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替格瑞洛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
1
作者 汪雁博 苏利芳 +5 位作者 刘畅畅 周庆 田佳 支伟 傅阳 谷新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2-378,共7页
背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的基础。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是STEM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方案,与氯吡格雷相比,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并改善预后。但是... 背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的基础。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是STEM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方案,与氯吡格雷相比,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并改善预后。但是尚缺乏在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中应用减量替格瑞洛的研究。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的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剂量替格瑞洛治疗STEMI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五科行PPCI并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替格瑞洛的维持剂量将患者分为减量组(60例:替格瑞洛60 mg/次,2次/d)和标准组(180例:替格瑞洛90 mg/次,2次/d)。采用PSM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匹配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入院时Killip分级和介入治疗相关参数等,最终减量组和标准组各纳入54例患者。分别于出院1、3、6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功能相关参数和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PSM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介入治疗参数和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量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R)低于标准组(P<0.05)。出院时,减量组患者MPV高于标准组,PDW低于标准组(P<0.05)。出院1个月时,两组患者PLT、MPV、PDW、PA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时,减量组患者PDW高于标准组(P<0.05)。出院6个月时,减量组患者MPV高于标准组(P<0.05)。减量组患者出院前后PLT、PAR比较,标准组患者出院前后PLT、PD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量组、标准组患者出院时MPV高于基线,减量组患者出院时PDW低于基线,标准组患者出院时PAR低于基线(P<0.05)。减量组患者出院1、3、6个月MPV低于出院时,PDW高于出院时(P<0.05);标准组患者1、3、6个月PAR低于基线,高于出院时(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PPCI的STEMI患者中替格瑞洛60 mg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血小板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下载PDF
新型炎症标记物对首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灌注不良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王睿 王媛 李芳 《中国医刊》 2025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炎症标记物对首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心肌灌注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于辽宁省金秋医院行PCI治疗的NSTEMI患者2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是... 目的探讨新型炎症标记物对首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心肌灌注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于辽宁省金秋医院行PCI治疗的NSTEMI患者2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是否出现慢血流/无复流(SF/NRF)分组,出现SF/NRF的36例患者为SF/NRF组,余下的18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炎症标记物及手术相关特征,采用单因素筛选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型炎症标记物对N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的影响,并分析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SF/NRF组患者Killip≥2级比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纤维蛋白原水平、GRACE评分以及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和系统炎症反应指数(SIRI)、多支血管病变和血栓负荷分级≥4级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栓负荷分级≥4级、FAR、SII和SIRI是N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工作(ROC)曲线分析显示,FAR、SII/100和SIRI预测N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肌灌注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3、0.854和0.842,均具有预测效能(P<0.05),其中SII的预测价值最高,敏感度为0.861,特异度为0.782。结论新型炎症标记物FAR、SII和SIRI是N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的影响因素,其中SII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标记物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系统炎症反应指数 st抬高心肌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损减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岚 马玉良 +4 位作者 朱天刚 靳文英 姜柏林 曹成富 王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1-455,共5页
目的: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S)损减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20年9月至2023年8月我院已完成罪犯血管PCI,并于住院期间完成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的STEMI患者156例。去... 目的: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S)损减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20年9月至2023年8月我院已完成罪犯血管PCI,并于住院期间完成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的STEMI患者156例。去除基线时心力衰竭(Killip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患者18例,最终观察138例患者。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检测GLS。根据约登指数将患者分为GLS>-11.7%组(n=57)及GLS≤-11.7%组(n=81)。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超声心动图特点。对患者进行21(13,28)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心力衰竭事件率。结果:入院时GLS>-11.7%组患者肌钙蛋白I(TnI)峰值显著高于GLS≤-11.7%组[85 160(31 297,214 226)pg/ml vs. 34 942(13 571,92 713)pg/ml,P<0.001]、罪犯血管分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超声心动图显示,GLS>-11.7%组患者较GLS≤-11.7%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更低[(49.2±8.3)%vs.(60.1±8.7)%,P<0.001],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比例更高(100%vs. 90.1%,P=0.015)。随访期间GLS>-11.7%组的LVEF及GLS均有恢复趋势,但整体仍逊于GLS≤-11.7%组(P均<0.001)。中位随访21(13,28)个月期间,校正年龄、性别、罪犯血管分布、TnI峰值后,GLS>-11.7%组患者心力衰竭风险显著增加(HR=9.123,95%CI:1.720~43.394,P=0.009)。结论:STEMI患者PCI后,GLS相对损减严重的患者远期心力衰竭风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心肌 整体长轴应变 心力衰竭 预后
下载PDF
三种冠状动脉内灌注用药方案对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晋辉 郑献召 +9 位作者 沈玲 曾辉 王中明 韩风杰 杭晓阳 刘静 周庆庆 朱艳霞 王晓飞 郑海军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1,共9页
目的探讨三种冠状动脉内灌注用药方案对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灌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3月至2021年8月焦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高血栓负... 目的探讨三种冠状动脉内灌注用药方案对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灌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3月至2021年8月焦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150例,按照分层区组随机化原则等分为三组各50例。A组:尼可地尔+替罗非班靶血管灌注;B组:尿激酶原+替罗非班靶血管灌注;C组:尼可地尔+尿激酶原+替罗非班靶血管灌注。于PCI术前、术后即刻检测记录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于PCI术前、术后24 h记录心电图的ST段回落幅度;记录IRA开通后24 h内Curtis-Walker评分及恶性心律失常例数;于PCI术前、术后0 h、12 h、24 h、3 d及7 d检测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于PCI术前、术后24 h及7 d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于PCI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 d内的出血事件及术后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1)PCI术后即刻,C组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TMPG均优于A组(Z=-16.610,P=0.023;Z=-18.400,P=0.015)和B组(Z=-15.130,P=0.046;Z=16.550,P=0.035);C组患者的CTFC帧数低于A组(P<0.001)和B组(P=0.001)。(2)PCI术后,C组患者的血清hs-cTnI水平低于A组和B组(均为P<0.001)。(3)PCI术后,C组患者的MDA水平低于A组和B组(均为P<0.001),SOD水平高于A组(P=0.004)和B组(P=0.024)。(4)PCI术后24 h,C组患者的ST段回落幅度大于A组(P=0.003)和B组(P=0.012),Curtis-Walker评分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A组(P=0.008、0.015)和B组(P=0.014、0.034)。(5)PCI术后,C组患者的LVEF水平高于A组和B组(均为P<0.001)。(6)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 d内,三组患者均未发生大出血,少量出血和微量出血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385,P=0.500);术后12个月内,C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χ^(2)=7.400,P=0.025)。结论尼可地尔+尿激酶原+替罗非班靶血管灌注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STEMI患者PCI术后的心肌灌注,减轻术后心肌损伤和氧化应激损伤,促进ST段回落,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有效促进心功能恢复,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且不增加术后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抬高心肌 高血栓负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尼可地尔 重组人尿激酶原 心肌灌注
下载PDF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对临床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任琳 王倩 +2 位作者 陈皓 赵甲彧 马利祥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年龄≥6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PCI后接受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 目的探讨老年(年龄≥6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PCI后接受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65岁急性STEMI患者105例(应用DAPT评分系统评估均≥2分),在阿司匹林长期用药基础上,根据患者服用替格瑞洛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n=37,使用时间为PCI治疗后1年)与观察组(n=68,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延长替格瑞洛治疗1年),其中观察组根据延长应用替格瑞洛的剂量不同又分为2个亚组,即观察A组(n=40,标准剂量,90 mg/次,每日2次)和观察B组(n=28,小剂量,45 mg/次,每日2次)。比较3组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血流、心电图完全回落比例、血栓弹力图中的血小板功能(MA)、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随访1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出血事件发生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PCI术后,观察A、B组的TIMI 3级血流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99、4.353;P=0.030、0.036),而观察A组与观察B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治疗后2年,观察A、B组血栓弹力图中的MA值、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8.752、6.524;均P<0.001),但观察A组、观察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3组总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4;P=0.039),其中观察组A、B组MACC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769、5.082;P=0.028、0.024),但观察A组与观察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65岁)STEMI患者(DAPT评分≥2分)PCI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可能降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小剂量(45mg/次)替格瑞洛并未增加出血发生的风险,仍需长期随访观察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st抬高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延长治疗
下载PDF
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和脂肪酸结合蛋白4检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包美珍 韩惠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469-474,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和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检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诊的113例STEM... 目的探究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和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检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诊的113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PCI术后1年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心衰),将其分为心衰组(n=32)和非心衰组(n=81)。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FGF21、FABP4表达水平,比较两组血清FGF21、FABP4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ROC曲线评估血清FGF21、FABP4水平对STEMI患者PCI术后心力衰竭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心衰组心率次数、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原(BNP)、利尿剂使用比例均显著高于非心衰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非心衰组(P<0.05)。心衰组血清FGF21、FABP4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心衰组[(228.37±33.07)ng/L比(185.68±25.52)ng/L、(34.26±5.51)ng/ml比(26.87±4.67)ng/ml,t=7.345、7.195,P<0.05]。血清FGF21(95%CI 1.371~8.191)、FABP4(95%CI 1.176~4.090)及发病到至导丝通过时间(95%CI 1.058~8.157)是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OR>1,P<0.05),LVEF(95%CI 0.473~0.913)是保护因素(OR<1,P<0.05)。血清FGF21、FABP4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8、0.856、0.934,二者联合优于单一(Z二者联合-FGF21=1.971、Z二者联合-FABP4=2.417,P=0.048、P=0.015)。结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血清FGF21、FABP4水平均明显升高,二者联合对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脂肪酸结合蛋白4 急性st抬高心肌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与心电图QRS时限的关系
7
作者 王凯 李浩亮 +4 位作者 汪麟 张艳梅 何非 程诚 王晓晨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与QRS时限(QRSd)的关系。方法选择行急诊PCI的首发STEMI患者244例,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后即刻及急诊PCI后30 min(简称为急诊PCI前后)行12导...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与QRS时限(QRSd)的关系。方法选择行急诊PCI的首发STEMI患者244例,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后即刻及急诊PCI后30 min(简称为急诊PCI前后)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QRSd。患者急诊PCI后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者(LVEF≥50%)和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者(LVEF<50%),比较其急诊PCI前后QRSd,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PCI前后QRSd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结果244例STEMI患者急诊PCI后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157例、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87例。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和障碍的STEMI患者急诊PCI前QRSd分别为96(92,104)、98(93,106)ms(P>0.05),急诊PCI后QRSd分别为90(82,96)、106(96,110)ms(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PCI后QRSd延长是STEMI患者急诊PCI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STEMI患者急诊PCI后QRSd延长与其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有关,而术前QRSd与其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抬高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QRS时限 左心室收缩功能
下载PDF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8
作者 桂元 詹继东 +3 位作者 蒋毅 肖婷 张静 余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719-724,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心室血栓(LVT)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73例急性STEMI患者以7∶3分为训练集(n=611)和验证...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心室血栓(LVT)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73例急性STEMI患者以7∶3分为训练集(n=611)和验证集(n=262)。根据训练集患者LVT发生情况分为非LVT组(n=549)和LVT组(n=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STEMI患者发生LVT的影响因素;利用R软件rms程序包构建预测急性STEMI患者LVT发生风险的Nomogram模型,并通过ROC及Hosmer-Lemeshow检验验证其预测效能。结果与非LVT组比较,LVT组血红蛋白(Hb)[(131.15±15.99)g/L比(143.28±16.71)g/L]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9.99±5.01)%比(45.24±6.69)%]明显较低(t=5.441、5.991,P<0.05),合并室壁瘤(37.10%比20.40%)、基线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0级(59.68%比44.81%)、未形成冠状动脉侧支循环(88.71%比72.13%)以及未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药物溶栓的占比(69.35%比48.82%)明显较高(χ^(2)=9.022、4.953、7.921、9.40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Hb(OR=0.948)和LVEF(OR=0.868)为急性STEMI患者发生LVT的保护因素(P<0.05),合并室壁瘤(OR=6.812)、基线TIMI血流分级0级(OR=6.884)、未形成冠状动脉侧支循环(OR=7.273)、未进行急诊PCI或药物溶栓(OR=4.173)为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训练集AUC为0.871(95%CI 0.830~0.912),验证集为0.838(95%CI 0.731~0.945);Hosmer-Lemeshow检验中训练集χ^(2)=11.379,P=0.181,验证集χ^(2)=11.261,P=0.187。结论急性STEMI患者LVT的发生与Hb、LVEF、室壁瘤、基线TIMI分级、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及是否接受急诊PCI或药物溶栓密切相关,基于这些因素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区分度及一致性良好,有助于临床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抬高心肌 左心室血栓 影响因素 Nomogram模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OCT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徐书灿 黎叶飞 +1 位作者 张永林 刘爱军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5期95-98,共4页
目的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指标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105例,根据治疗方案的... 目的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指标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105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52例)和联合组(53例)。两组患者均予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患者加用替格瑞洛,均治疗12个月。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9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5.38%(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最小纤维帽厚度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脂质弧度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且联合组的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最小管腔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但联合组最小管腔面积增大量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9.23%(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EMI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促进血管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急性st抬高心肌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HALP动态列线图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无复流现象风险分析
10
作者 王星 张妍 +3 位作者 张明磊 高建步 张永杰 齐贵彬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972-978,共7页
[目的]基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淋巴细胞(LYM)和血小板(PLT)构建HALP,开发并验证动态列线图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现象(NRP)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1月南阳... [目的]基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淋巴细胞(LYM)和血小板(PLT)构建HALP,开发并验证动态列线图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现象(NRP)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49例STEMI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NRP分为NRP组145例,正常复流组304例。基于Hb、Alb、LYM和PLT观测值计算HALP。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NRP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R语言相关软件包开发STEMI患者PCI术后NRP风险的动态列线图。[结果]449例NRP患者中,NRP发生率为32.3%(145/449)。NRP组患者HALP低于正常复流组患者(P<0.05),HALP诊断NR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0.847~0.909),其最佳截断值≤3.04与真实诊断NRP患者的Kappa系数为0.6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为STEMI患者PCI术后NR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HALP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基于HALP结合年龄、糖尿病、LVEF和hs-CRP的动态列线图(https://xz0311.shinyapps.io/DynNamicNRP/)可有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NRP风险。[结论]HALP较传统危险因素更能有效预测STEMI患者PCI后NRP风险,而基于HALP开发出的动态列线图,将有助于开展针对高NRP风险患者的个性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P st抬高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现象 动态列线图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后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研究
11
作者 余英 马立萍 高绪霞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127-1133,共7页
目的:冠状动脉无复流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接受PCI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与术后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关系密切。本研究收集了STEMI并行直... 目的:冠状动脉无复流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接受PCI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与术后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关系密切。本研究收集了STEMI并行直接PCI治疗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10年远期随访,研究发生无复流的患者相关临床特征和远期MACE。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胸痛发作12h以内在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9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确诊为STEMI,并接受了直接PCI治疗且在心脏内科住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其中不符合标准的患者40例,最终纳入分析人数为874例患者,并进行10年远期随访,收集患者远期MACE数据。根据是否为发生无复流,分为无复流组(183例)和正常复流组(691例),分析两组患者基础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冠状动脉造影各项指标、远期MACE的差异。结果:基本资料显示,无复流组合并2型糖尿病比例[63(34.4%)vs.171(24.7%),P=0.009]、心率[(82±18)vs.(76±14)次/min,P<0.001]、Killip分级>Ⅰ[148(80.9%)vs.507(73.4%),P=0.037]、EF<35%[26(14.2%)vs.35(5.1%),P<0.001]、室壁瘤[15(8.2%)vs.30(4.3%),P=0.036]明显高于正常复流组,WBC[(12.2±3.5)vs.(10.6±3.2)×10^(9)/L,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10.0±3.3)vs.(8.1±3.2)×10^(9)/L,P<0.001]、随机血糖[(10.1±5.5)vs.(8.1±4.9)mmol/L,P<0.001]、hs-CRP[9.5(3.8,18.6)vs.7.1(2.9,13.6)mg/L,P=0.002]、LDL-C[(3.2±0.8)vs.(3.1±0.7)mmol/L,P=0.01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复流组,淋巴细胞计数[1.4(1.0,1.9)vs.1.6(1.2,2.2)×10^(9)/L,P=0.027]低于正常复流组;冠状动脉造影指标显示,无复流组多支病变发生比例[99(49.2%)vs.150(21.7%),P<0.001]明显高于正常复流组,术中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使用[137(74.9%)vs.138(20.0%),P<0.00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使用[44(24.0%)vs.43(6.2%),P<0.001]、血栓抽吸术[143(78.1%)vs.329(47.6%),P<0.001]明显多于正常复流组;10年远期随访显示无复流组发生心血管累计风险明显高于正常复流组(P<0.001),累计生存率显著低于正常复流组(P<0.001)。结论:STEMI的患者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后远期心血管累计风险显著升高,生存率显著下降,冠状动脉无复流显著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心肌 无复流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陈瑞晓 韩延辉 +2 位作者 赵劲东 李炳强 普兆坤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61-863,867,共4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NOAF)的影响因素,为预防STEMI患者PCI术后NOAF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12例行PCI术的STEMI患者...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NOAF)的影响因素,为预防STEMI患者PCI术后NOAF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12例行PCI术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PCI术后均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是否NOAF分为NOAF组(51例)和n-NOAF组(461例)。STEMI患者PCI术后NOAF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构建预测模型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年龄较大、SYNTAX积分较高、左心房内径较大、术后无复流、血清CRP、NT-proBNP水平较高均为STEMI患者PCI术后NOAF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21、1.840、1.611、1.772、1.603、1.732,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NOAF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3,敏感度为82.35%,特异度为84.60%。结论STEMI患者PCI术后NOAF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较大、SYNTAX积分较高、左心房内径较大、术后无复流、血清CRP、NT-proBNP水平较高,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价值较好,因此临床可对有上述特征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或干预,以降低患者NOAF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st抬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房颤动 影响因素 预测模
下载PDF
血清LTBP-2、COMP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
13
作者 付艳华 陈炅 郭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9期1045-1049,共5页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35例STEMI患者为STEMI组...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35例STEMI患者为STEMI组,另外选取135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STEMI患者根据出院1年随访中是否出现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ELISA法检测血清中LTBP-2和COMP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STEMI组患者LTBP-2与COMP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TEMI患者术后出现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TEMI组患者的LTBP-2、COMP表达水平以及饮酒史、吸烟史的人数升高(P<0.05);Gensini积分≤38分的STEMI患者血清LTBP-2、COMP水平明显低于Gensini积分>38分的患者(P<0.05);Pearson法分析显示,STEMI患者血清中LTBP-2和COMP表达呈正相关(r=0.660,P<0.05);STEMI患者术后出现MACE的例数为30/135(22.22%),MACE组患者中发病时间>6 h,Gensini积分>38分、Killip分级Ⅲ~Ⅳ级比例、支架植入个数、血清LTBP-2与COM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发病时间>6 h、Gensini积分>38分、Killip分级Ⅲ~Ⅳ级、支架植入个数≥3、LTBP-2≥39.36 ng/mL和COMP≥35.73 ng/mL是影响STEMI患者术后出现MACE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STEMI患者血清中LTBP-2、COMP的表达水平升高,二者与STEMI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BP-2 COMP st抬高心肌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下载PDF
接受再灌注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性别差异的荟萃分析
14
作者 汪雁博 苏利芳 +3 位作者 刘畅畅 周庆 田佳 谷新顺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7-253,共7页
目的 探讨接受再灌注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死亡率的性别差异。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谷歌学术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8月1日的文献中,对接受溶栓治疗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的ST... 目的 探讨接受再灌注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死亡率的性别差异。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谷歌学术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8月1日的文献中,对接受溶栓治疗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的STEMI患者短期或长期死亡率的性别差异进行对比的相关研究。观察性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均纳入本研究。使用Rev Man 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危险度(RR)和95%CI表示性别差异对STEMI患者死亡率的影响。使用漏斗图评估研究偏倚。结果 共纳入36项研究,其中33项观察性研究和3项随机对照研究,共108 132例STEMI患者,其中男性82 848例,女性25 284例。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住院期间(RR=1.73,95%CI:1.52~1.98,P<0.001,I~2=69%)、1个月(RR=1.89,95%CI:1.74~2.06,P<0.001,I~2=46%)、1年(RR=1.56,95%CI:1.40~1.74,P<0.001,I~2=0%)和2年(RR=1.78,95%CI:1.51~2.10,P<0.001,I~2=43%)死亡率显著增加。在调整后的分析中,女性STEMI患者住院期间(RR=1.60,95%CI:1.27~2.02,P<0.001,I~2=69%)、1个月(RR=1.40,95%CI:1.04~1.88,P<0.001,I~2=65%)和2年(RR=1.25,95%CI:1.10~1.42,P<0.001,I~2=48%)死亡率仍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结论 对于接受再灌注治疗的STEMI患者,女性的短期和长期死亡率均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心肌 再灌注治疗 溶栓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性别差异
下载PDF
不同运动强度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长期衰弱发生的影响
15
作者 尹晓凤 刘刚 +1 位作者 罗素新 沈健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9期3253-3258,3263,共7页
目的明确不同运动强度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长期衰弱发生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住院的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的STEMI患者688例,根据患者不同的运动强度,将其分为标准强度运动组和低强度运动组,每... 目的明确不同运动强度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长期衰弱发生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住院的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的STEMI患者688例,根据患者不同的运动强度,将其分为标准强度运动组和低强度运动组,每组344例。使用FRAIL衰弱评估量表评估患者长期衰弱情况和心血管预后。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63±0.41)年,衰弱发病率为27.9%。标准强度运动组年龄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低,男性比例更高、每周运动时间和每日运动时间更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标准强度运动组发生心绞痛和衰弱的比例更低,NYHA心功能分级更优,FRAIL衰弱评分的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每周运动时间和每日运动时间可能对STEMI患者长期衰弱的发生产生独立影响(P<0.05),基于此构建STEMI患者发生长期衰弱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衰弱发生的效能较好[曲线下面积(AUC)=0.697,95%可信区间(95%CI)0.618~0.775,P<0.001]。结论STEMI患者院外进行标准强度的运动可以减少长期衰弱的发生。医务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STEMI患者运动康复的宣传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心肌 运动训练 衰弱 预后 老年人
下载PDF
PCI术后定量血流分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预后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林飞宁 林超 +2 位作者 黄丽华 李翠云 熊尚全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2-75,共4页
目的评估PCI术后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福建省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行急诊PCI的STEMI且符合线下检测QFR标准的患者226例,根据... 目的评估PCI术后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福建省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行急诊PCI的STEMI且符合线下检测QFR标准的患者226例,根据罪犯病变PCI术后QFR值分为QFR≥0.90组和QFR<0.90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通过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术后QFR对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QFR<0.90组住院期间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高于QFR≥0.90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QFR是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1,95%CI:1.30~6.47;P=0.032),其预测住院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95%CI:0.765~0.898)。结论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QFR较低的患者住院预后更差;术后QFR可有效预测STEMI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血流分数 st抬高心肌 预后
下载PDF
巴中市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蒋坤 李林 +2 位作者 赖祯平 刘芙蓉 李志明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855-857,866,共4页
目的 分析巴中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HF)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巴中市中心医院80例STEMI患者,根据有无发生HF分组,探寻可能导致STEMI患者HF的危险因素。结果 入组患者... 目的 分析巴中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HF)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巴中市中心医院80例STEMI患者,根据有无发生HF分组,探寻可能导致STEMI患者HF的危险因素。结果 入组患者中28例发生HF,发生率35.00%。有HF组血清降钙素原(PCT)、总胆红素(TBi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均较无HF组高(t=13.176、10.485、32.544、10.113、4.254,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CT、TBiL、hs-CRP、MPV、Hcy高表达是导致STEMI患者发生HF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STEMI患者发生HF与血清PCT、TBiL、hs-CRP、MPV、Hcy指标高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抬高心肌 心力衰竭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小板平均体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1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8
作者 孙阳 黎敬锋 李银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330-1334,1340,共6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内发生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1年随访...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内发生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1年随访的52例行急诊PCI术后发生MACE的STEMI患者作为MACE组。另选取同期52例随访期间未发生MACE患者作为非MACE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协变量调整前后血常规指标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对STEMI急诊PCI术后MACE发生的影响程度,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列线图预测模型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MACE组患者平均MACE发生时间为(7.50±2.43)个月。MACE组Gensini评分、术前Killip分级为Ⅲ级、合并高血压、吸烟占比、血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MMP-9水平高于非MACE组(P<0.05)。通过LASSO回归模型的三折交叉验证确定最佳惩罚项系数λ,最终筛选出8个潜在的相关因素,分别为Gensini评分、术前Killip分级、合并高血压、吸烟、NEUT、NLR、PLR、MMP-9。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LR、PLR、MMP-9高表达是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HR=1.818、1.032、1.004,P<0.05)。使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C-index值0.932。绘制ROC曲线检验列线图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MACE发生的价值,AUC为0.932(95%CI:0.887~0.976),敏感度为0.865,特异度为0.885,约登指数0.750。绘制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在阈值0.005~1.000范围内,血清NLR、PLR、MMP-9联合预测STEMI急诊PCI术后MACE发生的净收益率优于单独的净收益率。结论血常规指标NLR、PLR及血清MMP-9与STEMI急诊PCI术后MACE发生密切相关,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对预测STEMI患者术后MACE的发生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心肌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列线图预测模
下载PDF
Roy适应模式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秦小金 刘晶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684-688,共5页
目的探讨Roy适应模式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介入治疗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2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 目的探讨Roy适应模式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介入治疗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2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采用常规延续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Roy适应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 a时,应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评估2组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MAQ)评估2组患者的抗血小板、抗凝药物服用依从性,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2组患者随访1 a,统计1 a内发生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观察组药物服用依从性强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969,P<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PTGI、CQQ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 a时,2组患者的PTGI、CQQC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PTGI、CQQ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MACE总发生率分别为23.33%(14/60)、8.33%(5/60),观察组患者的MACE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oy适应模式用于STEMI介入治疗后的延续护理中能显著提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及二级预防药物服用依从性,减少MACE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抬高心肌 ROY适应模式 延续护理
下载PDF
左卡尼汀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的效果观察
20
作者 戴剑 彭芳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7期19-22,共4页
目的 回顾性探究左卡尼汀辅助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对血管再通效果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我院81例NSTE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其中予以... 目的 回顾性探究左卡尼汀辅助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对血管再通效果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我院81例NSTE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其中予以左卡尼汀辅助PCI治疗的41例为研究组,直接急诊PCI治疗的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功能、凝血因子水平及MACE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TIMI分级Ⅲ级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1、7 d,研究组NT-proBNP、AngⅡ、cTnⅠ低于对照组(P<0.05);PCI后1、7 d,研究组LVSED、LVESV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PCI后1、7 d,两组间D-D、FIB及MACE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用于NSTEMI急诊PCI治疗中,可提高血流灌注,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更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急性非st抬高心肌 心功能 心肌损伤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