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quality Testing for Soil Grid Unit Resolutions to Polygon Unit Scales with DNDC Modeling of Regional SOC Pools 被引量:2
1
作者 YU Dongsheng PAN Yue +4 位作者 ZHANG Haidong WANG Xiyang NI Yunlong ZHANG Liming SHI Xue-zhe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4期552-568,共17页
Matching soil grid unit resolutions with polygon unit map scales is important to minimize the uncertainty of regional soil organic carbon(SOC) pool simulation due to their strong influences on the modeling.A series of... Matching soil grid unit resolutions with polygon unit map scales is important to minimize the uncertainty of regional soil organic carbon(SOC) pool simulation due to their strong influences on the modeling.A series of soil grid units at varying cell sizes was derived from soil polygon units at six map scales,namely,1:50 000(C5),1:200 000(D2),1:500 000(P5),1:1 000 000(N1),1:4 000 000(N4) and 1:14 000 000(N14),in the Taihu Region of China.Both soil unit formats were used for regional SOC pool simulation with a De Nitrification-DeC omposition(DNDC) process-based model,which spans the time period from 1982 to 2000 at the six map scales.Four indices,namely,soil type number(STN),area(AREA),average SOC density(ASOCD) and total SOC stocks(SOCS) of surface paddy soils that were simulated by the DNDC,were distinguished from all these soil polygon and grid units.Subjecting to the four index values(IV) from the parent polygon units,the variations in an index value(VIV,%) from the grid units were used to assess its dataset accuracy and redundancy,which reflects the uncertainty in the simulation of SOC pools.Optimal soil grid unit resolutions were generated and suggested for the DNDC simulation of regional SOC pools,matching their respective soil polygon unit map scales.With these optimal raster resolutions,the soil grid units datasets can have the same accuracy as their parent polygon units datasets without any redundancy,when VIV < 1% was assumed to be a criterion for all four indices.A quadratic curve regression model,namely,y = – 0.80 × 10^(–6)x^2 + 0.0228 x + 0.0211(R^2 = 0.9994,P < 0.05),and a power function model R? = 10.394?^(0.2153)(R^2 = 0.9759,P < 0.05) were revealed,which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ptimal soil grid unit resolution(y,km) and soil polygon unit map scale(1:10 000x),the ratio(R?,%) of the optimal soil grid size to average polygon patch size(?,km^2) and the ?,with the highest R^2 among different mathematical regressions,respectively.This knowledge may facilitate the grid partitioning of regions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and simulation of SOC pool dynamics at a certain map scale,and be referenced to other landscape polygon patches' mesh part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organic carbon(soc soil grid unit resolutions soil polygon unit map scales 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DNDC) model soc pools
下载PDF
甜菜糖厂滤泥与生物炭配施对东北黑土农田土壤性质和有机碳组分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赵佳 胡晓航 李彦丽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6期38-45,共8页
本研究以东北地区黑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甜菜糖厂废弃物滤泥与生物炭配施还田对农田土壤基本性质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实验共设置了8个处理组,包括无物料还田(CK1)、不施加滤泥施加20000 kg/hm^(2)生物炭(CK2)、施加16.67 kg/hm^(2)滤... 本研究以东北地区黑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甜菜糖厂废弃物滤泥与生物炭配施还田对农田土壤基本性质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实验共设置了8个处理组,包括无物料还田(CK1)、不施加滤泥施加20000 kg/hm^(2)生物炭(CK2)、施加16.67 kg/hm^(2)滤泥不施加生物炭(T_(1))、施加16.67 kg/hm^(2)滤泥施加20000 kg/hm^(2)生物炭(T_(2))、施加33.33 kg/hm^(2)滤泥不施加生物炭(T_(3))、施加33.33 kg/hm^(2)滤泥施加20000 kg/hm^(2)生物炭(T_(4))、施加50 kg/hm^(2)滤泥不施加生物炭(T_(5))、施加50 kg/hm^(2)滤泥施加20000 kg/hm^(2)生物炭(T_(6))。测定土壤总碳(TC)、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ROC)、水溶性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探讨各处理对有机碳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同时探讨环境因素(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和土壤生物活性(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对碳固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滤泥生物炭配施还田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滤泥生物炭的施用可以通过增加速效养分和酶活性影响活性碳组分,进而增加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综上所述,T_(4)处理,即33.33 kg/hm^(2)滤泥和20000 kg/hm^(2)生物炭配施还田效果最好,能实现土壤固碳,CPMI含量增加,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甜菜糖厂废弃物 滤泥 生物炭 土壤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土壤生物活性 碳固定 有机碳组分
下载PDF
2009—2019年红壤典型区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库时空变化
3
作者 王玺洋 李亮 +3 位作者 李晓晖 辛在军 何石福 孙小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9-598,共10页
为及时掌握土壤有机碳组分库的时空变化,本研究基于历史采样信息开展新一轮土壤样品采集,进行100 d土壤呼吸培养实验,借助三库一级动力学模型,获得土壤活性碳库大小(Ca)、缓效性碳库大小(Cs)和惰性碳库大小(Cr),以揭示2009—2019年江西... 为及时掌握土壤有机碳组分库的时空变化,本研究基于历史采样信息开展新一轮土壤样品采集,进行100 d土壤呼吸培养实验,借助三库一级动力学模型,获得土壤活性碳库大小(Ca)、缓效性碳库大小(Cs)和惰性碳库大小(Cr),以揭示2009—2019年江西省东乡地区表层水稻土Ca、Cs和Cr的时空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2009—2019年研究区表层水稻土平均总有机碳(TOC)、Ca和Cs减少,而平均Cr增加;TOC、Ca、Cs和Cr的变化速率分别为-0.04、-0.02、-0.07 g·kg^(-1)·a^(-1)和0.05 g·kg^(-1)·a^(-1)(P>0.05)。土壤属性对2019年东乡地区表层水稻土TOC、Ca和Cr的空间变异影响较小,而土壤全氮(TN)对TOC、Cs和Cr的变异均有较大贡献,在制定水稻土固碳措施时,应关注土壤N含量的协同变异。此外,近10年来研究区北部和中部地区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变化幅度较大,而西南和东南地区变化幅度较小,因此,未来红壤区水稻土固碳应重视各有机碳组分的时空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区 活性碳库 缓效性碳库 惰性碳库 时空变异 水稻土固碳
下载PDF
不同施肥措施对黄土丘陵区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强 梁鑫 +4 位作者 董佩丽 李湘 史爱玲 王莉霞 徐德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6-452,共7页
基于中科院安塞水土保持试验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施肥措施,包括不施肥(CK)、氮磷肥配施(NP)、氮磷钾肥配施(NPK)、单施有机肥(M)和有机肥配施氮磷肥(MNP)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 基于中科院安塞水土保持试验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施肥措施,包括不施肥(CK)、氮磷肥配施(NP)、氮磷钾肥配施(NPK)、单施有机肥(M)和有机肥配施氮磷肥(MNP)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能增加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且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施用有机肥处理(M和MNP)0~20 cm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显著高于化肥处理(NP和NPK)和CK处理;与CK处理相比,M和MNP处理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133.59%、118.52%(P<0.05),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51.73%、48.20%(P<0.05),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61.54%、53.21%(P<0.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分别增加68.34%、113.04%(P<0.05);除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以外,不同施肥处理20~40 cm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显著提高0~20 cm土壤CPMI,M处理下CPMI在所有施肥处理中最高。因此,施用有机肥是有效提高旱区土壤质量,增强土壤碳“汇”功能的农田施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措施 黄土丘陵区 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松嫩平原黑土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金达 刘景双 +1 位作者 刘淑霞 于君宝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7-690,共4页
松嫩平原黑土总面积约5.90×106hm2,对上述黑土区9个市县34个土壤剖面102份土壤样品的有机碳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有机碳密度、储量进行了数理统计。结果表明,松嫩平原黑土有机碳平均含量较高为14.14g·kg-1,变幅在11.29~17.31g&#... 松嫩平原黑土总面积约5.90×106hm2,对上述黑土区9个市县34个土壤剖面102份土壤样品的有机碳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有机碳密度、储量进行了数理统计。结果表明,松嫩平原黑土有机碳平均含量较高为14.14g·kg-1,变幅在11.29~17.31g·kg-1之间。有机碳密度平均值为23.49kg·m-2,变幅在17.24~30.43kg·m-2之间,与全国其他各种土壤类型比较,黑土有机及其碳密度均较高,反应出黑土具有深厚有机质累积的特征。松嫩平原黑土机碳储量约为14.12×108t,是比较大的土壤有机碳库,约占全国陆地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1.53%。如按统计的877.63×106hm2国土面积计算,松嫩平原黑土面积仅占统计面积的0.67%。黑土分布区内不同地域黑土有机碳密度分布与温度关系最为密切,表现为与纬度正相关,与≥10℃的积温负相关,尚未发现黑土分布区内有机碳密度分布与降水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黑土 有机碳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红壤典型区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构成及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忠启 于东升 +3 位作者 潘剑君 张海东 史学正 王宁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8-323,共6页
以江西省东乡县为研究区,基于土壤有机碳三库(活性、缓性和惰性碳库)一级动力学理论,通过22个土壤样品的实验室呼吸培养实验,计算了各土壤亚类的碳组分含量及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并借助全县229个采样点获得了东乡县的活性、缓性和惰性有... 以江西省东乡县为研究区,基于土壤有机碳三库(活性、缓性和惰性碳库)一级动力学理论,通过22个土壤样品的实验室呼吸培养实验,计算了各土壤亚类的碳组分含量及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并借助全县229个采样点获得了东乡县的活性、缓性和惰性有机碳的空间分布图。分析结果表明,淹育、潴育、潜育型水稻土和红壤的活性碳含量分别为0.54、0.72、0.72和0.33 g/kg,分别占其总有机碳含量的2.78%、2.83%、2.91%和2.57%;缓性碳含量分别为7.57、9.79、12.34和4.72 g/kg,分别占总有机碳含量的41.09%、45.25%、46.24%和37.12%;惰性碳含量分别为10.36、11.22、13.49和7.67 g/kg,分别占总有机碳含量的60.31%、56.13%、51.92%和50.67%。在空间分布上,活性、缓性和惰性碳含量均呈现由东南向西北减少趋势。分析表明水稻土各亚类活性和缓性碳含量高于红壤,说明水稻土不仅是该地区固碳的主要类型,也是较大的潜在碳排放源。红壤的惰性碳尽管比例最高,但总有机碳含量较低,其土壤固碳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库 土壤类型 土壤有机碳组分 南方红壤丘陵区
下载PDF
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邓翠 吕茂奎 +4 位作者 曾敏 张康靖 任寅榜 聂阳意 谢锦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8-183,共6页
为了解土壤有机碳组分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选取了红壤区本底条件基本一致的不同恢复年限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以未治理的侵蚀裸地(CK1)和恢复后的次生林(CK2)为对照,采用物理化学分组法,将土壤有机碳分为由溶解性有机碳(DOC)和... 为了解土壤有机碳组分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选取了红壤区本底条件基本一致的不同恢复年限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以未治理的侵蚀裸地(CK1)和恢复后的次生林(CK2)为对照,采用物理化学分组法,将土壤有机碳分为由溶解性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M)组成的活性碳库、物理保护态的团聚体与粉粒和黏粒组合成的缓效性碳库以及化学结构稳定的惰性碳库。结果表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0~30年)活性碳库储量及其分配比例在植被恢复7~10年显著提高(P<0.05),并在植被恢复27~30年保持较稳定水平,缓效性碳库储量及其分配比例在27~30年呈显著变化(P<0.05),而活性碳库分配比例有所降低,且POM、DOC与缓效性碳库均达显著相关(P<0.01),说明活性碳库在恢复7~10年后逐渐向缓效性碳库转化;惰性碳库储量随恢复年限不断增加,但其分配比例保持较稳定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恢复年限、不同组分与不同碳库均达显著相关(P<0.01),且缓效性碳库随植被恢复最敏感,说明在马尾松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以活性碳库积累逐渐转化为缓效性碳库积累为主,进而影响惰性碳库的积累,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长期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红壤 植被恢复 碳组分变化 土壤有机碳库
下载PDF
岩溶峡谷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碳库差异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唐夫凯 崔明 +3 位作者 周金星 闫帅 丁访军 吕相海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4期1-7,共7页
为揭示岩溶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对土壤有机碳库及碳库管理水平的影响,探讨花江峡谷地区耕地和5种典型退耕还林(草)地(撂荒、车桑子、花椒、椿树和油桐)土壤剖面有机碳质量分数、密度以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与耕地相... 为揭示岩溶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对土壤有机碳库及碳库管理水平的影响,探讨花江峡谷地区耕地和5种典型退耕还林(草)地(撂荒、车桑子、花椒、椿树和油桐)土壤剖面有机碳质量分数、密度以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与耕地相比,退耕还林明显提高了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P<0.05),0 ~ 20 cm土层总有机碳质量分数为13.00 ~ 34.07 g/kg,其中耕地最低,椿树林地最大;土壤剖面中有机碳密度大小表现为椿树林>油桐林>撂荒地>车桑子地>花椒地>耕地.2)6种样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O ~ 20cm土层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别是剖面均值的1.11 ~1.37倍,0~ 2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占整个剖面的35.68%~46.45%,显著高于其他各层,具有明显的表聚性.3)以耕地为参照,除花椒地外,其他4种退耕还林地碳库管理指数均明显大于1,即退耕能有效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水平,且以椿树和油桐林地效果最佳.此外,土壤活性有机碳比率的变化与总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变化一致,土壤活性有机碳比率可以作为反映土壤碳库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退耕具有提升土壤碳库及其质量的潜力,该区在生态恢复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退耕模式,增加植被盖度、减少人为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地 土壤有机碳 有机碳密度 碳库管理指数 岩溶高原峡谷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我国北方潮土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黄斌 王敬国 +1 位作者 金红岩 徐善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1-164,共4页
利用20a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研究了化肥单施与化肥、有机肥配施条件下土壤有机、无机碳在0~1m土层的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计算0~1m土层碳库的储量变化。结果表明,N、P肥的施用对土壤有机碳的累积表现为正效应,这一效应在耕层最为明显,... 利用20a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研究了化肥单施与化肥、有机肥配施条件下土壤有机、无机碳在0~1m土层的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计算0~1m土层碳库的储量变化。结果表明,N、P肥的施用对土壤有机碳的累积表现为正效应,这一效应在耕层最为明显,耕层土壤无机碳含量随有机碳含量升高而降低。0~1m土层碳储量计算结果为:以常规水平单施氮、磷肥,有机碳储量较试验开始时增加14.4t·hm-2;有机肥与常规水平氮、磷肥配施,有机碳储量增加19.5t·hm-2;常规水平单施氮、磷肥处理与不施肥处理0~1m土层碳的总储量无差异,分别为146.8、146.9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碳库 碳储量 土壤有机碳 土壤无机碳 施肥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红原地区三种不同草甸土壤活性碳特征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伟 张宏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5-211,共7页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土壤活性碳含量特征,结果表明,在选取的浅丘山地灌丛、浅丘山地草甸、以及丘前阶地草甸三块样地中,活性碳沿土壤剖面整体呈下降趋势,中间有不同程度的波动。浅丘山地草甸土...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土壤活性碳含量特征,结果表明,在选取的浅丘山地灌丛、浅丘山地草甸、以及丘前阶地草甸三块样地中,活性碳沿土壤剖面整体呈下降趋势,中间有不同程度的波动。浅丘山地草甸土壤活性碳含量变化于8.19~17.41mg/g,浅丘山地灌丛变化于8.66~17.62mg/g,丘前阶地草甸变化于9.63~17.68mg/g,浅丘山地草甸变化幅度为52.96%>浅丘山地灌丛(50.85%)>丘前阶地草甸(45.53%),三者间差异不显著。有机碳活度最大值都不是出现在最表层,浅丘山地草甸最高值为0.395,出现在10~15cm;浅丘山地灌丛和丘前阶地草甸最高值分别为0.407和0.435,出现在25~3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有机碳 活性碳 碳库活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1980—2011年川东平行岭谷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 被引量:5
11
作者 邵景安 惠辽辽 +1 位作者 慈恩 谢德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347-4360,共14页
选取重庆市垫江县为川东平行岭谷的典型区,使用1980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11年实测土壤数据,基于土壤类型,运用通用SOC密度/储量计算法和逐步回归分析,对研究区1980—2011年0—20 cm农田SOC动态和动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80—2011年农... 选取重庆市垫江县为川东平行岭谷的典型区,使用1980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11年实测土壤数据,基于土壤类型,运用通用SOC密度/储量计算法和逐步回归分析,对研究区1980—2011年0—20 cm农田SOC动态和动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80—2011年农田0—20 cm土层SOC密度/储量总体表现为略有增加态势,单位面积碳增量2307.63 kg C/hm2,碳增汇235945.83 t,增幅为10.74%,年均增长速率为72.11 kg C hm-2a-1;(2)丢碳、固碳和相对平衡面积比37.61∶49.03∶13.36,总体呈西部、西北部高于南部、东南部,更高于东北部和西南部的格局;(3)宏观上1980—2011年农田0—20 cm土层SOC密度/储量变化与土壤类型的分布及利用有很大关系,尤其是黄壤和紫色土在相异的质地本底和不同的扰动下,展现出相反的碳汇/源状态;(4)微观上SOC密度年均变化速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SOC密度初始值>全N密度>C/N比,且全N密度和C/N比拥有正向影响,SOC密度初始值则相反;⑸结果为川东平行岭谷区借助施加适当投入和合适的耕作与管理实践,有效管理农田表层SOC库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soc密度 储量 年均变化速率 土壤碳源 驱动因素 川东平行岭谷区
下载PDF
Carbon cycle in response to residue management an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a cotton field in arid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5
12
作者 ZHANG Peng-peng XU Shou-zhen +3 位作者 ZHANG Guo-juan PU Xiao-zhen WANG Jin ZHANG Wang-f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103-1119,共17页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farming practices on carbon(C) cycling is important for maintaining soil quality and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especially in arid regions where soil infertility, water deficiency, and c...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farming practices on carbon(C) cycling is important for maintaining soil quality and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especially in arid regions where soil infertility, water deficiency, and climate change ha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on agroecosystem. A field experiment was set up in 2009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residue management an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the C cycle in a cotton field in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 The study included two residue management practices(residue incorporation(S) and residue removal(NS)) and four fertilizer treatments(no fertilizer(CK), organic manure(OM), chemical fertilizer(NPK), chemical fertilizer plus organic manure(NPK+OM)). Soil organic carbon(SOC) and some of its labile fractions, soil CO_2 flux, and canopy apparent photosynthesis were measured during the cotton growing seasons in 2015 and 2016.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C, labile SOC fractions, canopy apparent photosynthesis, and soil CO_2 emission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S+NPK+OM(residue incorporation+chemical fertilizer) than in the other treatments. Analysis of all data showed that canopy apparent photosynthesis and soil CO_2 emission increased as SOC increased. The S+OM(residue incorporation+organic manure) and S+NPK+OM treatments were greater for soil C sequestration, whereas the other treatments resulted in soil C loss. The S+NPK treatment is currently the standard management practice in Xinjiang.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S+NPK cannot offset soil C losses due to organic matter decomposition and autotrophic respiration. Residue return combined with NPK fertilizer and organic manure application is the preferred strategy in arid regions for increasing soil C seque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due FERTILIZER soc pool canopy APPARENT photosynthesis SOIL RESPIRATION SOIL C balance
下载PDF
黔中地区三种林分土壤有机碳库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霞 王进 +3 位作者 李丛瑞 戴晓勇 张贵云 刘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70-1272,1276,共4页
对黔中地区三种林分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分0-60 cm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都表现为阔叶林>杉木林>马尾松林,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稳定... 对黔中地区三种林分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分0-60 cm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都表现为阔叶林>杉木林>马尾松林,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比阔叶林分别减少了13.9%、37.0%、7.9%,杉木林比阔叶林分别减少了8.9%、24.7%、4.8%;各林分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阔叶林随土层加深变化幅度较大;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也表现为阔叶林>杉木林>马尾松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林 马尾松林 杉木林 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耕作对中国亚热带稻麦轮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储量和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崔思远 曹光乔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0年第2期51-60,共10页
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扰动强度不同,进而对土壤有机碳产生影响。目前,有关中国东部稻田土壤团聚体结构和碳库的研究仍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价耕作方式对团聚粒级、有机碳分布、碳储量和碳库管理指数(CMI)的影响。通过在稻麦轮作体系中建立为... 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扰动强度不同,进而对土壤有机碳产生影响。目前,有关中国东部稻田土壤团聚体结构和碳库的研究仍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价耕作方式对团聚粒级、有机碳分布、碳储量和碳库管理指数(CMI)的影响。通过在稻麦轮作体系中建立为期5年的田间试验,包括4个处理:少耕(MT)、旋耕(RT)、翻耕(CT)和翻耕秸秆不还田(CT0)。结果表明,少耕和秸秆还田有利于>2000μm的土壤团聚体的形成。0~5 cm、5~10 cm和1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以MT、RT和CT最高,有机碳主要分布在大团聚体中,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大团聚体比例和有机碳含量。团聚体组分与有机碳含量之间存在显著(P<0.05)相关。0~2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以MT最高,MT、RT、CT分别较CT0提高16.8%、15.6%和14.5%。与CT0相比,MT降低了CMI,而RT、CT提高CMI,土壤CMI和土壤容重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降低耕作强度、实施秸秆还田,特别是两者的联合施用,可有效提高中国东部稻麦田的团聚体含量和碳汇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措施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碳分布 有机碳储量 碳库管理指数 秸秆还田
下载PDF
长期秸秆还田褐土有机碳矿化特征及其驱动力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宇航 殷浩凯 +4 位作者 胡雪纯 解文艳 刘志平 周怀平 杨振兴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53-2362,共10页
基于连续30 a(1992~2021年)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按照等碳量秸秆还田,设置秸秆覆盖还田(SM)、秸秆粉碎直接还田(SC)、秸秆过腹还田(CM)和秸秆不还田(CK)这4个处理,探讨长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土壤碳... 基于连续30 a(1992~2021年)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按照等碳量秸秆还田,设置秸秆覆盖还田(SM)、秸秆粉碎直接还田(SC)、秸秆过腹还田(CM)和秸秆不还田(CK)这4个处理,探讨长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酶活性和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揭示春玉米连作体系褐土有机碳矿化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子,为褐土区秸秆还田措施优化和固碳减排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处理均提高了褐土土壤有机碳含量,CM处理提高幅度最大,且碳库管理指数提升效果最显著.(2)SC和CM处理的活性碳组分含量均上升,而SM处理的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3)温度每升高10℃,矿化速率约提升7.99 mg·(kg·d)^(-1).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顺序为:CM> SC>SM> CK.(4)低温(15~25℃)条件下,CM处理的温度敏感性最低,最有利于碳库的积累,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库周转速率,缩短周转时间,可作为褐土管理的最佳秸秆还田模式.(5)温度、土壤中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和DOC是褐土土壤有机碳矿化的主要驱动力.有机碳组分和温度可以通过影响土壤酶活性,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碳(soc) 碳库管理指数(CPMI) 有机碳矿化 玉米
原文传递
增温施肥对稻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旭哲 韩晨 +3 位作者 薛利祥 侯朋福 薛利红 杨林章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53-1561,共9页
农田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和作物生长的有机养分库.为明确气候变暖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碳库的影响,利用田间开放式增温平台,分析了增温、施肥和其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碳和其活性组分的影响,并评估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结果表... 农田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和作物生长的有机养分库.为明确气候变暖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碳库的影响,利用田间开放式增温平台,分析了增温、施肥和其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碳和其活性组分的影响,并评估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增温、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其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均无显著交互作用.增温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且总有机碳(TOC)和惰性有机碳(ROC)含量差异显著.与不增温对照相比,增温处理的TOC、ROC和活性有机碳(LOC)含量分别增加了7.72%、7.42%和10.11%.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的增加(20.4%)和颗粒有机碳(POC)含量的降低(36.51%)可能是增温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增温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其可溶性微生物副产物组分含量(41.89%).结果同时表明,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活性碳组分的DOC和POC含量,增加了MBC含量.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施肥处理的土壤DOC和POC含量分别降低了35.44%和28.33%,MBC含量增加了33.38%.此外,施肥有增加可溶性有机物中人为源腐殖质组分(5.13%)和可溶性微生物副产物组分(29.41%),降低陆生源腐殖质组分含量(13.33%)的趋势.增温、施肥均有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趋势,土壤碳库指数(CPI)和碳库活度指数(LI)的增加分别是增温和施肥下CPMI增加的主要原因.结果说明,气候变暖会通过对土壤活性碳组分的改变影响土壤碳库,且其效应不受施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 施肥 稻麦农田 土壤有机碳(soc) 碳库管理指数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次生林演替过程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化学组成响应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涵宇 刘颖异 +4 位作者 张琦 封伦 高起乾 任成杰 韩新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75-2282,共8页
为探明黄土高原次生林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化学组成演化特征,选取陕北黄土高原黄龙山林区次生林演替初级阶段(山杨林)、过渡阶段(山杨、辽东栎混交林)和顶级阶段(辽东栎林)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土层深度(0~10、 10~20、 20~30... 为探明黄土高原次生林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化学组成演化特征,选取陕北黄土高原黄龙山林区次生林演替初级阶段(山杨林)、过渡阶段(山杨、辽东栎混交林)和顶级阶段(辽东栎林)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土层深度(0~10、 10~20、 20~30、 30~50和50~10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储量和化学组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随次生林演替过程显著增加(P<0.05),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显著降低,土壤有机碳储量从初级阶段的64.8Mg·hm^(-2)增加至顶级阶段的129.2Mg·hm^(-2),增加了99%.(2)次生林演替过程中,表层(0~30 cm)土壤有机碳中结构简单、相对易分解的脂肪族碳组分相对含量减少,结构复杂、相对难分解的芳香族碳组分相对含量增加,表明表层土壤有机碳化学组成稳定性随次生林演替过程显著提高,而深层(30~100cm)土壤有机碳化学组成稳定性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即过渡阶段>顶级阶段>初级阶段.(3)次生林演替过程中,初级阶段和过渡阶段土壤有机碳化学组成稳定性随土层深度增加显著增加,顶级阶段整体上趋于稳定,深层土壤碳稳定性略有降低.(4)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次生林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储量、化学组成稳定性均与土壤全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总的来说,次生林演替过程中0~10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储量均显著提升,扮演了“碳汇”的角色,且随次生演替过程,表层(0~30cm)土壤有机碳化学组成稳定性显著增加,深层(30~100 cm)土壤有机碳化学组成稳定性先增加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次生林演替 土壤有机碳化学组成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 土壤有机碳库
原文传递
祁连山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库及分解特征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朱凌宇 潘剑君 张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68-675,共8页
依据三库一级动力学理论,通过室内土样培养实验,研究了祁连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总有机碳库(Csoc)、活性碳库(Ca)、缓效性碳库(Cs)和惰性碳库(Cr)特征及有机碳(SOC)的分解特征.结果表明,祁连山不同海拔A、B层土壤总有机碳库含量分别为7.60... 依据三库一级动力学理论,通过室内土样培养实验,研究了祁连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总有机碳库(Csoc)、活性碳库(Ca)、缓效性碳库(Cs)和惰性碳库(Cr)特征及有机碳(SOC)的分解特征.结果表明,祁连山不同海拔A、B层土壤总有机碳库含量分别为7.606~89.026 g·kg-1,5.804~84.267 g·kg-1;活性碳库含量分别为0.180~1.328 g·kg-1,0.159~1.273g·kg-1;缓效性碳库含量分别为3.650~35.173 g·kg-1,3.703~43.623 g·kg-1;惰性碳含量分别为3.776~65.298 g·kg-1,1.942~48.121 g·kg-1.总有机碳库随海拔表现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趋势,3种组分碳库未表现出海拔高度上的明显变化规律,大致呈现中高海拔>高海拔>中低海拔.土壤总有机碳库和惰性碳库含量在海拔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缓效碳库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性碳库间无显著性差异.培养结果显示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也未表现出随海拔高度的明显变化规律,与碳库变化几乎一致.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日释放速率峰值与整个培养过程土壤有机碳释放速率变化一致,可以用以代表有机碳分解的快慢特征.活性碳库与有机碳日释放速率峰值满足线性关系(P<0.01).培养结果显示土壤有机碳按活性碳库、缓效性碳库、惰性碳库的顺序进行周转.多项式方程能很好表达有机碳累积释放量与时间的关系,三次多项式已能达到较好的精度(R2>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海拔 土壤有机碳 三库 周转
原文传递
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组分定量化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丽霞 潘剑君 苑韶峰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1-243,共3页
用一级动力学方程研究了贵州省黎平县森林土壤活性、缓效性和惰效性有机碳库的变化及分解速率,模拟结果表明:各土壤剖面的土壤活性碳库一般占总有机碳的0.5%-7.6%,平均驻留时间(Mean Residue Time,MRT)为41—64天;缓效性碳... 用一级动力学方程研究了贵州省黎平县森林土壤活性、缓效性和惰效性有机碳库的变化及分解速率,模拟结果表明:各土壤剖面的土壤活性碳库一般占总有机碳的0.5%-7.6%,平均驻留时间(Mean Residue Time,MRT)为41—64天;缓效性碳库占总有机碳的45%-71%,平均驻留时间为3—30年;采用酸水解法测定惰效性碳库的库容,一般占总有机碳的20%-50%。活性碳库的变化规律为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缓效性碳库中混交林最大,其它两种林分规律不明显;不同林龄的杉木(8年,16年,40年),非活性碳库(缓效性碳库和惰效性碳库之和)的含量变化规律为40年〉16年〉8年,说明40年生的杉木下土壤固碳能力比8年和16年的强;16年的又比8年的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库 库容 活性碳库 缓效性碳库 惰效性碳库
原文传递
Assessment of land use change and its effect on soil carbon stock using multitemporal satellite data in semiarid region of Rajasthan, India 被引量:2
20
作者 Garima Sharma L.K.Sharma K.C.Sharma 《Ecological Processes》 SCIE EI 2019年第1期513-529,共17页
Background:Land use change plays a vital role in global carbon dynamics.Understanding land use change impact on soil carbon stock is crucial for implementing land use management to increase carbon stock and reducing c... Background:Land use change plays a vital role in global carbon dynamics.Understanding land use change impact on soil carbon stock is crucial for implementing land use management to increase carbon stock and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Therefore,the objective of our study was to determine land use change and to assess its effect on soil carbon stock in semi-arid part of Rajasthan,India.Landsat temporal satellite data of Pushkar valley region of Rajasthan acquired on 1993,2003,and 2014 were analyzed to assess land use change.Internal trading of land use was depicted throughmatrices.Soil organic carbon(SOC)stock was calculated for soil to a depth of 30 cm in each land use type in 2014 using field data collection.The SOC stock for previous years was estimated using stock change factor.The effect of land use change on SOC stock was determined by calculating change in SOC stock(t/ha)by deducting the base-year SOC stock from the final year stock of a particular land use conversion.Results:The total area under agricultural lands was increased by 32.14%while that under forest was decreased by 23.14%during the time period of 1993–2014.Overall land use change shows that in both the periods(1993–2003 and 2003–2014),7%of forest area was converted to agricultural land and about 15%changes occurred among agricultural land.In 1993–2003,changes among agricultural land led to maximum loss of soil carbon,i.e.,4.88 Mt C and during 2003–2014,conversion of forest to agricultural land led to loss in 3.16 Mt C.Conclusion:There was a continuous decrease in forest area and increase in cultivated area in each time period.Land use change led to alteration in carbon equity in soil due to change or loss in vegetation.Overall,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internal trading of land use area during the 10-year period(1993–2003)led to net loss of SOC stock by 8.29 Mt C.Similarly,land use change during 11-year period(2003–2014)caused net loss of SOC by 2.76 Mt C.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implement proper land use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enhance the SOC con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temporal satellite data Land use change dynamics Internal trading of land use soc stock Stock change factor Change in soc pool Land use managem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