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Effect and Tolerance Analysis of Photodynamic/Electro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kin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1
作者 Nicole H.Dalal Krisztina Bogos 《Advances in Modern Oncology Research》 2019年第5期1-5,共5页
The study was dedicated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photodynamic/electroion therapy of skin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Firstly,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skin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 The study was dedicated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photodynamic/electroion therapy of skin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Firstly,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skin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Dermatology Department of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from November 2013 to November 2016,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with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photodynamic/electroion therapy,and control group adopted photodynamic therapy(PDT).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last follow-up to December 2018,and loss of follow-up and death were taken as the end point events of follow-up.The frequency of treatment,clinical efficacy and severity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alculated,and Kaplan-Meier curves were plotted to compare the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of the two group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treatment times per capit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6±1.1 times,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in the control group(4.1±1.1 times),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1.760,P=0.083).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100.00%)was higher than that of in the control group(80.00%),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In addition,during the treatment,both groups had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burning,pain,redness,swelling and exudation of different degrees,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everity score of adverse reactions(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ollow-up time and PF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but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refore,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hotodynamic/electroion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kin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PDT alone,which increased the risk of tolerance.So,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dynamic therapy Electroion therapy skin cancer Precancerous lesions
下载PDF
走罐疗法对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评分的影响
2
作者 朱蓓蓓 邓芳芳 +2 位作者 李斌 刘红霞 张连云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7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走罐疗法对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 目的分析走罐疗法对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则在常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增加走罐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症状表现评分、生活质量评价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8周后,研究组的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评估量表(PASI)评分,皮损颜色、瘙痒、皮肤甲错和舌症各项证候评分,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价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在干预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走罐疗法可缓解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皮损症状,减轻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 走罐疗法 皮损面积 严重程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梅花针联合中药治疗银屑病的疗效观察及对Th1/Th2细胞因子和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杜笑青 石丽平 +2 位作者 姚丽敏 吴琼 马旭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434-438,共5页
目的观察梅花针联合凉血消疕汤加减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和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银屑病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予梅花针联合凉... 目的观察梅花针联合凉血消疕汤加减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和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银屑病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予梅花针联合凉血消疕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血清Th1/Th2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以及皮肤屏障功能指标(角质层水含量、皮脂含量和经表皮水分丢失),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TNF-α和IFN-γ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L-10和IL-4水平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角质层水含量和皮脂含量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表皮水分丢失量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联合凉血消疕汤加减治疗银屑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针疗法 皮肤针疗法 针药并用 银屑病 皮损 皮肤屏障
下载PDF
ALA-PDT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4
作者 邓仁远 吴思蓝 +3 位作者 欧阳俏玲 毛荣超 马笑宇 杨琴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寻常痤疮患者,经随机数字表的分配,以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ALA-PDT红蓝光交替照射,观...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寻常痤疮患者,经随机数字表的分配,以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ALA-PDT红蓝光交替照射,观察组给予ALA-PDT红蓝光交替照射+30%超分子水杨酸,评估两组治疗4个疗程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皮损症状改善程度、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变化,评估两组不良反应,并对两组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记录两组随访期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69% vs.80.00%,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皮损数目、痒痛及皮损严重程度共3项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两组血清IL-8、TNF-α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以上指标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67% vs.10.00%,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33% vs.13.33%,P<0.05)。结论:ALA-PDT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皮损症状,降低血清炎症指标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复发率低,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30%超分子水杨酸 寻常痤疮 皮损症状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中重度痤疮炎症性皮损和炎症后红斑的影响
5
作者 彭晓艳 李双琴 +1 位作者 胡霞 万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对照组予以红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采取ALA-PDT治疗,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痤疮严重程度分级系统评分(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分(The acn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Acne-QOL)、皮损情况、炎症后红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GAGS评分均降低(P<0.05),两组Acne-QOL量表评分均升高(P<0.05),两组炎性皮损和非炎性皮损数量均减少(P<0.05),两组红斑指数和红斑主观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GAGS评分、炎性皮损和非炎性皮损个数、红斑指数和红斑主观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Acne-QOL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重度痤疮患者采用ALA-PDT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痤疮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皮损情况及炎症后红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痤疮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炎症性皮损 炎症后红斑
下载PDF
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女性肾阴虚型黄褐斑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仁凤 张文斌 +1 位作者 李红卫 陈奇红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2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女性肾阴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女性肾阴虚型黄褐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2组均给予铁维生素C口服液、维生素E软胶囊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女性肾阴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女性肾阴虚型黄褐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2组均给予铁维生素C口服液、维生素E软胶囊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六味地黄丸治疗,研究组给予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皮损积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E_(2)、L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血清E_(2)、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2个月,2组皮损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皮损积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女性肾阴虚型黄褐斑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的雌激素水平,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女性 肾阴虚型 刺络拔罐放血疗法 六味地黄丸 雌激素 皮损
下载PDF
耳穴贴压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龙庆 李俊 +1 位作者 闻永 李艳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12期1293-1298,共6页
目的在肛周封闭治疗基础上,观察耳穴贴压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慢性肛周湿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40例,脱落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亚甲蓝混合液肛周封闭治疗,观察... 目的在肛周封闭治疗基础上,观察耳穴贴压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慢性肛周湿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40例,脱落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亚甲蓝混合液肛周封闭治疗,观察组另予耳穴贴压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另予单纯耳穴贴压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肛周瘙痒程度评分、肛周潮湿程度评分、肛周皮损面积评分、肛周皮损形态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肛周瘙痒程度评分、肛周潮湿程度评分、肛周皮损面积评分、肛周皮损形态评分、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肛周封闭治疗基础上,耳穴贴压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肛周湿疹可有效缓解肛周瘙痒和潮湿的症状,改善肛周局部皮损形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优于单一耳穴贴压,且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疗法 耳穴贴压 埋线 湿疹 瘙痒 皮损
下载PDF
火针对急性期带状疱疹皮损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林国华 李丽霞 +3 位作者 陈楚云 赵婷婷 刘悦 李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评价在带状疱疹急性期的针灸治疗中火针治疗对疱疹皮损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7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电针+火针组、西药组,电针组予电针阿是穴、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治疗,电针+火针组... 【目的】评价在带状疱疹急性期的针灸治疗中火针治疗对疱疹皮损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7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电针+火针组、西药组,电针组予电针阿是穴、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治疗,电针+火针组予电针阿是穴、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治疗,并以火针点刺水疱疹;西药组予盐酸伐昔洛韦、维生素B1口服,以10 d为1个疗程,共计1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带状疱疹综合疗效评分。【结果】电针组、电针+火针组较西药组能更好地改善带状疱疹总体症状(P<0.05或P<0.01);电针治疗能加速疱疹痂结、痂皮脱落,且电针配合火针疗法较单纯电针法疗效更显著,均优于西药疗法(P<0.05)。【结论】带状疱疹急性期在电针的基础上加用火针治疗有加速疱疹痂结、痂皮脱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带状疱疹/针灸疗法 皮损/针灸疗法 火针疗法 阿是 夹脊
下载PDF
火针疗法对白癜风患者黑素细胞抗氧化损伤、皮损面积修复及自身免疫调节和sICAM-1、Teff、gC1qR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邱洞仙 边莉 +4 位作者 柴旭亚 师小萌 李领娥 吴娅 杨盼盼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217-220,共4页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对白癜风患者黑素细胞抗氧化损伤、皮损面积修复及自身免疫调节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效应T细胞(Teff)、球状C1q受体基因(gC1q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石家庄市中医院治疗的100例白...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对白癜风患者黑素细胞抗氧化损伤、皮损面积修复及自身免疫调节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效应T细胞(Teff)、球状C1q受体基因(gC1q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石家庄市中医院治疗的100例白癜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火针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s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趋化因子CXCL10、趋化因子受体3(CXCR3)、Teff亚群Th17、Th22、黑素细胞中活性氧簇(ROS)、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gC1qR水平,计算两组患者皮损面积,统计两组皮损色素积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IL-17、IFN-γ、sICAM-1、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XCL10、CXCR3、Th17、Th2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DA、ROS、gC1q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皮损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皮损色素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疗法可降低白癜风患者gC1qR、IL-17、sICAM-1、TGF-β、Teff亚群水平,改善患者黑素细胞抗氧化损伤,调节自身免疫系统,修复皮肤,减少皮损面积,提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疗法 白癜风 黑素细胞 抗氧化损伤 皮损面积修复 自身免疫调节 球状C1q受体基因
下载PDF
5%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痤疮患者皮损症状及IL-1β、IL-6和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高春岩 钱青 +3 位作者 申宇鸿 宋世坤 袁玲玲 田海刚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8期2840-2842,共3页
目的研究5%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痤疮患者皮损症状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94例痤疮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红光照射治疗,研究组... 目的研究5%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痤疮患者皮损症状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94例痤疮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红光照射治疗,研究组则予以5%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比较2组在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损症状改善情况,血清IL-1β、IL-6、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皮损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更低,且研究组又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1β、IL-6、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疼痛、水肿及瘢痕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皮损症状,同时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IL-1β、IL-6、CRP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皮损症状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皮肤损害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君 郭会军 +2 位作者 金艳涛 蒋自强 李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索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对艾滋病(AIDS)抗病毒治疗(cART)患者皮肤损害发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以“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数据库”为信息来源,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中... 目的探索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对艾滋病(AIDS)抗病毒治疗(cART)患者皮肤损害发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以“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数据库”为信息来源,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中医项目地区服用抗病毒治疗的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2009和2012年皮肤损害发生情况,以是否参与中医项目为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药对AIDS患者皮肤损害发生的影响。结果共有1081例AIDS患者纳入分析,TCM+cART组252例,cART组829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RT组在2012年发生皮肤损害的风险是TCM+cART组的1.74倍(OR=1.74,95%CI 1.26~2.41);2009年发生皮肤损害的患者更客易在2012年发生皮肤损害,风险是2009年未发生者的4.44倍(OR=4.44,95%CI 3.37~5.85)。结论中医药治疗可降低皮肤损害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中医药 抗病毒治疗 皮肤损害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对皮肤肿瘤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孝兵 杨帆 +4 位作者 李雅琴 李锋 周婷 汪小燕 魏红霞 《西部医学》 2016年第2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对皮肤癌前病变或浅表皮肤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皮肤癌前病变或浅表皮肤肿瘤患者患者100例,根据数字法随机分为散光动力学疗(PDT)法组50例与手术组50例。PDT疗法:...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对皮肤癌前病变或浅表皮肤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皮肤癌前病变或浅表皮肤肿瘤患者患者100例,根据数字法随机分为散光动力学疗(PDT)法组50例与手术组50例。PDT疗法:治疗前对用温水润湿患者皮损部位并取出该部位痂皮等,将艾拉外用5-氨酮戊酸散调配成20%的ALA溶液,并均与涂抹于患者皮损部位。用黑色塑料布局部避光封包皮损部位三个小时后,采用光动力治疗仪LED-IB型对皮损部位进行红光照射半个小时,波长为635nm,能量密度为100-120J/cm2。光照面积需根据患者肿瘤大小调整,光动力治疗共计4次,且两次时间间隔大于一周。手术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痊愈人数、平均创伤面积,病变面积以及手术费用和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程度。结果 PDT组治疗后痊愈34例高于手术组24例;PDT组治疗费用以及手术创伤面积较手术组明显更低,治疗后PDT病变面积减小程度远大于手术组;PDT组满意人数明显多于手术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皮肤癌前病变以及浅表皮肤肿瘤患者采用5-氨基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治疗疗效较高,创伤更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皮肤癌前病变 浅表皮肤肿瘤
下载PDF
ALA-PDT联合冷冻治疗老年头面部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和荣 蒋亚辉 邓勇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0年第3期406-409,共4页
目的分析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冷冻治疗老年头面部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及癌前病变的近期疗效及满意度,为治疗该病症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头面部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及癌前... 目的分析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冷冻治疗老年头面部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及癌前病变的近期疗效及满意度,为治疗该病症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头面部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及癌前病变患者100例,依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仅给予ALA-PDT治疗,观察组则行ALA-PDT配合冷冻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2组近期疗效、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治疗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3个月,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vs 74.00%,P<0.05);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00%vs 80.0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vs 28.00%,P<0.05);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0.52±10.13)vs(59.42±8.17),P<0.05]。结论 ALA-PDT联合冷冻治疗老年头面部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及癌前病变,近期疗效显著,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头面部 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 癌前病变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冷冻
下载PDF
倍频Nd:YAG 532nm 波长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春利 苑凯华 +2 位作者 张颖州 富强 袁伟伟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8年第5期230-232,共3页
观察可变脉宽532nm波长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的效果。用不同脉宽的VP532nm波长激光结合冷却疗法治疗各种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治疗鲜红斑痣、草莓样血管瘤、蜘蛛样血管瘤、血管痣、毛细血管扩张... 观察可变脉宽532nm波长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的效果。用不同脉宽的VP532nm波长激光结合冷却疗法治疗各种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治疗鲜红斑痣、草莓样血管瘤、蜘蛛样血管瘤、血管痣、毛细血管扩张等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共138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较传统的方法相比,疗效更为明显。可变脉宽532nm波长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异常性 皮肤疾病 冷却治疗 激光疗法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晓中 朱光也 +1 位作者 冯帆 严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5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治疗的痤疮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左侧面部为试验侧,右侧面部为对照侧;另一组右侧面部为试验侧,左侧面部为对照侧。试验侧外...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治疗的痤疮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左侧面部为试验侧,右侧面部为对照侧;另一组右侧面部为试验侧,左侧面部为对照侧。试验侧外敷3%ALA 1 h,红光照射20 min;对照侧只给予红光照射20 min。1次/周,疗程4周。每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侧粉刺(5.0±4.0)个、丘疹(2.7±2.2)个、脓疱(1.2±1.2)个、皮损计数(7.0±5.4)个,明显少于对照侧的(5.9±3.1)、(4.0±2.5)、(1.9±1.6)、(10.3±6.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侧治疗第2周总有效率为61.7%,治疗第4周总有效率为78.3%,显著高于对照侧的21.7%、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敷药过程中均无不适,9例患者在红光照射开始时出现局部灼热感,2例出现轻微疼痛感。结论 3%浓度ALA敷药1 h、光照20 min,4周1个疗程,是有效可行的治疗痤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寻常座疮 红光照射 皮损
下载PDF
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治疗面部皮肤癌和癌前病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秀英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8期1383-1385,共3页
目的分析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在治疗面部皮肤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60例面部皮肤癌或癌前病变患者,行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在治疗疗程结束后的6个月内评价疗效、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束后12... 目的分析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在治疗面部皮肤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60例面部皮肤癌或癌前病变患者,行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在治疗疗程结束后的6个月内评价疗效、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束后12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在获得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6.67%,总的完全缓解率可达78.33%;其中对汗腺和皮脂腺癌、Paget病、Bowen病和日光性角化的总治愈率高达100%;而在治疗后大部分出现轻微的红肿、瘙痒、疼痛等不良反应,但均在较短时间内自行康复,有小部分患者出现溃疡和灼伤症状,也能在针对性辅助治疗后痊愈;治疗后的总复发率仅为16.66%。结论氨基酮戊酸管动力疗法对面部皮肤癌和癌前病变,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复发率低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面部皮肤癌 有效性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癌及癌前病变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宏伟 吕婷 缪飞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5年第2期146-151,103,共6页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近年来用于皮肤癌治疗的一项新兴技术,可有效用于光线性角化病、原位鳞癌、基底细胞癌等皮肤肿瘤的治疗,尤其适用于那些不能耐受手术、面积广泛或多发性皮损。在恢复时间、耐受性和美容效果上具...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近年来用于皮肤癌治疗的一项新兴技术,可有效用于光线性角化病、原位鳞癌、基底细胞癌等皮肤肿瘤的治疗,尤其适用于那些不能耐受手术、面积广泛或多发性皮损。在恢复时间、耐受性和美容效果上具有优势,可作为上述情况的一线治疗手段。PDT对乳房外Paget's病、侵袭性鳞癌、皮肤T细胞淋巴瘤和黑素瘤的治疗以及皮肤癌的预防有一定应用价值,其疗效尚待探索。照光过程中的疼痛是亟待解决的主要不良反应。文中对光动力疗法在皮肤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5-氨基酮戊酸 皮肤癌 癌前病变 治疗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光动力疗法对尖锐湿疣患者皮损朗格汉斯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叶艳芬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5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光动力疗法对尖锐湿疣患者皮损朗格汉斯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C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光组和单光组,每组50例,单光组给予PDT治疗,匹光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C...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光动力疗法对尖锐湿疣患者皮损朗格汉斯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C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光组和单光组,每组50例,单光组给予PDT治疗,匹光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C、治疗疗效、复发、不良反应。结果干光组和单光组治疗后LC数量、阳性细胞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干光组治疗后LC数量、阳性细胞密度明显高于单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光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后,干光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光组和单光组均无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红肿、水泡等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联合PDT可有效改善CA患者LC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和减少复发,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光动力疗法 尖锐湿疣 皮损朗格汉斯细胞
下载PDF
应用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皮肤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葭灰 董晓亮 戴智云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25-226,共2页
目的观察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186处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创面给予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创面应用传统的方法治疗。对比研究应用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1期、2期、3期皮肤损伤疗效。结果观察组98处,对照组88... 目的观察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186处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创面给予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创面应用传统的方法治疗。对比研究应用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1期、2期、3期皮肤损伤疗效。结果观察组98处,对照组88处,第1d创面疼痛减轻率,第3d创面好转率,第5d创面消失率,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皮肤损伤应用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具有镇痛、消炎,缩短创面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损伤 短波紫外线 治疗
下载PDF
光动力联合冷冻治疗中老年头面部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及癌前病变:一项对比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兰 乔莉 +6 位作者 王亮琪 张静 许美凤 任建文 张燕飞 安金刚 李政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80-383,共4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冷冻治疗头面部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及癌前病变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该院皮肤科门诊75例头面部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及癌前病变的中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Ⅰ...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冷冻治疗头面部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及癌前病变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该院皮肤科门诊75例头面部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及癌前病变的中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Ⅰ(25例)予冷冻治疗2周后行ALA-PDT治疗;治疗组Ⅱ(25例)冷冻后立即予ALA-PDT治疗;对照组(25例)仅单纯予ALA-PDT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3组的疗效、疼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Ⅰ及治疗组Ⅱ临床皮损完全清除率、首次治疗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2组所需平均治疗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Ⅱ疼痛评分稍高于治疗组Ⅰ(P>0.05),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LA-PDT联合冷冻治疗中老年头面部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及癌前病变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可能为不适宜手术切除且有强烈的治疗愿望的患者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 癌前病变 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冷冻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