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早期超声结合全外显子组测序诊断骨发育不全2型1例
1
作者 唐海琼 胡培 +4 位作者 付定虎 郑霜 肖彬 景红霞 郑东平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92-194,共3页
骨发育不全症是一种致死性的软骨发育不良,它包括一组具有重叠表型特征的异质性疾病,根据放射学和组织病理学表现,骨发育不全症可分为3个亚型,特征为严重短肢(肱骨、股骨远段发育不全)、长骨弯曲、腭裂、小颌畸形,以及肘关节、膝关节水... 骨发育不全症是一种致死性的软骨发育不良,它包括一组具有重叠表型特征的异质性疾病,根据放射学和组织病理学表现,骨发育不全症可分为3个亚型,特征为严重短肢(肱骨、股骨远段发育不全)、长骨弯曲、腭裂、小颌畸形,以及肘关节、膝关节水平的脱位,也可表现出马蹄内翻足[1]。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骨发育不全2型患者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发育不2型 外显子 超声 slc26A2基因变异
下载PDF
Sin3A基因变异致Witteveen-Kolk综合征遗传学分析
2
作者 卢亚亚 彭慧芳 +1 位作者 王剑 娄丹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 探讨开关不敏感3转录调节因子家族成员A(Sin3A)基因变异导致的Witteveen-Kolk综合征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方法 收集1例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测序,采用Sanger测序验证可疑变异,并进行家系分析... 目的 探讨开关不敏感3转录调节因子家族成员A(Sin3A)基因变异导致的Witteveen-Kolk综合征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方法 收集1例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测序,采用Sanger测序验证可疑变异,并进行家系分析。结合文献分析Witteveen-Kolk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变异特点。结果 Witteveen-Kolk综合征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轻中度智力障碍或发育迟缓、特殊面容(长脸、前额突出、鼻梁凹陷、长人中等)、身材矮小。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显示不同程度的脑畸形。全外显子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儿Sin3A基因存在移码变异c.803dupC(p.Leu269Thrfs*37)(杂合)。Sanger测序证实存在变异位点,患儿父母该位点均为正常基因型。gnomAD等对照人群数据库未收录该变异位点,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ACMG)/美国分子病理学学会(AMP)指南归类为“致病性”变异。结论 Sin3A基因变异可导致Witteveen-Kolk综合征。基因检测可明确生长发育迟缓伴特殊面容患儿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不敏感3转录调节因子家族成员A基因 外显子 Witteveen-Kolk综合征 智力发育障碍 发育迟缓
下载PDF
全外显子组测序诊断2例Gitelman综合征
3
作者 谢容融 金萍 +2 位作者 杨幼波 张勤 熊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1-406,共6页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内分泌科收治了2例疑诊Gitelman综合征的患者。抽取2例患者外周血进行基因组DNA抽提,然后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进行基因学检测,寻找致病位点,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突变位点进行功能分析。全外显子组测序及Sanger测序...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内分泌科收治了2例疑诊Gitelman综合征的患者。抽取2例患者外周血进行基因组DNA抽提,然后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进行基因学检测,寻找致病位点,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突变位点进行功能分析。全外显子组测序及Sanger测序验证发现2例Gitelman综合征患者均携带SLC12A3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486_490delTACGGinsA、p.R943W、p.D486N及p.R928C。其中c.486_490delTACGGinsA插入缺失突变将造成框移及蛋白质截短,而p.R943W、p.D486N及p.R928C突变经SIFT、PolyPhen2和Mutation Taster预测为有害。这4个突变既往均有报道,其中p.R943W为首次在中国人群中发现。Gitelman综合征临床较罕见,漏诊率高。对Gitelman综合征患者及早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因及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子 GITELMAN综合征 slc12a3 低钾血症
下载PDF
1例Gitelman综合征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SLC12A3基因突变位点鉴定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敏 黄稳莹 +1 位作者 张甜 郭英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5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1例Gitelman综合征(GS)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SLC12A3基因突变位点,同时行遗传学分析。方法抽取Gitelman综合征(GS)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外周血,进行SLC12A3基因全外显子组测序,并对其家庭成员... 目的探讨1例Gitelman综合征(GS)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SLC12A3基因突变位点,同时行遗传学分析。方法抽取Gitelman综合征(GS)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外周血,进行SLC12A3基因全外显子组测序,并对其家庭成员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患者的SLC12A3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c.1964G>A(p.Arg655His)、c.1456G>A(p.Asp486Asn)。患者的弟弟SLC12A3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c.1964G>A(p.Arg655His)、c.1456G>A(p.Asp486Asn);表型正常家庭成员中母亲携带c.1964G>A杂合突变,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父亲携带c.1456G>A杂合突变。结论导致该患者发病的致病基因为SLC12A3基因,突变位点为c.1964 G>A(p.Arg655His)、c.1456G>A(p.Asp486Asn);c.1964G>A位点的基因突变可能与甲状腺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12a3基因 slc12a3基因突变 GITELMAN综合征 甲状腺疾病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slc12a3基因全外显子组测序
下载PDF
2例MYH3基因变异致远端关节挛缩综合征患儿临床特征和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5
作者 程欢欢 赵钰玮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24-129,共6页
目的分析2例远端关节挛缩综合征(DA)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检测结果,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例DA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组家系测序(TrioWES)。对发现的可疑变异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Sanger测序验证... 目的分析2例远端关节挛缩综合征(DA)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检测结果,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例DA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组家系测序(TrioWES)。对发现的可疑变异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Sanger测序验证,构建变异型蛋白空间结构,分析其生物危害性。结果2例DA患儿均表现为严重的手足关节挛缩。Trio-WES结果提示2例患儿MYH3基因均发生变异,患儿1为c.1106A>G(p.Gln369Arg),患儿2为c.3059C>A(p.Ser1020Tyr),2例患儿的父母该位点均为野生型。c.1106A>G(p.Gln369Arg)在db SNP数据库、Ex AC数据库、千人基因组数据库、gnom AD数据库中未被收录。c.3059C>A(p.Ser1020Tyr)仅被gnom AD数据库收录,分布频率为0.0001;在HGMD数据库和Pub Med数据库中未见报道。c.1106A>G(p.Gln369Arg)和c.3059C>A(p.Ser1020Tyr)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评级均为可能致病。2个变异均可能导致蛋白局部结构稳定性降低,影响蛋白功能。结论2例由MYH3基因变异导致的DA患儿均表现出关节挛缩特征。发现了2个MYH3基因的新发变异,扩展了中国人群MYH3基因变异谱和DA表型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H3基因 外显子家系 远端关节挛缩综合征
下载PDF
先天性糖基化障碍Ⅰq型患儿基因检测结果分析和文献回顾
6
作者 张智香 田恒峰 衡二虎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对1例先天性糖基化障碍(CDG)-Ⅰq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特点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回顾。方法收集1例CDG-Ⅰq型患儿临床资料,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组家系测序(Trio-WES)。对筛选出的变异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Sange... 目的对1例先天性糖基化障碍(CDG)-Ⅰq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特点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回顾。方法收集1例CDG-Ⅰq型患儿临床资料,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组家系测序(Trio-WES)。对筛选出的变异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检索同类病例报道文献,总结CDG-Ⅰq型患儿临床和遗传学特征。结果患儿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伴特殊面容,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脑外间隙增宽。Trio-WES检测结果提示患儿SRD5A3基因存在复合杂合变异[NM_024592.5:c.411G>A(p.Trp137Ter)和c.208_c.209insA(p.Asp70Glufs*150)],该变异dbSNP数据库、千人基因组数据库和ExAC数据库均未收录,ClinVar和HGMD数据库也未见该变异位点相关报道。共检索到国内外报道的34例CDG-Ⅰq型患儿的详细临床信息,主要临床特征为发育迟缓、眼部疾病、皮肤病和其他表型,SRD5A3基因变异类型主要为无义变异和移码变异。结论报道的CDG-Ⅰq型患儿为SRD5A3基因新发变异所致,丰富了SRD5A3基因变异谱。Trio-WES有助于CDG-Ⅰq型的精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D5a3基因 外显子家系 先天性糖基化障碍
下载PDF
一例BBS1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导致Bardet-Biedl综合征的诊断和基因检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沈艳婷 凌雁 +8 位作者 陆志强 李晓牧 卞华 颜红梅 夏明锋 常新霞 蒋晶晶 张晶 高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75-982,共8页
Bardet-Biedl综合征(Bardet-Biedl syndrome,BB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纤毛相关疾病,其病因主要与编码BBS蛋白复合体BBSome、鞭毛内运输复合体等基因突变有关。本文报道了1例21岁的女性BBS患者,该患者具有肥胖、视网膜色素变... Bardet-Biedl综合征(Bardet-Biedl syndrome,BB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纤毛相关疾病,其病因主要与编码BBS蛋白复合体BBSome、鞭毛内运输复合体等基因突变有关。本文报道了1例21岁的女性BBS患者,该患者具有肥胖、视网膜色素变性、双肾囊肿的典型特征,还存在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轻度传导性听力下降等不典型表现。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该患者的BBS12基因2号外显子存在复合杂合突变(c.188delC,p.T63fs和c.1993_1995del,p.665_665del)。进一步通过Sanger测序发现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分别携带c.188delC(p.T63fs)和c.1993_1995del(p.665_665del)突变,但均无相关症状。综上所述,本病例报告发现了BBS12基因的两个新的突变位点(c.188delC,p.T63fs和c.1993_1995del,p.665_665del),为该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遗传资源,同时该病例还展示了患者从出生到成人期间的整个疾病发展过程,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B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DET-BIEDL综合征 BBS12基因 外显子
下载PDF
两个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
8
作者 王莉 任增果 +7 位作者 杨科 秦利涛 娄桂予 郭谦楠 张冰 霍晓东 廖世秀 刘宏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 明确2个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的致病基因,揭示疾病发生机制,为家系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遗传咨询门诊就诊的2个耳聋家系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听力学检查等,绘制遗传图谱。... 目的 明确2个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的致病基因,揭示疾病发生机制,为家系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遗传咨询门诊就诊的2个耳聋家系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听力学检查等,绘制遗传图谱。从2个家系先证者及相关成员的外周静脉血,进行高通量测序及Sanger测序验证。对检测到的基因突变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家系1先证者OSBPL2基因存在首次报道的c. 564_565 ins G突变;家系2先证者POU3F4基因存在首次报道的c. 520G>T突变。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诊断标准,突变位点均为致病性,且符合基因型-表型共分离现象。结论 基因检测结果为上述两个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了有力依据,首次报道的突变丰富了人类耳聋基因突变数据库。家系1检测结果可作为OSBPL2基因与耳聋发生相关的临床证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性耳聋 外显子 OSBPL2基因 POU3F4基因
下载PDF
PIK3CD基因突变致PI3K-δ过度活化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9
作者 郑静 肖阳阳 +1 位作者 刘利群 李杏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了解PI3K-δ过度活化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方法回顾分析1例PI3K-δ过度活化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男,3岁10个月,反复呼吸道感染,肝脾肿大,发育落后。提取患儿及父母外周血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及Sanger验证,证... 目的了解PI3K-δ过度活化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方法回顾分析1例PI3K-δ过度活化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男,3岁10个月,反复呼吸道感染,肝脾肿大,发育落后。提取患儿及父母外周血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及Sanger验证,证实患儿PIK3CD基因存在错义变异c.3061G>A(E1021K),先证者父母PIK3CD基因均未发现上述变异,为新生变异。该突变使PIK3CD基因发生功能获得性突变,导致编码的p110δ活性增强,PI3K-PIP3-AKT-mTOR信号通路过度激活,诱导细胞分化增殖,致疾病发生,为致病性突变。结论 PI 3 K-δ过度活化综合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免疫缺陷病,基因检测可协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δ过度活化综合征 外显子 基因突变
下载PDF
LAMA3基因突变导致婴儿Herlitz型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晶晶 汪希珂 +1 位作者 崔玉霞 刘征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034-1036,共3页
目的探讨Herlitz型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方法回顾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儿科1例Herlitz型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父母外周静脉血DNA,采用GenCap技术捕获全部编码区外显子及其上下游100 bp邻... 目的探讨Herlitz型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方法回顾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儿科1例Herlitz型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父母外周静脉血DNA,采用GenCap技术捕获全部编码区外显子及其上下游100 bp邻接内含子区域。运用Illumina HiSeq2 000测序平台对突变基因进行Sanger测序。结果患儿LAMA3基因存在1个纯合突变(c.1591_1602delinsT),导致氨基酸发生移码(p.E531fs),突变来源于父母。结论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发病率低、预后差,至今无有效治疗方法,产前诊断是主要干预手段。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可明确基因类型,帮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litz型 交界型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LAMa3基因突变 外显子
下载PDF
三个内耳不全分隔Ⅲ型家系的表型特征和突变分析
11
作者 冯海锋 赵一馨 +4 位作者 翟荣群 曾焙枰 汤文学 陈蓓 卢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为3例内耳不全分隔Ⅲ型(IP-Ⅲ)耳聋患者提供病因诊断并探讨IP-Ⅲ畸形的临床特征、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听力学和颞骨影像学检查。获取知情同意后,抽取受试者外周血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和San... 目的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为3例内耳不全分隔Ⅲ型(IP-Ⅲ)耳聋患者提供病因诊断并探讨IP-Ⅲ畸形的临床特征、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听力学和颞骨影像学检查。获取知情同意后,抽取受试者外周血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3例先证者均患有先天性重度-极重度耳聋。颞骨HRCT显示耳蜗蜗轴缺失、阶间分隔存在,内听道基底部膨大,耳蜗底转与内听道缺少骨性分隔且相互交通。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2个POU3F4基因截断突变(c.985C>T,c.80dup;NM_000307.5)和一个POU3F4基因缺失突变。助听器对先证者3听力重建有效,先证者1和2人工耳蜗植入后效果不满意。结论3例IP-Ⅲ型患者的耳聋和特征性内耳畸形由POU3F4基因突变造成,本文新突变的报道扩展了POU3F4突变谱并有利于家系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不分隔Ⅲ型 POU3F4基因 外显子 人工耳蜗
下载PDF
产前影像学结合全外显子组测序诊断骨发育不全2型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洁 孟伊琳 +3 位作者 李美慧 刘彩霞 李岭 吕远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7期767-770,共4页
目的对1例影像学检查提示长骨短小的胎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为其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胎儿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采集羊水样本提取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筛选疑似致病变异,用Sanger测序进行家系验证。结果超声提示胎儿四... 目的对1例影像学检查提示长骨短小的胎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为其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胎儿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采集羊水样本提取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筛选疑似致病变异,用Sanger测序进行家系验证。结果超声提示胎儿四肢短小,但未见其他明显异常。全外显子组测序提示胎儿携带SLC26A2基因两处未见报道的杂合性致病变异c.484G>T和c.1436dupA,分别源自其母亲和父亲。结论产前超声检查结合全外显子组测序诊断胎儿为骨发育不全2型。SLC26A2基因复合杂合变异为其致病原因,该结果为胎儿的产前诊断及其父母的再生育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发育不2型 slc26A2基因变异 外显子
原文传递
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鉴别诊断1例儿童Gitelman综合征
13
作者 王思宇 胡华燕 +1 位作者 曾宇 熊建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3年第11期2317-2319,共3页
目的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1例疑似Gitelman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基因分析,为临床确诊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集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例疑似Gitelman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标本,全外显子测序进行筛查,Sanger测序验证突变位点... 目的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1例疑似Gitelman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基因分析,为临床确诊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集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例疑似Gitelman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标本,全外显子测序进行筛查,Sanger测序验证突变位点及来源,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判断。结果本研究1例疑似Gitelman综合征患儿具有低血钾症、低镁血症、继发性高肾素高醛固酮血症等临床症状。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患者SLC12A3基因的1号外显子c.179C>T(p.T60M)和5号外显子c.634G>C(p.G212R)存在复合杂合突变,其中c.634G>C(p.G212R)突变为首次报道,依据ACMG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判断为疑似致病性。结论全外显子测序发现Gitelman综合征患者SLC12A3基因上一个新的疑似致病性突变,扩大了SLC12A3基因的突变谱,为Gitelman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ELMAN综合征 slc12a3基因 外显子
原文传递
PIK3CD功能获得性突变致慢性EB病毒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牛和娣 柏翠 +6 位作者 王高燕 王大海 张冉冉 王加兰 常红 邵乐平 林毅 《精准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报道1例PIK3CD基因功能获得性(GOF)突变致慢性EB病毒(EBV)感染患儿,探讨该病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直系亲属外周血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检测其基因突变情况,并检索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 目的报道1例PIK3CD基因功能获得性(GOF)突变致慢性EB病毒(EBV)感染患儿,探讨该病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直系亲属外周血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检测其基因突变情况,并检索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儿自2岁始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伴肝脾淋巴结肿大,反复出现种痘样皮疹;血清EBV抗体水平显著升高,淋巴组织活检提示T淋巴细胞增殖性改变,EBV编码RNA(EBER)阳性。13岁时患儿血液中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伴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基因检测提示PIK3CD基因杂合突变c.3061G>A(p.E1021K),文献复习提示该突变为GOF突变。结论PIK3CD基因GOF突变可导致EBV易感及EBV慢性感染,临床表现为淋巴组织增生、特征性皮疹出现。该病患儿亦可表现为血液中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显著升高,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所致自身抗体大量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K3CD基因 PI3Kδ过度活化综合征 功能获得性突变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外显子 体征和症状 突变
下载PDF
SLC25A20基因变异致肉碱-酰基肉碱转位酶缺乏症2例新生儿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15
作者 张庆华 冯暄 +8 位作者 王兴 刘芙蓉 周秉博 张钏 王玉佩 石静云 郝胜菊 惠玲 易彬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67-472,共6页
目的探讨2例肉碱-酰基肉碱转位酶缺乏症(CACTD)患儿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18年1月3日与11月19日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例CACT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相关临床资料,应用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trio-WES)进行基因检测,... 目的探讨2例肉碱-酰基肉碱转位酶缺乏症(CACTD)患儿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18年1月3日与11月19日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例CACT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相关临床资料,应用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trio-WES)进行基因检测,对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与致病性分析。结果2例患儿均为男性,均以低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Trio-WES与Sanger测序显示患儿1携带SLC25A20基因c.49G>C(p.Gly17Arg)与c.106-2A>G复合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其父母;患儿2携带SLC25A20基因c.199-10T>G纯合变异,遗传自其父母;其中c.49G>C(p.Gly17Arg)与c.106-2A>G均未见报道。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标准与指南,c.49G>C(p.Gly17Arg)、c.106-2A>G、c.199-10T>G变异分别评级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M2_supporting+PP3+PM3_strong+PP4)、致病性变异(PVS1+PM2_supporting+PM5+PP3)与致病性变异(PVS1+PM2_supporting+PP3+PP5)。结论结合患儿临床表型与基因型明确诊断为CACTD,为患儿治疗、家系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碱-酰基肉碱转位酶缺乏症 slc25A20基因 家系外显子 新变异
原文传递
SMC3基因变异致德朗热综合征1例胎儿的遗传学分析
16
作者 黄慧 陈佩文 +3 位作者 冯倩 刘娅 成晨 陈欣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50-254,共5页
目的对1例具有手部畸形的引产胎儿进行高通量测序,以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日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经超声确诊的1例手部发育异常的胎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孕妇的基本资料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采集引产胎儿的脐带组织以及孕... 目的对1例具有手部畸形的引产胎儿进行高通量测序,以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日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经超声确诊的1例手部发育异常的胎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孕妇的基本资料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采集引产胎儿的脐带组织以及孕妇夫妇的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进行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与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trio-WES),对检出的候选变异进行家系验证。结果孕30+2周超声提示胎儿右手小,大拇指可显示,其余四指短缺,左手未见异常。CNV-seq未检出大于100 kb的拷贝数变异;trio-WES检测结果显示胎儿携带SMC3基因c.3298G>A(p.Val1100Met)杂合变异。该变异位点在正常人群数据库中未见收录,多个生物信息软件均预测为有害变异。多序列比对发现该位点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孕妇夫妇均未携带该变异,提示其为新发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判定该变异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S2+PM2Supporting+PP3)。结论SMC3基因c.3298G>A变异可能是上述胎儿具有手部畸形的遗传学病因,胎儿被诊断为德朗热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 SMC3基因 外显子 Sanger
原文传递
1例肾脏发育不全或缺如3型胎儿产前超声表型及遗传学分析
17
作者 孙恒青 李珂 +3 位作者 赵丽娟 孙阁阁 孔祥东 刘宁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目的分析1例GREB1L基因突变所致肾脏发育不全或缺如(RHDA)3型胎儿的产前超声表型和遗传学特征。方法2023年2月6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1例因产前超声异常行妊娠期遗传咨询的25岁孕妇,收集引产胎儿皮肤组织及夫妇双方外周静脉血,进... 目的分析1例GREB1L基因突变所致肾脏发育不全或缺如(RHDA)3型胎儿的产前超声表型和遗传学特征。方法2023年2月6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1例因产前超声异常行妊娠期遗传咨询的25岁孕妇,收集引产胎儿皮肤组织及夫妇双方外周静脉血,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应用HGMD、ClinVar、ExAC、1000Genomes和gnomAD等数据库对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检索;参照《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及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进行突变致病性评级;应用Uniprot数据库预测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结构。收集夫妇双方及胎儿临床资料,分析胎儿产前超声表型和遗传学特征。结果孕妇经遗传咨询后引产1男胎。产前超声提示胎儿颈背部皱褶厚度增厚,双肾缺如,无膀胱和羊水,胃泡体积小和少量心包积液。胎儿携带GREB1L基因c.5429_5442dupGGCC(p.Ile1815fs)移码突变,父母均未携带该突变,属于新发突变,该突变未见文献报道,HGMD和ClinVar数据库未见收录。该突变导致氨基酸编码异常,引起蛋白质功能改变(PVS1);在ExAC、1000Genomes和gnomAD数据库均未发现(PM2_Supporting);为经双亲验证的新发突变(PS2);初步判定为致病性突变(PVS1+PM2_Supporting+PS2)。结论GREB1L基因c.5429_5442dupGGCC移码突变为新发突变,是导致该家系胎儿RHDA3型的遗传学病因,产前超声主要表现为双肾缺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发育不或缺如3 GREB1L基因 基因突变 外显子 产前超声
原文传递
ASXL3基因新发变异致Bainbridge-Ropers综合征1例患儿的报告暨文献复习
18
作者 蒋云舒 李荣 李晓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966-972,共7页
目的探讨1例Bainbridge-Ropers综合征(BRPS)患儿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学病因。方法以2019年6月26日于南京市儿童医院就诊的1例BRP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抽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样,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患儿进... 目的探讨1例Bainbridge-Ropers综合征(BRPS)患儿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学病因。方法以2019年6月26日于南京市儿童医院就诊的1例BRP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抽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样,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患儿进行基因检测,采用Sanger测序进行家系验证,并对候选变异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患儿为6月龄女性,表现为特殊面容、喂养困难、营养不良、全面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转氨酶轻度升高和腕关节尺偏。WES检测结果提示患儿携带ASXL3基因c.1533_1534delTT变异。经Sanger测序验证,患儿父母ASXL3基因均为野生型,提示患儿为新发变异。生物信息学分析:ASXL3基因c.1533_1534delTT变异在HGMD及ClinVar等数据库中未见收录;查询ExAC、1000 Genomes及gnomAD等数据库的亚洲正常人群中未收录携带者频率;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该变异被评估为可能致病性(PVS1+PS2+PM2_Supporting)。结论ASXL3基因c.1533_1534delTT变异可能为上述BRPS患儿的遗传学病因。上述发现为患儿的临床诊断与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inbridge-Ropers综合征 ASXL3基因 外显子 面性发育落后 特殊面容
原文传递
3M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晓英 汪希珂 +3 位作者 周浩 陈蓉 王予川 崔玉霞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06-908,共3页
目的探讨3M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方法回顾分析1例3M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抽提患儿及父母外周血DNA,通过Agilent Sure Select外显子捕获和Illumina Hi Seq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分析,同时对发现的突变基因进行Sanger测序法验证。... 目的探讨3M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方法回顾分析1例3M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抽提患儿及父母外周血DNA,通过Agilent Sure Select外显子捕获和Illumina Hi Seq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分析,同时对发现的突变基因进行Sanger测序法验证。结果女性患儿,6月龄,特殊面容,生长落后。患儿的CUL7基因(NM_014780.4)存在错义变异c.4898C>T,p.T1633M,父母均为杂合突变。确诊为3M综合征。结论患儿为3M综合征主要致病基因CUL7突变。对于临床表型疑似病例应早期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M综合征 外显子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一例青少年型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的基因诊断 被引量:1
20
作者 倪菁菁 张慧娟 +1 位作者 李静 王飞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3期369-374,共6页
目的对一例青少年型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JNCL)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遗传学分析,为阐明JNCL遗传机制提供线索和方向。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家系分析,提取患者及其父母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技术对患者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同... 目的对一例青少年型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JNCL)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遗传学分析,为阐明JNCL遗传机制提供线索和方向。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家系分析,提取患者及其父母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技术对患者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同时对患者及其父母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突变致病性分析和蛋白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 CLN3存在c.1001G>A(p.Arg334His)和c.154T>C(p.Tyr52His)复合杂合突变,分别遗传其父亲和母亲,突变致病性分析均为有害和致病,蛋白序列同源性比对中同源区域均为高度保守。结论患者可能是由CLN3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青少年型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其中c.154T>C(p.Tyr52His)位点突变尚未见报道。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可作为发现JNCL的诊断手段,可为临床表型复杂的疾病确诊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型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 CLN3基因 外显子技术 下一代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