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telman综合征SLC12A3基因突变分析及分子机制研究
1
作者 王春莉 郑必霞 +4 位作者 周玮 车若琛 赵非 张爱华 丁桂霞 《罕见病研究》 2024年第1期50-56,共7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2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0例Gitelman综合征患儿临床症状及基因突变情况,初步探讨中国人群高频突变D486N致病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及SLC12A3基因变异情况等,在人胚胎肾293T细...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2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0例Gitelman综合征患儿临床症状及基因突变情况,初步探讨中国人群高频突变D486N致病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及SLC12A3基因变异情况等,在人胚胎肾293T细胞(HEK293T)中分别过表达野生型和变异型SLC12A3基因,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技术分别检测肾噻嗪敏感性钠-氯协同转运体(NCC)的表达水平和亚细胞定位,探讨SLC12A3基因高频突变D486N对NCC蛋白表达和定位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期间共收集到20例Gitelman综合征患者,患儿均表现为低血钾症,共筛查到26种SLC12A3基因突变,错义变异13种、同义变异1种、无义变异1种、移码变异4种、剪接位点变异7种。其中4种突变p.T235K、c.1096-1G>A、p.A464A、c.2660+1_2660+2insT为新发突变。结论 本研究初步发现中国人群高频突变D486N影响NCC总蛋白和膜蛋白的表达,并影响NCC蛋白的膜表达。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可为Gitelman综合征遗传咨询及诊治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12A3基因 GITELMAN综合征 基因突变 分子机制
下载PDF
SLC22A12基因第8外显子和第8内含子多态与中国汉族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关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孟冬梅 韩琳 +1 位作者 苗志敏 李长贵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9-663,共5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SLC22AI2基因第8内含子和第8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山东沿海地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215例,正常对照人群323名....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SLC22AI2基因第8内含子和第8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山东沿海地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215例,正常对照人群323名.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SLC22A12基因第8内含子和第8外显子,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序列分析发现:(1)SLC22AI2基因第8外显子存在T1309C单核苷酸多态,第8内含子存在-103A>G单核苷酸多态,这2个多态位点完全连锁.(2)高尿酸血症组-103A>G G等位基因频率和T1309C 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51.9%vs.42.4%,P<0.01);(3)高尿酸血症组GG+GA基因型频率和CC+C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80.0%vs.69.0%,P<0.01).(4)-103 A>G和T1309C基因多态中,含有等位基因G的基因型GG+GA及含有等位基因C的基因型CC+CT均使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危险性上升了1.79倍(OR=1.79,95%CI:1.19~2.70).结论 SLC22A12基因第8外显子T130gC及第8内含子-103A>G SNP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slc22a12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运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检测痛风患者SLC22A12基因intron5(+4668C/T)多态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双春 关明 +5 位作者 陈宇明 张炯 张心菊 顾小叶 马玮哲 邹和建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77-380,共4页
目的 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方法检测痛风患者SLC22A12基因intron5(+4668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分析该多态性与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1例原发性痛风患者和186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记录血压、体质量指... 目的 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方法检测痛风患者SLC22A12基因intron5(+4668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分析该多态性与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1例原发性痛风患者和186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记录血压、体质量指数,榆测血尿酸、血糖、血脂、肌酐水平,提取外周血DNA,扩增SLC22A12基因5号内含子片段,并采用HRM技术分析其多态性,并用测序法证实,临床数据和基1月型的关系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①成功地在SLC22A12基因5号内含子内发现一新的SNP位点,命名为intron5(+4668C/T).HRM技术检测能准确区分CC、CT和TT基因型,其结果与测序法一致.②3种基因型在男性、女性个体中的分布分别为:28.1%、33.7%、38.2%;20.0%、47.1%、32.9%.③无论在男性组内还是女性组内,体质量、血压、肌酐、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中各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各组内CC基因型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CT+TT基因型的尿酸水平.④低尿酸组内CC基因型和CT+TT基因型频率与高尿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2%,78.8%,35.0%,65.0%;p〈0.05).结论 建立了对SLC22A12基因5号内含子新的SNP位点简单、快速和精确的分析方法;推测intron5(+4668C/T)中T等位基因可能为中国人高尿酸血症的遗传保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痛风 slc22a12 URAT1
原文传递
福建省居民高尿酸血症与SLC22A12基因rs893006位点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林少凯 赖善榕 +2 位作者 黄峥 阳丽君 吴慧丹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福建省居民高尿酸血症与SLC22A12基因rs893006位点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用随机抽样法,从2015年福建省慢病营养监测对象6 159人中选取443人进行研究,其中病例组232人、对照组211人;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目的探讨福建省居民高尿酸血症与SLC22A12基因rs893006位点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用随机抽样法,从2015年福建省慢病营养监测对象6 159人中选取443人进行研究,其中病例组232人、对照组211人;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实验检测基因型。结果在校正年龄、性别、居住地区、体重、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后,GT和TT基因型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OR=2.18(1.40~3.37)和3.39(1.60~7.20)。结论 SLC22A12基因rs893006位点多态性表达,与福建省居民高尿酸血症发病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slc22a12基因多态性 rs893006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SLC12A3基因新突变导致Gitelman综合征的家系分析
5
作者 张瑜 方婷婷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693-696,共4页
目的探讨1个Gitelman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病因,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先证者进行查体、电解质测定、外显子组测序及分析,对目标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并在家系成员中验证。结果先证者及其同胞姐姐均符合Gitelman综合征诊断,表现... 目的探讨1个Gitelman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病因,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先证者进行查体、电解质测定、外显子组测序及分析,对目标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并在家系成员中验证。结果先证者及其同胞姐姐均符合Gitelman综合征诊断,表现为低血钾、低血镁、低尿钙、正常血压。2人均携带SLC12A3基因c.1850A>G、c.909delG复合杂合突变,均为新突变。三代家系成员中3人携带c.1850A>G杂合突变,2人携带c.909delG杂合突变,杂合子无低血钾。结论SLC12A3基因c.1850A>G、c.909delG新突变是该家系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ELMAN综合征 slc12A3基因 低血钾症 低镁血症 基因突变
下载PDF
SLC12A3基因突变致成人Gitelman综合征1例
6
作者 管勤朝 李祖芳 +2 位作者 和倩 朱高沣 管风云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2期3958-3960,共3页
该文报道了1例病史长达3年低钾血症患者,其症状隐匿缺乏特异性,完善相关检查发现患者低血钾、正常血镁、代谢性碱中毒、低尿钙症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升高,同时合并子宫多发肌瘤,排除长期使用利尿剂、泻药、质子泵抑制剂、... 该文报道了1例病史长达3年低钾血症患者,其症状隐匿缺乏特异性,完善相关检查发现患者低血钾、正常血镁、代谢性碱中毒、低尿钙症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升高,同时合并子宫多发肌瘤,排除长期使用利尿剂、泻药、质子泵抑制剂、氨基糖苷类药物,明显禁食偏食、慢性呕吐、腹泻等情况,拟诊为Gitelman综合征(GS)。完善GS/Bartter综合征相关基因检测后明确诊断,其基因突变位点为c.1567G>A:p.(Ala523Thr)、c.2543A>T:p.(Asp848Val),均被证实是新发现的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ELMAN综合征 低钾血症 slc12A3基因
下载PDF
SLC22A12基因rs1123182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原发性痛风中的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博 胡秋侠 +4 位作者 吴系美 佘若男 谭锦辉 胡建云 唐群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673-675,共3页
目的探讨SLC22A12基因rs1123182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原发性痛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TaqManMGB探针法对126例原发性痛风患者(痛风组)及105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SLC22A12基因rs11231825位点的SNP分型,比较两组中各基因型... 目的探讨SLC22A12基因rs1123182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原发性痛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TaqManMGB探针法对126例原发性痛风患者(痛风组)及105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SLC22A12基因rs11231825位点的SNP分型,比较两组中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并分析其与原发性痛风患者临床表现及肾脏对尿酸排泄能力之间的关系。。肾脏排泄尿酸能力的观察指标包括24h尿尿酸总量(24hUur)、尿酸清除率(Cur)及尿酸清除分数(FRUAC)等。结果痛风组与对照组C等位基因频率(53.6%比51.9%)和T等位基因频率(46.4%比48.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组C/C基因型纯合子患者的比例(29.4%)与对照组(39.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基因型杂合子患者的比例(48.4%)明显高于对照组(25.7%),T/T基因型纯合子患者的比例(22.2%)明显低于对照组(3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型组的肾结石发生率、Cur及FRUAC均明显低于C/C基因型组和C/T基因型组(P〈0.05)。结论SLC22A12基因rs11231825位点SNP可能与原发性痛风发病具有相关性,并与肾结石发生率、Cur及FRUAC有关,提示SLC22A12基因可能是原发性痛风的易感基因,其引起痛风发病可能是通过降低肾脏对尿酸的相对排泄能力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22a12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发性痛风
原文传递
SLC2A9(GLUT9)和SLC22A12(URAT1)基因变异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付阳(译) 王文策(校) 《广东饲料》 2020年第9期50-50,共1页
尿酸盐转运体位于肾脏,对体内的尿酸水平有很大影响。我们观察了编码主要重吸收蛋白GLUT9(SLC2A9)和U-RAT1(SLC22A12)的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关系。在250名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中,我们用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了S... 尿酸盐转运体位于肾脏,对体内的尿酸水平有很大影响。我们观察了编码主要重吸收蛋白GLUT9(SLC2A9)和U-RAT1(SLC22A12)的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关系。在250名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中,我们用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了SLC22A12和SLC2A9基因。根据临床数据、生化参数、代谢综合症的标准以及我们之前对主要分泌型尿酸盐转运蛋白ABCG2的分析,对识别出的变异进行了评估。我们检测到SLC2A9的7个非同义变体。没有SLC22A12的非同义变异体。SLC2A9的11个变异体和SLC22A12的两个变异体在我们的队列中明显高于欧洲人群(P=0),而p.V282I和c.1002+78A>G的变异体在我们的队列中出现的频率很低(p=0)。由于变异与尿酸水平之间的关联尚未得到证实,因此应谨慎评.估变异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生的影响。然而,与其他研究的结果一致,我们的数据表明p.V282I和C.1002+78A>G(SLC2A9)降低了痛风的风险,而p.N82N(SLC22A12)增加了痛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高尿酸血症 尿酸盐转运蛋白 测序 slc2A9 slc22a12
下载PDF
新生儿聋病基因GJB2、SLC26A4、线粒体12SrRNA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张东红 邱海涛 +4 位作者 马秀岚 兰兰 丁海娜 韩东一 王秋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49-65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进行聋病易感基因筛查,探讨新生儿中聋病易感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聋治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659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新生儿生后3d,采集点滴微量足跟血进行线粒体12SrRNA基因、GJB2基因、SLC26A4基因...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进行聋病易感基因筛查,探讨新生儿中聋病易感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聋治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659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新生儿生后3d,采集点滴微量足跟血进行线粒体12SrRNA基因、GJB2基因、SLC26A4基因的聚合酶链扩增反应(PCR),通过酶切反应或直接测序方法对3种基因突变进行筛查。对耳聋基因突变的新生儿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结果 659例新生儿中GJB2基因235delC杂合突变7例,致病突变的携带率为1.06%;SLC26A4基因IVS7-2A>G杂合突变3例,致病突变的携带率为0.46%,3项基因总突变率1.52%;携带突变基因的新生儿男性占2.01%,女性占0.96%;满族新生儿携带率最高,为1.82%,汉族为1.57%。结论 659例新生儿中耳聋易感基因突变率为1.52%,有男性多于女性、满族多于汉族的趋势。在新生儿中开展聋病易感基因筛查,早期发现遗传性耳聋高危人群,是降低耳聋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基因筛查 线粒体12SrRNA GJB2基因 slc26A4基因
下载PDF
SLC22A1、SLC22A4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泽菁 刘欣跃 +2 位作者 李婧 王君 刘倩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7期564-568,共5页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SLC22A1 rs628031与SLC22A4 rs27289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二甲双胍疗效的相关性。方法以300例T2DM患者与30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2个基因多态性位...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SLC22A1 rs628031与SLC22A4 rs27289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二甲双胍疗效的相关性。方法以300例T2DM患者与30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2个基因多态性位点突变在甘肃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选取其中新诊断的T2DM患者105例,接受每日口服500 mg二甲双胍的治疗,随访90 d;根据基因型分组,分析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变化情况与各基因型的关系。结果 SLC22A1 rs628031与SLC22A4 rs272893在T2DM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LC22A1 rs628031 AG型与AA型、GG型与AA型FPG、Hb A1c治疗前后变化幅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LC22A4 rs272893基因多态性中GG型与AA型FPG治疗前后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C22A1rs628031和SLC22A4 rs272893基因多态性位点突变与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的疗效存在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22a1 slc22a4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基因多态性 疗效
下载PDF
儿童Gitelman综合征的SLC12A3基因复杂杂合突变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春林 马上茹 +6 位作者 夏正坤 高远赋 樊忠民 徐敏 魏伟 周昱 莫桂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儿童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是一种由编码肾脏远曲小管钠-氯协同转运蛋白(Na-Cl cotransporter,NCCT)的SLC12A3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文中旨在探讨基因突变在鉴别诊断儿童GS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例诊断为GS的儿童,采用... 目的儿童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是一种由编码肾脏远曲小管钠-氯协同转运蛋白(Na-Cl cotransporter,NCCT)的SLC12A3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文中旨在探讨基因突变在鉴别诊断儿童GS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例诊断为GS的儿童,采用一代测序法及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PLA)对基因突变位点进行研究。结果 2例患儿基因检测发现1例男性患儿存在SLC12A3基因的复杂杂合突变即c.1964G>A,p.(Arg655His)联合8号外显子缺失突变;1例女性患儿存在SLC12A3基因的2个杂合突变即c.2543A>T,p.(Asp848Val)和c.976del G,p.(Val326fs)突变;其中8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和c.2543A>T,p.(Asp848Val)突变为发现的新突变位点。结论基因诊断是重要确诊手段,儿科医师需要提高认识,以防漏诊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ELMAN综合征 儿童 slc12A3基因
下载PDF
乳腺癌中印记基因SLC22A18/TSSC5/BWR1A启动子区甲基化及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红梅 张宏伟 +2 位作者 贺黉裕 侯英勇 赵子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研究印记基因SLC22A18启动子区甲基化对乳腺侵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SLC22A18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RT-PCR)方法检测40例乳腺侵润性导管癌及... 目的:研究印记基因SLC22A18启动子区甲基化对乳腺侵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SLC22A18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RT-PCR)方法检测40例乳腺侵润性导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SLC22A18mRNA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SLC22A18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检测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霉素A(TSA)作用于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后,对SLC22A18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SLC22A18在40例乳腺侵润性导管癌中mRNA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0.12±0.10vs0.69±1.05,P<0.01);40例乳腺侵润性导管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SLC22A18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75%和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40例乳腺侵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甲基化组SLC22A18mRNA表达量低于非甲基化组(0.11±0.08vs0.24±0.18,P<0.01)。5-aza-dc和5-aza-dc/TSA能不同程度逆转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SLC22A18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上调SLC22A18基因表达。结论:SLC22A18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生有一定的关联,SLC22A18基因表达下调与其启动子区CpG岛异常甲基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 slc22a18/TSSC5/BWR1A DNA甲基化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SLC22A1,SLC22A2基因多态性与二甲双胍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符婷 石建党 +1 位作者 匡霞 王素莉 《武警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456-459,464,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SLC22A1 1222A>G位点及SLC22A2 808G>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二甲双胍胃肠道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30例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初次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T2DM患者,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DNA,应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SLC22A1 1222A>G位点及SLC22A2 808G>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二甲双胍胃肠道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30例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初次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T2DM患者,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DNA,应用等位基因特异引物PCR反应(Allele-specific PCR,AS-PCR)及凝胶成像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分析1222A>G及808G>T位点多态性与二甲双胍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 SLC22A1 1222A>G位点存在AA、AG、GG三种基因型,突变频率为64.62%,A等位基因与二甲双胍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相关(P<0.05);SLC22A2 808G>T位点存在GG、GT、TT三种基因型,突变频率为11.15%,该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发生二甲双胍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概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559);二甲双胍胃肠道反应阳性组患者年龄大于胃肠道反应阴性患者(P=0.037);二甲双胍胃肠道反应阳性组患者收缩压高于胃肠道反应阴性患者(P=0.017)。结论 T2DM患者SLC22A1 1222A>G基因多态性与二甲双胍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相关,SLC22A2808G>T基因多态性与二甲双胍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无关;老龄及高收缩压可能是造成二甲双胍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slc22a1 slc22a2 基因多态性 胃肠道不良反应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人群SLC22A1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及糖尿病家族史对其突变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莉 占琼 +4 位作者 赵军 李建光 周源 杨欢杰 王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9-573,共5页
背景转运蛋白(OCT)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药物转运体,由SLC22A1基因编码。SLC22A1基因具有显著的遗传多态性,已在多个种族中发现了多个基因突变,是引起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二甲双胍生物利用度差异的重要原因。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青年男性... 背景转运蛋白(OCT)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药物转运体,由SLC22A1基因编码。SLC22A1基因具有显著的遗传多态性,已在多个种族中发现了多个基因突变,是引起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二甲双胍生物利用度差异的重要原因。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青年男性SLC22A1基因rs34059508、rs4646277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分布,以及T2DM家族史对SLC22A1基因突变的影响,为T2DM患者基因导向性二甲双胍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年9月—2015年9月,招募新疆维吾尔族男性健康志愿者276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受试者外周血5 ml,提取DNA,采用Snapshot技术平台分析受试者SLC22A1基因rs34059508、rs4646277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和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SLC22A1基因rs34059508、rs4646277位点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χ~2=0.009,P=0.976;χ~2=0.246,P=0.620)。亚洲人群、高加索人群、非裔美国人群、新疆维吾尔族人群SLC22A1基因rs34059508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新疆维吾尔族人群SLC22A1基因rs34059508位点等位基因A频率低于高加索人群(P<0.001)。亚洲人群、汉族人群、新疆维吾尔族人群SLC22A1基因rs4646277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新疆维吾尔族人群SLC22A1基因rs4646277位点等位基因T频率高于汉族人群(P<0.017)。19例有T2DM家族史者中12例(63.2%)发生SLC22A1基因突变,208例无T2DM家族史者SLC22A1基因突变率为77.9%(162/2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7,P=0.242)。结论新疆维吾尔族男性SLC22A1基因rs34059508、rs4646277位点突变率分别为0.4%、5.8%;未发现T2DM家族史对SLC22A1基因突变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生物利用度 slc22a1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维吾尔族
下载PDF
10例Gitelman综合征患者SLC12A3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艳 韩正斌 +2 位作者 邵乐平 栾健 刘军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9-424,共6页
目的:对青岛地区10例可疑Gitelman综合征患者致病基因SLC12A3和CLCNKB的突变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通过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突变分析。选取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共确定SLC12A3基因9个突变位点,其中3个为新突变位点,包括2个错义突变:G... 目的:对青岛地区10例可疑Gitelman综合征患者致病基因SLC12A3和CLCNKB的突变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通过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突变分析。选取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共确定SLC12A3基因9个突变位点,其中3个为新突变位点,包括2个错义突变:Glu429Lys,Ala264Gly;1个缺失突变:1740del C。6个已报道过的突变,其中包括5个错义突变:Cys430Gly,Asp486Asn,Ser283Tyr,Thr163Met,Arg913Gln;1个缺失突变:2877_2878del AC。10例患者中8例携带Ala264Gly纯合突变,4例携带Asp486Asn杂合突变,大部分患者为复合杂合突变。结论:本研究共发现9个突变位点,其中3个新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ELMAN综合征 突变 slc12A3基因
下载PDF
SLC22A1和CYP3A5基因多态性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伟 朱生东 +1 位作者 晁荣 董雪梅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100-2104,共5页
目的:评价SLC22A1(rs628031、rs683369)和细胞色素P450(CYP)3A5(rs776746)基因多态性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相关性。方法:以"有机阴离子转运体""细胞色素""基因多态性""伊马替尼"&qu... 目的:评价SLC22A1(rs628031、rs683369)和细胞色素P450(CYP)3A5(rs776746)基因多态性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相关性。方法:以"有机阴离子转运体""细胞色素""基因多态性""伊马替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SLC22A1""CYP3A5"为中文检索词,以"SLC22A1""CYP3A5""Cytochrome""Polymorphism""Imatinib""Chronic myeloid leukemia"为英文检索词,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学术总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SLC22A1(rs628031、rs683369)和CYP3A5(rs776746)基因多态性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疗效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起至2018年1月,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SLC22A1(rs628031、rs683369)和CYP3A5(rs776746)基因多态性与主要分子学反应率(MMR)、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率(CCy R)的关系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病例对照研究,合计1 70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SLC22A1(rs628031)GA+AA基因型患者MMR显著低于GG基因型[OR=0.58,95%CI(0.41,0.83),P<0.01];SLC22A1(rs683369)CG+GG基因型患者MMR显著低于CC基因型[OR=0.64,95%CI(0.42,0.96),P=0.03];CYP3A5(rs776746)AG+GG基因型患者CCy R显著高于AA基因型[OR=2.43,95%CI(1.12,5.27),P=0.02]。结论:SLC22A1和CYP3A5基因多态性可影响伊马替尼对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治疗结局,二者可作为伊马替尼的潜在疗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 slc22a1基因多态性 CYP3A5基因多态性 慢性髓性白血病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新疆地区941例新生儿聋病基因GJB2、SLC26A4、线粒体DNA 12S rRNA筛查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余勐 丁伟 +4 位作者 陆金山 张伦 兰兰 王秋菊 张劲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4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进行聋病易感基因和听力筛查,探讨聋病易感基因筛查应用于新生儿筛查的必要性,为制订防聋治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941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出生时采脐带血,采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结合直接测序的方法对3...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进行聋病易感基因和听力筛查,探讨聋病易感基因筛查应用于新生儿筛查的必要性,为制订防聋治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941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出生时采脐带血,采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结合直接测序的方法对3种国人常见耳聋易感基因(线粒体DNA 12S rRNA、GJB2、SLC26A4)突变热点进行筛查,运用SPSS 13.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种基因热点突变的总携带率为2.02%(19/941),GJB2基因235delC杂合突变9例(0.96%),SLC26A4基因IVS7-2A〉G杂合突变9例(0.96%),线粒体DNA 12S rRNA A1555G突变3例(0.32%),其中2例为复合突变(235delC杂合突变/IVS7-2A〉G杂合突变、1555A〉G均质突变/235delC杂合突变)。GJB2基因235delC杂合突变在维吾尔族和汉族新生儿中的携带率分别为0.36%(1/276)、1.19%(7/586);SLC26A4基因IVS7-2A〉G杂合突变在维吾尔族和汉族新生儿中的携带率分别为0.36%(1/276)、1.37%(8/586);线粒体DNA 12S rRNA 1555A〉G突变在维吾尔族和汉族新生儿中的携带率分别为0.72%(2/276)、0%。在维吾尔族和汉族新生儿中,以上三基因突变携带率不同,但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聋病易感基因筛查应用于维、汉族新生儿筛查必要且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基因筛查 线粒体DNA 12S rRNA GJB2基因 slc26A4基因
下载PDF
融合表达牛疱疹病毒Ⅰ型VP22基因和O型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的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应答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关平 吴涛 +1 位作者 黄勤锋 陈焕春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73-977,共5页
用小鼠模型评价融合表达牛疱疹病毒Ⅰ型VP22基因和O型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的DNA疫苗和不同免疫策略的免疫应答。用PCR方法扩增牛疱疹病毒Ⅰ型VP22基因和O型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分别克隆到pMD18-T载体并测序验证正确后将其克隆到质粒p... 用小鼠模型评价融合表达牛疱疹病毒Ⅰ型VP22基因和O型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的DNA疫苗和不同免疫策略的免疫应答。用PCR方法扩增牛疱疹病毒Ⅰ型VP22基因和O型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分别克隆到pMD18-T载体并测序验证正确后将其克隆到质粒pcDNA的相应位点获得质粒pcDNA-VP22-P12A3C。然后将BALB/c小鼠分成7组进行免疫。结果表明,DNA疫苗pcDNA-VP22-P12A3C诱导的细胞免疫水平超过了灭活疫苗,DNA疫苗与灭活疫苗联合免疫组体液免疫水平接近灭活疫苗组而细胞免疫水平远高于灭活疫苗组,为进一步研究VP22和P12A3C融合表达的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疱疹病毒Ⅰ型VP22基因 O型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 DNA疫苗 免疫应答
下载PDF
PDLIM5、SLC22A3和NKX3-1基因与前列腺癌患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惠娟 王建业 +10 位作者 史晓红 张耀光 刘铭 王鑫 王娜娜 陈鑫 梁思颖 魏东 赵帆 张毓洪 杨泽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04-411,共8页
目的:探索PDLIM5基因(rs17021918,T)、SLC22A3基因(rs9364554,C)和NKX3-1基因(rs1512268,A)与中国人群前列腺癌(PCa)患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24例PCa患者和138例正常对照者,对PDLIM5基因(rs17021918,T)﹑SLC22A3基... 目的:探索PDLIM5基因(rs17021918,T)、SLC22A3基因(rs9364554,C)和NKX3-1基因(rs1512268,A)与中国人群前列腺癌(PCa)患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24例PCa患者和138例正常对照者,对PDLIM5基因(rs17021918,T)﹑SLC22A3基因(rs9364554,C)和NKX3-1基因(rs1512268,A)进行两组间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差异分析,探讨各基因与患者的BMI、Gleason评分、PSA浓度、肿瘤分期、年龄等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采用MDR方法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①PDLIM5﹑SLC22A3和NKX3-1基因的风险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间组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3个位点与PCa的发病年龄、Gleason评分、PSA浓度以及病理分期等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③采用MDR方法分析PDLIM5基因、SLC22A3基因和NKX3-1基因的3个多态性位点的交互作用发现PDLIM5基因和NKX3-1基因之间,可能不存在有基因-基因交互作用,树状图分析说明PDLIM5基因与NKX3-1基因可能有协同作用。结论:PDLIM5、SLC22A3和NKX3-1基因可能与中国人群PCa患病风险无关联。而PDLIM5基因和NKX3-1基因之间对PCa患病风险的影响可能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LIM5基因 slc22a3基因 NKX3-1基因 前列腺癌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
下载PDF
肾脏特异性高表达基因SLC12A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低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文华 陈泽波 +1 位作者 倪梁朝 杨尚琪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03-405,共3页
目的验证肾脏特异性高表达基因SLC12A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低表达,初步研究该基因的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收集23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 目的验证肾脏特异性高表达基因SLC12A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低表达,初步研究该基因的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收集23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分别检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SLC12A1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SLC12A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SLC12A1表达量明显降低。该结果对进一步阐明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可能为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slc12A1基因 低表达 RT-PCR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