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熏脐灸健脾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易受乡 王慧珠 +2 位作者 王履华 常小荣 严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6-38,共3页
将103例中医辨证为脾虚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熏脐灸组、敷脐组和艾灸组。经对照观察发现:药物敷脐主要改善脾虚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艾灸偏于提高机体免疫力;而熏脐灸兼有两者的作用。这说明熏脐灸法可强壮脾胃、坚固元... 将103例中医辨证为脾虚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熏脐灸组、敷脐组和艾灸组。经对照观察发现:药物敷脐主要改善脾虚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艾灸偏于提高机体免疫力;而熏脐灸兼有两者的作用。这说明熏脐灸法可强壮脾胃、坚固元气,其抗衰保健作用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针灸疗法 健脾 灸法
下载PDF
麦粒灸治疗脾虚泄泻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余华 张安仁 +3 位作者 张月娥 王文莉 黄迪君 弋代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 :观察麦粒灸对脾虚泄泻证患者唾液淀粉酶活性、尿D 木糖、血清SIgA的影响。 方法 :将 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6例 )和对照组 (56例 )。治疗组采用麦粒灸患者脾俞、胃俞、足三里穴 ,每穴 3壮 ,隔日 1次 ,连续 30天 ;对照组接受... 目的 :观察麦粒灸对脾虚泄泻证患者唾液淀粉酶活性、尿D 木糖、血清SIgA的影响。 方法 :将 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6例 )和对照组 (56例 )。治疗组采用麦粒灸患者脾俞、胃俞、足三里穴 ,每穴 3壮 ,隔日 1次 ,连续 30天 ;对照组接受中药治疗。结果 :麦粒灸能显著改善患者脾虚泄泻症状 ,并显著提高唾液淀粉酶活性、尿D 木糖排泄率及降低血清SIgA ,其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泄泻 针灸疗法 淀粉酶 木糖 SIGA 麦粒灸
下载PDF
药条灸对脾虚证患者血清胃泌素D-木糖排泄率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周建伟 张凡 肖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5-16,共2页
采用扶正健脾、益阳益气中药与艾绒混合制成药物灸条施灸治疗脾虚证 ,以患者血清胃泌素、D-木糖排泄率和 T细胞亚群检测值为观察指标 ,并与单纯艾绒灸条施灸治疗对照。结果提示 ,治疗后两组脾虚证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P... 采用扶正健脾、益阳益气中药与艾绒混合制成药物灸条施灸治疗脾虚证 ,以患者血清胃泌素、D-木糖排泄率和 T细胞亚群检测值为观察指标 ,并与单纯艾绒灸条施灸治疗对照。结果提示 ,治疗后两组脾虚证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P<0 .0 1 ,P<0 .0 5 ) ,但改善的程度 ,以药灸组较艾灸组更为显著 (P<0 .0 1 ,P<0 .0 5 )。表明本药条灸具有改善脾虚证患者消化道分泌、吸收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灸 脾虚 木糖 T淋巴细胞亚群 药条 胃泌素
下载PDF
隔药饼灸对虚寒胃痛和脾虚泄泻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晓燕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56-758,共3页
目的 :探讨隔药饼灸的疗效机制。方法 :将虚寒胃痛 18例、脾虚泄泻 12例 ,各按照证型施以隔药饼灸进行观察。结果 :虚寒胃痛者淋巴细胞转化率较治疗前增加 14 16 %、脾虚泄泻者较治疗前增加 10 94 % ,两者治疗前后分别经统计学处理差... 目的 :探讨隔药饼灸的疗效机制。方法 :将虚寒胃痛 18例、脾虚泄泻 12例 ,各按照证型施以隔药饼灸进行观察。结果 :虚寒胃痛者淋巴细胞转化率较治疗前增加 14 16 %、脾虚泄泻者较治疗前增加 10 94 % ,两者治疗前后分别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0 1) ,CD3、CD4 、CD4 /CD8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 <0 0 1)。 结论 :隔药饼灸使中药、灸疗、腧穴作用于一体 ,对虚寒胃痛和脾虚泄泻患者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痛 脾虚泄泻 治疗前后 患者 细胞免疫功能 灸疗 CD4/CD8 经统计学处理 疗效机制 CD3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