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温异常对长江流域夏季典型旱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灵 熊开国 +1 位作者 郭广芬 张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4,共7页
为研究长江流域夏季旱涝特征及其与海温异常之间的关联性,基于中国326个气象站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合成分析、EOF分解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夏季典型旱涝年的降水分布、同期大气环流及前期海温特征,并以2018年为例,初步... 为研究长江流域夏季旱涝特征及其与海温异常之间的关联性,基于中国326个气象站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合成分析、EOF分解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夏季典型旱涝年的降水分布、同期大气环流及前期海温特征,并以2018年为例,初步揭示了2018年前期海温异常对大气环流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①长江流域夏季典型旱年,仅嘉陵江和岷沱江会表现出局部偏涝,全国为典型的Ⅰ类雨型,多雨区位于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前期冬季赤道太平洋表现出类拉尼娜的东冷西暖分布,同时黑潮区海温偏低,西风漂流区海温偏暖。受多海域协同作用,同期欧亚环流场上自西北向东南呈现出“+-+”三极型分布,东亚地区为自北向南“-+-”的EAP负位相。长江流域典型涝年,全国多为典型的Ⅱ类和Ⅲ类雨型,环流及海温呈现出相反特征。②2018年为典型的长江中下游偏旱年,仅在岷沱江降水偏多近3成,为历史第4多,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主模态正位相类似,解释方差达24%。③2018年前冬出现弱拉尼娜、春末夏初西风漂流区异常偏暖、NAT异常正位相,三者共同作用,使得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北,东亚沿岸出现EAP负位相,大陆热低压明显偏强,东亚夏季风为1961年以来最强,同时副高脊线最北,造成夏季降水主雨带北推至华北、西北地区,岷沱江、嘉陵江异常多,而长江中下游异常少,为典型的Ⅰ类雨型。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流域旱涝预测、水资源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典型旱涝 海温异常 Ⅰ类雨型 拉尼娜 西风漂流区 长江流域
下载PD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in East Africa during the Short Rainy Season and Indian Ocea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2
作者 Jafari Swalehe Chobo Liwei Huo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4年第9期1-16,共16页
The East African short rainy season (October-November-December) is one of the major flood seasons in the East African region. The amount of rainfall during the short rainy seas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ives of the... The East African short rainy season (October-November-December) is one of the major flood seasons in the East African region. The amount of rainfall during the short rainy seas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and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By using precipitation data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data, this study reveal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patterns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East African short rainy season. Key findings include significant rainfall variability, with Tanzania experiencing the highest amounts in December due to the southward shift of th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ITCZ), while other regions receive less than 100 mm. Extreme rainfall events (90th percentiles) are evenly distributed, averaging 2 to 10 days annually. Historical data shows maximum seasonal rainfall often peaks at 15 mm, with frequent occurrences of daily rainfall exceeding 10 mm during OND. Additionally, a positive correlation (0.48) between OND precipitation extremes and Indian Ocean Dipole (IOD) anomalies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climatic variability and potential trends in extreme rainfall events in East Africa, providing valuable insights for regional climate adaptation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Africa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Extreme Rainfall Short Rains Season Indian Ocean Dipole (IOD)
下载PDF
Northeastern Tropical Atlantic SST and Sahel Rainfall Variability
3
作者 Dahirou Wane Abdou Lahat Dieng +1 位作者 Coumba Niang Amadou T. Gaye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 2023年第4期431-454,共24页
The SST variability during the summer period in the northeastern tropical Atlantic region (NTA)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lternation of warming/cooling which represents 87% of the total variability. The aim of this pape... The SST variability during the summer period in the northeastern tropical Atlantic region (NTA)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lternation of warming/cooling which represents 87% of the total variability.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atmospheric responses as well as the precipit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se oceanic conditions. Based on Reynolds’s SST from 1982 to 2019, a normalized Northern Tropical Atlantic index (NTAI) is computed into the region between 15° - 25°W;12° - 16°N and a composite analysis is then performed. It is shown that the NTAI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SST’s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mode (PC1) in this region. Moreover, the composite of SST anomalies and atmospheric parameters exhibits a strong local ocean-atmosphere interaction which highly impacts the large-scal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West Africa, particularly in the western Sahel. An in-depth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atmospheric response to the warm (cold) SST is a cyclonic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in the lower layers near the West Africa Coast. This cyclonic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strengthens/reduces the moisture transport towards the continent in the low levels. In the middle layers of the atmosphere (500 hPa), the warm (cold) composite is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 (increase) in the intensity of the African Easterly Jet (AEJ) whereas, in the upper atmosphere (200 hPa), the strengthening (weakening) of the Tropical Easterly Jet (TEJ) is observed. With regard to the composite precipitation field, a positive/negative SST anomaly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enhanced/reduced rainfall in the western Sahelian region. It is found that this relationship (correlation) increases as we are closer to the coa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t-rain Sahel Rainfall Senegal Rainfall Ocean-Atmosphere Interaction
下载PDF
贵州冬季冻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及海温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白慧 柯宗建 +2 位作者 吴战平 杜良敏 刘长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24-1232,共9页
利用1981-2013年贵州冬季冻雨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海温资料等,分析了影响贵州冬季冻雨日数的大尺度环流系统,讨论了海温异常对冬季冻雨日数的可能影响。基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建立冬季冻雨日数的预测模型,并检验了模... 利用1981-2013年贵州冬季冻雨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海温资料等,分析了影响贵州冬季冻雨日数的大尺度环流系统,讨论了海温异常对冬季冻雨日数的可能影响。基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建立冬季冻雨日数的预测模型,并检验了模型的预测能力。研究表明:贵州冬季冻雨日数偏多(少)年,大气环流异常呈现出西伯利亚高压偏强(弱)、东亚地区海陆气压差偏大(小)的强(弱)东亚冬季风环流特征,同期印缅槽偏强(弱)、东亚副热带急流偏强(弱)。贵州冬季冻雨日数多寡与ENSO事件存在密切联系,秋、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暖)海温发展有利于冬季冻雨日数偏多(少)。前期秋季赤道太平洋Ni?o区海温异常是显著影响贵州冬季冻雨日数的年际预报信号,对贵州冬季冻雨日数的多寡具有较好的预测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冻雨 海温 年际信号
下载PDF
1961—2016年陕西秋淋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蔡新玲 李瑜 +1 位作者 李茜 胡淑兰 《干旱气象》 2019年第2期226-232,共7页
为增强华西秋雨监测评估的客观量化,改善陕西秋淋强度的预测方法,本文利用1961—2016年陕西中南部地区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量、NCEP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的海温指数,通过定义秋淋强度指数,分析了陕西秋淋... 为增强华西秋雨监测评估的客观量化,改善陕西秋淋强度的预测方法,本文利用1961—2016年陕西中南部地区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量、NCEP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的海温指数,通过定义秋淋强度指数,分析了陕西秋淋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6 a陕西秋淋开始日期平均是9月10日,年际波动较大,整体上无明显变化趋势,但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结束日期平均是10月7日,变化趋势整体趋于偏早。秋淋强度呈波动减弱趋势,且年代际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陕西秋淋偏强年,500 hPa欧亚中高纬上空呈现"+、-、+"的异常环流特征,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缅槽偏强。陕西秋淋的强弱与ENSO事件有密切联系,前期春、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暖)海温发展有利于陕西秋淋偏强(弱),且Niňo3.4区海温异常是陕西秋淋强弱的年际预测信号,对陕西秋淋强度预测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秋淋 大气环流 海温 年际信号
下载PDF
冬季北太平洋南北海温异常对我国汛期雨带类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素雨 严华生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201,共9页
使用1951—2002年前期(1—5月)北太平洋海温场月平均资料,运用合成分析、多因变量方差分析、判别分析及相关分析方法,探讨我国汛期雨带类型与前期北太平洋海温的时空分布关系。分析表明:尽管汛期各雨带类型对应着前期不同的海温距平场,... 使用1951—2002年前期(1—5月)北太平洋海温场月平均资料,运用合成分析、多因变量方差分析、判别分析及相关分析方法,探讨我国汛期雨带类型与前期北太平洋海温的时空分布关系。分析表明:尽管汛期各雨带类型对应着前期不同的海温距平场,但它们之间只有部分海域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在1月表现最显著。各雨带类型对应海温距平场显著差异关键区主要位于北太平洋的南北海域,即北部中高纬亲潮附近(40°~50°N,160°E^180°),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30°~40°N,175°~145°W)及南部近赤道太平洋中部(10°S^0°,175°~145°W),且南北海温呈反相关关系。将海温关键区作为判别因子,对雨带类型进行判别分析表明:用多个海温关键区作为判别因子建立的判别方程,其判别准确率比仅用某一海温关键区或海温区之间的和差简单定义的指数作为判别因子建立的判别方程判别准确率高,说明我国东部汛期降水型的分布与多个海温关键区的综合作用是密切相关的。进一步分析判别方程定义的1月海温判别指数与前期高度场和夏季副热带高压各特征量的相关关系表明,该指数对我国汛期雨带类型影响的可能途径是:一是造成大气环流异常,特别是北太平洋涛动的异常,并形成PNA大气遥相关型,从而引起我国汛期降水异常;二是造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主要是面积、强度和西伸脊点位置的异常,从而引起我国汛期降水异常。可见,冬季北太平洋海温南北异常与我国汛期雨带类型关系密切,且具有重要的天气气候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带类型 海温场 显著关键区 大气环流
下载PDF
甘肃河东春季透雨日期与海温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郭江勇 叶燕华 +1 位作者 林纾 马力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2,共5页
利用甘肃河东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1971~2000年67个站的春季第一场透雨日期资料,用EOF和REOF方法对其做了分解,进行了透雨日期的气候分区,分析了春季第一场透雨日期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计算了其与北太平洋海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北... 利用甘肃河东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1971~2000年67个站的春季第一场透雨日期资料,用EOF和REOF方法对其做了分解,进行了透雨日期的气候分区,分析了春季第一场透雨日期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计算了其与北太平洋海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北部透雨平均日期与南部透雨平均日期具有相反的趋势,北部最迟在5月下旬,南部最早在4月中旬;20世纪70年代透雨日期偏迟,80年代透雨日期偏早,90年代偏迟。透雨早的年份,春季降水偏多,透雨迟的年份,春季降水偏少;透雨日期与北太平洋海温呈显著的负相关,当北太平洋地区的海温偏高时,甘肃河东春季透雨日期偏早。当北太平洋地区的海温偏低时,甘肃河东春季透雨日期偏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透雨 海温 相关分析 河东
下载PDF
辽宁春季透雨的环流背景及与海温相关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沈玉敏 胡春丽 +4 位作者 李菲 王小桃 李辑 林蓉 魏薇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年第4期28-32,共5页
利用1961—2008年4—5月辽宁14个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春季第一场透雨出现日期与500 hPa的环流背景及海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辽宁春季透雨出现日期与前一年9—11月500 hPa高度场有较好的相关性,与北半球同年4月500 hPa环流年代... 利用1961—2008年4—5月辽宁14个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春季第一场透雨出现日期与500 hPa的环流背景及海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辽宁春季透雨出现日期与前一年9—11月500 hPa高度场有较好的相关性,与北半球同年4月500 hPa环流年代际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透雨出现日期与北太平洋前期海温呈显著的负相关,当北太平洋地区前期海温偏高时,中国辽宁春季透雨出现日期偏早;当北太平洋地区前期海温偏低时,中国辽宁春季透雨出现日期偏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春季透雨 环流背景 海温 相关
下载PDF
大连春季首场透雨特征与环流背景分析及可能影响因子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石小龙 曲荣强 +1 位作者 尹远渊 李鸿强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9期246-250,共5页
选用1957—2012年大连3个代表站的降水量分析春季首场透雨出现日期的气候特征,得出其年(代)际特征明显:偏早9年,偏晚20年;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偏早,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明显偏晚,2000年后以偏早为主。另外,分析首场透雨出现... 选用1957—2012年大连3个代表站的降水量分析春季首场透雨出现日期的气候特征,得出其年(代)际特征明显:偏早9年,偏晚20年;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偏早,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明显偏晚,2000年后以偏早为主。另外,分析首场透雨出现日期与春季降水的关系后得出典型年份,对典型年份的环流场进行合成分析:透雨偏早降水偏多年大连地区受500hPa高度距平场正距平和水汽通量距平场反气旋环流控制,有异常偏多的偏南气流影响,水汽输送异常偏多,春季降水易偏早偏多;透雨偏晚降水偏少年,大连地区受500 hPa高度距平场负距平和水汽通量距平场气旋性环流控制,有异常偏多的西北气流影响,水汽输送异常偏少,春季降水易偏晚偏少。春季首场透雨出现日期和前冬日本海域海温异常存在很好的负相关;前冬日本海偏冷则透雨出现日期偏晚,前冬日本海偏暖则透雨出现日期偏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首场透雨 典型年份 环流背景 海温异常 大连地区
下载PDF
江南汛期降水基本气候特征及其与海温异常关系初探 被引量:68
10
作者 陈绍东 王谦谦 钱永甫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0-268,共9页
分析了江南汛期降水异常的基本气候特征。指出:雨季开始于3月,雨量集中于春末夏初(4~6月),是中国东部雨季开始和结束均最早的地区。江南汛期降水近50年来略有减少的趋势。影响江南汛期降水的海温异常关键区位于9~1°S,121~129... 分析了江南汛期降水异常的基本气候特征。指出:雨季开始于3月,雨量集中于春末夏初(4~6月),是中国东部雨季开始和结束均最早的地区。江南汛期降水近50年来略有减少的趋势。影响江南汛期降水的海温异常关键区位于9~1°S,121~129°E,关键影响时段为前一年的5~7月。长时间的海气相互作用使前期的海温异常影响了后期的大气环流,导致江南地区次年汛期的降水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汛期降水异常 海温异常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湘中雨季结束日期的异常与前期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伯良 彭莉莉 张超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利用1961-200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ERSST-v3海温资料,研究了湘中雨季结束日期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前期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近49 a湘中雨季结束日期具有较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呈2.6天/10a的较显著变晚趋势。湘中雨... 利用1961-200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ERSST-v3海温资料,研究了湘中雨季结束日期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前期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近49 a湘中雨季结束日期具有较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呈2.6天/10a的较显著变晚趋势。湘中雨季结束偏早(晚)年在大气环流上的前兆信号表现为前期冬春季北半球副热带高压、鄂霍茨克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强度弱(强),东亚大槽较浅(深),冷空气活动偏弱(强)。前期冬春季中东赤道及以北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异常是湘中雨季结束的重要短期气候预测信号,前期冬春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印度洋区域海温偏低(高),北太平洋区域海温偏高(低),湘中雨季结束日期偏早(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季 结束期 500 hPa环流场 海温场
下载PDF
东北地区春季透雨早晚年的环流特征及与前期海温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洪海 徐士琦 +4 位作者 杨雪艳 程红军 石大明 房一禾 汪晓宏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2年第2期137-143,共7页
利用1960-2017年4-5月东北地区109个代表站点逐日降水量资料,NCEP/NCAR-I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位势高度场、风场等数据),以及NOAA重构的月平均海温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春季透雨出现典型早、晚年的环流特征及与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典... 利用1960-2017年4-5月东北地区109个代表站点逐日降水量资料,NCEP/NCAR-I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位势高度场、风场等数据),以及NOAA重构的月平均海温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春季透雨出现典型早、晚年的环流特征及与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典型透雨偏早年的日期集中在4月中下旬,偏晚年的日期集中在5月中下旬。(2)透雨偏早年4月,东北地区上空高度场明显偏低,受偏南风控制,且有两条明显的水汽输送带,垂直上升运动强烈,有利于产生降水;透雨偏晚年4月,该地区受高压脊控制,水汽辐散,整层下沉运动强烈,不利于产生降水。(3)东北地区春季透雨出现的早晚与前期(1-3月)热带印度洋、赤道太平洋和邻近海域的海温有关,前期关键区海温偏暖(冷),有利于透雨出现偏早(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春季透雨 大气环流 海温
下载PDF
ENSO与我国东部夏季雨型异常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婷婷 郭品文 +1 位作者 谢洁 严小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367-372,共6页
利用1951—2002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CPC(气候预测中心)Nino3区海表温度序列和NOAA的ERSST资料,研究了ENSO与我国东部夏季雨型的相互关系及其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夏季雨型对ENSO事件的响应在1978年有一个明显的突变,在突变... 利用1951—2002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CPC(气候预测中心)Nino3区海表温度序列和NOAA的ERSST资料,研究了ENSO与我国东部夏季雨型的相互关系及其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夏季雨型对ENSO事件的响应在1978年有一个明显的突变,在突变前,降水雨型与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为弱的负相关,而在突变后转为显著的正相关;滑动相关结果显示,近20a是整个研究时段中二者相关性最强的时期;东亚夏季风和ENSO的相互关系在1978年也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由弱的正相关转为显著的负相关.这可能是引起ENSO和夏季雨型异常关系年代际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夏季雨型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用海温作江苏省春季连阴雨的预报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洪颜 武金岗 +1 位作者 赵凯 高苹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2-516,共5页
对江苏春季连阴雨和太平洋海温场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二者相关显著.通过对海温场的最优化处理和稳定性检验,找到强信号区.然后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预报模型,经试预报效果良好.
关键词 大气科学 春季连阴雨 海温 预报模型
下载PDF
江淮持续性暴雨前期热带印度洋海温影响初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会军 汤燕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热带印度洋是最强最稳定的江淮持续性暴雨中期海温信号区.在此基础上,利用28年气候逐候资料,根据该信号区海温与后期0LR(OutgoingLongwaveRadiation)场和环流场的相关分析以及典型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合成分析,初步探究了其对江淮持... 热带印度洋是最强最稳定的江淮持续性暴雨中期海温信号区.在此基础上,利用28年气候逐候资料,根据该信号区海温与后期0LR(OutgoingLongwaveRadiation)场和环流场的相关分析以及典型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合成分析,初步探究了其对江淮持续性暴雨形成的中期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前期信号区海温异常可通过以下3种途径对江淮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发生产生影响.过程发生前5候至前4候热带印度洋偏高的海温及其引起的热带对流异常,导致热带偏北印度洋至热带西太平洋上异常的准纬向环流形成,削弱印度洋上的walker环流和西南季风,有利于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偏高的海温有利于过程发生前4候北大西洋急流出口区右侧脊发展,还可影响此异常波动的东传,对欧亚波列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过程发生前3~2候,该波列东传所伴随的环流调整导致南亚高压加强、中国东部槽发展、西太平洋副高加强.另外偏高的海温还有利于过程发生前2~1候110~140°E经向异常环流的形成,该异常环流削弱热带季风经圈环流,使南海一西太平洋热带辐合带偏南,有利于副高西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 中期 热带印度洋 海温
下载PDF
前期高度场和海温场变化对贵州冬季冻雨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战平 严小冬 +2 位作者 古书鸿 徐丹丹 周丽娜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5年第1期41-47,共7页
基于1962~2008年贵州84站冬季冻雨日数、前期北半球500h Pa高度场和西北太平洋海温场资料,利用秩序量三因子最佳子集回归法,开展前期高度场和海温场变化对贵州冬季冻雨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前期两个场共同作为预报因子比把其中某场单... 基于1962~2008年贵州84站冬季冻雨日数、前期北半球500h Pa高度场和西北太平洋海温场资料,利用秩序量三因子最佳子集回归法,开展前期高度场和海温场变化对贵州冬季冻雨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前期两个场共同作为预报因子比把其中某场单独作为预报因子的相关要好,预报因子最佳时段为同年的4~7月,并存在着较好的"跨季度相关"现象。影响贵州冬季冻雨的最佳预报因子主要集中于高度场和海温场具有重要天气气候意义的关键区域,如暖池附近以及北美洲东北部等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h Pa高度场 海温场 冬季冻雨 最佳子集回归
下载PDF
IMPACT OF SSTA OF SOUTHERN HEMISPHERE ON FLOOD SEASON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IN YUNNAN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竹云 杨素雨 +2 位作者 严华生 张瑾文 古书鸿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5年第3期255-264,共10页
Based on the reanalysis data of monthly mean global SST and wind from the NCEP/NCAR and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rain seasons in 124 stations of Yunnan province from 1961 to 2006, we applied the analytical methods of c... Based on the reanalysis data of monthly mean global SST and wind from the NCEP/NCAR and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rain seasons in 124 stations of Yunnan province from 1961 to 2006, we applied the analytical method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omposite analysis and a significance testing method to two sets of samples of average differences. The goal is to investigate into the influence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ic(SH) SST on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Yunnan from January to May so as to identify the key time and marine regions. Physical mechanisms are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sea level wind and the key marine regions on the precipitation during Yunnan's rain season.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indee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ST in SH and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Yunnan.The key areas for influencing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a region called "West Wind Drift" in the SH, including the Southeast Indian, southern Australia, west coast of eastern Pacific off Chile, Peru and the southwest Atlantic Magellan. Besides, the most significant marine region is the west coast of Chile and Peru(cold-current areas of the eastern Pacific). Diagnostic analysis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monsoons in the Bay of Bengal, a cross-equatorial flow in the Indian Ocean near the equator and southwest monsoon in India weaken during the warm phase of the Peruvian cold current in the eastern Pacific. Otherwise, they strength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T of Southern Hemisphere YUNNAN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during rain season key marine area West Wind Drift
下载PDF
江淮梅雨与太平洋海表温度的相关分析
18
作者 孙成武 张可欣 吴凌志 《山东气象》 2006年第1期10-13,共4页
讨论了江淮梅雨期降水量与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同期和前期的相关性,揭示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相互关系。表明江淮梅雨量与同期和上年春季、冬季几个关键区域SST具有显著相关性;江淮梅雨量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与太平洋SST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也存... 讨论了江淮梅雨期降水量与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同期和前期的相关性,揭示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相互关系。表明江淮梅雨量与同期和上年春季、冬季几个关键区域SST具有显著相关性;江淮梅雨量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与太平洋SST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也存在一定关系,热带太平洋、墨西哥湾和东太平洋SST年代际变化对江淮地区梅雨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趋势预测有较强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海表温度 相关
下载PDF
2020年6月贵州连续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唐红忠 赵杰 +1 位作者 陈杨 莫乙冬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2年第1期73-78,共6页
2020年6月贵州出现4次具有明显夜雨特征的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以短时强降水为主,强度大,局地性较强。该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详细分析高空形势、东亚西风急流、低空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以及海温特征,并采用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分... 2020年6月贵州出现4次具有明显夜雨特征的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以短时强降水为主,强度大,局地性较强。该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详细分析高空形势、东亚西风急流、低空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以及海温特征,并采用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分析冷空气强度,结合贵州区域自动站降水观测资料,分析暴雨成因,结果表明:2020年6月欧亚大陆上空呈现正-负-正的波型分布,有利于高纬地区高空槽引导冷空气南下;副热带高压位置较常年同期偏北偏西且稳定维持,有利于水汽输送到贵州;东亚西风急流强度较强,其西段位置较常年同期略偏南,贵州位于急流轴右侧且处于水汽辐合区、垂直速度负值区,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的有效配合,有利于贵州暴雨天气发生;贵州暴雨对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具有较好的响应,但暴雨发生时间比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滞后1 d;赤道西太平洋地区海温表现为偏暖,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温表现为偏冷,且印度洋呈现出西正东负的偶极子型海温异常,此类海温配置,有利于激发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反气旋环流,为水汽输送到贵州上空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暴雨 东亚西风急流 西伯利亚高压指数 海温
下载PDF
江苏省冬季连阴雨(雪)期间异常环流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冬梅 袁良 +2 位作者 王裕萍 阮博 张霞琴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22年第2期83-91,共9页
利用江苏省24个国家站降水、日照时数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海温指数、HadISST全球海表温度资料,采用EOF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61-2019年江苏省冬季连阴雨(雪)出现次数全省一致偏多年份的异常环流特征及其成因。... 利用江苏省24个国家站降水、日照时数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海温指数、HadISST全球海表温度资料,采用EOF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61-2019年江苏省冬季连阴雨(雪)出现次数全省一致偏多年份的异常环流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江苏省冬季连阴雨(雪)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主要为全省一致型和南北相异型,前者为主要模态。连阴雨(雪)出现次数全省一致偏多型年份,中高纬高层欧亚地区上空环流形势为“+-+”分布型,位于青藏高原北部高压脊以及东亚大槽和欧洲东部低压槽均较常年偏弱。低层位于欧亚地区中部的冷高压较常年偏弱,导致冷空气势力偏弱。中低纬低层西太平洋(菲律宾附近)存在异常反气旋环流,其西部的异常偏南气流加强了水汽的向北输送,冷暖气流在30°N交汇抬升,为江苏省连阴雨(雪)天气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当中部型El Nino事件发生时.Walker环流在西太平洋的异常下沉气流会激发出异常反气旋,使得东亚冬季风减弱,向北水汽输送加强,导致江苏省一致偏多型连阴雨(雪)天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连阴雨(雪) 时空分布 大气环流 海温异常 EOF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