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SU rDNA序列的网状车轮虫群体遗传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许治祥 唐发辉 赵元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12-1419,共8页
基于SSU rDNA序列对当前分布于我国的网状车轮虫(Trichodina reticulata Hirschman&Partsch,1955)的群体遗传结构与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20个样本共检测到9个单倍型,含4个共享单倍型与5个特有单倍型,其中鲫来源... 基于SSU rDNA序列对当前分布于我国的网状车轮虫(Trichodina reticulata Hirschman&Partsch,1955)的群体遗传结构与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20个样本共检测到9个单倍型,含4个共享单倍型与5个特有单倍型,其中鲫来源的Hap3是最大的共享单倍型;草鱼来源的Hap8和小黄黝鱼来源的Hap9暂被视为湖北武汉和西藏地区各自特有的单倍型;同时推测鲫来源的单倍型Hap1为祖先单倍型。结合ML系统发育树分析推测,在多宿主的进化历程中,鲫寄生的网状车轮虫可能是分化最早的群体,且草鱼寄生的网状车轮虫在起源上来自于鲫。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所有群体均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d≥0.5)与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P_(i)<0.005),且鲫来源的单倍型多样性显著高于草鱼来源,但核苷酸多样性(P_(i))明显低于后者。遗传分化(F_(st))与基因流(N_(m))研究结果表明,Group A(鲫来源)与Group B(草鱼来源)群体间相对独立且已经达到了极度分化程度,群体内基因层面的交流较少。综合中性检验与核苷酸单倍型错配分析认为,Group A(鲫来源)未发生过种群扩张,Group B(草鱼来源)则存在过早期的种群扩张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u rdna 单倍型多样性 核苷酸多样性 遗传分化 基因流 网状车轮虫
下载PDF
基于SSU rDNA和线粒体cox 1序列分析甲藻中不同生态类群的演化规律
2
作者 唐晨 董丽 +6 位作者 饶涛 贾睿 于克锋 吴维宁 王金辉 徐韧 何培民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7-585,共9页
应用SSU rDNA和线粒体cox 1序列研究甲藻(Dinoflagellate)中不同生态类群的演化关系。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获取4株甲藻SSU rDNA及其线粒体cox 1部分片段,结合GenBank中24株甲藻的相关序列,以Plasmodium falciparum为外群,构建ML树和NJ树,... 应用SSU rDNA和线粒体cox 1序列研究甲藻(Dinoflagellate)中不同生态类群的演化关系。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获取4株甲藻SSU rDNA及其线粒体cox 1部分片段,结合GenBank中24株甲藻的相关序列,以Plasmodium falciparum为外群,构建ML树和NJ树,并采用自展支持度评估进化树分支结构,通过计算后验概率评估进化树整体结构,应用1sKH、SH、ELW和2sKH等方法评估两株ML树间的拓扑结构。结果显示,在由上述两序列构建的进化树上,底栖原甲藻均未与浮游原甲藻聚类,且前沟藻具有独特演化地位。表明联合选择SSU rDNA和线粒体cox 1序列构建的进化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甲藻的演化规律。这为从基因层面深入探索甲藻中不同生态类群的演化关系初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型甲藻 底栖型甲藻 利玛原甲藻 强壮前沟藻 ssu rdna cox1
下载PDF
新疆地区皮肤利什曼病病原体SSU rDNA PCR扩增及限制性酶切分析
3
作者 陈建平 胡孝素 +2 位作者 任灏远 李凡 罗莉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1-3,共3页
我们采用引物R200和R300,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皮肤利什曼病(CL)患者的皮肤病变组织内抽提的微量利什曼原虫SSUrDNA,以及有关利什县原虫种株的SSUrDNA进行PCR扩增,然后分别采用限制住内切酶Rsal和Hhal对PCR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酶切分... 我们采用引物R200和R300,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皮肤利什曼病(CL)患者的皮肤病变组织内抽提的微量利什曼原虫SSUrDNA,以及有关利什县原虫种株的SSUrDNA进行PCR扩增,然后分别采用限制住内切酶Rsal和Hhal对PCR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酶切分析。结果显示:采用RsaⅠ进行限制性酶切分析,克拉玛依地区2例CL患者皮肤病变组织标本的PCR扩增产物经酶切后,其电泳图形与L.tropica完全相同。显示克拉玛依地区CL病原体SSUrDNA的PCR扩增产物与L.tropica存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利什曼病 ssu rdna PCR 限制性酶切分析
下载PDF
Cylindrotheca closterium Is a Species Complex as Was Evidenced by the Variations of rbcL Gene and SSU rDNA
4
作者 LI Haitao YANG Guanpin SUN Ying WU Suihan ZHANG Xiufa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7年第2期167-174,共8页
The genus Cylindrotheca consists of a small group of marine diatoms with a few species described. Eleven isolates of diatoms identified as Cylindrotheca closterium morphologically were obtained from Jiaozhou Bay with ... The genus Cylindrotheca consists of a small group of marine diatoms with a few species described. Eleven isolates of diatoms identified as Cylindrotheca closterium morphologically were obtained from Jiaozhou Bay with their nuclear-encoded small-subunit ribosomal RNA (SSU rDNA) and chloroplast-encoded rbcL gene sequences determined in this study. Interestingly, very high sequence divergences of SSU rDNA and rbcL gene were found among these isolates, and numerous nucleotide variation of rbcL gene caused relatively few variation of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Phylogenetic analyses based on SSU rDNA and rbcL gene, respectively, grouped the isolates into 6 clades. Phylogenetic tree of SSU rDNA placed all the Cylindrotheca isolates together, separating them into two lineages clearly. LineageⅠ was composed of the eleven C. closterium isolate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together with another C. closterium isolate, but some clades were not well supported. LineageⅠwas contained two C. closterium isolates and one C. fusiformis isolate.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rbcL gene also separated the Cylindrotheca isolates into two well-defined lineages. The eleven C. closterium isolates formed a lineage and all clades were supported strongly. Statistical comparisons of SSU rDNA indicated that the average distance within lineageⅠ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microalgae species (P 〈0.01).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e existence of cryptic species within C. closter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lindrotheca closterium species complex rbcL gene ssu rdna
下载PDF
Assemblages of <i>Giardia duodenalis</i>Isolates from Dogs by Amplific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tpi and <i>β</i>-Giardin Genes and Sequencing of SSU rDNA Gene
5
作者 Leticia Eligio-Garcia Cortés-Campos Adrian +1 位作者 Cano-Estrada Apolinar Jiménez-Cardoso Enedina 《Open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2013年第3期222-227,共6页
Giardia duodenalis exhibits seven assemblages (A-G) that are 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hosts. The A and B assemblages are commonly found in humans and several mammals, while C and D assemblages are typically found in d... Giardia duodenalis exhibits seven assemblages (A-G) that are 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hosts. The A and B assemblages are commonly found in humans and several mammals, while C and D assemblages are typically found in dog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assemblage of Giardia duodenalis present in the stool samples of ten canines using an assay based on PCR amplification, restriction analysis, and sequencing of the small subunit ribosomal DNA (SSU-rDNA), β-giardin, and 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 (tpi) genes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similarities o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ssemblage obtained with each gen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l positive isolates belonged to assemblage A, and specifically to the sub-assemblage A-I. A comparison of the SSU-rDNA gene sequence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three subgroups of assemblage A.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canine transmission of Giardia in Mexico and its genetic plasticity. They als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additional and more molecularly extensive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to improve sanitation and hygiene in the most affected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ARDIA duodenalis Genotyping ZOONOSIS TPI β-Giardin ssu rdna
下载PDF
杜氏利什曼原虫基因文库的构建及SSU rDNA基因的克隆和筛选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建平 杨文天 胡孝素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97-99,共3页
采用新型载体(LambdaGEMR-11vector系统)完成了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人分离株(简称L.d.四川人株)的基因组DNA大片段克隆。重组噬菌体总数为1.5×106。采用地高辛标记的L.d.四川人株SSUr... 采用新型载体(LambdaGEMR-11vector系统)完成了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人分离株(简称L.d.四川人株)的基因组DNA大片段克隆。重组噬菌体总数为1.5×106。采用地高辛标记的L.d.四川人株SSUrDNA扩增产物探针筛选文库,获得3个含有L.d.四川人株rDNA插入片段的重组噬菌体克隆,为今后的亚克隆和SSUrDNA可变区及间隔区结构和功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利什曼原虫 ssu rdna 克隆 筛选 基因文库
下载PDF
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ita glutinata种内SSU rDNA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石峻峰 类彦立 +2 位作者 李铁刚 翦知湣 李青霞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3,共12页
有孔虫分子鉴定和分子多样性研究多基于SSU rDNA序列片段分析,但某些浮游种内可能存在基因组内rDNA变化,影响分类学和分子生态学的研究结果。为了研究浮游有孔虫物种内是否存在rDNA多样性,本工作以采自热带西太平洋的浮游有孔虫Globiger... 有孔虫分子鉴定和分子多样性研究多基于SSU rDNA序列片段分析,但某些浮游种内可能存在基因组内rDNA变化,影响分类学和分子生态学的研究结果。为了研究浮游有孔虫物种内是否存在rDNA多样性,本工作以采自热带西太平洋的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ita glutinata活体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经形态学鉴定后,利用单细胞PCR和克隆技术,获得5个虫体的20条SSU rDNA目的片段(300—400 bp),同时对其序列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同种G.glutinata出现了四类不同的SSU rDNA核酸类型。序列成对分析显示,该种遗传距离差异最长可达0.249,远高于其它物种。此外,同一样本不同克隆片段中,出现了高达四个不同的SSU rDNA核酸型。序列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三个不同的高变异区,高可变区的长度范围为21 bp到63 bp。从差异序列的间隔分布推断,核糖体基因簇的重组可能是不同SSU rDNA核酸型出现的原因。本工作在国内首次揭示了热带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G.glutinata种内的SSU rD NA核酸型,研究结果表明G.glutinata的种内SSU rDNA变异性极大,复杂的生活史以及假基因的存在或许是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igerinita glutinata 活体浮游有孔虫 单细胞PCR 克隆技术 ssu rdna多样性 西太平洋
原文传递
青海省共和县牦牛芽囊原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8
作者 马丁允 陈九思 +6 位作者 马金秀 林妹琪 刘一飞 李文 余复昌 齐萌 菅复春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年第4期115-120,共6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共和县牦牛芽囊原虫(Blastocystis)的流行情况及其基因亚型分布特征。[方法]从共和县桑德牧场(n=89)、看着项毛牧场(n=12)和赞拉家庭牧场(n=374)采集新鲜牦牛粪便样本475份,全部提取粪便样本DNA,采用巢氏PCR方法扩增芽... [目的]了解青海省共和县牦牛芽囊原虫(Blastocystis)的流行情况及其基因亚型分布特征。[方法]从共和县桑德牧场(n=89)、看着项毛牧场(n=12)和赞拉家庭牧场(n=374)采集新鲜牦牛粪便样本475份,全部提取粪便样本DNA,采用巢氏PCR方法扩增芽囊原虫SSU rDNA;对获得的部分阳性样本序列进行双向测序,基于SSU rDNA序列进行基因亚型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475份牦牛粪便样本中,检测出361份芽囊原虫阳性样本,总感染率为76.00%(361/475);桑德牧场、看着项毛牧场和赞拉家庭牧场均检出芽囊原虫阳性样本,感染率依次为96.63%(86/89)、91.67%(11/12)和70.59%(264/374)。选择126条芽囊原虫SSU rDNA测序,进行基因亚型鉴定,经序列比对分析,共发现5种芽囊原虫的基因亚型,其中,ST10亚型检出率最高,为80.95%(102/126);其次为ST26、ST25、ST21和ST5亚型,检出率分别为9.52%(12/126)、6.35%(8/126)、2.38%(3/126)、0.80%(1/126)。[结论]共和县牦牛芽囊原虫感染较为常见,其基因亚型存在遗传多样性;发现了人兽共患基因亚型ST5,应加强对该地区牦牛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芽囊原虫 基因亚型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ssu rdna
下载PDF
一株产凝乳酶变色栓菌鉴定及其凝乳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
9
作者 黄武营 李云 +1 位作者 朱慧 周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3-250,I0008,共9页
微生物凝乳酶具有生产周期短和易于发酵生产的优点,是传统小牛皱胃酶的经济高效替代选择之一。为了筛选新的凝乳酶产生菌,该研究以从传统发酵腐乳分离的霉菌为出发菌株,筛选具有高凝乳活性和低蛋白水解活性的霉菌菌株。采用内源转录区... 微生物凝乳酶具有生产周期短和易于发酵生产的优点,是传统小牛皱胃酶的经济高效替代选择之一。为了筛选新的凝乳酶产生菌,该研究以从传统发酵腐乳分离的霉菌为出发菌株,筛选具有高凝乳活性和低蛋白水解活性的霉菌菌株。采用内源转录区间隔区结合线粒体小亚基核糖体DNA扩增测序的方法对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通过硫酸铵分级盐析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柱、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法对酶进行了纯化,并研究了凝乳酶酶学特性。筛选出菌株CQ3具有良好的凝乳活性和低蛋白水解活性,该菌株鉴定为变色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CQ3凝乳酶纯化后经SDS-PAGE分析呈现出分子质量为61 kDa的唯一条带。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值为6.5,Ca^(2+)对酶活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酶在pH值为4.5~7.0和温度低于50℃条件下有良好的稳定性。蛋白酶抑制剂试验表明,该酶为一种天冬氨酸蛋白酶。该研究结果报道了一种新的产凝乳酶菌种资源,为丰富凝乳酶产生菌株资源,进一步评价栓菌凝乳酶在干酪加工适用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乳酶 变色栓菌 酶的分离纯化 内源转录间隔区 线粒体小亚基核糖体DNA
下载PDF
瓶囊碘泡虫的重描述及其与洪湖碘泡虫分子标记的比较
10
作者 张潇艺 丁鹏 +3 位作者 张城豪 孙荣华 杨承忠 柳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190,共11页
为了完善瓶囊碘泡虫的分类学特征及厘清其与洪湖碘泡虫的分类关系,实验采用形态学、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瓶囊碘泡虫进行了重描述,并与洪湖碘泡虫的分子标记进行了系统比较。结果显示,瓶囊碘泡虫寄生于异育银鲫的鳃,形成乳白色的圆... 为了完善瓶囊碘泡虫的分类学特征及厘清其与洪湖碘泡虫的分类关系,实验采用形态学、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瓶囊碘泡虫进行了重描述,并与洪湖碘泡虫的分子标记进行了系统比较。结果显示,瓶囊碘泡虫寄生于异育银鲫的鳃,形成乳白色的圆形或椭圆形孢囊,直径为1.2~1.4 mm。成熟孢子壳面观呈梨形,前端较尖,后端钝圆,孢子长17.3~19.6μm,孢子宽7.4~9.9μm。两个极囊呈瓶状,大小不等。大极囊长6.4~9.7μm,大极囊宽2.1~3.3μm;小极囊长5.3~8.9μm,小极囊宽2.0~3.3μm。极丝圈数为8~11圈。组织学分析显示,瓶囊碘泡虫寄生于鳃小片间的上皮组织。BLAST分析显示,本研究获得的瓶囊碘泡虫的小亚基核糖体DNA(SSU rDNA)序列与GenBank中瓶囊碘泡虫序列的相似性为99.5%~99.8%(KC425223~KC425225、MH329620、JQ690361、JQ690373、KJ725082、MN227351、DQ33948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瓶囊碘泡虫与洪湖碘泡虫形成姐妹支。瓶囊碘泡虫与洪湖碘泡虫分子标记序列的比较结果显示,这两种碘泡虫的序列相似性为98.2%~98.8%,遗传距离为0.014~0.018,存在27个碱基差异。SSU rRNA二级结构分析显示,瓶囊碘泡虫和洪湖碘泡虫同一物种不同群体间的二级结构一致,两个物种间的二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表明SSU rRNA二级结构可以作为鉴别瓶囊碘泡虫和洪湖碘泡虫的分子特征。本研究完善了瓶囊碘泡虫在异育银鲫鳃部的详细寄生部位,提出SSU rRNA二级结构可以作为有效鉴别瓶囊碘泡虫和洪湖碘泡虫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孢子虫 小亚基核糖体DNA(ssu rdna) 二级结构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亚历山大藻的种类分子鉴定
11
作者 何喜林 黄飞婷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8-26,共9页
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是一类广泛分布的有毒赤潮藻。为探讨北部湾海域亚历山大藻的种类归属,从此海域分离了3株亚历山大藻,并基于核糖体大亚基(LSU rDNA)、核糖体小亚基(SSU rDNA)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是一类广泛分布的有毒赤潮藻。为探讨北部湾海域亚历山大藻的种类归属,从此海域分离了3株亚历山大藻,并基于核糖体大亚基(LSU rDNA)、核糖体小亚基(SSU rDNA)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这3株亚历山大藻分别与不同海域来源的A.tamutum藻种聚成同一个大分支上,自展支持率分别为83、91、94;它们的种内遗传距离(包括北部湾株)均小于与其他亚历山大藻的种间遗传距离,从而鉴定此3株亚历山大藻隶属于A.tamutum藻种。研究结果将进一步丰富北部湾亚历山大藻系统发育进化信息以及序列特征,为北部湾亚历山大藻赤潮的预警和防控提供分子生物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历山大藻 北部湾 LSU rdna ssu rdna ITS
下载PDF
Co-monitoring bacterial and dinoflagellates communities by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and SSU rRNA sequencing during a dinoflagellates bloom 被引量:1
12
作者 KANJinjun CHENFe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83-492,共10页
Dinoflagellates are unicellular eukaryotic protists that dominate in all coastal waters, and are also present in oceanic waters. Despite the central importance of dinoflagellates in global primary production, the rela... Dinoflagellates are unicellular eukaryotic protists that dominate in all coastal waters, and are also present in oceanic waters. Despite the central importance of dinoflagellates in global primary produc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noflagellates and bacteria are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colog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bacterial and dinoflagellates communities,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and SSU rRNA sequencing were applied to monitoring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bacteria and dinoflagellates from the onset to disappearance of a dinoflagellates bloom occurred in Baltimore Inner Harbor, from April 15 to 24,2002. Although Prorocentrum minimum was the major bloom forming species under the light microscopy, DGGE method with dinoflagellate specific primers demonstrated that Prorocentrum micans, Gymnodinium galatheanum and Gyrodinium uncatenum were also present during the bloom. Population shifts among the minor dinoflagellate groups were observed. DGGE of PCR-amplified 16S rRNA gene fragments indicated that cyanobacteria, α, β, γ-proteobacteria, Flavobacterium Bacteroides-Cytophaga (FBC), and Planctomcetes were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bacterial assemblages during the bloom. DGGE analysis showed that Cytophagales and α-proteobacteria played important rol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inoflagellates bloom. DGGE can be used as a rapid tool to simultaneously monitor population dynamics of both bacterial and dinoflagellates communities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which is demonstrated 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teria DINOFLAGELLATES DGOE ssu rdna sequencing
下载PDF
一株寄生于大黄鱼的盾纤毛虫分子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
13
作者 池洪树 江秋欢 +1 位作者 潘滢 林能锋 《福建畜牧兽医》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在大黄鱼稚鱼上发现一种可侵入患鱼体表、肌肉、腹腔和脑的盾纤毛虫,为了进一步明确该盾纤毛虫的分类地位,提取患鱼样品总DNA,对该虫株SSU rDNA和线粒体cox1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与GenBank中纤毛虫的SSU rDNA和线粒体cox1序列进... 在大黄鱼稚鱼上发现一种可侵入患鱼体表、肌肉、腹腔和脑的盾纤毛虫,为了进一步明确该盾纤毛虫的分类地位,提取患鱼样品总DNA,对该虫株SSU rDNA和线粒体cox1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与GenBank中纤毛虫的SSU rDNA和线粒体cox1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盾纤毛虫874 bp的SSU rDNA部分序列与显赫针口虫(Porpostoma notata)同源性最高,相似性为98.97%。在基于SSU rDNA构建系统发育树中与显赫针口虫(P.notata)聚为一支,并独立于嗜污科(Philasteridae)的分支;获得该虫1 086 bp的cox1部分序列,与其SSU rDNA序列相比表现出更大的遗传变异度,在基于cox1部分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中,该虫株与嗜污科(Philasteridae)、尾丝虫科(Uronematidae)的分支也有一定距离。综上,该盾纤毛虫应是嗜污目(Philasterida)、针口虫属(Porpostoma)的显赫针口虫(P.notata)或其近缘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纤毛虫 核糖体小亚基基因序列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I亚基 大黄鱼
下载PDF
广西钦州湾一株巴夫藻的形态描述和分子鉴定
14
作者 谢欢达 徐轶肖 +2 位作者 黎慧玲 吴淼 温玉娟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57-163,共7页
巴夫藻隶属于定鞭金藻门巴夫藻纲,是潜在的水产养殖优良饵料生物,为了研究广西沿海巴夫藻的种类信息,于2021年8月从广西钦州湾海域成功分离出一株巴夫藻(BGERL121),应用光学显微镜初步观察其形态,并运用DNA分子鉴定技术对其核糖体大亚基... 巴夫藻隶属于定鞭金藻门巴夫藻纲,是潜在的水产养殖优良饵料生物,为了研究广西沿海巴夫藻的种类信息,于2021年8月从广西钦州湾海域成功分离出一株巴夫藻(BGERL121),应用光学显微镜初步观察其形态,并运用DNA分子鉴定技术对其核糖体大亚基(LSU rDNA)和核糖体小亚基(SSU rDNA)进行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藻株细胞长×宽为(2.96~5.59)×(2.73~4.89)μm,藻液呈黄绿色或黄色,藻体近前端具有两根不等长的鞭毛,在鞭毛附着点附近有一个红色的眼点,藻体后端略微凸起,包裹着一个蛋白核。LSU rDNA和SSU rDNA两种序列与NCBI数据库BLAST搜索得到的Pavlova pinguis相似度均超过99%,构建的两种序列系统发育树显示巴夫藻钦州湾株与Pavlova pinguis聚在一起,自展值均为100,由此确定钦州湾BGERL121藻株为Pavlova pinguis。本研究首次发现广西钦州湾海域存在Pavlova pinguis,也是我国第二次对该种类的分子鉴定报道,结果将丰富我国巴夫藻的物种及地理分布信息,为巴夫藻的种类鉴定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夫藻 Pavlova pinguis LSU rdna ssu rdna 钦州湾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羊芽囊原虫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林科 王朋林 +6 位作者 菅忆晨 李世杰 王占铭 王荣军 张龙现 宁长申 菅复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61-1068,共8页
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spp.)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常见的原生生物之一,能引起人和动物的肠道疾病和皮肤疾病,且有人兽共患基因亚型。为了解不同地区羊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对来自7个省、区的704份羊粪便样品,基于核糖体小亚基基因(SSU rD... 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spp.)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常见的原生生物之一,能引起人和动物的肠道疾病和皮肤疾病,且有人兽共患基因亚型。为了解不同地区羊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对来自7个省、区的704份羊粪便样品,基于核糖体小亚基基因(SSU rDNA)位点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并首次对羊源人兽共患亚型ST3、ST4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显示,芽囊原虫总感染率为13.35%(94/704),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间感染率差异极显著。芽囊原虫序列分析共发现5个亚型(ST3、ST4、ST5、ST10和ST14),其中,ST3、ST4和ST5为人兽共患基因亚型,MLST分析ST3为Allele 38且在2个基因位点发生了碱基突变。ST4包括Allele 42、Allele 92和Allele 94 3种等位基因。本次调查表明羊芽囊原虫感染普遍,病原存在人兽共患亚型且具遗传多样性,应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囊原虫 ssu rdna 亚型 等位基因 MLST
下载PDF
石斑角形虫(黏体门, 角形虫科)的分子证据及其在不同宿主中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艳梅 赵元莙 +1 位作者 周杨 杨承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3-1269,共7页
研究从中国东海的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 Temminck&Schlegel 1842和褐带石斑鱼E.bruneus Bloch 1793的胆囊中检获了石斑角形虫Ceratomyxa epinephela Wu,Wu et hua,1993,首次提供了其SSU rDNA和ITS1 rDNA序列,并基于形态学和... 研究从中国东海的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 Temminck&Schlegel 1842和褐带石斑鱼E.bruneus Bloch 1793的胆囊中检获了石斑角形虫Ceratomyxa epinephela Wu,Wu et hua,1993,首次提供了其SSU rDNA和ITS1 rDNA序列,并基于形态学和分子数据进行了重新描述。石斑角形虫成熟孢子的孢子长(4.8±0.5)μm(3.6—5.6μm),孢子厚(31.8±4.8)μm(23.3—37.5μm);孢子壳瓣光滑且等大,由垂直的缝线连接;极囊长(2.9±0.2)μm(2.4—3.7μm),极囊宽(2.6±0.2)μm(2.2—3.1μm);孢子夹角处稍微凹陷,延伸至两端逐渐变平坦,夹角为(175.9±3.7)°(165.5°—179.7°)。基于SSU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石斑角形虫与诺兰角形虫C.nolani Gunter&Adlard 2009,卡特莫尔角形虫C.cutmorei Gunter&Adlard 2009和横山角形虫C.yokoyamai Gunter&Adlard 2009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且其宿主均为石斑鱼属物种。结果表明,类群关系较近的宿主其寄生的同属黏孢子虫可能具有更近的系统发育关系。基于SSU rDNA和ITS1 rDNA的遗传分析显示,石斑角形虫的4个分离株已发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形成了4个基因型),形成了不同的种群,但在不同宿主种类间并未形成特有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角形虫 重描述 ssu rdna ITS1 rdna 遗传变异
下载PDF
几种放射孢子虫的形态特征和分子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志鹏 杨坤 +2 位作者 陈凯 习丙文 谢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6-454,共9页
为阐明黏孢子虫病的传播途径,在2018—2019年期间作者调查了异育银鲫养殖池塘,从底栖寡毛类苏氏尾鳃蚓中共检测出10种放射孢子虫。基于形态特征鉴定,10种放射孢子虫分别属于6个集合类群,其中雷氏放射孢子虫1种、桔瓣放射孢子虫2种、新... 为阐明黏孢子虫病的传播途径,在2018—2019年期间作者调查了异育银鲫养殖池塘,从底栖寡毛类苏氏尾鳃蚓中共检测出10种放射孢子虫。基于形态特征鉴定,10种放射孢子虫分别属于6个集合类群,其中雷氏放射孢子虫1种、桔瓣放射孢子虫2种、新放射孢子虫2种、三突放射孢子虫2种、棘放射孢子虫2种和匈牙利放射孢子虫1种;这些物种中有4种与作者实验室前期描述种类一致,5种为新发现的物种。研究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并通过SSU rDNA序列比对分析对应的黏孢子虫种类。结果表明新发现的Triactinomyxon HZ和DF与文献中同类群的Triactinomyxon CZ(GenBank登录号JX477771)序列相似性最高(93.39%和94.48%),Echinactinomyxon LY1与金鱼肌肉寄生Myxobolus lentisuturalis(GenBank登录号AY119688)相似性最高(96.88%),Echinactinomyxon type LY2与Hungactinomyxon(GenBank登录号AY779062)相似性最高(97.86%),Neoactinomyxum type LY与文献报道的Thelohanellus sp.(GenBank登录号MK412938)相似性最高(92.48%)。文章报道的Hungactinomyxon DF与匈牙利发现的Hungactinomyxon(GenBank登录号AY779062)序列相似度达99.41%—99.64%,为同一物种。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文章所报道的Triactinomyxon HZ和DF与鱼体寄生四极虫亲缘关系较近;Hungactinomyxon DF和Echinactinomyxon LY1及LY2与碘泡虫属亲缘关系较近;Neoactinomyxum LY与单极虫聚为一支。研究新报道的放射孢子虫进一步丰富了对养殖环境中黏孢子虫多样性的认识,为开展黏孢子虫病生态防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孢子虫 异育银鲫 ssu rdna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冬季赤水河流域刚毛藻多样性调查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志娟 杨小霞 +5 位作者 钟俏君 陈冠海 彭相英 刘本文 朱欢 刘国祥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02-1411,共10页
研究于2019年冬季对赤水河流域开展刚毛藻多样性调查,共设计采样点38个,覆盖赤水河上、中、下游。调查发现:21个采样位点分布有刚毛藻目藻类,其中19个位点有刚毛藻分布。基于核糖体小亚基(SSU rDNA)、核糖体大亚基(LSU rDNA)和内转录间... 研究于2019年冬季对赤水河流域开展刚毛藻多样性调查,共设计采样点38个,覆盖赤水河上、中、下游。调查发现:21个采样位点分布有刚毛藻目藻类,其中19个位点有刚毛藻分布。基于核糖体小亚基(SSU rDNA)、核糖体大亚基(LSU rDNA)和内转录间隔区(ITS)对采集样品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1)赤水河流域刚毛藻多样性较高,且该流域上、中、下游均有刚毛藻分布;(2)目前淡水刚毛藻类群包含至少10个支系,赤水河流域采集到的刚毛藻覆盖其中6个支系(分别是clade 1、clade 2、clade 4、clade 7、clade 9和clade 10);(3)相比基于SSU+LSU双分子标记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基于SSU+ITS+LSU三分子标记构建的进化树各支系支持度更高,可以较有效地将淡水刚毛藻不同支系区分开来。研究较好地展示了冬季赤水河流域刚毛藻的广泛分布及其分子多样性,丰富了中国淡水丝状绿藻的分类研究,也为赤水河段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河流域 刚毛藻目 多样性 ssu rdna LSU rdna ITS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基于核内核糖体小亚基序列的蝗总科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英文) 被引量:13
19
作者 印红 李新江 +1 位作者 王文强 印象初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09-814,共6页
用核糖体SSUrDNA全序列对蝗总科 (Acridoidea)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依据测定的 8种蝗虫的SSUrDNA全序列 (平均 184 4bp) ,并从GenBank中选取了 6种内群种类和 2种外群种类的SSUrDNA同源序列 ,进行序列分析。利用Clustal、MEGA和PHYLI... 用核糖体SSUrDNA全序列对蝗总科 (Acridoidea)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依据测定的 8种蝗虫的SSUrDNA全序列 (平均 184 4bp) ,并从GenBank中选取了 6种内群种类和 2种外群种类的SSUrDNA同源序列 ,进行序列分析。利用Clustal、MEGA和PHYLIP软件构建分子系统树 (距离邻接法Neighbor_Joining ,NJ;最小进化法MinimumEvolution)。结果显示 :( 1)蝗总科是一个单系类群 ;( 2 )锥头蝗科 (Chrotogonidae)和瘤锥蝗科 (Pyrgomorphidae)亲缘关系较近 ,为蝗总科最原始的类群 ;( 3)网翅蝗科(Arcypteridae)和槌角蝗科 (Gomphoceridae)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 4)斑翅蝗科 (Oedipodidae)为最进化的类群 ;( 5 )SSUrDNA序列保守性强 ,转换 (transition)取代的速率大于或接近颠换 (transversion)取代的速率 ;( 6 )在系统树中 ,总科首先分离 ,大多数同科不同属的类群以高置信度聚合在一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总科 ssu rdna 分子系统发育
下载PDF
养殖大黄鱼一种黏孢子虫病的组织病理学及检测方法初探 被引量:4
20
作者 施慧 陈卓 +5 位作者 丁慧昕 谢建军 汪玮 王庚申 何杰 许文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3-213,共11页
运用组织病理切片、电镜观察及PCR扩增等方法对2017年在舟山采集到的临床表现"白鳃"症状的发病大黄鱼(Larimichthyscrocea)开展了病原学及快速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组织病理观察显示,患病鱼的肝、脾、肾等内脏组织发生严重的... 运用组织病理切片、电镜观察及PCR扩增等方法对2017年在舟山采集到的临床表现"白鳃"症状的发病大黄鱼(Larimichthyscrocea)开展了病原学及快速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组织病理观察显示,患病鱼的肝、脾、肾等内脏组织发生严重的病理变化,尤其是组织内红细胞发生明显的退行性变化,同时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在病鱼组织的电镜超薄切片中可观察到直径约300~600 nm的孢子虫样结构。提取病鱼内脏组织总基因组DNA样本,采用1对针对寄生原虫的通用引物进行SSUrDNA的PCR扩增,最终获得大小为1471bp的特异性条带,经测序比对发现,该条带与GenBank中1种黏孢子虫Sinuolinea sp.的序列同源性最高,达89%。根据获得的SSU rDNA序列,建立了适用于该病临床检测的巢式PCR方法,最小灵敏度可达0.5 pg。研究表明,引起此次网箱养殖大黄鱼"白鳃"症状并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的是一类寄生性黏孢子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白鳃病 组织病理学 电镜 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 黏孢子虫 巢式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