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SIVmac感染猴模型评价中药1号体内抗病毒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小闲 卢耀增 +6 位作者 何伏秋丛 魏强 宋怀燕 潘勇 秦川 张永蓉 佟巍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1996年第5期22-26,共5页
采用SIVmac感染剂量(1~10MID50)和先给药后感染方式,中药Ⅰ号能100%保护动物不发生活动性SIV感染,表现在感染治疗后从血浆分离病毒阴性,无可检出的抗体,PCR检测PBMCSIVmacDNA阴性,但巢式... 采用SIVmac感染剂量(1~10MID50)和先给药后感染方式,中药Ⅰ号能100%保护动物不发生活动性SIV感染,表现在感染治疗后从血浆分离病毒阴性,无可检出的抗体,PCR检测PBMCSIVmacDNA阴性,但巢式—PCR检测2/3猴阳性。对照组3/4猴建立了真正感染,病毒分离阳性,抗体上升。中SIVmac感染剂量(10~100MID50和先感染后给药方式,中药Ⅰ号未能抑制感染后2周的血浆病毒水平,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感染2周后的血浆病毒水平。表明中药Ⅰ号有抗猴体内病毒的作用。本模型亦可应用于中药方剂猴体内抗病毒的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vmac感染猴模型 中药1号
下载PDF
中药1号治疗SIVmac感染猴和艾滋病模型猴的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卢耀增 吴小娴 +13 位作者 何伏秋 徐新明 秦川 潘勇 魏强 宋怀燕 张永蓉 刘增华 丛喆 佟巍 王欣 刘亚莉 朱华 丁小鼎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1995年第2期35-41,共7页
中药1号治疗SIVmac感染猴2只,给药6周。结果:治疗组病毒血症在感染后4周消失,对照组病毒血症持续至14周。淋巴结病理组织学显示,治疗组淋巴结滤泡数量较多,淋巴组织修复较好,结构基本保持原来状态。对照组淋巴结滤泡... 中药1号治疗SIVmac感染猴2只,给药6周。结果:治疗组病毒血症在感染后4周消失,对照组病毒血症持续至14周。淋巴结病理组织学显示,治疗组淋巴结滤泡数量较多,淋巴组织修复较好,结构基本保持原来状态。对照组淋巴结滤泡数量减少,并有滤泡耗竭现象。中药1号治疗模型猴2只,给药8周。结果:病毒学检查治疗和不治疗的猴无差异。淋巴结病理组织学表明,治疗猴淋巴结的结构和滤泡有明显修复现象。对照猴淋巴滤泡大量减少,出现滤泡耗竭和纤维化现象,并死亡1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1号 SIV感染 艾滋病模型
下载PDF
模拟HIV性传播特点的SIVmac239恒河猴直肠黏膜感染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浩 刘强 +4 位作者 丛茹 王卫 乔红伟 陈志伟 魏强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制备SIVmac239恒河猴(Macaca mulatta)细胞适应株病毒,模拟HIV性传播感染特点进行恒河猴直肠黏膜感染研究,探索引起系统性感染的病毒阈值水平与机体病毒、免疫学之间相关性,为我国艾滋病黏膜疫苗等生物制剂有效性评价提供新的模型... 目的制备SIVmac239恒河猴(Macaca mulatta)细胞适应株病毒,模拟HIV性传播感染特点进行恒河猴直肠黏膜感染研究,探索引起系统性感染的病毒阈值水平与机体病毒、免疫学之间相关性,为我国艾滋病黏膜疫苗等生物制剂有效性评价提供新的模型构建思路。方法参照HIV性传播自然感染剂量范围,选用SIVmac239连续升高的3种剂量直肠黏膜途径感染两只恒河猴,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病毒血症和免疫反应特点分析。结果两只恒河猴经2×101TCID50和2×102TCID50病毒滴度2次攻击后45d,经检测均未建立系统性感染,病毒特异性免疫反应均为阴性;第3次2×103TCID50病毒滴度攻击后,M296猴表现出典型的系统性感染特点,并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结论确认了HIV性传播过程中的病毒剂量效应关系,为预防性生物制剂的猴体有效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发现SIVmac239Gag区特异性的T细胞免疫反应在病毒控制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对于新一代艾滋病黏膜疫苗的抗原选择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vmac239 恒河 直肠黏膜感染 细胞免疫应答
下载PDF
利用恒河婴猴模型对肠道病毒71型传播感染特征的生物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晶晶 李薇 +10 位作者 赵红玲 刘龙丁 唐东红 杨丽仙 董承红 纳锐雄 王丽春 张莹 梁燕 廖芸 李琦涵 《微生物与感染》 2011年第3期133-138,共6页
本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对肠道病毒71型(EV71)从恒河婴猴的感染个体向其他未感染个体传播的可能性及相关生物学特性做了初步分析。通过喷雾形式经呼吸道感染1~2月龄恒河婴猴(A组);在观察临床症状同时,于感染后第7天,取该组动... 本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对肠道病毒71型(EV71)从恒河婴猴的感染个体向其他未感染个体传播的可能性及相关生物学特性做了初步分析。通过喷雾形式经呼吸道感染1~2月龄恒河婴猴(A组);在观察临床症状同时,于感染后第7天,取该组动物粪便处理后,将上清液以喷雾形式经呼吸道感染新的婴猴个体(B组),随后对该次代感染个体进行同样临床观察;并对哺乳B组婴猴的母猴(C组)也进行全面观察和分析。同时,将A组动物粪便处理后的上清液经血液感染的婴猴作为对照。分析临床症状,血液、粪便及咽拭子病毒载量,中和抗体效价,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提示,恒河婴猴作为EV71感染动物模型,能反映病毒在个体间传播的基本生物学特征。依据实验结果,可以初步推断,EV71在易感人群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同时,病毒也可从低龄个体向成年个体传播。这些资料为进一步探讨EV71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病规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恒河 传播 感染 动物模型
下载PDF
PCR技术在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丛喆 涂新明 +5 位作者 蒋虹 魏强 佟巍 孙敏 于浩 秦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1)建立RT PCR方法,定性测定SIV感染猴血浆中病毒RNA,比较其与传统血浆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2)建立DNA PCR方法,检测SIV感染猴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中的前病毒DNA。(3)检验DNA PCR和RNA PCR方法在猴SAIDS模型应用中的实用性和可... 目的(1)建立RT PCR方法,定性测定SIV感染猴血浆中病毒RNA,比较其与传统血浆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2)建立DNA PCR方法,检测SIV感染猴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中的前病毒DNA。(3)检验DNA PCR和RNA PCR方法在猴SAIDS模型应用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用SIVmac251静脉感染恒河猴,定期采血,从血浆中提取病毒RNA,以RNA为模板通过RT PCR法扩增,凝胶电泳定性;从感染猴PBMC中提取带有整合的SIV前病毒DNA的细胞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凝胶电泳定性。结果DNA PCR和RNA PCR经两轮扩增后均得到一长度为477bp的特异条带,测序鉴定确为目的片段。9只实验猴感染SIV后7d,RNA PCR结果为79阳性,DNA PCR结果为100%阳性,而血浆病毒分离只有59阳性;此后一直到感染后的42d,RNA PCR和DNA PCR的结果一直为100%阳性,而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在感染后35d下降到49,到42d时下降为零。结论PCR方法比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高。尤其是DNA PCR,既可检测具有活跃病毒复制的受感染细胞,又可检测那些携带病毒处于转录休眠期的细胞,所以在感染的早期和中后期———血浆病毒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或病毒处于潜伏感染的阶段,它作为猴艾滋病(SAIDS)模型病毒学指标之一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个指标的检测方法应该是较血浆病毒RNA检测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病毒 PCR技术 RT-PCR方法 外周血淋巴细胞 RT-PCR法 病毒DNA 基因组DNA 分离方法 凝胶电泳 病毒分离 PCR扩增 RNA SIV 定性测定 可操作性 模型应用 PBMC 感染细胞 病毒复制 潜伏感染 检测方法 敏感性 血浆 实用性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结构蛋白的嵌合病毒狨猴感染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婷婷 帅丽芳 +1 位作者 陈姿喧 黎诚耀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67-167,共1页
关键词 感染模型 丙型肝炎 灵长类动物模型 肝病毒属 结构蛋白 灵长类实验动物 体内复制 黄病毒科 股静脉采血
下载PDF
SIVmac感染食蟹猴、恒河猴的外周血血象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佟巍 丛喆 +1 位作者 蒋红 吴小闲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2002年第4期17-20,共4页
目的 比较SIVmac感染的食蟹猴、恒河猴外周血粒系统变化情况。方法 常规方法进行白细胞 (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WBC .DC)。结果 感染了SIVmac的恒河猴、食蟹猴其外周血粒系统变化与人类AIDS外周血变化相似 ,显现规律性的白细胞数量... 目的 比较SIVmac感染的食蟹猴、恒河猴外周血粒系统变化情况。方法 常规方法进行白细胞 (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WBC .DC)。结果 感染了SIVmac的恒河猴、食蟹猴其外周血粒系统变化与人类AIDS外周血变化相似 ,显现规律性的白细胞数量、形态变化。感染SIVmac病毒两周后 ,恒河猴、食蟹猴的白细胞总数开始下降 ,异型淋巴细胞数开始上升 ,随后白细胞总数持续回升至高峰 ,8周后白细胞总数及异型淋巴细胞数下降 ,其中三只食蟹猴先后于 8周后死于病毒血症和早期死亡 ,余 1只猴白细胞总数于 12周后仍持续下降。结论 本文中描述的现象同人类HIV AIDS的诊断标准实验检查部分中提及的基本一致。另外 ,本实验还表明恒河猴、食蟹猴对SIVmac毒株的实验感染是敏感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V mac感染 食蟹 恒河 外周血 血象观察 白细胞总数 白细胞分类 艾滋病模型
下载PDF
人柯萨奇B2病毒感染恒河猴模型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段素琴 杨亚平 +5 位作者 杨凤梅 李艳艳 刘权 赵远 马绍辉 和占龙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2-60,共9页
目的通过对人柯萨奇B2病毒经口腔感染恒河猴婴猴的感染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研究,为人柯萨奇B2病毒恒河猴感染模型的建立提供实验方法及技术支持,为后续开展其感染机制、病理生理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柯萨奇B2病毒经口腔感染方式感染3~4... 目的通过对人柯萨奇B2病毒经口腔感染恒河猴婴猴的感染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研究,为人柯萨奇B2病毒恒河猴感染模型的建立提供实验方法及技术支持,为后续开展其感染机制、病理生理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柯萨奇B2病毒经口腔感染方式感染3~4月龄的恒河猴婴猴,观察记录恒河猴临床症、体温;采集血液检测生理生化指标;血样和疱疹检测病毒;疱疹组织进行病理检测。结果恒河猴感染后2~5 d出现手、足、口疱疹;动物出现精神沉郁、活动及饮食量减少的情况;体温呈现稽留热曲线图;疱疹液和血样中都可检测到柯萨奇B2病毒;血常规检测出现白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粒细胞数量增加、嗜酸性细胞增加、嗜碱性细胞减少的情况。血液生化检测发现肝功、肾功、心肌酶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升高;疱疹组织病理学显示恒河猴疱疹呈鳞状上皮增厚,表面角化过度,局部坏死伴炎细胞浸润,脓肿形成。结论人柯萨奇B2病毒感染婴猴后出现一系列较为特征的手足口疱疹、临床症状、生理生化、病毒血症等情况,表明经口腔感染方式恒河猴婴猴可以成功构建柯萨奇B2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建立的相关检测方法和技术是可行的,为后续建立开展恒河猴柯萨奇B2病毒感染模型、发病机制研究、药物及疫苗的评价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人柯萨奇B2病毒 恒河模型 口服感染
下载PDF
实验感染恒河猴建立庚型肝炎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文志 张贞姬 +4 位作者 刘学领 荣俊清 貌盼勇 赵景民 毛远丽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52-156,共5页
用庚型肝炎病毒(HGV)人工感染恒河猴建立庚型肝炎动物模型在我国尚属首例。该实验用了5只恒河猴(2只感染,1只传代,2只对照)。本实验采用:逆转录PCR法、间接ELISA法、酶速率法、肝组织光镜动态病理方法作为检测手... 用庚型肝炎病毒(HGV)人工感染恒河猴建立庚型肝炎动物模型在我国尚属首例。该实验用了5只恒河猴(2只感染,1只传代,2只对照)。本实验采用:逆转录PCR法、间接ELISA法、酶速率法、肝组织光镜动态病理方法作为检测手段。其结果是:研究的2只猴都出现HGV-RNA、HGV-IgG阳性,持续时间50周以上。感染第10周肝组织出现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变,并与人庚型肝炎病变基本相同,而血清转氨酶(ALT)变化不明显。用感染后第7周猴子的阳性血清传代感染另一只猴,用同样的检测方法、内容,其结果与供血清猴的变化特征相同。实践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型肝炎 恒河 HGV 动物模型 肝组织 实验感染 血清转氨酶 传代 阳性血清 人工感染
全文增补中
猴免疫缺陷病毒急性及慢性感染淋巴结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卢耀增 吴小闲 +8 位作者 李国桥 符林春 郭卫中 杨书兰 邓文娣 罗红梅 周映云 文静 陈颂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观察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急性及慢性感染猴淋巴结的病理改变,以掌握评价抗艾滋病药物、疫苗及免疫调节剂疗效指标,并探索猴艾滋病毒感染及猴艾滋病(SIV/SAIDS)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SIVmac病毒急性及慢性感染恒河猴40只,先后分... [目的]观察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急性及慢性感染猴淋巴结的病理改变,以掌握评价抗艾滋病药物、疫苗及免疫调节剂疗效指标,并探索猴艾滋病毒感染及猴艾滋病(SIV/SAIDS)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SIVmac病毒急性及慢性感染恒河猴40只,先后分别在不同时间作淋巴结活检68例次及尸检死亡猴7只的淋巴结,对淋巴结进行病理常规切片、染色、光镜检查。[结果]淋巴结的病理变化可分为3个型:(1)增生型(感染后3~6或9个月);(2)退化型(感染后6~12或14个月);(3)耗竭型(11个月以上及部分中途死亡猴)。猴SIV感染的淋巴结病变与人HIV/AIDS的淋巴结的病变比较,两者的病变极为相似。[结论]猴SIV感染淋巴结病变的3个型可以作为猴艾滋病发生、发展和恶化的观察指标,SIV感染猴模型可以作为抗艾滋病药物、疫苗和免疫调节剂的疗效评价的动物模型和研究艾滋病发病机制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病毒 急性感染 淋巴结 病理变化 免疫调节剂 慢性感染 艾滋病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Ⅳ型中国恒河猴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志国 许家璋 +4 位作者 鞠九龙 许远红 邱红 乐美兆 孟继鸿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7-148,共2页
目的研究中国恒河猴是否是戊型肝炎病毒(HEV)Ⅳ型的敏感动物模型。方法用Ⅳ型HEV RNA阳性的人粪便提取液感染2只中国恒河猴,动态观察动物感染前后ALT和肝组织学改变及血清、粪便HEV RNA。结果2只恒河猴于感染HEVⅣ型后第5周出现血清ALT... 目的研究中国恒河猴是否是戊型肝炎病毒(HEV)Ⅳ型的敏感动物模型。方法用Ⅳ型HEV RNA阳性的人粪便提取液感染2只中国恒河猴,动态观察动物感染前后ALT和肝组织学改变及血清、粪便HEV RNA。结果2只恒河猴于感染HEVⅣ型后第5周出现血清ALT升高,持续6周恢复正常;肝组织出现急性肝损伤样改变;感染3周于血清中检出HEV RNA,分别于第32天和第40天粪便中检出HEV RNA。结论中国恒河猴是HEVⅣ型的敏感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动物模型 戊型肝炎病毒Ⅳ型 敏感动物模型 恒河 中国 ALT升高 动物感染 HEV 组织学改变
下载PDF
B亚型SHIV_(SF162p3)中国恒河猴小剂量多次阴道黏膜感染 被引量:3
12
作者 丛喆 刘浩 +7 位作者 朵建英 王卫 蒋虹 高虹 杨志伟 Sylvain Fleury 魏强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44-48,共5页
目的模拟HIV性传播感染特点进行中国恒河猴阴道黏膜小剂量多次感染研究,为我国艾滋病疫苗有效性评价提供新的模型构建思路。方法选用20-30TCID50剂量的SHIVSF162p3病毒阴道黏膜途径感染六只成年雌性中国恒河猴,共感染13次,每次攻毒间隔4... 目的模拟HIV性传播感染特点进行中国恒河猴阴道黏膜小剂量多次感染研究,为我国艾滋病疫苗有效性评价提供新的模型构建思路。方法选用20-30TCID50剂量的SHIVSF162p3病毒阴道黏膜途径感染六只成年雌性中国恒河猴,共感染13次,每次攻毒间隔4~7 d。采取测定血浆病毒载量和外周血CD4+∶CD8+。结果 6只中国恒河猴经13次病毒攻击后,经检测均建立系统性感染,血浆病毒载量呈阳性;CD4+∶CD8+均有下降。结论成功建立了中国恒河猴阴道黏膜小剂量多次感染模型,为艾滋病研究提供了新的更接近于自然感染状态的模型建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SHIV) 模型 动物 黏膜感染
下载PDF
以普通狨猴作为人类甲型肝炎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振业 马东林 +2 位作者 邹勇 沈菊阳 陈天培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1990年第4期206-209,共4页
本文报道以不同剂量的不同 HAV 毒株经静脉和胃肠道分别接种普通狨(Callthrix jacchus)和白须狨(Saguinus mystax)后,其血清 ALT、AST 和 LDH 活性均升高。对酶活性比接种前增加 X+3 SD 值的6只狨猴作肝活组织检查,见有与急性病毒肝炎... 本文报道以不同剂量的不同 HAV 毒株经静脉和胃肠道分别接种普通狨(Callthrix jacchus)和白须狨(Saguinus mystax)后,其血清 ALT、AST 和 LDH 活性均升高。对酶活性比接种前增加 X+3 SD 值的6只狨猴作肝活组织检查,见有与急性病毒肝炎相一致的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电镜法检出狨猴粪便中 HAV 粒子,狨猴接种 HAV 后36天,血清 IgM 类和总抗 HAV 抗体均阳转。上述结果提示,普通狨猴有可能作为研究甲型肝炎的理想动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普通狨 免疫电镜法 组织病理变化 实验感染 酶活性 接种人 活组织检查 炎细胞浸润
下载PDF
SARS恒河猴动物模型比较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巍 孔琪 +9 位作者 张兵林 朱华 高虹 魏强 涂新明 黄澜 刘亚莉 张扬清 鲍琳琳 秦川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综合对比 SARS 患者和恒河猴动物模型的病理学改变,为恒河猴动物模型应用于阐明 SARS 病变机制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SARS 病毒感染8只恒河猴,在感染后不同时间安乐死动物,应用光镜、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法对动物的各脏器进行观... 目的综合对比 SARS 患者和恒河猴动物模型的病理学改变,为恒河猴动物模型应用于阐明 SARS 病变机制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SARS 病毒感染8只恒河猴,在感染后不同时间安乐死动物,应用光镜、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法对动物的各脏器进行观察研究,并与人类 SRAS 患者的病理改变进行比较。结果人类 SARS 患者的主要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肺部病变,免疫器官损伤及全身中毒性脏器损伤三方面,恒河猴动物模型出现的病理改变基本符合人类 SARS 病变特点。结论SARS 病毒感染的恒河猴具有类似人类 SARS 的病理改变,可以作为 SARS 发病机制等研究的模型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恒河 病理学研究 SARS病毒感染 SARS患者 病理改变 免疫器官损伤 病理学改变 免疫组化法 病变机制 不同时间 组织化学 观察研究 SRAS 肺部病变 病理变化 脏器损伤 病变特点 模型动物 发病机制 人类 安乐死 感染
下载PDF
人乙型肝炎病毒自然感染猴的情况调查
15
作者 邵伟娟 王建飞 王晓明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28-29,共2页
灵长类实验动物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模型的研究[1]。但是动物携带的病原体,给研究者带来许多麻烦。为了解猴子病毒感染情况,本实验室已经做过猴麻疹、B病毒、猴痘、艾滋病等的调查[2].国内对人乙型肝炎,病毒自然感染的资料... 灵长类实验动物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模型的研究[1]。但是动物携带的病原体,给研究者带来许多麻烦。为了解猴子病毒感染情况,本实验室已经做过猴麻疹、B病毒、猴痘、艾滋病等的调查[2].国内对人乙型肝炎,病毒自然感染的资料很少,而人工感染猕猴即乙肝模型的研究较多[3、4],但结果均不理想。对此,本文对三个地区猕猴和一个地区食蟹猴对人乙肝病毒自然感染情况作了调查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乙型肝炎病毒 自然感染 实验动物模型
下载PDF
我国建立首个SARS感染动物模型
16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3年第9期1-1,共1页
关键词 SARS感染动物模型 中国 恒河 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SARS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伯华 吴东来 +15 位作者 战大伟 秦鄂德 祝庆余 王翠娥 孟庆文 杨银辉 尹训南 韩伟国 关云涛 彭文明 李昌文 刘永刚 王牟平 刘全贵 施慧颖 丁志芬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1-716,i012,共7页
利用分离的SARS CoV毒株BJ 0 1,经滴鼻等途径感染大鼠、豚鼠、黑线仓鼠、白化仓鼠和雏鸡等 5个种属的动物 ,筛选对SARS易感的小动物。在此基础上 ,选择食蟹猴和恒河猴进行SARS的人工感染实验 ,评价其作为SARS动物模型的可能性。结果表... 利用分离的SARS CoV毒株BJ 0 1,经滴鼻等途径感染大鼠、豚鼠、黑线仓鼠、白化仓鼠和雏鸡等 5个种属的动物 ,筛选对SARS易感的小动物。在此基础上 ,选择食蟹猴和恒河猴进行SARS的人工感染实验 ,评价其作为SARS动物模型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大鼠、豚鼠、黑线仓鼠、白化仓鼠和雏鸡等动物对SARS均不易感 ,感染后未观察到任何的临床及病理学改变 ,不过从感染 2周后的大鼠和豚鼠的肺和咽等组织样本中检测到了的特异的核酸 ,提示SARS CoV能够在这两种动物的体内复制。从感染猴子的分泌物和脏器中分离出了病毒 ,证明SARS CoV也能够在猴子体内复制。临床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 ,SARS病毒接种食蟹猴和恒河猴后 ,可以引起所有实验猴发生间质性肺炎 ,其病理学改变与人类感染SARS病毒后肺部病变近似 ,但病变的严重程度比较人类的轻得多 ,除此之外无任何其它的明显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改变 ,按照动物模型的指标判断食蟹猴和恒河猴并不是SARS的理想动物模型 ,不过在目前尚没有更理想的动物模型情况下 ,以间质性肺炎为病理学检查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 动物模型 恒河 豚鼠 感染 大鼠 病理学改变 雏鸡 食蟹 断食
下载PDF
SIVmac251恒河猴感染疾病模型指标观察
18
作者 张钰 王静 +3 位作者 刘香梅 闵凡贵 郭鹏举 黄韧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5-682,共8页
建立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51)感染恒河猴模型,为AIDS疾病模型研究提供基础数据。SIVmac251毒株经静脉接种感染5只恒河猴,定期静脉采血,进行病毒载量、T淋巴细胞亚群、病毒抗体、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在感染急性期,血浆病毒载量在... 建立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51)感染恒河猴模型,为AIDS疾病模型研究提供基础数据。SIVmac251毒株经静脉接种感染5只恒河猴,定期静脉采血,进行病毒载量、T淋巴细胞亚群、病毒抗体、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在感染急性期,血浆病毒载量在接种病毒一周后达到高峰,高病毒血症维持约3到4周;CD3+CD4+T淋巴细胞出现一过性下降,血浆中IFN-γ上升,IL-12下降,IL-2、IL-4、IL-10、TNF-α维持在正常水平或未能检出。感染无症状潜伏期,血浆病毒载量维持在104 RNA拷贝/mL以上,疾病晚期出现上升或下降趋势;CD3+CD4+T淋巴细胞逐渐下降;CD4/CD8在疾病晚期也下降;抗SIV抗体明显上升,血浆中IFN-γ、IL-12、IL-2、IL-4、IL-10、TNF-α未出现明显的变化。通过对上述各项指标分析,SIV感染显示与人HIV感染相似的变化,是人AIDS研究较好的动物模型,本研究为SIV感染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51) 艾滋病 疾病模型 恒河
原文传递
人巨细胞病毒潜伏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艺 谭泽明 罗敏华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2005年第2期7-9,17,共4页
人巨细胞病毒可通过原发感染或者潜伏感染再激活而广泛传播.基于对人巨细胞病毒AD169株和Towne株基因测序的完成,以及人巨细胞病毒的基因功能研究及其相关动物模型如小鼠模型、猪模型、恒河猴模型等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潜伏机制... 人巨细胞病毒可通过原发感染或者潜伏感染再激活而广泛传播.基于对人巨细胞病毒AD169株和Towne株基因测序的完成,以及人巨细胞病毒的基因功能研究及其相关动物模型如小鼠模型、猪模型、恒河猴模型等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潜伏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从人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机制、免疫应答和免疫逃避三方面对人巨细胞病毒潜伏感染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机制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AD169株 相关动物模型 基因功能研究 潜伏感染 原发感染 基因测序 小鼠模型 机制研究 免疫逃避 免疫应答 再激活 模型 模型
下载PDF
全国政协委员岳秉飞:统筹动物模型资源 推动新冠疫苗研发
20
作者 杨伊静 《中国科技产业》 2021年第3期57-57,共1页
“在药物或疫苗研发过程中,需要通过动物模型代替临床病人,来筛选和评价药物、疫苗。而如果没有合适的动物模型,就无法进行研究,对防止疾病感染将是很大障碍。这次对新冠病毒的研究,得益于我国率先建立动物模型(如小鼠、恒河猴等),开展... “在药物或疫苗研发过程中,需要通过动物模型代替临床病人,来筛选和评价药物、疫苗。而如果没有合适的动物模型,就无法进行研究,对防止疾病感染将是很大障碍。这次对新冠病毒的研究,得益于我国率先建立动物模型(如小鼠、恒河猴等),开展传播途径、发病机理、药物筛选、疫苗评价等研究,发挥了科技抗疫的先锋力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岳秉飞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药物筛选 疫苗研发 临床病人 恒河 传播途径 疾病感染 发病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