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前后单侧大脑半球脑梗死患者脑SPECT-rCBF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费国强 朱文炳 马昱 《中国临床医学》 2002年第6期649-651,共3页
对8例急性单侧半球脑梗死患者在早期神经康复持续治疗前后SPECT局部脑血流感兴趣区法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患侧额区、上额区以及健侧额区局部脑血流明显增加,提示该部位脑功能有改善,并初步探讨脑梗死后早期神经康复治疗的机制。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神经康复 SPECT 局部脑血流
下载PDF
盲针法电针治疗中风的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谢瑞满 王东生 王新文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应用盲针技术研究电针对中风后偏瘫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为单盲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64例急性期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常规电针治疗,对照组予以盲针通电治疗。在治疗前、治疗第10d和第20d行NIHSS、Fugl... 目的应用盲针技术研究电针对中风后偏瘫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为单盲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64例急性期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常规电针治疗,对照组予以盲针通电治疗。在治疗前、治疗第10d和第20d行NIHSS、Fugl-Mcyer和 Barthel指数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0d行SPECT-rCBF脑显像检查,记录各脑区脑血流灌注(rCBF)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均有提高,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组的双侧额叶皮质运动区rCBF明显增加(P<0.05)。结论盲针法能够有效用于针刺的临床疗效研究,针刺与现代神经康复理论相结合,能有效改善急性期中风患者的功能康复,其可能机制系促进脑功能激活后的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盲针技术 中风 spect-rcbf 作用机制 神经功能重组
下载PDF
一种新的SPECT-rCBF相对定量分析法的建立及其临床价值
3
作者 冯彦林 潘爱良 +1 位作者 郭肖南 欧阳珊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84-86,共3页
一种新的SPECT-rCBF相对定量分析法的建立及其临床价值附属湘雅医院核医学科冯彦林,潘爱良,郭肖南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欧阳珊关键词相对定量分析;脑;血液供给;放射性核素成像;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应用SPECT-rC... 一种新的SPECT-rCBF相对定量分析法的建立及其临床价值附属湘雅医院核医学科冯彦林,潘爱良,郭肖南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欧阳珊关键词相对定量分析;脑;血液供给;放射性核素成像;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应用SPECT-rCBF显像相对定量分析法应用于临床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定量分析 spect-rcbf 椎底动脉 供血不足
下载PDF
单桥运动对急性脑梗死病灶局部脑血流量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肖秀红 许俭兴 +3 位作者 谭杰文 马超 黄利荣 曾海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5期644-645,共2页
目的评价患侧单桥运动和下肢被动运动对急性脑梗死病灶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rCBF)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32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单桥运动组17例,被动运动组15例,在运动治疗前后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 目的评价患侧单桥运动和下肢被动运动对急性脑梗死病灶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rCBF)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32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单桥运动组17例,被动运动组15例,在运动治疗前后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测rCBF及Fugl-Meyer(FMA)量表和Barthel指数(BI)评定,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两种运动后即刻rCBF值比运动前明显提高(P<0.01),其中,单桥运动组的增高值大于被动运动组(P<0.05),rCBF增加值与FMA和BI评分的增加值呈正相关(r分别为0.657,0.689)。结论单桥运动比被动运动能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病灶rCBF,且这种改善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局部脑血流量 单桥运动
下载PDF
白质疏松与局部脑血流痴呆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何秋 王幕一 +3 位作者 付峻 赵丽芬 陈晓虹 李亚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3-365,共3页
目的 探讨白质疏松(LA)患者的局部脑血流(rCBF)变化及与痴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断层扫描(SPECT),测定24例伴有LA[LA(+)]、25例不伴有LA[LA(-)]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及10例正... 目的 探讨白质疏松(LA)患者的局部脑血流(rCBF)变化及与痴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断层扫描(SPECT),测定24例伴有LA[LA(+)]、25例不伴有LA[LA(-)]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的rCBF,并进行智能评分及相关分析。结果 与[LA(-)]组相比,[LA(+)]组患者额叶及顶叶皮质上A区域的rCBF显著减少(P<0.05);痴呆例除颞叶皮质外各脑区rCBF均减少(P<0.05.P <0.01):非痴呆例仅额叶皮质与LA区域、颞叶皮质rCBF减少(P<0.05);LA(+)组长谷川智能评分与额叶皮质及LA区域rCBF呈正相关(r分别为0.765,0.439)。结论 LA(+)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LA区域及皮质区域灌流不足,持续低流状态可引起脑神经机能低下,进而促进痴呆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质疏松 脑梗死 SPECT RCBF 痴呆 CT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和脑SPECT检查在癫持续状态中诊断脑损伤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欧阳颖 彭茜 +4 位作者 母发光 李茂军 张玲英 游正芸 宋文忠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和单光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术 (SPECT)脑血流显像在儿童癫持续状态 (SE)中诊断脑损伤的价值。方法 采用ABC ELISA药盒 ,检测SE患儿d1、3、7外周血NSE浓度 ;用同位素99mTco4、ECD显像剂药盒进...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和单光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术 (SPECT)脑血流显像在儿童癫持续状态 (SE)中诊断脑损伤的价值。方法 采用ABC ELISA药盒 ,检测SE患儿d1、3、7外周血NSE浓度 ;用同位素99mTco4、ECD显像剂药盒进行脑血流显像。结果 SE患儿血清NSE浓度 15 .13± 6 .2 2 μg/L较正常对照 2 .6 35± 0 .76 5 μg/L明显增高 (P <0 .0 0 1) ;15例受检者SPECT脑血流显像异常率高达 73.4 %。结论 儿童SE存在脑损伤 ,血清NSE检测对诊断脑损伤有重要价值 ,动态检测可帮助判断预后。SPECT脑血流显像对脑损伤诊断有辅助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发射性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单光子 脑损伤 诊断
下载PDF
尾状核梗死的临床及SPECT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任艳 罗晓光 +2 位作者 杨军 尹雅夫 李亚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978-980,共3页
目的 探讨尾状核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局部脑血流 (rCBF)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经CT及临床确定的 16例尾状核梗死病人进行SPECTrCBF定量显像 ,探讨rCBF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16例病人患侧尾状核区rCBF为 ( 9.5 8± 2 .2 7)ml... 目的 探讨尾状核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局部脑血流 (rCBF)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经CT及临床确定的 16例尾状核梗死病人进行SPECTrCBF定量显像 ,探讨rCBF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16例病人患侧尾状核区rCBF为 ( 9.5 8± 2 .2 7)ml·10 0 g-1·min-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其中 15例出现同侧皮层rCBF降低区 ,rCBF为 ( 2 5 .0 8± 10 .3 1)ml· 10 0g-1·min-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7例左侧皮层rCBF降低者中 ,4例伴失语 ,其rCBF为 ( 2 1± 2 .5 8)ml·10 0 g-1·min-1,3例无失语者rCBF为 ( 2 2 .67± 5 .92 )ml·10 0 g-1·min-1,两者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8例右侧皮层rCBF降低者中 ,4例伴忽视 ,其rCBF为 ( 2 0 .76± 4.17)ml·10 0g-1·min-1,无忽视者为 ( 3 3 .2 8± 14 .75 )ml·10 0g-1·min-1,两者比较差异明显 (P <0 .0 5 )。 10例意志丧失者病侧皮层rCBF为 ( 2 0 .41± 8.71)ml·10 0 g-1·min-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结论 尾状核梗死可引起皮层rCBF的降低 ,皮层rCBF的降低与对侧空间忽视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状核梗死 SPECT RCBF 对侧空间忽视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局部脑血流的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成阁 张芬如 +5 位作者 曹亚敏 陈策 李强 马现仓 亢万虎 陈佩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9-501,共3页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扫描 (SPECT)在精神分裂症 (SC)与抑郁症 (DE)的临床诊断及脑部功能异常定位研究的价值。方法 采用SPECT技术 ,对首发、未服药的 2 7例精神分裂症及 12例抑郁症患者与 10例正常人于静息状态下...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扫描 (SPECT)在精神分裂症 (SC)与抑郁症 (DE)的临床诊断及脑部功能异常定位研究的价值。方法 采用SPECT技术 ,对首发、未服药的 2 7例精神分裂症及 12例抑郁症患者与 10例正常人于静息状态下行脑血流 (rCBF)显像研究。结果 以阳性症状为主SC、以阴性症状为主SC及DE患者rCBF异常的阳性率分别为 5 4.5 4%、75 .0 0 %、83.33%。rCBF异常均表现皮层内局限性放射性分布稀疏、缺损区。SC患者rCBF异常脑叶涉及范围较大 ,以颞叶、额叶、顶叶、枕叶为主 ,且额叶rCBF减低与阴性症状明显有关。DE患者rCBF减低仅局限在颞叶或额叶 ,且以左侧颞叶或额叶为主。结论 精神分裂症不同亚型和抑郁症患者的脑叶rCBF的异常各有其特点。SPECT脑显像对两种疾病的诊断及脑功能异常的定位研究均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SPECT 局部脑血流
下载PDF
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脑循环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许晶 郑莉莎 +2 位作者 张延军 杜雪梅 朱广文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脑循环变化。方法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99mTc-ECD作为显像剂,定量测定15例Alzheimer型痴呆(DAT)、24例血管性痴呆(VD)和15名正常老年人的局部脑血...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脑循环变化。方法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99mTc-ECD作为显像剂,定量测定15例Alzheimer型痴呆(DAT)、24例血管性痴呆(VD)和15名正常老年人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结果DAT、VD组大脑平均血流量(mCB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DAT组额、颞、顶叶皮质rCBF明显减少(P<0.01);VD组各脑叶皮质及基底节区rCBF显著降低(P<0.01);DAT颞、顶叶皮质,VD额叶皮质rCBF改变与神经心理测试MMSE呈正相关(均为P<0.05)。结论SPECT核素显像可以反映DAT、VD的特征性脑血流分布,其对于老年期痴呆的预测和早期发现,以及D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SPECT 局部脑血流量
下载PDF
SPECT检测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华芳 顾牛 +2 位作者 范修雁 江开达 陈绍亮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局部脑血流灌注 (rCBF)的影响及疗效与rCBF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组为 2 4例未用过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男 10例 ,女 14例。正常对照组 2 6例 ,男 12例 ,女 14例。用利培酮 (3~ 6mg/d)治疗 8周。患者在治疗前后进...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局部脑血流灌注 (rCBF)的影响及疗效与rCBF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组为 2 4例未用过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男 10例 ,女 14例。正常对照组 2 6例 ,男 12例 ,女 14例。用利培酮 (3~ 6mg/d)治疗 8周。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基础状态及认知激活状态脑SPECT显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治疗前基础状态时 ,2 4例患者左右颞叶后下部血流灌注增加 ;激活状态时 ,左额叶外侧中部血流灌注显著下降。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 ,右颞叶外侧部、左右颞叶后上部基础状态的血流灌注显著下降 ;左右额叶中下部、左额叶外侧下部、左额颞上部及左额外侧上部认知激活状态的血流灌注显著增加。PANSS减分率与脑血流灌注的变化有关。结论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后 ,右颞外侧部、左右颞叶后上部、左右额叶中下部及左额叶外侧上下部的血流灌注变化显著。疗效与血流灌注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局部脑血流灌注 利培酮 SPECT
下载PDF
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肿周边血流变化的SPECT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丁宏岩 董强 +3 位作者 史朗峰 吕传真 刘从进 刘兴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5-288,共4页
目的观察脑出血急性期、亚急性期血肿周边血流量的改变,判断血肿周边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方法35例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发病5d内、病后14d进行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采用感兴趣区模型分析法,分别于血肿中心和其周边区、小... 目的观察脑出血急性期、亚急性期血肿周边血流量的改变,判断血肿周边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方法35例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发病5d内、病后14d进行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采用感兴趣区模型分析法,分别于血肿中心和其周边区、小脑中心区及上述区域的对侧镜像区用规则的9像素圆框做放射性摄取计数,计算病变侧与对侧放射性计数的摄取比(R)。R≤0.7认为存在缺血半暗带。结果首次检查时周边区的摄取比是(0.74±0.14),在发病12~20d检查时其摄取比是(0.64±0.16),P=0.003。小脑的摄取比首次检查是(1.09±0.11),14d时升高为(1.17±0.12),P=0.005。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边存在血流下降,在亚急性期更为明显,可达到缺血半暗带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局部脑血流量 缺血半暗带 SPECT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洪波 殷青云 +4 位作者 余金龙 钟潇琦 李含秋 朱海兵 潘小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局部脑血流 (rCBF)特征 ,探讨rCBF与临床症状和疗效的关系。 方法 :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 ,应用99m锝 双半胱乙脂(99mTc ECD)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技...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局部脑血流 (rCBF)特征 ,探讨rCBF与临床症状和疗效的关系。 方法 :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 ,应用99m锝 双半胱乙脂(99mTc ECD)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技术 ,测量患者治疗前后rCBF ,并与 11名正常人作对照。 结果 :治疗前患者组右侧额叶与右侧颞叶rCBF低于对照组 ;治疗后右侧额叶与右侧颞叶rCBF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治疗前不同脑区rCBF与精神病理症状和疗效均无显著相关。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右侧额叶与颞叶局部脑功能减退 ,但未发现rCBF与精神病理症状和疗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局部脑血流
下载PDF
^(99)Tc^m-ECD SPECT显像定量测定癫痫局部脑血流量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志刚 舒博学 邹保民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39,55,共3页
目的 应用SPECT脑显像定量测定癫痫局部脑血流量的变化 ,旨在评价其在致痫灶定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3 5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进行SPECT脑显像 ,用自编软件定量测定其局部脑血流量。结果 SPECT阳性检出率为 80 % ,其中以颞叶最多 ,... 目的 应用SPECT脑显像定量测定癫痫局部脑血流量的变化 ,旨在评价其在致痫灶定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3 5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进行SPECT脑显像 ,用自编软件定量测定其局部脑血流量。结果 SPECT阳性检出率为 80 % ,其中以颞叶最多 ,额叶及基底节次之。癫痫患者致痫灶脑血流量明显降低 ,平均降低约 3 4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 局部脑血流量 定量 癫痫 测定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雄标 张英男 +4 位作者 余常红 郑溪园 张繁新 杨志伟 胡纪泽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 探讨强迫症(OCD)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rCBF)特点及临床症状与rCBF的关系。方法 对2 8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 0版(ICD 1 0 )强迫障碍诊断标准患者和1 5名正常人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显像分析。用耶鲁 布朗强迫评... 目的 探讨强迫症(OCD)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rCBF)特点及临床症状与rCBF的关系。方法 对2 8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 0版(ICD 1 0 )强迫障碍诊断标准患者和1 5名正常人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显像分析。用耶鲁 布朗强迫评定量表(YBOC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定。结果 OCD患者两侧丘脑、顶叶和基底神经节的平均放射性计数百分数(PMRC)显著高于正常组;右颞PMRC明显低于正常组;且正常组两侧颞叶和顶叶PMRC值差异非常显著。在强迫恐惧/洗涤、回避组,YBOCS强迫行为分量表评分与右基底PMRC显著正相关(r =0 .70 1 )。结论 OCD患者两侧丘脑、顶叶和基底神经节的血流灌注增加和功能亢进;右颞血流灌注减少和功能低下,两侧颞叶和顶叶血流灌注的不对称性与正常人显著不同,后者的不对称性非常显著;在强迫恐惧/洗涤、回避组,强迫行为与右基底节功能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局部脑血流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后局部脑血流量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包仕尧 傅琦 +1 位作者 石怡珍 何广仁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7年第11期759-760,共2页
为研究自发性脑出血后局部脑血流(rCBF)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rCBF断层显像,依据ROI比值法分别测定66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的比值。结果:急性期rCBF显著减少,其程度与血... 为研究自发性脑出血后局部脑血流(rCBF)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rCBF断层显像,依据ROI比值法分别测定66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的比值。结果:急性期rCBF显著减少,其程度与血肿量及出血部位有关,以后随时间推移rCBF逐步增加。影响脑出血后rCBF变化的因素主要是血肿量及出血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自发性 脑血流量 SPECT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应用SPECT进行帕金森病患者rCBF相对定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发发 李新辉 +2 位作者 谷文萍 杨期东 潘爱艮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137-139,共3页
本文用SPECT测定14例正常人和21例帕金森病患者rCBF相对定量值(RQ值),发现患者组左侧额叶下部皮层、左侧枕叶皮层和双侧丘脑区RQ值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说明帕金森病患者存在局部脑血液供应障碍。而帕金森病患者轻重... 本文用SPECT测定14例正常人和21例帕金森病患者rCBF相对定量值(RQ值),发现患者组左侧额叶下部皮层、左侧枕叶皮层和双侧丘脑区RQ值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说明帕金森病患者存在局部脑血液供应障碍。而帕金森病患者轻重两组间上述部位的RQ值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 RCBF 震颤性麻痹 脑血流量
下载PDF
TIA局部脑血流与血管因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默力 贾建平 +1 位作者 郑淑兰 华扬 《当代医学》 2000年第12期20-24,共5页
目的 探讨局部脑血 流减少与血管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和寻找TIA的有效诊断方法。方法对TIA病人进行SPECT%,TCD%、CCDS的检查,将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SPECT对TIA局部脑血流减少的诊断符合率为96.2%,颈内动脉系统TIA为96.6% ;椎基底... 目的 探讨局部脑血 流减少与血管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和寻找TIA的有效诊断方法。方法对TIA病人进行SPECT%,TCD%、CCDS的检查,将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SPECT对TIA局部脑血流减少的诊断符合率为96.2%,颈内动脉系统TIA为96.6%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为95.7%。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TCD和CCDS(50%)。结论 在TIA发作间期测定rCBF具有诊断价值,对TIA病人及时进行长期治疗是必要的。SPECT 对及时治疗TIA和防止局部脑组织不可逆性改变发生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TIA的有效诊断方。TIA的血管因素主要为脑动脉硬化、颅内外血管的狭窄和颈动脉斑块数量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局部脑血流 血管 SPECT TCD CCDS
下载PDF
^(99)Tc^m-ECD SPECT非侵入性的定量测定平均CBFl和rCBF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凯军 张永学 +3 位作者 安锐 高再荣 曹国祥 黄代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771-775,共5页
目的 定量评价大脑及局部的平均脑血流量 ,应用99Tcm 半双胱乙酯显像寻求建立一种非侵入性、便于临床应用的定量方法。方法 首先获得脑血流灌注指数 (BPI) ,再据经验方程获得大脑半球及局部脑血流量 ,并进行重复性研究。总计分析了正... 目的 定量评价大脑及局部的平均脑血流量 ,应用99Tcm 半双胱乙酯显像寻求建立一种非侵入性、便于临床应用的定量方法。方法 首先获得脑血流灌注指数 (BPI) ,再据经验方程获得大脑半球及局部脑血流量 ,并进行重复性研究。总计分析了正常对照组 2 0例 ,脑血管病组 2 7例 ;并且将正常对照组的脑血流量与文献报道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本方法重复性好。正常对照组和脑血管病组BPI值存在明显差异性 (P <0 .0 1) ,而脑血流量亦存在明显差异性 (P <0 .0 1)。正常对照组大脑半球的脑血流量与文献报道的结果无明显差异性 (P >0 .0 5 )。结论 此种定量方法 ,简便易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ECD 局部脑血流显像 SPECT 定量
下载PDF
rCBF-SPECT及MRA评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小丰 谭毓绘 +4 位作者 张林川 任永芳 张云 徐小煌 曹务成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脑血流单光子断层显像(rCBF-SPECT)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评价价值。方法:对121例VBI患者(VBI组)和41例前庭周围性疾病(PVD)患者(对照组)均行rCBF-SPECT显像检查;VBI组66例,对照... 目的:探讨脑血流单光子断层显像(rCBF-SPECT)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评价价值。方法:对121例VBI患者(VBI组)和41例前庭周围性疾病(PVD)患者(对照组)均行rCBF-SPECT显像检查;VBI组66例,对照组29例行MRA检查。结果:VBI组rCBF-SPECT异常率93.38%.多数发生在左颞,MRA异常率65.15%(43/66),两者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VBI组rCBF-SPECT异常率明显高于MRA(P<0.01)。结论:rCBF-SPECT有助于脑功能及脑血流灌注状态的研究,MRA有助于脑供血减少的病因学研究,两者对VBI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均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BF-SPECT MRA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脑血流单光子断层显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
下载PDF
梗塞性脑血管病认知电位P_(300)与局部脑血流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合庆 包仕尧 +2 位作者 支海红 金世蓉 刘春风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1994年第4期188-191,共4页
本研究应用P_(300)和SPECT观察了30例梗塞性脑血管病人,分别进行P_(300)潜伏期,脑血流显像,rCBF比值测定,探讨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以及在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在梗塞性脑血管病P_(300)测试的内源成分P_(300)PL即显示出有意义... 本研究应用P_(300)和SPECT观察了30例梗塞性脑血管病人,分别进行P_(300)潜伏期,脑血流显像,rCBF比值测定,探讨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以及在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在梗塞性脑血管病P_(300)测试的内源成分P_(300)PL即显示出有意义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PL明显延长(P<0.001)。SPECT脑显像则显示出梗塞区及其周围放射性稀疏区,病变范围大于XCT,rCBF比值小于0.9。经统计学处理显示脑血流量与PL延长呈负相关(P<0.001)。即rCBF值越低PL延长越明显。反映了脑梗塞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CBF的关系。因此P_(300)PL是评价脑功能状态和预后监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P300 SPECT 局部脑血流 认知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