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SIP技术的多通道L波段T/R组件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海飞 蒋福生 +3 位作者 杨阳 任恒志 马涛 沈涛 《电视技术》 2022年第1期26-31,共6页
为了满足工程设计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SIP)技术的多通道L波段收发组件设计方案,详细阐述其实现原理。SIP作为一种先进的系统集成与封装技术,是实现有源相控阵雷达收发(T/R)组件小型化、高密度化及高可靠性... 为了满足工程设计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SIP)技术的多通道L波段收发组件设计方案,详细阐述其实现原理。SIP作为一种先进的系统集成与封装技术,是实现有源相控阵雷达收发(T/R)组件小型化、高密度化及高可靠性的重要途径。针对T/R组件关键技术指标进行设计分析,采用SIP技术进行了关键电路小型化设计,同时进行了多层微波电路PCB设计、T/R模块结构设计等工作,研制了L波段多通道T/R组件实物。收发组件的测试数据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级封装(sip) L波段 t/R组件 小型化
下载PDF
浅谈SIP-T协议
2
作者 陆焰桃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年第9期6100-6102,共3页
根据当前软交换的发展情况,对SIP-T产生的背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综合SIP-T协议集的内容,对SIP-T的封装、翻译以及INFO三个工作方法做了介绍。最后,给出了SIP-T在软交换系统中的三种呼叫的网络结构和消息流程。
关键词 sip-t ISUP 软交换 PStN
下载PDF
软交换域间基于SIP-T协议互通的研究
3
作者 赵京玺 刘丽丽 崔文博 《电信建设》 2005年第3期20-24,共5页
现有PSTN网络中,语音主要通过No.7信令中的ISUP来进行控制。在软交换网络逐步的演进过程中,为了保证原有PSTN用户的业务属性不丢失,当不同软交换域内的软交换互通时,需要考虑原有No.7信令如何通过SIP/SIP-T消息进行传送。本文研究了在... 现有PSTN网络中,语音主要通过No.7信令中的ISUP来进行控制。在软交换网络逐步的演进过程中,为了保证原有PSTN用户的业务属性不丢失,当不同软交换域内的软交换互通时,需要考虑原有No.7信令如何通过SIP/SIP-T消息进行传送。本文研究了在不同的软交换组网应用模式下,当主、被叫用户分别为PSTN以及软交换接八用户时,不同软交换域的软交换设备SS之间通过SIP-T实现互通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Softswitch) sip sip-t(sip for telephone) ISUP 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BICC (Beare 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下载PDF
适用于数字T/R组件的小型化三维SiP收发变频模块设计
4
作者 宋俊欣 杨旭 +1 位作者 潘碑 柳超 《电子与封装》 2023年第11期68-73,共6页
研究并实现了适用于数字T/R组件的2种小型化三维系统级封装(SiP)收发变频模块的设计。为了获得更高的隔离度与杂散指标,设计了2种SiP变频模块,分别实现Ku波段和S波段的一次变频功能,模块内部集成双向放大器、滤波器和混频器等。SiP变频... 研究并实现了适用于数字T/R组件的2种小型化三维系统级封装(SiP)收发变频模块的设计。为了获得更高的隔离度与杂散指标,设计了2种SiP变频模块,分别实现Ku波段和S波段的一次变频功能,模块内部集成双向放大器、滤波器和混频器等。SiP变频模块采用三维垂直互联、板级堆叠工艺(POP)、LC滤波器等多种技术,每个模块的尺寸仅有14.2 mm×8.5 mm×3.8 mm。2种SiP模块组合使用可实现信号在Ku波段至125 MHz的2次收发变频功能,8.5 mm的宽度非常适用于数字T/R组件。同时给出了SiP模块化数字T/R组件的设计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p模块 三维堆叠 球栅阵列结构封装技术 数字t/R
下载PDF
基于CTI技术的IP传真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5
作者 林晓勇 蔡丽 +1 位作者 成际镇 夏坚 《现代计算机》 2006年第12期22-25,共4页
基于CTI技术中的IP硬件资源卡,设计了一种基于SIP呼叫控制的IP传真服务器系统结构,分析了IP实时传真的消息流程,对实现的关键技术FaxEngine控制软件、状态机管理、T.30、T.38编解码接口及虚拟打印技术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 CtI 会话初始协议 t30标准 t38标准 FaxEngine控制软件 电信增值业务
下载PDF
实时传真功能在SIP UA端的设计和实现
6
作者 马跃 常超 +1 位作者 雷为民 贾军营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51-1954,共4页
总结IP传真通信技术,提出一种在SIPUA端实现T.38终端的方法,该T.38终端以SIP作为线路控制信令是一个同时具备T.38网关和T.30传真设备功能的实体.扩展后的SIPUA能和三类传真设备交互,实现实时收发传真功能.
关键词 IP传真 实时传真 t.38终端 会话初始化协议 用户代理
下载PDF
嵌入式SIP语音网关实时传真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7
作者 张京磊 孙建伟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0年第6期109-113,共5页
传真通信作为有一种传统的传输静态图像的手段,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IP传真(FoIP)的现状,比较了存储转发和实时传真两种实现标准,然后在基于SIP的嵌入式语音网关基础上,给出了T.38实时传真模块的纯软件方案的设计和实... 传真通信作为有一种传统的传输静态图像的手段,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IP传真(FoIP)的现状,比较了存储转发和实时传真两种实现标准,然后在基于SIP的嵌入式语音网关基础上,给出了T.38实时传真模块的纯软件方案的设计和实现。该模块主要由T.30Soft Modem和T.38协议栈两部分组成,分别处理PCM数据和IFP包,二者之间的数据交互通过数据泵完成,具有低耦合度和高可移植性,已投入实际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语音网关 实时传真 t.38 会话初始协议 BLACKFIN
下载PDF
SIP与BICC/ISUP互通的研究
8
作者 苏新明 蒋泽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10期1443-1446,共4页
基于软交换(SoftSwitch)领域中网间互通(Interworking)技术的发展,通过对ITU-T组织提供的建议(Q.1912.5,TRQ.2815)的分析,介绍了SIP与BICC/ISUP互通的技术实现规范以及需求,为实现IP网络与PSTN/PLMN的互通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与实现方法。
关键词 sip sip-I ISUP BICC 互通 ItU-t
下载PDF
基于oSIP的信令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巍巍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第11X期43-45,共3页
为避免重复建设,国家颁布了GB/T-28181标准。该标准承载于SIP协议之上,规定了城市监控联网系统中信息传输、交换、控制的互联结构。未来平安城市视频综合系统中的视频实时点播、回放下载、控制等操作将全部经由SIP信令服务器交互完成。... 为避免重复建设,国家颁布了GB/T-28181标准。该标准承载于SIP协议之上,规定了城市监控联网系统中信息传输、交换、控制的互联结构。未来平安城市视频综合系统中的视频实时点播、回放下载、控制等操作将全部经由SIP信令服务器交互完成。该文依据GB/T-28181的标准,论述了一个基于开源的o SIP协议栈的SIP信令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其支持标准规定的通讯流程,可满足多级平台间的级联控制需求,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t-28181 sip SDP o sip 信令服务器
下载PDF
基于SIP的中心信令控制服务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爽 廉东本 康弘楠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4年第3期93-97,共5页
2011年,公安部下发了关于部署和贯彻GB/T 28181的相关文件,强制要求于2015年之前实现基于GB/T28181协议的视频监控系统的搭建.为符合公安部专用网的需求,提出了安防监控系统中中心信令控制服务器的设计方案.它为SIP客户端、设备、媒体... 2011年,公安部下发了关于部署和贯彻GB/T 28181的相关文件,强制要求于2015年之前实现基于GB/T28181协议的视频监控系统的搭建.为符合公安部专用网的需求,提出了安防监控系统中中心信令控制服务器的设计方案.它为SIP客户端、设备、媒体服务器和网关提供注册、路由选择以及逻辑控制功能,并提供了接口与应用服务器进行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p 会话描述协议 中心信令控制服务器 安防监控 GB t 281 8 1
下载PDF
一种集成环行器的X波段三维异构集成T/R模组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桢哲 李晓林 +2 位作者 董春晖 赵宇 吴洪江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2,共6页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环行器被广泛应用于射频(RF)T/R微系统中,解决共用天线且收发隔离的问题。基于硅基三维(3D)异构集成工艺,设计了一种集成MEMS环行器的X波段T/R模组。该模组以高阻硅为介质基板,在硅基板上、下表面电镀金属图形,并...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环行器被广泛应用于射频(RF)T/R微系统中,解决共用天线且收发隔离的问题。基于硅基三维(3D)异构集成工艺,设计了一种集成MEMS环行器的X波段T/R模组。该模组以高阻硅为介质基板,在硅基板上、下表面电镀金属图形,并堆叠多层硅基晶圆,在硅基模组上封装了集成无源器件(IPD)环行器,完成了多种微波芯片和MEMS环行器的系统级封装(SiP),将环行器紧凑集成在硅基T/R模组中。模组尺寸为12.0 mm×11.3 mm×2.0 mm。测试结果表明,在8~12 GHz频带内,模组接收通道增益为27 dB,接收通道噪声系数小于3.2 dB;发射通道增益为33 dB,饱和输出功率大于2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环行器 射频(RF)微系统 硅基三维(3D)异构集成 硅基t/R模组 系统级封装(sip)
下载PDF
用于星际数传的S波段四通道T组件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雪风 祝大龙 +1 位作者 刘德喜 周向春 《遥测遥控》 2018年第3期43-47,共5页
随着通信导航类卫星编队组网技术的日趋成熟,要求星际链路间信号传输必须高效可靠。介绍一种基于星载平台的有源相控阵S波段四通道T组件,用于星间链路数据传输。通过采用SIP多功能芯片集成技术、射频信号垂直互连技术和灵活的数据处理... 随着通信导航类卫星编队组网技术的日趋成熟,要求星际链路间信号传输必须高效可靠。介绍一种基于星载平台的有源相控阵S波段四通道T组件,用于星间链路数据传输。通过采用SIP多功能芯片集成技术、射频信号垂直互连技术和灵活的数据处理技术提高了集成度,实现了产品的小型化、轻量化。通过采用Wilkinson微带电路形式的功分网络,并对关键电路进行双备份,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组件 功分网络 sip器件 射频垂直互连 可靠性
下载PDF
软交换设备之间互通的研究和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木成 晏宪华 袁鑫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54-156,160,共4页
首先简要介绍了软交换的定义和功能,接着阐明了软交换设备的组网结构、实现软交换设备互通的两种协议,即:SIP-T和BICC,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然后给出了用SIP-T实现软交换设备间互通的典型流程以及ISUP和SIP在消息级和参数级的映射和... 首先简要介绍了软交换的定义和功能,接着阐明了软交换设备的组网结构、实现软交换设备互通的两种协议,即:SIP-T和BICC,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然后给出了用SIP-T实现软交换设备间互通的典型流程以及ISUP和SIP在消息级和参数级的映射和转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交换设备 互通 sip sip—t BICC ISUP
下载PDF
下一代网络中软交换互通协议的比较与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静林 杨放春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50-55,共6页
通过详细分析BICC和SIP T/SIP I两类候选协议的体系结构、对软交换组网的影响、对软交换网络业务支持能力的影响,指出了两类协议的适用范围,从而为我国NGN建设中软交换互通协议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下一代网络 软交换 BICC协议 sip-t协议 sip-I协议
下载PDF
VoIP网关实时网络传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旭 沈强 余江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3X期117-119,共3页
本文首先说明了网络传真的现状,分析了网络传真的不同实现技术,在SIP协议与T.38规范之间的交互流程还没有完全标准化的情况下,提出了在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VoIP网关中,如何通过SIP信令和T.38规范实现传统的PSTN数据传真通信线路... 本文首先说明了网络传真的现状,分析了网络传真的不同实现技术,在SIP协议与T.38规范之间的交互流程还没有完全标准化的情况下,提出了在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VoIP网关中,如何通过SIP信令和T.38规范实现传统的PSTN数据传真通信线路与IP网络链路无缝连接方案,从而实现IP网络实时传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传真 t.38 sip VOIP
下载PDF
基于多层微带基板的收发变频通道设计
16
作者 祝加秀 刘鲁军 范鹏飞 《工业技术创新》 2016年第5期956-959,共4页
为实现对S波段收发变频通道中的直流传输、数字控制信号、射频传输的电磁兼容特性优化设计,基于Protel软件对收发变频通道进行了PCB版图级设计,并利用HFSS软件对本振垂直过渡进行了仿真。基于多层微带基板的微带结构、带状线结构的本振... 为实现对S波段收发变频通道中的直流传输、数字控制信号、射频传输的电磁兼容特性优化设计,基于Protel软件对收发变频通道进行了PCB版图级设计,并利用HFSS软件对本振垂直过渡进行了仿真。基于多层微带基板的微带结构、带状线结构的本振传输设计,重点完成了变频模块的小型化设计,并对垂直互联结构的电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收发通道的测试结果。设计有效提升了电路组装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发通道 变频 sip封装 多层微带基板 射频垂直过渡 仿真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