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火工艺对CuPb24Sn1轴瓦材料金相的影响
1
作者 沈文法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12期8-9,共2页
在铜铅合金轴瓦材料中,合金金相的好坏对材料的使用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对不同退火温度、时间和气氛下的CuPb24Sn1轴瓦合金材料金相组织进行实验。实验发现,退火温度为790℃、退火时间为25~30min以及V(N_(2))/V(H_(2))=1:2的退火气氛下,... 在铜铅合金轴瓦材料中,合金金相的好坏对材料的使用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对不同退火温度、时间和气氛下的CuPb24Sn1轴瓦合金材料金相组织进行实验。实验发现,退火温度为790℃、退火时间为25~30min以及V(N_(2))/V(H_(2))=1:2的退火气氛下,能够制造出金相等级较高的轴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b24sn1 轴瓦材料 退火工艺 金相组织
下载PDF
抗纹枯病、根腐病的转SN1基因小麦的获得与鉴定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金凤 杜丽璞 +4 位作者 李钊 黄素萍 叶兴国 冯斗 张增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3-779,共7页
SN1是源于马铃薯的一种抗菌肽,可以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小麦纹枯病(主要病原菌为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和根腐病(主要病原菌为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是小麦的主要土传真菌病害。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 SN1是源于马铃薯的一种抗菌肽,可以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小麦纹枯病(主要病原菌为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和根腐病(主要病原菌为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是小麦的主要土传真菌病害。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SN1基因的单子叶植物表达载体pA25-SN1,它受玉米泛素(ubiquitin)启动子的控制;采用基因枪法将pA25-SN1转化小麦推广品种扬麦18幼胚愈伤组织4000块,获得203株再生植株,通过PCR检测出阳性植株55株,转化率为1.38%。对外源SN1转基因小麦T0~T2代植株,进行目标基因的PCR、Southern blot、RT-PCR、荧光定量RT-PCR(Q-RT-PCR)分析和小麦纹枯病菌与根腐病菌接种及其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转入的SN1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小麦的基因组中,能够在转基因小麦中遗传、转录与表达。SN1基因的表达提高了转基因植株对小麦纹枯病和根腐病的抗性,其抗病性可以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1基因 转基因小麦 小麦纹枯病菌 小麦根腐病菌 抗性
下载PDF
不同牛种CSN1S1基因启动子区SNP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永强 龚俞 +2 位作者 焦仁刚 惠嫣婷 刘若余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9-553,共5页
为研究牛CSN1S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选择产奶性能差异较大的贵州荷斯坦奶牛和务川黑牛构建不同DNA池,设计1对引物分别扩增2个牛种CSN1S1基因5'调控区及第1外显子部分序列总长1035bp。结果表明:CSN1S1基因5'调控区存在3个新SNPs位... 为研究牛CSN1S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选择产奶性能差异较大的贵州荷斯坦奶牛和务川黑牛构建不同DNA池,设计1对引物分别扩增2个牛种CSN1S1基因5'调控区及第1外显子部分序列总长1035bp。结果表明:CSN1S1基因5'调控区存在3个新SNPs位点:G-531A、C-706T、T-761C,2个牛品种在各位点表现出不同多态性特征。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CSN1S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及转录因子结合位点,SNP位点造成核心启动子区2个重要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消失,而产生3个新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前后RNA二级结构有明显改变,目标序列未发现CpG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确定CSN1S1启动子功能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1S1 SNP 启动子 贵州荷斯坦奶牛 务川黑牛
下载PDF
(Sn1-x,Ni2x)O2纳米颗粒膜的制备及半导体性能
4
作者 刘海峰 彭同江 +2 位作者 贾锐军 孙红娟 马国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2-425,429,共5页
为提高SnO2的半导体性能,以分析纯SnCl2.2H2O和NiCl2.6H2O为主要原料,控制不同n(Ni2+)/n(Sn2+),利用溶胶凝胶-浸渍提拉法制备了(Sn1-x,Ni2x)O2纳米颗粒膜及半导体元件。用XRD、AF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Sn1-x,Ni2x)O2... 为提高SnO2的半导体性能,以分析纯SnCl2.2H2O和NiCl2.6H2O为主要原料,控制不同n(Ni2+)/n(Sn2+),利用溶胶凝胶-浸渍提拉法制备了(Sn1-x,Ni2x)O2纳米颗粒膜及半导体元件。用XRD、AF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Sn1-x,Ni2x)O2元件的半导体性能。结果表明,(Sn1-x,Ni2x)O2纳米颗粒膜表面椭球形颗粒排列致密,尺寸约30 nm,(Sn1-x,Ni2x)O2为金红石型结构,但Ni2+代替了SnO2晶格中的部分Sn4+,使其晶胞参数a轴长平均减小0.000 4 nm,c轴长平均减小0.000 3 nm;随n(Ni2+)/n(Sn2+)由0.006增大到0.03,(Sn1-x,Ni2x)O2的晶粒尺寸由约45 nm减小至约18 nm;随温度由30℃上升至150℃,n型(Sn1-x,Ni2x)O2半导体元件的电阻约减小至其10%,而纯净SnO2元件的电阻仅约减小至其15%;随n(Ni2+)/n(Sn2+)的增大,离子化杂质散射增强,(Sn1-x,Ni2x)O2内部载流子迁移率下降,元件在150℃左右的电阻也由4.8 kΩ增大至12.1 MΩ,提高了元件的半导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1-x Ni2x)O2纳米颗粒膜 半导体 功能材料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2Sn1-xCexO4 with blue luminescence originating from Ce^4+ charge transfer transition 被引量:1
5
作者 符史流 尹涛 柴飞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3129-3133,共5页
Ce^4+-doped Ca2SnO4 with a one-dimensional structure, which emits bright blue light, is prepared by using a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 The x-ray diffrac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e^4+ ions doped in Ca2SnO4 occupy... Ce^4+-doped Ca2SnO4 with a one-dimensional structure, which emits bright blue light, is prepared by using a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 The x-ray diffrac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e^4+ ions doped in Ca2SnO4 occupy the Sn^4+ sites. The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spectra of Ca2Sn1-xCexO4 appear to have broad bands with peaks at - 268nm and -442nm, respectively. A long excited-state lifetime (-83μs) for the emission from Ca2Sn1-xCexO4 suggests that the luminescence originates from a ligand-to-metal Ce^4+ charge transfer (CT). The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Ca2Snl_xCexO4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those of Sr2CeO4, which is the only material reported so far to show Ce^4+ CT luminescence. More interestingly,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emission intensity of Ca2Sn1-xCexO4 with a small doping concentration (x - 0.03)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Sr2CeO4 in which the concentration of active centre is 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sn1-xCexO4 Ce^4+-O^2- charge transfer luminescent property
下载PDF
挤压工艺对Mg5Sn1Mn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刘红燕 程扬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7-159,共3页
在不同的挤压温度和挤压速度下制备了Mg5Sn1Mn镁合金,并进行了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挤压温度从340℃提高到430℃或挤压速度从6 mm/s增加到15 mm/s时,Mg5Sn1Mn镁合金的晶粒先细化后粗化,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 在不同的挤压温度和挤压速度下制备了Mg5Sn1Mn镁合金,并进行了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挤压温度从340℃提高到430℃或挤压速度从6 mm/s增加到15 mm/s时,Mg5Sn1Mn镁合金的晶粒先细化后粗化,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先增大后减小。优选的挤压温度为400℃、挤压速度为12mm/s。在该挤压工艺下Mg5Sn1Mn镁合金晶粒呈等轴晶分布,组织均匀,第二相颗粒状弥散分布在基体中,室温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358、262 MPa、2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5sn1Mn镁合金 挤压工艺 挤压温度 挤压速度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造币材料CuAl5Zn5Sn1铸锭表面夹渣控制
7
作者 刘月梅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3-206,共4页
铜合金CuAl5Zn5Sn1因其强度高,耐蚀性、色泽性、加工性能好而作为一种新型造币材料。铸锭研制时遇到的主要难题是表面夹渣控制。通过分析铸锭表面夹渣产生的原因,从铸造方式、除渣方法、铸造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改进,表面夹渣问题得到... 铜合金CuAl5Zn5Sn1因其强度高,耐蚀性、色泽性、加工性能好而作为一种新型造币材料。铸锭研制时遇到的主要难题是表面夹渣控制。通过分析铸锭表面夹渣产生的原因,从铸造方式、除渣方法、铸造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改进,表面夹渣问题得到解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5Zn5sn1 铸锭 表面夹渣控制
下载PDF
低钼锡比催化剂中钼的价态对甲醇氧化制甲缩醛反应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王佳 高秀娟 +6 位作者 宋法恩 张俊峰 王晓星 张涛 谭猗生 韩怡卓 张清德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6,共9页
采用两步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低Mo/Sn比(1∶20,物质的量比)催化剂,并考察了锡前驱体焙烧温度对甲醇氧化制甲缩醛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XRD、Raman、FT-IR、XPS、NH_(3)-TPD及H_(2)-TPR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表面性质、氧化... 采用两步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低Mo/Sn比(1∶20,物质的量比)催化剂,并考察了锡前驱体焙烧温度对甲醇氧化制甲缩醛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XRD、Raman、FT-IR、XPS、NH_(3)-TPD及H_(2)-TPR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表面性质、氧化还原性及钼物种价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Mo1Sn20-600℃Sn催化剂上,反应温度为140℃时,甲醇转化率及甲缩醛选择性分别达30.0%及90.0%。锡前驱体焙烧温度的变化主要影响了Mo1Sn20催化剂的结构、钼物种的价态及存在状态,进而影响其催化活性;高温焙烧的锡前驱体更有利于Mo1Sn20催化剂中甲醇活化的活性位点Mo^(6+)物种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低温氧化 甲缩醛 Mo1Sn20催化剂 Mo^(6+)物种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南1井奥陶系原油中乙基桥键金刚烷化合物的二维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余晓 马安来 +2 位作者 李贤庆 朱秀香 费剑炜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7-337,共11页
运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方法(GC×GC-TOFMS)从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顺南1井奥陶系原油中定量检测到81个1~3笼的乙基桥键金刚烷化合物,包括47个乙基桥键单金刚烷化合物,总含量为27594.0μg/g;32个乙基桥键双金刚烷化合物... 运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方法(GC×GC-TOFMS)从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顺南1井奥陶系原油中定量检测到81个1~3笼的乙基桥键金刚烷化合物,包括47个乙基桥键单金刚烷化合物,总含量为27594.0μg/g;32个乙基桥键双金刚烷化合物,总含量为4415.1μg/g;2个乙基桥键三金刚烷系列化合物,总含量为16.8μg/g;建立了金刚烷—乙基桥键金刚烷的二维色谱保留指数图版。结果显示,金刚烷类和乙基桥键金刚烷类化合物保留时间位置具有如下关系:单金刚烷系列<乙基桥键单金刚烷系列<双金刚烷系列<乙基桥键双金刚烷系列<三金刚烷系列<乙基桥键三金刚烷系列<四金刚烷系列。作为石油中热稳定性最高的饱和烃类,乙基桥键金刚烷化合物的定量分析结果,有望为原油裂解和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等油藏次生改造作用提供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桥键金刚烷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奥陶系 顺南1井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Cosmological Inconstant, Supernovae 1a and Decelerating Expansion
10
作者 Russell Bagdoo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AS 2023年第5期692-721,共30页
In 1998, two groups of astronomers, one led by Saul Perlmutter and the other by Brian Schmidt, set out to determine the deceleration—and hence the total mass/energy—of the universe by measuring the recession speeds ... In 1998, two groups of astronomers, one led by Saul Perlmutter and the other by Brian Schmidt, set out to determine the deceleration—and hence the total mass/energy—of the universe by measuring the recession speeds of type la supernovae (SN1a), came to an unexpected conclusion: ever since the universe was about 7 billion years old, its expansion rate has not been decelerating. Instead, the expansion rate has been speeding up. To justify this acceleration, they suggested that the universe does have a mysterious dark energy and they have emerged from oblivion the cosmological constant, positive this tim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mage of an inflationary universe. To explain the observed dimming of high-redshift SN1a they have bet essentially on their distance revised upwards. We consider that an accelerated expansion leads right to a “dark energy catastrophe” (i.e., the chasm between the current cosmological vacuum density value of 10 GeV/m<sup>3</sup> and the vacuum energy density proposed by quantum field theory of ~10<sup>122</sup> GeV/m<sup>3</sup>). We suppose rather that the universe knows a slowdown expansion under the positive pressure of a dark energy, otherwise called a variable cosmological constant. The dark luminosity of the latter would be that of a “tired light” which has lost energy with distance. As for the low brilliance of SN1a, it is explained by two physical processes: The first relates to their intrinsic brightness—supposedly do not vary over time—which would depend on the chemical conditions which change with the temporal evolution;the second would concern their apparent luminosity. Besides the serious arguments already known, we strongly propose that their luminosity continually fades by interactions with cosmic magnetic fields, like the earthly PVLAS experiment which loses much more laser photons than expected by crossing a magnetic field. It goes in the sense of a “tired light” which has lost energy with distance, and therefore, a decelerated expansion of the universe. Moreover, we propose the “centrist” principle to complete the hypothesis of the cosmological principle of homogeneity and isotropy considered verified. Without denying the Copernican principle, he is opposed to a “spatial”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which accelerates the world towards infinity. The centrist principle gives a “temporal” and privileged vision which tends to demonstrate the deceleration of expa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iable Cosmological Constant sn1a Dark Energy Catastrophe Theory of Relation Deceleration of the Expansion PVLAS Experiment Tired Light Centrist Principle
下载PDF
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载体分布及功能 被引量:12
11
作者 周济宏 李幼生 +3 位作者 洪志坚 胡心宝 解伟光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77-681,共5页
目的:谷氨酰胺是肠道细胞的主要氧化燃料,必须通过载体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研究IEC-6细胞膜上分布的谷氨酰胺载体种类及其功能。方法:体外培养肠黏膜上皮细胞株IEC-6,检测细胞膜上不同谷氨酰胺载体(ASCT2、SN1、SN2、ATA1、ATA2、LAT... 目的:谷氨酰胺是肠道细胞的主要氧化燃料,必须通过载体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研究IEC-6细胞膜上分布的谷氨酰胺载体种类及其功能。方法:体外培养肠黏膜上皮细胞株IEC-6,检测细胞膜上不同谷氨酰胺载体(ASCT2、SN1、SN2、ATA1、ATA2、LAT1、LAT2)的mRNA;检测载体ASCT2蛋白;测定不同载体对同位素标记谷氨酰胺的转运特性。结果:在IEC-6细胞膜上载体ASCT2、SN1、ATA1、LAT1、LAT2的mRNA均得以表达。细胞外缓冲液中Na+存在时,[3H]-谷氨酰胺摄取率为(164.07±37.94)fmol/(mg protein.10 min);Na+不存在时,[3H]-谷胺酰胺摄取率为(58.71±10.51)fmol/(mg protein.10 min);饱和剂量甲氨基异丁酸(methylamino-isobutyric acid,MeAIB)阻断A类载体后,[3H]-谷氨酰胺摄取率为(81.02±19.59)fmol/(mg protein.10 min)。结论:在IEC-6细胞膜上可能存在载体ASCT2、SN1、ATA1、LAT1、LAT2;Na+依赖性氨基酸载体起主要作用(约64.22%),其中A类载体占50.62%,非A类载体占13.60%,非Na+依赖载体起次要作用(35.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6 [3H]-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载体 ASCT2 sn1 ATA1 LAT1 LAT2
下载PDF
Ti掺杂SnO_2半导体固溶体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贾金乾 解学佳 +3 位作者 梁镇海 张小超 樊彩梅 韩培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50-1056,共7页
Ti掺杂SnO2固溶体是钛基氧化物耐酸阳极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Sn1-xTixO2(x=0,1/12,1/8,1/6,1/4,1/2,3/4,5/6)固溶体的电子结构进行计算,分析了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和电荷密度以及晶格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 Ti掺杂SnO2固溶体是钛基氧化物耐酸阳极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Sn1-xTixO2(x=0,1/12,1/8,1/6,1/4,1/2,3/4,5/6)固溶体的电子结构进行计算,分析了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和电荷密度以及晶格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Ti掺入SnO2晶格后,其晶格参数随组分增加近似呈直线降低,Ti—O键的共价性强于Sn—O键.掺杂后带隙仍为直接带隙,且随着掺杂比例的增加,带隙逐渐减小.当掺杂比例x=0.5时,形成能达到最低值(-6.11 eV),固溶体最稳定.本文的计算结果为钛基氧化物电极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sn1-xTixO2固溶体 形成能 电子结构
下载PDF
Sn_(1-x-y)Mn_xSb_yO_2体系固溶体的相关系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镇海 张文涛 张业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1-186,共6页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一系列配比的三元Sn1-x-yMnxSbyO2(y=0.05)固溶体,利用XRD、TG-DTA等分析了在600-1000℃退火温度下的固溶体物相组成,并根据分析结果绘制了该固溶体在固相线下的相图,进而探讨了Sn1-x-yMnxSbyO2(y=0.05)固...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一系列配比的三元Sn1-x-yMnxSbyO2(y=0.05)固溶体,利用XRD、TG-DTA等分析了在600-1000℃退火温度下的固溶体物相组成,并根据分析结果绘制了该固溶体在固相线下的相图,进而探讨了Sn1-x-yMnxSbyO2(y=0.05)固溶体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在600-1000℃退火温度下,Sn0.9Mn0.05Sb0.05O2固溶体只存在四方金红石相的SnO2物相,锑和锰主要以Sb5+、Mn3+、Mn4+的形式进入SnO2晶格形成有限固溶体;Sn0.7Mn0.25Sb0.05O2和Sn0.6Mn0.35Sb0.05O2固溶体在700℃、800℃出现了立方相方铁锰矿型Mn2O3,1000℃出现了四方相黑锰矿型Mn3O4,Sn0.6Mn0.35Sb0.05O2固溶体在1000℃时还出现Sb3+Sb5+O4物相;固相线下Sn1-x-yMnxSbyO2(y=0.05)固溶体相图包括六个区域,其中富含锡的(Sn,Mn,Sb)O2ss区域是唯一的单相区,锰和锑主要分别以Mn2O3和Sb2O5的形式溶入SnO2晶格中,并达到饱和。(Sn,Mn,Sb)O2ss固溶体氧化物可作为良好导电性和耐腐蚀性的阳极中间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 sn1-x-yMnxSbyO2固溶体 相图 钛基氧化物电极
下载PDF
S_N1溶剂解的动力学研究——值得借鉴的国外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志鹏 袁金颖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73-77,共5页
动力学研究是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于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是对其深入认识的基础。其中涉及的定量研究的思想与方法学不同于一般有机制备化学,在国内的有机化学课程中少有提及。本文介绍了一个国外大学有机化学实验,... 动力学研究是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于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是对其深入认识的基础。其中涉及的定量研究的思想与方法学不同于一般有机制备化学,在国内的有机化学课程中少有提及。本文介绍了一个国外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即最典型的卤代烃SN1溶剂解的动力学的探究实验。进而对实验中的3方面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该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值得借鉴,并应用于国内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1溶剂解 动力学研究 酸碱反应 返滴定本科生实验
下载PDF
5-取代-3,4-二卤-2(5H)-呋喃酮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斌 曹梁 +2 位作者 陈庆凤 陈任宏 汪朝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38-1443,共6页
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利用粘卤酸和醇(或酚)在甲苯中回流,经脱水醚化反应合成了6个新的5-取代-3,4-二卤-2(5H)-呋喃酮化合物,产率在43~89%之间。化合物不同产率之间的差别可能与其醚化机理相关。新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EI-M... 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利用粘卤酸和醇(或酚)在甲苯中回流,经脱水醚化反应合成了6个新的5-取代-3,4-二卤-2(5H)-呋喃酮化合物,产率在43~89%之间。化合物不同产率之间的差别可能与其醚化机理相关。新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EI-MS、IR、UV和元素分析等表征。这些具有不同生物活性基团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为新型的2(5H)-呋喃酮衍生物的合成、活性测试及其进一步作为中间体的使用,以及由不同羟基化合物合成混合醚类化合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H)-呋喃酮 混合醚 脱水醚化 sn1反应机理
下载PDF
稀磁半导体Sn_(1-x)Mn_xO_2系列化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霍国燕 任明辉 +1 位作者 张彦远 霍国强 《磁性材料及器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4,共3页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n1-xMnxO2(x=0.03、0.05、0.08、0.10)系列化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该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n4+都进入了SnO2的晶格中,形成了金红石型的固熔体,属于四方晶系,空...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n1-xMnxO2(x=0.03、0.05、0.08、0.10)系列化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该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n4+都进入了SnO2的晶格中,形成了金红石型的固熔体,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2/mnm,晶格常数a随着Mn4+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而c保持不变。材料磁性能随着Mn4+含量的增加而增强,Mn4+自旋磁矩随着Mn4+含量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1-xMnxO2稀磁半导体 溶胶-凝胶法 晶体结构 磁学性质
下载PDF
咔唑N-取代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3
17
作者 邓崇海 胡寒梅 邵国泉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3-35,共3页
从分子角度分析了两类取代基咔唑衍生物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的不同作用原理,通过SN1反应机理,采用不同的实验条件,合成了5种N-取代基咔唑衍生物,获得较好的收率.物质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咔唑衍生物 sn1反应
下载PDF
卤代烃的S_N1、S_N2反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文婕英 李康兰 《甘肃高师学报》 2005年第5期32-33,共2页
分析了对SN1、SN2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设计的实验证实了,烃基相同时卤素作为离去基团的活泼性次序以及在SN1、SN2反应中卤素相同的卤代烃活泼性次序。
关键词 卤代烃的结构 sn1、SN2反应速率 影响
下载PDF
Pb_(0.45)Ca_(0.55)(Fe_(0.5)Nb_(0.5))_(0.9)(Sn_(1-x)Zr_x)O_3微波陶瓷介电性能的研究
19
作者 范跃农 李祥太 +2 位作者 李蔓华 曹良足 胡鸿豪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06年第3期5-6,4,共3页
研究了B位Zr、Sn共掺杂对PCFN微波陶瓷相组成及介电性能的影响。发现总掺杂量为10mol%、Zr/Sn为1:1时,样品中出现了未知第二相。当Zr/Sn<1时,样品的Q×f值随Zr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谐振频率温度系数随Zr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Zr/Sn&g... 研究了B位Zr、Sn共掺杂对PCFN微波陶瓷相组成及介电性能的影响。发现总掺杂量为10mol%、Zr/Sn为1:1时,样品中出现了未知第二相。当Zr/Sn<1时,样品的Q×f值随Zr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谐振频率温度系数随Zr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Zr/Sn>1时,样品的Q×f值随Zr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谐振频率温度系数随Zr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0.45Ca0.55(Fe0.5Nb0.5)0.9(sn1-xZrx)O3 微波陶瓷 介电性能
下载PDF
关于有机反应S_N1机理的注记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满力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21-23,共3页
就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SN1)的几个特征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单分子亲核取代 sn1反应 有机反应 反应速度 碳正离子 亲核试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