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itons'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Peking Gazette andthe Sino-British Relations (1800s- 1860)
1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6期755-763,共9页
Peking Gazette (京報), the information of which was derived according to Di Bao (邸報), or Di Chao (邸抄), wasa sort of Chinese official papers and a main form to spread court informatio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 Peking Gazette (京報), the information of which was derived according to Di Bao (邸報), or Di Chao (邸抄), wasa sort of Chinese official papers and a main form to spread court informatio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Westernersrepresented by Britons who came to China had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Peking Gazette in the 19th Century. Andtheir interests in the Peking Gazette endued these traditional papers a new mission. British missionaries anddiplomats coming to China kept a tradition of translating and introducing the Peking Gazette in the 19th Century.Thomas Francis Wade is the key man in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SecondOpium War, Wade's interests in the Peking Gazette had promoted the role of the Peking Gazette to be transformedfrom the "information source" to the "negotiation method", and also greatly influenced the Sino-British powerrelationship in "Information Space"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19th Cent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KING Gazette T. F. Wade Second OPIUM War sino-british relation in the 19th Century
下载PDF
Sino-British Negotiations on Hong Kong
2
《China Today》 1997年第9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sino-british Negotiations on Hong Kong
下载PDF
Symposium on Sino-British Petrochemical Cooperation
3
《China Oil & Gas》 CAS 1998年第4期203-203,共1页
关键词 Symposium on sino-british Petrochemical Cooperation
下载PDF
TANG SHAOYI AND SINO-BRITISH NEGOTIATION ON TIBETAN ISSUE
4
《China's Tibet》 2000年第4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TANG SHAOYI AND sino-british NEGOTIATION ON TIBETAN ISSUE
下载PDF
On John Francis Davis and“Reticent”Policy
5
作者 LI Ro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24年第3期106-112,共7页
On the eve of the Opium War,J.F.Davis,His Majesty’s Chief Superintendent of British Trade in China,put forward“Reticent”policy to ease the Sino-British relations after“Napier’s Fizzle”.The“Reticent”policy is a... On the eve of the Opium War,J.F.Davis,His Majesty’s Chief Superintendent of British Trade in China,put forward“Reticent”policy to ease the Sino-British relations after“Napier’s Fizzle”.The“Reticent”policy is an informal foreign policy towards China,the main purpose of which is to safeguard Britain’s economic interests in China.However,due to the compromise of this policy,it aroused the dissatisfaction and resistance of British businessmen in China,so it was not implemented for a long time.After the“Reticent”policy failed,the British government turned to the“gunboat”poli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F.Davis “Reticent”policy sino-british relations
下载PDF
基于“涉华报告”的英国情报机构对华“威胁”认知研究
6
作者 廖茂忠 董淑萍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0,共8页
[研究目的]近年来,英国情报机构不断对外散布中国“威胁”认知,对此问题的探析,有助于更好应对国际挑战。[研究方法]以英国发布涉华报告为起点,在总结、归纳其情报体系三级架构基础上,借用社会学框构视角,剖析英国情报机构塑造对华“威... [研究目的]近年来,英国情报机构不断对外散布中国“威胁”认知,对此问题的探析,有助于更好应对国际挑战。[研究方法]以英国发布涉华报告为起点,在总结、归纳其情报体系三级架构基础上,借用社会学框构视角,剖析英国情报机构塑造对华“威胁”认知中使用的“聚焦”“桥接”“转换”等手法。[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发现,英国情报机构对华“威胁”认知的塑造,是其利用情报泛安全化迎合美国、借助情报意识形态化制造对立、主动设计情报以服务政治需要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此,在重视对英美等西方情报界动向的基础上,既要加强情报的研判、预警能力建设,更要加强情报斗争能力和话语权建设,以铸牢国家安全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涉华报告 情报体系 情报机构 威胁认知 情报政治化 中英关系
下载PDF
中英博物馆展览文字的异同——以秦兵马俑在英巡展为例
7
作者 谭重言 杨歆颖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1,共6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一批能够反映中国文化的主题展览开始更多地走出国门,并在欧美等国广受欢迎。通过这些展览,中西方博物馆展览的不同理念与特点也开始凸显。展览文字及其撰写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中国而言,对具体展品的关注大于对展... 进入21世纪以来,一批能够反映中国文化的主题展览开始更多地走出国门,并在欧美等国广受欢迎。通过这些展览,中西方博物馆展览的不同理念与特点也开始凸显。展览文字及其撰写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中国而言,对具体展品的关注大于对展览总体内容及文本的关注,既影响了观众对展览的理解,也使展览的文化影响力大打折扣。鉴于此,本文旨在以中国展出次数最多的展览—秦始皇兵马俑展为例,分析中英两国在展览文字方面的差异,为国内的外展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对比 展览文字 兵马俑展
下载PDF
近现代西方知识精英涉藏活动探析——以黎吉生为例
8
作者 于雪哲 《西部学刊》 2024年第4期9-13,共5页
自18世纪末英国侵略中国西藏以来,一直企图将西藏置于自己的控制下。英国驻拉萨代表团便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存在,代表团成员在西方学界统称为“西藏官员”,其中黎吉生是第一位英国驻拉萨代表团团长,也是最后一位撤出拉萨的“西藏官员”。... 自18世纪末英国侵略中国西藏以来,一直企图将西藏置于自己的控制下。英国驻拉萨代表团便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存在,代表团成员在西方学界统称为“西藏官员”,其中黎吉生是第一位英国驻拉萨代表团团长,也是最后一位撤出拉萨的“西藏官员”。他初次入藏就承担重大使命,阻挠九世班禅返藏,离间国民政府与噶厦政府的关系;再次入藏他便鼓动噶厦政府以独立国家身份参加“泛亚洲会议”,教唆噶厦政府挑起“驱汉事件”。他离开西藏后继续大放厥词,污蔑中国解放西藏的缘由,毁谤1950年前后西藏的变化。通过对他的分析有助于认清一些西方反华知识精英鼓吹“西藏独立”谬论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中国边疆安全问题 黎吉生 涉藏活动 中英关系
下载PDF
The Sino-British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hip: Achievement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9
作者 SailiLiu 《China & World Economy》 SCIE 2004年第5期101-111,共11页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Sino-British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went throughups and downs. Since Chinas adoption of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especially since the return of Hong Kong t...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Sino-British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went throughups and downs. Since Chinas adoption of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especially since the return of Hong Kong to China, b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have entered a new stage of sound expansion. The United Kingdom has become Chinasthird biggest trade partner in Europe while China has become the tenth biggest supplier ofBritains imported good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Sino-Britishpartnership the extensive exchanges at all level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obvious andgreat economic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the smooth return of HongKong with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policy in HongKong SAR, have opened broad prospects for the expansion of b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 K. However, at present,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such as too small a proportion of bilateral trade in the two countries respective foreigntrade, too small an absolute amount of British investment in China, etc. With efforts by bothsides, the mutually beneficial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 K. arebound to grow further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3 http WWW Problems and Prospects The sino-british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hip ACHIEVEMENTS
原文传递
SINO-BRITISH TIES AT AN OPPORTUNITY POINT
10
《Beijing Review》 2008年第5期12-12,共1页
Fu Ying,China’s Ambassador to Britain,says growing bilateral ties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face new opportunities China and Britain are seeing more and more common strategic interests between them and their deepened b... Fu Ying,China’s Ambassador to Britain,says growing bilateral ties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face new opportunities China and Britain are seeing more and more common strategic interests between them and their deepened bilateral relationship is in accordance with social requirements and the wishes of their people,said Fu Ying,China’s Ambassador to Britain.For the UK,China’s development is an opportunity that wi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 sino-british TIES AT AN OPPORTUNITY POINT
原文传递
SOLUTION TO THE SINO-BRITISH DISPUTE OVER HONG KONG
11
作者 HUANG FENGWU HONG LIU 《Women of China》 1997年第7期8-13,共6页
As late as 6000 B.C. Hong Kong island and Kowloon Peninsula were still connected to the mainland. A large number of cultural relics dating back to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of the New Stone Age and the Bronze Age hav... As late as 6000 B.C. Hong Kong island and Kowloon Peninsula were still connected to the mainland. A large number of cultural relics dating back to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of the New Stone Age and the Bronze Age have been unearthed on Hong Kong Island, Kowlo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UTION TO THE sino-british DISPUTE OVER HONG KONG
原文传递
从甲冈到干坝:1902年前后清朝驻藏官员的边务交涉活动研究
12
作者 张永攀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0-169,共10页
“甲冈事件”引发了中英界务争执,驻藏大臣裕钢在从始到终的界务交涉中,持以软弱、敷衍的姿态,企图以拖延来化解危机。而亚东关税务司巴尔的身份虽为中方雇员,负责中英之间的界务磋商联络,但均为谋取私利。英员荣赫鹏、惠德等人以武装手... “甲冈事件”引发了中英界务争执,驻藏大臣裕钢在从始到终的界务交涉中,持以软弱、敷衍的姿态,企图以拖延来化解危机。而亚东关税务司巴尔的身份虽为中方雇员,负责中英之间的界务磋商联络,但均为谋取私利。英员荣赫鹏、惠德等人以武装手段,强闯甲冈,严重践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西藏地方在历史传统影响下,难以放弃故土、接受不平等条约,与裕钢、何光燮等人产生龃龉。“甲冈事件”之后,西藏面临英国武装入侵的威胁急剧增加,也与谣传“中俄密约”密切相关。种种复杂因素掺合在一起,英国点燃了第二次侵藏战争的导火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 锡金 驻藏大臣 哲孟雄 中印边界
下载PDF
中国访英团与战时中英关系的改善
13
作者 肖如平 郑胜男 《晋阳学刊》 2023年第5期33-42,共10页
中国访英团是1943年国民政府应英国政府之邀,为答聘1942年秋天英国议会代表团来华访问之情而派遣的访英代表团。英国政府对中国访英团的访问做了精心的安排和热情的接待。访英期间,中国访英团向英国社会传递中国友谊的同时,也对战时英... 中国访英团是1943年国民政府应英国政府之邀,为答聘1942年秋天英国议会代表团来华访问之情而派遣的访英代表团。英国政府对中国访英团的访问做了精心的安排和热情的接待。访英期间,中国访英团向英国社会传递中国友谊的同时,也对战时英国的议会政治、经济统制、社会动员、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观察。回国后,访英团通过报告演讲、著作发表等形式积极向国人介绍和宣传战时英国社会。战时中英代表团的互访,不仅对增进中英两国人民友谊和互信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战后中英关系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访英团 中英关系
下载PDF
李约瑟的思想和精神遗产
14
作者 梅建军 《科学文化评论》 2023年第6期5-11,共7页
1943—1946年李约瑟的中国之行意义重大,自此之后他的研究兴趣发生了根本转移,实现了由生物化学家向中国科技史家的蜕变,奠定了李约瑟后半生著述事业的基础及其精神内涵。围绕李约瑟的战时在华活动,探讨其思想和精神遗产的内涵和意义。
关键词 李约瑟 中英科学合作馆 科学外交
下载PDF
英国海军在印太地区的战略调整:目标与实质
15
作者 刘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0-20,共11页
2016年以来,英国海军开始重新寻求在印太地区的常态化存在,进行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舰艇部署及技术装备转移。在应对脱欧挑战及对外战略转型的政治方针指导下,英国将海军视为推进其“印太倾斜”政策的关键外交工具,欲实现展示“全球英国... 2016年以来,英国海军开始重新寻求在印太地区的常态化存在,进行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舰艇部署及技术装备转移。在应对脱欧挑战及对外战略转型的政治方针指导下,英国将海军视为推进其“印太倾斜”政策的关键外交工具,欲实现展示“全球英国”形象、促进防务出口与经贸合作、深化英美“特殊关系”并拓展地区盟友网络三大目标。这些目标以及英国海军印太战略的实际调整方式表明,英国的战略重心并未向东转移,其海军印太部署既具有针对中国的“炮舰外交”成分,也是针对盟友的“海军外交”活动。对中国而言,全面准确地认识英国海军印太战略调整的目标与实质是应对其潜在“麻烦”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海军 印太 海军外交 炮舰外交 中英关系
下载PDF
北伐战争时期的中英冲突与灾祸救助——以四川“万县惨案”为例
16
作者 邱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2期88-91,共4页
1926年9月5日,中英双方发生冲突,英国军舰炮击四川万县,造成严重的军民伤亡,此一事件被称为“万县惨案”。惨案之所以发生,是英帝国主义在华长期蛮横侵略的结果。惨案发生后,中国各地纷纷发表宣言通电,声援万县惨案,反抗英国侵略,并及... 1926年9月5日,中英双方发生冲突,英国军舰炮击四川万县,造成严重的军民伤亡,此一事件被称为“万县惨案”。惨案之所以发生,是英帝国主义在华长期蛮横侵略的结果。惨案发生后,中国各地纷纷发表宣言通电,声援万县惨案,反抗英国侵略,并及时开展救助。“万县惨案”的发生,并不只是一个局部冲突,而是一个重大的外交问题和政治问题。透过“万县惨案”这个个案,以此来窥视民国时期波诡云谲的政治社会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县惨案” 中英冲突 灾祸救助
下载PDF
从18世纪英国旅华游记看中英接触中的通事
17
作者 叶向阳 《国际汉学》 2023年第1期74-85,157,共13页
本文以18世纪英国旅华游记为基本素材,并参考马士、范岱克、梁廷枏、梁嘉彬等中外相关研究论著,试图较全面地勾勒早期中英在若干南方贸易口岸接触中的一个特殊团体--通事,论述其所承担的职责、生存状况及在英人笔下的形象。本文试图通... 本文以18世纪英国旅华游记为基本素材,并参考马士、范岱克、梁廷枏、梁嘉彬等中外相关研究论著,试图较全面地勾勒早期中英在若干南方贸易口岸接触中的一个特殊团体--通事,论述其所承担的职责、生存状况及在英人笔下的形象。本文试图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个案切入早期中英翻译史的通事研究与18世纪英国的中国形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翻译史 通事 译者研究 18世纪 英国旅华游记 中国形象
下载PDF
殖民主义心态影响下的英国外交决策 --中英交涉驻中国香港官方代表问题始末(1841-1978)
18
作者 薛丹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2-108,共7页
自英国侵占中国香港以来,为方便会同港英政府协调处理商贸、防务、人员流动等事务,清政府和国民政府都曾尝试在中国香港派驻官方代表,但均未能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多次向英国提出在中国香港派驻中国官方代表的要求。随... 自英国侵占中国香港以来,为方便会同港英政府协调处理商贸、防务、人员流动等事务,清政府和国民政府都曾尝试在中国香港派驻官方代表,但均未能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多次向英国提出在中国香港派驻中国官方代表的要求。随着中英两国关系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经双方反复交涉,英国最终让步,默认新华社香港分社作为中国政府派驻香港地区的具有官方性质的代表机构。如何界定中国驻香港地区官方代表的身份头衔与职责权限,是中英交涉过程中的焦点。英国之所以一再阻挠中国设立驻香港地区官方代表,主要是出于固守其在中国香港的殖民利益、维护其在中国香港的殖民统治秩序的心态导致的;其根本目的在于遏制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的联系,削弱中国政府对香港地区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主义心态 中国香港问题 中英关系 新华社香港分社
下载PDF
中英合作办学背景下跨专业教育在医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19
作者 李雯颖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4期65-69,共5页
目的 探讨跨专业教育(IPE)在中英合作办学背景下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2020年10—12月选取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36名护理、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为试验组,采用IPE进行实践教学,共20学时。另选取同校同年级未... 目的 探讨跨专业教育(IPE)在中英合作办学背景下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2020年10—12月选取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36名护理、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为试验组,采用IPE进行实践教学,共20学时。另选取同校同年级未参与IPE的3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独立专业教学方法。采用跨专业学习意愿量表(RIPLS)和跨专业教育认知量表(IEPS)对两组教学实践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35名(97.22%)学生跨专业学习准备总分≥57分,35名(97.22%)学生合作维度得分≥27分,34名(94.44%)学生职业认同维度得分≥21分,30名(83.33%)学生角色与职责维度得分≥9分。两组学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跨专业团队合作态度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学生的跨专业合作积极性、职业认同较高,愿意进行团队合作,能较好地应对自己的职业。在医学教学过程中应用IPE得到学生的认可。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注意拓展IPE的时间、空间、学习的深度、广度以及方式、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合作办学 跨专业教育 医学教学 实践研究
下载PDF
“坚定地说他们听不懂的话”:课堂上的威廉·燕卜荪
20
作者 肖一之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3年第2期80-94,共15页
威廉·燕卜荪在现代中英文学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燕卜荪中国经历的研究多关注他对西南联大诗人群的影响或者讲述他在西南联大的传奇经历,而较少涉及他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然则作为燕卜荪在中国从事的主要工作,课堂教学才是他... 威廉·燕卜荪在现代中英文学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燕卜荪中国经历的研究多关注他对西南联大诗人群的影响或者讲述他在西南联大的传奇经历,而较少涉及他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然则作为燕卜荪在中国从事的主要工作,课堂教学才是他真正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本文借助哈佛大学馆藏的燕卜荪档案以及燕卜荪学生们的追忆,从多重角度重构了燕卜荪的课堂内容,尤其是他在北京大学时期的教学实践。通过重新审视燕卜荪的课堂教学,本文勾勒了他是如何在非英国语境中坚持自己的文学教育标准,并挖掘出这一实践背后体现出的推崇智性的批判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燕卜荪 中英文学交流 课堂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