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PHO综合征的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影像分析
1
作者 崔璨 李俊秋 +1 位作者 于梅艳 温庆祥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41-945,共5页
目的分析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SAPHO)综合征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的影像特点,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在SAPHO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41例SAPHO综合征患者的... 目的分析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SAPHO)综合征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的影像特点,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在SAPHO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41例SAPHO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显像资料。结果41例患者中,56%合并有皮肤损害,血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3补体、C4补体升高的比例分别为63%、59%、17%、6%,14%的患者HLA-B27呈阳性。全身骨显像发现6例前胸壁受累、1例胸椎受累、1例胸腰椎及双侧骶髂关节受累,其余33例为多部位受累,依次为前胸壁(95%)、脊柱(58%)、骶髂关节(46%)、四肢关节(22%)、肋骨(12%)、耻骨(7%)、坐骨(5%)、股骨和颅骨(各2%)。19例行胸部和腰骶部SPECT/CT断层显像,前胸壁病灶主要位于胸锁关节和第一胸肋关节,“牛头征”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脊柱病变多分布在胸腰椎,椎体前角骨质硬化较具特异性;骶髂关节多为双侧、髂骨面受累,多表现为骨质增生硬化。结论全身骨显像能够全面评估全身骨关节受累情况,SPECT/CT同时结合了骨断层显像的代谢信息及CT的解剖信息,二者联合在SAPHO综合征的早期诊断、精准定位和评估病情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HO综合征 放射性核素显像 骨显像 spect/ct
下载PDF
疑诊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术前^(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郭月红 黄京伟 +1 位作者 张腾 杨敏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疑诊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患者术前^(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ethoxyisobutylisonitrile,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 目的探讨疑诊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患者术前^(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ethoxyisobutylisonitrile,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以下简称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疑诊PHPT并在术前完善甲状旁腺MIBI SPECT/CT显像的2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MIBI SPECT/CT显像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实验室检查、病理特征及影像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阴性组相比,血清总钙、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在阳性组显著升高(P<0.05);病灶的病理类型、最大径、体积及位置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PTH水平、病灶病理类型、位置及最大径与MIBI SPECT/CT显像结果阳性显著相关(P<0.05)。结论疑诊PHPT患者术前MIBI SPECT/CT显像结果受多重因素影响,术前血清PTH水平、病灶病理类型、位置及最大径是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 ^(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 spect/ct
下载PDF
医院SPECT/CT机房工作人员甲状腺、眼晶状体和手部受照辐射水平及其防护研究
3
作者 邹作伟 苏雪松 耿建华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1期25-29,共5页
目的:对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设备机房工作人员甲状腺、眼晶状体和手部的受照剂量及辐射水平进行研究,为评估SPECT/CT机房工作人员受到辐射危害及放射防护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 目的:对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设备机房工作人员甲状腺、眼晶状体和手部的受照剂量及辐射水平进行研究,为评估SPECT/CT机房工作人员受到辐射危害及放射防护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在SPECT/CT机房1和SPECT/CT机房2的工作人员各2名,采用光致发光(OSL)剂量计对4名SPECT/CT机房工作人员7个季度的受照剂量进行监测,4名工作人员摆位总量为20 682例患者。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常规穿戴防护铅衣(0.5 mmPb)和铅围脖(0.5 mmPb)等防护用品,将OSL剂量计分别佩戴在每名机房摆位人员的甲状腺、眼睛附近位置和手部。4名工作人员每人佩戴1套(甲状腺、眼睛附近和手部位置共3枚)OSL剂量计。佩戴OSL剂量计时长为21个月,对甲状腺部位的10 mm深度个人剂量当量[Hp(10)]、眼晶状体部位的3 mm深度个人剂量当量[Hp(3)]和手部的0.07 mm深度个人剂量当量[Hp(0.07)]进行季度监测,评估SPECT/CT机房4名工作人员甲状腺、眼晶状体和手部的受照剂量。4名工作人员均接受常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4名工作人员每人年平均摆位例数约2 955例患者,其中仅1名工作人员甲状腺、眼晶状体和手部年平均所受的剂量最高,分别为0.129、0.071和0.151 mSv/a,但远低于放射工作人员剂量约束值5、5和125 mSv/a。结论:SPECT/CT机房4名工作人员为患者摆位时直接接触注射过放射性药物的患者,但其甲状腺、眼睛和手部受照剂量均远低于放射工作人员剂量约束值。按要求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能够有效防护摆位工作中的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眼晶状体 手部 外照射 当量剂量 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 机房
下载PDF
富于巨细胞型骨肉瘤SPECT/CT影像学表现
4
作者 赵颖 李培岭 刘玉珂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富于巨细胞型骨肉瘤(GCRO)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过病理证实的2例GCRO患者资料并进行文献总结,总结该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并随访最终结局。结果男性患者1例,38岁,股骨旁GCRO,女... 目的探讨分析富于巨细胞型骨肉瘤(GCRO)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过病理证实的2例GCRO患者资料并进行文献总结,总结该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并随访最终结局。结果男性患者1例,38岁,股骨旁GCRO,女性患者1例,76岁,股骨近端髓腔型GCRO。(1)骨旁GCRO的影像表现:病变位于骨旁,DR表现为骨旁软组织内钙化影,形态不规则;CT表现为骨旁密度不均匀的肿块,内见位于肿块基底部的不规则团状钙化或骨化影,肿块约包绕股骨干的90%;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融合图像表现为肿块内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2)髓腔型GCRO的影像表现:病变位于股骨近端,CT表现为膨胀性偏心性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不连,未见明显骨膜反应;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图像表现为病变区边缘及中心区的不规则状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结论GCRO罕见,影像学易误诊,常规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SPECT/CT结合常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确诊需结合多种影像学资料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 骨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spect/ct
下载PDF
数字化X射线摄影与SPECT核素骨显像联合诊断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价值
5
作者 郝学伟 武富明 +1 位作者 苏敬阳 于海泉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X射线摄影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核素骨显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数字化X射线摄影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核素骨显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数字化X射线摄影联合SPECT核素骨显像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数字化X射线摄影进行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经影像学检测,观察组35例患者中确诊31例(占88.6%),对照组35例患者中确诊24例(占68.6%),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8,P<0.05)。术前经影像诊断,观察组诊断的骨折块数为(3.57±0.50)块,对照组诊断的骨折块数为(2.67±0.40)块,观察组骨折诊断块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15,P<0.05);观察组中骨质连续性5例,非连续性30例,对照组中骨质稳定性13例,非稳定性22例,观察组更接近术中骨质连续性和稳定性,两组连续性和稳定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57、4.644,P<0.05)。结论:数字化X射线摄影联合SPECT核素骨显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数字化X射线摄影 spect核素骨显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三时骨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对慢性骨髓炎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黄鑫 余晓军 +6 位作者 温洋 王兵 姚龙 魏安程 胡超 刘斌 王志强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294-1298,共5页
目的探讨^(99)Tc^(m)-MDP三时骨显像(TPBS)联合SPECT/CT对慢性骨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遂宁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9例疑似慢性骨髓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结果及后期... 目的探讨^(99)Tc^(m)-MDP三时骨显像(TPBS)联合SPECT/CT对慢性骨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遂宁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9例疑似慢性骨髓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结果及后期随访等进行综合诊断,将患者分为感染组(骨髓炎组)和对照组(非骨髓炎组),对比分析三时骨显像联合SPECT/CT对慢性骨髓炎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99)Tc^(m)-MDP三时骨显像联合SPECT/CT诊断慢性骨髓炎的敏感度为90.7%(39/43),特异度为88.5%(23/26),准确性为89.9%(62/69),阳性预测值为92.9%(39/42);阴性预测值为85.2%(23/27)。结论^(99)Tc^(m)-MDP三时骨显像联合SPECT/CT在慢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对临床诊断慢性骨髓炎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时骨显像 spect/ct 慢性骨髓炎 ^(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 软组织感染
下载PDF
定量CT评价胸椎骨密度及与年龄相关的骨丢失
7
作者 赵君禄 刘斋 +2 位作者 赵德园 聂关伟 任庆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9-1433,共5页
目的探讨胸椎定量CT(QCT)测量骨密度及骨丢失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因健康体检及急腹症行全腹部CT扫描的患者708例,使用QCT软件测量T10-L3椎体骨密度。将受检者按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组。计算每个年龄组的胸椎及腰椎骨密度,并计算各组... 目的探讨胸椎定量CT(QCT)测量骨密度及骨丢失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因健康体检及急腹症行全腹部CT扫描的患者708例,使用QCT软件测量T10-L3椎体骨密度。将受检者按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组。计算每个年龄组的胸椎及腰椎骨密度,并计算各组别的峰值骨密度及骨丢失率。胸椎与腰椎骨密度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男性、女性骨密度峰值均在20~29岁年龄组,30岁以后胸腰椎骨密度开始不同程度减低,80~89岁女性胸椎及腰椎累计骨丢失率分别为60.61%及61.34%,而男性分别为44.45%及49.35%。男性与女性胸腰椎骨密度均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胸椎与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男性r=0.96、女性r=0.98,P<0.01)。结论胸椎及腰椎QCT均能准确地显示不同年龄组的骨密度及骨丢失情况,胸椎QCT可以作为评价和监测骨丢失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丢失 骨密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定量ct 胸椎
下载PDF
基于定量CT身体组分、^(18)F-FDG PET/CT显像预测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预后的价值
8
作者 白丽 苏雪娟 陈体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13-718,共6页
目的 分析定量CT (QCT)身体组分、^(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对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NAC)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于南阳市第二... 目的 分析定量CT (QCT)身体组分、^(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对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NAC)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联合NAC治疗的8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在NAC前和化疗1、3个周期后检测记录QCT参数[L_(1)、L_(2)水平的皮下脂肪面积(SFA)、内脏脂肪面积(VFA)、骨密度(BMD)、L_(3)水平的椎旁肌肉面积(TMA)]、^(18)F-FDG PET/CT显像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肿瘤代谢体积(MTV)。NAC结束后进行手术,随访12个月(失访2例),依据有无复发转移分为预后良好组43例和预后不良组37例,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QCT参数、^(18)F-FDG PET/CT显像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其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化疗1个周期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SFA、BMD、VFA、MA水平分别为(45.23±4.07) cm^(2)、(128.97±26.53) mg/m^(2)、(78.07±6.69) cm^(2)、(37.36±5.74) cm^(2),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的(42.52±3.32) cm^(2)、(112.54±25.82) mg/m^(2)、(73.73±7.25) cm^(2)、(32.94±5.31) 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3个周期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SFA、BMD、VFA、MA水平分别为(40.95±3.92) cm^(2)、(113.55±15.87) mg/m^(2)、(73.59±6.17) cm^(2)、(32.67±4.98) cm^(2),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的(37.51±3.56) cm^(2)、(95.18±17.45) mg/m^(2)、(70.30±5.14) cm^(2)、(28.52±4.42) 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个周期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SUV_(max)、MTV分别为5.43±1.25、(3.86±0.87)×10^(4)mm,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的6.04±1.07、(4.27±0.85)×10^(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3个周期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SUV_(max)、MTV分别为3.94±1.06、(2.61±0.70)×10^(4)mm,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的4.73±1.21、(3.05±0.93)×10^(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FA、BMD、VFA、MA、SUV_(max)、MTV联合预测手术联合NAC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98 (95%CI:0.809~0.954)、0.919 (95%CI:0.836~0.968)。结论 NAC过程中检测QCT参数、^(18)F-FDG PET/CT显像指标可预测手术联合NAC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联合预测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定量ct 新辅助化疗 骨密度 肿瘤代谢体积
下载PDF
探讨定量CT及生物电阻抗测定内脏脂肪面积和骨密度的关系
9
作者 张丽华 秦迁 +2 位作者 陈静锋 杨阳 丁素英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9-64,87,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r tomography,QCT)及生物电阻抗(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定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与骨密度(Bone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采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r tomography,QCT)及生物电阻抗(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定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与骨密度(Bone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1131例体检者行QCT和BIA测定的VFA及BMD,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多因素线性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并采用Bland-Altman评估两者测定VFA的一致性。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QCT和BIA测定的VFA与BMD呈负相关(r=-0.197和r=-0.2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FA(BIA)是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OR=1.010,95%CI:1.005~1.015);VFA(QCT)是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OR=1.003,95%CI:1.001~1.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QCT和BIA测量VF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VFA是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测定VFA的QCT和BIA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采用BIA测定的VFA评估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量下降 内脏脂肪面积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定量ct 生物电阻抗
下载PDF
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骨破坏中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梁翔玥 罗安强 +2 位作者 赵跃群 李俊红 韦智晓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58-463,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7月在我院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显像并且确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的25例患者,总结NTM...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7月在我院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显像并且确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的25例患者,总结NTM感染骨破坏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等,并比较两种显像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全身骨显像诊断NTM感染骨破坏的敏感度为94.7%,特异性为100%,诊断符合率为96%;SPECT/CT显像诊断NTM感染骨破坏的敏感度、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均为100%;二者对NTM感染骨破坏的诊断符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主要分布于肋骨、四肢长骨、脊柱等部位,在全身骨显像上表现为放射性浓聚影,SPECT/CT可见以溶骨性改变为主。结论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可以监测到全身多个部位的病变,较好地显示NTM感染骨破坏的代谢情况及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 骨破坏 全身骨显像 spect/ct
下载PDF
^(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半定量分析评估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金红 袁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293-297,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SPECT/CT半定量分析获得的腰椎体与左侧股骨干中段的放射性比值(T/NT)评估骨密度水平、诊断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及评价其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OP组及正常对照组各60例,双能X线吸收法(dual X-ray absorbtiometry... 目的探讨利用SPECT/CT半定量分析获得的腰椎体与左侧股骨干中段的放射性比值(T/NT)评估骨密度水平、诊断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及评价其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OP组及正常对照组各60例,双能X线吸收法(dual X-ray absorbtiometry,DXA)测量骨密度、^(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并测定腰椎体与左侧股骨干中段的放射性比值(T/NT)及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的骨密度值。分析后两者和DXA的相关性;以DXA法为诊断标准,比较SPECT/CT半定量法与QCT法诊断OP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同时比较OP组阿仑膦酸钠治疗前及治疗后6、9、12个月3者的变化。结果两组T/NT与骨密度T值呈负相关,QCT的骨密度值和T值呈正相关。SPECT/CT半定量法及QCT法诊断OP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2%、85.7%、89.5%及82.5%、73.6%、78.1%,SPECT/CT半定量法均优于QCT法。OP组阿仑膦酸钠治疗6m,SPECT/CT的T/NT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9、12m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9个月QCT的骨密度和DXA的T值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后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SPECT/CT半定量分析获得的T/NT可以灵敏地反映骨密度的变化,SPECT/CT半定量法诊断OP优于QCT法,其较QCT及DXA早3个月发现骨密度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spect/ct显像 定量ct 双能X射线吸收法
下载PDF
定量SPECT/CT中标准化摄取值可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跃群 李俊红 +3 位作者 韦海莲 欧阳桂梅 梁翔玥 韦智晓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792-79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最大期望值重建算法定量SPECT/CT中的标准化摄取值(SUV)在转移性骨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行定量SPECT/CT骨扫描的75例患者,共勾画87个骨高代谢病灶的SUV,同时勾... 目的探讨基于最大期望值重建算法定量SPECT/CT中的标准化摄取值(SUV)在转移性骨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行定量SPECT/CT骨扫描的75例患者,共勾画87个骨高代谢病灶的SUV,同时勾画骨代谢正常患者的脊柱SUV作为对照组(43个脊柱椎体)。测定良性病灶、恶性病灶、对照组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_(mean))、最小标准化摄取值(SUV_(min))。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使用ROC曲线获得最佳阈值。结果以病理和/或6~12月及以上的影像学随访为判断的最终标准,诊断骨转移组病灶48个,良性病变组病灶39个,骨转移组SUV分别为SUV_(max) 30.15(20.75,45.43)g/mL、SUV_(mean) 16.65(11.75,23.10)g/mL、SUV_(min) 11.6(8.40,15.27)g/mL,良性病变组SUV分别为SUV_(max) 13.5(10.4,17.5)g/mL、SUV_(mean) 8.22(5.89,9.56)g/mL、SUV_(min) 5.83(2.63,6.89)g/mL,对照组SUV分别为SUV_(max) 7.47±1.99 g/mL、SUV_(mean) 3.74±0.68 g/mL、SUV_(min) 1.06±0.46 g/mL,骨转移组SUV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SUV_(max)、SUV_(mean)、SUV_(min)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76、0.912、0.901,SUV_(max)截断值为26.6 g/mL时,其特异性为100%,敏感度为64.6%,当SUV_(min)值取8.1 g/mL时,其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1.2%与89.7%,SUV_(mean)截断值为11.5 g/mL,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77.1%、92.3%;联合定量SPECT/CT骨融合显像+SUV_(mean)值诊断的检出率大于常规SPECT/CT骨融合图像(χ^(2)=11.576,P=0.001),两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86%、94.25%。结论定量SPECT/CT中的SUV在骨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补充了对肿瘤骨转移灶和骨良性病灶的定性分析;定量SPECT/CT骨融合显像+SUV_(mean)在诊断肿瘤骨转移的准确性高于常规SPECT/CT骨融合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 spect/ct 标准化摄取值 转移性骨肿瘤 骨融合显像
下载PDF
SPECT/CT融合骨显像评价四肢骨折患者的愈合情况及与氧化应激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继云 邓亚开 +1 位作者 陈伟南 刘卫峰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融合骨显像评价四肢骨折患者的愈合情况及与氧化应激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四肢骨折患者,所有患者术后采用SPECT/CT图像融合显像判断骨愈合情况,并进行超氧化物岐化酶(...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融合骨显像评价四肢骨折患者的愈合情况及与氧化应激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四肢骨折患者,所有患者术后采用SPECT/CT图像融合显像判断骨愈合情况,并进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检测;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最终骨折愈合结果均经手术或随访证实。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40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12周愈合组(10例)、16周愈合组(25例)和延迟愈合组(5例)。比较3组SOD、MDA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SOD、MDA与骨折愈合进度的相关性。结果:40例四肢骨折患者经SPECT/CT融合图像显示,其中30例放射性浓聚连续性通过骨折线并跨越骨折两端,SPECT/CT融合图像判断12周愈合组和16周愈合组患者骨折愈合的准确率为85.71%(30/35);12周愈合组、16周愈合组和延迟愈合组SOD及MD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03,F=53.344;P<0.05);12周愈合组SOD水平明显高于16周愈合组,16周愈合组明显高于延迟愈合组,12周愈合组MDA水平明显低于16周愈合组,16周愈合组明显低于延迟愈合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四肢骨折患者的愈合情况及与SOD、MDA均存在相关性(r=-0.324,r=0.612;P<0.05)。结论:SPECT/CT融合骨显像能为评价四肢骨折愈合提供客观、准确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骨折愈合程度与氧化应激指标存在相关性,可结合氧化应激指标综合进行四肢骨折愈合情况的判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融合骨显像 四肢骨折 愈合情况 氧化应激水平
下载PDF
Diagnostic Efficacy of^(18)F-FDG PET/CT in Detecting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14
作者 GUO Bo QIN Ran +3 位作者 GU Zhen Yang LI Yan Fen GAO Lei HUANG Wen Ro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10-516,共7页
Objec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and 2-deoxy-2-(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has potential di... Objec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and 2-deoxy-2-(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has potential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for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 in DLBCL.Methods A total of 102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DLBCL between September 2019 and August 2022 were included.Bone marrow biopsy and^(18)F-FDG PET/CT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at the time of initial diagnosis.Kappa test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agreement of^(18)F-FDG PET/CT with the gold standard,and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DLBCL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 on PET/CT were described.Results The total detection rate of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PET/CT and primary bone marrow biopsy(P=0.302)or between the two bone marrow biopsies(P=0.826).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and Youden index of PET/CT for the diagnosis of DLBCL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 were 0.923(95%CI,0.759-0.979),0.934(95%CI,0.855-0.972),and 0.857,respectively.Conclusion^(18)F-FDG PET/CT has a comparable efficiency in the diagnosis of DLBCL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PET/CT-guided bone marrow biopsy can reduce the misdiagnosis of DLBCL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 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 bone marrow biopsy Diagnostic efficacy
下载PDF
不同管电压及管电流时QCT或MSCT检测对猪椎体骨密度值的影响
15
作者 李彦 焦俊 +4 位作者 黄震 朱丽 管竹春 陆舜钦 王璐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35-739,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管电压及管电流条件下,定量计算机投照技术(QCT)和多层螺旋CT(MSCT)对猪脊柱椎体骨密度(BMD)值的影响。方法自制离体成年猪脊柱(L1~L3)标本模型1个,在管电压80、100、120及140 kV时,分别对应逐渐增加管电流20、40、60~260 m... 目的比较不同管电压及管电流条件下,定量计算机投照技术(QCT)和多层螺旋CT(MSCT)对猪脊柱椎体骨密度(BMD)值的影响。方法自制离体成年猪脊柱(L1~L3)标本模型1个,在管电压80、100、120及140 kV时,分别对应逐渐增加管电流20、40、60~260 mA·s,采用MSCT和QCT对家猪椎体体模进行扫描,获取BMD值,并进行比较。结果固定管电流逐步增大管电压扫描,MSCT在L1~L3检测时获得的BMD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QCT检测获得的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管电压80 kV比较,100、120及140 kV条件下,MSCT检测获得的B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QCT检测获得的B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管电压、逐步增大管电流扫描,MSCT和QCT各组间BMD均较为恒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扫描条件下,MSCT测量值低于Q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变管电压,QCT测得BMD值无显著变化,BMD测量结果相对稳定,而MSCT测得BMD值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 猪体模 骨密度 低剂量
下载PDF
A Huge Metastatic Liver of a Neuroendocrin Tumor Explored by SPECT/CT with 99mTc-Tektrotyd: A Case Report
16
作者 Imad Ghfir Manal Otmani +4 位作者 Chaimae Bensaid Majdouline Bellakhdar Hasnae Guerrouj Malika Çaoui Nouzha BenRaïs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2023年第3期101-106,共6页
Background: Colorectal neuroendocrine tumors are rare and have a heterogeneous clinical representation and variable prognosis. High grade neuroendocrine tumors (NETs) are characterized by destructive and aggressive gr... Background: Colorectal neuroendocrine tumors are rare and have a heterogeneous clinical representation and variable prognosis. High grade neuroendocrine tumors (NETs) are characterized by destructive and aggressive growth, followed by rapid spread. For this purpose, SPECT/CT with <sup>99m</sup>Tc-Tektrotyd is very useful for imaging and staging of NETs. Case Report: A 50-year-old man with a huge metastatic liver from an unknown neuroendocrine tumor (NET). SPECT/CT with <sup>99m</sup>Tc-Tektrotyd was performed in this patient, it showed a huge metastatic hepatomegaly compressing neighboring organs with bone metastases, and also revealed the primary colon tumor.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In recent decades, the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neuroendocrine tumors (NETs), especially those of the colorectal segments, have been increasing. <sup>99m</sup>Tc-EDDA/HYNIC-TOC (Tektrotyd<sup>?</sup>)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market and its use has been approved for scintigraphic imaging of patients with NETs and other SSTR-positive tumors. It provides in vivo metabolic data related to the over-expression of Somatostatin Receptors (SSTRs) and also predicts response to peptide 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 (PR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nic Neuroendocrine Tumor Liver Metastases bone Metastases spect/ct 99mTc-Tektrotyd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SPECT Combined with CT and MRI in Malignant Tumors Clinical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Bone Metastasis 被引量:1
17
作者 Xiao Li Wenda Shi +2 位作者 Fan Xu Qingshan Li Xu Xiao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2022年第1期9-15,共7页
Introduction: Bone is the most common site of hematogenous metastasis of malignant tumors.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is can have a series of bone related adverse events, 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Introduction: Bone is the most common site of hematogenous metastasis of malignant tumors.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is can have a series of bone related adverse events, 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Imaging examination is the main means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bone metastasis. Aim of the Work: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PECT) combined with CT an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bone metastasis of malignant tumors. Subjects and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is from malignant tumors who were admitted to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were selected from March 2019 to June 2021. They underwent bone scan with SPECT imaging, CT and MRI separately. The distribution of bone metastasis from primary tumors as well as efficacy of the above three detection methods for bone metastasis was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464 lesions were detected by SPECT and CT in the same scanning field, with SPECT detection rate of 92.5% (429/464) and CT detection rate of 77.8% (361/464) (P P P P Conclusion: SPECT may be the preferred screening modality for uspected bone metastases, and when combined with CT and MRI, it can clarify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bone metastasis from malignant tumors and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diagnosis with high clinical signific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Scan with spect Imaging Malignant bone Metastases Computed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下载PDF
横纹肌肉瘤骨三相联合SPECT/CT融合多模态显像特征
18
作者 宋德炜 方娟娟 +4 位作者 邵元伟 刘廷洲 滕敏敏 王瑞卿 孙文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横纹肌肉瘤(RMS)^(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多模态骨显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经穿刺病理证实的1例RMS,其骨三相联合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计算机体层成像(CT)融合多模态显像及... 目的:探讨横纹肌肉瘤(RMS)^(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多模态骨显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经穿刺病理证实的1例RMS,其骨三相联合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计算机体层成像(CT)融合多模态显像及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特征。结果:本例RMS MRI示右小腿近端软组织信号不均,增强检查呈不均质明显强化,右胫腓骨近端呈混杂信号改变。骨三相示血流相及血池相右小腿近端软组织血流明显增多。延迟相相应区域边缘骨代谢活跃,内部骨组织代谢降低。SPECT/CT融合多模态显像示右胫腓骨近端骨髓密度增高并病理性骨折,边缘骨代谢活跃,内部骨组织代谢降低。穿刺活检病理示:(右小腿穿刺组织)梭形细胞肿瘤,结合免疫组化,符合横纹肌肉瘤。结论:RMS骨三相联合SPECT/CT融合多模态显像有一定的特征,在判断病变的良恶性及病灶范围确定方面有较大的增益价值,最终诊断有赖于病理及免疫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spect/ct 骨三相 MRI
下载PDF
Micro CT检测小鼠骨微结构指标受标本通量影响的方案设计
19
作者 赵媛媛 雷建锋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40,共6页
在过去几十年中,Micro CT已成为评估小动物骨骼微结构的金标准。然而Micro CT得到的定量指标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成像参数、重建像素大小和图像分割阈值等。为了提高相关实验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以及在各个研究间进行更可靠的比较,结合... 在过去几十年中,Micro CT已成为评估小动物骨骼微结构的金标准。然而Micro CT得到的定量指标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成像参数、重建像素大小和图像分割阈值等。为了提高相关实验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以及在各个研究间进行更可靠的比较,结合小鼠离体股骨的Micro CT实验,设计不同通量的标本及组合方案来验证骨微结构测量结果是否受其影响。结果表明,标本通量及组合方式的不同对骨微结构指标测量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但高通量扫描会降低输出图像的质量,可能会减弱组间差异的检测能力,仍需注意其产生的影响。因此在确定实验方案前需探讨标本通量对实验结果是否产生影响,或者在整个研究中保持标本通量和标本摆放方式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ct 骨皮质 骨小梁 微结构指标 扫描通量 标本摆放方法
下载PDF
SPECT/CT融合显像在肋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20
作者 郑建国 赵波沣 +3 位作者 于治国 鲁振萍 姚稚明 屈婉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5-928,共4页
目的评价SPECT/CT融合显像在肋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1年3月-2005年4月间在我科行肋骨融合显像的患者进行随访。下列两种情况不纳入研究:广泛骨转移(包括超级骨显像)和最后没有明确诊断的患者。结果43例患者符... 目的评价SPECT/CT融合显像在肋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1年3月-2005年4月间在我科行肋骨融合显像的患者进行随访。下列两种情况不纳入研究:广泛骨转移(包括超级骨显像)和最后没有明确诊断的患者。结果43例患者符合研究标准,男28例,女15例,年龄(64.75±12.04)岁。43例融合显像中,15例诊断肋骨转移,8例骨转移可能;4例性质待定;12例良性病变,4例良性可能。随访诊断总符合率74.42%;但在融合显像肯定性诊断为骨转移或良性病变者,诊断符合率96.30%。结论SPECT/CT融合显像可以提高肋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ct 融合显像 骨转移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