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3D-STIR SPACE序列增强扫描在臂丛节后神经成像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温亮 曹勇 +1 位作者 黄赛 李小东 《新疆医学》 2024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探讨在臂丛节后神经成像中施行MR3D-STIR SPACE序列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及成像质量。方法选取50例、2021年1月-2022年8月臂丛神经患者,均行MR常规序列扫描、MR3D-SPACE-STIR序列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患者的损伤部位、形态、信号强度与... 目的探讨在臂丛节后神经成像中施行MR3D-STIR SPACE序列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及成像质量。方法选取50例、2021年1月-2022年8月臂丛神经患者,均行MR常规序列扫描、MR3D-SPACE-STIR序列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患者的损伤部位、形态、信号强度与近、远侧段臂丛神经的相关性,并对比平扫及增强图像质量。结果MRI平扫诊断节后神经损伤敏感性为89.47%、特异性为83.33%、准确性88.64%。增强MR3D-SPACE-STIR的组织对比显著提高,经处理后,可对臂丛神经节后的走行图像进行完整显示。且该技术增强序列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NR)为(0.57±0.09)、背景抑制评分(3.56±0.63)分及对臂丛神经显示评分(3.96±0.53)与平扫(0.35±0.06)、(1.58±0.51)分、(2.02±0.59)分均存在显著差异(t=12.231,12.214,10.170;P<0.05)。结论MR 3D-SPACE-STIR序列增强扫描的背景抑制效果较佳,可使臂丛神经损伤及走形得以清晰显示,其臂丛神经节后图像质量较平扫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节后神经成像 MR3D-stir space序列 增强扫描 诊断效果
下载PDF
磁共振SPACE-STIR序列扫描对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2
作者 许道洲 罗树彬 +4 位作者 夏好成 冯国平 许蕾 肖文丰 吕海莲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45-549,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SPACE-STIR序列扫描对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7例,均有骶神经损伤的相应症状和体征,术前均行腰骶部X线片、CT检查及3.0T磁共振常规平扫与SPAC... 目的:探讨磁共振SPACE-STIR序列扫描对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7例,均有骶神经损伤的相应症状和体征,术前均行腰骶部X线片、CT检查及3.0T磁共振常规平扫与SPACE-STIR序列扫描检查,并行手术治疗。对7例患者术前的腰骶部磁共振常规扫描图像、SPACE-STIR序列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术前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为骶神经损伤,其中S1神经根损伤5例,S2神经根损伤2例。术前X线片、CT检查均诊断为骶骨骨折,DenisⅡ型5例,Ⅲ型2例,但不能显示有无神经根损伤。术前磁共振常规平扫不能直接显示骶神经根损伤;磁共振SPACE-STIR序列扫描显示骶神经根中断2例,骶神经根受推压移位3例,骶神经根水肿增粗5例,诊断为S1神经根损伤6例,S2神经根损伤1例,其中S1、S2神经根断裂各1例。手术证实S1神经根损伤6例,S2神经根损伤1例,其中S1、S2神经根断裂各1例。SPACE-STIR序列扫描诊断与手术诊断的符合率为100%。结论:3.0T磁共振SPACE-STIR序列扫描可直观显示骶骨骨折引起的骶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骨折 骶神经损伤 磁共振成像 space—stir序列
下载PDF
探讨磁共振SPACE—STIR序列扫描对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春凯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16期41-42,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使用磁共振SPACE—STIR序列扫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的8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开展研究分析,患者术前使用了磁共振平扫及SPACE—STIR序列扫描,然后根据... 目的:研究分析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使用磁共振SPACE—STIR序列扫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的8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开展研究分析,患者术前使用了磁共振平扫及SPACE—STIR序列扫描,然后根据诊断情况来开展手术治疗,对2种诊断的图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前2组患者接受磁共振平扫时,其骶神经损伤情况无法显示,使用SPACE—STIR序列扫描显示2例骶神经根中断,3例骶神经根移位,3例骶神经根水肿。诊断5例S1神经根损伤,3例S2神经根损伤,其中1例S1神经根中断,1例S2神经根中断。该结果和手术结果相比较,完全符合。结论: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类型的患者我们推介使用磁共振SPACE—STIR序列扫描诊断,其应用价值非常高,对患者的骨折情况和骶神经损伤情况都能够很好的检查出来,临床中使用,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参考信息,能够及时的提供针对性治疗,避免延误患者的病情,其诊断结果和手术结果相符合,因此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space—stir序列扫描 骶骨骨折 骶神经损伤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对比增强3D STIR SPACE序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骶丛神经异常的显示 被引量:5
4
作者 毛丽娟 何绍富 +4 位作者 王朝阳 李美芝 胡仰玲 王梦意 张小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6-72,共7页
【目的】探讨增强3D STIR SPACE序列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骶丛神经异常的显示价值,并与增强3D VIBE序列进行对比。【方法】病例组包括30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照组包括20名健康女性,均接受盆腔MRI检查,包括对比增强3D STIR SPACE... 【目的】探讨增强3D STIR SPACE序列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骶丛神经异常的显示价值,并与增强3D VIBE序列进行对比。【方法】病例组包括30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照组包括20名健康女性,均接受盆腔MRI检查,包括对比增强3D STIR SPACE序列和增强3D VIBE序列。评估骶丛神经显示的图像质量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骶丛神经侵犯。【结果】对照组和病例组中,3D STIR SPACE序列和3D VIBE序列均能很好地显示骶丛神经纤维(P<0.001)。阅片者应用3D-STIR-SPACE序列对病变的诊断信心分数一致性较强(Kappa=0.684,P<0.001),应用3D-VIBE序列的诊断信心分数一致性一般(Kappa=0.130,P=0.386)。【结论】对比增强T2-SPACE序列和3D VIBE序列能够清晰显示骶丛神经,前者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骶丛神经异常的显示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增强 3D stir space序列 子宫内膜异位症 骶丛神经
下载PDF
SE、STIR及FLASH扫描序列在乳腺疾病MRI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力 王宁霞 +1 位作者 刘斯润 陈金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 探讨SE、STIR和FLASH三种扫描序列在乳腺疾病MRI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SE、STIR和FLASH三种方法对 2 7例患乳腺肿块的患者进行MRI检查 ,普通平扫后 ,静注Gd DTPA增强扫描。从病灶显示信噪比、病灶的鉴别诊断方面对三种扫描方... 目的 探讨SE、STIR和FLASH三种扫描序列在乳腺疾病MRI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SE、STIR和FLASH三种方法对 2 7例患乳腺肿块的患者进行MRI检查 ,普通平扫后 ,静注Gd DTPA增强扫描。从病灶显示信噪比、病灶的鉴别诊断方面对三种扫描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三种扫描序列对乳腺组织及病灶均有良好的信噪比显示 ;SE、STIR扫描速度较慢 ,不能满足快速扫描的需要 ;FLASH扫描速度快 ,强化扫描时既能满足快速扫描的需要 ,又能较好地区分脂肪和腺体。结论 FLASH是较佳的扫描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MRI 扫描序列 诊断 SE stir
下载PDF
增强SPACE序列扫描技术在臂丛神经成像中的应用观察
6
作者 李伟峰 梁长松 陈泽文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7期944-945,F0003,共3页
目的寻求一种更加清晰高效的臂丛神经成像技术。方法在行臂丛神经检查的患者中,先常规序列扫描后,再行增强SPACE序列扫描。结果增强SPACE臂丛神经成像经过最大密度投影(MIP)或者多平面重建(MPR)处理后,能更加立体、清晰地显示臂丛神经,... 目的寻求一种更加清晰高效的臂丛神经成像技术。方法在行臂丛神经检查的患者中,先常规序列扫描后,再行增强SPACE序列扫描。结果增强SPACE臂丛神经成像经过最大密度投影(MIP)或者多平面重建(MPR)处理后,能更加立体、清晰地显示臂丛神经,为诊断臂丛神经是否存在病变提供依据。结论充分结合常规扫描序列与及增强SPACE序列,能更全面、清晰地显示臂丛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 增强扫描 space序列 成像技术 成像序列
下载PDF
磁共振SPACE序列在诊断极外侧椎间盘突出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许道洲 夏好成 +5 位作者 罗树彬 吕海莲 冯国平 许蕾 肖文丰 王忠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不同序列在极外侧椎间盘突出上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5例极外侧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磁共振常规扫描图像、SPACE序列图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32~53岁,平均34岁。椎... 目的:探讨磁共振不同序列在极外侧椎间盘突出上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5例极外侧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磁共振常规扫描图像、SPACE序列图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32~53岁,平均34岁。椎间孔内侧型2例,椎间孔外侧型2例,混合型1例。极外侧椎间盘突出在平扫矢状位椎间孔层面上表现为椎间孔内和(或)外软组织肿块信号,形态多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T2WI轴位呈等或混杂信号,边缘不清,T2WI冠状位呈位于孔内和(或)外软组织肿块信号,硬膜囊受压,强化扫描呈中央不强化,周边环状强化信号;SPACE序列冠状位椎间孔周围出现异常低信号,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并与线状马尾神经根相交;SPACE—STIR序列显示受压移位的神经根与突出的椎间盘呈“腋下网球”样征象。结论:在磁共振SPACE序列上能直观地显示神经根与椎间盘之间空间关系,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临床的定性及定位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椎间盘 椎间盘 突出 神经根 磁共振成像 space—stir序列 space序列
下载PDF
3D SPACE STIR结合DTI显示腰骶神经根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肖文丰 黄莹 +5 位作者 许蕾 吕海莲 罗树彬 周云鹏 许道洲 李传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9期1537-1540,1548,共5页
目的 探讨结合DTI的短回波反转恢复各向同性变换角度RF激发3DT2TSE序列(SPACE: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 optimized Contrasts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s)在腰骶丛病变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例健康志愿... 目的 探讨结合DTI的短回波反转恢复各向同性变换角度RF激发3DT2TSE序列(SPACE: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 optimized Contrasts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s)在腰骶丛病变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例健康志愿者和32例腰骶丛神经病变患者行常规扫描序列、3DSPACE STIR序列和DTI序列扫描。结果 10名健康自愿者,L1~S1腰骶神经根3DSPCACE STIR序列均得到清晰显示。32例腰骶丛神经病变中,神经根受推压移位27例,受侵犯5例。椎间盘突出所致神经根受损的FA值降低(P〈0.05),而ADC值升高(P〈0.05)。结论 3DSPACE STIR序列具有较好的组织对比,图像可被作为测量DTI数据的FA值及ADC值的高分辨率蒙片,两者结合可以很好评估腰骶神经丛的神经压迫位置和神经受侵犯的范围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3维space stir序列 弥散张量成像 腰骶神经根
下载PDF
STIR、准T_2WI、重T_2WI扫描磁共振脊髓成像技术对比研究
9
作者 任伯绪 饶定虎 林家瑞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2-15,共4页
目的 :通过比较STIR、准T2 WI、重T2 WI 3种序列最优参数扫描磁共振脊髓成像图像质量优劣 (扫描时间一定 ) ,寻找一种磁共振脊髓成像最优参数序列。方法 :首先将 6 0例病员或自愿者分成 3组 ,其中STIR扫描 2 0例 ,反转时间 (TI)取 80ms... 目的 :通过比较STIR、准T2 WI、重T2 WI 3种序列最优参数扫描磁共振脊髓成像图像质量优劣 (扫描时间一定 ) ,寻找一种磁共振脊髓成像最优参数序列。方法 :首先将 6 0例病员或自愿者分成 3组 ,其中STIR扫描 2 0例 ,反转时间 (TI)取 80ms、10 0ms、12 0ms 3种参数 ;准T2 WI扫描 2 0例 ,翻转角 (FA)取 15°、2 0°、2 5° 3种参数 ;重T2 WI扫描 2 0例 ,回波时间 (TE)取 15 0ms、2 0 0ms、2 5 0ms 3种参数 (TR固定在 6 0 0 0ms) ,扫描后再行磁共振脊髓成像 ,选择出各序列中磁共振脊髓成像最优参数组合。然后将 5 0例病员或自愿者 ,同时进行STIR、准T2 WI、重T2 WI各序列最优参数组合扫描 ,扫描出的图像由甲、乙、丙 3位专业技术人员对 3种序列磁共振脊髓成像质量进行双盲法审阅片 ,根据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评价 3种序列扫描磁共振脊髓成像最优序列。结果 :STIR、准T2 WI、重T2 WI 3种扫描序列分别取参数TI =10 0ms、FA =2 0°、TE =2 0 0ms磁共振脊髓成像时以重T2 WI为最优序列。结论 :磁共振脊髓成像技术最优参数组合及最优序列为 :TR =6 0 0 0ms、TE =2 0 0ms的自旋回波 (SE)重T2 WI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脊髓成像 stir WI 序列 病员 扫描 回波时间 组合 结论 参数
下载PDF
磁共振STIR序列联合T2WI压脂序列诊断肛瘘价值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卞直鹏 袁帅 王燕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11期2110-2113,共4页
目的:探究在肛瘘患者中采用磁共振STIR序列联合TWI压脂序列对其疾病诊断的影响,并探讨此类检查在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肛肠科就诊的肛瘘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先后分别给予96例肛瘘患者磁共振检查,9... 目的:探究在肛瘘患者中采用磁共振STIR序列联合TWI压脂序列对其疾病诊断的影响,并探讨此类检查在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肛肠科就诊的肛瘘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先后分别给予96例肛瘘患者磁共振检查,96例肛瘘患者均使用STIR序列扫描和TWI压脂序列扫描,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分析STIR序列扫描和TWI压脂序列扫描对肛瘘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肛瘘内瘘口、肛瘘外瘘口以及肛瘘楼管分支采用STIR序列扫描其敏感度较高,肛瘘内瘘口、肛瘘外瘘口以及肛瘘楼管分支采用TWI压脂序列扫描其准确度较高。结论:在肛瘘患者中采用磁共振STIR序列联合TWI压脂序列可提高肛瘘患者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患者 磁共振 stir序列扫描 T2WI压脂序列扫描
下载PDF
良、恶性骨肿瘤的MRI动态增强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亮 谢道海 +1 位作者 丁庆国 陈剑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7-509,480,共4页
目的评价MRI动态增强在良、恶性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4例良、恶性骨肿瘤患者行MRISE序列的T1WI和FSE序列的T2WI、STIR序列、动态增强MRI以及常规增强扫描。重点分析动态增强参数早期动态增强最大斜率值(Slo)、病变边缘中心... 目的评价MRI动态增强在良、恶性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4例良、恶性骨肿瘤患者行MRISE序列的T1WI和FSE序列的T2WI、STIR序列、动态增强MRI以及常规增强扫描。重点分析动态增强参数早期动态增强最大斜率值(Slo)、病变边缘中心向心强化程度比(Rrimcenter)及SITime曲线类型。结果良、恶性骨肿瘤在动态增强SITime曲线类型方面有差异(P<0.05)。恶性肿瘤SLo为每秒(4.33±2.70)%,良性肿瘤为每秒(1.46±0.9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每秒2.0%为界,Slo对肿瘤潜在恶性评价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3%、77.8%和80.6%。恶性肿瘤的Rrimcenter为0.58±0.21,良性肿瘤为0.15±0.2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0.27为界,对肿瘤潜在恶性评价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3%、72.8%和86.6%。Slo与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动态增强参数早期动态增强最大斜率值、病变边缘中心向心强化程度比为良、恶性骨肿瘤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骨肿瘤 动态增强MRI 显著性差异 stir序列 常规增强扫描 鉴别诊断 强化程度 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 FSE序列 微血管密度 T2WI T1WI 肿瘤患者 肿瘤组织 定量指标 斜率值 敏感性 SLO 准确性 特异性 SLO 正相关 价值 早期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华 管永靖 +2 位作者 潘自来 江浩 陈克敏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A及正常对照者各20例,行腰椎和骨盆M RI检查,扫描序列为T1W I、T2W I和STIR。对比分析2组资料的骨髓MRI表现及骨髓相对信号强度比值,比较6例AA患者治疗前后的骨髓...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A及正常对照者各20例,行腰椎和骨盆M RI检查,扫描序列为T1W I、T2W I和STIR。对比分析2组资料的骨髓MRI表现及骨髓相对信号强度比值,比较6例AA患者治疗前后的骨髓M RI变化。结果:AA患者的骨髓MRI表现类型包括:弥漫型12例,灶型3例,不均匀型5例。2例于治疗后M RI显示好转。定量分析提示病变组与对照组间的骨髓相对信号强度比值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A的弥漫型M RI表现具有鉴别诊断价值。MRI对AA的治疗反应及监测其临床转归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磁共振成像 临床应用 相对信号强度 骨髓MRI MRI表现及 MRI检查 应用价值 正常对照 T1WI 扫描序列 stir T2WI 对比分析 治疗前后 表现类型 定量分析 诊断价值 临床意义 临床转归 治疗反应 弥漫型 AA 治疗后
下载PDF
非对比增强SPACE FLOW序列与CT静脉造影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圣美 程章波 +3 位作者 吴建满 殷磊 苏家威 马明平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20-2124,共5页
目的探讨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SPACE FLOW技术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上明确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64例,在进行下肢直接法CTV的前后2天内采用西门子Prisma 3.0T进行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检查,扫描序... 目的探讨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SPACE FLOW技术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上明确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64例,在进行下肢直接法CTV的前后2天内采用西门子Prisma 3.0T进行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rue-fisp、T_(1) SPACE及SPACE FLOW。运用主观评分对比SPACE FLOW序列及下肢直接法CTV检查的图像质量;分别在两组图像上测量患侧髂总静脉最大受压处最短径、同层面对侧髂总静脉最短径、患侧髂总静脉远端最短径及对侧髂总静脉远端最短径,并根据1-(患侧髂总静脉最大受压处最短径/对侧髂总静脉远端最短径)计算出狭窄率,对比两组检查所得直径及狭窄率的差异;评价盆腔内侧支循环显示差异。结果两名医师对SPACE FLOW图像与下肢直接法CTV图像进行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Kappa值分别为0.75和0.69,两种成像方式横轴位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ACE FLOW在患侧髂总静脉最大受压处最短径值、同层面对侧髂总静脉最短径值、患侧髂总静脉远端最短径值及对侧髂总静脉远端最短径值均较CTV所测值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种方法测得的狭窄率不同,SPACE FLOW测得狭窄率(54.92±23.54)%较CTV测得狭窄率(51.45±21.94)%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运用Bland Altman图可见两组测量狭窄率一致性较好。SPACE FLOW盆腔侧支血管显示率与CTV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两种方法显示侧支循环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620。结论SPACE FLOW序列对比下肢CTV在评价髂静脉狭窄程度的一致性高,显示侧支循环的一致性良好,可作为临床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另一种辅助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space FLOW序列 非增强 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对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封云松 《实用医技杂志》 2015年第8期824-825,共2页
下胫腓联合是保持踝关节稳定的结构,下胫腓联合分离可造成踝关节失稳,严重者可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正确诊断下胫腓联合分离可防止上述不良后果的发生。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分离 磁共振成像 创伤性关节炎 磁共振扫描 外旋 对双 骨间膜 stir 扫描序列 内外踝骨折
下载PDF
反转回波脂肪饱和序列技术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静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10期1348-1349,共2页
目的评价反转回波脂肪饱和序列(STIR)成像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膝关节外伤患者行自旋回波(SE)序列和STIR序列扫描,比较STIR序列及T2像在显示骨挫伤的差异。结果65个膝关节检查中共发现76处病灶,STIR序列全部清晰... 目的评价反转回波脂肪饱和序列(STIR)成像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膝关节外伤患者行自旋回波(SE)序列和STIR序列扫描,比较STIR序列及T2像在显示骨挫伤的差异。结果65个膝关节检查中共发现76处病灶,STIR序列全部清晰显示,而SE序列T1加权像显示59处病灶,占79%;T2加权像显示67处病灶,占88%;T2像有9处病灶未能显示,与周围组织的对比不如STIR像清晰。结论STIR像对膝关节骨挫伤的显示优于SE序列T2加权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反转回波脂肪饱和序列 骨挫伤 膝关节 膝关节骨挫伤 序列扫描 自旋回波 脂肪饱和 反转 stir序列
原文传递
小儿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两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信健 严志汉 +2 位作者 白光辉 何家维 陈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8-359,共2页
患儿女,8岁,发热4d入院。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CT示胰尾一直径约2.6cm类圆形团块,CT值约40HU,边界清,增强后病灶呈渐进性强化(图1A,1B)。MRI示胰尾部一类圆形团块,大小约2.6cm×2.4cm,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 患儿女,8岁,发热4d入院。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CT示胰尾一直径约2.6cm类圆形团块,CT值约40HU,边界清,增强后病灶呈渐进性强化(图1A,1B)。MRI示胰尾部一类圆形团块,大小约2.6cm×2.4cm,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及STIR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中度强化(图1C,1D)。术中见胰尾部肿块与胰腺粘连紧密,易出血,大小约3.0cm×2.5cm,切除肿块和胰腺尾部,术程顺利。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实性及假乳头状排列,部分肿瘤细胞围绕纤细的血管轴心排列,细胞无异型性,灶区偶见核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小儿 stir序列 肿瘤细胞 胰尾部 T1WI T2WI 增强扫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