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内支架术后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护理特点(摘要)
1
作者 陈克妮 王军 +1 位作者 苏红霞 林芹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2期203-204,共2页
目的 总结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STEMI)急诊冠脉内支架术后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病例选择 :选自 1999年 11月至 2 0 0 1年 10月期间我院施行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STEMI)急诊冠脉内支架术46例患者。发病于... 目的 总结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STEMI)急诊冠脉内支架术后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病例选择 :选自 1999年 11月至 2 0 0 1年 10月期间我院施行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STEMI)急诊冠脉内支架术46例患者。发病于 6-12小时内 ,男性 41例 ,女性 5例 ,年龄 2 8-72岁 ,平均年龄 5 9± 9岁。入选标准 :⑴持续胸痛超过 3 0分钟 ;⑵胸痛发作在 6-12小时内 ;⑶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抬高 ,肌钙蛋白T和I阳性 ,CK -MB升高 3倍以上 ;⑷TIMI血流 0 -1级。冠脉动脉造影结果 :单支血管病变 18例 ,双支血管病变 2 3例 ,三支血管病变 5例 ,前降支 (LAD)16例 ,左回旋支 (LCX) 12例 ,右冠状动脉 (RCA) 18例。即刻口服巴米尔 (水溶阿司匹林 0 .5 )及抵克力得 0 .2 5 ,术后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和抵克力得 ,术中肝素化。支架成功率 10 0 % ,随诊 1-14个月无心脏事件发生 ,1例患者 6个月复查冠脉造影发生再狭窄。支架术后平均保留鞘管 4小时 ,待激活全血凝血时间 (ACT)≤ 180秒时拔除鞘管。拔管后抗凝方案 :普通肝素静脉注射 5 0 0 0 μ ,然后 80 0 -12 0 0Iμ/h持续静脉点滴 3天 ,必须用微量泵或输液泵控制调节 ,保持激活的凝血酶原时间 (APTT)延长对照值的 1.5 -2倍 ,再继续皮下低分子肝素 12小时一次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内支架术 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 护理 stEMI
下载PDF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4例住院治疗情况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炳忠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532-533,共2页
关键词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住院治疗 心肌患者 临床结果 中医药治疗 st抬高 斑块破裂 急性闭塞
下载PDF
依诺肝素与普通肝素联合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蒋建东 蒋超旦 杨松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29期3692-3694,共3页
目的比较依诺肝素与普通肝素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时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1例STEMI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6例予rt-PA溶栓联合依诺肝素,对照组45例予rt-PA溶栓联合普通肝素。观察... 目的比较依诺肝素与普通肝素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时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1例STEMI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6例予rt-PA溶栓联合依诺肝素,对照组45例予rt-PA溶栓联合普通肝素。观察溶栓开始后60 min及120 min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治疗中出血并发症及30 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溶栓开始后60 min治疗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溶栓开始后90 min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管再通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30 d内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死亡率、中风、需要血运重建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30 d 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普通肝素比较,依诺肝素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STEMI患者安全有效,能更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改善左心室功能,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 急性心肌 血栓溶解疗法 依诺肝素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下载PDF
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慢/无复流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路雯 付强 +4 位作者 王彦炯 吴强 王临光 黄宜杰 王海波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29-129,共1页
目的观察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前、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后对慢/无复流的影响。方法47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在术前或术中使用替罗非班的情况分为A(替罗非班)组:PCI术前术中使用替罗非班,起始剂量为10μg/kg... 目的观察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前、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后对慢/无复流的影响。方法47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在术前或术中使用替罗非班的情况分为A(替罗非班)组:PCI术前术中使用替罗非班,起始剂量为10μg/kg,静脉推注大于3 min,并以0.15μg·kg-1·min-1的速度维持静脉滴注36 h;B(对照)组:术前术中未使用替罗非班。所有患者术前均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商品名:波立维)300 mg。入选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学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并于发病后12 h内或仍有症状者超过12 h行急诊PCI术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慢/无复流标准:冠脉造影诊断中排除病变部位急性闭塞、血栓、严重夹层、高度狭窄心外膜血管痉挛等因素后冠脉前向血流急性减少,TIMI≤1级为无复流,TIMIⅡ级为慢复流。结果替罗非班组:19例患者,年龄(67±7)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高血压12例;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17例;植入支架21枚;对照组:28例患者,年龄(65±8)岁,其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高血压15例;糖尿病13例;高脂血症20例;植入支架31枚;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罗非班组:1例慢/无复流;发生率5.25%;对照组:4例慢/无复流发生率1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中或术前使用替罗非班可显著降低慢/无复流现象的发生从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功能、预后,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复流现象 急性心肌 st抬高 替罗非班 相关血管 美国心脏学会 波立维 冠脉造影 急性闭塞 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有和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及心功能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傅向华 刘君 +5 位作者 吴伟力 李亮 马宁 李世强 谷新顺 姜云发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 比较国人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NSTEMI)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特点及其左心室收缩、舒张和收缩同步性功能的变化。方法 连续入院的 16 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其中STEMI患者 116例和NSTEM... 目的 比较国人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NSTEMI)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特点及其左心室收缩、舒张和收缩同步性功能的变化。方法 连续入院的 16 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其中STEMI患者 116例和NSTEMI患者 5 2例 ,于梗死后 72h内行定量冠脉造影分析 (QCA) ,1周后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ERNA)和心室相位分析 (PA) ,测定左室功能参数。结果  (1)NSTEMI组中有糖尿病、陈旧心肌梗死、反复心绞痛发作的比率显著高于STEMI组(30 77%vs 10 34% ;34 6 2 %vs 14 6 6 % ;6 1 5 4 %vs 2 4 14 % ,P均 <0 0 1) ,而心力衰竭并发率低于STEMI组 ,且CK和CK MB峰值分别较STEMI组低 5 5 33%和 5 8 6 0 % (P <0 0 5 )。 (2 )NSTEMI组多支病变、90 %~ 99%严重狭窄、C型病变和梗死相关血管 (IRA)TIMI Ⅲ级血流的比率均高于STEMI组 (P<0 0 5 ) ,而急性室壁瘤形成率低于STEMI组 (3 85 %vs 2 3 2 8% ,P <0 0 1)。 (3)NSTEMI组心室舒张功能参数PFR较STEMI组低 7 36 % (P <0 0 1) ,TPFR较STEMI组明显延长 4 75 % (P <0 0 1) ,心室收缩同步性功能参数PS、FWHM、PSD分别明显低于STEMI组 15 0 5 %、15 84 %、2 7 0 4 % (P <0 0 1)。结论 NSTEMI多支复杂血管病变明显高于STEMI并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 急性心肌 冠状动脉病变 心室功能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性别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东宝 华琦 +2 位作者 刘志 王珊 金尉英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696-698,共3页
目的:探讨性别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164例STEMI患者急诊PCI后,观察其临床及冠脉介入治疗特征和院内全因死亡率。结果: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并发糖尿病的比例较高,低密度脂蛋... 目的:探讨性别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164例STEMI患者急诊PCI后,观察其临床及冠脉介入治疗特征和院内全因死亡率。结果: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并发糖尿病的比例较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高,梗死相关血管介入治疗前TIMIⅢ级血流的比例较高,而吸烟率和入院时的舒张压明显较低。但两组的梗死相关血管内血栓发生率、PCI后TIMIⅢ级血流的比例及院内病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性别对STEMI患者急诊PCI近期预后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st抬高心肌
下载PDF
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一)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处理原则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维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 st抬高 心脏病 心电图
下载PDF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潘光秀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5期357-357,共1页
目的 研究自主神经活动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者的影响。方法 分析 46例患者 (A组 )和 5 0例正常人 (B组 ) 2 4h动态心电图 (DCG)的心率变异性 (HRV)。结果 与B组比较A组SDNN、SDANN、SDNNindex、rMSSD及PNN50 均降低 ,差... 目的 研究自主神经活动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者的影响。方法 分析 46例患者 (A组 )和 5 0例正常人 (B组 ) 2 4h动态心电图 (DCG)的心率变异性 (HRV)。结果 与B组比较A组SDNN、SDANN、SDNNindex、rMSSD及PNN50 均降低 ,差异有显著意义 ( P <0 0 5 )。结论 ST段抬高的AMI心脏副交感神经张力下降 ,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明显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 急性心肌 心率变异性 动态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巨R波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莫丹霞 颜杰华 《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70-170,共1页
关键词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波型 心前区疼痛 病理性杂音 心肌酶检查 P-P间期 P-R间期 QRS电压 min
下载PDF
12例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
10
作者 何瑞利 程冠昌 +1 位作者 洪岩 万琪琳 《中原医刊》 2003年第23期17-18,共2页
目的 :观察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 48小时之内经内科药物治疗病情仍不稳定 ,行急诊PCI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2例中梗死相关血管为前... 目的 :观察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 48小时之内经内科药物治疗病情仍不稳定 ,行急诊PCI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2例中梗死相关血管为前降支 8例 ,回旋支 2例 ,右冠状动脉 2例 ,单支病变 5例 ,双支病变 3例 ,三支病变 4例。共置入支架 15枚 ,梗死相关血管病变支架置入率为 10 0 % ,7例多支病变中 5例一次完成全部血管重建。术中无 1例死亡、急性再梗死和严重血管并发症。结论 :对于无ST段抬高的AMI经内科治疗病情仍不稳定的高危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 急性心肌 急诊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呈墓碑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原位再梗死1例
11
作者 薛文福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77-378,共2页
关键词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导联st 窦性心律 病理性杂音 急诊入院 肺呼吸音 胸前区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东明 《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7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和同期86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作比较分析。结果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生前后心绞痛显著高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P<0.05)。但泵衰竭、心房颤动及...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7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和同期86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作比较分析。结果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生前后心绞痛显著高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P<0.05)。但泵衰竭、心房颤动及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和心肌酶显著低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P<0.05),住院死亡率低(P<0.05),住院4周梗死延展无差别(P>0.05)。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间心功能相对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st抬高 心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史同霞 王学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1期239-240,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非ST段抬高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以便二者有所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在2002年3月—2017年3月期间诊断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抬高分为两组,其中非ST段抬高型30例,作为观察... 目的:比较分析非ST段抬高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以便二者有所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在2002年3月—2017年3月期间诊断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抬高分为两组,其中非ST段抬高型30例,作为观察组,ST段抬高型有3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大多合并糖尿病或者心绞痛病史;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末峰间隔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 <0.0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容易发生在糖尿病群体中,大部分患者既往有反复发作心绞痛病史,对非ST段抬高型与ST段抬高型两种情况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有利于临床及时诊治心肌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 st抬高 急性心肌 临床特征比较
下载PDF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者对应面ST段下移的临床意义探讨
14
作者 张小玲 陈建英 陈良珠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7期733-733,共1页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者对应面ST段下移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4 9例ST段抬高AMI患者根据对应面有无ST段下移分为 2组 :对应性ST段下移组 (A组 )、无对应性ST段下移组 (B组 ) ,对每例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结合冠脉造...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者对应面ST段下移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4 9例ST段抬高AMI患者根据对应面有无ST段下移分为 2组 :对应性ST段下移组 (A组 )、无对应性ST段下移组 (B组 ) ,对每例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结合冠脉造影结果判断对应性ST改变的意义。结果 A组患者在梗死部位对应面相应的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较B组增高。结论 对应性ST段下移可能是对应面心肌存在缺血 ,并非以往认为单纯属于“镜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 急性心肌 st下移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墓碑样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再分析
15
作者 韦福起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墓碑形”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资料将28例心电图呈“墓碑样”改变的AMI患者作为观察组(A组),选取心电图ST段呈常态改变的AMI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B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作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墓碑形”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资料将28例心电图呈“墓碑样”改变的AMI患者作为观察组(A组),选取心电图ST段呈常态改变的AMI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B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病变多发于前降支,除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外,心源性休克、AMI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3个并发症及病死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T段呈墓碑样改变的AMI患者近期预后较凶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墓碑样st抬高
下载PDF
应用纤溶治疗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分别采用TIMI危险评分和TIMI血流分级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层
16
作者 Karmpaliotis D. Turakhia M.P. +1 位作者 Kirtane A.J. 王永兴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5年第3期11-12,共2页
In the setting of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the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 risk score(TRS) and indexes of epicardial and myocardial perfusion are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 In the setting of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the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 risk score(TRS) and indexes of epicardial and myocardial perfusion are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RS at presentation and angiographic indexes of epicardial and myocardial perfusion after reperfusion therapy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We hypothesized that TRS, TIMI flow grade(TFG), and 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TMPG) would provid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information and that angiographic indexes of poor flow and perfusion would b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TRS. TRS and angiographic data were evaluated in 3,801 patients from the TIMI 4, 10A, 10B, 14, 20, 23, and 24 trials.Within each TRS stratum(TRS 0 to 2, 3 to 4, ≥5), 30-day mortality increased stepwise among patientswith impaired TFG at 60 minutes after fibrinolytic administration. In a multivariate model adjusting for the TRS strata, impaired TMPG(0/1)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highermortality(odds ratio 2.28, p=0.018). In a multivariate model adjusting for the TFG and infarct location, the likelihood of impaired TMPG (0/1) was greater among intermediate-risk(TRS 3 to 4) and high-risk(TRS≥5) patients than among low-risk(TRS 0 to 2) patients(odds ratio 1.43, p=0.019 and 1.50, p=0.055, respectively). Thus, impaired epicardial flowand myocardial perfusion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30-day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identified by TRS as high risk, although there is no synergism between either TFG or TMPG and TRS. High TRS at presen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bnormal myocardial perfusion, even after adjusting for possible confoun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I血流 急性心肌 st抬高 血流分级 纤溶 心肌灌注分级 预后信息 血管造影 混杂因素 协同作用
下载PDF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24h内常规介入治疗与缺血指导下的保守治疗的比较(GRACIA-1):随机对照试验
17
作者 Fernandez Avilés F. Alonso J.J. +2 位作者 Castro Beiras A. Prof. F. 王亭忠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5年第2期10-10,共1页
Background In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 early post thrombolysis routine angioplasty has been discouraged because of i ts association with high incidence of events. The GRACIA 1 ... Background In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 early post thrombolysis routine angioplasty has been discouraged because of i ts association with high incidence of events. The GRACIA 1 trial was designed t o reassess the benefits of an early postthrombolysis interventional approach in the era of stents and new antiplatelet agents. Methods 500 patients with thrombo lysed STEMI (with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were randomly assign ed to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 if indicated within 24 h of thrombolysis, or to an ischaemia guided conservative approach. 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the comb ined rate of death, reinfarction, or revascularisation at 12 months. Analysis wa s by intention to treat. Findings Invasive treatment included stenting of the cu lprit artery in 80%(199 of 248) patients, bypass surgery in six (2%), non cul prit artery stenting in three, and no intervention in 40 (16%). Predischarge re vascularisation was needed in 51 of 252 patients in the conservative group. By c omparison with patients receiving conservative treatment, by 1 year, patients in the invasive group had lower frequency of primary endpoint (23 [9%] vs 51 [ 21 %], risk ratio 0.44 [95%CI 0.28-0.70], p=0.0008), and they tended to have red uced rate of death or reinfarction (7%vs 12%, 0.59 [0.33-1.05], p=0.07). In de x time in hospital was shorter in the invasive group, with no differences in maj or bleeding or vascular complications. At 30 days both groups had a similar inci dence of cardiac events. In hospital incidence of revascularisation induced by spontaneous recurrence of ischaemia was higher in patients in the conservative g roup than in those in the invasive group. Interpret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EMI, early post thrombolysis catheterisation and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 is safe a nd might be preferable to a conservative strategy since it reduces the need for unplanned in hospital revascularisation, and improves 1-year clinical out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GRACIA-1 st抬高 介入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 支架术 心血管事件 血管成形术 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不同剂量替格瑞洛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
18
作者 汪雁博 苏利芳 +5 位作者 刘畅畅 周庆 田佳 支伟 傅阳 谷新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2-378,共7页
背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的基础。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是STEM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方案,与氯吡格雷相比,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并改善预后。但是... 背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的基础。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是STEM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方案,与氯吡格雷相比,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并改善预后。但是尚缺乏在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中应用减量替格瑞洛的研究。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的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剂量替格瑞洛治疗STEMI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五科行PPCI并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替格瑞洛的维持剂量将患者分为减量组(60例:替格瑞洛60 mg/次,2次/d)和标准组(180例:替格瑞洛90 mg/次,2次/d)。采用PSM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匹配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入院时Killip分级和介入治疗相关参数等,最终减量组和标准组各纳入54例患者。分别于出院1、3、6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功能相关参数和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PSM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介入治疗参数和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量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R)低于标准组(P<0.05)。出院时,减量组患者MPV高于标准组,PDW低于标准组(P<0.05)。出院1个月时,两组患者PLT、MPV、PDW、PA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时,减量组患者PDW高于标准组(P<0.05)。出院6个月时,减量组患者MPV高于标准组(P<0.05)。减量组患者出院前后PLT、PAR比较,标准组患者出院前后PLT、PD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量组、标准组患者出院时MPV高于基线,减量组患者出院时PDW低于基线,标准组患者出院时PAR低于基线(P<0.05)。减量组患者出院1、3、6个月MPV低于出院时,PDW高于出院时(P<0.05);标准组患者1、3、6个月PAR低于基线,高于出院时(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PPCI的STEMI患者中替格瑞洛60 mg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血小板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下载PDF
新型炎症标记物对首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灌注不良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王睿 王媛 李芳 《中国医刊》 2025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炎症标记物对首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心肌灌注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于辽宁省金秋医院行PCI治疗的NSTEMI患者2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是... 目的探讨新型炎症标记物对首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心肌灌注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于辽宁省金秋医院行PCI治疗的NSTEMI患者2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是否出现慢血流/无复流(SF/NRF)分组,出现SF/NRF的36例患者为SF/NRF组,余下的18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炎症标记物及手术相关特征,采用单因素筛选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型炎症标记物对N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的影响,并分析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SF/NRF组患者Killip≥2级比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纤维蛋白原水平、GRACE评分以及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和系统炎症反应指数(SIRI)、多支血管病变和血栓负荷分级≥4级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栓负荷分级≥4级、FAR、SII和SIRI是N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工作(ROC)曲线分析显示,FAR、SII/100和SIRI预测N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肌灌注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3、0.854和0.842,均具有预测效能(P<0.05),其中SII的预测价值最高,敏感度为0.861,特异度为0.782。结论新型炎症标记物FAR、SII和SIRI是N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的影响因素,其中SII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标记物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系统炎症反应指数 st抬高心肌
下载PDF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血尿酸升高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
20
作者 李韧 陈清勇 黄海芬 《中国医刊》 2025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尿酸升高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血小板高反应性(HPR)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194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接...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尿酸升高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血小板高反应性(HPR)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194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替格瑞洛(90 mg,2次/d)或氯吡格雷(75 mg,1次/d)]。根据术后4周血尿酸是否升高分为升高组(血尿酸升高,33例)和对照组(血尿酸正常,161例)。检测两组患者的HPR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急诊PCI术后血尿酸升高的影响因素。将服用不同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根据血尿酸是否升高进行亚组分析,比较HPR的判断指标二磷酸腺苷诱导下血小板聚集率最大值(ADPmax)和花生四烯酸诱导下血小板聚集率最大值(AAmax)的差异。结果194例患者术后4周时血尿酸升高33例,发生率为17.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Killip分级≥2级、术前血肌酐水平、应用替格瑞洛及利尿剂是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血尿酸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采用不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中,术后4周血尿酸升高及未升高者的ADPmax和AA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llip分级≥2级、术前血肌酐水平、应用替格瑞洛和利尿剂是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4周血尿酸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术后4周的血尿酸水平与HPR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尿酸 血小板高反应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