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社交媒体使用者的群体极化行为原因分析——以微博使用者对艺人的评价行为为中心
1
作者
王娴雅
《采写编》
2019年第6期25-27,共3页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通过社交网络媒体获得信息的渠道与方式日渐增多。微博作为在中国拥有4亿用户量的SNS客户端,更是成了人们对艺人或者影视作品进行评价的主要平台。本研究证明了女性用户因为比男性用户具有更加敏锐的感知危险...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通过社交网络媒体获得信息的渠道与方式日渐增多。微博作为在中国拥有4亿用户量的SNS客户端,更是成了人们对艺人或者影视作品进行评价的主要平台。本研究证明了女性用户因为比男性用户具有更加敏锐的感知危险的能力,所以在网络环境下对艺人进行评价时更具有匿名性倾向;以SIDE理论为基础,提出网络匿名性(素材性匿名性、命名性匿名性、视觉性匿名性和社会性匿名性)更容易诱发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结果证明,这一假设得到了部分证实,本论文结果证明,命名性匿名性和素材性匿名性越强,越能够诱发网络上的群体极化行为。结果还证明,在引发群体极化行为的用户性原因中,使用时间和性别存在显著性,而教育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本研究旨在研究微博使用者对艺人的评价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将原因分为使用者的内在原因(性别、学历、网络使用时间)、外在原因(网络匿名性),并结合使用者的行为动机对各个原因进行了探究。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管理艺人形象、维护艺人口碑问题方面提出了相关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de理论
社会认同
理论
网络匿名性
群体极化
口碑维护
网络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社交媒体使用者的群体极化行为原因分析——以微博使用者对艺人的评价行为为中心
1
作者
王娴雅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
出处
《采写编》
2019年第6期25-27,共3页
文摘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通过社交网络媒体获得信息的渠道与方式日渐增多。微博作为在中国拥有4亿用户量的SNS客户端,更是成了人们对艺人或者影视作品进行评价的主要平台。本研究证明了女性用户因为比男性用户具有更加敏锐的感知危险的能力,所以在网络环境下对艺人进行评价时更具有匿名性倾向;以SIDE理论为基础,提出网络匿名性(素材性匿名性、命名性匿名性、视觉性匿名性和社会性匿名性)更容易诱发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结果证明,这一假设得到了部分证实,本论文结果证明,命名性匿名性和素材性匿名性越强,越能够诱发网络上的群体极化行为。结果还证明,在引发群体极化行为的用户性原因中,使用时间和性别存在显著性,而教育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本研究旨在研究微博使用者对艺人的评价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将原因分为使用者的内在原因(性别、学历、网络使用时间)、外在原因(网络匿名性),并结合使用者的行为动机对各个原因进行了探究。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管理艺人形象、维护艺人口碑问题方面提出了相关意见。
关键词
side理论
社会认同
理论
网络匿名性
群体极化
口碑维护
网络评价
分类号
TP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社交媒体使用者的群体极化行为原因分析——以微博使用者对艺人的评价行为为中心
王娴雅
《采写编》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