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阳市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SO_(2)、NO_(2)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容 洪也 +1 位作者 郑国峰 张军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3期11-14,共4页
目的 观察沈阳市主要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SO_(2)、NO_(2)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第二呼吸内科HIS系统录入的病历资料2 690份,诊断为呼吸系统疾病重症1 70... 目的 观察沈阳市主要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SO_(2)、NO_(2)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第二呼吸内科HIS系统录入的病历资料2 690份,诊断为呼吸系统疾病重症1 705例,于沈阳市环境研究所获得同期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SO_(2)、NO_(2)浓度,分析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程度与大气污染物浓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基于Poisson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沈阳市主要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SO_(2)、NO_(2)单污染物及双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重症的影响,以及呼吸系统疾病重症例数随污染物浓度改变的滞后效应;计算在最佳滞后时间下,当污染物浓度增加10μg/m^(3)时呼吸系统疾病重症的超额危险度(ER值)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 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程度与PM_(2.5)、PM_(10)、SO_(2)、NO_(2)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629、0.617、0.703、0.637,P均<0.05)。单污染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M_(2.5)、PM_(10)、SO_(2)、NO_(2)影响呼吸系统疾病重症的ER值及95%CI分别为1.31(1.21~1.43)、1.29(1.18~1.41)、2.94(2.75~3.14)、5.23(4.91~5.61),P均<0.05。PM_(2.5)和NO_(2)影响呼吸系统疾病重症例数的效应在延迟累积2天(Lag01)达到最大值,PM_(10)在延迟累积5天(Lag04)达到最大值,SO_(2)在延迟累积4天(Lag03)达到最大值;在最佳滞后时间下,PM_(2.5)、PM_(10)、SO_(2)和NO_(2)的浓度每增加10μg/m^(3),对应的呼吸系统疾病重症患者例数增加1.31%(ER=0.96,95%CI:1.21~1.43)、1.29%(ER=0.39,95%CI:1.18~1.41)、2.94%(ER=0.39,95%CI:0.28~0.31)、5.26%(ER=0.39,95%CI:0.49~0.56),P均<0.05。双污染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M_(2.5)+SO_(2)影响呼吸系统疾病重症的ER值及95%CI为3.53(3.24~3.76),PM_(10)+SO_(2)为2.46(2.23~2.70),PM_(2.5)+NO_(2)为5.02(4.46~5.56),PM_(10)+NO_(2)为3.99(3.50~4.44),SO_(2)+NO_(2)为3.34(3.06~3.62),P均<0.01。结论 沈阳市主要大气污染物PM_(10)、PM_(2.5)、SO_(2)和NO_(2)浓度升高均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情加重,且病情严重程度相对于污染物浓度的改变存在滞后效应,PM_(2.5)联合NO_(2)对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大气污染 严重程度 pm_(2.5) pm_(10) so_(2) no_(2) 广义相加模型
下载PDF
济南市2015—2021年PM_(2.5)、O_(3)和NO_(2)污染变化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暖霞 尹素真 李超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7期122-126,共5页
济南市地形特殊,大气污染物易于积聚,扩散能力差,细颗粒物(PM_(2.5))、NO_(2)、O_(3)是影响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因子。基于2015—2021年济南市环境空气PM_(2.5)、NO_(2)、O_(3)监测历史数据,本文分析济南市PM_(2.5)、O_(3)和NO... 济南市地形特殊,大气污染物易于积聚,扩散能力差,细颗粒物(PM_(2.5))、NO_(2)、O_(3)是影响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因子。基于2015—2021年济南市环境空气PM_(2.5)、NO_(2)、O_(3)监测历史数据,本文分析济南市PM_(2.5)、O_(3)和NO_(2)的年度、月度、小时质量浓度变化趋势,讨论O_(3)与NO_(2)、PM_(2.5)与O_(3)、PM_(2.5)与NO_(2)的相关性,以更好地推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o_(3) no_(2) 变化趋势 相关性
下载PDF
盐城市秋冬季节PM_(2.5)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咸月 王磊黎 +4 位作者 单龙 郭振东 吉祝美 张俊 马晶晶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1年第4期47-53,共7页
于2019年10月—2020年2月在盐城市开展大气PM_(2.5)离线监测,对PM_(2.5)的浓度变化、质量平衡、组分及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盐城市ρ(PM_(2.5))月均值为43.32~62.59μg/m^(3),其中1月最高;监测期间ρ(PM_(2.5))平均值为54... 于2019年10月—2020年2月在盐城市开展大气PM_(2.5)离线监测,对PM_(2.5)的浓度变化、质量平衡、组分及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盐城市ρ(PM_(2.5))月均值为43.32~62.59μg/m^(3),其中1月最高;监测期间ρ(PM_(2.5))平均值为54.25μg/m^(3),质量重建后该值为52.38μg/m^(3),与实测值的相关性达到0.98;PM_(2.5)占比最多的成分是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SNA);m(NO_(3)^(-))/m(SO_(4)^(2-))的平均值为2.16,说明监测期间盐城市机动车相比固定源对NO_(2)和SO_(2)有更高的贡献;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可知盐城市秋、冬季节PM_(2.5)主要来源于土壤和扬尘源、燃烧源以及二次无机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质量重建 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 主成分因子分析法 盐城市
下载PDF
基于数理统计探究部分城市O_(3)污染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张彤 陈荣强 +3 位作者 马景金 张佳崎 王春迎 潘本锋 《环境科技》 2024年第6期39-44,50,共7页
对全国及不同区域部分城市O_(3)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重点分析。结果表明,北部城市(石家庄市、郑州市)的O_(3)与PM_(2.5)浓度在冬季均呈负相关,其他季节均呈正相关;中南部城市(荆门市、赣州市)的O_(3)与PM_(2.5)浓度全年基本均呈正... 对全国及不同区域部分城市O_(3)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重点分析。结果表明,北部城市(石家庄市、郑州市)的O_(3)与PM_(2.5)浓度在冬季均呈负相关,其他季节均呈正相关;中南部城市(荆门市、赣州市)的O_(3)与PM_(2.5)浓度全年基本均呈正相关关系;在O_(3)污染显著月份,O_(3)与PM_(2.5)年际浓度基本均呈同升同降的协同变化趋势。2022年5月~9月,当日0∶00~6∶00 O_(3)与NO_(2)平均浓度呈正相关,O_(3)超标天的NO_(2)浓度明显高于达标天,石家庄市、郑州市、荆门市、赣州市O_(3)生成的NO_(2)敏感拐点质量浓度分别为32,24,17,14μg/m^(3),NO_(2)浓度若降至敏感点以下时,O_(3)污染可能会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区域城市 o_(3) pm_(2.5) no_(2)
下载PDF
2015—2020年我国PM_(2.5)改善与气态前体物减排响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洋 汤克勤 +1 位作者 魏崇 李楠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7-225,共9页
自2013年以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持续推行,我国大部分城市PM_(2.5)污染已得到显著改善,但不同区域PM_(2.5)改善与气态前体物减排的响应特征及年际变化研究尚不完善.本研究采用多渠道大气污染物观测数据(地基PM_(2.5)、NO_(2)和... 自2013年以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持续推行,我国大部分城市PM_(2.5)污染已得到显著改善,但不同区域PM_(2.5)改善与气态前体物减排的响应特征及年际变化研究尚不完善.本研究采用多渠道大气污染物观测数据(地基PM_(2.5)、NO_(2)和SO_(2),以及韦晶PM_(2.5)、葵花PM_(2.5)和IASI-NH_(3)数据集),综合分析2015—2020年我国PM_(2.5)改善与气态前体物减排的响应关系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显著降低(-2.64%~-11.02%a-1),我国PM_(2.5)(-6.64%a-1)和气态前体物NO_(2)(-3.47%a-1)、SO_(2)(-11.87%a-1)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SO_(2)的改善最为显著,而NH_(3)(-0.61%a-1)浓度下降较慢.我国整体PM_(2.5)与NO_(2)和SO_(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气态前体物的持续减排,该相关特征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截止到2020年,PM_(2.5)与NO_(2)和SO_(2)的相关系数仍分别可达0.64和0.39.该结果表明气态前体物,尤其是NO_(2),仍是影响我国PM_(2.5)污染的主要因素.PM_(2.5)与NH_(3)的相关性整体较弱,主要原因为SO_(2)和NO_(2)浓度的快速下降导致其与NH_(3)中和反应的减少,进而导致NH_(3)浓度变化较小.进一步通过PM_(2.5)、NO_(2)和SO_(2)的逐年变化(dPM_(2.5)、dNO_(2)和dSO_(2))分析指出,我国大部分地区PM_(2.5)改善受NO_(2)的减排贡献更大,尤其在浙江、安徽、河南、陕西和重庆等地区,dPM_(2.5)与dNO_(2)的相关系数是dPM_(2.5)与dSO_(2)相关系数的3倍,且该特征呈逐年增强趋势(dPM_(2.5)与dNO_(2)相关系数的增幅为5.77%a-1);但少数地区(如山西、甘肃等)PM_(2.5)改善则更多受SO_(2)减排影响.综上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PM_(2.5)的改善与NO_(2)和SO_(2)浓度的下降密切相关,且NO_(2)管控对PM_(2.5)改善的贡献较SO_(2)更加显著,NO_(2)的持续减排是现阶段和未来PM_(2.5)进一步深度改善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no_(2) so_(2.) NH_(3) 减排响应
原文传递
2017年佛山市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邓思欣 司徒淑娉 +3 位作者 周雪玲 安丽娜 邝敏儿 谢敏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1年第6期43-50,共8页
利用2017年佛山市8个国控监测点位的6项常规大气污染物自动监测数据,研究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 10)、臭氧(O_(3))的时空变化和复合污染特征,并采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对佛山市大气PM_(2.5)进行来源解析,分析O_(3)与二次... 利用2017年佛山市8个国控监测点位的6项常规大气污染物自动监测数据,研究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 10)、臭氧(O_(3))的时空变化和复合污染特征,并采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对佛山市大气PM_(2.5)进行来源解析,分析O_(3)与二次气溶胶的协同增长关系。结果表明,2017年佛山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为4.75,主要的空气质量污染物为PM_(2.5)、二氧化氮(NO_(2))和O_(3),除O_(3)呈现第2,3季度较高外,其他5项污染物均呈现第1,4季度较高的趋势。ρ(PM_(2.5))和ρ(PM_(2.5))/ρ(CO)在1—4月和11,12月较高,二次生成强度较大。机动车尾气源、燃煤源和工业工艺源是大气PM_(2.5)的主要来源。佛山市中心城区等道路密集以及交通枢纽地区的ρ(NO_(2))较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大气NO_(2)的主要来源。O_(3)污染主要发生在4,5,7—10月。ρ(O_(3))和ρ(PM_(2.5))/ρ(CO)的日变化均在12:00—17:00达到峰值。ρ(PM_(2.5))随光化学活性水平增强而提高,高度和中度光化学活性水平下ρ(PM_(2.5))/ρ(CO)明显大于轻度和低光化学活性水平。在统计时段,PM_(2.5)和O_(3)协同增长的时间占37.3%,O_(3)污染对二次气溶胶的氧化生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二氧化氮 臭氧 复合污染 在线源解析
下载PDF
2014-2022年青岛大气污染健康损害经济价值评估
7
作者 王蒙 吕曼青 +4 位作者 周雪冬 魏凤华 石岩 崔立江 武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3-211,共9页
文章以沿海城市青岛为研究对象,基于泊松回归的相对危险度估算模型评估青岛市2014-2022年大气污染的健康损害经济价值,并揭示主要大气污染物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青岛9年间大气污染物的健康损害效应逐年降低,且大气污染物经... 文章以沿海城市青岛为研究对象,基于泊松回归的相对危险度估算模型评估青岛市2014-2022年大气污染的健康损害经济价值,并揭示主要大气污染物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青岛9年间大气污染物的健康损害效应逐年降低,且大气污染物经济损害价值占GDP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2014年3种主要大气污染物PM_(2.5)、NO_(2)、O_(3)健康损害经济价值分别为308.98亿元、269.85亿元、152.57亿元,它们的GDP比重分别为3.80%、3.32%、1.88%。由于居民医疗费用、用工成本的提升,2022年这3种污染物的健康损害经济价值分别为260.90亿元、274.74亿元、330.60亿元,整体略高于2014年评估数据。但PM_(2.5)和NO_(2)污染物健康损害经济价值在2022年GDP中的比重分别为1.75%、1.84%,相比于2014年降低了53.9%、44.6%。通过核算发现受PM_(2.5)影响最大的健康终端为门诊和慢性支气管炎,而受NO_(2)、O_(3)污染物影响最高的健康终端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住院和全因死亡。研究结果可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优先污染物控制提供理论参考,为目标污染物减排政策和路线的控制效果提供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 大气污染物 pm_(2.5) no_(2) o_(3) 健康损害经济价值
下载PDF
兰溪市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组成特征及季节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鲍宗炜 张宏 +2 位作者 周志刚 张宁 冯加良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7-1733,共7页
为探索浙江省中部地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组成特征及其季节变化,采集了兰溪市市区和近郊两个站点2016年4个季节的PM_(2.5)样品,利用双通道离子色谱对水溶性无机离子(Cl-、NO^(-)_(3)、SO^(2-)_(4)、Na^(+)、NH4^(+)、... 为探索浙江省中部地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组成特征及其季节变化,采集了兰溪市市区和近郊两个站点2016年4个季节的PM_(2.5)样品,利用双通道离子色谱对水溶性无机离子(Cl-、NO^(-)_(3)、SO^(2-)_(4)、Na^(+)、NH4^(+)、K^(+)、Ca2^(+)、Mg2^(+))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兰溪PM_(2.5)中离子总浓度存在明显的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变化趋势,年均值为21.19μg·m^(-3),约占PM_(2.5)质量的45%;SO^(2-)_(4)、NO^(-)_(3)和NH4^(+)是水溶性离子中最主要的组分,年均浓度分别为8.11、5.92、3.87μg·m^(-3).C1-和NO^(-)_(3)浓度的季节变化最为显著,冬/夏浓度比接近10,其半挥发特性是导致兰溪PM_(2.5)中离子组成呈现季节变化的重要原因.兰溪PM_(2.5)中NO^(-)_(3)/SO^(2-)_(4)比值的冬季平均值为1.18,说明流动源对兰溪PM_(2.5)有很大贡献;夏季(以及春、秋季)时NO^(-)_(3)/SO^(2-)_(4)比值较低,且与PM_(2.5)浓度呈负相关,与矿物尘结合的硝酸根离子的较大贡献可能是导致夏季PM_(2.5)浓度较低时NO^(-)_(3)/SO^(2-)_(4)比值较高的主要原因.阴阳离子平衡、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矿物尘对兰溪市PM_(2.5)的酸度及离子赋存状态有较大影响;冬季及春、秋季兰溪的PM_(2.5)具有一定的酸性;NO^(-)_(3)和SO^(2-)_(4)主要与NH4^(+)结合,但部分可能与钙等其他组分结合;Cl-和K^(+)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但K^(+)的年均浓度仅为0.31μg·m^(-3),说明生物质燃烧对兰溪PM_(2.5)的贡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水溶性离子 组成特征 no_(3)^(-)/so_(4)^(2-)比值 兰溪市
原文传递
上海淀山湖地区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对臭氧的可能影响
9
作者 林燕芬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69,共8页
基于上海淀山湖超级站2017—2021年的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PM_(2.5)浓度和组分、颗粒物光学散射和吸收特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淀山湖地区PM_(2.5)浓度逐年下降,年均下降率约为2.1%。以西北区域和本地影响为主导的天气型PM... 基于上海淀山湖超级站2017—2021年的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PM_(2.5)浓度和组分、颗粒物光学散射和吸收特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淀山湖地区PM_(2.5)浓度逐年下降,年均下降率约为2.1%。以西北区域和本地影响为主导的天气型PM_(2.5)改善幅度最大且具有显著年际变化趋势,年均降幅为6.1~7.8μg/m^(3);而以滨海区域影响为主的天气型PM_(2.5)改善幅度较小且变化趋势不显著。硫酸盐浓度大幅下降,但硝酸盐和二次有机组分的占比较高且处于上升趋势,PM_(2.5)二次生成贡献愈加显著。随着PM_(2.5)浓度的显著下降,颗粒物散射系数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冬季下降率可达30.6%,在4个季节里下降幅度最大,但吸收系数则无明显改善。初步评估颗粒物对O_(3)和NO_(2)光解速率的影响发现,吸收性颗粒物对O_(3)生成起抑制作用,散射性颗粒物与O_(3)之间的相关性则存在季节差异。具体来说,冬春季O_(3)受“气溶胶抑制机制”影响,夏秋季节两者呈正相关的协同污染特征,其影响因素可能包括季节间的颗粒物不同来源,太阳天顶角的变化以及颗粒物散射效应对近地面光化辐射通量的影响差异。夏秋季J(NO_(2))与PM_(2.5)呈正相关,进一步验证了太阳辐射较强时,颗粒物浓度增加可能使多次散射效应增强,增加光化辐射通量,有利于J(NO_(2))升高和O_(3)生成的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pm_(2.5) o_(3) 污染特征 no_(2)光解速率 上海淀山湖地区
下载PDF
阳泉市COVID-19期间主要大气污染物的传输及来源分布
10
作者 任皓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3,共10页
2020年初,COVID-19在国内暴发,在相关管控措施下研究了区域性大气污染特征与传输之间的关系。选取山西省阳泉市的6个大气环境质量国控站点,获取了2019—2021年主要大气污染物(NO_(2)、PM_(2.5)和O_(3))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重点评估... 2020年初,COVID-19在国内暴发,在相关管控措施下研究了区域性大气污染特征与传输之间的关系。选取山西省阳泉市的6个大气环境质量国控站点,获取了2019—2021年主要大气污染物(NO_(2)、PM_(2.5)和O_(3))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重点评估了2020年2月管控措施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并结合HYSPLIT模型模拟的48 h后向轨迹以及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法(CWT),量化了该研究时间段内阳泉市3种大气污染物的潜在源及贡献。结果表明:在研究时间段内,NO_(2)和PM_(2.5)平均浓度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2021年NO_(2)浓度较2020年稍有回升,但整体水平低于2019年。O_(3)浓度则逐年上升,推测是O_(3)在对流层的光化学反应导致。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发现,2019年2月和2021年2月,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东部气团的输送,而2020年则主要来源于西部。NO_(2)和PM_(2.5)在聚类轨迹上的平均质量浓度与聚类轨迹呈正相关关系,O_(3)则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合2月污染物平均浓度特征来看,管控措施使得2020年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降低,而2021年主要污染物浓度的降低则归因于当地与周边地区实施的大气环境治理措施。NO_(2)和PM_(2.5)的潜在源分布呈现逐年区域化的态势。NO_(2)的潜在源主要是阳泉市本地、晋中市和太原市,而PM_(2.5)的潜在源分布则呈现山西本地、山东、京津冀、河南以及陕西区域贡献的特征。O_(3)的潜在源主要来自阳泉市本地和石家庄市的贡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其来源于本地光化学反应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2) pm_(2.5) o_(3) 后向轨迹 聚类分析 潜在源贡献因子法 浓度权重轨迹法
下载PDF
邯郸市大气细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任秀龙 牛红亚 +3 位作者 李淑娇 薛凡利 武振晓 樊景森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510-3519,共10页
为研究邯郸市大气细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季节变化特征及来源,于2017年采集了大气PM_(2.5)样品,并结合气象要素(温度、相对湿度)、气态污染物(SO_(2)、NO_(2)、O_(3))浓度对水溶性无机离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邯郸市PM_(2.5)年均... 为研究邯郸市大气细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季节变化特征及来源,于2017年采集了大气PM_(2.5)样品,并结合气象要素(温度、相对湿度)、气态污染物(SO_(2)、NO_(2)、O_(3))浓度对水溶性无机离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邯郸市PM_(2.5)年均浓度为(88.08±59.08)μg·m^(-3),季节变化特征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8种水溶性离子年均浓度为(53.0±38.1)μg·m^(-3),对PM_(2.5)的贡献值为58.2%,各离子的浓度高低顺序为NO_(3)^(-)>SO_(4)^(2-)>NH_(4)^(+)>Cl^(-)>K+>Ca^(2+)>Na^(+)>Mg^(2+);SNA(SO_(4)^(2-)、NO_(3)^(-)、NH_(4)^(+))为水溶性离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颗粒物的酸碱度与相关性分析,春、夏、秋季PM_(2.5)呈酸性,冬季呈碱性;春、夏、秋季NH_(4)^(+)的存在形态为NH_(4)NO_(3)和(NH_(4))_(2)SO_(4),冬季NH_(4)^(+)存在形式为NH_(4)Cl;湿度对硫氧转化率和氮氧转化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次转化生成、燃煤、生物质燃烧和扬尘为水溶性离子主要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郸市 pm_(2.5) 水溶性离子 硫酸盐、硝酸盐及铵盐 来源
下载PDF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air pollution across China from 2015 to 2018 被引量:3
12
作者 Xiaoteng Zhou Vladimir Strezov +2 位作者 Yijiao Jiang Tao Kan Tim Eva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61-169,共9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concentrations of PM_(2.5),PM_(10),SO_(2),NO_(2),CO and O_(3),and air quality index(AQI)values across 368 cities in China's Mainland during 2015–2018.The study further examined relationshi...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concentrations of PM_(2.5),PM_(10),SO_(2),NO_(2),CO and O_(3),and air quality index(AQI)values across 368 cities in China's Mainland during 2015–2018.The study further examined relationships of air pollution status with local industrial capacities and vehicle possessions.Strong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industrial capacities(coal,pig iron,crude steel and rolled steel)and air pollution levels.Although statistical and significant reductions of PM_(2.5),PM_(10),SO_(2),NO_(2),CO and AQI values were observed in response to various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industrial sectors,both particle and gaseous pollutants still had annual average concentrations above recommended limits.In order to further reduce air pollution,more efforts can be done to control traffic emissions caused by minicars and heavy trucks,which was revealed after investigating 16 vehicle types.This wa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apparent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during the COVID-19 lockdown period in China in 2020,despite industrial operations being still active at full capa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pm_(10) so_(2) no_(2) Industrial products Vehicle numbers
原文传递
“十三五”期间泸州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洪文 肖旖旎 《四川环境》 2022年第5期84-89,共6页
为了解“十三五”期间泸州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情况,通过对“十三五”期间泸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统计、污染负荷计算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泸州市SO_(2)、PM_(2.5)和PM_(10)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NO_(2)、CO和O_(3)浓度呈缓慢上... 为了解“十三五”期间泸州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情况,通过对“十三五”期间泸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统计、污染负荷计算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泸州市SO_(2)、PM_(2.5)和PM_(10)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NO_(2)、CO和O_(3)浓度呈缓慢上升趋势。泸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颗粒物总体负荷降低,细颗粒物二次贡献增大,大气污染类型以复合型污染为主。上述分析结果对泸州市、川南片区以至成渝地区其他城市进行大气污染治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so_(2)、pm_(2.5)、pm_(10)、no_(2)、Coo_(3) 复合型污染
下载PDF
荆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江丽 《低碳世界》 2022年第1期6-9,共4页
本文利用荆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定点监测资料,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方法,研究了荆州市近10年(2010—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荆州市空气污染由传统煤烟型转变为机动车尾气型,夏季臭氧、冬季细颗粒物季节性污染... 本文利用荆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定点监测资料,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方法,研究了荆州市近10年(2010—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荆州市空气污染由传统煤烟型转变为机动车尾气型,夏季臭氧、冬季细颗粒物季节性污染问题突出。大气污染物增加的压力与污染防治措施的相互作用是驱动荆州市近10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重点污染源整治、机动车尾气控制、扬尘污染治理等对荆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质量 趋势分析 影响因素 so_(2) no_(2) pm_(10) pm_(2.5) o_(3) 荆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