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相关基因多态性在汉族NSTEMI患者人群中的分布
1
作者 李六水 王飞 +2 位作者 周澳 杨青 刘宪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目的:分析汉族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人群中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理作用相关的GPⅢa PLA2(rs5918)、PEAR1(rs12041331)和PTGS1(rs10306114)基因的基因型结果及等位基因分布特征,为汉族NSTEMI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目的:分析汉族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人群中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理作用相关的GPⅢa PLA2(rs5918)、PEAR1(rs12041331)和PTGS1(rs10306114)基因的基因型结果及等位基因分布特征,为汉族NSTEMI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汉族NSTEMI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的方法对GPⅢa PLA2(rs5918)、PEAR1(rs12041331)和PTGS1(rs10306114)3个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分型,研究分析其基因型频率分布及等位基因分布情况,并分析汉族NSTEMI患者人群与1000 Genomes数据库中部分人群相关等位基因的分布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汉族NSTEMI患者人群中,GPⅢa PLA2(rs5918)位点上基因型频率为TT 97.20%、TC 2.80%、CC 0%,等位基因频率为T 98.60%、C 1.40%;PEAR1(rs12041331)位点上基因型频率为GG 42.06%、GA 44.86%、AA 13.08%,等位基因频率为G64.49%、A 35.51%;PTGS1(rs10306114)位点上基因型均为AA(100%),未见AG或GG型。结论:在汉族NSTEMI患者人群中,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理作用相关的GPⅢa PLA2(rs5918)位点上突变少见,PTGS1(rs10306114)位点上未见突变,这2个多态性位点上均以野生型纯合子为主,而PEAR1(rs12041331)位点上突变多见。本研究中部分结果与既往报道或相关数据库中收录的其他人群类似,也有部分结果与既往报道或其他人群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分布
下载PDF
刺葡萄STS基因克隆及其在不同光质下的表达水平
2
作者 许恒 赖恭梯 +7 位作者 贺丽媛 李思雨 林俊璇 郭奥琳 赖谱富 车建美 陈桂信 赖呈纯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473,共9页
【目的】研究刺葡萄芪合酶(STS)基因的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光质处理下的表达水平,旨在为进一步解析STS基因通过响应光信号调控刺葡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合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刺葡萄愈伤组织为材料,利用逆转录PCR(RT-PCR)... 【目的】研究刺葡萄芪合酶(STS)基因的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光质处理下的表达水平,旨在为进一步解析STS基因通过响应光信号调控刺葡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合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刺葡萄愈伤组织为材料,利用逆转录PCR(RT-PCR)技术成功克隆获得了4个STS基因,对这些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其在不同光质下和不同培养阶段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地从刺葡萄愈伤组织中克隆获得了VdSTS5、VdSTS6、VdSTS20、VdSTS21共4个基因,均含1179 bp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92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其编码的是亲水性、无信号肽的细胞质定位蛋白,磷酸化修饰主要发生在苏氨酸和丝氨酸位点上,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组成,STS与查尔酮合成酶(CHS)的蛋白质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4个VdSTS的蛋白质序列在系统进化树上处于3个不同的大分支中,其中,VdSTS5与VdSTS21处在不同的分支中,而VdSTS6与VdSTS20聚在同一分支中,葡萄属不同种之间的STS蛋白质序列相似度高,推测其可能具有相同的功能。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发现,4个VdSTS启动子含有多个光响应元件,还含有转录因子识别和作用元件、激素作用元件等。光质显著影响4个VdSTS的表达,在白光、红光、黄光和黑暗处理下,VdSTS的总体表达水平较高,而在绿光和紫光处理下,VdSTS的总体表达水平较低;同时,VdSTS对不同光质的响应不仅存在着基因间的差异,还存在不同培养阶段的差异,VdSTS5在培养后期强烈响应黄光的调控,VdSTS6、VdSTS20在培养中期对黑暗和红光的响应最强,VdSTS21则在培养中期强烈响应红光的调控,这些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影响着刺葡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的合成。【结论】4个VdSTS对光质的响应存在差异,可能在响应不同光质调控中对刺葡萄愈伤组织白藜芦醇的合成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葡萄 愈伤组织 stS基因 基因克隆 光质 表达水平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and Molecular Tagging of Leaf Rust Resistance Gene (Lr24) in Wheat 被引量:2
3
作者 ZHANG Na YANG Wen-xiang LIU Da-qu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1898-1905,共8页
This research was aimed to develop AFLP markers co-segregated with gene Lr24 and validate the using for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MAS). An F2 population develop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the resistant line TcLr24 an... This research was aimed to develop AFLP markers co-segregated with gene Lr24 and validate the using for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MAS). An F2 population develop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the resistant line TcLr24 and the susceptible line Thatcher was tested for resistance to the Puccinia triticina races BGQQ and SHRT using for genetic analysis and molecular marker. A total of 224 AFLP primer combinations were used to test the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parents, as well as the resistant bulk and the susceptible bulk. Four AFLP markers, P-AGA/M-CTT289 bp, P-AGC/M-CAC1ss bp, P-AGC/M- CAC162 bp, and P-ACG/M-CGC239 bp, were co-segregated with Lr24. The AFLP fragment from the primer combination P- ACG/M-CGC was cloned, sequenced and converted into a STS marker named as ASTS212. Thatcher backgrounded NILs and 115 varieties were examined by using this STS marker and the marker SCS13026oz developed by Gupta. 5R615, 5R616, IR13, and 1R17 were identified and validated to contain gene Lr24. The marker is dominant and may be useful in identification the resistance gene Lr24 in wheat and wheat breeding progr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leaf rust Lr24 gene AFLP stS MAS
下载PDF
STS Gene in a Pedigree with X-linked Ichthyosis
4
作者 刘安 肖生祥 +4 位作者 谭升顺 雷小兵 张江安 焦婷 刘艳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5年第4期468-469,共2页
To investigate the gene mutation in a pedigree with X-linked iehthyosis (XLI)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utation and i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genomic DNA of affected members, the normal member ... To investigate the gene mutation in a pedigree with X-linked iehthyosis (XLI)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utation and i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genomic DNA of affected members, the normal member of the pedigree and 50 unrelated normal members was extracted with a whole blood genomie DNA extraction kit and the DNA was used as a template for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mediated amplification of exon 1 and exon 10 of the STS gene. hHb6 (human hair basic keratin) gene was used as the internal control.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S gene was deleted in affected members in the pedigree with X-linked ichthyosis. The normal member of the pedigree and 50 unrelated normal members had no such deletion. The proband and his mother had products in the internal control after PCR amplification. The blank control had no product. It is concluded that deletion of the STS gene existed in this pedigree with X-linked iehthyosis, and i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unique skin lesions of X-linked ichthy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S gene DELETION X-linked iehthyosis
下载PDF
基于比较基因组学解析植物乳植杆菌ST的功能基因组
5
作者 杨淑娟 周金萍 +3 位作者 李海燕 曹振辉 孙志宏 林秋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86-93,共8页
解析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ST的功能基因组特征,为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对L.plantarum ST与1株模式菌株ATCC 14197T基因组序列及NCBI中已公开的152株L.plantarum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基于154株L.pl... 解析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ST的功能基因组特征,为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对L.plantarum ST与1株模式菌株ATCC 14197T基因组序列及NCBI中已公开的152株L.plantarum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基于154株L.plantarum的1262个核心基因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发现ST与肠道分离株BCC9546遗传距离最近。乳、肉制品分离株分别集中在第II分支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因来源不同而存在差异,且存在一定的聚集性。同时果蝇分离株具有明显聚集趋势。功能注释分析发现,ST基因组中包含磷酸转移酶系统糖类转运系统相关基因,还注释到了免疫调控通路相关基因,同时有较多水解或重排糖苷键的基因。ST不存在毒力因子和耐药基因。与其他L.plantarum相比,ST携带特有的与能量转运功能有关的功能基因ecfT。此外,ST具有与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黏附分子和谷胱甘肽合成相关的功能基因。API 50 CHL碳水化合物代谢结果显示,L.plantarum ST能利用丰富的碳源,可代谢包括单糖类、糖苷和二糖类及多糖类等中29种碳源。本研究从基因组层面分析L.plantarum ST功能基因组特征,同时结合糖发酵表型实验结果,认为L.plantarum ST是1株安全且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益生菌,为其开发利用提供遗传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植杆菌st 比较基因组学 功能基因
下载PDF
A Multiplex PCR-Bas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Approach Has Detected a Common Large Deletion in STS Gene in a Patient with X-Linked Ichthyosis
6
作者 Francesco Calì Giuseppa Maria Luana Mandarà +7 位作者 Giuseppa Ruggeri Corrado Romano Valeria Chiavetta Alda Ragalmuto Roberto Salluzzo Valentino Romano Marilena Galati Tardanico Carmelo Schepis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6年第7期337-341,共5页
Several nuclear genes have been found to be linked to ichthyosis, and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approach on panels of targeted genes has turned out to be particularly useful in analyzing diseases characterized by sig... Several nuclear genes have been found to be linked to ichthyosis, and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approach on panels of targeted genes has turned out to be particularly useful in analyzing diseases characterized by significant genetic and phenotypic heterogeneity. We developed a panel of 26 genes to be screened with the Ion Personal Genome Machine (PGM) for causative mutations relating to ichthyosis. Sequencing runs were obtained from a patient with ichthyosis using the Ion Torrent PGM and then processed with Ion Torrent Suite, Variant Caller, Coverage Analysis and wANNOVER tools. No causative mutations were found using Variant Caller and wANNOVER softwares, whereas the “Coverage Analysis” tool revealed a common large deletion in STS gene in a patient with X-linked ichthyosis. Identification of indels in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data is a veritable challeng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effic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using NGS approach to detect large deletions without resorting to specific algorithms for “indel” detection.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GS panel is a useful, rapid and cost-effective screening test for patients whose features are suggestive of a genetic etiology involving one of the genes embedded in the panel. It is an excellent alternative to Sanger sequencing as for costs, ease of analysis, and turnaround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inked Ichthyosis stS gene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Coverage Analysis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分子标志物
7
作者 余保瑞 任静静 +1 位作者 常爱民 石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1729-1733,共5页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的潜在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 从开源性基因表达数据库(GEO)获取STEMI相关芯片数据集GSE66360和GSE19339。利用R语言Limma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使用韦恩图在线工...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的潜在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 从开源性基因表达数据库(GEO)获取STEMI相关芯片数据集GSE66360和GSE19339。利用R语言Limma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使用韦恩图在线工具识别数据集共同的DEGs。利用clusterProfiler包对共同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采用Cytoscape(版本号3.9.1)软件对PPI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筛选重要模块和关键基因。结果 通过对芯片数据集GSE66360和GSE19339进行综合分析,获得107个共同DEGs,包括81个表达上调基因和26个表达下调基因,其中,前10位的基因(IL-1β、ICAM1、FN1、vWF、PLAU、CXCL2、THBD、CCL20、CXCL3和CCRL2)均为表达上调基因;KEGG通路分析表明TNF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AGE-AGER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是重要的通路。结论 监测白介素-1β等的动态变化,为预防STEMI发生提供了检测指标,同时也为STEMI的治疗提供了靶点和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生物信息学 差异表达基因 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CPB-ST融合基因的构建及表达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玉炯 许崇波 +2 位作者 冯书章 朱平 殷震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47-50,共4页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和SalⅠ双酶切含有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1前体蛋白基因的质粒pXST1,回收325bp的ST基因片段,然后,通过T4DNA连接酶将其定向连接于事先经同样的双酶切处理的带有产气荚膜梭菌β...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和SalⅠ双酶切含有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1前体蛋白基因的质粒pXST1,回收325bp的ST基因片段,然后,通过T4DNA连接酶将其定向连接于事先经同样的双酶切处理的带有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基因(CPB)的重组质粒pECB2中CPB基因的下降,转化受体菌BL21(DE3)中,经BamHI和EcoRI酶切反应鉴定重组质粒,得到了理想重组质粒pECB-ST1。重组菌株Bl21(DE3)(pECB-ST1)经IPTG诱导后,其表达产物经SDS-PAGE、Western-bloting及ELISA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可以表达CPB-ST融合蛋白,而且该融合蛋白无天然β-毒素和ST1的生物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大肠杆菌 CPB-st融合基因 融合蛋白 表达
下载PDF
大肠杆菌毒素stx2eB-LTB-ST融合基因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齐翀 刘军 +2 位作者 祝令伟 郭学军 冯书章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1-345,共5页
利用PCR技术,从病原性大肠杆菌中扩增Stx2e及LT毒素B亚基的基因并扩增ST基因,用复式PCR技术获得了这三段基因的两种融合结构,一种是三段基因直接相连,另一种是在这三段基因之间加入适当的Linker序列。在这两种融合基因两端加入适当的酶... 利用PCR技术,从病原性大肠杆菌中扩增Stx2e及LT毒素B亚基的基因并扩增ST基因,用复式PCR技术获得了这三段基因的两种融合结构,一种是三段基因直接相连,另一种是在这三段基因之间加入适当的Linker序列。在这两种融合基因两端加入适当的酶切位点并分别与pMD18-T载体相连,酶切后以正确的阅读框插入pET28a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中,转入受体菌BL21(DE3)进行表达,得到两种约28 Ku的蛋白,表达的融合蛋白均以包涵体的方式存在,约占全菌蛋白表达量的30%,将包涵体初步提纯,为下游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x2e 热不稳定肠毒素 热稳定肠毒素 融合基因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菌MAPK基因St IME2的基因组定位、蛋白质结构预测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巩校东 王玥 +4 位作者 张盼 范永山 谷守芹 韩建民 董金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549-2558,共10页
【目的】确定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MAPK基因St IME2在基因组中的位置;系统解析目的蛋白质St Ime2的结构特征;分析玉米大斑病菌St IME2在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胁迫条件下(温度、氧胁迫、高渗胁迫)的表达,为深入研究该基因的... 【目的】确定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MAPK基因St IME2在基因组中的位置;系统解析目的蛋白质St Ime2的结构特征;分析玉米大斑病菌St IME2在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胁迫条件下(温度、氧胁迫、高渗胁迫)的表达,为深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本地Blast搜索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数据库,确定St IME2在基因组的精确位置;利用Prot Param在线分析St Ime2蛋白的理化性质,利用SOMPA在线软件预测St Ime2蛋白的二级结构。通过PHYRE2在线服务器对St Ime2蛋白的三维结构进行预测。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胁迫条件下St IME2的表达。【结果】玉米大斑病菌St IME2为一类与酿酒酵母中Sc IME2具有较高同源性的基因,为在植物病原真菌中鲜有报道的MAPK基因。该基因的ID为98 105,位于scaffold_7正链的1 560 184—1 562 574位置,St Ime2蛋白具有MAPK类蛋白激酶的特征性保守结构域,其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β-折叠较少且主要存在于N端,其三级结构具有1个较小的N端域和1个较大的C端域;该基因在病菌分生孢子时期表达量最高,附着胞发育时期表达量最低。将病菌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处理,发现培养温度为28℃时St IME2表达量达到最高。在高渗胁迫条件下,随Na Cl浓度的增加,St IME2的表达量逐渐增加,但在较高胁迫条件下(0.8 mol·L-1 Na Cl),该基因表达几乎被完全抑制。经H2O2胁迫处理后,St IME2的表达量随H2O2的浓度增加而增强,在10 mmol·L-1 H2O2的处理下表达量最高。【结论】玉米大斑病菌St IME2位于scaffold_7正链的1 560 184—1 562 574位置。St Ime2蛋白具有MAPK激酶的所有特征性保守结构域,为一类功能鲜有报道的MAPK蛋白激酶。该基因在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时期表达量最高,推测可能在调控病菌分生孢子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可随培养温度的变化而变化,28℃表达量最高。该基因可能参与病菌的高渗胁迫及氧胁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st IME2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X性联锁遗传鱼鳞病一家系的STS基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安 谭升顺 +1 位作者 肖生祥 冯义国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03-405,共3页
目的 研究一 X性联锁遗传鱼鳞病(XLI)家系基因突变,探讨基因突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PCR方法扩增家系中的先证者及其母亲及与该家系无关的50例正常人外周血基因组DNA STS基因的第一外... 目的 研究一 X性联锁遗传鱼鳞病(XLI)家系基因突变,探讨基因突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PCR方法扩增家系中的先证者及其母亲及与该家系无关的50例正常人外周血基因组DNA STS基因的第一外显子和第十外显子。以角蛋白hHb6为引物,作内对照。结果 家系中先证者的STS基因全部缺失,而先证者之母和与该家系无关的50例正常人未发现缺失。先证者及先证者之母的内对照引物PCR扩增后都有产物。结论 该XLI家系存在STS基因缺失,该缺失引发出XLI特有的皮肤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S基因 缺失 X性联锁遗传鱼鳞病
下载PDF
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ST、LT-B肠毒素基因融合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江 陈添弥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3-178,共6页
将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编码耐热肠毒素(ST)的基因片段与编码不耐热肠毒素B亚基(LT-B)的基因进行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数目ST基因的串联,ELISA检测融合基因表达蛋白产物观察到ST与LT-B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ST的检测滴度随基... 将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编码耐热肠毒素(ST)的基因片段与编码不耐热肠毒素B亚基(LT-B)的基因进行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数目ST基因的串联,ELISA检测融合基因表达蛋白产物观察到ST与LT-B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ST的检测滴度随基因串联个数增加而逐渐升高,而LT的ELISA滴度则减弱。说明了ST可以通过基因串联提高表达产物抗原活性,这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多价疫苗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 大肠杆菌 st LT-B 基因融合 病原菌
下载PDF
中国主要小麦品种春化基因的STS标记鉴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琼瑞 王永玖 +5 位作者 张海萍 胡娜 司红起 卢杰 常成 马传喜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106-1112,共7页
本文选取来自中国各麦区的260份小麦品种,用STS标记对其Vrn-A1、Vrn-B1、Vrn-D1和Vrn-B3四个春化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并结合小麦田间生长情况记录,探讨春化基因的4个位点显隐性情况对品种冬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位点显性基因频率以Vrn... 本文选取来自中国各麦区的260份小麦品种,用STS标记对其Vrn-A1、Vrn-B1、Vrn-D1和Vrn-B3四个春化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并结合小麦田间生长情况记录,探讨春化基因的4个位点显隐性情况对品种冬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位点显性基因频率以Vrn-D1位点最高,而Vrn-A1和Vrn-B1显性等位基因对品种冬春性的影响高于Vrn-D1和Vrn-B3基因,且所含显性春化基因越多的品种生长习性越偏向春性。另发现,Vrn-A1仅存在于春性品种中;而对于冬性品种来说,各位点均不含显性春化基因。本文标记鉴定结果与田间冬春性观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小麦育种及品种推广中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春化基因 stS标记
下载PDF
STS标记检测非糯籼稻蜡质基因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开锋 张涛 +2 位作者 杨莉 罗科 郑家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1205-1209,共5页
以82份非糯籼型杂交稻的亲本作为材料,用STS标记Wi10—1和Wi10-2检测其蜡质基因型,并测定其中65份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研究STS标记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STS能准确检测供试材料的蜡质基因型;36份保持系/不育系中30%为Wx^bWx^b,4... 以82份非糯籼型杂交稻的亲本作为材料,用STS标记Wi10—1和Wi10-2检测其蜡质基因型,并测定其中65份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研究STS标记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STS能准确检测供试材料的蜡质基因型;36份保持系/不育系中30%为Wx^bWx^b,46份恢复系中60%为Wx^bWx^b,16份早稻和早中熟恢复系仅25%为Wx^bWx^b,30份迟熟恢复系中80%为Wx^bWx^b;65份材料直链淀粉含量变幅为11.13%-28.49%,直链淀粉含量与STS标记的相关达1%显著水平(r=0.905);Wx^bWx^b比Wx^bWx^b材料直链淀粉含量平均高9.65个百分点,差异达1%显著水平;同一基因型的材料间直链淀粉含量仍有较大差异,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基础上,育种材料定选时还需结合直链淀粉含量的直接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stS 蜡质基因 检测 效果
下载PDF
糯稻和非糯稻蜡质基因的新STS分子标记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华钦 田洁 +2 位作者 郑家奎 蒋开锋 罗科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1-463,共3页
通过对前人公布的糯性水稻蜡质基因全序列测定结果的分析,根据糯性水稻与非糯性水稻蜡质基因序列位点的差异,设计了两个基于PCR扩增反应的可特异识别糯性水稻的显性和共显性STS分子标记;同时在前人公布的非糯性水稻蜡质基因的不同类型(... 通过对前人公布的糯性水稻蜡质基因全序列测定结果的分析,根据糯性水稻与非糯性水稻蜡质基因序列位点的差异,设计了两个基于PCR扩增反应的可特异识别糯性水稻的显性和共显性STS分子标记;同时在前人公布的非糯性水稻蜡质基因的不同类型(Wxa和Wxb)的全序列比对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两种基因型特定的差异位点,设计了两个基于PCR扩增反应用于特异识别这两种Wx基因的显性STS分子标记,并用新建立的标记对相应的水稻基因型进行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含量(AC) 糯性水稻 非糯性水稻 stS分子标记 蜡质基因
下载PDF
1株血清10型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16
作者 戴璐 张千 +6 位作者 万佳佳 谢婷婷 贾一珍 张锐 张付贤 刘峰 雷连成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71-1685,共15页
【目的】阐明引起荆州某猪厂仔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生理生化特性、毒力与药物敏感性,为今后对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患病仔猪中分离培养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PCR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血清型... 【目的】阐明引起荆州某猪厂仔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生理生化特性、毒力与药物敏感性,为今后对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患病仔猪中分离培养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PCR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血清型鉴定、多序列位点分型(MLST)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通过毒力基因检测、小鼠致病性、药敏试验、中药治疗试验等对分离株进行致病性、耐药性分析。【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分离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通过血清型与MLST分析确定分离菌株为血清10型、ST型为299。毒力基因检测发现,分离菌株具有CapD、vta 1、vta 2等15种毒力基因。将分离菌株腹腔注射感染小鼠,可导致小鼠多个脏器发生明显病变,具有较强致病性。耐药基因检测试验发现,分离菌株具有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 OXA和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他啶、新霉素、米诺环素等10种抗菌药物敏感,同时对明雄黄、款冬花、全蝎3种中药敏感。中药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明雄黄和全蝎对分离菌株感染小鼠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结论】试验成功分离1株血清10型副猪嗜血杆菌,侵染小鼠可致多个器官出血坏死,该菌株对10种抗菌药物及3种中药敏感,且明雄黄和全蝎对分离菌株感染小鼠治疗效果明显。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副猪嗜血杆菌的防治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血清10型 st-299型 毒力基因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小麦遗传资源抗白粉病基因的STS标记检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孟雅宁 徐有 +4 位作者 张业伦 兰素缺 裴翠娟 李杏普 王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0-143,共4页
从小麦中筛选抗白粉病基因,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抗病亲本,为育种后代抗病基因鉴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河北省保存的65份小麦遗传资源为材料,利用STS标记技术,对其所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检测出携带Pm21、Pm4a和c... 从小麦中筛选抗白粉病基因,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抗病亲本,为育种后代抗病基因鉴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河北省保存的65份小麦遗传资源为材料,利用STS标记技术,对其所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检测出携带Pm21、Pm4a和csLV34抗白粉病基因的品种各一个,分别为金禾7178、河农7069和秋麦。这些资源可以作为抗病亲本在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白粉病 基因 stS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受青枯菌诱导表达的马铃薯转录因子类StWRKY8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薛珍 李卉 +2 位作者 孔超越 段婷婷 郜刚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4219-4226,共8页
[目的]从接种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马铃薯中薯3号(Solanum tuberosum)中克隆类St WRKY8部分序列,分析其序列结构特征,研究该基因在感、抗病基因型马铃薯中受诱导的差异表达模式及其不同的组织表达定位。[方法]分别培养抗病... [目的]从接种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马铃薯中薯3号(Solanum tuberosum)中克隆类St WRKY8部分序列,分析其序列结构特征,研究该基因在感、抗病基因型马铃薯中受诱导的差异表达模式及其不同的组织表达定位。[方法]分别培养抗病基因型马铃薯ED13、感病基因型中薯3号至9—10叶期,以伤根浸菌法接种青枯菌菌株PO41。提取叶片总RNA,反转录为cDNA,使用PCR筛选cDNA差减试剂盒构建消减文库,筛选出384个阳性克隆作为原始SMART cDNA文库,采用5'-RACE法根据SMART-RACE cDNA扩增试剂盒说明克隆全长类St WRKY8。并分别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Bio Edit、BLAST、MEGA 5.0分析类St WRKY8的基因序列、序列相似性比对以及建立系统进化树。利用Prot Param、Prot Scale、SWISS-MODEL、Net Phos2.0 Server、WOLF PSORT、Target P1.1Server等在线服务器预测类St WRKY8的理化特性、三级结构、磷酸化位点以及亚细胞定位。提取马铃薯ED13、中薯3号接种青枯菌后的叶片总RNA,采样时间点分别为处理后6 h、12 h、1 d、2 d、3 d、4 d和6 d,运用反转录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类St WRKY8的表达情况。以类St WRKY特异PCR产物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取材料茎、叶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并与标记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定位其组织表达。[结果]获得了类St WRKY8 cDNA部分序列,长563 bp,包括一个完整开放阅读框258 bp,编码85个氨基酸。类St WRKY8属于第二类WRKY,锌指结构类型为C2H2,具有一个典型的WRKY保守结构域。其氨基酸序列与茄科(Solanaceae)其他成员具有高度同源性,与马铃薯转录因子St WRKY8相似性高达98%。预测类St WRKY8等电点约为9.1,半衰期大于5.5 h,为水溶性蛋白,其三维结构为非球状分子,含有3个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于细胞内。类St WRKY8受青枯菌诱导后表达上调,且在感、抗病基因型马铃薯中表达有差异。类St WRKY8在感病基因型马铃薯接种青枯菌6 h内表达量较低,而在抗病基因型马铃薯接种青枯菌6 h内高强度表达。该基因主要在茎叶维管束系统的韧皮部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结论]类St WRKY8具有转录因子的一般结构特征,受青枯菌等病菌的诱导表达,同时受寄主植物固有抗性的影响,在感、抗病基因型中表达模式不同。推测其在植物防御反应中发挥作用并参与机体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青枯菌 转录因子 stWRKY8 基因表达 组织定位
下载PDF
利用STS标记对家蚕雏翅基因mw的定位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晓 刘先方 +3 位作者 易晓莉 侯成香 李冰 李木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4-1107,共4页
家蚕成虫翅膀的飞行能力已经退化,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翅突变基因进行定位分析,可为家蚕翅发育调控机制研究以及鳞翅目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采用家蚕正常翅形品种P50和雏翅(minute wing,mw)品种u11为亲本组配正反交群体... 家蚕成虫翅膀的飞行能力已经退化,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翅突变基因进行定位分析,可为家蚕翅发育调控机制研究以及鳞翅目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采用家蚕正常翅形品种P50和雏翅(minute wing,mw)品种u11为亲本组配正反交群体,并获得回交群体(P50×u11)♀×u11♂和u11♀×(P50×u11)♂,分别记作BC1F和BC1M,用STS分子标记方法对mw基因进行定位。由于雌性家蚕的染色体不会发生交换,利用BC1F群体筛选与mw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并用BC1M群体构建mw基因的STS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筛选到与mw距离最近的STS标记T2272,其与mw的遗传距离为1.1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雏翅 基因定位 stS标记
下载PDF
ST_1肠毒素基因的合成、克隆及其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兴汉 王莉林 +1 位作者 张绍杰 初晓白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8年第4期221-222,共2页
用DNA合成仪合成了编码ST1肠毒素第58到72位氨基酸残基的DNA片段,并将其与表达融合蛋白的载体PGEMEX-1重组,转化受体菌JM109(DE-3)。筛选出的重组克隆经过1PTG4小时诱导,ST1融合蛋白的产量... 用DNA合成仪合成了编码ST1肠毒素第58到72位氨基酸残基的DNA片段,并将其与表达融合蛋白的载体PGEMEX-1重组,转化受体菌JM109(DE-3)。筛选出的重组克隆经过1PTG4小时诱导,ST1融合蛋白的产量超过超过细菌蛋白总量的40%,最高达5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1肠毒素 基因重组 融合蛋白 高效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