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伴胸导ST降低的探讨
1
作者 金妙珍 王维克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1994年第4期199-200,共2页
右室梗塞(RVI)常伴有急性左室下壁或下后壁的心肌梗塞(IMI/IPMI),单独的RVI少见,RVI的心电图主要反映在ST(v4R)抬高,有时常伸延至V6R甚至于到V9R,长期以来,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伴胸导ST降低... 右室梗塞(RVI)常伴有急性左室下壁或下后壁的心肌梗塞(IMI/IPMI),单独的RVI少见,RVI的心电图主要反映在ST(v4R)抬高,有时常伸延至V6R甚至于到V9R,长期以来,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伴胸导ST降低被认为是下壁或下后壁梗塞后所产生的镜像反应,一直有争论。本文旨在探讨下壁或下后壁伴RVI22例患者中胸导ST(v1,v2)降低的17例患者与同期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不伴RVI66例患者中胸导ST(v1,v2)降低的13例患者相比,发现他们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1),从而,对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患者常规心电图ST(v1,v2)降低应高度怀疑伴有RVI,及时检查、V3R~V6R,早期发现,及早治疗R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右室梗塞 诊断 st降低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梗前壁导联ST段降低的临床意义(附66例近期预后分析)
2
作者 赵利华 郭新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90-392,共3页
本文分析了6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中前壁导联ST段下降对近期临床经过与预后的影响。结果提示,前壁ST段下降对近期经过与预后有重要影响;前壁ST段降低的机制可能是复杂的,除镜像ST段变化外,前壁缺血和(或)梗塞面积大在不同的病例可能起到... 本文分析了6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中前壁导联ST段下降对近期临床经过与预后的影响。结果提示,前壁ST段下降对近期经过与预后有重要影响;前壁ST段降低的机制可能是复杂的,除镜像ST段变化外,前壁缺血和(或)梗塞面积大在不同的病例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电图 st降低 预后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与ST段降低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崔跃 杜红光 王雅滨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94-296,共3页
评价24hST段压低与血压波动的关系。方法107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检测并同时记录心电图,所有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度评价。结果以有无ST段降低进行分组(ST段降低>1mm,>60s)。28例发现总共139段ST段压... 评价24hST段压低与血压波动的关系。方法107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检测并同时记录心电图,所有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度评价。结果以有无ST段降低进行分组(ST段降低>1mm,>60s)。28例发现总共139段ST段压低,持续时间153±75s,压低幅度为1.40±0.35mm。在ST段降低时,收缩压升高11±3mmHg,舒张压升高9±4mmHg,但ST段降低与心率快慢无明确相关。24h分布显示两个发病高峰,清晨及傍晚。平均动态血压负荷在ST段降低组高于ST段正常组,两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ST段异常组高于ST段正常组(P<0.05),而白昼及夜间的平均血压亦为ST段异常组高于ST段正常组(P<0.01~0.05)。两组间在临床特征、吸烟、饮酒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高血压病程、血糖水平、血总胆固醇水平、左室重量指数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高血压伴有ST段降低患者动态血压负荷高于无ST段降低患者,且两组患者在高血压病程、血糖、血脂水平、左室重量指数等方面存在差异。当ST段降低时,92%血压伴随增高。ST段与心率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血压 st降低 心电图
下载PDF
ST段抬高的鉴别诊断
4
作者 刘鲁英 刘志福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6年第5期386-387,共2页
本文根据常见病因列举ST段抬高的类型及其心电图特征以便鉴别。 1 过早复极综合征 本综合征首先由Shiplay和Hallaran报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电图正常变异,其本身虽无重要意义,但在临床实际中易误诊为急性心包炎,超急性期心肌梗塞,变... 本文根据常见病因列举ST段抬高的类型及其心电图特征以便鉴别。 1 过早复极综合征 本综合征首先由Shiplay和Hallaran报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电图正常变异,其本身虽无重要意义,但在临床实际中易误诊为急性心包炎,超急性期心肌梗塞,变异性心绞痛等。过早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有:(1)顶点抬高;顶点上抬范围约1—4mm。ST段呈凹面向上,也可呈斜坡型上抬,运动后抬高的ST段可短暂地恢复至等电位线或接近等电位线。(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 st降低 鉴别诊断 过早复极综合征 异常Q波 急性心包炎 T波 等电位线 变异性心绞痛 上抬
下载PDF
何谓ST段压低?ST段压低发生的机理是什么?
5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1年第1期44-44,共1页
在正常情况下,除Ⅲ导联中ST段可降低0.10mV以外,其他各导联中ST段降低均不应大于0.05mV,超过此标准即为ST段压低。临床上将其分为水平型、下斜型和下垂型等。以上表现均提示心肌缺血或者有其他器质性的损害。
关键词 st段压低 机理 st降低 心肌缺血 Ⅲ导联 器质性
下载PDF
心电图ST段改变临床意义初探
6
作者 程正娣 刘艳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年第4期410-411,共2页
心电图ST段改变屡见不鲜,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ST段改变既可以是器质性心脏病之表现,亦可以是一种正常变异或心理性改变;既有心内因素,又有心外因素;即可以是原发性的,又可以是继发性的。因此,ST段改变因素甚多,变化较大,临床... 心电图ST段改变屡见不鲜,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ST段改变既可以是器质性心脏病之表现,亦可以是一种正常变异或心理性改变;既有心内因素,又有心外因素;即可以是原发性的,又可以是继发性的。因此,ST段改变因素甚多,变化较大,临床意义广泛、各异。但其改变不外乎ST段抬高、ST段降低及ST段延长三个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广泛收集临床资料,潜心加以分析,才能正确认识并行心电图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st段抬高 st降低 st段延长
下载PDF
何谓ST段压低?
7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6年第3期148-148,共1页
在正常情况下,除Ⅲ导联中ST可降低0.1mV外,其外各联中ST段降低均不应大于0.05mV。
关键词 st段压低 st降低 Ⅲ导联 下垂型 下针 正常情况 水平型 质性 降低
下载PDF
性别对心率调整心电图ST段降低方法诊断冠心病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3 位作者 赵明中 王宏宇 郭丹杰 李大公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40-742,共3页
目的 就性别对心率 (HR)调整心电图ST段降低方法诊断冠心病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可疑冠心病患者共 173例 ,测定运动试验过程中心电图ST段变化值及ST/HR斜率和ST/HR指数 ,以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结果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结果 ... 目的 就性别对心率 (HR)调整心电图ST段降低方法诊断冠心病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可疑冠心病患者共 173例 ,测定运动试验过程中心电图ST段变化值及ST/HR斜率和ST/HR指数 ,以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结果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结果 ST/HR斜率和ST/HR指数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传统ST段指标 (P <0 0 5 )。ST/HR斜率和ST/HR指数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男性患者分别提高 2 3%和 16 % ,女性患者分别提高 5 0 %和 4 2 %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ST/HR斜率和ST/HR指数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 ,男性患者无明显提高 (P >0 0 5 ) ,女性患者分别提高 5 8%和 5 0 % (P <0 0 5 )。结论 ST/HR斜率和ST/HR指数与传统ST段指标相比 ,女性患者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提高 ,男性患者敏感性有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心率调整 心电图 st降低 诊断 冠心病
原文传递
Rh阴性血冠状动脉开口严重狭窄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一例
9
作者 侍巍 王保毅 +1 位作者 张开广 缪丙荣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08-508,共1页
关键词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RH阴性血 AVR导联st段抬高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发作性胸闷 st降低 狭窄 AVF导联
下载PDF
平板运动试验Q-Tc等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松 巫少荣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82-284,291,共4页
目的:探讨在运动试验中,Q-Tc、Q-Tr和Q-Tcd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98例冠心病患者与51例非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和运动后即刻体表12导联心电图Q-Tc、Q-Tr和Q-Tcd 变化,及其预测冠心病的准确性。结果:Q-Tc... 目的:探讨在运动试验中,Q-Tc、Q-Tr和Q-Tcd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98例冠心病患者与51例非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和运动后即刻体表12导联心电图Q-Tc、Q-Tr和Q-Tcd 变化,及其预测冠心病的准确性。结果:Q-Tc、Q-T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4%、76%、83%、81%与69%、88%、89%、77%,与ST段降低相比无明显差异,提示其诊断价值相似;与心血管照影资料对照,上述指标能反映冠脉病变程度:Q-Tcd的敏感度低(58%),而特异性高(94%),其诊断准确性(73%) 与其他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故亦有应用价值。结论:运动中Q-Tc,Q-Tr,Q-Tcd与ST段下移标准对冠心病诊断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运动试验 诊断价值 体表12导联心电图 经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诊断 冠心病患者 冠脉病变程度 应用价值 诊断准确率 阳性预测值 st降低 心血管照影 诊断准确性 st段下移 Q-TC Tcd 特异性 运动后 敏感性 敏感度 相比
下载PDF
心源性咽喉部剧烈疼痛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英祥 李自凯 李修校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20期18-18,共1页
讨论心绞痛是由于心肌急剧的暂时性供血供氧和缺血缺氧不平衡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为发作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胸前区、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或小指、下颚、背部、左侧头部、左侧牙部、颈部、咽喉部。疼痛性质常为压榨性... 讨论心绞痛是由于心肌急剧的暂时性供血供氧和缺血缺氧不平衡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为发作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胸前区、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或小指、下颚、背部、左侧头部、左侧牙部、颈部、咽喉部。疼痛性质常为压榨性伴胸闷、紧缩感。诱因多为劳累、情绪激动、饱餐、饮酒、便秘、寒冷刺激而引起。本例患者临床特点为老年男性,咽喉部剧烈疼痛伴有胸闷、吞咽困难、心电图ST段降低,T波倒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烈疼痛 咽喉部 心源性 临床综合征 st降低 缺血缺氧 疼痛性质 情绪激动
下载PDF
心电图判断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探讨
12
作者 苗穗娟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1999年第1期53-53,共1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心电图(ECG)无创指标的判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73例AMI患者首次ECG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ECG对AMI患者病情与预后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自1990年1月到1997年6月我院连续收治的AMI患者。
关键词 预后的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 对应导联 心电图 转归 st降低 显著影响 下后壁心肌梗死 st段压低 患者预后
下载PDF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合并心内膜下心肌梗塞1例
13
作者 朱萍 史惠强 杨春雷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5年第4期161-161,共1页
患者男性,69岁,因突然发作性胸骨后压榨样疼痛8h而就诊入院。以往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阻塞(CLBBB)伴电轴左偏(LAD)(附图A)。临床诊断:冠心病。入院时体检:BP100/65mmHg(13.3/8.6KPa),心律齐,心音低钝,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 患者男性,69岁,因突然发作性胸骨后压榨样疼痛8h而就诊入院。以往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阻塞(CLBBB)伴电轴左偏(LAD)(附图A)。临床诊断:冠心病。入院时体检:BP100/65mmHg(13.3/8.6KPa),心律齐,心音低钝,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附图B)示:窦性心律,QRS波群形态同附图A,但T<sub>Ⅰ、Ⅲ、avF</sub>由原来的直立分别转为低平、倒置和双向,T<sub>V5,V6</sub>振幅也有明显降低。拟诊:CLBBB伴LAD,下壁心肌缺血(心内膜下心梗)。心肌酶学测定(LDH、α-HBDH、AST、CK)为典型心肌梗塞变化。 讨论 无合并症的左束支阻滞中,正常时ST段和T波移向QRS主波的相反方向。因此如果QRS主波向上,则ST段降低和T波倒置,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心内膜下心肌梗塞 CLBBB 附图 T波倒置 st降低 非Q波型 心肌酶学 心电图 HBDH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探讨
14
作者 金泽光 张淑华 綦广进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8年第2期214-214,共1页
我院自1997年用DCG共监测了200例冠心病病人,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冠心病史158例;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32例;急性心肌梗塞10例。其中:男性140例,女性60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6岁。 应用美国GP公司生产的DCG记录器连续监测24小... 我院自1997年用DCG共监测了200例冠心病病人,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冠心病史158例;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32例;急性心肌梗塞10例。其中:男性140例,女性60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6岁。 应用美国GP公司生产的DCG记录器连续监测24小时心电变化,监测前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有症状性心肌缺血 陈旧性心肌梗塞 DCG监测 类缺血 st降低 常规12导联心电图 心电变化 急性心肌梗塞
全文增补中
40~49岁男性运动中心血管风险预测指标探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苏浩 谢敏豪 +5 位作者 曹建民 王馨塘 严翊 王卉 林家仕 赵岩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66,共5页
目的:动态心电监测是评价运动风险的有效方法。但不适合大范围人群采用。通过对运动风险的常见情况sT段异常与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探讨运动中sT段异常与安静状态下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关联,并尝试利用安静状态下生理生化指... 目的:动态心电监测是评价运动风险的有效方法。但不适合大范围人群采用。通过对运动风险的常见情况sT段异常与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探讨运动中sT段异常与安静状态下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关联,并尝试利用安静状态下生理生化指标建立40~49岁男性运动风险预测方程。方法:173人(44.0岁±3.5岁)进行递增负荷运动,测试心肺耐力与动态心电;运动中V1至V6 sT段降低≥0.1 mV作为sT段降低异常标准;通过多元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sT段异常与安静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关联,建立sT段异常预测公式。结果:1)运动中16%的受试者在心肺耐力水平均不超过34.1 mL/kg/min且运动强度大于等于75%最大摄氧量时出现sT段降低异常;2)受试者心肺耐力水平由34.1 ml/kg/min降至31.9ml/kg/min,运动中sT段降低异常发生率由1.2%增加至5.2%。3)sT段异常值与HDL-c、OP以及DBP存在显著关联(P〈0.05);利用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建立了运动中心电sT段降低异常预测公式。结论:1)40-49岁男性心肺耐力水平低于34.1 mL/kg/min,在运动强度大于等于75%最大摄氧量时运动中心血管风险增加。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安静状态下舒张压和大脑疲劳程度OP 3项指标可以预测40-49岁男性运动中的心血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风险 st降低 动态心律监测 心肺耐力 最大摄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