字的本义 ;以字的本义为核心 ,推求词义的引申线索 ,重建每一个词语的词义系统。而且 ,段氏已经发现了词义引申规律与人类的思维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 ,勾勒出了一些词义引申规律的雏形 ,认识到了词义引申的普遍性、系统性与规律性 ,为后人建立起完整的词义引申系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词义引申规律 引申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