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0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gluon distribution with next-to-leading order splitting function at small-x^(*)
1
作者 陈京萱 王晓鹏 +2 位作者 蔡燕兵 陈旭荣 王倩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6期38-44,共7页
An approximated solution for the gluon distribution from DGLAP evolution equations with the NLO splitting function in the small-x limit is presented.We first obtain simplified forms of the LO and NLO splitting functio... An approximated solution for the gluon distribution from DGLAP evolution equations with the NLO splitting function in the small-x limit is presented.We first obtain simplified forms of the LO and NLO splitting functions in the small-x limit.With these approximated splitting functions,we obtain the analytical gluon distribution using the Mellin transform.The free parameters in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obtained by fitting the CJ15 gluon distribution data.We find that the asymptotic behavior of the gluon distribu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J15 data;however,the NLO results considering the"ladder"structure of gluon emission are slightly better than the LO results.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rrections from NLO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behavior of the gluon distribution in the small-x region.In addition,we investigate the DGLAP evolution of the proton structure function using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gluon distribution.The differential structure function reveals that our results have a similar tendency to the CJ15 data at small-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GLAP equation gluon distribution small-x structure function
原文传递
一款小角X射线散射遥控自动换样装置
2
作者 李夏 武海娟 +7 位作者 段启惠 谭映雷 周爱玉 韩庆夫 王美君 李志宏 陈建刚 李东风 《光散射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0,共7页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小角X射线散射(SAXS)实验中,非原位样品的测量通常占据较大比重。使用传统承载单个样品的样品架,实验效率低。本工作设计了一款用于同步辐射SAXS实验的自动换样装置,它一次可承载10个样品,使用无线遥控器在实验...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小角X射线散射(SAXS)实验中,非原位样品的测量通常占据较大比重。使用传统承载单个样品的样品架,实验效率低。本工作设计了一款用于同步辐射SAXS实验的自动换样装置,它一次可承载10个样品,使用无线遥控器在实验棚屋外即可遥控样品的移动、对光和曝光,提高了实验效率。本文简要介绍该装置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角X射线散射 样品架 遥控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溶致液晶的表征及相图绘制
3
作者 姜渝凯 王一涵 +3 位作者 张云恺 尉云平 马莹 杜娜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4期114-118,共5页
该实验以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_(14)TAB-水二元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偏光显微镜和目视观察法详细研究体系的各向同(异)性、双折射、偏光织构等光学性质和相行为,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技术表征溶致液晶相的结构和参数,并绘制其二元相图。... 该实验以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_(14)TAB-水二元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偏光显微镜和目视观察法详细研究体系的各向同(异)性、双折射、偏光织构等光学性质和相行为,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技术表征溶致液晶相的结构和参数,并绘制其二元相图。该实验在原有综合化学实验的基础上拓展研究体系,降低实验成本,提升实验准确性,可帮助学生在了解溶致液晶表观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其微观结构,掌握表征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激发学生对物理化学实验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科学逻辑思维的拓展和实验技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致液晶 表面活性剂 双折射 小角X射线散射
下载PDF
小样本下基于改进ACGAN数据增强的X射线矿石图像分类方法
4
作者 王文 何剑锋 +6 位作者 朱文松 李卫东 聂逢君 夏菲 汪雪元 钟国韵 瞿金辉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32,共11页
针对工业领域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矿石进行在线分类时,矿石样本稀少导致的模型过拟合、分类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X射线透射成像技术的矿石数据增强分类方法。该方法基于改进辅助生成对抗网络(Enhance-based Classification ACGAN-... 针对工业领域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矿石进行在线分类时,矿石样本稀少导致的模型过拟合、分类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X射线透射成像技术的矿石数据增强分类方法。该方法基于改进辅助生成对抗网络(Enhance-based Classification ACGAN-gp, EC-ACGAN-gp),采用卷积和连续残差块构建判别器和生成器,引入注意力机制捕捉矿石细节特征,生成高质量样本扩充原始数据集,同时使用带梯度惩罚的Wasserstein距离重构判别器的损失函数提高对抗训练的稳定性,避免模式崩溃。通过增加辅助分类器重建样本标签信息,最终实现矿石样本的类别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矿石品位分类的精准预测,准确率可达89.62%,比现有传统方法提高3.98%。该模型生成的矿石样本泛化性良好,能够显著提高小样本数据集的泛化性,在SVM、LeNet5、VGGNet、ResNet上测试,精度分别提升了2.83%、2.36%、1.89%和3.74%,可进一步用于提升其他分类模型在矿石品位预测方面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分类 小样本 数据增强 辅助生成对抗网络 X射线成像 自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术前C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脏层胸膜浸润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杨扬 王健 +6 位作者 杨光钊 茅国群 徐文杰 刘珺 杨昭 李伟 谢宗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目的:探讨术前C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脏层胸膜浸润(VP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48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的资料,按收集时间分为训练集362例和验证集127例,2个数据集根据弹力纤维染色结果各分为VPI组和无VPI组。训... 目的:探讨术前C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脏层胸膜浸润(VP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48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的资料,按收集时间分为训练集362例和验证集127例,2个数据集根据弹力纤维染色结果各分为VPI组和无VPI组。训练集中,VPI组57例,无VPI组305例;验证集中,VPI组15例,无VPI组112例。总结VPI组和无VPI组病理特征、临床资料及CT征象,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VPI的独立风险因素并构建联合模型;采用ROC曲线比较各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在训练集中,VPI组与无VPI组在结节类型、空气支气管征、胸膜接触类型、实性接触长度、长径、短径、最小CT值(CT_(min)值)和平均CT值(CT_(mean)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剔除混杂因素,筛选出实性接触长度和胸膜接触类型为鉴别VPI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1),实性接触长度的最佳截断值为8.5 mm,敏感度为80.7%,特异度为55.4%。在训练集中,由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所建立的模型1、由2个独立风险因素建立的模型2和实性接触长度3种模型的AUC分别为0.775、0.755和0.734;在验证集中,模型1、模型2和实性接触长度3种模型的AUC分别为0.789、0.740和0.682。3种模型间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性接触长度和胸膜接触类型可作为鉴别VPI的独立风险因素,可为临床术前决策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脏层胸膜浸润 非小细胞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实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D-L1蛋白表达状态
6
作者 徐刚 陈鹏 +1 位作者 纪伟 谢宗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913-920,共8页
目的:基于CT影像组学预测实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蛋白表达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NSCLC且影像学上肿瘤表现为实性的患者116例... 目的:基于CT影像组学预测实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蛋白表达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NSCLC且影像学上肿瘤表现为实性的患者116例,其中鳞癌55例,腺癌61例,分析其临床与影像资料,筛选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临床模型。将图像导出并对其平扫及动脉期图像进行配准,手动逐层勾画肿瘤的感兴趣区域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经过特征筛选后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计算每例患者影像组学评分,将影像组学评分与临床独立预测因子进行联合构建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模型诊断效能,使用决策分析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模型的临床效用,利用DeLong检验评估模型之间差异。此外,按鳞癌和腺癌两种病理分型进行分组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空洞和影像组学评分是预测PD-L1表达的临床独立预测因子(空洞有优势比为3.624,影像组学优势比为2.532)。列线图的诊断表现(训练组AUC vs验证组AUC:0.861 vs 0.803)优于影像组学模型(AUC:0.847 vs 0.777)和临床模型(AUC:0.608 vs 0.570)。决策曲线表明,列线图相比与临床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亚组分析中,列线图仍然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且在鳞癌组中的诊断效能优于腺癌组。结论:CT影像组学列线图能够在术前有效的预测实性NSCLC组织PD-L1蛋白表达状态,能够为临床方案选择和术前决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列线图 影像组学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钼靶X线诊断乳腺小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7
作者 贾联防 张启勋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3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钼靶X线诊断乳腺小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乳腺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钼靶X线诊断乳腺小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乳腺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DCE-MRI、钼靶X线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分析DCE-MRI、钼靶X线及两者联合诊断乳腺小结节良恶性的效果。结果病理的检查结果显示,40例为恶性结节,60例为良性结节。DCE-MRI+钼靶X线的灵敏度(95.00%)、特异度(98.33%)以及准确度(97.00%),相比于DCE-MRI、钼靶X线单独诊断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21、6.411、12.615,P均<0.05)。DCE-MRI+钼靶X线对于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原位癌、乳房佩吉特病合并导管原位癌的诊断符合率相比于DCE-MRI、钼靶X线单独诊断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比于DCE-MRI或钼靶X线,DCE-MRI+钼靶X线诊断恶性乳腺小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更高,可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钼靶X线 乳腺小结节 诊断效能值
下载PDF
基于PET/CT不同勾画方法测量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代谢体积的差异性研究
8
作者 朱俊辉 李思叶 +4 位作者 黄子康 王静 周伟 陈薏帆 朱玉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PET/CT不同勾画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代谢参数测量的影响及可重复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经病理确诊的NSCLC患者资料,测量原发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采取自适应迭代算法(AIA)、固定阈值法(以2.5、3、4为阈... 目的:探讨基于PET/CT不同勾画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代谢参数测量的影响及可重复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经病理确诊的NSCLC患者资料,测量原发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采取自适应迭代算法(AIA)、固定阈值法(以2.5、3、4为阈值)及相对阈值法(以40%、50%为阈值)测量肿瘤代谢体积(MTV)及糖酵解总量(TLG),比较不同勾画方法所获代谢参数的差异,并分析2位医师测量一致性。结果:不同勾画方法所测M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59,P=0.011),而TL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13,P=0.698)。对于固定阈值法和相对阈值法,阈值越高,测得的MTV和TLG越小,其中相对阈值法测得的MTV和TLG较小。不同勾画方法测得的SUVmax、MTV和TLG可重复性均非常高。2位医师测量的SUVmax、MTV及TLG的一致性均极强(均ICC>0.99)。不同勾画方法中相对阈值法(以40%为阈值)无需手动调整次数占比最大,为18.32%,其勾画准确率最高,为9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48,P=0.038)。结论:不同勾画方法测得的MTV、TLG的重复性非常高,但测得的MTV之间存在差异,其中以40%为阈值的勾画方法无需手动调整的次数最多,勾画准确率为91.14%,建议在临床工作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勾画 重复性 代谢参数
下载PDF
放射组学特征联合CT影像学征象对周围型肺癌胸膜浸润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刘心悦 潘佳雯 +3 位作者 应海峰 周宝鹤 陈春妙 王祖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放射组学特征与CT影像学征象相结合在预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胸膜浸润(VPI)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NSCLC患者398例,根据有无胸膜浸润将患者分为阴性组209例和阳性组189例,评估所有患者的CT征象。... 目的探讨放射组学特征与CT影像学征象相结合在预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胸膜浸润(VPI)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NSCLC患者398例,根据有无胸膜浸润将患者分为阴性组209例和阳性组189例,评估所有患者的CT征象。以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到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随机森林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纹理特征模型、CT影像学特征模型和联合预测模型),用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性能。结果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在平均直径、平均CT值、密度、病灶与胸膜的关系(RAP)分型、胸膜凹陷征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平均直径、密度、RAP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是VPI的独立预测因子。共选出786个纹理参数,通过mRMR和LASSO特征分析识别出12个具有预测意义的纹理特征。RF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联合预测模型对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915、0.887,且联合预测模型的AUC分别显著高于纹理特征模型和CT影像学特征模型(0.915 vs 0.856 vs 0.852;0.887 vs 0.855 vs 0.827);联合预测模型的特异度也高于纹理特征模型和CT影像学特征模型(91.2%vs 88.2%vs 85.3%;94.1%vs 85.3%vs 70.6%)。结论放射组学特征联合CT影像学征象可有效预测直径≤3.0 cm周围型NSCLC患者胸膜浸润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膜浸润 放射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能谱CT定量参数联合NLR、CAR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自超 吴志刚 +1 位作者 万洪晓 杜嘉慧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联合NLR、CAR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114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患者行胸部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记录平...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联合NLR、CAR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114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患者行胸部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记录平扫有效原子序数(Eff-Z)、病灶处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VP)和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AP)、碘浓度差值(ICD)。术前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水平,计算并记录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水平/白蛋白比值(CAR)。患者术后门诊随访2年,观察是否发生复发转移。结果:术后复发转移与未复发转移NSCLC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家族肿瘤史、吸烟史和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复发转移组患者中临床分期为Ⅱ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显著高于术后无复发转移组(P<0.05)。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Eff-Z、NICVP、NICAP、ICD均低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NLR、CAR均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Eff-Z、NICAP、NLR、CAR水平是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如下:Logit(P)=-0.179+1.211×TNM分期+1.161×淋巴结转移+(-0.209)×Eff-Z+(-0.368)×NICAP+0.842×NLR+0.934×CAR。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模型预测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958(95%CI:0.920~0.997,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0%和85.4%,优于各指标的单独预测效能。结论:联合应用临床病理特征、能谱CT定量参数及NLR、CAR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效能较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能谱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水平/白蛋白比值 复发转移
下载PDF
LUNX基因作为与免疫细胞浸润相关的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生物标志物
11
作者 鲁欣然 王宁 +3 位作者 刘志强 赵月霞 曹新桥 刘晓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7-1202,共6页
目的:研究肺特异性X蛋白(LUNX)基因是否可作为免疫细胞浸润相关的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衡水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2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检测其癌组织、癌旁组织LUNX基因表达量,分析LUNX基因与肿... 目的:研究肺特异性X蛋白(LUNX)基因是否可作为免疫细胞浸润相关的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衡水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2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检测其癌组织、癌旁组织LUNX基因表达量,分析LUNX基因与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预后生存状态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非小细胞肺癌组织LUNX基因表达量、阳性率升高,且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有关(P<0.05)。GEPIA数据库分析显示LUNX基因在其他组织中仅有少量表达或不表达,在LUAD、LUSC中表达升高(P<0.05)。LUNX基因、LUNX基因拷贝数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有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LUNX基因高表达与患者生存预后有关(P<0.05)。结论:LUNX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影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导致免疫微环境失衡,是引起患者预后死亡的重要机制。因此,可作为评价免疫细胞浸润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特异性X蛋白 免疫细胞浸润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CT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与病理类型及靶向治疗远期预后的关系分析
12
作者 温建安 舒进鹏 +2 位作者 周旭嘉 陈涛 赵艳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CT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与病理类型及靶向治疗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行CT动态增...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CT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与病理类型及靶向治疗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行CT动态增强扫描,获取定量参数[灌注值、强化峰值(PH)、肿块强化达到峰值时间(Tp)],并根据患者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30例)和存活组(86例),分析灌注值、PH、Tp与病理类型及靶向治疗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治疗前,不同病理类型患者CT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灌注值、PH水平下降,Tp更大(均P<0.05)。治疗后,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灌注值、PH水平更低,Tp更大(P<0.05)。ROC曲线显示,灌注值预测NSCLC患者远期预后的AUC和截点值分别为0.822、0.19 mL·min^(-1)·mL^(-1),PH预测的AUC和截点值分别为0.780、57.61 HU,Tp预测的AUC和截点值分别为0.741、89.92 s;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60,高于单一参数预测(P<0.05)。结论:NSCLC患者CT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与病理类型无关,与靶向治疗远期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态增强扫描 定量参数 病理类型 靶向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与肺腺癌生物学效应影像特征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王旭 张强 +1 位作者 庄翔 张明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0期23-28,33,共7页
目的:探究肺腺癌(LAD)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与CT特征与相对酸化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3年7月于包头市肿瘤医院就诊的经病理证实为LAD的75例患者。所有受试者都接受了EGFR突变状态检测,并在治疗前行胸部CT检查,... 目的:探究肺腺癌(LAD)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与CT特征与相对酸化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3年7月于包头市肿瘤医院就诊的经病理证实为LAD的75例患者。所有受试者都接受了EGFR突变状态检测,并在治疗前行胸部CT检查,由两名医师评价肺部CT特征与相对酸化率,统计分析肺部CT特征、相对酸化率与EGFR突变状态的关系,选出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5例肺LAD者中,EGFR突变型45例,野生型30例,EGFR突变在女性患者中常见,胸部CT扫描常表现血管集束征、周围牵拉肺气肿、肿瘤最大径小、相对酸化率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大径、相对酸化率均是影响发生突变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在LAD患者中,血管集束征、周围牵拉肺气肿、最大径小、相对酸化率低的女性患者可能提示存在EGFR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非小细胞肺癌脏层胸膜侵犯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俊君 陈小波 +2 位作者 胡恒肖 王宽宏 陈鑫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60-266,305,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CT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并联合常规影像主观特征及临床信息建立的联合预测模型对术前预测NSCLC脏层胸膜侵犯(VP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家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且病理结果明确VPI状态的NSCLC病人385例,... 目的探讨基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CT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并联合常规影像主观特征及临床信息建立的联合预测模型对术前预测NSCLC脏层胸膜侵犯(VP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家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且病理结果明确VPI状态的NSCLC病人385例,分析其术前胸部增强CT影像和临床资料。以一家医院的311例病人作为训练集(VPI组144例,无VPI组167例),以另一家医院的74例病人作为验证集(VPI组24例,无VPI组50例)评估CT影像主观特征。采用半自动分割方法获取肿瘤感兴趣体积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筛选最优的影像组学特征,并基于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影像组学标签)。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与VPI相关的临床和常规影像特征,建立临床-常规影像预测模型。将筛选的临床、常规影像特征和影像组学标签基于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3种模型预测VPI的效能。结果共提取944个影像组学特征,最终筛选出与VPI相关的14个影像组学特征以及2个临床-常规影像特征。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分别为0.785和0.717;临床-常规影像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721和0.690;联合模型的AUC分别为0.829和0.748,联合模型的AUC值最高,其基于最大约登指数的最佳截断值为0.514,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56、0.771、0.743和0.743、0.750、0.740。结论由术前CT影像组学特征和常规影像主观特征及临床信息构建的联合模型有助于预测NSCLC病人VPI,可协助临床决策,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脏层胸膜侵犯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SPOC的“三环五育一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应用——以母婴护理X证书培训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启立 石少婷 +2 位作者 邢世波 王莉莉 李倩倩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3期74-78,共5页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以母婴护理X证书培训课程为例,构建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的“三环五育一融合”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信息化水平和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母婴护理 X证书
下载PDF
基于^(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分析不同机器学习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16
作者 于军 杨雪 +5 位作者 李洋 毕晓峰 任东栋 任春玲 黄磊 张莺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039-1046,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治疗前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CT影像组学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隐匿性淋巴结转移(OLM)的价值,分析不同机器学习模型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宁波明... 目的探讨基于治疗前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CT影像组学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隐匿性淋巴结转移(OLM)的价值,分析不同机器学习模型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宁波明州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并行根治性手术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NSCLC患者324例(男186例,女138例,年龄36~85岁),其中OLM阴性258例,阳性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7:3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226例)与验证集(98例)。使用LIFEx 7.4.3软件提取病灶PET/CT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算法进行特征筛选,构建3种机器学习模型:逻辑回归(LR)模型、支持向量机(SVM)模型、随机森林(RF)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各种模型的预测效能,并采用决策曲线(DCA)分析各种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从PET/CT图像中共提取出250个影像组学特征,经LASSO算法最终筛选出8个组学特征,包括4个PET特征[直方图(HISTO)_均匀性(Uniformity)、灰度共生矩阵(GL-CM)_差熵(DE)、灰度游程长度矩阵(GLRLM)_短行程低灰度强调(SRLGLE)、灰度区域大小矩阵(GLSZM)_小区域低灰度强调(SZLGLE)],4个CT特征[形态(MORPH)_质量中心偏移(CMS)、HISTO_四分位离散系数(QCD)、HISTO_最大直方图梯度(MHG)、GLSZM_大区域强调(LZE)]。在构建的3种机器学习模型中,以SVM模型预测效能最优,其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846、0.849;LR模型在训练集与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696、0.711;RF模型在训练集与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943、0.568,存在明显的过拟合现象。DCA分析显示,SVM模型及LR模型均具有较好的净获益与临床价值。结论基于^(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分析可有效预测NSCLC患者是否存在OLM,SVM模型预测性能最佳,可辅助临床决策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基础对照分析
17
作者 苟万能 蒋中灿 +1 位作者 邓静 付良培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1489-1493,共5页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的典型CT影像学特征及对应的病理生理基础,以期提高对SCLC的认识及诊断。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36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SCL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其CT平扫、CT增强图像征象及病理基础进行对照分...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的典型CT影像学特征及对应的病理生理基础,以期提高对SCLC的认识及诊断。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36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SCL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其CT平扫、CT增强图像征象及病理基础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男28例,女8例;中位年龄62.05岁。CT检查显示为中央型SCLC 31例(左肺上叶7例、左肺下叶5例、左肺门5例、右肺上叶3例、右肺下叶4例和右肺门7例),其中冰冻纵隔20例,冰冻肺门12例,针尖样气管9例,血管包埋征16例,胸腔积液清澈征10例,沼泽地样强化22例,鸭蹼征6例,肿块边缘圆钝征6例,微小沙粒样钙化征5例;周围型SCLC 5例(右下肺、右肺上叶、左下肺各1例和左肺上叶2例),其中娘小崽大征2例,蠕虫征3例,胸膜下山丘征1例,肿块边缘桃尖征1例;继发改变为胸膜腔积液15例,阻塞性肺炎5例,阻塞性肺不张2例。结论SCLC病理基础均与SCLC癌细胞核大深染、细胞质少、细胞致密、瘤巢松散/混乱、纤维成分少、增值时间短、生长迅速、收缩力很弱、侵袭力强、病灶较软、易受推压变形等特点有关。SCLC虽然表现多样,但均有一些典型影像学征像,具有特征性,但确诊仍需结合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神经内分泌肿瘤 燕麦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冰冻纵隔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薄层扫描及动态增强检查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18
作者 赵莹莹 王二君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23-26,共4页
目的评估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CT)薄层扫描及动态增强检查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周围型小肺癌患者204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评估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CT)薄层扫描及动态增强检查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周围型小肺癌患者20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理结果分成肺癌组(135例)与肺炎组(69例),统计对比两组CT影像特征,分析CT薄层扫描以及动态增强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不规则形病灶、边界模糊、毛刺状边界、空泡、强化、血管侵犯占比均高于肺炎组(P<0.05);CT薄层平扫、动态增强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CT薄层平扫、动态增强(P<0.05);CT薄层扫描平扫、动态增强联合诊断分期结果和病理结果kappa值为0.916,高于单一检查方式(P<0.05)。结论CT薄层扫描联合动态增强检查应用于周围型小肺癌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并能为临床分期鉴别提供可参考依据,便于临床早期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 薄层扫描 动态增强 周围型小肺癌
下载PDF
热定形工艺对高强型聚酯工业丝结构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张颖 宋明根 +2 位作者 姬洪 陈康 张先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3-51,共9页
为探究不同热定形温度获得的高强型聚酯工业丝性能差异的内在结构因素,对3种高强型聚酯工业丝的结构性能进行对比。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和广角X射线衍射方法对其多尺度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合力学性能及热收缩等结果,明确不同热定形工艺对... 为探究不同热定形温度获得的高强型聚酯工业丝性能差异的内在结构因素,对3种高强型聚酯工业丝的结构性能进行对比。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和广角X射线衍射方法对其多尺度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合力学性能及热收缩等结果,明确不同热定形工艺对高强型工业丝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定形温度主要影响聚酯工业丝非晶区取向和片晶结构;相比于高强中缩(HTMS)和高强(HT)聚酯工业丝,高强低伸型(HTLE)聚酯工业丝的热定形温度低,高倍牵伸产生的伸直非晶区分子链在较低热定形温度下并未及时排入晶格形成结晶,而发生了小幅的回复,导致HTLE聚酯工业丝表现出非晶区取向高、结晶度低、晶粒尺寸小与片层倾斜角较大的结构特点,从而使断裂伸长率最小、初始弹性模量最大、尺寸稳定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型聚酯工业丝 结晶结构 片晶结构 小角X射线散射 广角X射线衍射 力学性能 热定形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在鉴别良恶性小肾肿瘤的价值
20
作者 于永梅 牟鑫 +3 位作者 张恒 王敏 陈明井 潘冬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624-1628,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良恶性小肾肿瘤(直径≤4 cm)的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为恶性小肾肿瘤患者151例,良性小肾肿瘤患者49例。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将200例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140例及验证集60例,分别于肾皮髓质... 目的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良恶性小肾肿瘤(直径≤4 cm)的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为恶性小肾肿瘤患者151例,良性小肾肿瘤患者49例。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将200例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140例及验证集60例,分别于肾皮髓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逐层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进行降维,建立单独期相模型和联合期相模型共7个模型:1)皮髓质期;2)实质期;3)排泄期;4)皮髓质期-实质期;5)皮髓质期-排泄期;6)实质期-排泄期;7)三期联合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使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间的效能差异。结果三期联合模型的鉴别效能(训练集AUC为0.931;验证集AUC为0.870)高于两两联合模型和单独期相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髓质期-实质期模型的鉴别效能(训练集AUC为0.913,验证集AUC为0.832)高于皮质期-排泄期模型、实质期-排泄期模型和单独期相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期相模型中皮髓质期模型鉴别效能最佳,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值分别为0.841和0.760。结论三期联合模型及皮髓质期-实质期模型可进一步提高鉴别诊断良恶性小肾肿瘤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肾肿瘤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